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第二章大气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西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东 中
南 纬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压带
(3)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股冷暖性质不同 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 C) A.赤道附近 B.南北纬3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极地附近
A
B
1、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A
C、气温无变化
D、气温忽高忽低
2、下列表述中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A
A、小雨夹雪 C、四季如春
B、雨热同期 D、长夏无冬
3、下列因素中,造成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差异的 主要是 A、太阳辐射 B、人类活动 C、大气环流 D、下垫面
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风向 ③地转偏向力 ④摩擦力
例7:我国高空一架飞机从东向西飞行,它的 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则此时的境况 是:( ) B
A 、飞机在顺风飞行 B、飞机在逆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飞行方向
低压 风向
高压
1.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 )
、 常 见 的 天 气 系 统
冷锋 锋面系统
暖锋 (要求画图)
锋面 气旋
低压(气旋)
气压系统 高压(反气旋)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称之为“逆温”。

如下图所示。

(2)危害
2.两个过程
(1)地面增温过程: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知识点4:大气热力环流
3.常见形式:城市热岛环流、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

图示(北半球)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
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温压关系(甲、乙、丙三地):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①②③④处风向。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大气污染型工业。

(3)城市风
①成因分析: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四、风的形成与分析
五、等压面图的判读
1.同一等压面上各点气压值相等。

如图中气压①=②=③。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学好地理不但有利于考试取得良好的成绩,更关键的是对任何一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有深远的影响,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2)锋面的特点:①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②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③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3)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注意: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特点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由于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形成云雨天气,而高压(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

反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外流出后,垂直方向上高层的空气就自上而下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

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其中所含水汽不易凝结。

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

例如,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经常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3):存在锋面的低压系统,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多见于温带地区,人们习惯称之为锋面气旋。

在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

是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

(4)低压系统(气旋)、高压系统(反气旋)及其影响下的天气比较影响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南北半球→判断热量带→判断雨型。

(1)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0℃(或15℃-有分亚热带沙漠划分时)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①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本章归纳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本章归纳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天气 北半球的锋面气旋水平气流是一个呈逆时针辐合旋转的旋涡,中心气 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展一条暖锋(如图中A),向后方伸展一条冷锋 (如图中的B)(气旋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 。南半球的锋面气 旋呈顺时针辐合旋转。
锋面气旋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是造成暴雨、雷雨、大风天气。这是 因为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再加上锋面上更为强烈的上升气流, 水汽急剧冷却凝结,形成强烈天气变化。 锋面气旋的不同部位天气状况不同: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 相伴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气旋中部(如图中的C)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
3.判读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 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 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 (2)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 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3)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 高纬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 部气流是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会遇到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 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
最热月均温10 ℃~20 ℃
最热月均温<10 ℃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极地气候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③确定
气候类
降水季节 分配类型
少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例2
读“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

高中地理知识手册——自然地理第二单元大气

高中地理知识手册——自然地理第二单元大气

地理知识手册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目录第一单元地球———————————————————3 第一讲地球地图———————————————————4第二讲宇宙中的地球—————————————————10第三讲地球运动———————————————————12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18 第一讲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19 第二讲大气的受热过程————————————————20 第三讲大气运动———————————————————23第四讲气候————————————————————28第五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5第六讲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36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40 第一讲陆地水————————————————————41第二讲海洋水———————————————————45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49 第一讲地球的内部圈层及板块构造学说——————————50第二讲板块构造学说—————————————————51第三讲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地质作用——————————53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56 第一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56第二讲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57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知识框架:第一讲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组成成分作用干洁空气氮(78%)生物体构成的基本元素氧(21%)一切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具有保温臭氧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大气垂直分层依据: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将大气分为三层。

2.各层大气的特点【思考】:为什么高、中、低纬的对流层高度不同?同一地区冬夏季的对流层高度相同吗?为什么?对流层厚度受地面温度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学好地理不但有利于考试取得良好的成绩,更关键的是对任何一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有深远的影响,为大家推荐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2)锋面的特点:①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②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③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3)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注意: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特点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由于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形成云雨天气,而高压(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

(1)低压(气旋)系统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四周流向中心,使气旋中心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被迫上升。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所以每当气旋过境时,云量就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

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2)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是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在我国东部地区十分常见,除整体自西向东移动外,还应注意比较冷锋与暖锋的移动速度。

