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新增]《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2_0638文档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爱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
(2)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山陵的艺术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2. 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难点1. 中山陵的建筑特点的详细解读。
2. 中山陵艺术价值的深入探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山陵的认知和感受。
3. 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山陵的艺术价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中山陵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同学们对中山陵有哪些了解?2.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如占地面积、建筑风格、结构布局等。
(2)引导学生关注中山陵的艺术价值,如雕刻、建筑风格等。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 比较分析(1)教师展示其他类似建筑,如南京明孝陵、北京天坛等。
(2)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中山陵与其他建筑的异同,深入探讨中山陵的艺术价值。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提问:如何保护和传承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3)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爱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6. 布置作业(1)请学生课后搜集有关中山陵的资料,加深对中山陵的了解。
(2)写一篇关于中山陵的短文,阐述自己对中山陵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课堂氛围等方面。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巍巍中山陵》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必
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领会课文紧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选取材料,突出重点。
2、学习本文按时间先后及空间位置的变化来介绍对象的方法,能根据课文内容理清中山陵的大体布局。
3、了解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
二、课前预习
1、注音
山麓()莽原()嵯峨()汲取()
参错()灵柩()坡陀()深邃()
牌坊()琉璃()门楣()趺()
嵌()
2、中山陵有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
1、整体地感知课文。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3、分析课文内容
1)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
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
·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巍巍中山陵》教案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先烈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中山陵的建筑特色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山陵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山陵的地理位置和建筑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中山陵的建筑风格,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1)让学生浏览教材,找出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内涵。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讲解与分析(1)教师讲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强调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分析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如陵墓的布局、雕刻艺术等。
(3)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理解中山陵,如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民族精神等。
4.案例分析(1)展示中山陵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建筑之美。
(2)引导学生分析中山陵的建筑特色与历史文化内涵的关系。
5.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山陵的文化价值。
(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后作业2.调查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名人,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讲解分析、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山陵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真正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尊敬先烈。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关于中山陵的建筑特色: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中山陵在设计上有哪些独特的建筑特色吗?学生1:老师,中山陵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的风格。
《巍巍中山陵》教案3巍巍中山陵
《《巍巍中山陵》教案3|巍巍中山陵》摘要:教学设想、教学重课是怎样说明山陵建筑特征,(二)学生课、生词、根据课己理课练习,学生质疑(教师巡学生学情况及要学生订正错误)(三)师生讨论疑难问题教学目标、了山陵建筑特征及其人民心崇高地位二、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顺序、有重说明事物方法三、体会准确、简明、生动说明语言教学设想、教学重课是怎样说明山陵建筑特征?二、教学难;课说明山陵雄伟特征什么要详细描绘山陵地理环境?三、培养学生学语能力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能力教学方法学生学、师生共学习、教师拨相结合旨培养学生独立主课学会提出问题和根据课容问题能力教学数课教学流程、课外学(学生按常规学课)、通课将生词出并各写遍、就语言、结构、思想主题以及表现方法等提出两问题二、课学习()导入新课学们有谁到南京旅游吗?如有那是定要到山陵参观我国近代伟民主革命孙山先生陵墓它给你留下了怎样印象?这是瞻仰先生丰功伟绩地方也是游览观光处如没有游览今天我们就随着刘叙杰参观山陵(二)学生课、生词、根据课己理课练习3、学生质疑(教师巡学生学情况及要学生订正错误)(三)师生讨论疑难问题教师预设问题(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选用)、是介绍山陵什么段用了半多写钟山地理环境、优美景色?、陵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吕彦直设计方案有哪些特?3、山陵总体设计什么是“值得称道”?陵道及其周围栽种树木对形成陵庄严肃穆气氛有何作用?、7至段既写了陵主要建筑什么6段还要总写陵平面布局?5、说明语言般要准确、平实什么9段写平台所见景色却用生动语言描写手法?6、写陵建筑除了通总体设计和布局衬托山先生博襟怀和不朽业绩外哪些地方还用建筑有机组成部分直接表现山先生革命思想和伟形象?(四)课堂学习总结、用句话概括容说明山陵特征、说明候采用什么顺序空顺序(行踪)3、其他(五)课练习《基础训练》页(六)课外作业、语学习组学讨论定、有关孙山进步理他高尚人格和不朽精神板设计地理环境设计巍巍山陵南北轴对称烘托安详宁静、庄严肃穆气氛总三区名胜相连特面积绿化衬托、表现高尚人格和不朽精神分南北两区分南北。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
教案: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中山陵的壮丽和历史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简要介绍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中山陵的详细信息。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中山陵的感受和认识。
5.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中山陵的历史文化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中山陵的建筑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如布局、建筑风格等。
2. 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中山陵的建筑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山陵的建筑艺术。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简要介绍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如布局、建筑风格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中山陵建筑艺术的感受和认识。
