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知识应知应会
保密工作应知应会(下)试题及答案
![保密工作应知应会(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f6871a2cc58bd63086bd7a.png)
一、判断题第1题、做好国家和涉密单位的保密工作,应加大保密的物理设施投入,配备安全防护设备,提高技防。
对第2题、《保密法》规定,绝密级国家秘密,经过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
对第3题、重要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不需要经过人事任命机关批准。
错第4题、涉密机关、单位不具备复制条件的,应当到复制国家秘密载体定点单位复制。
对第5题、保密制度是指国家保密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所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保密规则或行为规范。
对第6题、接收人员应当对接收的密件,及时在收文(件)登记簿上登记造册。
对第7题、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事关最高利益的重要工作,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
对第8题、借阅、借用国家密件,要经借出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
对第9题、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对第10题、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阅读、处理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在办公室进行,不允许将秘密文件、资料带回家中或者带到公共场所阅办。
对第11题、在日常业务工作中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应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
对第12题、销毁国家秘密载体,必须要履行清点、登记手续,经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严禁私自销毁。
对第13题、需集中销毁的国家密件应当送往文件销毁定点单位销毁。
对第14题、通信设备电磁泄漏发射泄密是通信泄密隐患之一。
对第15题、复制秘密载体,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对第16题、国家秘密,企业秘密,部门秘密是国家、企业和相关部门单位的重要战略资源,与国家、企业和部门单位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对第17题、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中的保密规定。
对第18题、涉密人员邮寄国家秘密载体时,必须交由机要交通或机要通信传递,不能使用普通邮政或特快专递传递。
对第19题、汇编秘密文件资料形成的秘密载体,应当按照其中的最高密级、最长保密期限管理。
对第20题、《保密法》的效力,是指<保密法》的生效范围。
保密知识和常识应知应会
![保密知识和常识应知应会](https://img.taocdn.com/s3/m/d6fbf306f242336c1fb95e4c.png)
保密知识和常识应知应会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颁布31周年,也是深入贯彻“十三五”规划、开展保密自查、提升工作质量的关键之年。
日常工作中,有哪些保密知识和常识是我们应该要知道的呢?一、保密载体有哪些种类?涉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
二、摘抄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摘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当经文件、资料原制发机关、单位批准。
摘录、引用国家秘密内容的笔记本,要做出与原件一致的国家秘密标志,按原件同样的保密措施进行管理,且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与原件一致。
三、复制保密载体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1.复制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应当经主管领导批准;复制其他机关、单位产生的涉密载体,应当经制发机关、单位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复制。
2.复制涉密载体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或删除国家秘密标志。
3.复制涉密载体应当履行登记手续,加盖复制机关、单位的戳记。
复制件要采取与原件相同的保密措施。
4.复制涉密载体应尽量在本机关、本单位内部进行,需要送外单位复制的,应当委托具有涉密载体印制资质的单位复制。
5.严禁复制绝密级涉密载体。
确因工作需要复制的,属于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必须经本机关、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非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须经原密级确定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
四、为什么非涉密计算机、存储设备不可以处理国家秘密信息?非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无法按照国家保密规定进行管理,缺乏安全保密防护措施,而且连接互联网可能被感染计算机病毒,或被植入窃密程序。
五、为什么移动存储介质不能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包括:U盘、手机、数码相机、MP3、MP4等具有存储功能的电子产品。
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极有可能使涉密计算机被植入间谍窃密程序或感染计算机病毒。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五十题详解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五十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2ec16e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42.png)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五⼗题详解员⼯安全保密⼯作《应知应会五⼗题》⼀、什么是国家秘密?国家秘密分⼏个等级?答: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定时间内只限⼀定范围的⼈员知悉的事项。
国家秘密分为三级,即“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
⼆、保密⼯作的原则是什么?答:业务谁主管,保密谁负责。
三、保密⼯作“四同步”是什么?答:涉及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程项⽬建设,保密防护措施要与基本建设“同计划、同预算、同建设、同验收”。
四、保密⼯作“五同时”是什么?答:保密⼯作要与主管业务⼯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
五、国防科技⼯业安全保密“六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答:1、禁⽌私⾃在机关、单位登陆互联⽹;2、禁⽌在家⽤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3、禁⽌涉密⽹与互联⽹连接或在连接互联⽹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4、禁⽌私⾃留存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或涉密⽂件资料;5、禁⽌在涉密计算机与⾮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移动存储介质;6、禁⽌擅⾃对外披露单位涉密信息和内部信息。
六、保密⼯作“七个不放过”内容是什么?1、不放过⼀个⼈;2、不放过⼀台计算机;3、不放过⼀个存储介质;4、不放过⼀件涉密载体;5、不放过⼀个⽂件柜;6、不放过⼀个办公桌;7、不放过⼀个抽屉。
