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的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评估
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评估一、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污染物指的是一些对生态系统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或物理物质的总称。
污染物在环境中存在的方式和运动过程,称为环境行为,是生态风险评估的基础。
具体来说,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空气行为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运动主要受到大气的动力学和化学因素的影响。
例如,气体污染物的扩散过程受到空气流动的影响,气体和颗粒物的化学反应会导致它们的转化和沉积。
2.水环境行为大多数污染物最终在水环境中沉积或溶解,它们的流动和漂移速度会受到水流的影响。
此外,水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水生生物和悬浮物的干扰也会影响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3.土壤环境行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行为主要与土壤结构和化学性质有关。
例如,pH值和有机质含量等因素会影响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吸附和释放。
4.生物环境行为污染物在生物环境中的行为受到生物吸收、代谢和转移的影响。
例如,有些污染物可能会被生物体吸收并转化成毒性更高的物质。
5.生态系统行为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包括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例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体)之间的转移和转化过程。
这些过程包括氧化、还原和光解等化学反应,同时生物体的凋亡和分解也会导致污染物的释放。
二、生态风险评估生态风险评估是对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估,以确定特定化学物质或其他污染源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和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生态风险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风险识别这一步骤确定了潜在的生态系统危害或损害来源,包括分析污染源、污染物和可能受到影响的生态系统。
2.剂量-响应分析剂量-响应分析是指分析不同污染物剂量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通过数据整合和不同条件下的模拟来评估风险和不确定性。
3.暴露评价评估生物和环境在不同时间段内受到的污染物暴露水平,以及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和运移规律。
环境监测、模拟和数学建模是评估暴露过程的主要手段。
4.风险特性分析通过对评估数据的分析和解释,识别和评估可能的风险,包括生态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等方面。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2020/12/10
13
表2.某些工业的污染物排放系数
产品名称
单位产品废水排 放系数/m3t-1
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系数/kgt-1
名称
排放系数
制革(以原皮加 工量计)
45~70
SS BOD5
S2Cr3+
25~30 30~35
0.2 0.2
酒精制造(玉米 为原料)
120~130
CODCr SS
910~950 420~460
按照区域水质标准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明确环 境质量目标;
根据国家排污控制标准,界定建设项目可能产 生的源强;
选择水质模型,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 优化污染源控制方案,实现达标排放和总量控
制; 综合分析得出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结论。
在调查和分析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 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预测和评价建设项 目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水环境功能区、水功能 区、水环境保护目标以及水环境控制单元的影 响范围与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和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明确给出地表水环境 影响是否可接受的结论。
2020/12/10
15
非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是指在降雨径流的淋溶和冲刷作用下, 大气中、地面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城市垃圾、农村 畜粪便,农田中的化肥、农药、重金属及其他有毒 物质或有机物)进入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洋等受纳 水体造成的污染(Line D. E.1998;Parry R.,1998)。
美国清洁水法修正案(1997)对非点源污染的定义 为: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 表及地下水体。
11
a.点污染源
定义——由城市和乡镇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通过 管道和沟渠收集和排入水体的废水。 生活污水:来自家庭、商业、机关、学校、餐饮 业、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 工业废水:来自工业生产过程,பைடு நூலகம்水量水质随生 产过程而异。
环境管理条例
环境管理条例环境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以及在境内从事环境管理活动的外国企业、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环境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进步的有机统一。
第四条国家制定环境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将环境影响考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第二章环境规划和评价第五条地方政府应制定环境规划,明确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环境规划应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为环境管理提供指导和支撑。
第六条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工具,对新开工建设项目和重大改造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第七条环境影响评价应充分考虑环境容量、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社会影响等因素,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充分保护生态环境。
第三章预防污染和减少排放第八条所有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预防污染的措施,合理使用资源、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
第九条工业企业和农业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十条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农药、化肥、畜禽养殖等方面的管理,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生态保护和修复第十一条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手段,应当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确保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健康发展。
第十二条湿地保护是保护水源地和自然调节功能的重要手段,应当加强湿地的保护和修复,防止湿地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第十三条森林、水域、草地等生态系统应当加强保护和恢复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第五章环境监测和执法第十四条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的状况,并将监测结果作为环境管理的依据。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预测的方法
通常采用的预测方法有数学 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 法和专业判断法。预测时应尽量 选用通用、成熟、简便并能满足 准确度要求的方法。
环境影响预测常用的方法
序 号 1
方
法
特
点
应用条件
模式应用条件不满足时,要 进行模式修正和验证,应首 先考虑要用此法 合适的实验条件和必要的基 础数据,无法采用方法1, 而精度要求又高,应选用此 法 时间限制短,无法取得参数 、数据,不能采用方法1、2 时可选用此法 某些项目评价难以定量时, 或上述三种方法不能采用时 ,可选用此法
行政法规:《建设项目环境 保护管理条例》。 部门行政规章:国家环境保 护总局、国务院有关部委关于环 境影响评价的规定。 地方法规: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 理的条例、办法、政府令等。
