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16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6电脑美术-“反色”效果 |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6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一、教学目标1.学习电脑美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2.了解“反色”效果的表现形式及运用技巧;3.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具有表现力和美感的电脑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反色”效果的介绍;2.“反色”效果的表现形式和运用技巧;3.利用电脑软件制作具有“反色”效果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1.掌握“反色”效果的表现形式;2.掌握运用技巧;3.制作能够表现“反色”效果的具有美感的电脑美术作品。
四、教学难点1.运用技巧;2.制作具有美感的电脑美术作品。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入“反色”效果的概念,通过示例图片和视频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通过交互话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在美术作品中如何运用“反色”效果。
第二步:讲授1.介绍“反色”效果的表现形式和运用技巧;2.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演示使用电脑软件制作具有“反色”效果的美术作品;3.强调制作电脑美术作品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第三步:操作演练1.利用电脑软件进行练习,掌握使用“反色”效果的技巧和方法;2.引导学生思考“反色”效果的表现形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作。
第四步:制作作品1.将所学技巧应用到电脑美术作品的制作中,完成一幅具有表现力和美感的作品;2.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教师进行点评,以便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
六、作业布置制作一幅具有“反色”效果的电脑美术作品,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
七、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反色”效果有了深刻的认识;2.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循序渐进;3.教学形式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3. 通过学习“反色”效果,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电脑美术软件的基本操作。
3. “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应用。
4. 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反色”效果的实践操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学会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反色”效果的实践操作。
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电脑美术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以及对“反色”效果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电脑美术软件。
2. 学具:学生自备电脑、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电脑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以及电脑美术软件的基本操作。
3. 示范:示范如何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反色”效果的实践操作。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交流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1. 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电脑美术软件的基本操作3. “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应用4. 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反色”效果的实践操作作业设计1. 学生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反色”效果的实践操作,完成一幅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交流与展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学会了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反色”效果的实践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对电脑美术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以及对“反色”效果的理解和应用。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分组实践操作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应分组进行操作,每组24人。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6课 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版教学内容《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的一课,主要教学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脑美术中的“反色”效果。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反色效果的原理,学会运用电脑软件实现反色效果,并能够运用反色效果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脑美术中的“反色”效果,理解其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电脑软件实现反色效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反色效果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1. 反色效果的原理理解。
2. 电脑软件的使用操作。
3. 运用反色效果进行美术创作的技巧。
教具学具准备1. 电脑及投影设备。
2. 电脑美术软件。
3. 美术创作素材。
4. 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运用了反色效果的美术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2. 理论讲解:讲解反色效果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反色效果的概念和作用。
3. 软件操作演示:通过投影设备,演示如何使用电脑软件实现反色效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电脑软件实现反色效果,教师巡回指导。
5. 创作指导:指导学生运用反色效果进行美术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6.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2. 内容:反色效果的原理、软件操作步骤、创作技巧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反色效果进行美术创作,完成一幅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反色效果的学习心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电脑美术中的反色效果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运用电脑软件实现反色效果,并能够运用反色效果进行美术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讲解、软件操作演示、实践操作和创作指导等环节,让学生逐步掌握了反色效果的技巧,并能够发挥创意进行创作。
《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学设计1
《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学设计1第一篇:《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学设计1《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绘制简单的装饰画.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的其它功能,对装饰画进行改变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教学重点:学习造型及反色处理技巧.教学难点:造型及色彩的选择.教学准备:教师:教师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学生:在家练习电脑画图,熟练掌握色彩的填色操作.教学过程:一、做好学生进电脑教室上课的准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二、欣赏经过色彩反色处理的电脑装饰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色彩的对比色与反色之间的关系.三、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绘图方法,色彩运用及构图等知识内容.1、教师演示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和橡皮大小等操作方法,并展示改变后的效果,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2、教师带领共同完成一些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和橡皮大小等操作.四、学习新内容1、教师演示依照课本范图的作画步骤操作,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自己看图操作.2、教师演示改变图象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特意在色彩上色时运用所学过的对比色上色,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色彩知识.)3、将反色的两张图片并置,分析其色彩联系.五、布置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电子画笔和颜色,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和橡皮大小等设置,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可以进行各种变形操作,制作出具有独特情趣的装饰画,然后进行改变图象大小、反色等处理.六、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新和绘制,鼓动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色彩知识上色.七、在教室网络中评价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八、收拾与整理: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源,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九、课后拓展.教师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用更多不同属性的工具,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十、教学追记:第二篇:《电脑美术》教学设计一、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 《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反色”在电脑美术中的定义和作用。
