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报告】《农村初中语文校本作业的分层探索》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自立项以来,本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进行了认真踏实的科学研究,经过调查研究,理论学习,确定方案,付诸实施,深入反馈,交流总结等环节,最终形成了研究报告,已达到预期目标,符合课题结题的规范和要求。
现将研究过程、计划执行、方案实施及科研成果等工作报告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可见,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有益的延伸和补充。
它对发展学生智力、开阔学生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阅读还能促进学生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自由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目标,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开拓更广阔的视野,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更可以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
这就是所谓“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因此,任何一位优秀学生无一不称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得益于课外书”。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阅读,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从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
我国阅读专家曾祥芹和韩雪屏提出新世纪人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教育家们也发现,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有密切的关系。
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越早越有利。
农村初中多元化作文教学探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多元化作文教学探究》结题报告沛县河口中学李妍摘要:作文教学自身长期以来没有充分开发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及生活素材没有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导致作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因此,尽快构建科学、系统的多元化作文教学,努力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训练,是作文教学走出一直以来的困境、切实提高作文教学实效和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课题从农村中学学生写作中的实际困惑出发,研究如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多元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如何多元化立意、多元化评价学生的作文等。
加强学生多元化作文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关键词:作文教学多元化指导多元化立意多元化评价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以作文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创设开放的、富有生机的、富有创造性的、生动活泼的作文课堂教学流程,改变当前中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达到爱作文,会作文,能作文,乐作文的理想境界。
有一次作文课两天后,我班还有一个学生没交作文,我很生气,找到他,本想好好批评他一顿,没想到他却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写,而是我觉得我的生活太单调,实在没什么可写的。
”当时,我很吃惊,按理说,中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应该有写不完的内容。
但我转念一想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实际写作中,学生们最困惑的仍是没有内容、材料可写;即使有了写作的材料,也往往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往往是为写事而写事,缺乏中心意识。
这固然与写作本身的综合性、极富创造性、强调积累、涉及思想认识水平等有关,但是,作文教学自身长期以来没有充分开发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及生活素材没有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应是导致作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主要原因。
因此,尽快构建科学、系统的多元化作文教学,努力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训练,是作文教学走出一直以来的困境、切实提高作文教学实效和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作文指导课应从学生写作中的实际困惑出发,帮助并培养学生自觉地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并进而能够思考、认识生活、社会、自然,从而多角度立意与选材提高写作能力。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
微型课题成果申报材料巴中市微型课题研究优秀成果评选申报材料成果名称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途径的研究申报人申报人单位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七日填表说明一、请用计算机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要清晰、工整。
二、统一用A4纸双面印制,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全文统一用宋体,题目为3号宋体加粗,正文为小四宋体、两端对齐。
四、正文段落行距为固定值,22磅。
五、本手册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承担信誉保证并在封面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六、未尽事宜,请与县教研室联系。
立项审批通知书课题实施(研究)方案研究(结题)报告可附页效果证明材料(具体材料附表后)证明材料包括:教学日记、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学生作业作品、个案、谈话记录、教学案例、研究报告、发表或交流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图片资料)等各种能反映研究过程的资料。
巴中市平昌县云台中学学校微型课题成果鉴定书课题名称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途径的研究课题编号研究单位课题主持人结题日期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八日说明:若学校批准立项的微型课题只签“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意见”,不签“巴中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证明材料文本(附件)附件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写作能力初探谈到学生作文,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作文,十有八九的语文老师都会摇头叹气,怨声满天,作文本应是五味俱全的东西,而到这些学生的作文里,却成了苍白无味的腊团,令老师咀嚼而无味、弃之不能。
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我们《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途径的研究》课题组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农村初中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写作能力不强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课题组经过调查,认为主要有基础薄弱型、表达不当型、心理障碍型、动力缺乏型等。
其产生的原因也是极其复杂的。
就写作本质而言,要想写好决非易事,它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综合反映——要求写作者掌握深厚的语文知识,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具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感受力、较强的辩证分析能力,明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引言本报告对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课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通过深入研究和调研,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旨在促进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
背景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学生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差异较大,传统的学方法往往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研究需求。
