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空间尺度和特点
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
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是建筑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提供了人们交流互动的场所,还承载着城市文化的传承和演绎。
因此,在建筑中合理、精心地设计公共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几个关键要素。
一、流线与通达性一个好的公共空间应该具备流线畅通和通达性良好的特点,便于人们的进出和活动。
流线的设置应该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比如在一个购物中心中设计合理的购物通道,使人们能够舒适地流动其中,不受拥堵和阻碍。
二、场所感与尺度公共空间的设计要能够给人营造出舒适的场所感,同时要考虑到空间尺度的合理性。
比如,在一个公园中,需要设置合适的座椅和休息区域,以便人们可以在其中休息和放松。
此外,不同的公共空间具有不同的尺度要求,设计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尺度的大小。
三、功能性与多样性公共空间在设计之初,要明确其功能性和多样性。
一方面,公共空间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比如提供餐饮、娱乐、休闲等设施。
另一方面,公共空间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多样性,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设置儿童游乐区、瑜伽区等,使公共空间成为一个能够满足多种需求的场所。
四、景观与绿化景观和绿化是公共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能够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和身心的舒缓。
因此,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要注重景观和绿化的布局,比如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设置喷泉和小水池等等,以营造出一个宜人的环境。
五、灯光与材料灯光和材料的选择对于公共空间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灯光设计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增加空间的美感。
适当的材料选择能够影响空间的整体品质,比如使用天然材料能够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氛围,使用金属材料能够增加现代感。
六、安全性与易维护性公共空间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安全性和易维护性。
安全性包括保证人们在公共空间中不受到伤害的设计,比如在楼梯和斜坡处设置扶手,提供消防通道等。
易维护性包括考虑到空间的日常维护和保洁工作,比如使用易清洁的材料,设置便捷的垃圾桶等。
公共空间期末个人总结
公共空间期末个人总结一、引言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和交流的重要载体。
通过学习《公共空间与城市生活》这门课程,我对公共空间的概念、功能与规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结合课程内容,从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功能及规划、设计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与思考。
二、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公共空间是供公众使用的开放空间,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大厅等。
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相对,私有空间是个人或组织拥有并控制的空间,而公共空间属于公共领域,不属于任何个体或组织所有。
公共空间的特点包括可见性、协同性、公共性和开放性。
首先,公共空间应当是可见的,能够给人带来视觉的愉悦和参与感。
其次,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考虑到不同人群之间的协同性,即适应人们的集体行为和交流需求。
再次,公共空间是公共领域,即每个人都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使用和享受。
最后,公共空间应当是开放的,方便公众进出和利用。
三、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传统与现代的转变。
1. 传统阶段:传统社会的公共空间主要是城市中的公共场所,如宫殿、庙宇、广场等。
这些公共场所起初是为君主制服务的,君主可以通过举办庆典和游行来展示自己的权威和威力。
2. 现代阶段:现代社会的公共空间则是以市民为主体,是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场所。
公共场所不再仅仅是为了展示权威,而是为了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和交流沟通的需求而设置。
在这个阶段,公共空间的设计变得更关注市民的需求和体验。
四、公共空间的功能与规划公共空间的功能多样,包括社交功能、文化功能、体育功能和环境功能等。
1. 社交功能:公共空间是人们交流和互动的场所,促进着人们的社交活动。
在公共空间中,人们可以结识新朋友、交流信息、开展社交活动等。
2. 文化功能:公共空间以文化活动为特色,举办各种文化展览、艺术表演等活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3. 体育功能:公共空间提供了户外运动的场所,如公园、健身设施等,有利于人们进行锻炼和身体健康。
城市规划中的小尺度建筑设计与公共景观空间分析
城市规划中的小尺度建筑设计与公共景观空间分析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旨在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城市内各种元素,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在城市规划中,小尺度建筑设计和公共景观空间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本文将分析小尺度建筑设计与公共景观空间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发挥其潜力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小尺度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小尺度建筑是指城市中的个别建筑物,如住宅、商业建筑、学校、医院等。
它们既是城市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