2.学习电脑美术中“反色”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艺术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反色”在电脑美术中的使用方法。
2.学习如何运用电脑实现反色效果。
3.培养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学生初次接触电脑美术的反色操作,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在进行反色效果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反色”在电脑美术中的意义和作用,介绍电脑美术中反色效果的常见应用场景,如制作广告、宣传画等。
2.操作步骤•步骤一:启动电脑,打开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
•步骤二:选中要进行反色效果处理的图片,点击“调整图像颜色”选项。
•步骤三: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反色”选项,进行反色效果处理。
•步骤四:调整反色效果的亮度对比度等参数,使处理后的图片更加逼真。
•步骤五:保存处理后的反色效果图片。
3.操作演示讲师进行反色操作演示,并解释每个步骤的意义和作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色的操作方法。
4.学生操作学生跟随讲师的演示,进行反色效果的处理操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案例,要求学生进行反色处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评价通过对学生操作的反色效果图片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技术和创意等多方面评价,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6.总结对学生进行本课程的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课程要点和技巧,并鼓励他们继续进行反色效果的创作。
五、教学评价方法1.视频教学记录:用视频记录整个教学过程,便于评价教学效果和策划下一节课的内容。
2.记录反色效果图片:记录学生操作的反色效果图片,并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和分析。
3.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评价教学效果和探讨下一节课的主题内容。
六、教学时长本课程的教学时长约为40分钟。
五年级美术上册《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案、教学设计
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够在小组内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共同完成创作任务,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任务驱动,实践探究: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实践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小组合作,共同进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创作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互动评价,共同提高: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互动评价,使他们在欣赏他人作品的过程中,发现优点、找出不足,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学生在课后收集生活中的反色效果应用实例,如广告、海报、插画等,并进行分析,总结其创作方法和技巧。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拓展大家的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5.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幅大型的反色效果作品。在合作过程中,学会分工、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6.学生可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反色效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摄影、设计等,拓展知识面,提高跨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课堂所学,注重实践性、创新性和思考性。
2.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保证作业质量。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关注学生的进步。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向同学、家长请教,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反色效果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电脑软件(如Photoshop)进行反色效果的调整,并使之与作品整体风格和谐统一。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6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6电脑美术“反色”效果 | 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并掌握电脑美术中的“反色”效果。
学生将学会运用计算机软件实现图像反色,并能结合创作主题,创造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美术作品。
教学内容1. 介绍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电脑美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2. 讲解“反色”效果的定义和原理,让学生理解色彩在电脑美术中的应用。
3. 演示使用计算机软件(如Photoshop)实现“反色”效果的方法和步骤。
4.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创作具有“反色”效果的美术作品。
5. 分析和评价学生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掌握电脑美术中“反色”效果的应用,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实现图像反色。
难点:学生对“反色”效果的原理理解,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反色”效果进行创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计算机:配备有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
2. 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演示操作步骤。
3. 图像素材:提供给学生进行“反色”效果处理的图像素材。
4. 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用于学生创作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反色”效果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理论讲解:介绍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讲解“反色”效果的定义和原理。
3. 演示操作:使用计算机软件(如Photoshop)演示实现“反色”效果的方法和步骤。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创作具有“反色”效果的美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6电脑美术“反色”效果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具与学具准备6.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具有“反色”效果的美术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反色”效果在电脑美术中的应用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了电脑美术中“反色”效果的应用,并能运用计算机软件实现图像反色。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学习造型及反色处理技巧。
教学难点: 造型及色彩的搭配选择。
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课件。
学生:在家练习电脑画图,线束把握颜色的填色操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师: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同上这节电脑美术课,在上课之初,老师来给大家出示几组图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探讨一下,这几张照片给你怎样的不同感受的。
四、展评阶段
(一)将部分优秀作品通过打印机进行打印并展示出来。
(二)在教室网络中评价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欣赏,评价,学生不仅提高了欣赏能力,而且提高了 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利于和谐课堂,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生生关系。通过自我评价,让学生更加理性的剖析 自己,勇于表现自己,肯定自己-------我是最棒的。)
(设计意图: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色彩的对比色与反色之间的关系。)
2.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棒,你们观察的可真是仔细,原来相同的图片不同的颜色能给我们这么多不同的感受。那下面老师就来给大家介绍这种电脑中处理图片的特别工具—反色
3.揭示课题——电脑美术——反色效果
(设计意图:欣赏经过色彩反色处理的电脑装饰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颜色的改变给视觉造成的不同感受。)
二、发展阶段
(一)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反色工具,不过在了解它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学习一下对比色知识(教师出示色环) 师:我们把色环上相互对应180度的颜色叫做对比色,如红色和绿色、紫色和黄色、橙色和蓝色,这是三组最基本的对比色,我们要学习的反色工具,将图片改变颜色就是将每个演的都改变成了对比色。
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案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6课
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电脑中各种“画图”工具;
技能目标:了解电脑中各种“画图”工具的功能;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Windows画画版做变色练习;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
学生准备:电脑;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反色效果吗?它有哪些特点?