因此,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同时分析了相关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结合了自身教学经验和实践,探讨了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优势和困难,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结果通过研究和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式。
2. 分层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研究动机和兴趣,激发他们的研究潜能。
3. 分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分层教学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如师生配合度不高、教材和资源不足等问题。
讨论基于上述结论,我们进一步讨论了一些相关问题:1. 如何合理制定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方案?如何确定不同层次的研究目标和教学内容?2. 如何提高师生配合度,使分层教学更加有效?如何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3. 如何解决教材和资源不足的问题?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使分层教学更加灵活多样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学校和教师应密切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方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2.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分层教学,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并定期反馈学生的研究成果。
3. 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和资源,并积极寻找外部资源,以满足分层教学的需求。
4. 教师应多样化教学方法,采用个性化的评估方式,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自主研究能力。
双减课题《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结题报告
双减课题《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过重的课业负担严峻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民族将来。
只有通过减轻课业负担,才能保证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健康欢乐成长。
国家为了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0从这开始,“双减”成了街头巷尾谈论的主要话题,更变成了教师的工作指针。
每位教师肩负起“双减提质"的研究任务。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学生巩固学问、熟练技能的主要途径,还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的主要手段。
语文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关乎语文教学质量,其地位之重显而易见。
但综观目前作业现状,传统作业的种种缺陷仍旧有目共睹。
作业设计的内容上机械单一,多从课后练习,配套习题中选择;形式上多是“一刀切”,缺乏自主性和合作性;注重基础学问、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作业评价多以“""“X”和日期为主,片面单调,缺少激励性评语;作业答案确定化,扼杀学生的制造性。
鉴于此,我们旨在以作业为突破口,通过优化作业设计与评价,让学生在欢乐幸福的作业过程中把握学问与技能,并且使语文课程通过作业实现向学生经验和生活的回归。
彻底改革过去那种机械、枯燥、繁重的作业形式,还学生以自主、生动、布满智慧与情趣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个性”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由更多关注学习的结果转为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乐观探究。
擅长收集和处理信息。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对教材内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都作了较为新颖的阐述和规定,但对于占据学生学习活动近三分之一时间量的作业活动却没有说明。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众多目标,不仅依靠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还要依靠于作业的改革,因为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完成的练习,对教师而言它就像一把尺子,既可以反映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又可以衡量某种教学方法使用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能够巩固所学学问,扩大学问面,进展学生的智力和制造才能,所以新课程改革得更关注作业的优化设计,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育。
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自立项以来,本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进行了认真踏实的科学研究,经过调查研究,理论学习,确定方案,付诸实施,深入反馈,交流总结等环节,最终形成了研究报告,已达到预期目标,符合课题结题的规范和要求。
现将研究过程、计划执行、方案实施及科研成果等工作报告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可见,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有益的延伸和补充。
它对发展学生智力、开阔学生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阅读还能促进学生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自由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目标,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开拓更广阔的视野,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更可以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
这就是所谓“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因此,任何一位优秀学生无一不称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得益于课外书”。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阅读,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从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
我国阅读专家曾祥芹和韩雪屏提出新世纪人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教育家们也发现,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有密切的关系。
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越早越有利。
【结题报告】《农村中学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探究》结题报告
《农村中学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探究》结题报告农村中学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探究课题是尤溪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县教师进修学校批准立项课题。
课题组成员旨在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深入透彻地解决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拓展自己的业务视野,为更好地投入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将本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一、课题的提出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外阅读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
学生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再加上读书方法得当,阅读能力会大大加强,也会推动课内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尝试以语文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与方法的指导为出发点,开发学生课外阅读潜能,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了“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阅读:指一种从书面语言和其它书面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心智性。
按阅读内容可分为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
语文课的课堂阅读是教师直接指导的在课堂上进行的阅读活动,其本质是语文教材性阅读,主要指课本阅读。
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概念是基于阅读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对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在时间、地点、阅内容和方式上的区别和划分。
