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七年级美术下册《美术欣赏课》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设计(优秀5篇)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设计(优秀5篇)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以下是勤劳的编辑为大伙儿整理的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设计(优秀5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卡通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能根据卡通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大胆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人文情感目标:通地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卡通艺术的表现魅力,并尝试用卡通画手法表现故事或某个故事情节,以此来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综合表现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1、卡通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2、能根据卡通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并尝试进行表演。

3、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

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一节有趣的卡通一课时教学重点:卡通画的特点和特有的表现语言。

教学难点:卡通画表现各种事物形态的特殊手法―――夸张。

教学准备:《米老鼠和唐老鸭》VCD、常见的卡通人物或主角图片若干、人物表情图片若干、各种特殊场面画若干(夜晚、紧张、热闹、冷清等)(以上资料以课件的形式表现)、弹弓、木棍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学生回答问题:你们较喜欢的卡通画、卡通片或者卡通人物是什么?2、教师: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卡通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是我们很多人喜爱的卡通片,下面我就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断。

(播放《米老鼠和唐老鸭》VCD)3、学生回答问题:《米老鼠和唐老鸭》有哪些特点较吸引我们?教师点评:我们喜欢它是因为米老鼠和唐老鸭造型夸张、可爱、幽默,故事情节充满了智慧。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3篇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3篇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appreciation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works" in the second volume of fine arts of Grade 7 of PEP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3篇前言: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2、篇章2: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3、篇章3: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一、单元总目标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认识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和特点。

体会视觉传达设计的实用性和美感,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修改或设计作品。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作品欣赏认识视觉传达设计所包含的范围和基本特点。

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理性评价作品和表达自己感受和观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视觉传达设计的美及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

三、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在认知、理解等各方面都正趋于成熟,有较为巩固的道德倾向,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正在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对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下期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下期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下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色彩表现春天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描绘春天景色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大自然美好情感的态度,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2. 学会运用色彩表现春天的景象。

教学难点:1. 色彩的搭配与应用。

2. 创作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春天画作。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2. 教具:投影仪、彩色笔、画纸、画板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幅春天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春天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

二、新课(15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搭配原则。

2. 学生练习色彩搭配,教师巡回指导。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色彩描绘春天的景色。

2.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进行创作。

四、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创作一幅春天的画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回顾(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二、拓展(15分钟)1.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春天画作。

2.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色彩表现春天景色的能力。

3. 学生创作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春天画作的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能够举例说明艺术作品是如何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绘画、雕塑、摄影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内涵,学会分析艺术作品与生活的联系。

-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灵感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相结合。

- 教学过程。

- 导入(5分钟)- 展示一些生活场景的照片(如菜市场、校园操场等),然后再展示一些根据这些场景创作的艺术作品(如画家笔下的菜市场、校园雕塑等),引导学生观察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出课题“源于生活的艺术”。

- 新授(20分钟)- 欣赏摄影作品:展示一些具有创意的摄影作品,如通过特殊的拍摄角度、光影效果等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分析摄影者是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独特的美并通过摄影技术进行艺术呈现的。

- 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 - 5人。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艺术作品图片(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类型),让学生讨论这些作品是如何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 课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择一个生活场景(如家庭聚餐、课间活动等),用简单的线条或色彩进行初步的艺术创作构思,画出草图或者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

-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尝试进行艺术创作。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高于生活的具体表现,掌握艺术作品通过哪些手段来提升生活素材的艺术价值。

-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比分析、实践创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中国美术欣赏》教案

《中国美术欣赏》教案

《中国美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的基本特点和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

2. 培养学生对中国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美术的基本特点: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 重要美术作品欣赏:介绍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如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

3. 中国美术家的介绍:介绍中国古代和现代的著名美术家及其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美术的基本特点和重要作品。

2.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中国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或制作,体验中国美术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作品欣赏》等。

2. 教具:幻灯机、图片、绘画工具等。

3. 教室环境: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绘画和欣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学生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在绘画和制作实践中的表现和创作能力。

3. 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中国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中国美术的基本特点介绍2. 第二课时: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3. 第三课时: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欣赏4. 第四课时:中国当代绘画作品欣赏5. 第五课时:中国雕塑和建筑艺术欣赏6. 第六课时:中国美术家介绍7. 第七课时:学生绘画实践(一)8. 第八课时:学生绘画实践(二)9. 第九课时: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美术作品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中国美术的基本特点:介绍中国美术的历史发展、流派、风格等。

3. 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展示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讲解作品背景、艺术特点等。

