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优美散文片段

合集下载

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精选10篇)

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精选10篇)

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精选10篇)汪曾祺的作品间或也流露出道家主张的随缘自适、自足自保的悠然任化的意趣,但断然有别于魏晋文人的清谈和颓废,在本质上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描绘是乐观向上的,相信“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供大家欣赏。

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篇1修下水道了。

最初,孩子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看见一辆一辆的大汽车开过来,卸下一车一车的石子,鸡蛋大的石子,杏核大的石子,还有沙,温柔的,干净的沙。

堆起来,堆起来,堆成一座一座山,把原来的一个空场子变得完全不认得了。

(他们曾经在这里踢毽子,放风筝,在草窝里找那么尖头的绿蚱蜢——飞起来露出桃红色的翅膜,格格格地响,北京人叫做“卦大扁”……)原来挺立在场子中间的一棵小枣树只露出了一个头,像是掉到地底下去了。

最后,来了一个一个巨大的,大得简直可以当做房子住的水泥筒子。

这些水泥筒子有多重啊,它是那么滚圆的,可是放在地下一动都不动。

孩子最初只是怯生生地,远远地看着。

他们只好走一条新的,弯弯曲曲的小路进出了,不能从场子里的任何方向横穿过去了。

没有几天,他们就习惯了。

他们觉得这样很好。

他们有时要故意到沙堆的边上去踩一脚,在滚落下来的石子上站一站。

后来,从有一天起,他们就跑到这些山上去玩起来。

这倒不只是因为在这些山旁边只有一个老是披着一件黄布面子的羊皮大衣的人在那里看着,并且总是很温和地微笑着看着他们,问他姓什么,住在哪一个门里,而是因为他们对这些石子和沙都熟悉了。

他们知道这是可以上去玩的,这一点不会有什么妨碍。

哦,他们站得多高呀,许多东西看起来都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他们看见了许多肩膀和头顶,看见头顶上那些旋。

他们看见马拉着车子的时候脖子上的鬃毛怎样一耸一耸地动。

他们看见王国俊家的房顶上的瓦楞里嵌着一个皮球。

(王国俊跟他爸爸搬到新北京去了,前天他们在东安市场还看见过的哩。

)他们隔着墙看见他们的妈妈往绳子上晒衣服,看见妈妈的手,看见……终于,有一天,他们跑到这些大圆筒里来玩了。

汪曾祺散文优美语段摘抄大全

汪曾祺散文优美语段摘抄大全

汪曾祺散文优美语段摘抄大全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葵叶倾向阴,手掌大的叶面,一半向着太阳,一半背着太阳,边缘不生剌,叶面呈铁灰色的,而叶背却呈淡绿色,或竟是银白色。

我看到琉璃瓦在夕阳下闪着柔和的光芒,瓦楞框里反射着瑰色的晚霞。

冬至之后,大地上白茫茫一片。

冬日透出绚烂的霞光,送别一年即将离去。

观山如读史,看水如观画。

一个人气质不在于脸上涂了多少脂粉,而在于内在的修养和气质。

只有那些尽情地享受孤独的人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自由。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只有那些能忍受痛苦和穷困的人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成功。

人生就像一部小说,其价值在于贡献人物,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对生活中小事的感悟。

只有那些有勇气去尝试的人才能抓住机会,因为机会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真正的爱情更美好、更值得追求的了。

人生的路途漫长而曲折,只有那些始终坚守信念的人才能到达终点。

生活中的小事情往往能反映出人的品质和个性。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和物质,而在于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满足并尽可能地给予他人爱和帮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善于发掘自己的长处并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

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往往是最简单的事情,比如与家人在一起、和朋友聊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等等。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只有真诚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真诚对待。

在生活中要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被名利和地位所迷惑,要学会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汪曾祺精品散文三篇

汪曾祺精品散文三篇

汪曾祺精品散文三篇 汪曾祺 ,江苏高邮人,1920 年 3 月 5 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 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汪曾祺精品散文 三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昆明的雨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 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 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 左下画了几朵 青头菌和牛肝菌。

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 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雨季", 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 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 人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而且并不使 人气闷。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 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 于夸张的旺盛。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旧日昆 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 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昆明仙人 掌多,且极肥大。

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 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 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 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 滑, 嫩, 鲜,香, 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 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 调比牛肝菌高。

人间草木经典段落

人间草木经典段落

人间草木经典段落人间草木经典段落《人间草木》是2009年5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汪曾祺,是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间草木经典段落,希望对你有帮助!1、暴雨密密实实,倾泻而下。

雨水排泄不及,沿着路沿汇流成溪,湍急而下,人们几乎趟着水跑路。

正在车里窃喜没有被淋雨的光景,自己却到站了,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下车冲进雨里,才5米的距离,全身就浇了个透湿,急忙躲在附近一家小店的门口。

细瞧瞧周围躲雨的人,浑身也都是湿漉漉的。

瞬间的狂风骤雨,显然让人措手不及,样子都有些狼狈,但心里却是畅快轻松的。

愉悦的心情像绽放的牡丹花,盛开在每个人的脸上心里。

2、车行城外,只见宽阔的马路向着远方延伸,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水边沟渠、还有那迎着阳光怒放的芦花,闪烁着耀眼的洁白或是一片灰色、一团团红色的盐碱蓬也正在用它的生命展示着最后的美丽。