《农村初中学生分层作业管理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学生分层作业管理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摘要:根据教学实际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能力和成绩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以及无效作业、重复作业等弊端,提出了在初中教学中实施分层作业管理的必要性。
分层作业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改变了传统的作业布置模式。
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基础,把学生分为A、B、C三组,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作业进行分层布置。
学校制定关于分层作业布置及批改相适应的制度,如分层作业设置的方法与形式及分层作业评价的要求,要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各学科的作业量。
建立有效的分层作业管理机制。
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信心,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让学生感到学校是乐园。
课题组老师认为布置分层作业要精心准备,少量优质,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做好分层作业评价的落实。
对学生作业进行分层布置是教学能否有效、顺利推进的重要环节,把分层作业当作进一步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重要切入口,也是我校增效减负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初中学生分层作业管理一、课题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变化。
然而,对学生作业的改革却比较忽视,较多的教师在学生作业管理上还是采用传统的形式,大多数教师仍然全班统一布置作业,尤其是对班级后20%学生的作业布置情况,绝大部分的教师对其关注不够。
班级后20%学生的作业质量普遍极差,有时甚至根本不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作业管理方法需要变革,特别是对班级后20%学生而言尤其重要。
作业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过程管理一个重要环节的组成部分,学校有效的作业管理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每学期都要检查教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学生作业情况等,并及时反馈交流,跟踪查阅。
然而现状是检查效果越来越低,检查者当作例行公事,被检查者对反馈意见越来越淡漠。
平阳是全省11个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联系县之一,作为温州市的唯一代表,出台了《平阳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实施办法》。
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自立项以来,本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进行了认真踏实的科学研究,经过调查研究,理论学习,确定方案,付诸实施,深入反馈,交流总结等环节,最终形成了研究报告,已达到预期目标,符合课题结题的规范和要求。
现将研究过程、计划执行、方案实施及科研成果等工作报告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可见,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有益的延伸和补充。
它对发展学生智力、开阔学生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阅读还能促进学生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自由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目标,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开拓更广阔的视野,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更可以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
这就是所谓“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因此,任何一位优秀学生无一不称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得益于课外书”。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阅读,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从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
我国阅读专家曾祥芹和韩雪屏提出新世纪人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教育家们也发现,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有密切的关系。
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越早越有利。
《农村初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普九”以后,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软硬件有了显著改善,但城乡依然存在很大差距。
具体表现在: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差异,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主要还是在追求“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课程改革总是受到具有守旧思想的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强烈反对,因此改革总是迟缓的。
这样,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的现象依然存在,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
而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这既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
然而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只能成为极少数尖子生的陪衬,成为应试教育体制和目标的牺牲品。
他们中的大多数,苦读九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只能回乡务农,甚至中途辍学回家。
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没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处境,农民感受不到教育的经济效益,恶性循环造成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的忽视。
作为基础教育,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
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
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将因人施教落到实处,才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目的,才有利于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起点上得到和谐的发展。
关于拓宽农村中学生语文视野的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关于拓宽农村中学生语文视野的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单位: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主持人:康静小组成员:阴法新张辉张勇张申刘建利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我们国家对教育的呼唤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强烈过。
而语文教学伴随着这场春风乘势而上,在经历了种种批判、责难之后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且适应形势发展的教育教学理论。
但是当前在广大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新课标和素质教育仍然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中学语文教育还是一块贫瘠落后的阵地,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一种贫困状态,仍然还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苦苦挣扎。
她更呼唤切合农村教学实际的探索与思考,更企盼语文教改的春风雨露。
农村中学生语文视野狭窄落后的原因分析“贵族教育”,在农村地区几无立身之地。
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显然不具备推行素质教育的现实条件。
这里其实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层含义。
就硬件来看,在农村中学,没有图书馆,没有多媒体,教室里仍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
学生从早到晚除了上课还是上课。
没有黑板报,没有广播室,更别谈什么手抄报、文学社、电视台。
我们的学生不知道语文除了教材之外,还有一个多么丰富多彩的世界。
