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2《点亮小灯泡》优秀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2《点亮小灯泡》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这一节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探究并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元件组成简单电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电路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他们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电路,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电路的组成和作用,从而达到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的目的。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元件组成简单电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元件组成简单电路。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以及电路的组成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电路现象,引起学生对电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元件组成简单电路。
3.交流分享: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探究过程和心得体会。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原理,强调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池—-导线—-小灯泡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使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元件组成简单电路的方法。
《点亮小灯泡》实验说课稿
汇报人:
202X-01-04
CATALOGUE
目 录
• 实验概述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 • 实验总结与反思 • 实验拓展与应用
01
CATALOGUE
实验概述
实验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电 流的流动方向和电路的组 成,理解灯泡发光的原理 。
实验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
物理学
01
电路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实验可以深入理解电
流、电压、电阻等概念。
化学
02
在化学中,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应用,通过实验可以了解电池的
工作原理和构造。
计算机科学
03
计算机的底层原理与电路密切相关,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计
算机的工作原理。
THANKS
感谢观看
实验结论
总结
通过实验,验证了电路连接的正确性和小灯泡的正常工作状 态。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表明,电流和电压是影响灯泡发光 亮度的主要因素。
应用
实验结论可以应用于实际电路设计和电器使用中,了解电流 、电压对电器工作状态的影响,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 持。
04
CATALOGUE
实验总结与反思
实验收获与体会
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池 和灯泡,确保电流能够
流通。
观察现象
点亮小灯泡后,让学生 观察灯泡的发光现象,
理解电流的作用。
记录数据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 中的观察和测量数据。
实验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
强调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 全,避免触电等意外事故 。
规范操作
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 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 当导致实验失败或损坏器 材。
《点亮小灯泡》教案(精选4篇)
《点亮小灯泡》教案(精选 4 篇)第一篇:《点亮小灯泡》教案《点亮小灯泡》教案一、我们许多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美丽的夜景。
大家想一想是什么把漆黑的夜装扮的如此美丽呢?你知道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吗?2.同学们都知道通电灯泡会亮,那你知道这个电路具体是怎样连接的吗?同学们不是很清楚,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简单电路,一起来探究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二、1.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电路元件,有灯泡、电池、导线。
请小组长从器材区拿出小灯泡、电池、导线,小组成员共同观察电路元件的结构,观察完毕把器材放回器材区。
2.学生汇报,介绍灯泡结构。
最外面圆形透明的是玻璃制成的,叫玻璃泡,不通电。
里面的金属丝做灯丝,下面是金属壳是螺纹形的,上面有个连接点,最下面有一个深色的锡点,也是金属制成的,也可以通电。
灯泡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把灯泡剖开看一下。
3.介绍电池、导线结构。
功能:电池:两端是金属,有突起的一方是正极,平的一方是负极,分别用加减号标示,实验用的电池是安全电压在 1.5V,把电池剖开铜帽、碳棒(可以让电流通过)、锌筒。
导线:金属芯、绝缘外皮,我们实验用的两端加上了半月形的金属片,更容易连接。
三、1.我们认识了电路元件,接下来就动手让灯泡亮起来,不过动手之前先动脑思考,设计一下,怎样连接灯泡可以亮,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然后把最佳连接方案画在实验报告单一上。
(学生上台画)2.设计不一致,怎么办?实验逐一验证经过刚才的实验哪一种能亮?(第三种)我们看第三种连接方式,将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这样灯泡就能亮起来了。
3.为什么这样连接,小灯泡就能亮起来?大家想知道吗?电就像水一样会流动,一起看一下电流的流动,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两个连接点,经过灯泡的内部,然后回到了电池的负极,电流是循环流动的,叫电流的通路。
电流循环流动,就会是灯泡里的灯丝达到白炽状态,就会发光发热,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简单电路,我们仅仅用电池、灯泡、导线就可以连通一个简单的电路。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3篇)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3篇)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 1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电流可以使灯泡发光,懂得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经历使用电线、电池、让一个小灯泡发亮的活动;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通过观察体会到电流的路线。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用电安全知识,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连接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
教学难点:1、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2、区分短路和断路。
教学准备:小灯泡、电池、导线、记录纸、、水彩笔、剪刀(教师用)教学过程:一、观察材料,认识结构师:(出示一个小灯泡)知道这是什么吗?生:小灯泡(师板书:小灯泡)师:小灯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观察之后再告诉我。
(小灯泡装在桌上的信封里,大家可以打开它)生:小灯泡由金属架、灯丝、玻璃泡、连接点组成。
(课件出示小灯泡剖面图,进一步了解小灯泡的构造。
)师:为什么要有两个连接点?生:这样,电流可以从一个连接点进去后,从另一个连接点出来。
师:如果要点亮小灯泡,(板书:点亮)你还需要什么材料?生:电源。
师出示一个干电池,问:这个可以吗?生:可以。
(师用小灯泡接触干电池的两端)问:小灯泡亮了吗?生:没有。
还需要电线。
师:(课件出示电池和导线图片)它们在构造上又有什么特点呢?生:电池的一端突出,另一端是平的。
生:一端是正极,有一个“+”号,另一端是负极,有一个“-”号。
生:导线的里面是金属丝,外面包着一层塑料。
二、大胆猜测,绘线路图师:如果现在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一个小灯泡、一根导线和一节干电池,你们是否能让小灯泡发出光来?生:能。
师:只要有了这些材料,不管怎么连都可以吗?生:要有一定的连接方法,连得不对就不能发光。
师:那该怎么连?(指名学生尝试说一说其中一种连接方法,教师用简图分别表示小灯泡、导线、电池,示范将学生的连接方法画出来。
)师:举手的同学还有很多,的确还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教科版4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优质课说课稿
教科版4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这一课是教科版4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的第2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学会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器材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观察电路中的现象。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实验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和探索。
但在科学知识方面,他们可能对电路的概念和原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电路中的现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电路的概念,学会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器材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观察电路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电路的概念,学会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器材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观察电路中的现象。
