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一等奖

合集下载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2、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教学准备】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教学过程】一、引入, 介绍电池、导线、小灯泡。

了解其基本功能。

谈话问答: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3样物品,不知道大家是否认识。

这是什么,(电池/导线/小灯泡)关于它们你都知道些什么, 分别做个人回答,全班交流,以了解它们的基本用途。

老师做适当补充。

(依次板书:电池、导线、小灯泡)、让小灯泡发光二, 谈话:看来大家对这3样物品知道的还真不少~如果我要把这3样物品全部发给你,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点亮小灯泡)板书, 提问:你准备怎样连接它们使小灯泡亮起来,小组边讨论,边画图表示。

全班交流,并且把示意图画在黑板上。

简单讨论黑板上的示意图:这种连接小灯泡能亮吗,, 实验:发放器材,分小组实验。

并强调记录下使灯泡亮起来的各种连接情况。

, 分析:1、回顾实验前讨论的各种情况能使灯泡点亮吗,2、还有哪些连接方式也可以使小灯泡亮起来,并且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3、讨论:这些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都连接到了电池和灯泡的哪些地方,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形成连接通路,都连接到了灯泡的两个连接点,电池的两极) , 提问:为什么一定要连接小灯泡上的这两个部位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呢,这与灯泡里面的构造有关系。

三、认识小灯泡的构造提问:小灯泡里的构造是什么样子的呢,讲解:请看图(小灯泡结构图)。

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组成。

只有两个连接点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池正、负极的时候,电流就会流过灯丝使灯泡发亮。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3篇)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3篇)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3篇)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 1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电流可以使灯泡发光,懂得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经历使用电线、电池、让一个小灯泡发亮的活动;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通过观察体会到电流的路线。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用电安全知识,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连接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

教学难点:1、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2、区分短路和断路。

教学准备:小灯泡、电池、导线、记录纸、、水彩笔、剪刀(教师用)教学过程:一、观察材料,认识结构师:(出示一个小灯泡)知道这是什么吗?生:小灯泡(师板书:小灯泡)师:小灯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观察之后再告诉我。

(小灯泡装在桌上的信封里,大家可以打开它)生:小灯泡由金属架、灯丝、玻璃泡、连接点组成。

(课件出示小灯泡剖面图,进一步了解小灯泡的构造。

)师:为什么要有两个连接点?生:这样,电流可以从一个连接点进去后,从另一个连接点出来。

师:如果要点亮小灯泡,(板书:点亮)你还需要什么材料?生:电源。

师出示一个干电池,问:这个可以吗?生:可以。

(师用小灯泡接触干电池的两端)问:小灯泡亮了吗?生:没有。

还需要电线。

师:(课件出示电池和导线图片)它们在构造上又有什么特点呢?生:电池的一端突出,另一端是平的。

生:一端是正极,有一个“+”号,另一端是负极,有一个“-”号。

生:导线的里面是金属丝,外面包着一层塑料。

二、大胆猜测,绘线路图师:如果现在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一个小灯泡、一根导线和一节干电池,你们是否能让小灯泡发出光来?生:能。

师:只要有了这些材料,不管怎么连都可以吗?生:要有一定的连接方法,连得不对就不能发光。

师:那该怎么连?(指名学生尝试说一说其中一种连接方法,教师用简图分别表示小灯泡、导线、电池,示范将学生的连接方法画出来。

)师:举手的同学还有很多,的确还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全国一等奖说课稿

点亮小灯泡全国一等奖说课稿

点亮小灯泡全国一等奖说课稿点亮小灯泡全国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生物课程中的一节实验课,以“点亮小灯泡”为主题,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电流与电路的基本概念;2. 掌握电路的构成要素:电源、导线、开关和负载;3. 能够正确连接简单的电路,使小灯泡点亮。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3. 通过实验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践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电流与电路的基本概念;2. 掌握电路的构成要素及其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电流的流向;2.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的构成要素及其连接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电路的初步认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实验操作(15分钟)2.1 实验前准备:- 准备一个小灯泡、一个电池、两根导线和一个开关;- 将小灯泡的两个端口分别插在导线的两个夹子上。

2.2 实验操作步骤:- 将一个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 将另一根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将小灯泡的两个夹子分别与两根导线的另一端连接;- 关闭开关,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