5.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中山陵的建筑艺术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
第三章:中山陵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意义,如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
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中山陵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中山陵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简要介绍中山陵的历史意义,如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巍巍中山陵》教案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Contents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难点与重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中山陵的历史背 景和建筑特点。
掌握中山陵的地理环 境和周边景观。
了解中山陵在中国近 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和意义。
05
作业布置
作业一:中山陵的建筑特色总结
总结词
总结中山陵的建筑特色,包括外观、内部结构、装饰等方面。
详细描述
学生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总结出其外观、内部 结构、装饰等方面的特色,并撰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总结。
作业二:中山陵的历史意义分析
总结词
分析中山陵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和 意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我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通 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我注重因材 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 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师自我评估
总结词
教学相长、持续改进
详细描述
在完成《巍巍中山陵》的课堂教学后,我进 行了自我评估,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我认为自己在引导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在课堂节奏的把握 和教学难度的层次上还有待提高。未来,我 将继续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
重点2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特点。中山陵的建筑风格独特, 设计精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
重点3
中山陵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中山陵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 的见证,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文化意义和价值是 本课的重点之一。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
(2)学会欣赏和评价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历史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中山陵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三、教学难点1. 中山陵建筑风格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山陵的相关图片、资料和视频。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环境氛围,激发学生对中山陵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 欣赏评价教师组织学生欣赏中山陵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价中山陵的美。
5.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对中山陵的认识,用自己的彩笔描绘出中山陵的画面。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山陵的历史文化价值。
7. 课后作业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成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感受。
2. 开展历史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基本信息,激发学生对中山陵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建筑的尊重之情。
教学重点:1. 中山陵的基本信息。
2. 中山陵的历史背景。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意义。
2. 如何激发学生对中山陵的兴趣。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向学生介绍中山陵的基本信息,包括位置、建筑风格、占地面积等。
2.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历史背景。
3. 引导学生思考中山陵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中山陵的建筑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历史建筑的尊重之情。
1. 中山陵的建筑特点。
2. 中山陵建筑艺术的价值。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山陵的建筑艺术价值。
2. 如何激发学生对中山陵建筑特点的兴趣。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如牌坊、祭堂、墓室等。
2. 引导学生分析中山陵建筑风格的艺术价值,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对称与和谐等。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山陵建筑特点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中山陵的历史背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1. 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贡献。
2. 中山陵建设的历史背景。
1. 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贡献。
2. 如何激发学生对中山陵历史背景的兴趣。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文献资料。
教学过程:1. 向学生介绍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主要贡献,如辛亥革命、民主思想等。
2. 通过展示图片和文献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山陵建设的历史背景。
3. 引导学生思考中山陵对于孙中山先生的意义,以及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2巍巍中山陵》word教案 (5)
《巍巍中山陵》一、说教材《巍巍中山陵》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建筑艺术”为主题展开。
《巍巍中山陵》是一篇陵园建筑的说明文,课文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园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园的建筑特征,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由远及近按方位顺序描写和说明;叙述特征突出,角度多变;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文笔优美,描写生动””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能指出中山陵的建筑名称,理出空间顺序,能说出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2.、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
3. 能从中山陵的建筑中体会华夏文化魅力,及其表达出的庄严的气氛和永垂不朽的精神,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由于本课是一篇陵园建筑的说明文,文章写作很有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1、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细细品味“巍巍”两字。
2、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
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
二、说教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如下;1 、采用电教手段,使教学形象化。
利用多媒体,直接呈现中山陵园的景象,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可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去体悟文章的语言特色及其所蕴含的感情。