4. 欣赏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展示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讲解作品背景、艺术特点等。

5. 欣赏中国当代绘画作品:展示中国当代绘画作品,讲解作品背景、艺术特点等。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材,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中国画、书法和剪纸三个模块。

其中,中国画模块主要学习中国画的起源和发展、中国画的基本功、中国画的构图和表现技法等;书法模块主要学习书法的基本知识、书法的基本笔画及构图要点、书法的基本功训练以及正楷、行书和草书等书法字体的书写;剪纸模块主要学习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剪纸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剪纸的基本技法以及剪纸作品的构图和色彩运用等。

二、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画、书法和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掌握中国画的基本功,如线条的运用、水墨的运用等;•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字体的书写技巧;•掌握剪纸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中国画的基本功训练;•书法常用字体的书写;•剪纸基本技法的掌握。

3.2 教学难点•中国画构图和表现技法的理解和运用;•书法的笔画书写要求;•剪纸作品的构图和色彩运用。

四、教学过程4.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本节课主要学习中国画中的线条运用。

通过展示一些中国画作品,引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第二步:学习中国画的基本功讲解中国画的基本功,包括线条的运用、水墨的运用等。

同时,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进行线条的练习,提高学生对线条的把握能力。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对线条进行反复练习,熟练掌握线条的画法和运用。

•第四步: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进行互评和自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五步: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线条技法画一幅简单的中国画作品,并注意线条的运用。

4.2 教学方法•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来引导学生学习线条的运用和水墨的运用。

•实践法:通过学生的实践练习来巩固和提高线条的技法。

•评价法: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线条的把握能力。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8041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8041

美术七年级美术教案(下)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目录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第一课----------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第二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第二单元春天畅想第一课---------- 色彩的魅力第二课---------- 春天的畅想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第一课---------- 凝练的视觉符号第二课---------- 亲切的使者第三课---------- 喜悦与收获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第一课---------- 广而告之第二课---------- 盛情邀约第三课---------- 独特的装扮第五单元平面设计的盛宴第一单元、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画家的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教学难点表现性艺术是否符合这一观点。

教具准备课件、范画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引课:1.回忆上学期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2.作品描绘了什么?3.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4.它来源于什么?板书部分课题——源于生活二、新授:(1)欣赏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对照资料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怎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画家和创作背景)思考讨论:1.作品的题材内容是怎样来的?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类事件,艺术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2.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3.作品中重点突出了哪几个人物?4.在作品中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谈谈作者是如何去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性格?5.谈谈你对整幅作品的感受。

可见,美术是源于生活的。

《美术欣赏》—教学教案

《美术欣赏》—教学教案

《美术欣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类别,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创造力。

3. 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美术的基本概念与类别2. 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3. 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4. 欣赏国内外著名美术作品5. 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类别和欣赏方法,培养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学会分析和解说美术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类别和欣赏方法。

2. 示范法:展示和分析国内外著名美术作品。

3. 实践法:让学生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提高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心得。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美术欣赏》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册、绘画工具等。

3. 教室环境:干净、明亮,适当布置美术作品。

教案示例:第一节:美术的基本概念与类别1. 导入:简要介绍美术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类别和特点。

3. 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对美术的理解。

4. 总结:强调美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性。

第二节: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欣赏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美术作品欣赏的方法和步骤。

3. 示范:分析国内外著名美术作品,讲解欣赏角度。

4. 实践:让学生尝试分析和解说美术作品。

第三节: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2. 讲解:讲解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如历史、宗教、哲学等。

3. 互动:让学生探讨美术作品与文化内涵的关联。

4. 总结:强调美术作品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第四节:欣赏国内外著名美术作品1. 导入:介绍国内外著名美术家的代表作品。

2. 展示:展示国内外著名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案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案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案【篇一:初中美术教案(全)】七年级上一,你、我、他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学习分成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而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在本教学方案中,我主要采用四个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使得美术教育的实际和所倡导的主导方向相协调:1、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

本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课,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开始学习美术的第一课,所以建立非常重要。

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不仅是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也为以后更好地上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身边的新同学,多多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尊重他人的品质。

不随便给同学取外号,与同学交朋友,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合作学习方式,既区别于独立学习、独立作业,又离不开自主参与,因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培养学生的互动学习,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课堂组织形式。

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式、合作创作式、互动交流式、比赛评选式等几种组织形式。

为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更多地把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如我鼓励学生课后去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搜集罗中立父亲相关资料等。