七、中船重⼯集团涉密⼈员“⼗不准”是什么?答:1、不准擅⾃复制、私存或横传涉密载体;2、不准携带涉密载体到⽆安全保障的场所(包括家中、公共场所、涉外活动场所等)或擅⾃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出境;3、不准使⽤⽆密码保护措施的通信系统传输国家秘密信息;4、不准擅⾃安排、接待⽆关⼈员参观泄密场所或产品;5、不准在涉密会议会场使⽤⽆线话筒;6、不准使⽤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或使⽤连接互联⽹的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7、不准在公开场合谈论国家秘密或在公开宣传活动中涉及国家秘密;8、必须在涉密载体上标明密级并到保密部门指定单位制作或销毁;9、必须在传递涉密载体时履⾏登记签字⼿续,绝密⽂件当天借阅当天归还;10、必须在对外部提供资料、稿件或制作印刷品、宣传品前进⾏保密审查。
保密知识
![保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c4c3215cc175527072208c6.png)
保密知识1、什么是保密?国家、单位、家庭、个人,出于某种需要或由于相互间的利害关系及其他种种原因,有些不想让外人知道,不能对外公开,或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时间以外公开的,这些需要加以保护、隐蔽、限制和不外泄的事情或问题都可以说是保密。
2、什么是国家秘密?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那几级?区分密级的标准是什么?《保密法》第九条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这一条还原则规定了区分三个密级的标准。
“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国家保密局会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制定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则是确定各类国家秘密事项密级的具体标准。
4、《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分别于什么时候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简称〈保密法〉)于1988年9月5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89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机密法实施办法》(简称〈保密法实施办法〉)于199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哪些行为属于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下列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一、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二、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三、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机密的;四、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五、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
6、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和权利主要有哪些?(1)、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人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https://img.taocdn.com/s3/m/b4500f756c175f0e7dd13744.png)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ff0000;">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1.201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对于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我国保密工作体制的核心是党管保密;中央保密委员会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
3.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国家秘密区别于其他秘密的关键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依法公开方针。
国家秘密的基本属性包括专属性、限定性、法定性。
国家秘密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4.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5.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国家秘密保密期限届满,自行解密。
6.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基本原则是工作需要原则和最小化原则。
7. 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的,自发现之日起,绝密级十日内,机密、秘密级六十日内查无下落的,应当按泄密事件处理。
涉密事件的查处工作的终结期限为三个月。
个人发生泄密案件时,应立即将事件的具体情节如实报告本单位保密组织;需由公安机关破案的,要同时向发案地点的公安机关报案。
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损害后果。
8.保密工作应当坚持最小化、全程化、精准化、自主化、法制化原则。
9.保密工作要做到四个管好:管好一双眼、管好一张嘴、管好一个门、管好一张网。
10.涉密信息设备不得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不得具有无限互联功能。
将非涉密信息复制到涉密计算机,应对复制的数据进行病毒查杀、使用一次性光盘导入、使用经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信息单向导入设备。
机关人员保密应知应会课件
![机关人员保密应知应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ed124b011ca300a7c39007.png)
泄露国家秘密分为:故意泄露
过失泄露
是指 行 为 人 应 当 预 见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泄露 国家秘密的后果,却思想麻 痹、疏忽大意,不按照有关 规定对国家秘密实施有效管 理,或者虽然预见到自己的 行为会造成泄露国家秘密的 后果,却因过于自信、心存 侥幸而造成国家秘密被泄露。
06-重要涉密人员在社会交往中为什么要特别谨慎 • 重要涉密人员因知 悉秘密数量较多、 密级较高,往往是 境外情报机关重点 关注的对象,也是 社会各方面人员关 注的重点,在交友 方面尤其要慎之又 慎。
《刑法》对泄露国家秘密的规定 • 《刑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 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 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 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此外,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二百八十二条、第 二百八十五条、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二百八十 七条、第三百九十八条等条款都明确作出违反 保密规定所应受到的处罚。
1. 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 以上的; 2. 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 以上的; 3. 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3项(件) 以上的; 4. 向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泄露 国家秘密,造成或者可能造 成 危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国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防安全或者其他严重危害后