小尺度建筑的设计应关注建筑外观、功能、空间布局等方面,以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合理的小尺度建筑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打造独特的城市风貌。
其次,公共景观空间也是城市规划中的关键因素。
公共景观空间指的是城市中供居民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的公共区域,如公园、广场、步行街等。
这些空间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与自然互动的机会,也是促进社交联系和社区凝聚力的重要场所。
公共景观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合理规划功能区域、交通流线和景观元素,以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小尺度建筑设计与公共景观空间的结合是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通过将小尺度建筑与公共景观空间相结合,可以创造多样且具有活力的城市景观。
例如,在住宅区域内设置公园或绿化带,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商业区域设置广场或步行街,为人们提供社交交流的机会。
这种结合可以打破城市的单调性,增加人们的活动空间,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此外,小尺度建筑设计和公共景观空间的规划还能够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规划小尺度建筑和公共景观空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考虑节能降耗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及景观空间的生态恢复和水资源管理。
这将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
总之,小尺度建筑设计与公共景观空间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它们的合理规划和设计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广场空间围合形态的特点
广场空间围合形态的特点广场是城市中的公共空间,通常以围合的形态存在。
广场的形态特点是广场的尺度、布局、形状与空间组织、广场功能与活动、广场元素与景观等方面的特征。
首先,广场的尺度是指广场的大小和比例。
广场的尺度应该与城市的规模和居民的数量相适应,大城市通常有较大的广场,小城市则可以有较小的广场。
广场的尺度也取决于其功能和用途,例如大型文化广场需要足够的空间容纳大量的人群和活动,而小型休闲广场则可以相对较小。
其次,广场的布局是指广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相对位置。
广场的布局应该考虑到城市的交通流线和人流线,以及周边建筑物、景观和其他公共空间的关系。
广场的布局应该方便人们的出行和活动,并且增加城市的视觉效果和景观价值。
广场的形状与空间组织是指广场的形态和空间结构。
广场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矩形、圆形、椭圆形等,也可以是非常规形状。
广场的形状应该与周边环境和功能相匹配,不同形状的广场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和视觉效果。
广场的空间组织则涉及到广场内部空间的划分和组织,例如中央广场、步行街、绿地、水体、座椅等。
广场的功能与活动是广场设计的核心内容。
广场应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交流、集会、展览等多种需求,同时还可以承担特定的功能,如文化、商业、教育、体育等。
广场的设计应该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
广场的元素与景观是广场的视觉特点和环境特色。
广场的元素包括建筑物、雕塑、喷泉、绿化、照明、座椅等。
广场的景观则包括植物、水体、景观设计等。
广场的元素与景观应该与周边环境和功能相协调,创造出宜人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氛围。
在实际设计中,广场的形态往往是综合考虑以上方面的特点来确定的。
不同的城市和地区有不同的广场形态,例如中国的人民广场、纽约的时代广场、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等。
这些广场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成为城市的重要标志和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总结起来,广场空间围合形态的特点包括尺度适应城市规模、布局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形状与空间组织多样性、功能与活动多样性、元素与景观视觉效果和环境特色等方面的特征。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
(二)以套穿的方法将主要空间按一定序列的组合
这种空间多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基本可归纳为五种形式:
1.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这种布局形式具有流线紧凑、方向单一、简洁明确;流程不重复、不逆行、不交叉等 优但也有流线不灵活、人多时易拥挤、不利单独使用某空间等缺点。主要用于展览性 建筑。
2.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
(一)室外空间与建筑 一般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的构成,主事是依靠建筑或建筑群体的 组合,而其他诸如场地、道路、绿化、建筑小品等,只是起着 一定的配合与充实或补充的作用。通过建筑的组合,所形成的 室外空间,应体现一定的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并把握一定的
比例、尺度关系。
(二)室外空间与场地 室外空间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一般可划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1.开敞场地 又称集散广场,其大小和形状应视公共建筑的性质、规模以及所处的地段情况而定。如影剧院、会堂、体 育馆、铁路客运站等公共建筑。这类广场常根据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 局形式。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在艺术处理上要求也较高,因此需要深入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等 构图问题,并为人们观赏主体建筑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2.活动场地 有些公共建筑因功能需要设置室外活动场地,而这些活动场地与室内空间的联系是比较密切的,一般应靠 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室外场地的布置应与绿化、道路、建筑小品、围墙等组成有机的整体。 3.停车场地 主要为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现代大型公共建筑中,汽车的停放是一个影响全局的重要问题,一定 要予以重视。