3. 实验回顾与总结(10分钟)通过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总结电路的构成要素及其连接方法,并解释为何小灯泡会亮起。

4.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出一些问题,拓展学生对电路的理解和应用:- 如果将一个导线的两端都连接到电池的正极,会有什么现象?- 如果将一个导线的两端都连接到电池的负极,会有什么现象?- 有没有其他的电源可以点亮小灯泡?五、板书设计电路构成要素:电源、导线、开关和负载电流的流向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操作,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电路的构成要素和连接方法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3篇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3篇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3篇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用一些简洁的材料连接一个简洁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连接方法。

2.懂得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3.动手做一个简洁的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掌握小灯泡的亮和灭,体会开关具有可以掌握电路的通和断的作用。

4.认真观看手电筒的构造,了解它是由哪几局部组成,各局部又是如何连接的,懂得在电路中形成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教学重点】1.制作一个简洁电路,懂得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2.制作一个简洁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懂得开关可以掌握电路的通和断。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制作简洁电路和电路开关,体会什么是闭合电路,体会开关的作用。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简洁电路的一些材料、开关、手电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35页的一首诗。

摁下开关,灯就亮了;再摁下开关,灯就灭了。

开关里毕竟藏着什么,能让灯这样乖乖听话?2.学生自由朗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能让灯亮起来的东西毕竟是什么?是电。

3.出示一个手电简,展现手电筒的开和关,观看小灯泡的亮和灭。

4.教师引导:手电简里有什么,能够使小灯泡亮起来又灭掉,灭掉又亮起来?猜一猜,手电简是怎么工作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手电筒的熟悉和了解。

5.从今日开头,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简洁电路》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先来熟悉电路,看看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6.板书课题:12.点亮小灯泡。

二、学习新课活动一:制作简洁电路1.教师引导:我们先来制作一个简洁的电路,能够让小灯泡亮起来。

2.制作材料:电池、小灯泡、导线3.制作要求:用这些材料连接一个简洁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连接方法。

4.制作指导:导线应当接触小灯泡的什么部位?5.出示小灯泡的剖面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小灯泡的内部构造及小灯泡发亮的原理。

6.教师引导:通过小灯泡剖面图,我们发觉,导线应当接触小灯泡尾巴的顶部,由于小灯泡尾巴顶部有导线直接连接上面的灯丝。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4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4

四下《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从《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课题开始,但学生真正研究电是从《点亮小灯泡》这一课开始的。

这节课中,学生通过使用电池、导线使小灯泡发光,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法,激发探究电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

本课的重点是探索电在这个装置中是怎样流动的,也就是电流流经的路线——电路,并让学生初步建立电路的观念,从而在后面的几课中不断去巩固这一观念。

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第二部分探索小灯泡的结构以及如何让它亮起来,第三部分展示研讨亮起来的小灯泡电流的流动路线,即初步建立电路的观念。

【学情分析】电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既熟悉又神秘。

对点亮小灯泡这一任务,有的学生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有的学生根本不会点亮小灯泡,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很重要。

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学生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体验小灯泡亮起来的喜悦。

在学生建立电路这一观念时有些抽象,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帮助。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通过初探、再探、挑战等环节,认识到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也逐步认识到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初步建立电路的观念。

2.知道电池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在自己动手体验和观看视频后认识到短路的危害。

科学思维1.通过阅读介绍信提取有效信息、认识小灯泡、电池的结构,试着分析小灯泡能亮的原因。

2.能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动路线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最后归纳总结出电流的流动路线。

探究实践1.能用多种方法将电源、导线和小灯泡连接成简单电路。

2.在点亮小灯泡时,能观察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态度责任1.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2.通过自身的体验、视频的观看,认识到短路的危害,知道安全用电。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小灯泡的各个组成部分2.认识到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点亮小灯泡》优秀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优秀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2、同样的材料可以有多种连接方法而形成完整电路。

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

2、正确填写实验记录表,并描述实验现象。

3、观察电流路径模拟器,理解并掌握电流的流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搭建一个简单电路,知道同种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连接成一个通路电路。

难点:感知电流的流向。

三、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节电池、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放大镜、实验记录单。

教师演示准备:小灯泡卡片、电池卡片、电流路径模拟器、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贴近生活,情境导入。

