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三节电解原理教学设计(参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模块: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题: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电解原理》
参赛单位:湘潭县云龙实验中学
参赛教师:肖亮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
第一课时——电解原理
【教材分析】(使用教材:人教社2007年2月第3版)电解池是借助于电能,使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发生,从而使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它的应用相当广泛,由此形成的工业也很多,如电镀、电冶金、电池充电等。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原电池”知识后的自然延伸,它有助于学生系统学习电化学知识,为后续学习电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打好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时内容位于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

在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原电池知识;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二节中,学生已经具有借助氧化还原理论、金属活动顺序和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判断电池正、负极以及设计原电池和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的能力。

因此,在本节课中,可利用原电池的原理逆向思考自然过渡到电解池的学习中去,并应用氧化还原相关知识拓展和延伸电化学理论。

【设计思路】由原电池原理的逆向应用,引出发明电解池的可能性;结合物理学中电子流向及化学中氧化还原相关知识,科学猜想两电极上的可能反应;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以确定实验装置、动手实验以验证反应产物。

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小结中提升理论。

最后在“学会应用”中巩固知识、形成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池原理,初步形成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理论模型。

2.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采用学生猜想、实验验证、分组讨论、师生总结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科学事实,体验“科学猜想——实验验证——归纳总结——形成理论”的研究过程,增强对电解池工作原理的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原电池工作原理到电解池工作原理的逆推,体验电化学知识间的相关性与渐进性,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通过石墨作电极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猜想的重要意义,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细致、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电解原理。

【教学难点】形成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理论模型。

【实验准备】两根铜片,电解槽,100ml 30%稀硫酸,铁架台(带试管夹)、U形管、两根8B绘画铅笔芯、两根带鳄鱼夹的导线、9V干电池一枚、棉花团、火柴、镊子、25%氯化铜溶液、淀粉碘化钾试纸、10%NaOH溶液。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课堂教学】
【板书设计】
§4.3 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概念 2. 实验分析
阴极:Cu 2+
+2e- = Cu 阳极:2Cl - -2e- = Cl 2
总反应式:
3.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对比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