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关于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一、数学学法指导的现实意义1、顺应学科教学改革的趋势数学作为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对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这些作用发挥。
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教学只注重“教”,不注重“学”。
可见,任何企图以“教”代替“学”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行的,最终必将以教学的失败告终。
因此,从“教”向“学”转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再者,数学固有的注重思维判断、逻辑推理、逻辑运算、空间想像、实际运用等特点也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达到学习的目标与要求。
即不仅要研究“教”,更要研究“学”。
必须指出的是:长期以来,教学研究往往偏重于“教”的研究,而对于学生是怎样学的,是不是会学,学习效果如何等等往往关注较少。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协调运用的效果决定的,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
当前教学改革的新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是教学改革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满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资料共享平台《关于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https://www.)。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
换言之,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校正及自我评价。
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我们的广大中学生来说,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成绩,数学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
怎样才可以学好数学呢?这是不少朋友关心的话题,在这里我愿把我的一些体会介绍给大家,以资切磋。
第一点,深刻理解概念。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学习概念(包括定理、性质)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许多同学只注重记概念,而忽视了对其背景的理解,这样是学不好数学的,对于每个定义、定理,我们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深刻理解概念,还需要多做一些练习,什么是“多做多练习”,怎样“多做练习”呢?我将在后面的三点中和大家一同探讨。
第二点,多看一些例题。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们老师在讲解基础内容之后,总是给我们补充一些课外例、习题,这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学的概念、定理,一般较抽象,要把它们具体化,就需要把它们运用在题目中,由于我们刚接触到这些知识,运用起来还不够熟练,这时,例题就帮了我们大忙,我们可以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由于老师补充的例题十分有限,所以我们还应自己找一些来看,看例题,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
我们看例题,就是要真正掌握其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如果看一道就是一道,只记题目不记方法,看例题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每看一道题目,就应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维方法,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或同类型的题目,心中有了大概的印象,做起来也就容易了,不过要强调一点,除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则不要凭借主观臆断,那样会犯经验主义错误,走进死胡同的。
2。
要把想和看结合起来。
我们看例题,在读了题目以后,可以自己先大概想一下如何做,再对照解答,看自己的思路有哪点比解答更好,促使自己有所提高,或者自己的思路和解答不同,也要找出原因,总结经验。
3。
各难度层次的例题都照顾到。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因此,学生需要对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本文将从激发兴趣、理解概念、提高计算能力、积累解题经验、培养逻辑思维、加强练习、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参加竞赛、运用技巧以及寻求帮助等十个方面展开回答,为初中生提供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激发兴趣学习数学的第一步是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可以通过讲解数学知识背后的实际应用,或者结合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理解概念数学学习的核心是理解概念。
学生需要通过教材和老师的讲解,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含义和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将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加深理解。
三、提高计算能力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使用计算器、数学软件等工具,提高计算效率。
四、积累解题经验解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积累解题经验,熟悉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可以通过做题、分析题解、参考解答等方式,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五、培养逻辑思维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的学科。
学生需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参加数学竞赛等方式,提高逻辑思维的水平。
六、加强练习数学学习需要大量的练习。
学生应该注重每个知识点的练习,在练习中查漏补缺、强化记忆。
可以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七、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可以根据课程难度和个人能力,将时间分配给各个知识点和题型。
八、参加竞赛参加数学竞赛是提高数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竞赛可以提供更高层次、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九、运用技巧数学学习中,运用技巧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中学数学学法指导

中学数学学法指导本文旨在为中学生提供一些数学研究的有效指导方法。
通过采取以下策略,你将能够提高数学能力并更好地应对数学研究挑战。
1. 确定研究目标在开始研究之前,明确你的研究目标非常关键。
设定具体、明确的目标有助于你集中注意力并制定合适的研究计划。
确保你的目标是可实现的,并将其写下以备参考。
2. 创造良好研究环境为了有效地研究数学,你需要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研究环境。
确保研究区域没有任何分散注意力的物品,并保持良好的灯光和舒适的温度。
这样的环境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研究效果。
3. 使用多种研究资源利用多种研究资源可以让你更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
除了课本,你还可以参考一些辅助教材、练册、在线研究平台和视频教程等。
通过多样化的研究资源,你将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
4. 练与巩固数学研究需要不断的练和巩固。
做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练题有助于加深理解并提高技巧。