(三)室外空间与绿地
在建筑室外空间组合中,绿化对于美化环境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当然,在考虑绿 化时,应尽量根据原有的绿化条件,结合总体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绿化形 式。在绿化布局中,结合公共建筑的性质,依照室处空间的构思意境,常以各种建 筑装饰小品,突出室外空间构图中的某些重点,直到强调主体建筑,点缀空间的作 用。因此,在设计中常常在比较显要的地方,如主要出入口、广场中心、庭园绿化 焦点等处,设置灯柱、花架、花墙、喷泉、水池、雕像、亭子等装饰小品,借以使 室外空间有起有伏、高低错落,节奏分明,使人有离开街道闹市步入过渡性的空间 之感,又似进入室内空间的序幕与前奏。当然,建筑小品虽可以起到点缀环境、丰 富环境的作用,但是不可以滥用,要结合布局的需要,巧妙地运用,才不致于画蛇 添足,而力求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各类建筑的空间尺度
各类建筑的空间尺度门的尺寸1.门高: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2m,再高也以不宜超过2.4m,否则有空洞感,门扇制作也需特别加强。
如造型、通风、采光需要时,可在门上加腰窗,其高度从0.4m起,但也不宜过高。
供车辆或设备通过的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其高度宜较车辆或设备高出0.3~0.5m,以免车辆因颠簸或设备需要垫滚筒搬运时碰撞门框。
至于各类车辆通行的净空要求,要查阅相应的规范。
如果是体育场馆、展览厅堂之类大体量、大空间的建筑物,需要设置超尺度的门时,可在大门扇上加设常规尺寸的附门,供大门勿需开启时,人们可以通行。
现今建筑内各种设备管井的检查门颇多,它不是经常通过的地方,所以一般上框高与普通门齐或还低一些,下边还留有与踢脚线同高的门槛,其净高就不必拘泥于2m,1.5m左右即可。
2.门宽:一般住宅分户门0.9~1m,分室门0.8~0.9m,厨房门0.8m左右,卫生间门0.7~0.8m,由于考虑现代家具的搬入,现今多取上限尺寸。
公共建筑的门宽一般单扇门1m,双扇门1.2~1.8m,再宽就要考虑门扇的制作,双扇门或多扇门的门扇宽以0.6~1.0m为宜。
供安全疏散的太平门的宽度,要根据计算和规范(有关防火规范)规定设置。
管道并供检修的门,宽度一般为0.6m。
供机动车或设备通过的门,除其自身宽度外,每边也直留出0.3~0.5m的空隙。
附带说一下,供检修的"人孔"其尺寸也不宜小于0.6m×0.6m。
窗的尺寸1.窗高:一般住宅建筑中,窗的高度为1.5m,加上窗台高0.9m,则窗顶距楼面2.4m,还留有0.4m的结构高度。
在公共建筑中,窗台高度由1.0~1.8m不等,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0m。
至于窗的高度则根据采光、通风、空间形象等要求来决定,但要注意过高窗户的刚度问题,必要时要加设横梁或"拼樘"。
此外,窗台高低于0.8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城市综合体的特征
城市综合体的特征1、超大空间尺度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
由于建筑规模和尺度的扩张,建筑的室内空间也相对较大,一方面与室外的巨形空间和尺度协调,另一方面则与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
2、功能复合性城市综合体自身可以实现完整的工作、生活配套运营体系。
其拥有城市的多重功能:商务办公、居住、(包括酒店、住宅、居住公寓等)、商业、文化娱乐消费、完善的交通出行系统,形成城市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复合性。
同时,各功能之间联系紧密,互为补充。
3、通道树型交通体系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Access Tree)体系。
这种交通系统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
4、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是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特征。
通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
街具的功能日趋追求综合效益,其细部设计的越来越符合人体尺度的要求,布置得位置、方式、数量更加考虑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特点。
同时,街具于周围的环境要求更加协调,从而丰富了街道空间景观。
另外,街具材料要考虑环保节能要求,做到与环境的和谐和可持续5、高科技集成设施城市综合体既有大众化的一面,同时又是高科技、高智能的集合。
其先进的设施充分反映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这种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因素。
室内交通以垂直高速电梯、步行电梯、自动扶梯、露明电梯为主;通讯由电话、电报、电传、电视、传真联网电脑等组成;安全系统通过电视系统、监听系统、紧急呼叫系统、传呼系统的设置和分区得以保证。
6、高可达性城市综合体通常位于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城市功能相对集中的区域,如位于城市CBD,城市的副中心或规划中的城市未来发展新区,拥有与外界联系紧密的城市主要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
公共空间设计概述
(二)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于德国的包豪斯学派。现代风格主要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 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重发挥结构本身的形式美,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 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坚持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坚持遵循自然的法则 和“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强调“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因此,现代风格具有造型简约、装饰简 洁的特点。
传统风格
现代风格
混合风格