师: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
师:(板书)《电脑美术——反色效果》;
二、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课本学生作品《快乐的小猴》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幅图有哪些特点?它们的制作步骤是什么?。
16-1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五年级上册
16-1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
2.掌握电脑美术中的基本操作方法。
3.能够使用电脑美术软件制作基本的美术作品。
4.掌握“反色”效果在电脑美术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反色”效果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电脑美术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
2.“反色”效果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知识点讲解电脑美术是指使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和编辑。
电脑美术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完成美术作品。
“反色”效果是电脑美术软件中的一个基本效果。
它可以将图片中的颜色反转,使之形成反转后的效果。
这种效果在美术作品中会被广泛应用。
2. 操作演示首先,我们需要打开电脑上的美术软件。
在打开软件后,我们可以新建一个文件,或者打开一个已有的图片文件。
接下来,我们需要在软件中找到“反色”效果。
在大多数美术软件中,这个效果都会被归类到“特效”或“色彩调整”选项中。
在找到“反色”效果后,我们可以对图片进行反色处理。
这时,我们会发现图片颜色反转了,原来的暗部变成了亮部,原来的亮部变成了暗部。
3. 实操练习老师会分配一些练习题,让同学在电脑上进行操作练习,掌握“反色”效果的应用方法。
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反色处理后观察效果。
4. 作品制作同学们可以自己设计一个作品,运用到所学的知识制作。
比如,可以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图片,运用“反色”效果后,加上自己的文字或设计元素,制作成一幅美术作品。
五、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掌握了“反色”效果在美术中的应用方法。
同学们在实操中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并制作出了自己的美术作品。
六、作业布置1.掌握“反色”效果的应用方法。
2.运用电脑美术软件,制作一幅美术作品,并在作品中运用“反色”效果。
3.提交作品,与同学分享并交换意见。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6课 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反色”效果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电脑美术的制作水平。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反色”效果的定义、制作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脑操作基础,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制作方法较为陌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反色”效果的定义,掌握制作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对电脑美术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反色”效果的制作方法。
2.难点:如何将“反色”效果灵活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演示法:教师讲解和演示“反色”效果的制作方法。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操作技能。
六. 教学准备1.电脑设备:确保每台电脑都能正常运行相关软件。
2.教学软件:准备“反色”效果制作所需的相关软件。
3.素材:收集一些具有“反色”效果的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反色”效果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反色”效果的定义,演示制作方法,并解释实际应用场景。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所讲的方法,亲自动手实践,制作属于自己的“反色”效果作品。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评价、讨论,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反色”效果与其他美术技巧相结合,创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反色”效果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理解其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变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反色效果的概念与原理:介绍“反色”效果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讲解其基本原理。
2. 电脑美术创作: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电脑软件(如Photoshop)进行“反色”效果的创作。
3. 观察与创作: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变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进行“反色”效果的美术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反色”效果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脑软件进行“反色”效果创作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变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进行“反色”效果的美术创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Photoshop软件。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电脑、Photoshop软件。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反色”效果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反色”效果的基本原理,演示如何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反色”效果的创作。
3. 学生实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自己的电脑和Photoshop软件进行“反色”效果的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1. 《电脑美术——“反色”效果》2. 主要内容:反色效果的概念与原理、电脑美术创作、观察与创作。
作业设计1. 学生使用Photoshop软件,创作一幅“反色”效果的美术作品。
2.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变化,进行“反色”效果的美术创作,并写下创作心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反色”效果的基本原理,教授学生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反色”效果的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审美和创新能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原理。
2. 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反色”效果的实现。
3. “反色”效果的美术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原理,掌握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反色”效果的实现。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反色”效果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
2. 学具:电脑、相关软件。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反色”效果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如何在电脑软件中实现“反色”效果。
3. 示范: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反色”效果进行美术创作。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尝试运用“反色”效果进行美术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板书设计1. 电脑美术——“反色”效果2. 内容:- “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原理- 如何在电脑软件中实现“反色”效果- “反色”效果的美术创作作业设计1. 根据课堂所学,运用“反色”效果进行美术创作,完成一幅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反色”效果的学习心得,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如何在电脑软件中实现“反色”效果。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反色”效果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学习“反色”效果,提高了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因为这是学生实际操作和体验“反色”效果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16-1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五年级上册
