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现状及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2024年连云港海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连云港海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连云港海产品市场发展现状简介连云港作为中国东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拥有丰富的海产品资源和强大的物流能力,连云港海产品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品种多样性和市场供应链等方面分析连云港海产品市场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连云港海产品市场的规模逐年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连云港市海产品年交易额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市场交易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连云港丰富的渔业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海产品供应链与内陆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品种多样性连云港海产品市场的品种多样性也是其发展的一个亮点。

市场上的海产品种类繁多,包括鱼类、贝类、虾类、蟹类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市场还有各种加工鱼产品和海产品制品,如鱼片、干鱼、鱼胶等,增加了市场的可选择性和附加值。

市场供应链连云港海产品市场的发展还离不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市场供应链主要由渔民、渔船、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

渔民捕捞海产品后,将其运往港口,通过渔船和物流设施将海产品运送到批发商和零售商。

这一供应链的畅通无阻,保证了海产品的新鲜度和市场稳定性。

市场竞争态势连云港海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品种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海产品供应商进入市场,使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

为了在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供应商通过提供更好的品质、更合理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未来发展趋势连云港海产品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优质食品的需求增加,海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市场将更加注重品质和安全,加强质量监管和检验检疫力度,提高市场信誉度。

同时,市场还将加大对加工技术和产业升级的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总结连云港海产品市场在规模、品种、供应链和竞争力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未来有望成为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的重要交易中心。

然而,市场发展仍然需要面对挑战,包括品质控制、供应链管理和市场宣传等方面。

连云港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连云港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连云港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摘要简述了连云港茶产业发展现状,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同时,提出了连云港市茶产业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并提出加强和完善茶产业扶持政策、创新茶叶展示展销机制、加强茶叶安全保障和茶业交流合作及茶业宏观管理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茶产业;发展现状;应对策略;江苏连云港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183-02茶叶作为连云港的传统种植业,是具有比较和后发优势的朝阳产业之一,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突出作用,为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连云港市茶叶产业化发展水平和档次,充分利用连云港市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走“绿色化、标准化、良种化、品牌化、产业化”相结合的路子,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种茶生产积极性,推进连云港市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就连云港市茶叶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作了调研,并对茶叶发展过程中政府应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1 发展优势及现状连云港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是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花果山云雾茶由于生长在海拔500m的云台山上,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而得名,以“香高,味醇,耐冲泡”而闻名,20世纪70年代初期才得到初步发展,属江北茶区高山茶类,起源于云台山脉的花果山。

1980年,在江苏省品茶会上,以其条索紧圆、形状似眉、锋苗挺秀、润绿显毫、香高持久、滋味鲜浓、汤色清明、叶底匀整等特点,与南京雨花茶、苏州碧螺春并列为江苏省3大名茶,1995年获北京农业博览会银欣奖,2000年获南京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

2存在的问题2.1基地规模小,尚未形成产业优势茶叶生产布局零星分散,集约化程度低,连不成整体,形不成特色,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产业支撑力也不强,在农户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低,不为农户所重视。

2.2科技兴茶氛围不浓,科技投入不足目前,全市没有一所茶叶科研机构,科技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更没有健全的茶叶技术推广网络,以致许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得不到及时引进示范推广,从而导致技术培训不到位,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后劲,严重制约了茶产业的科技发展水平。

连云港“一体两翼”港口物流发展战略

连云港“一体两翼”港口物流发展战略

连云港“一体两翼”港口物流发展战略本文从连云港的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区位条件和产业布局等实际情况,结合连云港市物流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提出针对连云港市物流发展战略的针对性措施。

标签:一体两翼物流战略连云港市是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全国公路主枢纽城市。

连云港港是国家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连云港市及苏北地区接纳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及中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战略资源和最便捷出海口。

一、连云港“一体两翼”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目标与定位为了提升连云港港口竞争力,提升主港区的功能,主港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导功能,争取至2008年实现吞吐量超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300万标箱的国际干线港的目标,提出“建设港口群,发展组合港”的思路。

建设“一体两翼”的亿吨组合大港,充分发挥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实力。

以主港区为中心,配合两翼产业发展建设港口群。

1.指导思想连云港物流发展指导思想是:加强港口综合建设,推动港城一体化建设,加快集装箱运输发展,完善物流综合服务功能。

2.发展目标立足新亚欧大陆桥通道所连接的广袤腹地,发挥连云港的港口吞吐能力和对外通道优势,由五个物流子体系密切结合,相互分工,形成资源合理配置、功能优化互补的现代物流体系,将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连云港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将连云港打造成为区域性的国际物流中心城市,加速东西双向开发开放、实现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