虽然说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但若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的辅助,语文教学又有多大的施展空间呢?而从软件来看则更宣布了语文教学的死刑,部分农村中学的领导认为语文教改可有可无,没有对语文教改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在课程设置,活动安排及投入上没有把拓宽中学生语文视野摆在应有的位置。
2.农村中学的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未能端正对语文的态度,抱残守旧、不知创新。
结果是一支笔,一本教材便打发了整个中学的语文教学,最终使农村中学生的思想僵化,见识短浅,极大地限制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天长日久,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造成语文视野愈见短缺的恶性循环。
农村初中语文探究式阅读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语文探究式阅读课题结题报告长春市175中学课题组栗国伟一、课题的提出目前,国内沿海地区率先展开教学模式的探索和课程改革,并且在教学评估上有先例;国外,英、美等国家也早先展开探究性教学,进行多课程的综合组合,给学生开放探究思维的空间,学生自己组合,探究某一范围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优化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
据调查,我们本地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大多采用的还是五、六十年代凯洛夫影响下的五步教学法,有的甚至只有三步(复习---新课---作业 )教学。
学生一直只能进行“开会式”的学习,其主动性、创造性被日益销蚀,甚至不会学习,不会主动获取知识。
基于此,我们结合当地课堂教学实际,提出“农村初中语文探究式阅读”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以国家教育改革决定为总纲。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语文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为指引。
《语文课标》中提出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在“阶段目标”里对各学段都提出了具体的探究性阅读要求。
3、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
建构主义最基本的理论是: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起来的。
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做出的暂定的解释和假设而已。
知识的意义是学习者经过建构活动而生成的。
探究式阅读采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阅读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题研究目标1、探究性学习促使教师解放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2、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改变学生思想空乏、知识贫乏、生活狭窄、阅历浅薄、见解肤浅的阅读现状。
《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调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调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第一篇:《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调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调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纵观当前的语文教育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依然是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
教者感到: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不高,语言贫乏,语文水平普遍偏低。
学生并未少做题,语文考分并不低,可语文水平为什么不高呢?我们对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调查显示:80%的学生不喜欢读课外书,在“不喜欢课外阅读的原因”栏,90%的学生选择“没兴趣也没有时间”。
经常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20%,其中好些学生还读的是“卡通故事”和“脑筋急转弯”之类。
在“是否勾画摘抄”栏,统计结果仅占学生总人数的5%。
课外阅读时学生多数只注意故事情节,无语言积累意识,更谈不上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扩大信息量,不能把全部精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而要把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鉴于此,加强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然而,农村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语文能力偏低,极大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
因此,无论是从语文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来讲,都必须重视语文课外阅读。
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要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活动。
二、研究目标1、阅读教学理论书籍,提高课外阅读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通过研究,促进学生积极阅读的参与意识,乐于阅读的自我心态。
使其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促进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个性得到主动协调充分的发展,语文教学质量也得以提高。
、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
初中教科研课题:“农村初中语文作业形式改革的研究”微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题申报\初中语文课题申报“农村初中语文作业形式改革的研究”微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农村初中语文作业形式改革的研究”微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微课题背景及界定(一)课题背景近几年,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中总少不了对孩子作业负担过重的同情和抱怨。
这早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就提出“要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号召。
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些关于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政策措施。
我校素来重视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从一定程度上督促了我校教师对于作业布置的研究,提高了作业布置的科学性。
但是,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差异性很大。
有的教师布置作业较为随意,目标失度,任意拔高或降低作业的难度,导致学生复习巩固比较茫然;有的教师过多追求机械式作业,在作业量上有些失控,练习量虽大却泯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的教师课外作业多于课内作业,书面作业多于实践作业,识记理解作业多于表达运用作业,形式求新求异却不落实。
作业与教师设计与达成课堂效果有着密切相关,同样对于学生来说它是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
语文作业设计的种种弊端,影响到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改革语文作业设计势在必行。
通过改革作业设计,让学生充满探索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的快乐。
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学识,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为教师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界定作业,是指教师在新课讲授之后布置的需要学生完成的练习任务。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的完成情况是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直接反映。
从作业的形式来看,通常可以分为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活动作业。
作业有效性,是指教师布置的作业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运用,做到学以致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农村初中语文多元化作业与评价的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语文多元化作业与评价的研究结题报告研究背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育面临许多挑战。
