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点绛唇》

合集下载

古诗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翻译赏析

古诗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翻译赏析

古诗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翻译赏析《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姜夔。

其古诗全文如下: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

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前言】《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

此词通篇写景,极淡远之致,而胸襟之洒落方可概见。

上片写景,写燕雁随云,南北无定,实以自况,一种潇洒自在之情,写来飘然若仙;下片因地怀古,使无情物,着有情色,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

全词虽只四十一字,却深刻地传出了姜夔“过吴松”时“凭栏怀古”的心情,委婉含蓄,引人遐想。

【注释】⑴点绛唇:词牌名。

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

《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

⑵丁未:即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

吴松:一作“吴淞”,即今吴江市,属江苏省。

⑶燕雁:指北方幽燕一带的鸿雁。

燕,北地也。

无心:即无机心,犹言纯任天然。

燕雁无心:羡慕飞鸟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⑷太湖:江苏南境的大湖泊。

⑸商略:商量,酝酿,准备。

⑹第四桥:即“吴江城外之甘泉桥”(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以泉品居第四”故名(乾隆《苏州府志》)。

⑺天随:晚唐文学家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⑻何许:何处,何时。

⑼参差:不齐貌。

【翻译】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

远处的几座孤峰呈现出一派萧瑟愁苦的样子,似乎在酝酿黄昏时的一场大风雨。

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天随子一起隐居。

可如今像他这样的人在何处?我独倚栏杆缅怀千古,只见残柳参差不齐地在寒风中飞舞。

【赏析】姜夔论诗有四素:气象、体面、血脉、韵度。

对四者的要求且是“气象欲其浑厚”、“体面欲其宏大”、“血脉欲其贯通”、“韵度欲其飘逸”。

虽是论诗之语,移之于词,也甚贴切。

从此词可知其所言非虚。

上片之境,乃词人俯仰天地之境。

首句“燕雁无心”,时值冬天,正是燕雁南飞的时节。

点绛唇·燕雁无心(姜夔)原文

点绛唇·燕雁无心(姜夔)原文

点绛唇·燕雁无心(姜夔)原文《燕雁无心》作者:姜夔(丁未冬①,过吴松②作。

)燕雁③无心,太湖④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⑤黄昏。

第四桥⑥边,拟共天随⑦住。

今何许⑧?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释】①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

②吴松:即今吴县,属江苏省。

③燕雁:指北方幽燕一带的鸿雁。

④太湖:江苏南境的大湖泊。

⑤商略:商量、酝酿。

⑥第四桥:即吴松城外的甘泉桥。

⑦天随:唐代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⑧何许:何处,何时。

【】大雁和小燕似乎无心赏,从太湖西畔随着飘忽不定的流云向天边飞去。

只留下几座孤峰,默然中又仿佛在互相低语:黄昏时将下大雨。

本打算留在甘泉桥畔,与唐人陆龟蒙相伴同住。

但如今又怎么样呢?凭栏怀古,只看见残败的杨柳上下飘舞。

【】此词为作者自湖州往苏州,道经吴松所作。

乃小令中之名篇。

虽只41字,却深刻地传出了姜夔过吴松时凭栏怀古的心情。

上片写景。

燕雁、数峰,不仅写景状物出色,且用拟人化手法,使静物飞动,向为读者称赞。

下片因地怀古。

残柳参差舞,使无情物,着有情色,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

全词委婉含蓄,引人遐想。

上片亦实亦虚,清美畅达。

首二句自然超脱。

次二句拟人含情。

沈祖棻云,燕雁或者有知,而以无心为说;峰纯属无知,而以商略为言:此便是夺化工处。

燕雁者,随云飘逝,纯任自然,机心不存,无所羁绊。

雁过西湖飞者如此,文士心中情怀亦是如此。

其指随云振翅之燕雁则实,指已随云去之幻影则虚。

眼中之实见与飘零文士之征象融而为一,语简义丰。

数峰二句,立意新巧,勾画江南烟雨,外现凄苦情悰,情化自然景物,最是白石本色。

数峰为眼见,清苦为心感,商略、黄昏、雨字字含情。

《翠楼吟》云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既忧国运渐趋黄昏,又营微弱晚晴气象,其微茫希望之萦绕,与此不同。