尝试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并在解题过程中注重理清思路和方法。
定期进行自我评估,找出自己的薄弱点并加以改进。
5. 寻求帮助和合作如果你在研究中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向老师、同学或家长寻求帮助。
他们可以提供额外的解释和指导,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此外,与同学们一起研究和讨论数学问题也能促进研究效果。
6. 实践与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应用价值。
尝试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例如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参与数学竞赛。
通过实践与应用,你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以上是一些中学数学学法指导的建议。
通过采取这些方法,你将能够提高数学研究效果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坚持研究并保持积极态度,相信你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学生。
> 注:本文所提供的建议供参考,具体实施方法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选择。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需要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来有效地掌握知识。
以下是一些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1. 基础知识的打牢:初中数学是建立在小学数学基础上的,确保你对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这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2. 逐步理解: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层次,逐步深入理解每个概念,避免盲目跳跃。
如果某个概念不理解,不要着急,可以寻求老师、同学或在线资源的帮助。
3. 培养逻辑思维:数学强调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多做推理类题目,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理解问题背后的规律,而不仅仅是记住方法。
4. 创造性地练习:大量的练习是掌握数学的关键,但不仅仅是重复,要注重练习的质量。
尝试不同类型的题目,挑战自己的思维。
5. 及时解决疑难问题:如果遇到不理解的问题,不要拖延,及时向老师请教或寻求他人的帮助,避免知识积压。
6. 建立笔记和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笔记或总结,将知识点、公式、方法整理成条理清晰的形式,便于复习和回顾。
7. 多维度的学习:多渠道获取知识,可以通过教科书、习题集、网上资源、视频教程等方式来学习,不要局限于一种学习方式。
8. 合理规划时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充分利用时间。
不要在短时间内过于压缩学习,要保持持续的学习和复习。
9. 定期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定期的复习,巩固记忆,避免知识遗忘。
10. 勇于挑战:不要害怕难题,勇于面对挑战。
通过解决难题,可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信心。
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耐心,数学是需要不断积累和反复练习的学科,坚持下去,你会逐步取得进步的。
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向老师、同学或其他学习资源寻求帮助。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一、学会学习五要:1、围绕老师讲述展开联想;2、理清教材文字叙述思路;3、听出教师讲述的重点难点;4、跨越听课的学习障碍,不受干扰;5、在理解基础上扼要笔记。
五先:1、先预习后听课;2、先尝试回忆后看书;3、先看书后做作业;4、先理解后记忆;5、先知识整理后入眠。
五会:1、会制定学习计划;2、会利用时间充分学习;3、会进行学习小结;4、会提出问题讨论学习;5、会阅读参考资料扩展学习。
二、调试学习心理问题五心:1、开始学习有决心;2、碰到困难有信心;3、研究问题有专心;4、反复学习有耐心;5、向别人学习要虚心。
六到:心到: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眼到:勤看,多方面增加感性知识;口到:勤问、勤背诵,熟记一些必需知识;耳到:要勤听,发挥听觉容量的最大潜力;手到:要勤写,抄写、记录是读书关键;足到:要勤跑,实地考察或请教别人。
提高数学成绩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听课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及时复习。
学生要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应做到:粗读。
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细读。
对书本知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
注意知识形成过程,对疑点做相应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这样,在听课时就有的放矢了。
学生听课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的方面,要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方法的体现,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要看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思:要多思、勤思、随听随思。
记:指学生记课堂要点。
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老师黑板上写什么就抄什么,往往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成绩不见提高。
因此记笔记要掌握记录时机,应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方法和思路,还要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
及时复习是提高数学成绩必不可少的方面。
复习做题时要先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再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在课本中找出与之相同的类型。
七年级学生数学学法指导

(2)细心地挖掘概念和公式
❖ 很多学生对概念和公式的学习不够重视,这 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
❖ 一、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 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单项式 的概念(数字和字母积的代数式是单项式) 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 单项式”。
❖ 二、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 实际题目的联系。
解题思路和方法、记老师所补充的内 容。 ❖ (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 ❖ 注意:笔记过程不能影响正常听课
3、课后复习方法指导
❖ (一)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 (1)每天先浏览教材中学习的内容及笔记,
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熟记公式、 定理。 ❖ (2)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 ❖ (3)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 ❖ (4)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适当地进行一题多解, 提高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
❖ 2 .急躁心理 . ❖ 一 是未认真审题,急于猜解题方案;
❖ 二是盲目尝试解题,急于书写答案,不能作 准确的逻辑推理,导致做题步骤混乱不严谨;
❖ 三 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 回顾和反思。
❖ 3 .定势心理 .