教师通过开关控制教室里的灯,学生发现灯亮了,进而思考:1、灯为什么亮了?2、灯亮需要哪些条件?通过问答形式,学生自主总结出灯亮需要电源和导线,教师借机引出课题并板书:点亮小灯泡。

(设计意图:由生活中的情境导入,让学生体会原来生活中知识是无处不在的,学会留心观察生活并引发思考。

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学起来兴趣更加浓厚。

)(二)实验探究,发现新知。

观察导线、电池、小灯泡的结构:学生总结出点亮灯泡需要导线、电池、小灯泡之后,进而产生观察需求,于是引出实验前认识材料的活动。

教师提前将导线、电池、小灯泡装入材料盒里,放在学生试验台上。

学生两人一组,选定一人为组长,限时2分钟,借助放大镜观察材料的结构。

观察结束学生参考课件自主总结材料的结构。

(设计意图:在充分了解器材结构的基础上,学生动手实验时,才能有的放矢。

)实验一:模拟点亮小灯泡的不同方法实验器材:小灯泡卡片、电池卡片实验目的:1、掌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对电的前概念。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推测并敢于表达。

教师出示小灯泡、电池卡片,学生思考小灯泡的连接方法,并在黑板上演示连接方法。

学生用粉笔代替导线,积极思考。

教师鼓励学生演示,学生边演示边描述,充分发挥想象力,能探究出六种以上的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全国一等奖说课稿

点亮小灯泡全国一等奖说课稿

点亮小灯泡全国一等奖说课稿点亮小灯泡全国一等奖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带来《点亮小灯泡》的说课稿。

这是一本获得全国一等奖的绘本,它以独特的故事情节和精美的画面,为孩子们带来了一次奇妙的探索之旅。

一、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是一本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小女孩,她发现自己的小灯泡不亮了,于是展开了一次有趣的寻找之旅。

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通过和它们合作,最终找到了点亮小灯泡的方法。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学到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同时,故事中提到了一些科学知识,例如电路的原理和灯泡的结构,可以帮助孩子们增加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通过绘本的阅读,激发孩子们对文字和图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故事中,小女孩需要和不同的动物合作,通过他们的帮助才能点亮小灯泡。

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增加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故事中涉及到了一些科学知识,例如电路的原理和灯泡的结构。

通过故事的讲解和相关的实验活动,增加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增加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故事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和讨论,如何组织相关的实验活动,增加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图书导读法:通过观察图画和讲解故事情节,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故事中角色的合作,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实验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探索和理解科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安排1.导入:展示书籍封面,引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2.图书导读:带领孩子们观察图画,讲解故事情节,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和讨论。

3.角色扮演: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点亮小灯泡。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获奖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获奖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了观察法、动手操作法、讲授法,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了动手操作法和观察法,学会观察和比较是思考和操作的前提,在使用了“图片”、“AR”和“实物”的充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AR小灯泡”、“模拟实验室”和“交互式智能一体机”的使用,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动手操作,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式操作”、“自主性操作”“小组合作操作”等环节让学生不断体会到动手创作和成功的喜悦,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吸收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轻松达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学校名称
课例名称
《点亮小灯泡》
教师姓名
KvK
学段学科
小学科学
教材版本
教科版
章节
第1章《电》第2课
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知道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了解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同的方法建立起来。
4.知道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会发生短路。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1只小灯泡,1节1.5V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笔记本电脑一台,安装极域平台,包含AR和虚拟实验室链接的PPT。
教师准备:智能触屏一体机、截屏软件、Focusky动画制作大师、NOBOOK虚拟实验室、乐步教育AR小灯泡模型,H5微课(翻转课堂课前部分)、爱迪生和灯泡故事的动画、张家口夜景视频。
三、AR模型、虚拟实验室,教学新知
(一)出示大灯泡图片,猜灯泡结构
1.看一看,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伟大的发明,大家观察一下灯泡长什么样子?(学生看图观察)
2.猜一猜,教师出示灯泡结构名称,让学生猜猜对应位置(打破常规思路)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作业内容【教学目标】科学学问: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初步熟悉电路的意义,即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熟悉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一样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熟悉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会连接简洁电路。

2、能够观看、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试验现象。

3、能够依据试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对四周事物进展有目的、细致地观看的乐趣和合作胜利的喜悦。