过片首二句,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与燕雁之无心、随云彼此暗合。

然人又岂能无心?有心人方见无心雁,且感受数峰清苦。

与首二句遥相对应,彼孤落之雁自当随云归往燕地,己飘零之文士亦当共天随住第四桥边,此则暗示寻觅精神之归宿。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简介及译文鉴赏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简介及译文鉴赏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简介及译文鉴赏《点绛唇·试灯夜初晴》简介及译文鉴赏《点绛唇·试灯夜初晴》宋朝:吴文英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

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似乎灯前事。

情如水。

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古诗简介《点绛唇·试灯夜初晴》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造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灯夜感旧之情,抒情了一种淡淡的忧虑。

上片着意写试灯之夜的风光,愁云卷尽,月明如洗,以拟人方法,描画精巧逼真;下片写辇路笙歌,回想旧游,恍如梦境,无限感伤。

全词意境新鲜,端丽温厚,颇具特征。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翻译/译文天上的乌云都被风吹走了,刚下过雨时天空姣洁的明月,就像刚刚梳洗的嫦娥相同光荣照人。

街上没有一点飞尘,在光润如如酥的大地上,来往着身姿轻盈的美丽女子。

现在又生回到京都,当年赏灯的情形如同就在眼前,其时的你柔情似水,当今一切都随风飘散,你不知身在何方,作者只好带着对往事的无限回想,走上小楼单独拥着香被,听着窗外的笙歌入眠,期望能在梦中呈现当年与你一同赏灯的情形。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注释⑴点绛唇:词牌名。

《词谱》以冯延巳词为正体。

双调四十一字。

前片四句,从第二句重用三仄韵;后片五句,亦从第二句重用四仄韵。

⑵试灯夜:元宵节为灯节,前一夜为试灯夜。

元宵节前,有“试灯〞,宋俗,阴历十二月下旬即开端试灯,直至正月十四日。

⑶素娥:以月宫仙女“素娥〞(即嫦娥)代指月亮,⑷凌波地:靓装舞女行为的大街。

凌波,原本是描绘洛神婀娜多姿的姿势,后来借指身段姣好、步履轻盈的年青女子。

《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⑸辇路:帝王车驾经行之路,这儿指京城富贵的大街。

⑹灯前事:即赏灯往事。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赏析/鉴赏此词写灯节之事,但词人并未由正面起笔描绘灯市盛况,而是以试灯夜的现象作衬托,用迷惘的`笔调抒情自己逢佳节而倍觉神伤的落寞情怀,虽只寥寥数语,却写得纡徐抑扬,舒卷自如,然后含蓄地道出心里的万千慨叹。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点绛唇》原文及赏析(15篇)《点绛唇》原文及赏析1【仙吕】点绛唇_咏教习鼓诉作者:孙叔顺咏教习鼓诉冤每日学按龙韬,演习虎略。