传统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化发展需求。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初中语文多元化作业与评价,以期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1. 分析农村初中语文多元化作业对学生研究动机的影响;2. 探讨农村初中语文多元化作业的实施方式和教师角色;3. 研究农村初中语文多元化作业的评价方法和效果。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多元化作业的态度和研究动机,然后设计实验来验证多元化作业对研究动机和研究成效的影响。
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农村初中语文多元化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机,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
特别是那些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兴趣相关的多元化作业更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另外,教师在多元化作业中起到了引导和激励学生的重要角色。
研究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初中语文多元化作业对学生的研究动机和研究成效有积极影响。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并实践多元化作业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初中学生的研究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局限性与建议本研究受到样本限制和时间限制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适性。
建议未来的研究扩大样本规模,同时结合其他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农村初中语文多元化作业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1] 张晓华. 农村中学语文教育中多元化作业的实施研究[J]. 河北教育学院学报, 2018(1): 96-98.[2] 王静娟. 农村中学语文多元化作业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现代教育科学, 2019(6): 45-47.。
《农村初中语文校本作业的分层探索》中期小结
11、《农村初中语文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二、开展问卷调查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设计出了两种调查表,并对问卷进行分析,研究了当前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了两种调查表:教师调查表、学生调查表、
2、分析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收交后,我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以下问题:
针对七年级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个课题组成员设计一个单元的分层作业,然后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对各个成员设计的分层作业进行探究、分析和改进,以不断地提高分层作业的质量。
3、进行课堂展示,实现同伴互助
作业设计与评价不能是纸上谈兵。为了验证我们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课题组以课堂教学为依托,进行实践验证,实施课堂展示,把课题研究推向纵深。课题组的每位教师都选定一个内容,先自行进行教学设计,然后由负责人带领全组教师进行课前集体备课,主备老师先阐述自己的设计,组内成员围绕作业设计的形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以提高,作业效果等问题共同探讨,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从而提高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这种同伴互助式的教研对教师的作业设计是否有效起到了及时指导的作用,杜绝了低效作业的出现。
调查发现:学生不喜欢写语文作业,大多学生属于被动完成作业。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家长对学生的监督力度小,要求不高,以致学生对作业是否完成并无顾忌外,主要原因还是学生觉得写语文作业比较枯燥,没有兴趣,学生更喜欢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
三组
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各层次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形成最优资源互补组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真正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语文校本作业的分层探索》结题报告“农村初中语文校本作业的分层探索”于2020年1月通过评审,被立项为县级教师小课题。
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农村初中语文校本作业的分层设计。
经过课题组成员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改变当前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弊端的需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还是学生强化知识和形成素质的重要方式。
但是在新课改广泛实施的大环境下,很多教师依然以旧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作业,教师不关注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留作业,通常缺乏对作业功能的思考,集中表现在:随意性、盲目性、机械性和惩戒性。
这就形成了很多问题,比如成绩好的学生精力的浪费,成绩差的学生无法完成任务,出现厌学的情绪等等。
“一刀切”的作业也影响了课堂教学均衡性的实现。
2、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要重视学生读书、写作、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
”3、深化高效课堂改革的需要。
课堂是主阵地,作业是分战场。
通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有助于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好的作业设计,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形成个性,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
而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不同,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也各有差异,我们所设计的作业也自然不能是整齐划一的作业,我们要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差异性,在作业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个性分层设计作业与评价,才能做到培优补差,使每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鉴于此背景,我们进行初中语文校本作业的分层设计与评价策略的研究,旨在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校本作业,让学生在快乐幸福的作业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还学生以自主、生动、充满智慧与情趣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个性”成长,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改变传统单一的作业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语文作业,教师为全班同学布置一样的作业,这样有些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完成起来就会感觉吃力,久而久之,会对语文课程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如果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完成自己能力之内的作业,或者让学生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作业,这样就会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同时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当学生体验到成就感时,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就会得到激发,他们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校本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策略的研究,以最佳的语文校本作业分层设计形式和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评价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提高学习成绩。
3、有利于实现班级教育的均衡每个班级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学生知识基础的差异和学习能力的高低不同。
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师的授课方式和作业布置更多的倾向于照顾中上水平的学生。
分层作业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关照所有的学生,这样就会为知识基础较差和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班级学生均衡地学习和发展。