2、意识到科学观看与试验需要敢于依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想。

3、增加学生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看了解小灯泡构造的根底上,能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初步熟悉电路的意义,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淌路线,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课件;合格小电工奖牌、优秀电工小组奖牌若干;学生试验预备:1只小灯泡、1节1.5伏干电池、1根导线、试验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熟悉了生活中的静电,今日我们连续熟悉电。

请同学们看这样几张照片(课件出示温州夜景),多么漂亮温州夜景,由于有了电点亮了彩灯才使我们的温州变得更加漂亮、美丽。

面对这么漂亮的夜景、这么颜色斑斓的夜景灯光同学们能不能提出一些与灯有关的问题?(学生提问题,教师进展梳理。

)预设1:学生能提出怎样才能让灯变亮或灯为什么会亮等问题时,教师顺势引导:你的问题很有科学价值,今日我们就利用教师为大家预备的材料来当一回小电工,亲自解答你们提出的问题,来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板书:点亮小灯泡)。

预设2:假如学生不能提出与灯为什么会亮或怎样才能把灯点亮等问题时教师可这样引导:正是有了这么漂亮的彩灯,使我们的温州才会变得这么漂亮,那么同学们知道怎样才能点亮那些美丽的彩灯灯泡吗?这节课我们就亲自探究一下灯点亮的缘由,亲自点亮们的小灯泡。

2点亮小灯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2点亮小灯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2点亮小灯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小灯泡,知道小灯泡的结构,认识到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通过连接简单电路,知道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对亮的和不会亮的电路进行分类汇总,并进行分析。

探究实践:在实验中,能用电源、导线和小灯泡连接多种简单电路。

能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会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态度责任:在研究电路的过程中,能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小灯泡的各组成部分。

难点:探索电在装置中是怎样流动的,也就是电流过的路径。

【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手电筒、小灯泡1只、1.5v的干电池1节、导线1根。

学生:1.科学作业本;2.科学活动手册;3.每组小灯泡1只、1.5v 的干电池1节、导线1根。

教学过程聚焦同学们,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小灯泡)对,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点亮它,出示课题:点亮小灯泡(磁贴)(二)探索同学们信心十足,请看要求:(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导线用笔画)把能点亮的几种连接,用图摆出来,用磁铁固定在小白板上。

把不能点亮的,也用图也摆出几种。

汇报时,请先汇报不亮的几种连接的原因。

(要有记录单)2.学生汇报(1)引导学生分析灯泡“不亮”,预生:这里的电流没有流回电池。

师:那你觉得这里的电流是怎么流的?生:从电池正级流出,经过小灯泡,再回到负极。

师:那这个小灯泡的电流怎么了?生:流出来,到这里就断了,不能流回负极了。

师:我们再观察不亮的另外组,是不是也是这样,谁来说说这组的。

生:电流从正极流出,经过电泡,到这里也断了,没有流回电池。

3.师:谁来说这组,(指短路)生:电流从正极流出,经过灯泡,回来负极。

师:咦,你们不是说,电流回来就会亮了吗?生:肯定是电池没电。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知道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的。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灯泡发光的原因,并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电路的基本概念。

2. 灯泡发光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1. 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2. 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灯泡、导线、开关、电池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灯泡发光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好奇心。

2. 教学新课: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讲解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灯泡发光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4. 总结提升: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总结灯泡发光的原因,进一步理解电路的原理。

5.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更亮的灯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巩固学生对电路的理解。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观察灯泡发光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自主发现电路的原理。

2. 运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实验演示: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发光的现象。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灯泡发光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4. 实验探究: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灯泡发光的原因,并记录实验现象。

5. 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灯泡发光的原因,解释电路的原理。

7.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更亮的灯泡,提出自己的创新方案。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一等奖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一等奖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一等奖《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一等奖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来自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第二课《点亮小灯泡》。

本科教材由“小灯泡的构造” 、“让小灯泡发光”两大部分组成,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探究有关“电”的奥秘的兴趣。

教学理念:新课程新标准,现在的教学要强调发挥师生之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恰当指导,使学习有明确目标、融洽氛围、师生投入、勇于开拓实践的高质量学习。

教学中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事物,促进他们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师生在互动中交流,教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教学相长,共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即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认识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能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小灯泡图片教师准备:小灯泡的复合图片,小灯泡、电池的图片,几根导线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实验准备:每个学生一份材料:1个小灯泡、1节1.5伏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点亮小灯泡》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电路知识,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电路的搭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2)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知道用电安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电路的搭建。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1)电源一组。