如果冷锋移速较快,则冷锋附近形成较窄的雨区,并伴有大风降温;暖锋雨区较宽,持续时间也较长。

若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追赶暖锋,直至暖空气完全被抬升,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被冷气团占据,气温明显下降,云和降水逐渐消失,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一般气旋是辐合上升系统,特别是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常常产生云、雨,甚至有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是,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的降水天气,气旋的中部(两锋之间)是暖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

自然地理学-第2部分大气圈与气候分异

自然地理学-第2部分大气圈与气候分异

4 大气的分层结构
从地面向上分别为: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散逸层
根据特征人为划分的
对流层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集中了3/4的大气, 90%的水汽,日常所见的大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 也是对人类生活与生产最有影响的层次。
主要特征:
• 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四种力
a) 气压梯度力(原动力) b) 地转偏向力(改变方向) c) 惯性离心力(改变方向) d) 摩擦力(减速、改变方向)
1 气压梯度力
• 当气压梯度存在时,作用于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力, 称为气压梯度力。它是促使空气从静止到运动的原 动力。可分为垂直气压梯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两种。
◆气旋、反气旋的强度,用地面最大风速来度量。 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比。中心气压值越低, 气旋越强,反气旋越弱;中心气压值越高,反气 旋越强,气旋越弱。
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
名称
热带低压 Tropical depression 热带风暴 Tropical storm 强热带风暴 Severe tropical storm 台风 Typhoon
北半球,右转偏向力
3 惯性离心力
◆离心力是指空气作曲线运动时,受到一个离开曲 率中心而沿曲率半径向外的作用力。这是空气为了 保持惯性方向运动而产生的,所以称为惯性离心力。 它的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垂直。
C V2 r
C — 离心力;V — 空气运动速度; r — 曲率半径。
◆在一般情况下,空气运动路径的曲率半径很大,惯性离 心力远小于地转偏向力;但在空气运动速度很大而曲率半 径很小时,如龙卷风、台风,离心力很大,甚至超过地转 偏向力。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3、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4、影响:温度分布、大气运动。

二、热力环流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4、过程:5、海陆热力环流: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原因: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6、三种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减小风速。

4、风向:高压→ 低压5、风力(风速):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2.2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全球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

(P37)高压带:干燥少雨信风带:干燥少雨气压带风带低压带:湿润多雨西风带:湿润多雨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冷高压,热低压)2、气压中心(北半球):3、季风: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各个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天气特征(1)、各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低纬信风带——干燥少雨;中纬西风带——湿润多雨;极地东风带——干冷少雨。

(2)、各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湿热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干热少雨;副极地低气压带——温湿多雨;极地高气压带——冷干少雨。

地球上的大气PPT演示文稿

地球上的大气PPT演示文稿

教材的(体例)表达方式
正文11个题目,各种图像36幅 内容提要( 5个问题 )
地 球 上 的 大 气
读图思考 2例 活动13个 案例3个 阅读1篇 问题研究 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
必修一案例共12个
• 太阳风暴袭击地球
•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 山脉的形成
• 富士山
•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 生物的作用 • 水土流失 • 东北森林变化
具体要求
教学或活动建议
观察树的年轮或年轮 图片思考树木在生长过 程中,有的年份的年轮 比其他年份的窄,说出 理由。
结合资料说出全球气候 根据有关资料,说 变化的状况。说出全球气 明全球气候变化对 候变暖、生态系统、农业生 产和某些疫病流行等方面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内容知识重点难点集中,对学生要求以 理解和应用为主。
三 、教材分析
教学要求——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 (1)明确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含义及其波 长特点; (2)通过阅读相关图表,说明大气的热量来源(太阳辐 射、地面辐射),描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 (3 )能绘简图或设计实验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温室效应) (4)运用大气热力环流原理(热力环流示意图、温室效 应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温室效应的作用、城市 热岛、海陆风、季风等)。
大气的水平运动
全球性的 大气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 锋和锋面 低压(气旋)和高压 (反气旋)
常见的天气 系统(局地 尺度)
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与原教材的比较
第二单元 大气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 常见天气系统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 2.3 大气的运动 2.4 全球性大气环流