3、以描绘为主,其他表现方式为辅。

在为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时,以描绘为主,同时鼓励学生采用其他表现方式。

学生可以用铅笔画,可以是用国画、漫画来表现,也可以用纸版画、雕塑(橡皮泥)、剪贴画来表现。

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来表现,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

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美术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学改革浪潮中被广大教育者重新审视,对其重新注入了新的意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2024年七年级美术《美术及美术欣赏》课件(

2024年七年级美术《美术及美术欣赏》课件(

2024年七年级美术《美术及美术欣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及美术欣赏》教材第一章“美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详细内容涉及美术的定义、功能及分类,特别是绘画、雕塑、建筑三大类别的艺术特点及其欣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美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 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美术的分类及其特点,艺术欣赏的方法。

重点:美术的基本概念,绘画、雕塑、建筑的艺术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挂图、画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认识到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分类,重点讲解绘画、雕塑、建筑的艺术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教授欣赏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提供的美术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欣赏分析。

六、板书设计1. 美术的基本概念2. 美术的功能与分类绘画雕塑建筑3. 艺术欣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一幅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及欣赏方法。

2.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包括作品简介、艺术特点分析、个人感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答案标准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围绕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美术及美术欣赏》教材第一章的内容涉及美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这是构建学生对美术认识的基础。

2021年七年级美术 第三课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七年级美术 第三课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七年级美术第三课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1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课型:单一课教学方法:讲述、欣赏与思考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作品的艺术成就。

三、教学步骤(一)引言与组织教学中华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她有着悠久的文明史。

有着自己璀璨的民族文化。

中国画----则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一颗绚丽的明珠。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多以中国画见长。

下面请欣赏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全盛时期的作品,中国古代最大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板书课题,挂出画卷,约3分钟)(二)作者简介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生卒时间不详。

约生活在十二世纪,为北宋未年著名的风俗画家。

早期游学于京师。

后习绘画,专攻界画,擅长舟船、车马、人物、街市、城郭等。

宋徽宋熏和、宣和年间供职于翰林图画院侍诏(画院最高职称)。

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画》、《西湖争标画》、《武夷图卷》等。

三)《清明上河图》创作的历史背景公元十世纪后期(960年),赵匡胤统一中国,建立了北宋皇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政治上实行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

农业上注重了精耕细作、使用良种;陶瓷、纺织等手工业产品闻名于世,畅销国外;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三大发明等科学技术使对外贸易和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城市集镇不断出现,并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了专营经商的“”(商店)、“”(剧场)、“”娱乐场”等。

当时的京城汴梁(今开封市)则更显繁华。

但北宋后期各代皇帝为求苟安(亦称偏安),向辽国接受屈辱的澶渊之盟。

给西夏纳“岁币”。

向金割地、纳银、贡绢,宋徽宗时期则更甚,虽联金灭了辽国,次年金兵大肆攻宋,徽宗为求苟安,主张议和投降,罢免了主战派将领。

终在1127年,徽宗成了金兵的俘虏,北宋王朝被灭亡。

七年级初一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初一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初一美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学设计一、单元目标(1)从古今中外优秀绘画作品中,感受各种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和自然现象。

(2)通过学习研究,探讨,学生能对绘画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和美感特征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评价。

(3)通过对本单元绘画作品的欣赏,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认识,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与态度。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围绕艺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这个主题展开,改变了以往绘画欣赏以学科,画种,时代或地域划分内容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课程综合性的特点,提出了从多角度认识欣赏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养。

三、教学建议教师可根据本单元美术欣赏教学主题,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在围绕教学主题展开教学的同时,贯穿审美教育的主线,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美感特征的同时,简要穿插介绍作品常识。

学习活动可多样化,体现师生互动交往,教学活动应尽可能直观生动,采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

因此,教师课前应对教材作认真学习理解,对教学活动进行周密设计和准备,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本单元教学,可用二课时完成。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对作品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2、对作品艺术表现的理解和欣赏.难点:多角度理解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五、课前准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图片或课件制作学生:课前有关作品资料的收集和学习.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课题引入通过作品数幅(投影、幻灯或图片)展示充满生命活力的绘画作品学生思考讨论:作品中主要描绘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言:略。

教师点评并引入本单元学习课题。

(1) 绘画作品形象丰富,相当一部分为充满生命力的形象。

(2) 生命产生于自然,生长于自然,与自然和谐交融。

(二)、活动一:欣赏与评述:对作品的基本认识1、观赏作品数幅(课本第1页,可作适当增补)。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全册教案

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第一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材分析:本课为“欣赏·评述”领域,教材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代表性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它们大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