(2)灯泡若干个。

(3)导线若干根。

(4)开关一个。

(5)绝缘胶带。

2. 学具:(1)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电路实验套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电路现象。

(2)提问:你们知道电路是什么吗?电路有哪些组成部分?2. 探究新知:(1)教师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灯泡、导线、开关等。

(2)学生分组讨论,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3. 动手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电路搭建,将电源、灯泡、导线、开关连接在一起。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电路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学生绘制家庭电路图,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用电安全。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熟练地解释电路的基本概念。

(2)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路的搭建,并理解电流的流动规律。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在实验中观察、记录和分析电路现象。

(2)学生能够运用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2《点亮小灯泡》优秀教案(2套)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2《点亮小灯泡》优秀教案(2套)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2《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重点 1.掌握小灯泡的各个组成部分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难点怎样正确连接电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手电筒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

提问:手电筒里有什么?它是怎么工作的?看图猜测交流调动课堂探究电路兴趣讲授新课一、连接电路你能用导线连接电池和小灯泡,让小灯泡亮起来吗?赶快尝试一下吧。

提醒:画出连接图。

1、导线应该接触小灯泡的什么部位?引导学生观察灯泡结构。

明确:小灯泡有两个连接点,任意一个连接点与导线连接,另一个与电池锌片连接。

想一想小灯泡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玻璃泡:提供封闭环境并保护灯丝灯丝:发光金属架:支撑灯丝连接点:连接作用播放视频《观察小灯泡》二、干电池的认识干电池,1.5V,属于安全电压,铜帽,称为正极,符号“+”,锌壳,称为负极,符号“-”观察灯泡结构观看视频通过将小灯泡点亮的探究活动,学会连接简单电路的正确方法,并画出简单电路示意图。

短路:导线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没有经过小灯泡。

短路时,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甚至爆炸。

三、交流:让小灯泡亮起来,你是怎么做到的?交流小组做法归纳:①将小灯泡侧面连接点和电池的正极连在一起,再用一根导线连接小灯泡底部连接点和电池的负极,小灯泡就亮了。

②将小灯泡底部的连接点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用导线连接小灯泡侧面连接点和电池的正极,小灯泡就亮了。

③将小灯泡底部连接点与电池的正极连在一起,再用一根导线连接小灯泡侧面连接点和电池的负极,小灯泡就亮了。

④将小灯泡侧面连接点与电池的负极连在一起,再用导线连接小灯泡底部连接点和电池的正极,小灯泡就亮了。

教师演示:这样连接,小灯泡能亮吗?明确:不亮。

观察这名同学画的电路示意图,你有什么发现?发现: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小灯泡是如何亮起来的呢?电从电池的一极流出来,通过导线流到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再经过与连接点相连的金属架,流到灯丝,然后从另一个金属架流到小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最后流回到电池的另一极,小灯泡的灯丝有电流流经,小灯泡就能亮起来。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导线、灯泡等元件。

2. 掌握灯泡亮起的原理,理解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灯泡亮起的原理,电路的基本组成。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引入电路基本组成: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电路设备,如电池、导线、灯泡等,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

2. 讲解灯泡亮起的原理:介绍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灯泡亮起的原理。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灯泡在电路中的工作情况。

3. 演示其他电器点亮情况:展示一些其他电器设备,如电风扇、电灯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

4. 鼓励学生操作点亮小灯泡:让学生分组操作,尝试点亮小灯泡。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5. 总结操作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总结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和经验。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引导学员分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和原理。

2. 鼓励学员分享经验: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技巧,让其他学生受益。

3. 定时提醒学员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定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和变化。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小组互相考核:小组之间互相考核,检查对方是否掌握了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和原理。

教师可以参与其中,给予指导和评价。

2. 个人独立完成作业: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份作业,内容为画出电路图、描述电流流向等。

教师根据作业情况给予反馈和评价。

3. 根据作业情况给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PPT讲解:通过PPT展示电路组成、灯泡亮起的原理等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知识点。

点亮小灯泡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能与光能的转化过程,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用蓄电池和导线点亮小灯泡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 准备一套小灯泡、两节蓄电池、导线、导线夹等实验工具。