3.连云港“一体两翼”港口物流定位构建依托连云港港口、面向苏北及长三角区域、服务新亚欧大陆桥区域、辐射东南亚的现代物流体系。

通过港区内部交通体系加强“一体两翼”主体港区对两翼港区的带动作用,未来港区内部也将形成以公路为主,铁路、水运为辅综合联络交通:(1)主体港区与北翼港区。

连云港市赣榆区林下经济的发展和对策

连云港市赣榆区林下经济的发展和对策

表1赣榆区林下经济林下养殖模式情况林下养殖模式利用林地总面积(hm 2)总产值(万元)其中:特色养殖品种实现农民收入(万元)涉及专业合作社数量(个)涉及企业数量(个)养殖品种利用林地面积(hm 2)养殖数量(万只、万头)年产值(万元)合计502.99255621林禽模式394.202263鸡266.80 3.3200582鹅126.73 4.72062181鸭0.670.0211林畜模式100.45280.5羊46.690.155157.5157.5牛53.360.08120120猪0.400.00233林特模式8.3412.5金蝉8.3412.512.57表2赣榆区林下经济林下种植模式情况林下养殖模式利用林地总面积(hm 2)总产值(万元)林下种植品种面积(hm 2)年产值(万元)带动农民就业(人)实现农民收入(万元)涉及专业合作社数量(个)涉及企业数量(个)合计1130.5720686合计1130.57209868880194461614林菌模式 3.3480平菇 3.3480560林粮模式200.10426花生133.4426115106黄豆等66.70林茶模式500.2515500茶500.251580077201580069林果模式240.121800苹果240.121800680180052林菜模式40.0280菠菜40.028080林苗模式146.742800樱桃80.041800其他66.70100052360600连云港市赣榆区林下经济的发展和对策孙小波,韩仪善(连云港市赣榆区自然资源动态监管中心,江苏连云港222100)摘要:根据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江苏省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要求,林木种苗和林下经济千亿产业工程已纳入省政府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并列入2019年和2020年省政府百项重点工作。

通过对赣榆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准确把握赣榆区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深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提高其林下经济占林业经济的比重提出对策与建议。

【精品】连云港市何去何从?

【精品】连云港市何去何从?

连云港市何去何从?仔细地研究了连云港市东部滨海地区战略规划的8个方案,心中涌动起一股希望,从文字、图片、模型和图版来看,在这8个方案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用全球的视野,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先进的理念勾画一个国际性滨海城市的思路。

解读方案,思接千古,我看到了突破,看到了飞跃,也看到了回归和复苏。

对于连云港市这块土地,我深有感情,这是中国最好的地方之一,因此对它的发展,对古海州的前世今生特别费心思地进行研究,我看到海州在漫长的时间内,从美丽鲜明被糟蹋成平庸。

我不想评说哪个方案最优,排第几,我注重的是这8个方案中的智慧。

对于连云港市来说,应该集纳采用借鉴各方案的长处,吸纳有利连云港市繁荣美丽的建议进行抉择,制定一整套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在这些方案中,我看到了一些因各种因素限制而造成的一些局限。

因此想就自己所知所思和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在此说说,以供有关部门制定可行性方案时作些参考。

近水、离水、污水、亲水我们建立一个国际性滨海城市,是为了使自己所居的城市成为外地人向往、本地人自豪的有魅力城市.有魅力的城市有多种,粗略划分约8种,即古都、名邑、圣地、边关、滨城、重镇、商埠、特区,其中最有魅力城市中就有滨城.所谓滨城,顾名思义就是滨水城市,这有两种类型,一个是滨江、滨河,像南京、武汉、重庆、郑州。

另一个就是滨海,如大连、烟台、青岛、三亚、深圳、珠海、香港。

水边的城市是美丽的,风姿绰约,展现千种气象,洋溢万般风韵,美丽总是令人向往的,所以战略规划方案中提出了“东进、东进,拥抱大海,填海建设滨海新城"。

我注意到填海造的滨海新城几个模型中,中间到处是岛屿状的水体,还有两条河流贯穿在城区中间。

看到这些,我想,我们连云港市真会告别离水、污水,走向亲水吗?连云港市的前身古海州,就是一个近水的滨水城市,它既滨河,又滨海,它在得名海州时,建在沭河入海口的龙苴,临沭河,滨东海,在更远些的东海郡中,古海州地域一些古城如朐、曲阳、鲁兰、代相、青口、纪彰等都是坐落在东海之畔的条条河流之滨的滨城。

连云港港优势条件及现状

连云港港优势条件及现状

连云港及港口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连云港港位于黄海西部的海州湾,是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大型海港,也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

连云港港始建于1933年,1934年陇海铁路展筑延伸至此,同年港口开埠,作为陇海铁路的出海口。

连云港港因位于港池两侧的天然屏障连岛和云台山而得名,初名连云港;1963年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因此港口更名为连云港港。