《巍巍中山陵》课堂教案设计
《巍巍中山陵》课堂教案设计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结构及其意义。
2.掌握中山陵的形象表现和写作方法。
3.学会欣赏中山陵艺术形象,提高审美素养。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结构及其意义。
2.沉浸式体验中山陵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3.中山陵艺术形象的表现和写作方法。
4.学生表达中山陵的个人感受和体会。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在黑板上写下“巍巍中山陵”,让学生猜测此处是什么,并谈论一下此处所代表的意义和价值。
2.教学活动活动一:中山陵文化内涵的解读让学生感受中山陵的巨大气魄和庄严肃穆的气息,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结构和意义,通过一系列图片和视频介绍中山陵建筑、雕塑、博物馆等具体情况,让学生对中山陵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二:中山陵艺术形象的表现和写作方法通过欣赏经典的中山陵诗歌、散文及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山陵艺术形象的表现和写作方法,并给学生一个自由创作的时间,让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中山陵形象。
活动三:学生表达中山陵个人感受和体会学生在学习了一系列中山陵相关知识和文化内涵后,可以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表达,例如绘画、演讲、视频等。
3.小结与评价在本节课的询问学生对于此次课程的评价和建议,并分享学生表达的中山陵个人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方式和手段1.课堂导入:在黑板上写下“巍巍中山陵”让学生猜测,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猜测能力。
2.教学内容:黑板、图片与视频介绍、小组讨论、自由创作、演讲、绘画、视频等多种教学方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沉浸式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小结与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程的认识和学习效果,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教学评价本教案针对中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修养进行了综合性的培养。
通过本课的实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山陵,对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结构及其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对中山陵艺术形象的表现和写作方法有了很好的启发。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
(2)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中山陵的壮观景象,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增强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二、教学重点:1. 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中山陵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三、教学难点:1. 中山陵建筑风格的理解和把握。
2. 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中山陵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
3. 合作探讨:4.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欣赏评价:学生欣赏中山陵的图片和视频,提高审美情趣。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
2. 搜集更多关于中山陵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 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景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 比较法:引导学生将中山陵与其他文化遗址进行比较,加深对中山陵的认识。
七、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中山陵的相关课件,展示中山陵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教材:准备七年级下册的《巍巍中山陵》课文。
3. 参考资料:搜集关于中山陵的历史、建筑、艺术等方面的资料。
4.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
(2)运用比较分析法,使学生认识中山陵在我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观念,提高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中山陵在我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与中山陵相关的图片、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了解中山陵的背景知识。
(2)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建筑特点。
(2)简要介绍中山陵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中山陵在我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如布局、结构、装饰等。
(2)分析中山陵的艺术价值,如雕塑、绘画、建筑风格等。
4. 案例分析(1)对比分析中山陵与其他古建筑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山陵的独特性。
(2)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山陵在我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绘制中山陵建筑布局图。
3. 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对中山陵的了解程度,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比较中山陵与其他著名陵墓的异同,如秦始皇陵、明十三陵等。
(2)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中山陵在陵墓建筑中的独特风格和意义。
2. 文化传承(1)引导学生探讨中山陵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教学课题:巍巍中山陵(刘叙杰)教学目的:1、体会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的精神2、学习介绍陵园建筑以空间为序,由总到分展开说明的方法。
学习重点:目标2教学方法:研读、讨论交流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阅读序幕孙中山,一个世纪的伟人。
伟人,自有伟人的思想,自有伟人的追求,自有伟人的归宿!那巍巍的中山陵,就是伟人孙中山的归属。
中山陵,有怎样的特征?中山陵,有怎样的气魄?巍巍乎,中山陵!中山陵,巍巍乎!二、阅读主场(一)学生快速自读课文1-5段,获取介绍的主要信息,画出气泡图,小组交流,班上发言。
1段:交代中山陵的方位:“位于南京东郊中山南麓”2、3段:交代中山陵建造于中山南麓的原因:⑴地理环境有巍巍气势⑵人文环境丰富⑶中山先生生前愿望4段:交代中山陵的设计方案、特点及修建经过:⑴钟形图案⑵采用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大面积绿化⑶1926年1月-1931年10月5段:交代中山陵的具体位置。
(二)按“研究.练习二”的要求,研究6-11段。
先找出标号①-⑩所代指的建筑物名称,在班上试作游览解说交流。
(三)由(二)的交流引出对说明顺序的归结。
以空间为序,由总到分展开说明。
(四)重点阅读2、5、9、10段,划出段中描写的句子,体会并交流描写在说明中作用。
2段:描写山形--“山顶坡陡崖峭”,“山腰以下渐趋平缓”,紧接着又以“大自然图画”作比喻,展现了林海与山的幽美景色。
这些从上到下的描写,气象宏阔,生动的衬托出中山陵的巍巍气势。
5段:采用描写手法,从道上写到外丘岗坡坨。
道上是“浓翠蔽日”,丘岗坡坨上是“林丛复叠,莽苍深邃”,极力渲染了陵园庄严肃穆的气氛。
9段:展现中山陵的建筑特征。
“方山如屏,秦淮似带”,“城犹潜蛇,山若伏鳖”。
变幻无穷的四时景色,起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山河辽阔壮丽,钟山巍巍气势,陵园庄严肃穆,这正是中山陵建筑的特征。
七年级语文下册12《巍巍中山陵》教案(新版)苏教版
《巍巍中山陵》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是如何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2、通过学习,加深对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的了解,从“巍巍”的中山陵中感受到他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不朽,继续培养自己对革命者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相得益彰。
教学过程与方法:二.浏览课文,初步把握内容《巍巍中山陵》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文,学习说明文方法(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找方法、品语言)那么通过预习,你能找到答案吗?明确:明对象——中山陵;抓特征——巍巍(高大);理顺序——空间顺序;找方法——列数字等;品语言——准确、生动。