(一)传统风格 传统风格是指吸收传统装饰的特点,以保持传统装饰原有文化内涵与气质的一种室内空间设计风 格。在巴洛克式风格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常常利用繁复的绘画和雕塑、夸张的纹样、强烈的色彩, 以及贵重的材质等装饰空间,以营造多变、奢华的空间氛围;在中式风格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可以 利用中国传统建筑构件、中式家具及传统装饰图案等装饰空间,从而营造庄严、恢宏的空间效果。
(二)形态的多样化 由于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建筑设计 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建筑设计师 开始运用延伸、包容、过渡、渗透等 手段对空间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公 共空间也随之出现了多种新形态。同 时,信息技术拓展了空间的概念,出 现了非实体性的虚拟空间,也使公共 空间的形态日趋丰富和多样。
(三)景观的渗透化 如今,生态环保理念已被越来越 多的人推崇,因此,室内设计师们也 开始将自然景观引入公共空间设计中, 以实现室内空间的生态化发展。例如, 设计师常常通过开敞的空间或透明的 界面借用室外景观,使室外景观延伸 到室内。值得注意的是,现如今的室 内景观设计大多重静态陈设,轻互动 体验,因此未来的公共空间设计应当 增加生态体验式服务项目,以增强人 与景观的互动。
三、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功能的复合化
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
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设计除了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之外,还逐渐注重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
公共空间作为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为人们提供休憩和交流的场所,还承载着传递城市文化和社交活动的功能。
因此,如何合理设计和利用建筑中的公共空间成为了建筑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共空间的定义与重要性公共空间是指与私人空间相对立的开放环境,具有公众共享的性质。
它可以是自然环境中的公园和广场,也可以是建筑中的大厅和走廊。
公共空间的存在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必需,更是城市文化、社会交往和民主参与的重要载体。
对于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而言,它是建筑与城市环境相交融的纽带,是连接室内与室外的过渡区域。
设计一个合理的公共空间,能够促进城市居民的社交互动、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进而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凝聚力。
二、公共空间设计的原则1. 人本设计:将人的需求和体验放在设计的核心,追求人与空间的和谐统一。
包括提供多样化的功能、舒适的环境、便捷的交通等方面。
2. 开放性与连通性:建筑中的公共空间应具有开放性,便于人们自由进入和使用,同时与周边环境有良好的联系。
通过良好的连通性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流,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与氛围。
3. 多功能性:公共空间应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休闲区、阅读区、娱乐区等,为不同人群提供丰富的选择。
4. 空间尺度与布局:合理的空间尺度和布局能够提供开敞的视野和舒适的氛围。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的处理,例如合适的座椅设置、绿植的引入等。
5. 特色与创新: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追求特色与创新,注重与城市文化和历史相结合。
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元素,吸引人们驻足并体验。
三、经典公共空间设计案例1. 国家大剧院(鸟巢),北京,中国: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国家大剧院以其奇特的外观和宏伟的内部空间设计成为北京市区的地标性建筑。
其充满活力的广场和步道将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巧妙地连接起来,同时提供了一个吸引游客和市民休憩的开放空间。
公共空间要素
城市公共空间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营建中消失的种种问题与冲突,归纳了影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若干重要因素一一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环境质量、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和公共文化活动,研讨这些要素对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力,并通过实际案例总结其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应用方法-、城市公共空间的进呈现状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
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
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二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巡游、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其缘由有观点认为:在现代科技的促进下,过去需要发生在公共空间领域的一部分社会及市政功能已经转移到了私密领域(如消遣、资讯猎取以及消费过程可以依靠家庭中的电视和互联网来完成),曾经只能以集体和公共形式消失的活动也在逐步转化成为更加个人和私密的形式(例如城市中的各种缴费手续,过去必需到指定的公共场所完成,而现在则可以通过网络甚至通讯手段就可以在私密领域完成),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愈趋减弱。
但对于目前我们国家的城市现状而言,公共空间的使用仍旧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占主流地位,只是由于设施陈旧、设计不当以及人们的意识水平不高等缘由,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相对低下,服务力量有限,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