连云港港主港区由马腰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旗台港区组成,现正在主港区的南北两翼新建灌河港区、徐圩港区和赣榆港区。

江苏省最大海港,中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12个区域性主枢纽港和长三角港口群三大主体港区之一。

连云港港区位优势明显,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欧洲,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纽带,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作为中国中西部乃至中亚诸国最便捷经济的进出海口岸,连云港港口集团依托码头装卸、现代物流、港口建设、临港工业、综合服务五大板块的协调发展,加速由货物吞吐港向发展带动港、要素聚集港、产业支撑港、绿色和谐港的转变,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17%的平均增长,集装箱位列江苏港口第一、大陆港口第九、世界港口23位,基本实现了航道深水化、码头专业化、集疏网络化、园区特色化、装备现代化、应用信息化。

连云港港各类专业化泊位齐备,最大泊位30万吨级,年设计吞吐能力超亿吨;加快建设30万吨级航道,主航道已浚深至25万吨级;辟有集装箱、杂货、客货班轮航线近60条;依托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开行散货、散粮直达列车以及集装箱国内班列、过境班列,布设十余个内陆“无水港”,建成各类特色物流园区;拥有口岸“一站式”服务中心和现代信息平台,具备国内一流的通关环境。

借助江苏沿海开发、国家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战略机遇,连云港港正在“一体两翼”的港口规划引领下,以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大港为目标,加快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陇海兰新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窗口、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连云港市外向型经济现状及发展路经的研究

连云港市外向型经济现状及发展路经的研究
套能 力 差 , 以形 成 产 业 集 群 , 资环 内部还存在严莺 的区域壁 垒 , 0 难 投 2 5年 0
直低于 全省平均水平 。 0 5 连云 境受到影响 , 利于引进外资 , 20 年 不 也不利 以前城市 的两个 区之间甚 还设 有公 ( 四)劳动力成本劣势 表面上看 ,连 云港及整个 苏北地
连云港 市 的进 出 口总 额 由 2 0 总值 水平低 , 而导 致引致进 口需 求 产 品加 工 、 口还 没 有 形 成 规模 。 业 00 进 出 工
年 的 48 .5亿 美元 上 升 到 2 0 0 5年 的 水平 低 。
行业 内存在产业链 短 ,行业 问存在相 互脱节 、 自为 战的局面 , 各 既难 以形成
低于其它各市 。 0 5年只相当于 全省 周边 各市都存在 工业基础 差、 区生 20 地
出 口额 的 增 长 速 度 看 , 2 0 外 , 除 0 4年

同时, 以港 口为 中心的水 、 讯 、 电、
进出 口额 最高 的苏州市的 1 6 / 9 从进 产 总值水平 低的特征 。因此 , 业配 路 等基 础 设 施 建 设 还 不 够 完善 ,城 市 产
临 宁 波 、 海港 的挤 压 。 宁 波 、 海 港 区 都 普遍 具 有 劳 动 力 成 本 优 势 。 但劳 上 上
外 贸依存度是进 出口总额 占该地 已先后完成 了 电子 V岸建 设 , I 既提高 动力成本优势应该体现为同等劳动效 区 GD P的比重 ,通常情 况下代表 该 了通关效率 , 又为进出 口商 降低 了成 率情况下的低 _资水平 。如果考虑到 T
维普资讯 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p://
遥 港市 《 经 现 及 展 经 研 云 外f 济 状 发 路 的 究 l 型

连云港概况调研报告

连云港概况调研报告

连云港概况调研报告连云港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东部,东临渤海,北濒黄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北翼,是中国沿海的重要开放城市和港口城市。

以下是对连云港市的概况调研报告。

连云港市总面积约为7495平方公里,辖区包括连云区、海州区、赣榆区、灌云县和灌南县。

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连云港市总人口约为511万人。

连云港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是中国重要的沿海港口、物流中心和工业基地。

连云港市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包括陆路、水路和空运输。

连云港港是中国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之一,具有深水良港和多功能集装箱码头的优势。

市内还有多个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方便连接全国各地。

此外,连云港机场提供国内和国际航班,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连云港市是中国的两化融合示范城市,信息技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市内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

连云港市还重点发展了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市内的港口经济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了优越的营商环境。

连云港市还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市内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致力于保护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

同时,连云港市还积极推动绿色能源利用和低碳发展,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作。

连云港市的旅游业也日益发展。

市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著名的景点包括灌云温泉、灌云白塔、海州湾湿地公园等。

此外,市内还有多个博物馆和文化艺术中心,展示了连云港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连云港市是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和港口城市,具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市内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同时,连云港市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也日益兴盛。