初开教,若论功劳,则俺先来到。

【混江龙】助威声号,将我先鸣三擂发根苗。

渐渐的排成戈戟,纷纷的收聚枪刀。

则这两片皮常与军官为耳目,一生心不离了小校做知交。

虽是我有声难说,有运难消,又不比鸣廉击柝喝号。

摇铃向军前,则我为头儿闹。

面皮上常过了无数,助罗边不住的频敲。

【油葫芦】怎比恁那悠悠吹画角,也每不汤着不动着,教瞒儿满腹中恶气怎生消。

夜阑时直捶到金鸡儿报,早晨间直熬的金乌落。

他每都披着纸甲,挂着战袍,番来覆去由闹,早难道杀气阵云高。

【天下乐】却什么三十年学六韬,好教我逐朝心内焦,他每没一个有才能有机谋有智略。

每日加空虚了五六番,干盘了十数遭,恰便似一场家杂剧了。

【醉中天】想当日两军闹,起全翼赴宣朝。

将我击破花腔,它每都哭破眼胞。

可正是发擂催军校,不付能勾引的离城去,又将他黎民掳掠,这的是恁破黄巢头件功劳。

【金盏儿】他每哭声苦,可教我怨声高。

被我将他众英雄引上阴陵道,他每教场中胆气更那里有分毫。

都不肯一心于国死,则待半路里转身逃。

早难道养军千日,又得用在今朝。

【赚尾煞】将我击发,便声扬额闲下无声哨。

旧声价,如今都坏了,谁敢向雷门行过一遭。

则为我乱军心,将果报先招。

自量度,天数难逃。

若是再瞒上,将来又吃搞。

终身累倒,皮鞚零,再怎敢军中一面骋英豪。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2点绛唇·闺思宋朝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衰一作:芳)《点绛唇·闺思》译文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一寸柔肠便有千缕愁丝。

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倚遍栏杆,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

所思念的人在哪里呀?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点绛唇古诗词8篇

点绛唇古诗词8篇

点绛唇古诗词点绛唇古诗词8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点绛唇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点绛唇古诗词1《点绛唇·夜宿临洺驿》清代:陈维崧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

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译文晴日丘峦历历在目,就像美人的发髻。

远望蜿蜒曲折的太行山如同蝌蝌。

稗花开满田中,像浓重的霜雪落了一寸多厚。

昔日赵魏燕韩古国,往事历历在目,令人不堪回首。

悲风凄厉地吼着,中原大地枯枝败叶到处飞舞。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注释点绛唇:词牌名。

双调,仄韵。

临洺(míng):县名,在今河北省永年县西。

驿:驿站。

晴髻:晴空中山峰如女子的发髻。

髻:本指妇女的发式,此处比喻山峰。

离离:分明可见的样子。

稗(bài):一种稻田中的害草,其花色白。

一寸霜皮厚:指稗花堆积如凝霜一寸。

赵魏燕韩:战国时的四个国家。

此指作者曾经游历的地方。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创作背景“临洺驿”即古时临洺关,位于今河北省永年县境内,地处邢台之南,邯郸之北,为交通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原是个古战场。

陈维崧在康熙七年(1668年)结束了“如皋八载”的冒襄水绘园托庇生涯后,第一次北游进京,途中经过临洺驿,锐感北地荒寒,俯仰今昔,触绪百端,奋笔作此词。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赏析《点绛唇·夜宿临洺驿》是一首纪游怀古词。

“临洺驿”在今河北省永年县,离邯郸市很近,是“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燕赵之地。

上阕写登览所见。

首二句当是傍晚斜日下远眺太行山的情景一峰峦攒聚。

峰如髻,在晴日光照下清晰入目,这是凝视的感觉。

当视线扫射呈散点横延时只觉山势起伏蜿蜒,游移如蝌蚪。

点绛唇诗词赏析

点绛唇诗词赏析

点绛唇诗词赏析点绛唇诗词赏析点绛唇诗词赏析1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尽长无侣。

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

一砚梨花雨。

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5分)9.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6分)参考答案8.(5分)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9.(6分)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悯怅之感。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之情。

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时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蘋香春在无人赴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赏析:周晋的词大多描写的是清逸自然之趣。

从调下词题可以看出,此词系为访问一友人而作,矣子才,字存叟,其先井研(今属四川省)人,因为爱好吴兴山水清远,遂家居湖州的'南门。

南漪小隐是矣存叟家花园的名字,园中有硕果轩、元祐学堂、芳菲二亭、万鹤亭、双李亭、桴舫斋、岷峨一亩宫诸景。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春天的天气,催人欲睡,词人午后醉入梦乡,醒来后,又觉室内异常清静,空气似乎凝滞了一般。

这种环境,使人愁闷。

于是词人打起帘子,明媚的阳光伴随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心情为之一畅。

卷帘尽放春愁去。

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象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

这句写得富有特色,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

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寂寞的词人,只有与黄鹂相对而语,将寂寞之情绪却写得趣味悠然,恼人春色日初长,在长长的白天里,词人没有诗朋酒侣,极感无聊。