2. 准备一个简易电路图供学生参考。

3. 在教室内设置适当的实验区域。

三、教学步骤:1. 引发兴趣:教师展示一个点亮的小灯泡,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小灯泡是如何点亮的吗?”在学生的回答中渐次引导,引出电能与光能的转化过程。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电能与光能的转化过程,并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意识到电能在电路中的流动是点亮小灯泡的关键。

3. 实践操作:a.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团队合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b. 建立电路:教师发放实验工具,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摆放一套实验材料。

教师示范如何用蓄电池和导线建立简单电路,并要求学生按照示范操作建立自己的电路。

c. 进行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步骤,使用导线夹将导线连接到蓄电池的正负极,再将导线连接到小灯泡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点亮。

d. 记录实验结果: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记录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包括电路图和所用材料。

4. 分享结果: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解释建立电路的过程。

其他小组对其结果进行评价和提问。

5.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的关键点,强化电路和电能转化的概念,并以简洁的语言进行总结。

6. 拓展延伸:教师鼓励学生思考更多与电路相关的问题,并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小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学到了点亮小灯泡的方法,而且深刻理解了电能与光能的转化过程。

通过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分享和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真正理解电路的建立和电能转化的过程。

《点亮小灯泡》获奖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获奖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获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儿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游戏道具:《点亮小灯泡》游戏卡片。

2.游戏规则:每个学生轮流选择一个卡片,并根据卡片上的指引,尽量将所有的灯泡点亮。

3.讲解材料:与游戏卡片相对应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1.引入游戏(10分钟):-讲师向学生介绍游戏的规则和目标,并展示游戏道具。

-提醒学生游戏的目标是将所有的灯泡点亮。

-分发游戏卡片,让学生自由选择开始游戏。

2.游戏过程(40分钟):-学生依次展示自己选择的卡片,读出卡片上的指引,并根据指引进行操作。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自由讨论和交流想法,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

-如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无法点亮所有的灯泡,其他学生可以给予建议和帮助。

3.解题讲解(30分钟):-在学生完成游戏后,讲师根据游戏卡片的顺序逐个进行解题讲解。

-提问学生是否有其他的解题方法,鼓励学生多样化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讲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团队合作(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游戏卡片进行解题。

-鼓励学生合作,通过讨论和思考共同完成解题过程。

-每个小组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和建议。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讲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游戏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

-学生讨论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总结和归纳。

-讲师总结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并鼓励学生保持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思维的活跃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收集学生在解题讲解环节的发言和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学生的总结与反思,评估他们对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理解和运用。

扩展活动:1.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小灯泡游戏卡片,并与同学交换进行游戏。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到其他的实际场景中。

《点亮小灯泡》一等奖说课稿

《点亮小灯泡》一等奖说课稿

《点亮小灯泡》一等奖说课稿《《点亮小灯泡》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点亮小灯泡》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点亮小灯泡》是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后真正开始探究电现象的一课。

《点亮小灯泡》注重让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探究的过程。

本课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

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

从观察小灯泡构造入手,再尝试点亮小灯泡,在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的基础上再作尝试,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思考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作出最简单的对电流的解释,再通过判断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区分短路和断路,寻求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区分短路和断路。

(四)教学准备1、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只小灯泡、1节1.5伏的干电池、一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2、教师准备:小灯泡剖面图、大灯泡、电池、灯泡图片、双面胶、多媒体课件:(1)电和我们的生活(2)点亮我的小灯泡。

二、说教法和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从画小灯泡入手,激发他们观察小灯泡的兴趣,在了解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后,及时抛出问题:要使小灯泡发亮,至少还需要什么材料?然后提供给学生灯泡、电线和电池。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一等奖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一等奖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2.能对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进行假设,并用实验进行验证。

3.对电路初步认识,并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当电形成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教学过程设计(一)观察手电筒,提出问题1.学生观察手电筒的构造,尝试解释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2.提出问题:你能用这些材料点亮小灯泡吗?(二)提出假设,实验验证1.PPT出示学习任务一:(1)在学习卡片上画出你认为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2)实验验证你画出的连接方式能否点亮小灯泡。

(3)时间:12分钟。

2.分发材料,学生进行学习任务一3.PPT出示学习任务二:统计小组内有几种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和几种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注意:重复的算一种)4.汇报展示:选择一个小组,将组内统计出来的连接方式分别用放大的小灯泡和电池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三)分析现象,了解电路1.分析能够点亮小灯泡的各种连接方式,找到相同点,了解"回路"的特点。