那时,总有一种叫做苍凉的况味涌上了心头。

那满目的空旷,那似雪的白色、那中性的灰、那团团的红和着蓝天、白云、碧水,构成了一幅幅美的画面。

3、车在芦苇荡中穿行,只见,蓝天一碧如洗,偶尔的云朵闲适的飘过,装饰着这美丽之外的惊喜!只想说:若缘分也如同这不经意的邂逅一样,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美丽?是淡然一笑的擦肩而过,还是轻轻地唤一声:嗨,原来你也在这里?极目远眺处,已是蓝天、白云、草原的壮美,只是满目的绿色是那一棵棵普通到平凡的芦苇!生命原来也可以这样,只要你有一颗把灵魂安置在自然中的心,只要你用一颗心去感悟,一切都将变的不可思议!4、初见时,天真的很蓝,长空辽阔、一望无际,清风贴着微波荡漾的湖水,从芦苇丛中穿过,温柔的像情人的眼眸,融化了每一个到这里的游者。

相逢的刹那,便让你我褪去一身的红尘烟火,忘却繁芜的过往。

伫在湖边远眺,似乎某个地方一直萦绕着如纱的薄雾,隐约间又像是看到了什么。

如果我是来寻梦的,哪儿会有似曾相似的记忆。

现在,我如约而至,却只愿做一片白云,静静的飘过每个在梦里出现过的地方。

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

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

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篇1栗子的形状很奇怪,像一个小刺猬。

栗有“斗”,斗外长了长长的硬刺,很扎手。

栗子在斗里围着长了一圈,一颗一颗紧挨着,很团结。

当中有一颗是扁的,叫做脐栗。

脐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没有什么两样。

坚果的外面大都有保护层,松子有鳞瓣,核桃、白果都有苦涩的外皮,这大概都是为了对付松鼠而长出来的。

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脆嫩,只是栗壳很不好剥,里面的内皮尤其不好去。

把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就成了“风栗子”。

风栗子肉微有皱纹,微软,吃起来更为细腻有韧性。

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

贾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袭人给他打岔,说:“我想吃风栗子了。

你给我取去。

”怡红院的檐下是挂了一篮风栗子的。

风栗子入《红楼梦》,身价就高起来,雅了。

这栗子是什么来头,是贾蓉送来的?刘老老送来的?还是宝玉自己在外面买的?不知道,书中并未交待。

栗子熟食的较多。

我的家乡原来没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里烤。

冬天,生一个铜火盆,丢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蹦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抓起来,在手里来回倒,连连吹气使冷,剥壳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

不过烤栗子要小心,弄不好会炸伤眼睛。

烤栗子外国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栗” 的寓言,这栗子大概是烤的。

北京的糖炒栗子,过去讲究栗子是要良乡出产的。

良乡栗子比较小,壳薄,炒熟后个个裂开,轻轻一捏,壳就破了,内皮一搓就掉,不“护皮”。

据说良乡栗子原是进贡的,是西太后吃的(北方许多好吃的东西都说是给西太后进过贡)。

北京的糖炒栗子其实是不放糖的,昆明的糖炒栗子真的放糖。

昆明栗子大,炒栗子的大锅都支在店铺门外,用大如玉米豆的粗砂炒,不时往锅里倒一碗糖水。

汪曾祺美文摘抄原文

汪曾祺美文摘抄原文

汪曾祺美文摘抄原文
以下是一段汪曾祺的原文摘抄:
我后来到过很多地方,走进过很多水果店,都没有这家水果店的浓郁的果子香。

这家水果店的水果,又全又好又便宜,枝让顾客随便挑选。

我最喜欢吃那里的莱阳梨。

而我的孩子则喜欢吃那里的红香蕉苹果、大白梨、美国的香味苹果、紫色的葡萄。

有些水果我们从未见过,吃起来又极香甜可口。

这是汪曾祺在他的散文《人间草木》中的一段摘抄,描述了他对一家水果店的记忆和感受。

这段文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能够闻到水果的香气,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怀念。

汪曾祺散文段落摘抄

汪曾祺散文段落摘抄

一、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

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二、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三、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四、她挎著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

明海看著她的脚印,傻了。

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

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

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五、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六、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场子。

这几荐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过来的。

这地方兴换工。

排好了日期,几家顾一家,轮流转。

不收工钱,但是吃好的。

一天吃六顿,两头见肉,顿顿有酒。

干活时,敲着锣鼓,唱着歌,热闹得很。

其余的时候,各顾各,不显得紧张。

七、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八、徐渭所作《七绝》之六:翠幌流坐着地垂,重论旧事不胜悲。

可怜唯有妆台镜,曾照朱颜与画眉。

九、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

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

……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

我的菜端上来之后,我只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

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汪曾祺的好句好段摘抄

汪曾祺的好句好段摘抄

汪曾祺的好句好段摘抄稿子一嘿,亲爱的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汪曾祺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好句好段。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 你瞧瞧,就这么简简单单几个字,是不是一下子就让你感觉到了那种温暖、那种亲情?仿佛能看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灯光暖暖地照着,有说有笑,温馨得不得了。