黄鹂而可与语,真奇想也。

这一是烘托出无侣之孤寂,另外反映出闲愁之仍在,前面所谓尽放春愁去,其实并未放尽。

南宋姜夔《点绛唇》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南宋姜夔《点绛唇》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南宋)姜夔《点绛唇》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南宋)姜夔《点绛唇》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点绛唇(南宋)姜夔丁未冬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②住。

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天随:晚唐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1)全词主要表达了词人什么心情?答案:感时伤事的悲苦之情。

/ 或:凭栏怀古伤时的苍凉之感。

(2)王国维认为诗词创作有“隔”与“不隔”之分。

能自然真切地表现所写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不隔”,反之为“隔”。

他认为,“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两句,“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你怎么看待他对这两句的评价?简述理由。

答案:(1)隔/ 雨前山峰,“清”意或有,但苦味绝无,更不会去商量“黄昏雨”来时的情形,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想象强加给所写对象之上,语言雕琢,缺少一种自然之美。

(2)不隔/①抓住了景物特点。

冬日山“清”,“苦”字隐含了山峰孤峭的特点。

②写出了词人真实感受。

“清苦”“商略”,用拟人手法,准确传递出山雨欲来给人的主观感受,凸显出词人悲苦无奈的心境。

③ 情与景自然交融,形象准确鲜明,情感附着自然恰切。

赏析上片亦实亦虚,清美畅达。

首二句自然超脱。

次二句拟人含情。

沈祖棻云,“燕雁或者有知,而以‘无心' 为说;山峰纯属无知,而以‘商略'为言:此便是夺化工处。

”“燕雁”者,随云飘逝,纯任自然,机心不存,无所羁绊。

雁过西湖飞者如此,文士心中情怀亦是如此。

其指随云振翅之“燕雁”则实,指已“随云去”之幻影则虚。

眼中之实见与飘零文士之征象融而为一,语简义丰。

“数峰”二句,立意新巧,勾画江南烟雨,外现凄苦情悰,情化自然景物,最是白石本色。

“数峰”为眼见,“清苦”为心感,“商略”、“黄昏”、“雨”字字含情。

”《翠楼吟》云“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既忧国运渐趋黄昏,又营微弱晚晴气象,其微茫希望之萦绕,与此不同。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翻译、解析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翻译、解析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宋代: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

凭阑怀古。

残柳参差舞。

译文北方的鸿雁羡慕飞鸟的自由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翻飞。

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

我真想在甘泉桥边,跟随天随子一起隐居。

可他如今在何处?我独倚栏杆怀古,只见残败的柳枝杂乱的在风中飞舞。

注释点绛唇:词牌名。

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

《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

丁未:即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

吴松:一作“吴淞”,即今吴江市,属江苏省。

燕(yān)雁:指北方幽燕一带的鸿雁。

燕,北地也。

无心:即无机心,犹言纯任天然。

燕雁无心:羡慕飞鸟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太湖:江苏南境的大湖泊。

商略:商量,酝酿,准备。

第四桥:即“吴江城外之甘泉桥”(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以泉品居第四”故名(乾隆《苏州府志》)。

天随:晚唐文学家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何许:何处,何时。

参差:不齐貌。

创作背景公元1187年(南宋淳熙十四年丁未)冬天,姜夔往返于湖州与苏州两地之间,经过吴松(今江苏吴江)时,乃作此词。

姜夔平时最心仪于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龟蒙生前隐居之地,正是吴松。

赏析此词通篇写景,极淡远之致,而胸襟之洒落方可概见。

上片写景,写燕雁随云,南北无定,实以自况,一种潇洒自在之情,写来飘然若仙;下片因地怀古,使无情物,着有情色,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

全词虽只四十一字,却深刻地传出了姜夔“过吴松”时“凭栏怀古”的心情,委婉含蓄,引人遐想。

姜夔论诗有四素:气象、体面、血脉、韵度。

对四者的要求且是“气象欲其浑厚”、“体面欲其宏大”、“血脉欲其贯通”、“韵度欲其飘逸”。

虽是论诗之语,移之于词,也甚贴切。

读此词,知其所言非虚。

此词之意境,呈为一宇宙。

上片之境,乃词人俯仰天地之境。

“燕雁无心”。

燕念平声(yān烟),北地也。

燕雁即北来之雁。

时值冬天,正是燕雁南飞的时节。

姜夔的诗词

姜夔的诗词

姜夔的诗词
姜夔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的诗词秀雅隽永,词境清空悠远,用字精准,喜用僻典。