环境影响评价法 环境保护 法和其他 环境保护 法律
修改的城市规划 法
党中央、国务院有 关政策及发展规划 的环境影响评价规 定
(1)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 境特点,结合各单项评价的工作 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 查的范围,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 参数。若这些引进资料仍不能满 足需要时,再进行现场调查或测 试。
(2)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调查的方法主要有:搜集资 料法、现场调查法和遥感法。表 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通常 这三种方法的有机结合、相互补 充是最有效的和可行的。
7.2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 后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规范建设阶段 2、强化和完善阶段 3、提高阶段
1、规范建设阶段
1979年至1989年,是我国环境影 响评价制度建立的规范建设阶段。 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确 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之后,在以后 颁布的各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 不断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规范,通过 行政规章,逐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的 内容、范围、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 技术方法也不断完善。
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风险评估
侧重点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侧重于预测和评估建设项目或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而生态风险评估则侧重于评估生态系统面临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
范围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较广,涵盖了建设项目或规划实施前、中、后整个过程的评价,而生态风险评估通常在项目实施前进行,评估潜在的生态风险源。
方法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而生态风险评估则需要考虑多种不确定性因素,采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评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该案例评估了石油开采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点关注土壤和水体污染问题。
详细描述
该项目位于湿地地区,评估结果显示,石油开采可能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油污处理措施和生态修复方案,以降低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06
CHAPTER
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风险评估的未来发展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该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可能产生的各类污染物进行了全面评估。同时,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交流,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05
CHAPTER
生态风险评估案例分析
VS
该案例评估了矿山开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壤、水体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详细描述
目的
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能够预测和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消除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有助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
在这次《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环境污染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和参与热情。他们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对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虽然我尽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例如,在讲解PM2.5的生成过程时,有些学生对其来源和危害认识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用生动的例子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水污染的种类、影响及污水处理方法,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为例。
-噪音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降低噪音污染的措施,以城市交通噪音为例。
-固体废物污染的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以废纸、塑料等常见废物为例。
-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联,关注环境污染对儿童、老人等敏感人群的影响。
2.教学难点
-理解空气污染中PM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生成过程,以及它们对人体的具体危害。
-在讲解固体废物处理时,通过参观或视频资料,了解废纸、塑料回收后的处理流程,以及如何克服废品质量不一、回收成本高等难题。
-在关联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急性与慢性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防护减少暴露风险。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空气质量不佳、水体污染或噪音扰民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环境污染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进入自然环境中,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现象。它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工程学实验教案
环境工程学实验教案第一章:环境工程学实验安全与规范1.1 实验安全教育介绍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强调实验过程中安全操作的必要性。
讲解实验室内的安全设施和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
1.2 实验操作规范讲解实验操作的基本规范,包括实验衣着、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遵守实验流程、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等。
第二章:水环境污染实验2.1 污水水质分析学习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
实践操作污水采样、样品处理和分析实验。
2.2 污水处理技术实验学习并操作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如沉淀、过滤、生物处理等。
探讨不同处理技术对水环境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第三章:大气环境污染实验3.1 空气质量监测学习使用便携式空气质量监测设备进行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测定。
实践操作大气采样、样品处理和分析实验。
3.2 空气质量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来源的大气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探讨空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控制策略。
第四章: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4.1 固体废物特性分析学习使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特性分析。
实践操作固体废物的采样、样品处理和分析实验。
4.2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实验学习并操作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如压实、破碎、焚烧等。
探讨不同处理技术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效果。
第五章:噪声环境污染实验5.1 噪声级测量实验学习使用噪声计测量噪声级,并分析不同噪声源的特性。
实践操作噪声采样、数据记录和分析实验。
5.2 噪声控制技术实验学习并操作常见的噪声控制技术,如隔声、吸声、消声等。