还有啊,“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哇塞,这描写得多生动!光是读着,都能感觉到那股子清凉和爽快,好像自己也在那个井边,等着切开大西瓜呢。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这句话真的太戳心啦!让我觉得生活里总得有那么一样让自己满心欢喜的东西,就像草木依恋着时光一样,纯纯的,美美的。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

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哈哈,是不是特别有趣?汪曾祺这文字,就是这么率真可爱,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读起来心里暖暖的,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爱,咱也得好好去爱这个世界呀。

怎么样,汪曾祺的这些句子是不是很棒?稿子二亲,咱们一起来品品汪曾祺的妙言妙语哈。

“四围山色临窗秀,一夜溪声入梦清。

”哇,这画面感太强啦,好像那秀美的山色就在眼前,夜晚的溪水声还在耳边回响,让人能做个美美的梦。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哎呀,是不是特别亲切?感觉就像一个老朋友在跟你唠家常。

“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

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说得真在理儿!生活嘛,就是要多姿多彩,啥都去尝尝,啥都去听听,多有意思。

“我所谓的‘清香’,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好想尝尝。

”这形容美食的方式太独特啦,让人浮想联翩,馋得不行。

汪曾祺短篇散文精选

汪曾祺短篇散文精选

汪曾祺短篇散文精选汪曾祺短篇散文精选一:炒米和焦屑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挚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

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像。

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悟的。

炒米是各地都有的。

但是许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

这是很便宜的食品。

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

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

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

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高兴团。

那也是作坊里做的。

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

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

入了冬,也许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

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

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

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

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

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

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

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

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

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

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挚友,叫张仲陶。

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

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成天在家探讨易经,算卦。

他算卦用蓍草。

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

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

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

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

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

一找,果真。

我小时就不大信任,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白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汪曾祺的散文(精选13篇)

汪曾祺的散文(精选13篇)

汪曾祺的散文汪曾祺的散文(精选1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

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汪曾祺的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汪曾祺的散文篇1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

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

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

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

洗帐子要挑一个晴明的好天,当天就晒干。

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

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

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

不过也还是冷的。

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

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

放了寒假,就可以睡懒觉。

棉衣在炉子上烘过了,起来就不是很困难了。

尤其是,棉鞋烘得热热的,穿进去真是舒服。

我们那里生烧煤的铁火炉的人家很少。

一般取暖,只是铜炉子,脚炉和手炉。

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

里面烧的是粗糠。

粗糠装满,铲上几铲没有烧透的芦柴火(我们那里烧芦苇,叫做“芦柴”)的红灰盖在上面。

粗糠引着了,冒一阵烟,不一会儿,烟尽了,就可以盖上炉盖。

粗糠慢慢延烧,可以经很久。

老太太们离不开它。

闲来无事,打打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

脚炉里粗糠太实了,空气不够,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两下,把粗糠拨松,火就旺了。

脚炉暖人。

脚不冷则周身不冷。

焦糠的气味也很好闻。

仿日本俳句,可以作一首诗:“冬天,脚炉焦糠的香。

”手炉较脚炉小,大都是白铜的,讲究的是银质的。

炉盖不是一个一个圆窟窿,大都是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

手炉有极小的,中置炭墼(用炭末做成的块状燃料,多呈圆柱形),以纸媒头引着。

一个炭墼能经一天。

冬天吃的菜,有乌青菜、冻豆腐。

乌青菜塌棵,平贴地面,江南谓之“塌苦菜”,此菜味微苦。

汪曾祺的美文摘抄

汪曾祺的美文摘抄

汪曾祺的美文摘抄1. 人到了一定岁数,就像老房子,到处都透着一股子陈腐的气息,可偶尔也能在角落里发现些往昔的鲜活回忆,那回忆就像在灰尘里藏着的彩色糖纸,皱巴巴却还透着甜。

2. 那胖子走路的姿势甚是好笑,一摇一摆的,活像只装满了粮食的布袋在地上滚,每一步都像是要把地砸出个坑来。

3. 有些文人的清高啊,就像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兰花,孤芳自赏得很,似乎别人靠近一点,那股子“香气”就被玷污了,实则不过是自己跟自己玩的一场寂寞游戏。

4. 他说话的速度快得像机关枪扫射,哒哒哒,根本不给人插嘴的机会,那嘴就像个失控的小喇叭,没完没了地响着。

5. 我家那猫啊,懒得出奇,一天到晚就知道躺着,像个毛茸茸的肉团子,动一下都仿佛要了它的猫命,整个就是一个猫界的懒汉大王。

6. 她生气的时候,脸涨得通红,就像个熟透了的西红柿,眼睛瞪得老大,仿佛两颗铜铃要从眼眶里蹦出来,那模样像是要把眼前的一切都吞掉。

7. 他酒量小得可怜,一杯酒下肚就像被雷劈了一样,摇摇晃晃,整个人就像风中的芦苇,随时都可能倒下去,嘴里还嘟囔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胡话。

8. 这个小镇的集市热闹非凡,人像潮水一样涌来涌去,摊位就像大海里的礁石,在人流中倔强地挺立着,摊主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像是一场杂乱无章的大合唱。