地面和大气的辐射

地面和大气的辐射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第二节 地面和大气的辐射
一 地面、大气的辐射和地面有效辐射 (一)地面和大气辐射的表示 1地面长波辐射
根据斯蒂芬-波耳兹曼定律, 地面放射辐射能力: Eg =δσT4 =0.9×5.67×10-8×(288)4
= 346.7W/m2 比辐射率δ=0.9, 斯蒂芬-波耳兹曼常数σ=5.67×10-8W/(m2·K4), 地面平均温度t=15℃
所以我们把地面和大气的辐射称为长波辐射。
自然地理学(ⅡA)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二 地面和大气长波辐射的特点
1 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水汽、液态水、 CO2、 O3 。水汽对长波辐射的吸收
最为显著,除8—12μm波段的辐射外,其它波段都能 吸收。并以6μm附近和24μm以上波段的吸收能力最 强。液态水对长波辐射的吸收性质与水汽相仿,只是作 用更强一些。
自然地理学(ⅡA)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二 地面及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
(一)地面辐射差额 2 地面辐射差额变化规律 (2)年变化
辐射差额的年振幅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对同一地理 纬度来说,陆地的年振幅大于海洋。全球各纬度绝大部分地区 地面辐射差额的年平均值都是正值,只有在高纬度和某些高山 终年积雪区才是负值。
自然地理学(ⅡA)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三)大气逆辐射和地面有效辐射 1、大气逆辐射和大气保温效应
大气长波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 逆辐射使地面因放射辐射而损耗的能量得到一定的补偿, 由此可看出大气对地面有一种保暖作用,这种作用称为 大气的保温效应。
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近地面的平均温度应为23℃,但实际上近地面的平均温度是15℃,也就是说大 气的存在使近地面的温度提高了38℃。

必修一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最全面)(K12教育文档)

必修一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最全面)(K12教育文档)

必修一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最全面)(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必修一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最全面)(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必修一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最全面)(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

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1.1、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两个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和反射。

3.受热过程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被加热并以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增温4.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5.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6.大气逆辐射并不只在晚上存在。

7.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全球变暖(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

【昼夜温差的比较】晴天温差大于阴天,陆地温差大于海洋。

2.1。

2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2.形成过程地面间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别提醒】(1)气压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而言的。

人教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人教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强。

所以,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作用: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所以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明亮的。

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睛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导致昼夜温差大。

因此,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有睛朗的夜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二、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注: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温高则气压低),高空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冷却,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温低则气压高),高空则形成低压。

②在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③同一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凸高凹低)实例:气压值B=C=E气压值A>B, E>D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气压值A>D4.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白天海风,夜晚陆风)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高中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总结

高中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总结
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维 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 、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
包括纬度、海拔、天气状况、日照时 间等。
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1 2
地面辐射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 传递热量。
大气逆辐射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地面 传递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THANKS
防治大气污染政策法规介绍
国家政策法规
我国已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 律法规,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 、原则、制度和措施。
地方政策法规
各地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大气污染防 治条例和实施细则,加强了对大气污 染源的监管和治理。
节能减排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应用
节能技术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产品等方式, 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3
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关系
二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地球表面的温度平衡 。
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问题
温室效应的概念
大气层能够让阳光透进来照射 地面,而阻止地面热量散发出
去的自然现象。
温室效应的影响因素
包括温室气体浓度、云量、地 表反射率等。
全球变暖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浓 度增加,进而引发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等一系 列环境问题。
主要成分
氮气、氧气、氩气等,还 有少量二氧化碳、水汽和 微量气体。
垂直分层
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 、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 。
结构与人类活动
各层特点不同,对人类活 动有不同影响。
大气层特点及作用
对流层
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层,与人类活动密 切相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平流层
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存在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 生物。

地面和大气的辐射

地面和大气的辐射
自然地理学(ⅡA)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2、地面有效辐射 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E g )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
辐射(δE a )之差,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以F0表示,则 F0=Eg –δEa (2·20)
通常情况下,地面温度高于大气温度,地面有效 辐射为正值。地表面经常通过长波辐射失去热量。
只有在近地层有很强的逆温和空气湿度很大的情 况下,有效辐射才可能为负值,地面才能通过长波辐 射获得热量。
根据斯蒂芬-波耳兹曼定律, 地面放射辐射能力: Eg =δσT4 =0.9×5.67×10-8×(288)4
= 346.7W/m2 比辐射率δ=0.9, 斯蒂芬-波耳兹曼常数σ=5.67×10-8W/(m2·K4), 地面平均温度t=15℃
根据维恩位移定律地面最强的辐射能的波长:
自然地理学(ⅡA)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就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来说是收入大于支出的,也就是说地 球表面通过辐射方式获得能量。
自然地理学(ⅡA)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二)大气的辐射差额
Ra=qa+F0-F∞<0 qg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F0,F∞分别表示地面及大 气上界的有效辐射.
自然地理学(ⅡA)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三)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
二 地面和大气长波辐射的特点
1 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水汽、液态水、 CO2、 O3 。水汽对长波辐射的吸收
最为显著,除8—12μm波段的辐射外,其它波段都能 吸收。并以6μm附近和24μm以上波段的吸收能力最 强。液态水对长波辐射的吸收性质与水汽相仿,只是作 用更强一些。
CO2有两个吸收带,中心分别位于4.3μm和14.7μm。 第一个吸收带位于温度为200—300K绝对黑体的放射能 量曲线的末端,其作用不大,第二个吸收带12.9— 17.1μm,比较重要。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02章 地球上的大气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02章 地球上的大气