2.PPT出示电流动的路线及小灯泡的剖面图,解析回路及小灯泡内部构造。

3.教师演示去掉金属外壳的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的方法。

4.分析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认识短路及断路现象(PPT出示)。

(四)课堂小结,安全教育在本单元的研究中,我们使用1.5伏干电池作为电源,发电厂发出的电,通过导线传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伏的交流电,这是非常危险的电!点亮小灯泡是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前一节认识了生活中的静电,学生知道了电荷流动起来会形成电流,对于电学生们并不陌生,因此这节课的实验学生都能够把灯泡点亮。

在做实验之前,我带领学生认识了灯泡以及电池的构造,让学生明白如何使用电池和小灯泡,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很多,对于能够把灯泡点亮的学生均给予肯定,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最大问题是在连接过程中出现了短路现象,还好电池的电压不大,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是这是我工作中的一个失误,以后的稍微有危险的实验应该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这是我这节课最大的失误和收获。

点亮小灯泡一等奖教案

点亮小灯泡一等奖教案

点亮小灯泡一等奖教案相关知识:灯泡最常见的功能是照明。

通过电能发光发热的照明源,由亨利·戈培尔发明(爱迪生实际上是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即发明了实用性强的白炽灯,而灯泡早在1854年就出现了)。

活动目标:1.懂得用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2.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究。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外形特征及金属的`种类。

2.材料准备:电池、电线(连着小灯泡),布条、毛线、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铁丝、记录纸、笔、断电线一截以上材料每两名幼儿一份;小熊布偶、电池演示梳理图、大张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出示小熊布偶)小熊家今天停电了,房间里黑乎乎的,真难受,小熊找蜡烛没找到,却找到了一个电池和一根绑着小灯泡的电线,它想用这些东西自己安装一盏灯,你们说小熊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二、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1.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小熊家安装电灯。

老师准备了电池、小灯泡和电线,电线的一头露出里面的电线丝,另一头的电线丝已经缠在小灯泡上了,电线的两头要连接在电池的什么地方,小灯泡才能亮起来?2.交代操作步骤和活动规则。

师: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试一试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3.幼儿两人合作开展实验探索,师重点引导幼儿尝试用电线连接在电池的不同位置。

4.以实物演示和图示演示的方式引导幼儿集体分享探索中收获的经验。

三、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1.设置问题情境。

师:不好了,小熊刚安装好的灯泡电线被老鼠啃断了,电线断了灯泡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能帮助通电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呢?2.介绍操作材料,引发幼儿猜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2.能对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进行假设,并用实验进行验证。

3.对电路初步认识,并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当电形成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手电筒,提出问题
1.学生观察手电筒的构造,尝试解释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2.提出问题:你能用这些材料点亮小灯泡吗?
(二)提出假设,实验验证
1.PPT出示学习任务一:
(1)在学习卡片上画出你认为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2)实验验证你画出的连接方式能否点亮小灯泡。

(3)时间:12分钟。

2.分发材料,学生进行学习任务一
3.PPT出示学习任务二:统计小组内有几种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和几种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注意:重复的算一种)
4.汇报展示:选择一个小组,将组内统计出来的连接方式分别用放大的小灯泡和电池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三)分析现象,了解电路
1.分析能够点亮小灯泡的各种连接方式,找到相同点,了解"回路"的特点。

2.PPT出示电流动的路线及小灯泡的剖面图,解析回路及小灯泡内部构造。

3.教师演示去掉金属外壳的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的方法。

4.分析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认识短路及断路现象(PPT出示)。

(四)课堂小结,安全教育
在本单元的研究中,我们使用1.5伏干电池作为电源,发电厂发出的电,通过导线
传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伏的交流电,这是非常危险的电!
点亮小灯泡是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前一节认识了生活中的静电,学生知道了电荷流动起来会形成电流,对于电学生们并不陌生,因此这节课的实验学生都能够把灯泡点亮。