9. 那孩子吃饭的样子像个小饿狼,腮帮子鼓得像只小仓鼠,嘴巴一张一合,食物就像被龙卷风卷进去一样,眨眼间就没了。

10. 我的邻居是个话痨,只要一开口就像决堤的洪水,滔滔不绝,那话语就像一群嗡嗡乱飞的苍蝇,围着你的耳朵打转,赶都赶不走。

11. 老张下棋那臭棋篓子的样子,就像无头苍蝇在棋盘上乱撞,每一步都走得莫名其妙,那棋子在他手里就像不听话的小娃娃,被他胡乱摆弄。

12. 这夏天的太阳真毒啊,像个大火球在天上挂着,烤得大地都像要冒烟了,人走在路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每一步都像是在受刑。

13. 她的笑声像一串铃铛被风吹动,清脆得很,可是一笑起来就没个完,像上了发条的玩具,那笑声在屋子里回荡,差点把屋顶都掀翻。

《汪曾祺散文集》摘抄

《汪曾祺散文集》摘抄

《汪曾祺散文集》摘抄1、他(闻一多)在很年轻的时候,写过一篇《庄子》,说他的文字(即语言)已经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本身即是目的(大意)。

我认为这是说得很对的。

2、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

3、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4、芦花才吐新穗。

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

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

清浮萍,紫浮萍。

长脚蚊子,水蜘蛛。

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走了。

5、流动的水,是语言最好的形象。

6、她问了我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7、他(闻一多)在很年轻的时候,写过一篇《庄子》,说他的文字(即语言)已经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本身即是目的(大意)。

我认为这是说得很对的。

8、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

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一时却找它不出。

语言是要磨练,要学的。

9、一泻千里,戛然而止,画舫笙歌,骏马收缰,可长则长,能短则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0、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只是他没有说出来。

11、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

头?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

--这里的风俗,十五六岁的姑娘就都梳上头了。

这两上丫头,这一头的好头?!通红的?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个去赶集,一集的人都朝她们望。

――汪曾祺《受戒》12、国子监,就是从前的大学。

13、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

14、不少作家充分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

15、你说我在做梦吗?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只记花开不记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风中。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800字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800字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800字汪曾祺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真实、细腻、生活化的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以下是我为您摘抄的一些汪曾祺的散文,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1.《故乡的秋》。

秋天是我故乡最美的季节,金黄的稻谷在田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我在故乡的小路上漫步,感受着秋天的宁静和温暖。

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这种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2.《夏日杂记》。

夏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

在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大地上,微风轻拂着脸颊,带来一丝清凉。

我喜欢夏天的雨,它洗涤了尘世的疲惫,给大地带来了新的生机。

夏日的夜晚,星空璀璨,我仰望着星星,感受着宇宙的神秘和无限。

3.《城市的记忆》。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象征,它充满了繁忙和喧嚣。

我在城市的街头漫步,看着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匆匆忙忙地走过,仿佛时间在这里加速流动。

然而,城市也有它的美,夜晚的霓虹灯闪烁着绚丽的光芒,街头巷尾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这些都是城市给予我们的独特记忆。

4.《乡村的宁静》。

乡村是我心灵的避风港,那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只有宁静与安详。

我喜欢在乡村的小溪边垂钓,听着鸟儿的歌唱,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乡村的人们勤劳朴实,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耕耘着土地,守护着家园,这种生活方式让我感到踏实和安心。

5.《岁月的痕迹》。

岁月如梭,留下了许多痕迹。

我喜欢回忆过去的时光,那些曾经的欢笑和泪水都成为了我生命中的宝贵财富。

岁月的痕迹让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我要珍惜每一天,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以上是我为您摘抄的汪曾祺的散文,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些阅读的愉悦。

汪曾祺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他的文字细腻而真实,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