他的音乐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用清笔写出清空的境界。

以下是姜夔的一些代表作:
1、《扬州慢·淮左名都》:这首词是姜夔的代表作,写出了扬州的荒凉和衰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历史的思考。

其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一句被誉为姜夔的经典名句。

2、《暗香·旧时月色》:这首词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词境婉转,情感真挚。

其中“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一句也是姜夔的名句之一。

3、《长亭怨慢·渐吹尽》:这首词写出了春天的逝去和人的离别,词境清空悠远,用字精准。

其中“树犹如此”一句也是姜夔的名句之一。

4、《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这首词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词境婉转,情感真挚。

其中“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一句也是姜夔的名句之一。

除了以上几首词外,姜夔还有《惜红衣·吴兴荷花》、《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夜行船·过燕紫极云游记》等诗词作品。

点绛唇姜夔翻译赏析

点绛唇姜夔翻译赏析

点绛唇姜夔翻译赏析前言在中国文学史上,点绛唇(dian3 jiang4 chun2)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名篇,自唐代张籍创作以来,已经经历了千年的时间。

一直以来,这首诗歌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被视为情感与节操的象征。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赏析及其翻译的难点。

点绛唇诗歌原文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点绛唇诗歌解读背景点绛唇是一首唐诗,由唐代诗人张籍所作。

根据史书记载,张籍是唐朝宰相,也是唐高祖李渊族人。

在唐朝盛极一时的文化氛围下,他成为了一位善于写诗歌的文人。

解析点绛唇是一首以“销魂”为题材的诗歌,张籍通过对花、风、人三个维度进行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痴情以及对青春的感伤。

首先,诗歌的开头用了“莫道不销魂”这句话,意味着作者的心灵已经被某种美好的事物所深深吸引,无法自拔。

然后,张籍以帘卷西风这个场景,传达出秋天的感觉,或许是两情相悦的时候,这个季节更加美丽。

最后,张籍用人比黄花瘦来形容自己的心魂,贴切地表现出当自己感情受到了挫折时,精神上的痛苦。

总的来说,点绛唇这首诗传达出的情感非常真挚,同时又表达出了唐代士人们对青春逝去的感叹以及对爱情的向往。

点绛唇翻译难点分析点绛唇这首唐诗的翻译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需要将古代汉语的语言表达转化成现代英语。

以下是一些可能会出现翻译难点的分析:篇名点绛唇这个词是一个成语,原本是用来描绘女人红唇的状态。

翻译时需要考虑如何准确传达这个意思,同时保持诗歌凝练的特点。

词语和意象的转化唐代汉语的词汇和现代英语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帘卷西风”这个意象,传达的是风吹帘子的声音和震动;“人比黄花瘦”这句话,用了黄花比喻人,用瘦来形容他的痛苦。

将这些意象转化为英语时,需要用相近的意象和词汇表达出作者的意思,同时又要保留原有的诗歌布局及节奏。

修辞的思维方式唐诗在表达情感方面以修辞手法为主,张籍也是如此。

他对词汇运用和语言的表达十分精妙。

英语在表达修辞方面与汉语也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中需要注意如何传达这种修辞的思维方式,保持这种艺术手法的独特性。

描写冬天的诗句——《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描写冬天的诗句——《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描写冬天的诗句——《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描写冬天的诗句——《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描写冬天的诗句——《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原文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注释⑴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

吴松:即今吴江市,属江苏省。

⑵燕雁:指北方幽燕一带的鸿雁。

燕雁无心:羡慕飞鸟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⑶太湖:江苏南境的大湖泊。

⑷商略:商量、酝酿,准备。

⑸第四桥:即吴松城外的甘泉桥。

⑹天随:晚唐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⑺何许:何处,何时。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译文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