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创造的视觉形象,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还会蕴涵某种情感和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创作是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学会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这个作品的理念表达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欣赏这些美术作品.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反思: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意蕴第二课弘扬真善美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材分析:艺术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美术具有审美、实用、教育、认识和传播交流等社会功能。

美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来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审美能力。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为此,美术作品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作品在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增强弘扬真善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说要表达的意思,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第一课了解纹样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材分析:纹样是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景、几何形状等题材,经过一定的构图和色彩搭配设计而形成的具有装饰美感的花纹。

人教版七下美术教案

人教版七下美术教案

人教版七下美术教案抱歉,我无法提供具体的教案,因为这需要针对具体的教材和教学目标进行制定。

但是,下面是一个关于七年级美术课程的教案模板,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教学目标:1. 了解七年级美术课程的整体安排和学习目标;2. 学习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4.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 美术基本概念(如线条、颜色、形状等);2. 基本素描技巧的学习;3. 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4. 学习和欣赏著名艺术作品;5. 制作手工艺品。

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与本节课的主题进行铺垫;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或展示相关素材,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美术概念、技巧和目标;3. 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操作,如绘制简单的线条、颜色、形状等;4.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自主创作一个小作品;5. 艺术欣赏:展示和讲解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鼓励学生进行欣赏和评论;6. 课堂总结: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7. 作业布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如继续创作、练习技巧等。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表现和参与度;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包括技巧、创意和表现力等方面;3. 书面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评价,包括理解、逻辑性和准确性等方面;4. 学习成果评价:对学生整体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兴趣培养等方面。

这只是一个教案的基本框架,具体的内容和实施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来设计和调整。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第一课课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型:欣赏课一、教材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对"欣赏评述"课的要求是学生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欣赏评述"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解释、判断的教学活动。

评述更着眼于对美术作品理解、评价的表达。

目前,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生活的朴素的理解。

然而,许多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又与生活中的真实原型不一样,对此学生就说不出道理了,尤其是对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不能理解且疑惑甚多,既不可能"欣赏"也不会评述了。

学习此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即"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美术作品作为人的意识的物化形态,是美术家能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结果,它作用于社会。

美术作品的创作分再现性和表现性的两类。

再现性的艺术是以真实再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形象逼真写实。

艺术家通过真实再现客观对象的形象,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其创造的艺术形象以栩栩如生而称道。

表现性绘画是以客观对象为媒介,主要在于表达作者个人的主观精神,即思想、情感或审美理想等。

画面的艺术形象予以夸张、变形的处理,或予以荒诞的组合等,从而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表现性艺术中的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中,画面中所表现的艺术形象虽然与生活中的原型有很大差距,但仍是源于生活的,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体验,也就不会有绘画情感表达的形式感悟。

因而它不仅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二、教学思路: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现实主义油画的经典之作。

学生都称赞这幅画画的好,但好在哪里,画面的艺术处理如何高于生活的,只要将"生活中的原型"与作品加以对照,再运用提供的相关艺术处理技巧的资料加以分析,学生就可以领会。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创作一般过程的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了解美术作品创作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和评述等方法,初步研究并掌握对美术作品中绘画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于生活之间关系的欣赏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价值观,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观察生活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

难点:了解绘画的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本、课件【教学过程】1、课前阅读课本,初步理解本课的研究内容。

2、引导阶段:展示作品XXX的《血衣》素描稿及其创作的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发展阶段:(1)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几组人物形象,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

通过学生参与、观看,不仅激发了研究热情,更能从学生成功与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

表演完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演,结合作品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

(3)展示课本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刻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省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

体会因材施艺,宛若XXX的艺术效果。

学生围绕问题探讨,并尝试对其他的几件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师小结:材料本身对作品的成败非常关键,因而艺术技巧也相称重要。

美术欣赏课教案

美术欣赏课教案

美术欣赏课教案课题:美术作品欣赏执教:XXX教材分析: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途径,它所涉及内容及具广泛性和综合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美术的审美特点出发,通过古今中外各类优秀的美术作品介绍、分析。

并引导学生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中获得知识、审美感受和享受,从而掌握美术欣赏方法,提高审美水平。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有代表性的优秀的美术作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也有一个初步了解。

2、过程与方法:在不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注意寓思想教育于审美教育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热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的直观欣赏,从而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着重欣赏分析教师作品和局部学生作品,精辟地讲授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将审美教育与头脑教育融为一体。

教育准备:多媒体作品欣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育上课礼节、故事导入二、讲授新课(一)欣赏本人的作品1、欣赏教师作品《雪景寒林图》摹仿作品。