如果您对其他方面还有疑问,请随时告诉我。

汪曾祺美食散文《豆腐》

汪曾祺美食散文《豆腐》

汪曾祺美食散文《豆腐》汪曾祺美食散文《豆腐》不知道为什么,北京的老豆腐现在见不着了,过去卖老豆腐的摊子是很多的。

老豆腐其实并不老,老,也许是和豆腐脑相对而言。

老豆腐的佐料很简单:芝麻酱、腌韭菜末。

爱吃辣的浇一勺青椒糊。

坐在街边摊头的矮脚长凳上,要一碗老豆腐,就半斤旋烙的大饼,夹一个薄脆,是一顿好饭。

四川的豆花是很妙的东西,我和几个作家到四川旅游,在乐山吃饭。

几位作家都去了大馆子,我和林斤澜钻进一家只有穿草鞋的乡下人光顾的小店,一人要了一碗豆花。

豆花只是一碗白汤,啥都没有。

豆花用筷子夹出来,蘸“味碟”里的作料吃。

味碟里主要是豆瓣。

我和斤澜各吃了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很美。

豆花汤里或加切碎的青菜,则为“菜豆花”。

北京的豆花庄的豆花乃以鸡汤煨成,过于讲究,不如乡坝头的豆花存其本味。

北京的豆腐脑过去浇羊肉口蘑渣熬成的卤。

羊肉是好羊肉,口蘑渣是碎黑片蘑,还要加一勺蒜泥水。

现在的卤,羊肉极少,不放口蘑,只是一锅稠糊糊的酱油黏汁而已。

即便是过去浇卤的豆腐脑,我觉得也不如我们家乡的豆腐脑。

我们那里的豆腐脑温在紫铜扁钵的锅里,用紫铜平勺盛在碗里,加秋油、滴醋、一点点麻油,小虾米、榨菜末、芹菜(药芹即水芹菜)末。

清清爽爽,而多滋味。

中国豆腐的做法多矣,不胜记载。

四川作家高缨请我们在乐山的山上吃过一次豆腐宴,豆腐十好几样,风味各别,不相雷同。

特别是豆腐的质量极好。

掌勺的老师傅从磨豆腐到烹制,都是亲自为之,绝不假手旁人。

这一顿豆腐宴可称寰中一绝!豆腐干南北皆有。

北京的豆腐干比较有特点的是熏干。

熏干切长片拌芹菜,很好。

熏干的烟熏味和芹菜的芹菜香相得益彰。

花干、苏州干是从南边传过来的,北京原先没有。

北京的苏州干只是用味精取鲜,苏州的小豆腐干是用酱油、糖、冬菇汤煮出后晾得半干的,味长而耐嚼。

从苏州上车,买两包小豆腐干,可以一直嚼到郑州。

香干亦称茶干。

我在小说《茶干》中有较细的描述:……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香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

汪曾祺的经典散文精选欣赏

汪曾祺的经典散文精选欣赏

汪曾祺的经典散文精选欣赏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平和冲淡,清新自然,内在流动着中国传统的“中和”之美的韵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汪曾祺的经典散文精选欣赏,欢迎大家参阅。

汪曾祺的经典散文精选欣赏篇1:胡同文化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城里有大街,有胡同。

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

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

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

这是外地少有的。

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

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

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

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

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

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

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

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

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

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

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

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

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

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

汪曾祺优美段落摘抄

汪曾祺优美段落摘抄

汪曾祺优美段落摘抄
每当家禽跑进深山,我立刻便听见一片“喔喔”的惊叫声,随即便是“呱呱”的死命呼喊。

家禽们也一定一边逃,一边叫,叫出的是人类语言中的“救命”。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夏天的晚上是一天中最舒服的时候,经过一日的劳作,晚上是放松和享受的时候。

如果天气好,晚餐后人们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

我是贪吃,我渴望人间美味。

我必须随时安排我的口腹,否则我便会有受馋的痛苦。

许多东西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我也爱看书,但我不经常去图书馆借。

对我来说,拥有一本好书比在香烟里找寻那种短暂的快感强得多。

我在书摊上买书,我蹲在那里看。

我爱逛菜市场。

我觉得逛菜市场是一种很好的休息。

我在这里脱尽尘世烦恼的气氛,而有一种世俗的简单的欢悦。

我在菜市场的各种各样的摊子里只买到过一回让您夜里睡不着的东西:花椒。

我喜欢酒,也喜欢喝酒,但没有酒喝,或不能喝酒的时候,我也能随便喝口什么(茶、糖水、白开水)代替。

下酒的东西有的是:豆腐干、花生米、熏干……喝口酒下颗豆腐干。

偶然路过一条小巷,里边有一家卖马肉包子的,羊肉味中还真的有一股草原的气息!咬了一口马肉包子,脑浆子就像被马蹄溅起
来的泥点子一样溅了出来。

汪曾祺散文摘抄800字

汪曾祺散文摘抄800字

汪曾祺散文摘抄800字花园茱萸小集二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虽然它的动人处不是,至少不仅在于这点。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是灰青色与褐色的。

我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

报春花开放在这种背景前是好的。

它不至被晒得那么多粉。

固然报春花在我们那儿很少见,也许没有,不像昆明。

曾祖留下的则几乎是黑色的,一种类似眼圈上的黑色(不要说它是青的)里面充满了影子。

这些影子足以使供在神龛前的花消失。

晚间点上灯,我们常觉那些布灰布漆的大柱子一直伸拔到无穷高处。

神堂屋里总挂一只鸟笼,我相信即是现在也挂一只的。

那只青裆子永远眯着眼假寐(我想它做个哲学家,似乎身子太小了)。

只有巳时将尽,它唱一会,洗个澡,抖下一团小雾在伸展到廊内片刻的夕阳光影里。

一下雨,什么颜色都郁起来,屋顶,墙,壁上花纸的图案,甚至鸽子:铁青子,瓦灰,点子,霞白。

宝石眼的好处这时才显出来。

于是我们,等斑鸠叫单声,在我们那个园里叫。

等着一棵榆梅稍经一触,落下碎碎的瓣子,等着重新着色后的草。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我的记忆有菖蒲的味道。

然而我们的园里可没有菖蒲呵?它是哪儿来的,是哪些草?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但是我此刻把它们没有理由的纠在一起。