未来,连云港市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连云港市耕地质量建设现状与发展措施浅议

连云港市耕地质量建设现状与发展措施浅议

14耕作与栽培2010年第6期连云港市耕地质量建设现状与发展措施浅议倪丹,王礼焦,孙皓(连云港市土壤肥料站,江苏连云港222001)摘要: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土地产出率、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本文在阐述近年来连云港市耕地质量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十二五的耕地质量建设中,高起点定位耕地质量建设目标,以地力建设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全面实施增(即增施有机肥)、提(即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即改良土壤)、防(即防止土壤退化和污染)等提高耕地质量综合措施,全面推进耕地质量建设,提升全市耕地质量整体水平。

关键词:耕地质量;建设;现代农业;发展;问题;措施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影响到全球和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1]。

而耕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它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直接影响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2],影响到粮食生产的波动,影响到粮食有效供给及粮食安全水平,影响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业、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局。

耕地质量建设工程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工程,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在稳定耕地面积和粮食种植面积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实施沃土工程,推进耕地质量保障行动计划,不断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从根本上改善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对于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连云港市土地资源情况连云港市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陆地面积7444km2,水域面积17594k m2。

地形复杂多样、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原、海洋、高山齐观,河湖、丘陵、滩涂俱备。

全市地貌基本分布为中部平原区,西部岗岭区和东部沿海区3大部分。

东部沿海平原海拔3~5m,主要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及滨海平原3类,总面积5409km2,约占全市土地面积70%;沿海主要是700km2盐田及480km2滩涂;西部丘陵丘山区面积671km2,海拔100~ 200m。

连云港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

连云港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

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是于刃刚[1]于1997年最早提出,之后马建、何立胜、梁伟军、李俊岭[2-5]等又对其进行了定义。

一二三产业融合,就是农产品生产业、加工业和销售服务业的融合。

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使生产者、加工者和消费者都能够获益,以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201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件中明确表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6]。

近年来,连云港市按照“转方式、强龙头、促集群、强品牌、带农民、走出去”的发展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抓手,大力推进主特产业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快速成长,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业价值链条,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1连云港市农村三产融合现状与特点1.1连云港市农村三产融合现状据统计,2017年连云港市超亿元的三产融合产业有16个,分别是蔬菜、食用菌、稻米、面粉、海淡水产品、紫菜、蓝莓、黄桃、生猪、大豆、大樱桃、稻渔种养、林木、草莓、葡萄、藕虾共作等产业,形成了4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类型。

一是内部融合型。

此类型较为常见,主要为种养业内部融合,如稻鱼种养、鱼虾混养、藕虾混养等模式,呈现出产业较小的格局,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年产值约2×108元;二是全产业链型。

产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如食用菌生产与加工,连云港市年产值约60×108元,稻麦种植、加工产业产业较大,属于传统产业,年产值近百亿。

三是交叉融合型。

在一、二、三产业之间进行交叉融合,如紫菜生产与加工、销售产业,年产值约15×108元。

四是新型业态型。

主要指一二三产业与休闲观光或电商联合,如草莓生产、加工、采摘、电商销售等产业,年产值约5×108元。

1.2连云港市农村三产融合特点1.2.1农业龙头产业持续壮大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壮大自身,形成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市场抵抗力。

(整理)连云港总体规划文本

(整理)连云港总体规划文本

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适应国家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宏观形势,以及江苏省域开发重点从沿江向沿海的战略转变,进一步发挥城市规划的统筹、协调与引导作用,促进连云港城市及周边区域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1.以问题为导向,实现城市产业结构与空间体系的战略性调整;2.以目标为导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走跨越发展之路;3.以城乡统筹为导向,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空间资源优化配置,走和谐发展之路;4.以资源环境为导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科学发展之路;5.以公共政策为导向,推动规划的更好实施。

第3条规划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5.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6.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7.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8.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连云港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7]77号)》9.交通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连云港港总体规划的批复(交规划发[2008]101号)》以及国家、江苏省、连云港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4条城市规划区本规划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连云港市区行政辖区(含2007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后纳入市区的浦南镇和岗埠农场),以及灌云县善后河以北地区、白塔埠机场控制区和市区东部近海部分浅滩海域。

总面积约为1500平方公里。

第5条规划范围与层次规划范围分为市域、都市发展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即连云港地市行政辖区,包括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含开发区),以及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和灌南县,总面积7500(部分海域面积未计入)平方公里。

都市发展区:主要由连云港市区(含新浦、海州、连云以及南翼地区)和赣榆、灌云、灌南三县东部滨海区域(含赣榆县城、海头、柘汪、燕尾港、堆沟港等地区)组成,总面积约为1992平方公里。