果
的; 5. 通过口头、书面或者网络等方 式向公众散布、传播国家秘 密 的; 6. 利用职权指使或者强迫他人违 反保守国家秘密发的规定泄 露 国家秘密的; 7. 以谋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 密的;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8. 其他清洁严重的情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保密知识
![保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92b8359a8956bec0975e3eb.png)
1、什么是保密?“保密”,是指国家、公民、法人或社会组织对关系自身安全和利益,公开后会对自身利益造成损害的秘密信息,控制其知悉范围,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保障其安全的一种保护行为。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自“秘密”产生后,就有了“保密”的行为,小至个人、家庭,大到组织、政党、国家,为了维护其秘密信息,都需要“保密”。
2、什么是国家秘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从这一定义看,国家秘密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1)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这是构成国家秘密的实质要素,是准确判定某一信息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关键问题。
(2)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这是国家秘密的程序要素。
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必须在履行确定相应密级的程序后,才能成为法律认可的国家秘密。
所谓法定程序,是指《保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简称《保密法实施办法》)就确定、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以及解密所做出的一系列相应的规定。
国家秘密的这一要素,是强调确定国家秘密的统一性与合法性,防止主观随意性。
(3)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
这是国家秘密的时空要素。
国家秘密不可能是永远的秘密。
随着一定的时间和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或变更密级或解密。
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发生密级由低变高的现象。
国家秘密的接触、知悉的范围必须限定在需要知悉的范围内,不能控制知悉范围的信息就不能称其为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的三个基本要素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3、什么是保密工作?保密工作是指按照我国《保密法》的规定,为保守国家秘密而进行的工作。
我们党和国家的保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由各级党委、党组保密委员会实施的领导和决策工作;二是由各级政府保密工作部门实施的保密管理工作;三是由各级党政军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内的保密工作机构实施的保密管理工作;四是由具体业务部门承担的、渗透在各项业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
保密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保密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9ece4a14791711cc7917ed.png)
保密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本测试卷题目对应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适用于机关、单位涉密人员能力测试和《保密法》普及教育测试之用。
一、单选题(每题1分)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___。
A.公开B.选择性公开C.依法公开2.()___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A.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B.保密员C.办公室主任D.保密干部3.()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___限定在最小范围。
A.单位需要B.职务C.级别D.工作需要4.()机关、单位应当按照保密法的规定,严格限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对知悉___以上国家秘密的人员,应当作出书面记录。
A.秘密级B. 绝密级C.机密级D.内部5.()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机密级不超过___年,秘密级不超过10年。
A.15年B.20年C.25年D.30年6.()机关、单位应当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由承办人依据有关保密事项范围拟定___,报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并采取相应保密措施。
A.密级和知悉范围B.密级和保密期限C.密级D.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7.()国家秘密标志应当标注___。
A.密级B.解密条件C.密级和保密期限8.()机关、单位对不属于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认为符合保密法有关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规定的,___。
A.可以向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单位提出建议B.可自行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C.可向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建议D.可由本单位定密责任人作出决定9.()___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编号、登记、签收手续。
A.传递B.收发C.复制D.销毁10.()摘录、引用、汇编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按照规定报批,___改变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A.不得擅自B.可以酌情C.经部门领导同意可以11.()销毁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___手续,并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销毁机构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单位销毁。
保密知识(最新)
![保密知识(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36a33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c.png)
保密知识培训运行六部
最新课件
2
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3
4
一、保密的意义(为什么)
1、保密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2、保密是确保公司生存的需要。3、保密是维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保密工作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主要泄密渠道
认识误区:1、无秘可保(没有秘密、不先进不需要保密)2、有密难保(头绪多、环节多、涉密人员多、人员流动大、窃密手段先进)3、与已无关(领导的事、管理的事、专业人员的事)