❖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 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 最终答案;(积极作用)
(1)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
❖ ①读概念,记住名称或符号; ❖ ②背诵定义,掌握特性; ❖ ③举出正反实例,体会概念反映的范围; ❖ ④进行练习,准确地判断; ❖ ⑤与其它概念进行比较,弄清概念间的关系。
(2)数学公式的学习方法
❖ ①正确书写公式,记住公式中字母间的关 系。
❖ ②懂得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推导过程。 ❖ ③用数字验算公式,在公式具体化过程中
初中生数学学法指导

初中生数学学法指导一、《初中生课前数学学习方法指导》1、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
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粗略地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
在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看: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了解新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仔细体会、认真思考,注意知识的发展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标记,以便带着问题去听课。
三做:在对预习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要求学生利用课外参考书做一定数量的练习(要求是有答案的练习)。
学生通过不同的题型的练习来了解这部分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教材要求掌握的程度,同时通过练习来发现自己真正存在的知识疑惑。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就好比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就能源源不断的获取新知识,汲取新的营养。
2 .明确数学学习要求。
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大量的概念、定理和公式,怎样才算真正地掌握了它们,老师应该明确指出需要怎样的一个过程,应达到什么要求,一般应从哪些方面去理解掌握。
(1)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的定义方式有描述性的,有指明外延的.一个数学概念需要记住名称,叙述出本质属性,体会出所涉及的范围,并应用概念准确进行判断。
这些问题老师没有要求,不给出学习方法,学生将很难有规律地进行学习。
下面我们归纳出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①读概论,记住名称或符号。
②阅背诵定义,掌握特性。
③举出正反实例,体会概念反映的范围。
④进行练习,准确地判断。
⑤与其它概念进行比较,弄清概念间的关系。
(2)数学公式的学习方法.公式具有抽象性,公式中的字母代表一定范围内的无穷多个数。
有的学生在学习公式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而有的学生却要翻来覆去地体会,才能跳出千变万化的数字关系里。
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学习公式过程需要的步骤,使学生能够迅速顺利地掌握公式.我们介绍的数学公式的学习方法是:①正确书写公式,记住公式中字母间的关系.②懂得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推导过程。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曹向菊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
而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文字发展到符号,从具体发展到抽象,由静态发展到动态……我们的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加之一部分同学还没有自觉获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同学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较差,久而久之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陷入厌学的困境。
这也往往是八年级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
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就七年级数学学法的一些感悟,简单概括为:预习,听课,复习,作业。
一、预习的方法预习是课前对要讲的数学内容进行了解,以便掌握听课的主动权。
由于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等,都能在听课中得到检验,矫正,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
因此,预习时就要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习,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补上,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
否则由于掌握旧知识的缺陷,从而造成学习的困难。
预习时,一般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联系划出来,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与问题,从而确定听课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听课效率。
在时间的安排上,预习一般放在复习和作业之后进行,即做完功课后,把下次课要学的内容看一遍,其要求则根据当时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如果时间允许,做做练习题;时间不允许,可以少思考一些问题,不必强求一律。
根据课程设置七年级的同学在预习上应该具备更多的时间,所以同学们在初中刚开始一定要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
二、听课的方法在校期间,听课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
在教师的指导,启发,帮助下学习,可以少走弯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数学知识,否则事倍功半,难以提高效率。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初中数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2.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3.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成绩。
教学内容:1. 初中数学学习特点和规律;2.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3. 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和成绩的策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和方法;2. 引出初中数学学习的新特点和挑战;3. 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讲解初中数学学习特点和规律(15分钟)1. 介绍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2. 分析初中数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3. 举例说明初中数学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三、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20分钟)1. 讲解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3. 介绍数学思维方法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和成绩的策略(15分钟)1. 分析影响数学学习效率的因素;2. 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3. 介绍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方法和技巧。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2. 强调学生在课后巩固和练习的重要性;3. 布置相关的数学学习任务和作业。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 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掌握程度;3. 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指导学生掌握初中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他们适量的指导和帮助。