连云港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连云港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时 代 经 贸 2 1 年 3 月 中旬刊 总 第1 3 O 0 期 5
连 云 港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现 状 与 对 策 探 析
பைடு நூலகம்王 冠
泰州 2 50 ) 23 0 ( 南京 师范 大学 泰 州学 院 ,江苏
【 摘
要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的高阶经济模 式,是产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中又一次质 的


以上 。2 0 年全 市投资5 0 亿元 ,实施春秋两季 绿化 ,全面完 08 .6 成 了八 大类5 项 园林绿化 建设任 务,新增 绿地面 积2 0 2 4 公顷 。 开工建设 了青年公 园、孔望 山公 园、花 果山大道 、东 盐河风光 带 ; 重 点 实 施 了玉 带河 绿 化 景 观 工 程 、 龙尾 河 生 态 景 观 长 廊 等 滨河 生态绿 地工 程 ;建成 了海 卅 开 发 区中心 公 园、蔷 薇河 游 I 园 、 人 民桥 滨 河 游 园 、 青 年 路 游 园 、连 高 路 游 园 等 游 园绿 地 ; 完成 了苍梧东路 、解放 东路等2 条道路 配套绿化工程 ;城市绿 1 化覆盖率4 . % O 5 ,绿地率3 . 3 ,人均公 园绿地 l . 1 57% 0 5 平方米。 且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全年空气质量 优 良天数达3 5 ,优 良率 3天 9.% 15 ,同 比提 高1 1 . 个百分点 。饮 用水源保护工作得 到加强 , 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 标率达 10 ,全市小康社会环 境质 0% 量综 合 指 数 达 8 . 1 , 同 比提 高 14 。 4 90 - .分 2 开展 针对性 地 节能减 排 工作 。能 源技 术和 减排 技术 、 . 产业 结 构 创 新 以及 从 根 本 上 转 变 人 类 生 存 发 展 观 念 是 发 展 低 碳 经济 的核 心 思 想 。 连 云 港 市 2 0 年 实 施 新 电 公 司 余 热 利 用 等 2 08 0 项重点节能改造项 目和福 东照明 电熔炉 改造 等l 项重 点节 电项 0 目,关停 3 条水泥企 业立窑生产线 ,关停小化工企业 2 家并对4 5 家年 综合 能耗3 0 吨标 煤 以上企业技 改项 目进行节能评估 ,对 00 2 家企业进行节能监测 。在污水处理方面 ,在全省领先建 成并 0 正式运行城 市污泥焚烧 项 目,城 区污水处理 率达到 7 % 5 。近 年 来,连 云港致力于在城镇污 水处理厂建设 、加大工业污染 治理 力度和能源结构调整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实现节能减排 目标。 3 积 极 实施 能源替 代 战略 。连 云港供 电公司 实施 以 电代 . 煤 、 以 电代 气 、 以 电代 油 等 电 能 替 代 项 目 , 倡 导 使 用 清 洁 能 源 。先通 过调查研究确定居 民生活用 电市场 的开拓方 向,制定 电能替代 方案 ,增加社会用 电需求 ;再与环保 部 门配合推广 电 锅炉、电茶水炉 ,减少 市区烟 尘和二氧化硫排 放量 ,保护 生态

连云港市高中阶段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现状与政策调查报告

连云港市高中阶段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现状与政策调查报告

连云港市高中阶段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现状与政策调查报告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全局性部署中,提出教育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可见教育现代化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的最东边,是最早开放的14个港口城市之一,更应该将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下面仅就其中的某些方面做一调查,以便制定更好的政策,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1)本次问卷调查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看法,如上图。

可以看出我省素质教育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调查中发现,在市区、县城、农村教师对自己的学校是否为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学校的问题上,市区地区13.9%的教师表示不清楚,县城23.6%的教师不清楚,农村地区22.8%的教师不清楚。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地区教师在教育现代化工程的认识上明显弱于市区地区教师。

(2)教师对班里学生的关注情况:市区地区11.2%的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重点关注多一些,对成绩差的学生相对少一些,县城和农村地区本选项的比例分别为11.4%和13.3%。

24.7%的市区教师,17%的县城教师和30.4%的农村教师表示对成绩差的学生重点关注多一些。

多数教师认为应该尽力对每位学生给予同等关注,从南到北比例依次为59.5%,70.4%和66.7%。

市区4.5%的教师、县城0.9%的教师和农村3.7%的教师则认为人确实生来就是有差异的,确实有“朽木不可雕”的学生,对此情况持偏激态度。

在能力培养方面,不同地区教师对学生不同能力的认可情况不太一致:市区地区9.8%的教师将考纲要求的知识点作为学生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县城地区占到24.7%,农村地区仅占14.9%。