16-1 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电脑软件实现“反色”效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意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原理。
2. 运用电脑软件实现“反色”效果的方法。
3. “反色”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反色”效果的实现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反色”效果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反色”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这种视觉效果。
2. 新课内容:讲解“反色”效果的概念、原理和实现方法。
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反色”效果的实践操作。
4. 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熟练运用电脑软件实现“反色”效果。
3. 学生能将“反色”效果应用于实际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意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延伸1. 探索其他电脑美术效果的应用。
2. 结合“反色”效果,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反色”效果的概念、原理和实现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意思维,提高他们的电脑美术素养。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积极参与实践操作,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意和审美价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电脑美术效果的融合,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
注:本教案根据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编写,适用于五年级上册电脑美术课程。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实践操作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首先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反色”效果的实现。
16-1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 五年级上册
16-1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反色效果的基本概念,掌握反色效果的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反色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反色效果的基本概念:反色是指将一幅图像的颜色进行反转,即原来的亮色变暗,暗色变亮。
2. 反色效果的实现方法:使用电脑美术软件(如Photoshop)进行反色处理。
3. 反色效果在生活中的应用:广告设计、服装搭配、摄影作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反色效果的制作方法,能够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反色处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反色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反色效果的教学课件。
2. 学具:电脑、Photoshop软件、反色效果的素材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反色效果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反色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反色效果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法,演示如何使用Photoshop进行反色处理。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反色效果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反色现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16-1电脑美术——反色效果2. 板书内容:(1)反色效果的基本概念(2)反色效果的实现方法(3)反色效果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运用Photoshop软件,对提供的素材图片进行反色处理。
2. 课后作业:发现生活中的反色现象,拍摄照片并运用Photoshop进行反色处理,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讲解、示范、指导等环节,总结优点和不足。
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绘画以其强大的功能特点、独特方便的视觉效果,已成为绘画的一个新类别。
学生很方便地利用电脑,将以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表现的绘画过程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电脑具备的绘画的特点,使它成为媒体艺术的一种。
电脑绘画软件具有快速性、整合性、可变性等特点,使得美术有了强大的视觉效果,使教师在了解电脑软件性能的同时,能够方便、快捷、流畅地进行美术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绘制简单的装饰画。
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的其它功能,对装饰画进行改变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造型及反色处理技巧。
【教学难点】造型及色彩的选择。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⒈图片导入,师:欣赏多媒体课件展示的这幅版画作品,清有经验的学生简单说说版画的制作过程。
⒉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来制作有版画效果的美术作品呢?今天我们就用电脑中的“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⒊出示课题:点明学习内容。
二、欣赏体验,初步感知⒈欣赏教材中的电脑美术作品。
你喜欢那些作品,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小结:仿纸版画作品画面色调是黑白灰为主,仿套色版画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⒉体验电脑“画图’画图工具和反色功能如何制作版画。
⑴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反色处理功能打开图画工具,点击画图工具中的“图像”找到“反色”。
⑵介绍“画图”工具●橡皮的大小●笔刷的大小●喷点的大小⑶学生边学,边尝试,使用反色处理勾画的草图。
三、探究技法,深入感知⒈欣赏老师准备的电脑美术作品,根据刚才对画图工具、反色处理功能的尝试,想一想应该用什么画图工具?怎样完成?⒉教师示范讲解。
⒊欣赏学生作品:看看这些作品给你什么启发?自己打算怎么使用这些工具?⒋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反色效果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使用电脑软件制作反色效果,从而直观感受其基本原理。
3.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这说明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需要加强引导,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在探讨反色效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表明学生的思维活跃,具有很好的创新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勇于尝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反色效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为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两部分展开:
1.了解反色效果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学习使用电脑软件(如Photoshop)制作反色效果,培养学生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实践能力。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6课 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3. 通过学习“反色”效果,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电脑美术软件的基本操作。
3. “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应用。
4. 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应用。
3. 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难点1. 电脑美术软件的操作。
2. 对“反色”效果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电脑2. 投影仪3. 电脑美术软件4. 绘画工具(如画笔、颜料等)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引导学生了解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激发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