探讨不同控制技术对噪声环境污染的减轻效果。
第六章:土壤环境污染实验6.1 土壤采样与预处理学习土壤采样的方法和技术,了解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实践操作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实验。
6.2 土壤污染物分析学习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
探讨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第七章:环境监测与评价实验7.1 环境监测方法学习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环评概述1、环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怎样理解?环境的基本特点是:(1)整体性和区域性: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及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而环境的区域性则是由于地理位置或空间范围的差异,出现不同的特征。
(2)变动性和稳定系性:在自然或认为或两者的共同作用下,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但环境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当认为或自然作用不超过一定的限度,环境就能通过自我调节让这些变化逐渐消失,回复到变化前的稳定状态。
(3)资源性和价值性:环境就是资源。
人类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环境。
环境具有资源当然就具有价值,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以及物资和能量。
2、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制性)及其功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其基本功能有: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和向导功能。
3、现行环境标准体系及相互关系。
按照环境标准的性质、功能和内在联系进行分级、分类,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称为环境标准体系。
分为两级,7种类型。
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4、何谓环境影响评价?何谓环境质量评价?两者之间有何区别?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众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环境质量评价是指;:确定具体的环境质量要素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用评价结果表征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质量评价区别:前者是指某活动对未来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先估计;后者则是对现有的环境状态进行评定和预测,主要为环境规划与环境质量管理服务。
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及范围,编制评价工作大纲。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
五、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管理程序
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同时实施环境影响评估文 件及其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环境治理设施 也应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在项目生产运行或使用阶段,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和审 批意见进行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影响评估与项目建设程序对照表
环境影响评估
单独列入我国的建设程序 (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行),应由具 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估资质的咨询机构 编制,由具有相应审批权的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
内容 作用
重在研究确定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和 污染源,并强调对项目产生的污染 物提出适当的治理措施达标排放。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 境质量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 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 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 响评估文件。
在工程设计阶段应依据批准后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文件,按照 报告书(表)中对项目环境影响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在 项目主体工程设计中同时应提出环境保护治理措施,进行方案 设计和环保设施的设计,并监督设计,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估 结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
负的方面: ①水库的建设、蓄水,使上游大片土地被淹没,
造成居民搬迁; ②淹没矿产资源、草场资源及旅游资源等; ③建坝容易诱发地震,从而诱发滑坡、崩塌等地
质灾害,产生库岸再造,加重库区淤积; ④水库蓄水后,水压增大,加速库水渗漏等; ⑤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程开挖可能诱发地质
灾害; ⑥坝区、厂区建设,不仅要消耗大量的建材矿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
成信工环境影响评价课件第7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Ecological problems?✓物种栖息地遭到破坏✓物种减少或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植被覆盖率减少、植被质量下降✓土壤质量退化、生产力下降✓湖泊、河流干枯、断流✓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葫芦疯长✓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完整性、稳定性遭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福寿螺、飞机草)✓生态灾难:沙尘暴、泥石流、蝗灾、害虫爆发1.1 相关术语与概念1.1.1 相关术语☐种群:某一区域同种个体的集合☐群落:生活在某一地区中所有种群的集合☐优势种☐生境☐生物量☐异质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因子☐植被覆盖率☐承载力☐敏感区1.1 相关术语与概念1.1.2相关概念☐生态影响是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所产生的任何有害的或有益的作用,影响可划分为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可逆影响和不可逆影响。
☐生态影响评价是通过定量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作用的分析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
1.1 相关术语与概念1.1.2相关概念☐直接生态影响:经济社会活动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与该活动同时同地发生的生态影响。
☐间接生态影响:经济社会活动及其直接生态影响所诱发的、与该活动不在同一地点或不在同一时间发生的生态影响。
☐累积生态影响:经济社会活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或者该活动与其他相关活动(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之间造成生态影响的相互叠加。
☐生态监测: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对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的测定、观察。
1.1 相关术语与概念1.1.2相关概念☐特殊生态敏感区:是指具有极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或已有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严重且难以预防、生态功能难以恢复和替代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
张从版环境评价习题
张从版环境评价习题环境评价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环境评价概述》一、概念1.环境质量2.环境评价3.环境标准4.环境质量标准5.污染物排放标准二、填空题1.环境质量的价值包括(经济)、(健康)、(生态)和(文化)。
2.环境评价的对象是(环境质量和价值)。
3.按照评价的时间,环境评价分为(过去)、(现状)和(影响)。
4.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国家法律中肯定下来的国家是(美国)。
5.东欧与前苏联的环境评价主要侧重于(河流)和(地理)。
6.我国的环境评价经历了(尝试)、(探索)、(发展)和(评价)四个阶段。
7.环境质量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p=c/s )。