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供应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化进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纪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
凯文•林奇(K. LinCh)的“城市意象理论”、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的“城市活力分析”以及扬・盖尔(Jan GehI)的“交往与空间”等理论,都对营建共性突出、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的意义作出了乐观研讨。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及特征_李曦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11-0048-02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及特征收稿日期:2009-12-05作者简介:李 曦(1975-),男,工程师,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重庆 400000李 曦摘 要:通过分析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及构成,探讨了建筑、街道、广场、绿地系统等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要素,阐述了这些基本要素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作用以及体现出来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组成元素,特征中图分类号:T U984.113文献标识码:A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城市公共空间意指城市内各建筑物之间的所有公众可以任意到达的外部环境空间形式的总合,这种空间关系依照不同的规模和层次联系在一起。
从早期都市狭窄的街道、集市的码头到后来的社区花园、广场、公园、步行购物中心,以至今天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Open Space ),都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范畴。
例如:古罗马集会广场;巴黎塞纳河两岸(Seine River );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 );上海外滩(见图1)。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空间(U rban Public Space )是指由城市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垂直界面和地面、水面等水平界面围合,由环境小品、使用者、使用元素等组合而成的城市空间。
它们是从大自然中分隔出来的,是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度性的为人们城市生活使用的空间,主要包括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与绿地等。
2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2.1 城市空间的边缘———建筑建筑设计及其相关空间环境的形成,不但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其是否能对所在地段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关注与周边的环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环境特色。
如重庆市渝中区的CBD 商务圈,解放碑周边的建筑不论是立面、顶部、体量、色彩还是裙房高度都做了相应的协调,所以整体风格看起来很一致,与其公共空间所要体现的现代、高速、时尚相协调(见图2)。
(完整)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分析与探讨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分析与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分析与探讨摘要:本文主要就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概念与特点,简述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一些规划设计的措施,使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更加人性化, 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建设美丽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on public space landscape design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summarized som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summarizes some design measures, the city public space landscape more humane, achieve person and natural harmonious unification, construction beautiful city public space landscape.Key words: City public space; landscape design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概念及特点景观规划设计,就是利用景观学原理,解决景观水平上的经济、生态和文化问题的实践研究。
在认识和理解景观特征和价值的基础上,对区域内的各种景观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通过规划,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依据自然景观的适宜性、功能性和生态特性,经济景观的合理性及社会景观的文化性和继承性,结合地方文化背景,以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出发点,以景观保护为前提,“以人为本”为规划设计手段,合理规划和设计景观区内的各种景观要素和人为活动,在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使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景观形态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协调统一。
其目的是充分展现景观所应具有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美学功能。
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尺度思考探究