在课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监督,确保他们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初中数学学习,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课前预的方法】(1)导学案引领法即根据教师课前编的导学案,带着明确的预任务去进行预。
这样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
(2)笔记预法如果预内容是关于教学概念、公式、定理时,可以采用这种预方法。
开始,可以在书上圈点,或者做简单的批注,在通读教材后,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做摘录笔记,就是预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自己在预中的收获。
(3)自主质疑探究法在预中难免会出现搞不懂的问题,同学们要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这样等第二天老师讲解时,就可以带着问题听课,听课就有针对性,听课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4)温故知新预法这是新旧知识联系的预法。
在预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巩固、补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
要求预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研究新知,使知识系统化。
(5)尝试操演预法对于比力简单的研究内容,同砚们往往预后提不出问题,觉得自己都市了,但是真正动手做题时,却是漏洞百出。
同砚们就要主动做课本上的随堂操演和题,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例题引领法同学们在预时,一定要重视对例题的预,例题是新知识点的应用,通过对例题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点的领悟。
【课堂研究学法】1.主动和数学老师交朋友之所以放在首位,因为它确实对数学研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的感情具有传递性的,与老师的距离近了,也就离数学近了。
如何与老师成为好朋友,很简单,经常在课堂上提问或经常跑去请教老师,你们自然就是朋友了。
2.必须提高听课的效率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研究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预预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后把自己理解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预后将课本的例题及老师要讲授的题提前完成,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与老师的方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更多的方法与技巧。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数学是一门探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等概念的学科。
在初中阶段,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素养,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一、明确学习目标初中数学学习目标主要包括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学生应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二、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的概念、代数、几何、概率等。
学生要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掌握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使基础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
学生应通过解决数学问题,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提高数学技能数学技能包括计算能力、解题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等。
学生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在解题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提炼关键信息、运用合适的解题方法;同时,注重数学语言的规范表达,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五、培养应用能力数学知识的应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
学生要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关键。
学生应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坚持每天学习,形成规律;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和方法同学、老师交流,积极探讨,互相借鉴;遇到问题,不怕困难,勇于挑战,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七、积极参与数学竞赛和活动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应抓住机会,积极参与,锻炼自己的数学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七年级数学学法指导

七年级数学学法指导和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内容多、抽象、理论性强、难度大,因而有不少学生进入初中之后不适应,这就使相当多的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从而产生畏惧感其实只要方法得当,完全能够良好过度。
现对七年级新同学数学学习方法给予几点指导,以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初中的数学学习。
加强修炼“运算”基本功运算是数学的基本功,是数学的灵魂,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都与运算有关运算能力不过关,直接影响初中、高中数学的学习。
运算准确率是自信心和耐心的体现,是严谨性强和细心的表达。
从数学考试试卷看,很多同学是题会做,却因计算出错而不得分。
因此想要学好数学,运算能力一定要强。
那么,如何提高运算能力呢?●1.平时注重运算能力的训练。
七上第一章有理数是数的运算,难度不大,但本章内容不容轻视,它是初中数学学习之根,以后每个章节的学习,都要应用有理数的计算。
为了加强训练,我们可以每天坚持用20分钟的时间练习5-10个计算题,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相信咱们都会是最棒的●2.遇到复杂运算,要充满自信,仔细查看课本例题,想清楚再写,规范计算过程及步骤,切记不要只写结果而忽视过程。
少跳步,少心算,草稿纸上也要写清楚,条理要清晰●3.对于有理数运算,弄清运算顺序,先定符号,再运算。
严格按照运算法则一步一步认真书写理解和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想要夯实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关键进入初中,重视预习、自主学习的学生会逐步尝到解决问题的甜头,自觉学习,为新知识打下基础。
七年级学生要自觉预习。
预习建议比较理想的预习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两读”法在课前预习环节,先读教材,做到:先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了解本节知识的大体内容。
再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该知识的形成过程,认真阅读例题讲解及书写过程。
了解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而后再做练习,通过练习来检查自己预习时掌握的情况,最后再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去听课。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