低层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引起地面气压
气温。气压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和变化的幅度随纬度而有区别, 最为明显,随着纬度增高,气压日较差逐渐 。
(4)气压的年变化是以一年为周期波动的,受气温的年变化影响很大,因而也同纬度、海 陆性质、海拔高度等地理因素有关。在大陆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 值出现在 最高值出现在 季,气压年变化值很大,并由低纬向高纬逐渐 季,和空气的受热上升关系密切。 季,最低
教学目标:
重难点:
知识梳理
内容标准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内容标准 2: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内容标准 3: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知识能力展示
右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回答 1—3 题。 1.a 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a 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a 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2.b 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 ) ①到达 b 处的太阳辐射少 ②b 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 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④b 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3.下列叙述中,其气温成因与 b 处相似的是( ) A.冬季,我国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漠河附近 B.夏季,我国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区 C.冬季,同纬度地区相比,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D.夏季,同纬度地区相比,山区气温低于平原气温 气温随高度变化会影响大气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大气污染物的聚集和扩散。读图和材料 回答 4—6 题。 4.下面所示气温与高度关系的四种情况中,最容易导致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 )
。高山区一年中气压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运动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运动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运动知识总结地球的大气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其中大气运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运动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期读者对该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大气运动(1)大气环流系统大气环流系统是指地球表面各大洲、海洋以及热带、温带、极地区域的空气运动。

其中,由于太阳照射和地球自转等因素影响,地球表面形成了三个主要的大气环流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

此外,还有一个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科氏力,对大气运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2)季节性气候变化季节性气候变化是大气运动的常见表现之一,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和地球自身轨道的偏移所导致的。

比如,赤道低压带由于太阳能的辐射,导致温暖的空气向高空上升,并形成雷阵雨等天气现象;而副热带高压带则相反,因为空气下沉导致地面干燥、晴朗。

此外,由于气压差异,空气受到地球自转和科氏力的影响,形成了持续数月的风,这种风被称为区域风。

二、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成为当前全球环境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特别是高发的城市化地区。

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是燃烧、工业化、交通运输和农业等活动所排放出的废气,同时,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沙尘暴等也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1)大气污染物质大气污染主要包括六大类,分别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氧化物、颗粒物和光化学污染。

(2)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环境破坏。

例如,二氧化硫能够刺激眼睛、鼻子等器官,导致呼吸困难和心肺疾病;氮氧化物会对大气中的臭氧、硫酸盐等其他化学物质的生成有一定影响,造成雾霾,同时也对人类造成呼吸道、心血管等系统的影响。

三、预防和治理如何预防和治理大气污染问题成为全球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各国政府和组织已经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标准和政策,以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管理和控制。

(1)技术控制和治理技术齐全的工厂和机构可以采用当代的技术方法,如氧化还原过滤器、预过滤器、沉淀池和化学稳定器等,减少废气排放,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自然地理学第二章大气

自然地理学第二章大气

自然地理学第二章大气第二章大气连续包围地球的气态物质称为大气。

大气的存在与人类、生命有机体息息相关,例如,大气中的氧为人类、生物呼吸所不可缺少;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化合物;大气中的某些成分能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适宜于人类与生物生存。

大气又可阻挡太阳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对地球上的生命起着保护作用。

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活跃的因素。

例如大气中氧的化学性质非常活跃,在生命有机过程与无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气在地表物质交换与能量转化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大气与水及生物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共同对地表发生作用,影响着一系列自然地理过程,例如风化、侵蚀、物质转化与交换、迁移,等等。

大气运动在全球水、热平衡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其水热状况对比与分布,对地表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地域分异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还含有一些固体杂质和液体。

