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东晋诗坛

一、社会背景

司马睿(元帝)东晋

“王与马共天下”

士族文化习尚

清谈山水

《晋书》(卷91)称:“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厥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为清高,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颓毁。”

王导、谢安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二、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1玄言诗

陈顺贵《魏晋玄学与文学》“玄言诗从形式看,是东晋玄学清谈在文学领域内的一种扩大形式……以诗谈玄,便是玄言诗这一文学形式。”

罗宗强“玄言诗,指那些抽象谈论义理的诗,它不只是一个老庄玄言的概念。不能把玄言诗只理解为谈玄言的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

玄言诗:兴盛于东晋的诗歌类型,指以玄学思维方式体悟玄言和佛理的诗。主要诗人有孙绰、许询等。

玄言诗的类型:

①纯述玄理,直接搬用《老》《庄》《易》中的事义典,抽象说理

孙绰《答许询》:

仰观大造,俯览时物。

机过患生,吉凶相拂。

智以利昏,识由情屈。

野有枯寒,朝有炎郁。

失则震惊,得必充诎。

钟嵘《诗品序》:“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平典似《道德论》。”

②从山水自然景物中体味玄理

“道者自然”

“大道运彼自然之妙一而生万物”

“山水以形媚道”

山水象征精神本体

孙绰《游天台山赋》:

“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

“释域中之常恋,畅超然之高情”

玄境:天道与人生融为一体的形而上的精神境界。

由眼前的世界,体悟邈远的天道,领略宇宙的深意。

孙绰《秋日诗》

《世说新语赏誉》:“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

重妙悟,遗形得神、清通简要的独特思维方式

越过事物本身而直接抵达玄理的心智状态

徐复观:“‘玄’,乃指的是某种心灵状态、精神状态,中国艺术中的绘画,系在这种心灵状态中所产生、所成就的。科学心灵与艺术心灵本不相同,而在每一个人的具体生命中,可以体验得到的东西”(《中国艺术精神》)

康德说,人是两个世界的公民。一个是日常的经验世界,一个是灵魂和精神的世界。人

必须在经验世界里生活,但他不能放弃精神世界。

2、玄言诗的诗史意义。

其一,玄言诗作为特殊的诗歌现象,既是对建安以来诗歌哲理化趋尚的极致发展,也是对汉魏诗歌抒情传统的遗落。

其二,玄言诗人借山水领悟玄理的同时,也开启了对山水的审美观照,由此而将文学触角引向自然景色,对山水田园诗的兴起有催生之功。

宗白华《艺境》之《论世说新语和晋人之美》:

“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个性,生机活泼,更主要的是他们的一往情深!无论对自然,对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有可述……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

三、王羲之与《兰亭诗》

永和九年(353)

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山阴兰亭

流觞曲水、赏乐赋诗

山水清趣与体玄悟道

王羲之《兰亭诗》: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孙绰《兰亭诗》:

流风拂枉渚,停云荫九皋。

莺语吟修竹,游鳞戏澜涛。

携笔落云藻,微言剖纤毫。

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

谢安《兰亭诗》:

薄云罗景阳,微风翼轻航。

醇醪陶丹府,兀若游羲唐。

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殤。

庾友《兰亭诗》:

驰心域表,寥寥远迈。

理感则一,冥然玄会。

第三章陶渊明诗歌

一、几仕几隐与任真自然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365—427)

沈约《宋书·隐逸传》

萧统《陶渊明传》

陶侃陶茂陶逸

29岁至41岁

仕/ 隐用世 / 适己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田园疏。

……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移,终返班生庐。

隐居原因:

《归去来兮辞》: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感士不遇赋》“不委曲而累己”

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

“渊明何以有如此高尚的品德和文艺?一定有他整个的人生观在背后。他的人生观是什么呢?可以用两个字来概况他:自然。”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更多从自身性情出发,认为人之本性应得到舒展散发,而不应加以羁靡束缚。此可称之为性情之自然或曰精神之自然。”

孟嘉(外祖)“渐近自然”

陶淡(族叔)

《咏贫士》:“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形影神》:“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安贫乐道委运任化

《自祭文》:“人生实难,死如之何?”

朱光潜《诗论》:

“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我们读他的诗,都欣赏他的‘冲澹’,不知道这‘冲澹’,是从几许辛酸、辛苦得来的。”

二、诗歌创作及田园诗的精神内蕴

田园:《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等

咏怀、咏史:《拟古》《杂诗》《读山海经》等

田园诗主要内容:

1、描写田园风物及乡居生活,以田园的宁静淳朴衬托世俗的喧嚣污浊。

2、表现身处田园,徜徉大自然怀抱,所领悟到的身心畅适的精神境界。

交游、耕作、饮酒、读书

日常生活诗意化、审美化

作为安顿身心的理想归宿

田园诗:东晋诗人陶渊明开拓的诗歌题材,主要表现乡居生活的宁静淳朴,及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等。

三、陶诗的艺术特点

钟嵘《诗品》:“文体省净,殆无长语”

苏轼《追和陶渊明诗引》:“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读有奇趣”

叶嘉莹:“作为诗歌艺术,陶渊明能写出一种境界,但这境界又很难作具体确切的解释,境界的一层是兼指景物和情事,但还有第二层,那就是精神与心灵的境界,它是透过现实中的事情景物传达出的。”

第一,陶诗整体上,呈现出散缓中见奇趣、简易里寓奥义,平淡而醇厚的独特风貌。

主要体现为:

1)真率生活体验与深刻人生感悟的统一。

本于任真适性的生活态度,陶诗多忠实记录自己的生存感悟,由衷而发,真情流露。

但陶诗中的率真自适,又包含深遂的思想与人生真谛。

2)寻常之景与杳深之境的妙契。

陶诗取景不求奇僻,不事刻画,信手拈来,有一份身在其中的随意平常。

但陶诗写景对自然的态度,达到了即景会心、物我两冥的哲理与审美境界,包含微妙至深的意境。

3)语言明净洗练,于本色中见提炼、散缓中出警策。

多平铺直叙,很少苦心孤造的营造。

但陶诗并非不经锤炼,而是简约、准确,又耐人寻味,不以字面的妆点琢镂眩人耳目。

王世贞《艺苑卮言》:“渊明托旨冲淡,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如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

马位“人知陶诗古淡,不言有琢句处”

《和郭主簿》:“霭霭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拟古》之七:“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怀古田舍》:“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