三、简答题1.环境评价的意义。
2.环境质量指数的作用。
答: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的主要步骤。
收集整理环境数据和资料;确定评价的要素和影子;指数的选用与综合;质量分级4.简述专家评价法。
5、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构成是怎样的?6、某监测点数据如下(单位是mg/L),请用单项水质标准指数对其进行评价,BOD COD DO Cd Cr Cu As 石油酚15 10 9第二章《环境评价信息的获取》一、概念1.特尔斐法2.专家二、简答题1.污染源调查的意义。
掌握污染源的类型、数量和分布情况了解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确定区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提出污染治理和控制措施2.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公式。
3.环境背景值的含义。
4.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收集资料;现场测量;摇杆发5.如何制定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确定检测项目;确定检测范围;确定检测周期;确定监测点位6.大气监测项目有哪些?7.特尔斐法环境预测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8.大气监测频率9.地面水监测频率。
10.土壤监测的布点方法三、计算题1.某地区建有化工厂、纺织厂和家用电器厂,其污水排放量与污染物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试确定该地区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项目化工厂纺织厂家用电器厂评价标准(mg/l )污水量(万m 3/a) CODcr(mg/L)560 428 76 10 悬浮物(mg/L)62 25 75 50 挥发酚(mg/L)六价铬(mg/L)2.在某河的源头处采集的10个样品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如下表,据此计算水环境背景值。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知识点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基本概念:A.自然因素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称为社会环境B.环境的基本特征: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和价值性C.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环境影响的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D.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按评价对象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要素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预测、选择、导向(核心)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法律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A.第一个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B.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79年) C.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确立环评制度D.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并于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E.2004年,人事部、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F.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相关法G.《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它是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极为重要和可操作性强的行政法规。
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针对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针对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可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可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3篇)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是指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下面是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内容,共计____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和国家法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实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绿色发展,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实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任务。
第三条国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和监督制度,推进环境保护法规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提高环境保护法规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条各级政府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健全环境保护工作机构,落实环境保护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能力。
第五条社会各界和广大公民对环境保护工作有义务和责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环境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水平,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第七条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科学规划、系统管理、集约利用、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的原则,综合施策,综合治理。
第二章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第八条国家实施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九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
第十条国家加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提高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环境监测、环境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第十一条国家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布环境质量状况,保障公众知情权。
第十二条国家加强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和修复,推动生态环境修复、生态补偿、生态保护补偿工作。
第十三条国家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加强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理。
第三章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第十四条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职责。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2020/12/10
16
非点源污染
径流(产流)
土壤流失
污染负荷(产污)
城市非点源负荷——不透水下垫面为主 农田非点源负荷——透水下垫面为主
2020/12/10
17
1.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水体污染物
耗氧有机污染物 营养物 水中有机毒物 水中重金属 非金属无机毒物 病源微生物 酸碱污染 石油类 热污染
地表水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分析建设项目建设阶段、生产运 行阶段和服务期满后(可根据项目情况选择)各阶段对地表水 环境质建设项目:
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 现状调查总体要求 2. 调查范围 3. 调查因子 4. 调查时期 5. 调查内容与方法 6. 调查要求 5. 补充监测 6. 现状评价
水生生物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底质与建设项目排水水质有关的易积累污染物502020525120205211bap165220205220造纸ph或碱度codbod悬浮物水温挥发性酚硫化物铅汞木质素色度21玻璃玻璃纤维及陶瓷制品phcod悬浮物水温挥发性酚氰化物砷铅镉22电子仪器仪表ph或酸度codbod23人造板木材加工ph或酸碱度codbod悬浮物水温挥发性酚木质素24皮革及到革加工phcodbod水温悬浮物硫化物氯化物总铬六价铬色度25肉食加工发酵酿造味精phbod26制糖ph或碱度codbod悬浮物水温硫化物大肠杆菌数27合成洗涤剂phcodbod油苯类表面活性剂悬浮物水温溶解氧ph四调查时期调查时期调查时期与评价时期一致