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尺度思考探究摘要: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是提供城市居民赖以休憩与出行的重要空间场所,体现了合理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布局设计的必要性。
而当代城市中绝大部分居民白天工作紧张忙碌,夜间外出锻炼健身、交友聚会、休闲购物等已成为生活常态。
近年来,人性化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理念已得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重视,城市空间规划的原有实施方案也亟待调整。
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应结合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特征及城市居民需求来开展,突出人性化尺度在提升城市宜居性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公共空间;人性化;尺度1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实例夜间照明景观作为城市空间景观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城市地区的夜间照明公共设施景观是否达到美观与丰富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审美需求的实现。
目前,城市照明景观的总体规划设计思路正全面趋于合理及完善。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针对城市夜间照明的生态景观系统应进行必要的科学规划,凸显人性化设计尺度对于改善城市照明空间景观的必要性,为城市居民创造美观与生动的城市夜景欣赏体验。
例如,杭州西湖亮灯有一个主题,叫“中国意·西子情”,用水墨画境、林山光绘的手法,将整个西湖的山山水水联系到一起。
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人员使用光影在夜间塑造了一个崭新的西湖盛景,在二十国集团会议期间成为一道亮丽风景,也成为杭州的一张城市名片。
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用“印象西湖”的实景声光表演,营造了一个西湖夜游可运营模式。
此外,“印象西湖”实景演出选址在西湖曲苑风荷一个相对封闭的水面,较好地解决了生态环境、观演视线、交通组织、人流疏散安全等问题。
2 城市公共空间照明人性化尺度总体实施思路2.1 凸显便民宗旨相较城市居民的私人日常居住生活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应能为城市地区的全体居民生活提供快捷与方便。
人性化尺度的城市空间优化设计就是为城市居民的白天和晚上出行提供便捷化的设计,确保城市居民均可实现快捷出行、安全通行的目标。
为确保城市公共空间区域优化设计方案得以实现,设计人员应全面掌握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并且要针对城市空间中的各种特殊群体给予全方位的便民空间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空间结构形态解析
城市公共空间空间结构形态解析本文通过结合苏州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试图从类型学的角度分析影响城市公共空间空间结构形态的的因素,包括围合形式、围合度、空间断面等,探讨其多样化塑造的可能性。
城市公共空间由限定空间的各个界面组成,包括底界面、垂直界面、顶界面。
由于这些界面的构建特征不同,塑造出多样化的城市公共空间空间结构形态。
城市公共空间因其空间结构形态的差异性,赋予人们多样化的空间感受,同时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影响城市公共空间的空间结构形态因素中,尤以空间围合、空间断面形态最为重要,不论哪个因素的特征发生变化,都会产生公共空间空间结构形态的变化,从而形成空间感受的变化。
空间围合1.围合的形式空间的围合主要由垂直界面形成,其围合的形式由形成围合的垂直界面数量所决定,数量不同,围合产生的形式不同。
目前,依据围合的垂直界面数量形成的围合形式的不同,苏州城市公共空间围合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且每一种空间围合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1)一面围合――“―”型公共空间中的垂直界面,哪怕只是独立的一个垂直界面,也要比单一的依靠底界面对空间的限定作用强。
由于单一垂直面只能表达所面对的虚空间,因此对空间围合感的强弱与垂直界面本身的长度有关,垂直界面越长,围合的感觉越强,例如苏州近几年修复的相门等几座城墙,由于城墙本身又高又长,使所在的公共空间产生的围合感觉较为强烈。
当让,当垂直界面长度有限时,对空间只能形成限定,围合感则很弱,此时,往往利用其独立性及唯一性,作为空间的边界或空间的中心,引导人们的视线,使其成为视觉注目的焦点,作为景墙使其成为空间的中心(图1)。
(2)两面围合――“L”型和“=”型a.“L”型相交的两个垂直界面,对空间的围合感加强,越靠近角落,空间围合感越强。
此外,围合感也会随着两个垂直界面形成的角度而变化,角度越小,围合感越强,反之,则越小。
在苏州城市公共空间中,该类型的空间往往位于街角,由相邻建筑围合形成街头绿地、城市小广场,或是由转接的墙体围合形成,例如苏州齐门,新建的“L”型城墙因其大角度减弱了空间的围合感(图2)。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
光照效果———— 色彩的视觉随着照在色彩上的光线的色相和彩度
的变化而变化。
光渗———— 指对着背景看一个光亮物体时,其尺寸会明显地增大。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与理论
色彩的协调和不协调——
【视觉 机能 】
眼睛喜欢少量色相的结合。超过三个色相就难以获得成功。单色
方案可以给人一种端庄、紧凑和有力的印象,但也可能让人很快 失去兴致。这时,引入小面积的对应原色相的接近补色就会使方 案活跃起来。 以两个或三个基本色相为基础的设色方案,能适应眼睛要求简朴 的特性,同时也能使之多样化。同时,眼睛还偏爱保持适当距离 的色相,它喜爱色相同或紧密相邻(类似色)或明确地远离(对比色)。 眼睛喜欢色块的大小和色相的彩度二者多样化。喜欢色彩的面积 与它的彩度成反比变化。 色彩有一种起源含糊的心理联想。如绿色代表春天,橙色是秋色, 蓝是天空。同时,绿色象征着生机,蓝色代表深邃,黄色代表活 泼等等。最显著的联想是,红、黄类为暖色调,蓝、绿类为冷色 调。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与理论
视觉界面是被人感知到的知觉空间界面,不同层次空 间界面产生了不同层次的视觉界面。 视觉界面的规律(同视觉规律): 类似律、临近律、新近律、良好连续律、连锁律、背 景一图形关系等。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在塑造空间 形态上主要是通过分析、控制城市空间界面,使人们 在认知城市空间时获设计安排的视觉界面。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与理论