曾刊登于1964年的《中国画报》封面的一张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的照片大家可能都有印象铁人精神整整感动了一代人,但这张照片无意中也透露了许多的秘密。
案例一:
16
案例:
案例二:2000年6月,某部委下属某所一高级工程师携带密码箱准备乘火车出差。该密码箱中装有涉及国防重大工程的保密资料二十多份及存有此资料内容的软盘一张。该工程师验票的瞬间,突然 发现密码箱被盗。
8
9
工作秘密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其公务活动和内部管理中产生的不属于国家秘密而又不宜对外公开,一 旦公开或被泄露,会给本机关、单位的工作带来被动,造成损害的事项。
工作秘密不分等级,需要标注的,可在属于工作秘密的载体上(如文件 、资料的首页 )标注“内部”、“内部文件 ”、“内部资料”、“内部刊物”等字样,作为工作秘密的标志。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有些重要的工作秘密,也属于国家秘密。
22
综上所述,保密工作任重 而道远,做好保密工作,要慎之又慎,切不可马虎 大意。保密工作是一项长期坚 持的工作,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持久不懈的努力。
保密工作要以预防 为主,要做好日常的维护防范工作,“亡羊补牢”对保密工作来说已经为时晚矣。做好保密工作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企业每位员工的共同努力。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测试题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005d8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e.png)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测试题1.我国保密法律制度体系以()为核心。
[单选题]A.宪法B.国家安全法C.保守国家秘密法(正确答案)D.国防法2.保密法治的核心价值是()。
[单选题]A.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正确答案)B.保障公民正当权益C.制裁泄露国家秘密行为D规范保密管理行为3.国家秘密的变更指的是()的变更 [单选题]A、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正确答案)B、密级、保密期限、涉密内容C、保密期限、知悉范围D、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涉密内容4.接触国家秘密事项的人员或者机关、单位的范围,由()的机关、单位限定。
[单选题]A、确定密级(正确答案)B、保密部门确定C、上级确定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军事秘密,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下有期徒刑。
[单选题]A、三年B、五年C、五年以上十年(正确答案)6.关于在手机使用中保密要求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不得在手机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B.不得在手机上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C.使用商用加密手机谈论以及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正确答案)D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门使用手机7.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单选题]A.国家公务员B.共产党员C.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正确答案)8.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和使用的涉密载体全部清退,并()。
[单选题]A.登记销毁B.订卷归档C.办理移交手续(正确答案)9.过失泄露绝密级()件、机密级( )件或秘密级()件的,应予立案。
[单选题]A.1,2,3B.1 3,3C.1,3,4(正确答案)10.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如何划分()。
[单选题]A.绝密、机密、秘密B.核心、重要、一般(正确答案)C.重要、一般、内部1.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A.对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正确答案)B.为保密工作机构履行职责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保障(正确答案)C.对保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总结(正确答案)D.及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正确答案)2.单位保密委员会组成人员是()。
党政干部和涉密人员保密常识必知必读150问完整版
![党政干部和涉密人员保密常识必知必读150问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8852bc680203d8ce2f24a1.png)
一、保密工作方针、原则和体制1.什么是保密工作?保密工作就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将国家秘密控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防止泄露或被非法利用,由国家专门机构组织实施的活动。
从工作目的看,保密工作包括预防和打击窃密泄密活动;从工作过程看,保密工作贯穿国家秘密运行的全过程;从工作方式看,保密工作主要包括宣传教育、法制建设、指导管理、技术防护、监督检查等方面。
2.保密工作的方针是什么?保密法规定,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即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3.保密工作应当坚持哪几项原则?保密工作应当坚持最小化、全程化、精准化、自主化、法制化五项原则。
4.保密工作领导体制是怎样的?中央保密委员会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各级党的保密委员会是党管保密的专门组织。
下级保密委员会接受上级保密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
5.保密工作管理体制是怎样的?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
机关、单位设立保密工作机构或者指定人员专门负责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
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管理或者指导本系统的保密工作。
6.行业系统内上下级单位保密工作管理关系是怎样的?业务工作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垂直管理的单位,保密工作以上级业务部门管理为主,同时接受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业务工作接受上级业务部门指导的单位,保密工作以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为主,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
二、国家秘密7.什么是国家秘密?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8.国家秘密分哪几个等级?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职工应知应会保密知识汇总10篇
![职工应知应会保密知识汇总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4bba5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e.png)
国家秘密与工作秘密的区别一、法律性质不同:国家秘密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事项,工作秘密则是指机关(单位)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或者获取的,不属于国家秘密,但泄露后会妨碍机关(单位)正常履行职能或者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造成不利影响的内部敏感事项。