掌握好数学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数学学法指导,匡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二、学前准备1. 学习环境:选择一个肃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避免干扰和噪音,以便集中注意力。
2. 学习工具:准备好必要的学习工具,如铅笔、橡皮擦、直尺、计算器等,以便进行数学计算和练习。
三、学习方法1. 理解概念:数学是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上的,因此要先确保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听课、请教老师等方式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掌握基本技巧:数学学习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技巧,如加减乘除、分数运算、方程求解等。
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技巧。
3. 勤于思量:数学是一门需要思量的学科,要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要多思量问题的本质、解题方法和思路,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4. 注重实践:数学学习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知识。
可以通过做题、做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
5. 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数学学习需要时间和耐心,要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
可以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数学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解题技巧1. 阅读题目:在解题之前,要先子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可以在纸上画图、列出已知和未知量等,匡助理清思路。
2. 分析解题方法: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可以借助已学过的知识、类似题目的解法等,找到解题的思路。
3. 步骤清晰:在解题过程中,要将解题步骤清晰地展示出来,避免遗漏和混乱。
可以逐步推导、列出等,确保解题过程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4. 反复检查:解题完成后,要进行反复检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可以将答案代入原题,检验是否符合题目要求,避免粗心导致错误。
五、复习方法1. 复习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将知识点分阶段进行复习。
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一.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
1.预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
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
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
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
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
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
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
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
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
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
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学好数学的十个关键词下面这十个词是你学好数学的关键,当你在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回过头来看看这十个词,然后再进行反思,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这十个词是:转变思维、做好预习、认真听课、理解概念、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善做总结、多看例题、多做练习、轻装考试。
1 转变思维与小学数学相比较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
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
因此,如果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
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而初二的同学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每个人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这时我们应该努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如果感到自己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那么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训练,要在老指导下主动探求数学知识。
不仅注重知识的学习,还要学习数学的基本思维和基本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在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时要做到:(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
可以说上课是“思”是基础、关键;“思”是上课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
2 做好预习学习数学也要养成预习的习惯,初一年级时,很多同学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
初中数学预习应做到:先粗读,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
再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做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数学的预习不用你做太多的工作,主要是看数学课本,这需要我们既动脑思考,还要动手练习。
数学预习可以按“一划、二批、三试、四分”的方法来预习。
以“方程和它的解”一节为例来说明这种预习方法。
“一划”就是圈划知识要点,将“已知数”、“未知数”、“方程的解”、“解方程”几个基本概念,以及例1、例2下面“注意”提示内容都圈画出来。
“二批”就是把预习时的体会、见解以及自己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批注在书的空白地方,对例1中判定y2+2=4y-1与2x2+5x+8是否是方程,为什么?说不出理由,这时我们可以把疑问批在此二题旁。
“三试”就是尝试性地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四分”就是把自己预习的这节知识要点列出来,分出哪些是通过预习已掌握的,哪些知识是自己预习不能理解掌握的,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学习。
例如通过预习这节内容,我们可以列出以下要求:(1)什么是已知数,什么是未知数,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2)会判别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3)会列一元一次方程;(4)会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某一个方程的解。
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
3 认真听课课掌听课是初中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
数学听课要坚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耳到,就是在听课的过程中,既要听老师讲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又要听同学回答问题的内容,特别要注意听自己预习未看懂的问题。