对思维能力的重视方面,县城教师认可率达到50%以上,其次是农村和市区。

75%左右的市区和农村教师较为认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相比而言,县城地区本指标参数较低。

(二)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比较(三)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比较(1)教师学历本问卷调查了教师学历层次,在愿意留下学历情况的455名教师中,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差异较为明显。

连云港市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连云港市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连云港市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新趋势。

作为中国沿海城市之一,连云港市在跨境电商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本文将对连云港市跨境电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跨境电商的现状连云港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贸易港口城市,拥有丰富的对外贸易资源和便利的运输条件,为跨境电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目前,连云港市在跨境电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首先,连云港市在跨境电商进出口方面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连云港市的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这主要得益于连云港自身的港口优势以及政府对跨境电商发展的支持。

其次,连云港市已经取得了一些跨境电商平台的建设成果。

例如,连云港自贸试验区已经建立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跨境电商服务。

此外,连云港市还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的跨境电商活动。

再次,连云港市的跨境电商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连云港市注册成立,并开始从事跨境电商业务。

这些企业以电商平台运营、物流仓储和商品贸易为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跨境电商产业链。

二、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电商技术和政策的不断发展,连云港市的跨境电商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外贸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将为连云港市跨境电商带来更多的机遇。

政府鼓励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将会不断出台,比如简化进出口手续、提高退税速度等,这将吸引更多的外贸企业和企业家进入连云港市,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

其次,物流和仓储设施的完善将提升连云港市跨境电商的竞争力。

连云港市已经建立了一批先进的物流仓储设施,包括海关监管仓库、智能化仓储设备等。

这些设施的使用将大大提高货物的通关速度和交付效率,使得连云港市在跨境电商物流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再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将带动跨境电商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外国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高品质的产品。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发展及其对策研究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发展及其对策研究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发展及其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连云港片区作为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区域,其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以促进连云港片区的经济发展和实现更好的利益。

一、连云港片区的发展现状连云港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连云港片区作为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部分,自试验区成立以来,连云港片区在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就。

连云港片区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连云港片区依托于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创新优势,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工作,实施“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有效提升了外贸便利化水平,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连云港片区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连云港片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为片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连云港片区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连云港片区立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优势,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加快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但与此连云港片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这些都给连云港片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仍面临一定难度和阻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不够彻底,现代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

三是金融业对外开放仍面临一定的限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以推动连云港片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浅析连云港发展现状及其发展问题和措施

浅析连云港发展现状及其发展问题和措施

姓名: 何志强2010015142詹林炎2010015113潘祥江2010015116 专业班级: 物流107-108 教师: 谭卫平院系:现代物流学院浅析连云港发展现状及其发展问题和措施浅析连云港发展现状及其发展问题和措施内容摘要:本报告从连云港港口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发展港口物流对连云港港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对连云港港发展港口物流进行分析,实事求是地提出连云港港发展港口物流的策略。

根据物流发展策略,提出具体思路及建议关键词:港口物流、问题、策略一、连云港概况连云港港开港于1933年,是中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和12个区域性枢纽港之一,是中西部地区最重要、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岸,全球百强集装箱港,江苏省唯一的大型海港。

全长10900公里的新亚欧大陆桥,将连云港与荷兰的鹿特丹连成一线。

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位于陇海兰新铁路线的东端,是欧亚国家向东最便捷的出海口岸。

连云港港腹地广阔,覆盖陇海线和中西部的十一个省区。

根据全国沿海港口发展战略,结合连云港港腹地经济发展状况,连云港港将建成集装箱优先发展的亿吨大港、上海和青岛之间最重要的干线大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组合大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随着全球运输服务进入综合物流时代,港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中的主要环节,其功能已由传统的装卸货物的转运地向着综合物流中心的角色转变,港口开展物流服务已成为港口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必然趋势。

因此,目前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大港口都加快了港口物流的发展,并将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可持续性的发展作为港口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和保持港口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然而,港口开展物流服务并不是盲目的去仿效和攀比,而是应该因地制宜的寻求一种符合港口自身情况的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二、发展现状及其问题1、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港口装备参差不齐。

近年来港口的建设,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连云港是中国东海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北部,背靠淮河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枢纽港口之一、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备受关注。

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是十分喜人的。

截至2024年,连云港港口已经建立了丰富的港口产业链,包括港口物流、航运服务、港口建筑和海洋工程等多个领域。

港口物流是连云港港口最重要的支撑产业之一,港口自身拥有5000多米的深海岸线,配套设施完善,为物流货运提供了便利条件。

连云港港口还大力发展航运服务,服务于国内外的货运船只,并通过开辟国际班轮航线,加强与其他港口的合作,提升港口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连云港港口还注重发展港口工程建设,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码头和船坞设施,提高港口的装卸效率,增强港口的吞吐能力。