2、其实当时人们在为孙中山设计陵墓时也是煞费苦心的。
提出的设计方案很多,但只有40余份入选,其中最后只有一个方案被选中,它就是吕彦直的设计方案。
想想这些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为什么最后只有吕彦直的方案脱颖而出?吕彦直的设计凭借这些优势而入选了,但设计方案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建造。
课文中简单的介绍了陵园的建造情况,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些列举的数字能说明什么问题的?这样一座巍巍的建筑,到底建筑在什么地方呢?此地为什么能得到孙中山的青睐呢?这篇文章是介绍钟山陵的,但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文字介绍钟山呢?是不是偏题了?(1)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值得称道”?(2)陵园大道旁为什么栽种如此多的树木?(3)既然文章第7~11小节具体介绍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小节还要总写陵园平面布局?除了通过总体设计和布局,衬托中山先生博大的襟怀和不朽的业绩之外,哪些地方还以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形象呢?哪些地方可以表现中山陵“巍巍”的特征呢?请对照着课文,边阅读边完成课后的图表,并思考两个问题: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中山陵的?9、一篇优秀的说明文语言通常有两大特点:一是准确简洁;二是生动形象。
根据这两种语言特色,说明文的说明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平实说明;一是生动说明。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3、体会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4、感受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和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和空间顺序。
(2)品味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2、难点理解中山陵的建筑设计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中山陵的视频或展示几张中山陵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巍巍中山陵》这篇课文,领略中山陵的雄伟壮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思考: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山陵的哪些方面?(三)精读课文,分析建筑特征和空间顺序1、分组讨论:中山陵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中山陵的?2、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中山陵的总体特征是“巍巍”,即高大雄伟。
文章是按照由南往北的空间顺序来介绍的,依次介绍了中山陵的入口、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
3、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中山陵各个部分建筑特征的语句,进行分析和品味。
(四)品味语言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进行圈点批注。
2、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体会。
3、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品味文中准确、生动的形容词、动词和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五)探究内涵1、思考:中山陵的建筑设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它体现了孙中山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点拨。
3、明确:中山陵的建筑设计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精神,如博爱、民主、平等。
(六)拓展延伸1、介绍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巍巍中山陵_教案教学设计
巍巍中山陵_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巍巍中山陵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山陵这一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2.培养学生对先烈的敬仰之情。
3.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综合运用。
三、教学准备1.PPT2.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3.纸和笔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介绍中山陵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基本情况。
2.知识讲解(15分钟)2.1中山陵的历史背景讲解中山陵的建设背景,介绍中山陵的命名由来。
2.2中山陵的基本情况介绍中山陵的位置、规模以及建筑风格等基本情况。
3.图片展示(10分钟)通过展示中山陵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中山陵的宏伟壮丽,引发学生对先烈的敬仰之情。
4.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位伟人,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他们的事迹,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每个伟人对他们的影响。
5.整合讨论(10分钟)要求每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选取的伟人的事迹和对他们的影响,让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并对其他小组的分享进行评价。
6.延伸活动(15分钟)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与他们选取的伟人相关的地点,并进行PPT展示,介绍该地点的历史背景、意义以及相关的文化传承。
7.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中山陵的感悟和对先烈的敬仰之情的文章,并明天上交。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中山陵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一些伟人的事迹和对他们的影响。
通过展示和延伸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写作作业,可以让学生对中山陵有更深的思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
《巍巍中山陵》教案2
《巍巍中山陵》教案2《巍巍中陵》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
2.学习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了解中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教学重难点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以及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
设计思路讲解这篇,要先引导学生读,熟悉内容,明确中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如何抓住特征,有重点地说明事物,揣摩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
以上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完成。
安排一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1.教师导人。
中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笔墨,去瞻仰一下中陵。
(板书题。
)2.介绍作者。
刘叙杰,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
二、自主学习师:本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
下面自学,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1。
)1.认真读。
朗读或男女生分角色读。
2.画出并掌握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写中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4.本是介绍中陵的,为什么中第2自然段用一多半的字写钟的地理形势、优美景色?.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人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6.中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与陵园庄严肃穆气氛的形成有何作用?7.第7—1l自然段分写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8.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1.给加点字注音。
(出示幻灯片2。
)麓莽灵柩竣工深邃牌坊琉璃门楣趺参错要求:让一名学生起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学生进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