“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

”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

有时甚么也不做,我躺着,用手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根胡一处一处断。

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能听得。

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

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草被压倒了。

有时我的头动一动,倒下的草又慢慢站起来。

我静静的注视它,很久很久,看它的努力快要成功时,又把头枕上去,嘴里叫一声“嗯”!有时,不在意,怜惜它的苦心,就算了。

这种性格呀!那些草有时会吓我一跳的,它在我的耳根伸起腰来了,当我看天上的云。

1.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

汪曾祺散文优美片段

汪曾祺散文优美片段

汪曾祺散文优美片段汪曾祺散文优美片段汪曾祺散文优美片段 11、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

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

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2、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曾经知已再无悔,已共春风何必哀。

虔诚地呼唤风,那一刻,人与天有种神秘又真诚的交流。

光才是现实世界,而树木不过是用来反映和折射光线的间隔物。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

3、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4、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5、真的是很当心很当心,很不舍很不舍,一件衣服和人的陪伴,没有一件衣服可以穿到老,没有一个人可以好到尽头,有时候会很绝望地这么想,于是,在“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这样的字句里,感动。

我能看到你,我们还在彼此俩俩注视,我们彼此好好的,这是何其温暖的事。

6、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你说我在做梦吗?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只记花开不记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风中。

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7、豆腐点得比较老的,为北豆腐。

点得较嫩的是南豆腐,再嫩即为豆腐脑。

比豆腐脑稍老一点的,有北京的“老豆腐“和四川的豆花。

比豆腐脑更嫩的,是湖南的水豆腐。

豆腐压紧成型,是豆腐干。

卷在白布层中压成大张的薄片,是豆腐片,东北叫干豆腐。

压得紧而且更薄的,南方叫百页或千张。

豆浆锅的表面凝结的一层薄皮撩起晾干,叫豆腐皮,或叫油皮,我的家乡则简单地叫做皮子。

8、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

汪曾祺《人间有味》好段摘抄

汪曾祺《人间有味》好段摘抄

《人间有味》好段摘抄以下是汪曾祺《人间有味》的部分摘抄:1. 赏梅要懂得“端”,远着看,近着嗅。

所以曾有“美人梅”的说法,但是粗人只会糟蹋美人梅,乱戴了红梅花就是。

我的家楠竹林里有一株美人梅,那是一株大美人梅,真的好看。

紫里透红,花瓣密密的,把花蕊包得紧紧的,像一包蜜。

紫红颜色深浅浓淡总在变化,我每天都能发现它的新的美。

紫红色算什么颜色?有这种颜色吗?但是人就是喜欢这种颜色,老人更喜欢。

2. 有一年,天大旱。

赤日炎炎。

雷雨大作之后,还能有个把月,天天起大早,为国家挑水。

用八个字说:挥汗如雨,汗流浃背。

有天早晨,下了卡车来挑水。

跟挑夫们打了招呼,转身往回走。

“老汪!”卡车司机大喊。

我站住了。

“今天的味道怎么样?”他伸出两个手指头,笑着问。

“今天的味道……”我一下子说不出来。

那第一口井的味道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尝到了。

3. 我也帮助淘粪,是帮我的街坊淘粪。

从井里提上捅来,倾倒在大粪桶里,接着把大粪桶提到粪坑和粪池之间。

用大粪勺把粪桶里的屎尿撒到粪坑里。

手上的粪勺重甸甸的,我两只手都有些哆嗦。

但是我还是很高兴,我觉得我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而且我有时觉得我的肠胃就像公共厕所,可以随时为街坊们“服务”。

4. 有一个人回家来,用糖精、香精加色素做了—种饮料,说是自制的汽水,“樱木花道牌”。

放了不少冰块,喝起来完全不是那个味道。

我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

他说:“怎么不可能?‘文化大革命’不是也可能吗?”说得也有道理。

5. 我的一个远房舅舅到绩溪做小生意(卖炒米)。

一天到晚不停地吃炒米、喝茶。

舅舅喝茶特别厉害,从早到晚,喝个不歇。

“口里一枝花,胜过紫砂茶壶”,他是每天不停嘴地喝。

因此患了食道癌,死时才五十几岁。

6. 有一个在供销社工作的远房亲戚到绩溪来做买卖(卖猪鬃刷)。

一天三餐酒。

他吃酒很豪爽,端起碗来喝,不用菜下酒。

同他一起吃饭的告诉我:这个人快要死了。

我们到他家去,他已经不大能走路了。

后来没有多久他就死了。

汪曾祺的散文作品

汪曾祺的散文作品

汪曾祺的散文作品汪曾祺的散文啊,就像那一道道家常菜,看似平常,却满是生活的滋味。

汪曾祺写吃的那可真是一绝。

他笔下的食物不是什么山珍海味的堆砌,就像咱老百姓平常过日子,一道简单的咸菜萝卜干都能被他写得活色生香。

他写高邮的鸭蛋,那感觉就像是他把鸭蛋直接摆在你面前,你能看到那油汪汪的蛋黄,能闻到那独特的咸香。

这哪里是在写鸭蛋呀,分明是在诉说着家乡的味道,是对那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你要是没吃过高邮鸭蛋,读了他的文章都得忍不住去尝尝,就像有人在你耳边不停地念叨着一个绝世的美味,你能忍得住不去找找看吗?他写人也是特别有趣。

那些人物在他的笔下就像活过来了一样。

他写的那些小人物,可能就是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普通人,但经他一写,就好像被赋予了魔法。