连云港港口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连云港港口周边的港口竞争激烈,如青岛港、上海港等,这些港口都有着雄厚的资源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对连云港港口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其次,港口运营成本不断上升,包括劳动力成本、燃料成本等,给港口经营带来了负担。

此外,连云港港口的港口深度、港口的航道等也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改造,以适应大型船只的进出,进一步改善港口的竞争力。

然而,连云港港口的前景也十分广阔。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物流需求将持续增长,港口的地位和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连云港港口作为中国东海沿岸的重要港口之一,将会受益于这一趋势,并有机会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

其次,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连云港港口位于黄海、东海和太平洋的交汇点上,地理位置优势非常明显。

因此,连云港港口有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枢纽港口之一,担当起区域合作和互联互通的桥梁作用。

同时,连云港港口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旅游资源,可以发展海洋经济和旅游业,进一步提升港口发展的多元化水平。

总之,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都是值得期待的。

连云港市黑斑蛙养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连云港市黑斑蛙养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连云港市黑斑蛙养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连云港市位于中国沿海地区,气候湿润,地理条件优越,适宜黑斑蛙养殖。

黑斑蛙是一种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的动物,对水质、环境温度、饲料等方面有严格要求。

本文将分析连云港市黑斑蛙养殖产业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现状分析1.市场需求黑斑蛙是一种优质的水产品,具有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的特点,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消费群体。

近年来,消费者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黑斑蛙成为了他们的首选之一,因此黑斑蛙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2.养殖技术黑斑蛙养殖技术相对较为复杂,包括水质控制、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

目前连云港市黑斑蛙养殖场主要依靠传统的养殖方法进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存在饲料不合理、水质控制不严格、疫病防控不到位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养殖效益不高,养殖场生产水平有限。

3.政策支持连云港市政府对农业养殖产业给予了政策支持,提供了一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促进了黑斑蛙养殖产业的发展。

但是目前政策支持力度相对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限制了黑斑蛙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发展对策1.加强技术培训连云港市应加强黑斑蛙养殖技术的培训,提高养殖场主的养殖技能水平,推广科学的养殖方法。

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养殖场主对黑斑蛙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的认识和掌握,提高养殖场的生产效益。

2.建立健全产业链连云港市应建立健全黑斑蛙养殖的产业链,包括供种、饲料生产、养殖、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引入专业的供种企业,提供育种、繁殖服务,引入专业的饲料生产企业,提供优质饲料,打造完善的养殖基地,同时发展黑斑蛙加工和销售。