【视线 视线的高低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理地位势态。 高度】 视线高度相近时,——心理上容易获得平等的心态; 视线高于别人时,——一般会产生一种优势心态; 视线低于别人时,——往往会形成一种劣势心态。 高高在上的王座和一定的空间距离,塑造一种至高无 上的权威;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坐在较高的地方 公共空间中观看活动空间中坐憩设施的设计原则:提 供高于自然人站立时视线高度(一般可取1.5~1.6米) 的空间。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层级划分与布局特点
城市规划论文——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层级划分与布局特点学校:南京工程学院班级:建筑学121指导老师:熊东旭姓名:丁刘雨学号:214120115目录一、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概念 (3)二、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特征与形式 (3)2.1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 (3)2.2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 (3)三、层次结构的概念、实践意义 (4)3.1层次结构的概念 (4)3.2实践意义 (4)3.3三个层次 (5)3.3.1 宏观层次 (5)3.3.2中观层次 (5)3.3.3 微观层次 (5)3.4各层次之间的互动关系 (5)四、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概念 (6)五、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类 (6)5.1 分类及定义 (6)5.2 相互关系 (7)六、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级结构 (7)6.1城市的单核及多核结构 (7)6.2.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分级 (7)七、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布和基本区位模式 (8)7.1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布 (8)八、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选址 (9)九、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规划布局 (10)9.1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规划布局的基本要素 (10)9.2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规划布局的主要形态 (10)十、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交通组织 (11)10.1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交通组织的基本原则 (11)10.2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对外交通组织的基本形式 (11)10.3现状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一致程度分析 (11)十、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2)十一、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举例 (13)南京市 (13)一、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概念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是指“城市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公共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居民公共活动最频繁、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场所”;城市中的各级、各类公共活动中心区,尽管其规模、主要功能构成以及发展背景和发展特征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但其实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是各种城市公共活动发展和集聚的中心,是市民进行公共交往、交流的集中地。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的应用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的应用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空间。
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同样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代科技的融入、人性化设计的考量以及对生态保护的要求,城市公共空间的基础设施设计更具有易用性、易操作性、便利性以及环保性的特点。
一、城市公共信息设施设计科技的进步促使城市不断的发展与生活设施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公共信息设施。
不论在公交站牌前、地铁里、火车候车大厅、飞机候机室还是各种生活娱乐场所,人们需要各种指引,引导我们达到我们想要去的地方,同时需要满足人使用的易读性以及美观性。
1.公共信息设计的易读性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着大量的公共信息系统,以便更好的满足、服务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
设计较好的公共信息系统是能够与人进行良好、有效的信息传递与沟通,通过信息显示、方向指引、提醒注意等形式使人们在陌生的环境中能够快速找到想要去的地点以及方向;同时,也能够通过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得到相应的提醒以及必要的提示。
因此,若易读性是保证信息系统设计实现价值的重要因素,避免在阅读以及观看的过程中出现误读或者看不懂等情况。
2.公共信息设计的情感化关怀公共信息设计不仅要保证设计的易读性,同时要具有人性化的关怀。
比如母婴医院的公共信息设计,要更能够体现出对母亲以及新出生婴儿的关怀。
在进行造型、材质以及颜色的选择上既要突出医院的属性,又能够体现干净、环保、整洁的特点,同时在造型设计过程中要能够给人以安全、安心的心里暗示,所以在设计上可以选择环保材料、造型设计尽量以圆角为主,同时,在颜色属性的体现上可以采取红色、蓝色等具有医院代表的颜色。
情感化关怀是需要一直被提倡以及关注的设计要点,设计要服务于人,满足人的心里以及情感需求。