眼到:就是一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所表达的意思,看老师的演示实验、板书内容,二看老师要求看的课本内容,把书上知识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联系起来。
口到:就是自己预习时没有掌握的,课堂上新生的疑问,都提出来,请教老师。
心到:就是课堂上要积极思考,注意理解课堂的新知识。
关键是理解并能融会贯通,灵活使用。
对于老师讲的新概念,应抓住关键字眼,变换角度去理解。
如命题“只有零和1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可以改写为“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零或1”。
手到:就是在听,看,思的同时,要适当地动手做一些笔记。
在听课方法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听课时要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
“思”是指要善于动脑思考。
“记”是指课堂笔记。
注意不要老师黑板上写什么就抄什么,不要用“记”代替“听”和“思”。
有的同学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
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让“记”为“听”和“思”服务。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数学的课堂学习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4 理解概念概念是数学的基石。
学习概念(包括定理、性质)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许多同学只注重记概念,而忽视了对其背景的理解,这样是学不好数学时,对于每个定义、定理,我们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正确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
犹如造房屋那样,基础打得牢靠些,将来在它的上面造起来的房屋就不会坍毁。
因此,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的好处不仅仅在于能解出几个习题。
打基础的惟一方法是不大厌其烦地反复学习;既不要以为基本的概念很抽象,不易理解,就干脆把它放过去,又不要以为它很容易懂,而不去深入理解。
凡是基础的东西总不免有些单调,缺乏变化,容易使人感到厌倦,以致产生“现在不去重视它,也没有什么关系”的误解。
事实恰恰相反,今天基础打得不好,明天就会发现缺陷。
还有平常所谓的“懂了”,这里面还有一个深浅的程度之分,甚至有“真懂”与“假懂”之分。
我们对怎样才算学好了、真懂了,要有一个高的标准。
多一分耕耘,就多一分收获。
我们要把基础知识扎扎实实地学到手,就要舍得下功夫。
学习数学,从不知到知,从没有印象到有印象,而且还要“印”的正确,“印的清楚,决不是轻而易举之事,一定要舍得付出你的脑力劳动,通过多次反复的钻研和练习,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学习数学,宁可多花一些时间,学得精一些、深一些、透一些,学到的知识也就扎实些、牢靠些。
对学习中的困难要有足够的估计,多作一些准备,不要一味地贪求眼前的快。
作者:青青云中月5 课的复习有的同学在课后往往由于急于完成书面作业,而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和复习。
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
为此,必须要求自己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再做作业。
复习巩固应注意掌握以下四种方法:(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趁热打铁”,当天学习的功课当天必须复习,无论当天作业有多少,多难,都要巩固复习,一定要养成先看书复习再做作业的习惯。
(2)广泛采用综合复习方法。
即通过找出知识的左右关系和纵横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提高,这种方法既适用于平时复习更适用于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和毕业复习。
综合复习具体可分“三步走”:首先是统观全局,浏览全部内容,通过唤起回忆,初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印象。
其次是加深理解,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是整理巩固,像华罗庚所说:“找另一条线索把旧东西重新贯穿起来”。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重视实际应用的复习方法。
数学复习不能像文科复习主要靠背记,应通过“完成实际作业”来实现对数学的复习,教育家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意把知识的实际应用作为重要的复习方法”,例如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可做以下四道题:①方程3x2-5x+a=0根大于-2而小于0,另一根大于1而小于3。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②方程2mx2-4mx+3(m-1)=0有两个实数根,确定实数m的范围.③方程x2+(m-2)x+5-m=0的两根都大于2,确定实数m的范围④已知三角形两边长a、b是方程2x2-mx+2=0的两根,且c边长为8,求实数m的范围。
通过练习,从正、侧、反面三种不同角度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便于孤住本质强化记忆。
正面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用判别式讨论数的性质;根与系数关系的公式,把一元二次方程用函数的知识去理解,侧面以二次函数的角度来解决有关方程与不等式的问题,经过尝试失误,找出错误原因和解决办法,从反面留下深刻印象。
(4)广览博集,突破薄弱环节的复习方法。
要提高数学综合能力,还应突破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一是多在薄弱再节上下功夫,加强巩固好课本知识,二是适当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收集整理,广览博集,突破这一薄弱环节,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6.独立作业数学学习往往是通过做作业,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加深理解和学会运用,从而形成技能技巧,以及发展智力与数学能力。
由于作业是在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的,能检查出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考查出能力的水平,所以它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当做错的题目较多时,往往标志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存在缺陷或问题,应引起警觉,需及早查明原因,予以解决。
通常,数学作业表现为解题,解题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因此,在做作业前需要先复习,在基本理解与掌握所学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花费了时间,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解题,要按一定的程序、步骤进行。
首先,要弄清题意,认真读题,仔细理解题意。
如哪些是已知的数据、条件,哪些是未知数、结论,题中涉及哪些运算,它们相互之间是怎样联系着的,能否用图表示出来,等等,要详加推敲,彻底弄清。
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探索解题的途径,找出已知与未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回忆与之有关的知识方法,学过的例题、解过的题目等,并从形式到内容,从已知数、条件到未知数、结论,考虑能否利用它们的结果或方法,可否引进适当辅助元素后加以利用,是否能找出与该题有关的一个特殊目题或一个类似问题,考察解决它们对当前同题有什么启发,能否把它分开,一部分一部分加以考察或变更,再重新组合,以达到所求结果,等等。
根据探索得到的解题方案,按照所要求的书写格式和规范,把解的过程叙述出来,并力求茼单、明白、完整。
最后还要对解题进行回顾,检查解答是否正确无误。
每步推理或运算是否立论有据,答案是否说尽无遗,思考一下解题方法可否改进或是否有新的解法,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总之,同学们做作业时应先尝试回忆复习,归纳、整理知识点,做习题应先审题,分析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理清思路,再开始做作业,完成以后,自我检查,提高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