(1)分析《雪景寒林图》团体创作的构思;(2)再析《雪景寒林图》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3)欣赏《雪景寒林图》的设色用笔。

2、欣赏《陕北老农》(1)分析《陕北老农》整体创作的构思;(2)细节刻画;(3)《陕北老农》艺术特色和表达的思想情感。

3、教师给出自己的欣赏途径,给学生提供参考。

(1)作品构图;(2)色彩及用笔;(3)主题思想。

4、学生本人欣赏本人的作品。

(提醒:可参考老师的欣赏路子,也可从本人的欣赏角度去欣赏。

)二、教师活动:欣赏学生的作品《肖像》、《放学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欣赏课
课时:1课时
课型:
教学目的:通过自然中抽象因素的分析、认识,使学生对艺术作品中的抽象形式有所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感受及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艺术中的抽象形式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评价抽象艺术
教学准备:计算机、投影机、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自然中的抽象:
2、生活中的抽象:
图片:《建筑》、《礼花》、《铁轨》、《光纤》、《齿轮》、《电路板》、《钢筋》、《钉》、《碎纸》、《纸》、《玻璃》、《彩带》、《布》
3、艺术中的抽象:
图片:
(1)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波洛克(1912—1956年),美国画家,行为绘画(又名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最初对雕塑感兴趣,后跟本顿等学画,1945年,开始了他的行动绘画的创作。

波洛克的作品反映了美国民族不墨守成规、勇于进取、不断发掘宏观世界和内在意识深处的精神,也表现了他们在高度工业化社会中的忧虑、焦灼和不安。

(2)德库宁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德库宁(1904—1997年),荷兰画家,是与波洛克齐名的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与波洛克相比,两人的艺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波洛克注重创作过程的精神体验,轻视创作活动的物化结果;而德库宁不仅注重行为,更不放弃结果,他追求人类表达方式的最大容量,即“行
动”与“绘画”的双重效果。

(3)康定斯基的热抽象艺术:
康定斯基(1866—1944年),俄国抽象主义画家,“抽象艺术之父”,其艺术被称为“热抽象艺术”、或“抒情抽象”。

康定斯基擅长油画、水彩画和版画。

早期作品采取印象主义技法,1910年开始采用音乐名称,形象几乎是用色彩的块面和线条图案暗示出来,如《即兴曲》等。

以后则是纯抽象的绘画,后又转向几何的抽象,其画风充满着幻想、幽默的趣味。

(4)蒙德里安的冷抽象艺术:
蒙德里安(1872—1944),荷兰抽象主义画家,其艺术被称为“冷抽象艺术”、或“几何抽象”。

1913年后的绘画以几何性符号式的绘画为主,他在平面上把横线与竖线相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及灰色。

这些新造型主义的抽象艺术及其理论,不仅影响了西方抽象绘画和雕塑,还对现代广告、家具、服装设计、印刷和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克利的抽象艺术:
克利(1879—1940年),瑞士画家。

他认为:绘画或创作活动看作是不可思议的体验,在这种体验过程中,艺术家在得到启发的时刻,把内心的幻想和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结合起来,以表现本质的真实。

(7)夏加尔的抽象艺术:
夏加尔(1887—1984年),犹太人,俄裔法国画家。

从小受到俄国和犹太人民间、民俗艺术的熏陶,后又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他善于把立体构成的因素,自由地融化在富于幽默感和抒情味的表现语言中。

(8)亨利-摩尔的超现实主义雕塑:
亨利-摩尔(1898—1986年),英国现代雕塑家。

在他的创作中,既没有实际目标,也不具备具体内容的形象。

亨利-摩尔的作品为时代创造了一种新的雕塑语言,这是一种与环境对话的语言,一种充满人性的现代语言。

(9)马蒂斯的艺术:
马蒂斯(1969—1954年),法国野兽派画家。

他善于以强烈的原色对比和粗犷的线条去体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

透视和明暗手段全被抛弃,可是构图仍是有秩序的生活境界。

同时他吸收了非洲艺术的表现风格,对于东方艺术如日本的版画或阿拉伯装饰图案有一种特殊的敏感。

(10)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
达利(1904—1989年),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

他声称艺术的源泉是幻觉,将自己内心世界的荒诞、怪异加入和替代外在的客观世界,创作时陷入疯狂的状态。

他在绘画中用分解、综合、重叠、交错的方式,来反映潜意识的过程。

三、课堂小结:
自然、生活和艺术中有很多抽象的形式,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抽象化的点、线、面、色彩等因素的组合,它们不仅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同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思考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