二、确定方式及程序的不同:国家秘密的确定必须依法进行,必须在国家保密工作部门会同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发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范围内操作,不得随意确定,其程序由定密责任人确定。
工作秘密的确定以各级国家机关自行确定为主,对少数中央国家机关有统一规定或明确授权的,才从其规定,其程序由承办人拟定属于工作秘密及其知悉范围的意见,报本机关(单位)负责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员审核批准。
三、产生领域不同:国家秘密既可能产生于党政机关的公务活动,也可能产生于其他组织、团体活动,而工作秘密则只能产生于机关(单位)的履职过程。
四、标志不同:属于工作秘密的文件、资料及其他载体,可以以“工作秘密”、“工作机密”、“内部”、“内部资料”、“注意保密”等作标志,不得标上国家秘密(机密、绝密)的密级标志。
五、适用的法律不同:国家秘密受《保密法》的保护,泄露国家秘密的法律责任形式是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工作秘密受《公务员法》《工作秘密管理暂行办法》的保护,泄露工作秘密的法律责任形式是行政责任。
六、责任不同:泄露国家秘密,要根据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其他情节确定有关责任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的,可以承担行政责任,情节和后果严重的,则要承担刑事责任。
泄露工作秘密的,有关责任人只承担行政责任,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
干部职工应履行的保密义务第一条掌握并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第二条自觉接受保密宣传教育,了解并知悉应当承担的保密责任,掌握必备的保密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保密能力;第三条依法管理和使用国家秘密,保证国家秘密在运行过程中处于安全状态;第四条自觉接受保密检查:第五条制止和纠正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发现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及时报告,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一般涉密人员应知应会
![一般涉密人员应知应会](https://img.taocdn.com/s3/m/a363438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d.png)
一般涉密人员应知应会1.什么是国家秘密?国家秘密是指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为一定范围内的人员所知悉。
2.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分几等?涉密人员分为三级:核心级(即绝密级)、重要级(即机器机密级)和一般级(即机密级)。
3.新的《保密法》于何时修订和施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2年4月29日修改并通过,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4.涉密载体包括哪些种类?涉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形式记录国家秘密信息的纸质、光学、电磁等各种载体。
5.涉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1)权利:①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他们有权在其职责和业务范围内掌握、知悉和管理本级国家秘密。
②参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相应等级涉密会议、科技交流、展览等涉密活动的权利。
③ 有权进入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保密场所。
④按照学校相应管理规定,享受相应等级的涉密人员保密补贴。
⑤涉密人员应享有的其它法定权利。
(2)义务:① 保守国家秘密,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国家秘密。
②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上级机关、学校制定、发布的各项保密制度和规定。
严格遵守和执行《涉密人员保密规范》。
③自觉接受各级保密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④ 学习保密知识,提高保密技能,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保密教育培训。
⑤发现泄密隐患和发生泄密事件,立即向学校保密工作机构报告,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协助、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查处。
(3)涉密人员除愿意承担上述涉密人员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律义务外,还应当承担下列义务:1① 掌握本岗位的保密范围,明确分管工作的保密责任。
②不向任何第三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披露、提供、泄露所掌握、知悉、管理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商业秘密。
③ 不得以发表论文、发表作品、教学、科研、学术报告、新闻报道、成果申报等方式泄露或传播保密信息。
④不使用或者允许他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使用上述秘密信息。
保密安全基本知识
![保密安全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ceebe8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e.png)
保密安全基本知识
保密安全基本知识大全
保密安全是指国家秘密信息不被泄露、不被窃取、不被篡改、不被非法利用的保障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XX年4月29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公布,自20XX年10月1日起施行。
保密安全基本知识有哪些
保密安全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保密安全意识: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将涉密信息泄露给任何未经授权的人员。
2.保密范围:要明确自己的保密范围,并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将涉密信息泄露给任何未经授权的人员。
3.保密措施:要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确保涉密信息的安全,如加密、备份、存储等。
4.保密责任:要明确自己的保密责任,如泄露涉密信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保密教育:要定期进行保密教育,提高保密意识,防止涉密信息泄露。
6.保密检查:要定期进行保密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涉密信息泄露。
7.保密宣传:要积极宣传保密知识,提高保密意识,防止涉密信息泄露。
总之,保密安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保密规定,防止涉密信息泄露。
*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
1.201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对于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我国保密工作体制的核心是党管保密;中央保密委员会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
3.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国家秘密区别于其他秘密的关键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依法公开方针。
国家秘密的基本属性包括专属性、限定性、法定性。