黑色冶炼、有色金 pH、悬浮物、COD、硫化物、氟化物、挥发性酚、氰化物、石油类、
4
属矿山及冶炼
铜、锌、铅、砷、镉、汞
环境保护法重点内容
环境保护法重点内容环境保护法,是我国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而制定和实施的一部重要法律。
通过明确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环境监测与评估、加强环境管理与规划等方面,环境保护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
本文将就环境保护法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部分主要包括了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适用范围等内容。
其中,立法宗旨是确定法律的指导思想和宗旨,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基本原则包括了环境保护的预防、综合、全面、协调原则,以及污染者负有责任、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众参与等原则;基本要求则明确了环境保护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强调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维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工作要求。
第二章环境质量标准第二章环境质量标准部分主要围绕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适用进行规定。
环境质量标准是衡量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不同的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不同的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等)。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可以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估,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部分重点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报告的编制等方面。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开展建设项目等活动前,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能够有效避免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第四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部分主要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等要求。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设计、严格施工和有效管理,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第五章大气污染防治第五章大气污染防治部分重点规定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控制要求,以及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等。
大气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点问题之一,通过加强大气污染的防治,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
环境质量评价课件PPT课件
• 课程任务: • 应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 价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大气、水、土壤、 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以后 从事环境保护、管理和规划和科学研究等 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程内容
• 第一章: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 •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 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 • 第四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 第五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第六章: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 第七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3、环境影响评价
(3)制定出预防环境污染的多项措施 选用适当的数学模式进行预测后,如果预测结果和实
际要求的环境标准不符,预测结果中大气环境、水环境、 土壤环境中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超过规定的环境标准,那么 就要采用多种预防措施,这一点我国和国外是有区别的, 下面看一下所采取的几种预防措施:
(四)按照评价时间分类
• 3、环境影响评价 • 定义:根据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或一个项目的建设规
模,对某一区域未来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和评价,或对某 一个建设项目对所在区域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称 为环境影响评价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定义:指对规划 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 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 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二、环境评价的分类
• (一)按照环境要素分类 •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声环境质
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等 • 单要素评价 • 多要素评价(联合评价):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要
素同时进行评价 •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如果在单要素评价的基础上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关系建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关系建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分析与生态环境调查2、生态环境现状评价3、生态影响分析4、生态环境影响预测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二、关系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以维持人的健康长寿存续为目的,以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数据为依据,所制定的标准。
主要使用的理论和数据依据,主要从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病理学方面取得。
应该是空气环境标准里的最高纲领性标准。
其他相关大气标准应遵循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规划和调整制定工作。
2、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从逻辑上来说,是应该在计算和判断全球或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是否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为每一个大气污染排放行业和设备,制定相应标准。
三、生态环境质量:是指上述生态系统在人为作用下所发生的好与坏的变化程度。
四、生态环境评价:人们开发、利用甚至破坏周围的生态系统,使它们发生了改变,对这些改变及其给人们的影响做出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及评价,称之为生态环境评价。
五、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与措施。
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任务目的: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解决环境优美和持续性问题,为区域乃至全球的长远发展的利益服务。
研究对象:所有开发建设项目,当然也包括区域开发建设任务:研究人类的开发建设活动所造成的某一生态系统的变化,通过实施系列改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增强生态系统的功能。
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可持续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针对性原则政策性原则协调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