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

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随天随子一起隐居。

可他如今在何处?我独倚栏杆缅怀千古,只见衰柳参差风中飞舞。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赏析卓人月《词统》评云:商略二字,诞妙。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白石长调之妙,冠绝南宋;短章亦有不可及者,如《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一阕,通首只写眼前景物,至结处云: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三字提倡,凭阑怀古下,仅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穷哀感,都在虚处。

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

陈思《白石道人年谱》:案此阕为诚斋以诗送谒石湖,归途所作。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欲雨而待商略,商略而在清苦之数峰,乃词人幽渺之思。

白石泛舟吴江,见太湖西畔诸峰,阴沉欲雨,以此二句状之。

凭阑二句其言往事烟消,仅余残柳耶?抑谓古今多少感慨,而垂杨无情,犹是临风学舞耶?清虚秀逸,悠然骚雅遗音。

王国维《人间词话》: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校本课程 婉约词鉴赏 第9讲 姜夔词鉴赏教案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校本课程 婉约词鉴赏 第9讲 姜夔词鉴赏教案

第九讲姜夔词鉴赏[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姜夔词的创作成就极其艺术价值[教学难点与重点]姜夔词的艺术性[教学内容]《扬州慢》、《点绛唇》一、姜夔生平姜夔(1154—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

南宋词人。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

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以清客身份与张镃等名公臣卿往来。

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工诗词、精音律、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

有诗词、诗论、乐书、字书、杂录等多种著作。

幼年随父宦居,青年时代曾北游淮楚,南历潇湘,后客居合肥、湖州和杭州,是个浪迹江湖、寄食诸侯的游士。

他一生清贫自守,耿介清高,终生布衣。

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

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

姜夔词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

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迹。

”(张炎《词源》)要而言之,姜夔更善于以诗人的笔法入词,且更多地以“骚”的手法入词,对客观对象不作更多的质实描写,而对灵气飘忽的心境则极善捕捉与表达。

在以骚笔入词时,又善于吸收江西诗风注重锤炼、讲究瘦硬峭拔的特点,因而在清空之中带有一种刚劲峻洁之气。

姜夔词在文学史上有杰出的地位。

有些评论家,特别是浙西派词人把他奉为宋词中的第一作家,比为词中老杜。

姜夔词具有“骚雅”的特色,因此,后人把以姜夔为代表的一些南宋词人合称为“骚雅派”。

其中包括南宋中后期的姜夔、吴文英、史达祖、高观国、张炎、王沂孙、周密等人。

这是继辛弃疾之后所形开创和代表的,以表现自我、抒发自我的主观性描写为主要目的的抒情传统。

注重抒写心境是这派词人的重要特征,也是这派词人对词的发展和贡献。

点绛唇古诗词

点绛唇古诗词

点绛唇古诗词点绛唇古诗词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点绛唇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点绛唇古诗词 1古诗原文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