在做实验之前,我带领学生认识了灯泡以及电池的构造,让学生明白如何使用电池和小灯泡,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很多,对于能够把灯泡点亮的学生均给予肯定,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最大问题是在连接过程中出现了短路现象,还好电池的电压不大,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是这是我工作中的一个失误,以后的稍微有危险的实验应该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这是我这节课最大的失误和收获。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很懂事了,但是也很贪玩,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出现了做完实验就走的情况,实验室一片狼藉,纪律也是一个问题,对于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我相信我以后的科学课一定可以上的更好!
连接电路是小学《科学》各版本和《自然》教材都涉及的内容,课前,我进行了相关的文献研究,阅读了许多老师的教学设计,发现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

例如,都非常重视对实验器材特点的观察,特别是小灯泡的构造进行了解,这就为接下来的电路连接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点亮小灯泡,对于成人来说很简单,但是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大多是没有实际操作过的。

而且大多数学生对于小灯泡、电池的结构没有进行仔细观察认识,这就为顺利点亮小灯泡留下了障碍。

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能量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一般都是通过观察用电器的工作状态来感受、认识电的,电流是怎样通过导线、灯泡的,学生无从知道,本节课,我利用一个虚拟软件,希望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电流是怎么流过小灯泡的,从而更好地了解通路、短路和断路。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看一看、画一画、连一连、议一议。

看一看: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灯泡、电池、电线等材料的结构特点,了解各自的作用。

画一画: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小灯泡,电池的结构图,并尝试画出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要求只用一节电池、一根电线。

连一连:根据自己设计的.电路图尝试点亮小灯泡。

在此环节中,有些
同学点亮了小灯泡,有些同学却没有成功,这是什么原因呢?进入了议一议的阶段:解释和反思。

这时候,我向大家介绍了虚拟实验软件:连接电路,让大家在电脑上代替实物连接电路。

动态、直观的电流路径和方向,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通路、短路和断路。

第一次让学生点亮小灯泡的时候,只有3个小组成功了,通过虚拟软
件的帮助理解,再次连接几乎全班每组都成功了,效果十分显现。

在课的结束部分让学生完成一个挑战任务:能否用电脑软件设计一个电路点亮两个小灯泡?学生饶有兴趣。

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连接电路和电脑虚拟软件深感兴趣,这也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

但怎样连接电路,电在电路里是怎样流动的缺乏深入思考。

在下次上课时,考虑先把电池、导线装在信封里,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

每组发2个小灯
泡,一节电池,一根电线。

材料简单了,干扰的因素会更少,教学会更有成效。

利用学生虚拟软件中连接的电路图、各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充分交流讨论,做到学以致用。

《点亮小灯泡》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单元的一篇课文,教材要求学生从观察小灯泡构造入手,再尝试点亮我的小灯泡,会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寻求多种方法点亮我的小灯泡,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明确目标、融洽氛围、师生投入、勇于开拓实践。

我在教学中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师生在互动中交流,教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教学相长,共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对“科学分组”
的探究看了《点亮小灯泡》一课内容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挺简单的,于是我给每位学生提供了一个小灯泡,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自己动手操作。

在学生操作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点亮,个别学生却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吸取失败的教训,再利用采用平时常用的前后小组合作学习,且男女生搭配,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注重了组内的互助,组间的交流,比较顺利地点亮了小灯泡,学生非常有成就感。

由此我想,对学生进行分组也真是一门学问,在给学生进行分组时,既要考虑学生自身的交往能力强弱,也要考虑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还要考虑男女搭配。

只有选择最合适的小组形式,才能让探究得到最大的收获。

(三)对“生成
问题”的思考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电》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预设为
主的,但有时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自然生成的问题。

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教师是置之不理呢还是随之改变教学策略?这也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

为了能灵活应对生成问题,我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生成问题作了探究。

假如学生在第一次尝试时把小灯泡全点亮了,该怎么办;假如没有一组学生点亮,又该如何继续。

没想到在教学过程中果真出现了问题。

在组织学生接亮小灯泡时,却出现了小灯泡坏掉,电池没有电的情况,学生在做的过程怎么接也没办法把它接亮,而小灯泡不能接亮,后面的内容也无法进行。

“这是怎么一回事?”我把这个“生成问题”还给了学生,让
它作为学生探究的又一起点,让他们在课外的时候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提出“他能点亮的灯泡你能点亮吗?”作为对内容的补充。

以便于接下去的进一步研究。

最后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使小灯泡发亮,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我们还掌握了使小灯泡发亮的不同的连接方法。

同学们可能对有关电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要很严肃地给大家一个忠告: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
的电。

所以我们千万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插座中的电做实验切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