第二阶段:讲解与演示1. 讲解“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应用。
2. 演示如何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反色”效果的制作。
第三阶段:实践操作1.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反色”效果的制作。
2. 学生可以自由创作,体验电脑美术的乐趣。
第四阶段: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1. 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反色”效果的概念和应用3. 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美术创作作业设计1. 学生运用电脑软件,创作一幅“反色”效果的美术作品。
2.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电脑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学会了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反色”效果的制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反色”效果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电脑美术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美术创作。
第16课 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人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反色”效果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
2.掌握在电脑上使用“反色”效果的方法和步骤。
3.能够应用“反色”效果为作品添加特殊效果。
二、教学重点1.“反色”效果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
2.手机或电脑上制作和使用“反色”效果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准备1.电脑或手机等设备。
2.安装有相应软件的电脑或手机。
3.相关的教学材料。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 “反色”效果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反色”效果是指将图像中原本的颜色,变成它们互补色的一种特殊效果,可以使得图像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
2. 手机或电脑上制作和使用“反色”效果的方法和步骤制作和使用“反色”效果可以应用到多个软件中,本教案以Photoshop为例,介绍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1)打开图片首先需要打开一张图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打开Photoshop软件;2.点击菜单栏中的“File”,选择“Open”;3.从弹出的“Open”对话框中选择需要处理的图片,进行打开。
(2)选择图层在打开图片后,需要选择需要进行处理的图层。
通常情况下,选择最上方的图层即可。
(3)应用“反色”效果完成以上步骤后,就可以开始应用“反色”效果了。
具体方法如下:1.点击“Image”菜单栏,选择“Adjustments”,再选择“Invert”;2.或是使用快捷键“Ctrl+I”;3.这时可以看到图片产生了颜色反转的效果;4.根据需要,继续使用其他工具进行调整或处理。
五、教学总结通过这节课的讲解和学习,“反色”效果已经不再是神秘的存在。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练习和应用,为作品添加更加特殊的效果。
六、教学作业1.实践操作上述提到的方法和步骤,熟练地掌握应用“反色”效果的相关技巧和操作流程;2.利用所学习的技术,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一份包含“反色”效果的作品;3.准备好相应的作品,以便在下节课上进行课堂展示和点评。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6电脑美术--“反色”效果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6电脑美术--“反色”效果 | 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电脑美术中“反色”效果的概念,掌握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并能运用此效果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反色”效果的定义及原理;2. 学会使用电脑软件实现“反色”效果;3. 能够将“反色”效果应用于实际创作,提升美术作品的创意表现;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反色”效果的概念及原理;2. 电脑软件中实现“反色”效果的操作方法;3. “反色”效果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4. 学生自主创作“反色”效果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反色”效果的概念及原理;2. 学会使用电脑软件实现“反色”效果;3. 将“反色”效果应用于美术创作。
教学难点1. “反色”效果原理的理解;2. 电脑软件操作技巧的掌握;3. 创作中“反色”效果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电脑及投影设备;2. 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3. 学生自带的电脑或平板(如有条件);4. 素材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反色”效果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反色”效果的概念、原理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3. 演示操作:教师现场演示如何使用电脑软件实现“反色”效果,并强调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电脑软件尝试实现“反色”效果,并自由创作。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反色”效果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价值。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6电脑美术--“反色”效果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具与学具准备6.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反色”效果,创作一幅美术作品;2. 写一篇关于“反色”效果的学习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电脑美术──“反色”效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绘制简单的装饰画.
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的其它功能,对装饰画进行改变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造型及反色处理技巧
教学难点:造型及色彩的选择
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学生:在家练习电脑画图,熟练掌握色彩的填色操作
教学过程:
一、做好学生进电脑教室上课的准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
二、欣赏经过色彩反色处理的电脑装饰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色彩的对比色与反色之间的关系
三、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绘图方法,色彩运用及构图等知识内容
1教师演示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和橡皮大小等操作方法,并展示改变后的效果,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2教师带领共同完成一些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和橡皮大小等操作
四、学习新内容
1教师演示依照课本范图的作画步骤操作,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自己看图操作
2教师演示改变图象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特意在色彩上色时运用所学过的对比色上色,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色彩知识)
3将反色的两张图片并置,分析其色彩联系
五、布置练习: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电子画笔和颜色,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
状和橡皮大小等设置,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可以进行各种变形操作,制作出具有独特情趣的装饰画,然后进行改变图象大小反色等处理
六、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新
和绘制,鼓动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色彩知识上色
七、在教室网络中评价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八、收拾与整理: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源,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九、课后拓展
教师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用更多不同属性的工具,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