4、能帮助语文教师转变作业设计观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帮助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转变作业设计观念,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理论依据、方法和可行性条件分析(一)、研究的目标通过《农村初中语文校本作业的分层探索》的课题研究,建立农村初中语文校本作业的分层设计的多元评价体系,唤起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做到培优补差,使得优秀学生“吃得饱”,中等学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消”,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二)、研究的内容1、学生对当前语文作业所持态度及语文作业完成情况研究。
2、初中语文校本作业内容的分层设计研究。
3、初中语文校本作业的分层操作模式研究。
4、初中语文校本作业多元化评价体系研究。
(三)、理论依据1、差异理论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其“心理机制、运动系统的活动能力、感觉和知觉的灵敏度、智力、知识范围、学习成绩、兴趣、态度以及其他种种不同的心理特征都存在着程度不等的差异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充分注意到了人性差异的的层次性,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研究学生情况,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设计不同要求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 年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
加德纳认为,“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另外一方面,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
”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拥有八种智力: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知—自我认知能力,交往—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他还认为人的智力是开放的,每个个体身上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的智力,如灵感、直觉、幽默感、烹调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其他各种能力的能力等。
因此,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树立多元智力的全面发展的作业观,根据学生智力的多元化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
3、“最近发展区”理论20世纪30年代初,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最近发展区”。
这个理论强调了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已经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
因此,教师布置作业的目标不仅要定位在已经成熟的发展水平(现实发展区)上,还要着眼于正在成熟的功能区(最近发展区),使学习任务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让每一个学生尝到“无须搬梯子,跳起来就能摘到果子”的甜头,长期实施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和提高。
(四)、研究的方法1、文献检索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学习相关理论,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比照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内容,明确新课程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当前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研究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行动研究法:在校本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中采用观察法,发现、调整并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语文教学效果的检测,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4、经验总结法。
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或滚动实施,或加以推广。
(五)完成研究的可行性条件分析1、课题组核心成员的教学水平、研究能力。
参加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都具有语文本科学历,都有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都具有扎实的理论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近几年来课题组成员有十多篇语文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获奖。
2、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充分。
本课题申报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查阅并学习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了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立足教学实际,深入到学校教师学生中间,开展调查研究,详细了解目前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课题研究的方案在向县、学校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提请咨询与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课题组召开讨论会,进一步修改完善且细化了研究方案,确定了本课题研究范围,理清了研究思路,限定了研究内容。
因此本课题研究思路、方向都符合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理论依据充分、科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针对性。
课题组成员还完成了本课题研究所必须的基础工作3、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本课题组成员常年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有较强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开展此课题研究,学确保为课题研究组成员外出学习、专题学习和平时研究上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准备阶段(2019年12月—2020年1月):1、在深入分析目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实际,广泛进行文献查阅了解国内外相关的信息的基础上,提出课题研究思路,2、组建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人员的分工;3、论证和制定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研究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4、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
(二)、实施阶段(2020年2月—2020年11月):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2、开展学生、老师的关于作业的问卷调查,并做好调查分析3、根据教学进度,设计分层次的校本作业,并逐步形成比较科学的校本作业的分层实施策略和评价策略4、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5、在实践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并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测工作。
(三)、总结阶段(2020年11月—2020年12月)1、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2、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报告;3、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4、筹备召开结题会,聘请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听取课题的汇报,接受专家评估。
5、做好课题研究成果转化推广工作。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经过课题组成员的群策群力,预设的目标已基本完成,现将主要成果分析如下:(一)、形成了校本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参加课题研究的一年来,我们完成了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校本作业的分层设计,并且汇编成册。
下面就所设计的分层作业的类型、内容、特点等作一简要说明。
1、教学类作业设计①课前预习性作业设计教师针对课文的作者、写作背景、人物形象等有关内容设计探究性作业。
如,学习小说《丑小鸭》前,教师设计如下作业: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选一两个精彩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说说你的读后感受。
这样的探究性作业设计让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趣味盎然起来,对问题的求解达到了由浅入深,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
②课堂深化性作业设计课堂深化性作业,一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二是对学科知识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