(一)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固体杂质和水汽之外的全部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由表3-1可知,氮和氧容积占99.04%,加上氩,三者合占99.97%,其他气体仅占0.03%。

干洁空气中大多数气体的临界温度低于自然情况下大气中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CO2的临界温度虽然较高,但它所对应的压力却大大超过其实际分压力。

因此,干洁空气中的所有成分都呈气体状态。

干洁空气中的CO2和O3含量极少,变化较大,但它们对地表自然界和大气温度却有重要的影响。

1.二氧化碳离地表20km以下,CO2平均含量约为0.03%,向高空显著减少。

CO2主要来自火山喷发、动植物的呼吸以及有机物的燃烧、腐败等。

在人口稠密的工业区,其含量明显增高,可占空气体积的0.05—0.07%;在海洋上和人口稀少地区,含量大为减少。

CO2能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对大气和地表温度有明显的影响,起着“温室”作用。

2.臭氧低层大气中的O3主要来源于闪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地球的气态物质称为大气。大气的存在与人类、生命有机体息息相关,例如,大气中的氧为人类、生物呼吸所不可缺少;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化合物;大气中的某些成分能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适宜于人类与生物生存。大气又可阻挡太阳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对地球上的生命起着保护作用。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活跃的因素。例如大气中氧的化学性质非常活跃,在生命有机过程与无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气在地表物质交换与能量转化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大气与水及生物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共同对地表发生作用,影响着一系列自然地理过程,例如风化、侵蚀、物质转化与交换、迁移,等等。
(三)固体杂质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杂质主要有烟粒、尘埃、盐粒等,它们的半径一般为10-2—10-8cm,多集中于低层大气中。烟粒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方面的燃烧;尘埃主要来自经风的吹扬进入大气的地表松散微粒,以及火山爆发后产生的火山灰、流星燃烧的灰烬;盐粒则主要是由海洋波浪飞溅进入大气的水滴被蒸发后形成的,固体杂质的含量陆地上空多于海洋上空,城市多于乡村,冬季多于夏季,白天多于夜晚,愈近地面愈多。固体杂质是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必要条件;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又可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对大气和地表温度有一定影响;其含量多少,还直接影响到大气能见度的好坏。
2.臭氧 低层大气中的O3主要来源于闪电。闪电不经常发生,所以低层O3含量极少,而且不稳定。高空的O3是由太阳紫外线作用形成的,所以含量比低层大气多,并在20—25km的高空达到极大值。O3能强烈地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并在高空形成一个暖区。大量紫外线在高空被吸收,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危害。穿透大气层到达地表的少量紫外线,对人类和大部分生物则是有益的。
(四)大气污染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导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一定限度,维持一定的时间,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正常生活、动植物正常生长,以及对气候和各类物品、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称为大气污染。除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海水蒸发、植物花粉传播等自然原因外,人类活动如工业生产、生活燃烧、各种交通工具排放的烟、粉尘、废气等,还有现代化战争。
干洁空气中的CO2和O3含量极少,变化较大,但它们对地表自然界和大气温度却有重要的影响。
1.二氧化碳 离地表20km以下,CO2平均含量约为0.03%,向高空显著减少。CO2主要来自火山喷发、动植物的呼吸以及有机物的燃烧、腐败等。在人口稠密的工业区,其含量明显增高,可占空气体积的0.05—0.07%;在海洋上和人口稀少地区,含量大为减少。CO2能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对大气和地表温度有明显的影响,起着“温室”作用。
大气运动在全球水、热平衡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其水热状况对比与分布,对地表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地域分异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还含有一些固体杂质和液体。
(一)干洁空气
大气中除固体杂质和水汽之外的全部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由表3-1可知,氮和氧容积占99.04%,加上氩,三者合占99.97%,其他气体仅占0.03%。干洁空气中大多数气体的临界温度低于自然情况下大气中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CO2的临界温度虽然较高,但它所对应的压力却大大超过其实际分压力。因此,干洁空气中的所有成分都呈气体状态。
(二)水汽
水汽主要来源于海洋、江河湖沼和土壤,以及潮湿物体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极不固定,随时间、地点、条件而不同。其所占容积变化范围为0—4%。观测结果表明,在1.5—2km高度,水汽含量只及地面的1/2;在5km高度,只相当于地面的1/10,再往上更少。水汽含量虽然不多,但它在大气温度变化范围内可以发生汽态、液态和固态三相转化,人们常见的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都是水汽相变的表现。此外,水汽还善于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显著影响大气和地表的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