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译文翻译同样的蛾眉月,但下弦之月就不如上弦月好。

就像那愁苦之时下垂的眉毛不如欢乐时上弯的眉毛好一样。

被滞留在北国的庾信年纪未老,为何过早地开始伤心呢?白色墙壁上落下月亮的余晖,竹影在窗棂间轻轻摇曳。

相思的人独守空闺,直到乌鸦声起、清晓将至,月亮也落下来了,徒留一人对影凭吊。

注释解释一种:犹言一样、同是。

蛾眉:蚕蛾的触须弯曲细长,故用以比喻女子的眉毛。

此借指月亮。

下弦:指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的月亮。

初弦:即上弦,指农历每月初八前后的月亮,其时月如弓弦,故称。

古人以蛾眉代指女人的眉毛,又以上弦、下弦之月代指女人的眉毛下垂或上弯。

庾(yǔ)郎:即庾信,南北朝后周人,骈文写得尤好,著有《伤心赋》,伤其女儿与外孙相继而去时的悲伤。

词人二十三岁丧妻,故以庾信自况。

素壁:白色的墙壁、山壁、石壁。

斜晖:指月光。

乌啼:乌鸦鸣叫。

又下西楼:指月落。

创作背景这首《点绛唇·一种蛾眉》是词人于第一任妻子卢氏难产死后所作,是一首悼亡词。

卢氏才貌双全,知书达理,性情温雅,与词人恩爱情笃,故其死后,词人悼亡之音破空而起,这首词便是词人在《饮水词》中悼亡卢氏的一首代表作。

诗文赏析这首词汪刻本有副题《对月》。

从词中所抒写之情景看确是一首对月伤怀、凄凉幽怨之作。

词的上阕从“一种蛾眉”写起,一语双关,既是言月,也是言人。

从月解,蛾眉,自然指蛾眉月。

“下弦不似初弦好”说的是下弦月不若上弦月出现在满月之前,它出现在满月之后,故而残缺,虽同是蛾眉,却是寄了无限的哀伤;另下弦夜半后现,自是词人伤心难寐,辗转反侧思念旧人的时分,从人解,此处便是说那下垂的眉毛不如上弯的眉毛好,即愁苦之时的眉毛不如欢乐时的好,意思是说此时的离怀愁绪不如欢聚之快乐。

形容少年顶天立地的诗句

形容少年顶天立地的诗句

形容少年顶天立地的诗句
1.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李白《少年行二首》
这句诗表达了少年怀有壮志豪情,随时准备奋勇拼搏。

2. 桥上少年桥下水。

小棹归时,不语牵红袂。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此句描述了桥上的少年和桥下的流水,以及小船归来时,少年默默牵着红衣女子的衣袖的场景,展现出少年的绅士风度。

3.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偶成》
这句诗强调了少年时期学习容易,但年老后学习就困难了,因此要珍惜每一寸光阴,抓紧时间学习。

4.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
这句词写出了昔日纵情玩乐的兴致已经减退,那些酒友也都四散飘零,再也不像少年时那样狂放不羁了。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少年的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展现了他们顶天立地的形象。

姜夔《点绛唇》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姜夔《点绛唇》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姜夔《点绛唇》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点绛唇丁未冬 [74] ,过吴淞作 [75] 。

燕雁无心 [76] ,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77] 。

第四桥边 [78] ,拟共天随住 [79] 。

今何许 [80] ?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释:[74]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

[75]过吴淞作:作者自浙江湖州往苏州去见范成大,道经吴淞,作此词。

吴淞,亦作吴松,今上海松江。

[76]燕雁:北方飞来的大雁。

燕(yān),古国名,战国时的燕国,在今河北北部。

[77]商略:商量,筹划。

[78]第四桥:《苏州府志》:“甘泉桥一名第四桥,以泉品居第四也。

”[79]天随:晚唐诗人陆龟蒙,号天随子,隐居吴江甫里,有《甫里集》。

[80]何许:何处。

译文: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

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

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随天随子一起隐居。

可他如今在何处?我独倚栏杆缅怀千古,只见衰柳参差风中飞舞。

评析: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词人往苏州诣范成大的途中。

词人是一位胸次恬淡、神清气朗的天生的隐士,他常以唐末隐士陆龟蒙自况。

如《三高祠》诗:“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

”《除夜自石湖归苕霅》诗:“三生定是陆天随,又向吴松作客归。

”词中流露出对隐逸人生的向往,所以才营造出一片如此纯净的艺术世界。

北来的大雁,在太湖西畔随云南去,而本无心于去住,何等清虚空灵!“数峰”二句,谓被阴云山岚笼罩着的山峰,似在商量着要下雨了,格高韵绝,精警非凡。

结三句,暗指现实世界的纷扰,一如参差起舞的残柳,只有凭栏怀古,寄其无限深慨了。

作者简介:姜夔(约1155—1221左右),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人。

少依姐客古沔(今湖北汉阳),即有才名。

萧德藻爱其诗词,以侄女妻之。

旋出游江左,得交范成大、杨万里诸名家。

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应进士试,迄不第,以布衣终身。

《点绛唇·燕雁无心》姜夔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点绛唇·燕雁无心》姜夔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点绛唇·燕雁无心》姜夔宋词注释翻译赏析注释: 1. 燕雁:指北方的大雁。