3.提高养殖环境质量黑斑蛙对养殖环境要求较高,连云港市应提高养殖环境的质量,包括水质控制、清洁管理、温度调节等方面。

加强对养殖场水质的监测,及时处理污水,保持水质清洁;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连云港市的黑斑蛙养殖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连云港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连云港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报告目的和研究方法
本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连云港市经济发 展现状,分析其发展优势和挑战,为未来经济发 展提供政策建议。为实现这一目标,报告采用了 如下研究方法
2. 对连云港市的重点产业和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了解其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
1. 收集并分析连云港市及江苏省的统计数据,以 了解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等关键指标 。
服务业发展
连云港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 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 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 和高品质转变。
就业与人均收入
就业形势
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 的优化,连云港市就业形势总体 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
低水平。
人均收入增长
连云港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保持 较快增长,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连云港市经济发展
04
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产业结构单一
连云港市的产业结构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主,如钢铁、化工 等。这种产业结构在面对国内外经济波动时,容易受到冲 击,经济增长稳定性相对较差。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连云港市在交通基础设施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城市 内部的基础设施,如市政设施、信息网络等方面还有待加 强。
3. 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企业家进行访谈, 获取他们对连云港经济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数据来源
报告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 面
2. 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涵 盖了连云港市及江苏省各级行政区的 经济、社会、人口等多方面的统计数 据。
1. 连云港市政府公开数据,包括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等。
连云港经济发展调研报 告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sed on GDP) 100%
90%
80%
34%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43%
70%
60%
50%
40%
45%
30%
50%
20%
10%
21%
0% 2004
7%
2020 (目标)
planned
1.1.3 Economic Trend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of current Lianyungang is about 420billion RMB which is 1/18 of that of Shanghai.
连云港东部海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Plan of the East Coastal Area of Lianyungang
2
1章 连云港市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
1 Analysis of Present Stat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ianyungang city
1
1章 连云港市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
1 Analysis of Present Stat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ianyungang city
1.1 连云港市的现状分析
1.1 Analysis of Present State of Lianyungang
连云港市迄今为止的GDP成长和今后的目标
连云港的农林水产业
Forestry and Fishery in Lianyungang
占农业总生产的各产品・服务的明细(2004年)
Contents of each product and services in who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2004)
Agriculture, Forestry, 农 林 牧 鱼 林 业 Forestry
蔬菜及园艺作物
其他 4%
others
13%
Vegetable, Flower
农业 51%
Agriculture
连云港的工业 Industry in Lianyungang
位于连云港工业增长值前列的主要产业(2004年)
Main industry according to high rate of industrial increase.(as of 2004)
Growth in GDP till present and what is aimed in the future
亿元 billion 2,500 RBM
2,000
1,500
第三产业 Third Industry 第二产业 Secondly Industry 第一产业 Primary Industry
400
300
200
100
0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4 2007 2010
2020
实际数值 till now
计划数值 planned
县中心镇
Main village in hsien centre
重点中心镇
Main village
连云港东部海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Plan of the East Coastal Area of Lianyungang
Whole population of the city is prospected to be 4.76 million in 2007, 4.82million in 2010 and 4.97million in 2020. Especially, population of the urban district aims to grow from 700,000 at present to 1millions.
0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4 2007 2010 2020
实际数值
till now
计划数值
planned
美元 dollar 6,000 5,000 4,000 3,000
连云港市人均GDP成长目标
Objectives for GDP growth per person in Lianyungang city
磷矿石(折30%)
10 万吨
硫酸
26 万吨
纯碱
128 万吨
农用化肥
22 万吨
水泥
47 万吨
变压器
157 万千伏安
水表
208 万吨
啤酒
6.3 万吨
发电量
35 亿度
1.1 连云港市的现状分析
1.1 Analysis of Present State of Lianyungang
1.1.4 连云港的产业
高附加价值化可以带动连云港的经济发展。连云 港的农业生产总值(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 业)的一半是由谷物・其它的农作物生产组成。其次 连云港的特色产业是海洋水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近 2成左右。
生猪年末存栏数 猪牛羊禽肉 水产品
129 万头 18 万吨 45 万吨
水果
16 万吨
主要的工业产品
Main industrial products
(2004年)
原煤 Coal 原盐 Salt
95 万吨 10,000 ton 86 万吨 10,000 ton

2.0 万吨

520 万米
机制纸及板纸
3.6 万吨
1.1.1 Locatoin
Lianyungang City is located almost in the centre of Chang Jiang Delta Economic Block (Shanghai, Nanjing, Hangzhou) which leads the whole China and Rim of Bo Hai Economic Block(Beijing, Tianjin, Dalian).
天津
Tianjin
大连
D Bo Hai Economic Block(Beijing
连云港市
Lianyungang City
釜山
Pusan
长崎
Nagasaki
1.1.1 位置
连云港市在中国沿岸经济带中位于牵引中国经济 的长三角经济圈(上海・南京・杭州)及渤海经济圈
(北京・天津・大连)的中间。
Fishery
服务业 1%
4%
牧业 20% Husbandry
其他
家禽 5%
5%
others
Poultry
猪的饲育 10% pig
Freshwater product 淡水产品 7%
谷物及其他作物 35%
Cereal Grain and others
渔业 24% Fishery
海水产品 16%
Fishery Product
1章 连云港市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
1 Analysis of Present Stat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ianyungang city
1.1 连云港市的现状分析
1.1 Analysis of Present State of Lianyungang
北京
Beijing
1,000
500
1.1.3 连云港的经济动向
连云港市现生产总值(GDP)约为420亿元,相当 于上海市的约1/18;人均GDP约为1,000美元,相当于 上海的1/6。
为了达到上述成长目标,在今后的15年之内连云 港市将大力转移产业结构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
除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连云港市有必要大幅度地 提高各产业领域各自附加价值。农业・水产业部门 有必要增加高精度加工业;工业部门为了提高附加 价值、有必要从1次加工业向2次加工业转移;服务 业除了单纯的物流功能之外增加物流加工功能。
增长5倍
5 times more
5,000
2,000 1,000
1,070
1,400
0 2004 2007 2010 (目标) (目标)
planned planned
2020 (目标)
planned
连云港市的产业构造调整目标(总生产基础)
Objectives for arrang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Lianyungang city
10,000 people
万人 600
500
m英il文lion people
市区
Urban District
其他地区
Other District
1.1.2
Population
Lianyungang city has been increasing her population from 3 million in 1980s to 15 million in the past almost 20 years, and as a whole city, there are 4.69million people at the moment.
连云港的工业中、依赖于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加工 业的增加值最大、其次是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 化学制品制造业、供电・供热行业。结合上一节提 到的今后连云港的经济增长目标,这些产业的高附 加价值化可以带动连云港的经济发展。
Chemical Material and Chemical Products
主要的农林水产产品
Main forestry and fishery produc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