就好比你每天路过的那个修鞋匠,在你眼里他只是个默默补鞋的人,可在汪曾祺笔下,他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有着独特的性格。

他写人的时候,不会把人写得高高在上,而是像朋友一样把这个人的优缺点都摆在你面前。

他写的人就像我们身边那些实实在在的朋友,有血有肉,有欢笑有烦恼。

你读着他写的人,就好像在听一个老朋友讲述另一个朋友的故事。

汪曾祺的散文里还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不管是写草木花鸟,还是街头巷尾的琐事,都能让你感受到他对这个世界满满的热情。

他写那些花花草草的时候,就像一个老顽童在给你介绍他心爱的玩具。

你看他写的《人间草木》,那些植物在他笔下就像一个个小精灵,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的性格。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植物的外表,更像是能看到它们的灵魂。

他写花的时候,就像是在跟花聊天,他知道花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谢,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

他写生活中的琐事也是如此,那些在别人眼里可能平淡无奇的事情,到了他笔下就成了有趣的故事。

就像下雨天的滴答声,在我们平常人听来可能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可在他的文章里,可能就变成了大自然演奏的一场美妙音乐会。

他的文字还特别的平实和质朴。

没有那些华丽的辞藻,没有故弄玄虚的写法。

就像一个邻家大爷坐在门口,拿着蒲扇,跟你唠家常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汪曾祺的优美散文片段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以及京派小说的传人。

汪曾祺写的散文有很多,其中是一些语句片段是写的比较好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汪曾祺的优美散文片段,欢迎阅读!1. 我初学写小说时喜欢把人物的对话写得很漂亮,有诗意,有哲理,有时甚至很“玄”。

沈从文先生对我说:“你这是两个聪明的脑壳打架!”他的意思是说着不像真人说的话。

托尔斯泰说过:“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谈的。

”2.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3. 我以为语言具有内容性。

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

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态度,不是理念)。

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

语言具有文化性。

作品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

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包世成论王羲之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有关。

好的语言正当如此。

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

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

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4. 我每天醒在鸟声里。

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

我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枝头。

5. 她问了我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6. 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

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

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

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

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室在楼上。

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从洞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方形的木盘。

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飞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飞子”,买米的发票、包裹单、汽车票,都叫做“飞子”,——这位管理员看一看,放在木盘里,一拽旁边的铃铛,“当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

——上面大概有个滑车。

不一会,上面拽一下铃铛,木盘又系了下来,你要的书来了。

7. 1948年3月,香港出了一本《大众文艺丛刊》,撰稿人为党内外的理论家。

其中有一篇郭沫若写的《斥反动文艺》,文中说沈从文“一直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

这对沈先生是致命的一击。

可以说,是郭沫若的这篇文章,把沈从文从一个作家骂成了一个文物研究者。

事隔30年,沈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却由前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写了序。

人事变幻,云水悠悠,逝者如斯,谁能逆料?这也是历史。

”8. 国子监,现在已经作为首都图书馆的馆址了。

首都图书馆的老底子是头发胡同的北京市图书馆,即原先的通俗图书馆--由于鲁迅先生的倡议而成立,鲁迅先生曾经襄赞其事,并捐赠过书籍的图书馆;前曾移到天坛,因为天坛地点逼仄,又挪到这里了。

首都图书馆藏书除原头发胡同的和建国后新买的以外,主要为原来孔德学校和法文图书馆的藏书。

就中最具特色,在国内搜藏较富的,是鼓词俗曲。

9. 新校舍大门东边的围墙是“民主墙”。

墙上贴满了各色各样的壁报,左、中、右都有。

有时也有激烈的论战。

有一次三青团办的壁报有一篇宣传gd党观点的文章,另一张群社编的壁报上很快就贴出一篇反驳的文章,批评三青团壁报上的文章是“咬着尾巴兜圈子”。

这批评很尖刻,也很形象。

“咬着尾巴兜圈子”是狗。

10. 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是灰青色与褐色的。

我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

报春花开放在这种背景前是好的。

它不至被晒得那么多粉。

固然报春花在我们那儿很少见,也许没有,不像昆明。

11. 国子监,就是从前的大学。

12. 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

13. 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

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汪曾祺《受戒》14. 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

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汪曾祺《受戒》15. 她挎著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

明海看著她的脚印,傻了。

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

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

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汪曾祺《受戒》16. 芦花才吐新穗。

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

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

青浮萍,紫浮萍。

长脚蚊子,水蜘蛛。

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

惊起一只青桩,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汪曾祺《受戒》17.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

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炭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佐料俱全,还有一瓶酒。

他钓鱼很有经验。

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

都是三四寸长的鲫鱼……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放到锅里。

不大一会儿,鱼就熟了。

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

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

到听到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

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走。

不一会儿,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汪曾祺《受戒》18. 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

头?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

--这里的风俗,十五六岁的姑娘就都梳上头了。

这两上丫头,这一头的好头?!通红的?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个去赶集,一集的人都朝她们望。