2. 无心:没有心思。

这里指大雁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毫无拘束。

3. 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4. 弁(biàn)山:又名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为湖州的主山。

5. 女墙:城墙上呈凹凸形的小墙。

6.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也叫交椅、交床。

7. 红药:芍药花。

翻译:北方的大雁悠然自在地飞翔,太湖上的秋色宁静而美好。

我登上弁山,远望太湖,只见山峦起伏,如女子的发髻般优美。

城墙的角落里,生长着几株芍药,它们在秋风中摇曳着身姿,宛如女子的裙摆。

我坐在胡床上,听着雨滴打在船篷上的声音,心中感到无比的宁静。

赏析:这首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自然景色,通过对燕雁、太湖、弁山等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燕雁无心”四个字,既点明了季节,又烘托出了大雁的自由自在,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

“太湖上,云径晚,翠峰如簇”这三句,进一步描绘了太湖的美景,云径蜿蜒,翠峰罗列,景色宜人。

下阕主要描写了词人的感受和思考。

“女墙西畔,手把金尊酒,无语,渐半脱宫衣笑相顾”这几句,通过描写女子的动作和神态,表现出她的温柔和妩媚。

“金尊酒”“无语”“渐半脱宫衣”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

“与谁同度可怜春”这一句,用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孤独寂寞的感慨。

最后“换得东家种树书”一句,用诙谐的语言,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自嘲。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词中的意境清新、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词中也透露出词人对身世飘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使词的情感更加深沉。

宋词三百首姜夔的代表作

宋词三百首姜夔的代表作

宋词三百首姜夔的代表作《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

此词开头三句点明扬州昔日名满国中的繁华景象,以及自己对传闻中扬州的深情向往;接着二句写映入眼帘的只是无边的荠麦,与昔日盛况截然不同;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宋词三百首姜夔的代表作,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扬州慢·淮左名都词牌名:扬州慢|朝代:宋朝|作者: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踏莎行·自沔东来词牌名:踏莎行|朝代:宋朝|作者:姜夔自沔东来,丁朱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暗香·旧时月色词牌名:暗香|朝代:宋朝|作者: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疏影·苔枝缀玉词牌名:疏影|朝代:宋朝|作者:姜夔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桥上散步诗词

桥上散步诗词

桥上散步诗词
1、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2、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晏几道《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3、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

——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4、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6、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7、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8、海棠枝上立多时,飞向小桥西畔去。

——宋徵舆《玉楼春·燕雕梁画栋原无数》
9、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10、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

——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1、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夔——《点绛唇》
【年代】:宋【作者】:姜夔——《点绛唇》【内容】: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作者】: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

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

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

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

有《白石词》、《白石道人诗》传世。

宋·张炎《词源》卷下: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清·汪森《词综》序: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

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

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练,归于醇雅。

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

盖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

辛宽姜窄,宽故容藏,窄故斗硬。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

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

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

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

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

【注释】:燕(yan1)雁:北国燕赵之地。

拟共天随住:晚唐诗人陆龟蒙号天随子,住松江,近苏州。

当时杨万里等人要用陆的天然情趣,来救江西诗派的瘦硬之风。

白石虽是江西人,论诗却是膺服陆龟蒙的。

陆龟蒙不羡权贵,恬淡江湖的性格,也很合白石的脾胃。

白石曾赋诗,「三生定是陆天随,又向吴松作客归。

」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

吴松:即今吴江。

本年春,姜夔曾由杨万里介绍到苏州去见范成大。

商略:商量,酝酿。

此处指遥望山峰,雨意很浓。

第四桥:指吴江城外的甘泉桥。

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宋词凡用四桥,大半皆谓吴江城外之甘泉桥……。

《苏州志》:甘泉桥旧名第四桥。

天随:晚唐陆龟蒙,号天随子,隐居吴江。

今何许:今日我身在何处?【赏析】:此词虽只写眼前的景物,而感时伤事之情则油然而生。

其中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二句,形象地写出了寒山的寥落,为历来传诵的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