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化学说明:知识点全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江苏高考化学说明:知识点全解读

选考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

1.原子结构与性质

(1)认识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从4个方面来描述:电子层(包括电子亚层)、原子轨道、电子自旋方向。

了解电子层(能层):同一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多的区域;

了解电子云: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某区域内出现,好像带负电荷的云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 了解原子轨道(能级):电子云的轮廓图(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运动的主要区域)。 注意:能量(能级)交错Ens

(2)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1-36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了解第一电离能: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最低能量。符号I 1单位KJ·mol -1

(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示意图)

了解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有特殊性:如铍>硼,氮>氧,镁>铝,磷>硫等等)

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了解元素电离能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原子半径较大,较易失一个电子,因此第一电离能较小。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多,原子半径较小,较难失一个电子,因此第一电离能较大。

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排布 ns 2np 6,达稳定结构,难失电子,第一电离能大。 再如:N sp 3半充满较稳定,而O sp 4不够稳定,容易电离。

(4)电负性: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分子中把电子吸引自己的本领叫做元素的电负性 规定:一般把F 的电负性定为4,然后通过比较得到其他元素的电负性 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应用:判断化学键类型:电负性差值大于1.7的是离子键;电负性差值小于1.7

的是共

价键。

电负性越小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

(5)元素周期表归纳:七主族(A)、七副族(B)、一八族(8、9、10三个纵行称为VIII)、一零族(稀有气体元素称为O);三长周期、三短周期、一不完全周期。

(6)注意:过渡元素、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

①在非金属元素区寻找含S、P、Cl的新农药;

②在过渡元素中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③在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7)对应的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相似。

(8)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分区元素s区:包括ⅠAⅡA

P区:ⅢA-ⅦA-0

d区:ⅢB-Ⅷ

ds区:ⅠBⅡB

f区:镧系和锕系

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1)理解离子键的含义:原子得失电子后生成的阴阳离子之间靠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没有方向性

了解共价键的含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而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配位键是共价键的形态:一方提供共用电子对,另一方提供空轨道)

了解离子键的含义:是指在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较强烈的作用。它存在于金属单质和合金中

(2)了解NaCl型和CsCl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

能用晶格能解释典型离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3)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п键和б键

能用键能、键角、键长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注意:对共价键之间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

(4)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及其性质的差异

(5)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注意:对d轨道参与杂化和AB5型以上复杂的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不作要求

(6)了解“等电子原理”的含义,能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体”的应用。

(7)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8)能用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9)知道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方式,了解常见金属晶体的晶胞结构特征

注意:晶体内部空隙的识别、与晶胞的边长等晶体结构参数相关的计算不作要求。(10)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注意: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不作要求。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知道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知道分子晶体的含义,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对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

(3)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注意:对氢键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

(4)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4.必考部分的物质结构与性质

(1)熟悉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2)原子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中子数(3)熟悉(1—18)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会写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离子结构示意图。

(4)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注意:长式和短式是元素周期表的分类,简单了解。

(5)熟悉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性质的递变规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6)熟悉简单物质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7)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能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选考部分:实验化学(略)

必考部分:化学一、二

1.化学科学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

(1)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识别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及变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定量实验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应用。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的相互关系,认识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2.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的含义。

(2)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4)掌握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5)能正确使用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物质的组成,能根据化学式判别元素的化合价。(6)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的重要应用(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

(7)理解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了解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并进行有关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不作要求,但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