3.公共信息设计的多功能性在满足公共信息的基本功能的同时,可以根据公共信息的特点以及展示形式结合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设计方式,利用太阳能发电提供屏幕显示,或者将公共信息设施与公共休息设施等形式相结合,体现公共信息设计的多功能性。
(完整版)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
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Urban Open Space)★城市公共空间概述★广场★步行街★中心区★滨水区★公园第一节城市公共空间概述城市公共空间概念(Open Space):开敞空间、开放空间、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相对于城市中专用空间(服务于特定建筑物、特定人群的空间)而言,如相对独立的社区、工矿企业、福利院、机关单位等,其为面向广泛的市民大众开敞的空间,它具有公共性与大众性。
——城市中存在于建筑实体之外的面向广泛市民大众服务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流等多重功能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空间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1。
1 概念表述1.2 关键词1.3 四层涵义大众化的服务对象,所有人均可使用,自由进出,没有阶级分化和贫富之嫌。
开敞空间体的概念,外部空间的形态特征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一切自然要素及人工要素都是其研究对象;具有生态、娱乐、文化、美学等多重目标和功能,研究中建立目标、进行价值取向的过程很重要;载体的概念,承载了自然界或人类多种活动与联系。
2.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2。
1 空间型制2.1.1 典型型制 -—六大典型型制广场、中心区、步行街、公园、滨水区、街头绿地2.1.2 非典型型制随着城市绿化要求共享及开敞化-—“拆墙透绿",一些大型开敞的社区正以一种全新的户外空间类型显示着其重要性。
eg:穿插于老年住宅区内用于散步、小坐和娱乐的绿化区;供医院探视者、病人和工作人员使用的庭院、花园;幼托中心的户外游戏、学习和锻炼的区域;大学校园里建筑之间用于休息、交往、学习的空间等。
2.2 形状点状、线状、面状3. 城市公共空间特征3.1 功能的广泛eg:休闲、娱乐、游憩、购物、交流、生态、锻炼、观览、晒太阳等3.2 人员物资的流动性城市公共空间,于不同的时间段有着不同的人群分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呈现着一定的肌理性. 3.3 空间结构的开放性(民主性、大众性)所有人都可使用,保证行动自由,无阶级分化、贫富之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共空间空间尺度和特点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供公众集体活动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包括街道、广场、公园等。
这些空间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城市的社会生活和城市形象有着重要影响。
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和特点与城市发展和人们的需求紧密相关。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
1. 小尺度公共空间:小尺度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巷道、小广场等。
这些空间通常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出行和交流的场所。
小尺度公共空间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小的面积,能够容纳大量人员活动和交通流量。
这些空间通常设置有道路、人行道、停车位等设施,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2. 中尺度公共空间:中尺度公共空间包括大型广场、公园等。
这些空间通常面积较大,能够容纳大量人员休闲和集体活动。
中尺度公共空间通常设置有绿地、座椅、景观等设施,以提供人们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这些空间在城市中起到了凝聚人气、增加城市形象的作用。
3. 大尺度公共空间:大尺度公共空间包括城市公园、体育场馆等。
这些空间通常具有较大的面积和容量,能够容纳大规模的人员活动和集会。
大尺度公共空间通常设置有运动场地、舞台、展览馆等设施,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这些空间在城市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体育和社交功能。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
1. 多功能性:城市公共空间通常具有多种功能,既可以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可以作为人们交流和社交的场所。
这些空间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 公共性:城市公共空间是供公众集体使用的场所,不受个人或特定群体的占用。
这些空间的开放性和公共性使得人们可以自由进入和使用,享受公共资源。
公共空间的存在和使用对于促进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3. 可持续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
这些空间应注重绿化和生态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
同时,公共空间的管理和运营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文化性:城市公共空间通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城市形象。
这些空间的设计和布局应注重体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色,以及人们的审美和情感需求。
公共空间的文化性使得城市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地方,吸引人们驻足和参与。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和特点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城市规划和设计师应注重公共空间的尺度和特点,以提供更好的城市公共空间供人们使用,促
进城市的社会和文化发展。
同时,政府和社区也应加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和维护,使其能够持续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只有充分发挥城市公共空间的潜力,才能够满足人们对城市生活和社会交流的需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