国家秘密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4.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5.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
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国家秘密保密期限届满,自行解密。
6.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基本原则是工作需要原则和最小化原则。
7. 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的,自发现之日起,绝密级十日内,机密、秘密级六十日内查无下落的,应当按泄密事件处理。
涉密事件的查处工作的终结期限为三个月。
个人发生泄密案件时,应立即将事件的具体情节如实报告本单位保密组织;需由公安机关破案的,要同时向发案地点的公安机关报案。
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损害后果。
8.保密工作应当坚持最小化、全程化、精准化、自主化、法制化原则。
9.保密工作要做到四个管好:管好一双眼、管好一张嘴、管好一个门、管好一张网。
10.涉密信息设备不得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不得具有无限互联功能。
将非涉密信息复制到涉密计算机,应对复制的数据进行病毒查杀、使用一次性光盘导入、使用经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信息单向导入设备。
11.保密法制的功能包括规范功能、引导功能和制裁功能。
保密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12.起草涉密文件、资料时,产生的过程稿、送审稿、修改稿、征求意见稿不可以当废品出售;不能使用非涉密计算机。
13.配偶、子女和本人都是涉密人员,也不能互相谈涉密事项。
与家人和亲朋好友谈论国家秘密的行为,属于擅自扩大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泄密行为。
14.《成都铁路局涉密载体保密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涉密文件管理人员应对当年收到的涉密载体进行每月清点,每季核查,及时收回在外流转的涉密载体。
15.机关、单位确定国家秘密的直接依据是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
一份文件为机密级,保密期限是10年,应当标注为机密★10年。
某文件为秘密级,该文件保密期限最长可以确定为10 年。
16.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立案: 泄露绝密级1项(件)以上的、泄露机密级3项(件)以上的、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4项(件)以上的,违反保密规定,将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或者计算机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相连接,泄露国家秘密的。
17.1951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必须十分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
”
18.《保密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机关、单位不得将依法应当公开的事项确定为国家秘密,不得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公开”。
19.保密宣传教育的基本内容保密工作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保密法律法规、保密知识技能、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
保密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主要包括: 领导干部、涉密人员、公务员、保密干部。
20.保密工作的内容包括宣传教育、法制建设、指导管理、技术防护、监督检查等方面。
21.涉密岗位,是指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经管或者经常接触、知悉国家秘密事项的岗位。
涉密岗位根据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分为核心、重要和一般三个等级。
22.涉密载体是指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
纸质载体的密件,其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在首页(或者封面)标明。
收发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手续;使用涉密载体,要根据密级和制发机关、单位要求,确定知悉人员范围;办理登记、签收手续,应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阅读、使用。
摘录、引用国家秘密内容形成的涉密载体,应按原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管理。
管理绝密级涉密载体,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
制、摘抄。
涉密载体销毁应履行清点、登记、审批手续,销毁登记、审批记录应当长期保存备查。
23.涉密网络中介质交叉使用的风险是指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或在非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导致涉密信息极易被窃取。
24. 涉密会议、活动的保密工作实行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主办单位应当采取严格参加人员审查、严格涉密载体管理、严格场所设备检查、严格新闻报道审查保密措施。
不准携带手机进入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场所。
查阅、收听、观看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记录、录音、录像。
涉密会议不能使用无线麦克风和其他不符合国家保密标准要求的音响设备。
25.机构撤销、合并时,原机构的涉密载体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移交给制发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合并后的新单位。
移交时,须履行登记、签收手续。
26.对保密检查中发现存在严重泄密隐患的网络、设施、设备和场所,检查人员应当立即向检查组负责人或者组织检查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采取责令停止使用、断开网络连接、封存设备处置措施。
27.保密干部,是依照保密法律规定,组织开展保密工作的人员,包括各级保密委员会组织成人员、各级保密行政管理
部门工作人员、各级保密工作机构的专兼职工作人员。
保密干部应当具备的素质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调研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
28.涉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及其相关配套设施、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应用目标和规则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的系统或网络。
涉密程度是指涉密信息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国家秘密信息的密级,是确定系统安全保密防护级别的依据。
29.处理秘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口令长度不少于8位,更换周期不超过1个月。
机密级计算机,身份鉴别口令的更新周期为7天。
30.保密要害部位应当是存放、保管涉密载体的最小专用场所、独立场所、固定场所,如机关、单位内部计统保密室、档案室和涉密信息系统机房等。
保密要害部门是指机关、单位日常工作中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该根据有关规定安装防盗报警装置、视频监控和电子门禁系统。
不能随意携带家人、亲朋好友和其他无关人员进入涉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