――汪曾祺《受戒》19. 偷鸡的有一件家什--铜蜻蜓。

看准了一?老母鸡,把铜蜻蜓一丢,鸡婆子上去就是一口。

这一啄,铜蜻蜓的硬簧绷开,鸡嘴撑住了,叫不出来了。

正在这鸡十分纳闷的时候,上去一把薅住。

――汪曾祺《受戒》20. 这些玻璃匣子里装的是黑瓜子、白瓜子、盐炒豌豆、油炸豌豆、兰花豆、五香花生米。

长板的一头摆开”熏烧“。

”熏烧“除回卤豆腐干之外,主要是牛肉、蒲包肉和猪头肉。

――汪曾祺《受戒》21. 真稀奇,那么多的和尚吃粥,竟然不出一点声音!他看见明子也坐在里面,想跟他打个招呼又不好打。

想了想,管他禁止不禁止喧哗,就大声喊了一句:「我走啦!」她看见明子目不斜视地微微点了点头,就不管很多人都朝自己看,大摇大摆地走了。

――汪曾祺《受戒》22. 薅三遍草的时候,秧已经很高了,低下头看不见人。

一听见非常脆亮的嗓子在一片浓绿里唱:栀子哎开花哎六瓣头哎……姐家哎门前哎一道桥哎……明海就知道小英子在哪里,三步两步就赶到,赶到就低头薅起草来,傍晚牵牛“打汪”,是明子的事。

――水牛怕蚊子。

这里的习惯,牛卸了轭,饮了水,就牵到一口和好泥水的“汪”里,由它自己打滚扑腾,弄得全身都是泥浆,这样蚊子就咬不通了。

低田上水,只要一挂十四轧的水车,两个人车半天就够了。

明子和小英子就伏在车杠上,不紧不慢地踩着车轴上的拐子,轻轻地唱着明海向三师父学来的各处山歌。

――汪曾祺《受戒》23. 茨菇。

家里喂了一大群鸡鸭,单是鸡蛋鸭毛就够一年的油盐了。

赵大伯是个能干人。

他是一个「全把式」,不但田里场上样样精通,还会罩鱼、洗磨、凿砻、修水车、修船、砌?、烧砖、箍桶、劈篾、绞麻绳。

他不咳嗽,不腰疼,结结实实,像一棵榆树。

人很和气,一天不声不响。

赵大伯是一棵摇钱树,赵大娘就是个聚宝盆。

大娘精神得出奇。

五十岁了,两个眼睛还是清亮亮的。

不论什么时候,头都是梳得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挣挣的。

像老头子一样,她一天不?著。

煮猪食,喂猪,?咸菜,--她?的咸萝?乾非常好吃,舂粉子,磨小豆腐,编蓑衣,织芦篚。

她还会剪花样子。

――汪曾祺《受戒》24. 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场子。

这几荐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过来的。

这地方兴换工。

排好了日期,几家顾一家,轮流转。

不收工钱,但是吃好的。

一天吃六顿,两头见肉,顿顿有酒。

干活时,敲着锣鼓,唱着歌,热闹得很。

其余的时候,各顾各,不显得紧张。

――汪曾祺《受戒》25. 王二一家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经营逐渐积累起来的财富,生活上获得的改善也不过是得以尽兴听书,过年时赌个小钱。

他的经历被食客张汉改头换面成了禀赋所带来的恩赐,说白了是天生的,不是人人都可得。

关键的是,人们信了!尤其是两三次险些被请走的陶同事和老是犯错挨打的陈相公。

他们不但羡慕王二“大小解分开”的禀赋,还试图检验自身是否也由此隐藏的天赋。

听起来夸张搞笑,但也心酸,在等级分明的药房里讨生存的小人物,巴巴地指望着有一天,生活能朝好的方向发展。

即使现实茫然而残酷,可挣扎仍在继续,希望之火虽小,却努力着不让它被浇灭。

――汪曾祺《受戒》26. 当时的人们无法理解为何别的大小店铺都不再盈利,而王二一个普通简陋的熏烧摊子却蒸蒸日上,越来越有样。

他们那时,自是不甚清楚竞争的缺失所带来的利好关系。

运势的迷惑复杂让他们宁愿相信命运天定,也不愿深究现实原因和机遇的影响。

所以他们虽然瞧不上作为寄生虫的张汉,但也不会去质疑张汉的闲扯胡谈。

或许迷信命运一点,让大家都轻松好过些。

没有禀赋就老老实实过老日子,因为人没法去跟老天争辩。

有幸受宠的,就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份馈赠,把日子过得风风火火起来。

――汪曾祺《受戒》27. 来从虚空来,还归虚空去。

往生再世,皆当欢喜。

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清早起来梳小辫儿。

――汪曾祺《受戒》28. 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汪曾祺《受戒》29. 睡着之后,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昙花开了。

――汪曾祺《受戒》30. 墓草凄凄,落照黄昏,歌声犹在,斯人远矣。

――汪曾祺《受戒》31. 若我在临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绿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无从说,说不好的美丽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遥远的举杯致意。

逝去的从容逝去,重温的依然重温,在沧桑的枝叶间,折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肌里,许它疼痛又甜蜜,许它流去又流回,改头换面千千万,我认取你一如初见。

32. 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

33.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

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

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34. 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

35.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36. 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37. 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38.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39. 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

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