2.难点:学生对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概念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电路的原理和现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电路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讲解: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讲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如电流、电压等。
4.实践:让学生再次进行实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6.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点亮小灯泡全国一等奖说课稿
点亮小灯泡全国一等奖说课稿点亮小灯泡全国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生物课程中的一节实验课,以“点亮小灯泡”为主题,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电流与电路的基本概念;2. 掌握电路的构成要素:电源、导线、开关和负载;3. 能够正确连接简单的电路,使小灯泡点亮。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3. 通过实验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践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电流与电路的基本概念;2. 掌握电路的构成要素及其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电流的流向;2.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的构成要素及其连接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电路的初步认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实验操作(15分钟)2.1 实验前准备:- 准备一个小灯泡、一个电池、两根导线和一个开关;- 将小灯泡的两个端口分别插在导线的两个夹子上。
2.2 实验操作步骤:- 将一个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 将另一根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将小灯泡的两个夹子分别与两根导线的另一端连接;- 关闭开关,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
3. 实验回顾与总结(10分钟)通过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总结电路的构成要素及其连接方法,并解释为何小灯泡会亮起。
4.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出一些问题,拓展学生对电路的理解和应用:- 如果将一个导线的两端都连接到电池的正极,会有什么现象?- 如果将一个导线的两端都连接到电池的负极,会有什么现象?- 有没有其他的电源可以点亮小灯泡?五、板书设计电路构成要素:电源、导线、开关和负载电流的流向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操作,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电路的构成要素和连接方法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点亮小灯泡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2.点亮小灯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点亮小灯泡》,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这堂课《点亮小灯泡》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课是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后真正开始探究电现象的一课。
本课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
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
“点亮小灯泡”注重让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探究的过程。
从观察小灯泡构造入手,再尝试点亮小灯泡,允许有成功也有失败,在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的基础上再作尝试,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思考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作出最简单的对电流的解释,再通过判断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区分短路和断路,寻求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探究电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
四年级的学生对小灯泡和电池以及导线都比较的熟悉,但对于小灯泡的各部分的结构还是模糊的,在平时的动手活动中,很容易将小灯泡点亮,但是方法一般是单一的,只知道能够使小灯泡发亮,但不懂的简单电路的组成。
四年级的学生此时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本课课的内容他们非常喜欢探究。
根据教材的活动内容,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通过本课的教学研究活动,我的学生将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收获: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求,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难点是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四年级下科学说课稿点亮小灯泡_教科版
四年级下科学说课稿点亮小灯泡_教科版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该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二节内容。
说起电小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都有过接触,这一单元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课题开始,整理已有的电的知识,并引发出关于电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学生真正研究电是从《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开始的,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使用简单的电池、导线使小灯泡发光,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激发探究电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
二、学情分析点亮小灯泡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
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
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很重要的,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提升,四年级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及现象,但是想象和猜测电流的流动路径将成为他们的难点。
五、课程资源1.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只小灯泡、1节1.5伏的干电池、1根导线、白纸。
2.教师准备:小灯泡剖面图、小灯泡、电池、双面胶、小灯泡及电池的自制图片若干。
3.多媒体课件:点亮我的小灯泡。
六、教学策略1、教学方式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秉承这一要求,我将课堂还给学生,依照“仔细观察——简单描述——实验操作——大胆猜测——探究学习——得出结论”的方法,学生逐层深入地学习。
具体方法如下:(1.)结构观察法新课程提出“科学学习的观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提倡的‘亦步亦趋“的观察,而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它包含2层含义:一是无意观察,二是结构观察。
本课在观察小灯泡的环节,采用了“结构观察法”。
(2.)自主操作法科学学习与常识教学的不同之一是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动手,所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头戏。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精选5篇)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精选5篇)《点亮小灯泡》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点亮小灯泡》是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后真正开始探究电现象的一课。
《点亮小灯泡》注重让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探究的过程。
本课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
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
从观察小灯泡构造入手,再尝试点亮小灯泡,在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的基础上再作尝试,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思考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作出最简单的对电流的解释,再通过判断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区分短路和断路,寻求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区分短路和断路。
(四)教学准备1、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只小灯泡、1节1.5伏的干电池、一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2、教师准备:小灯泡剖面图、大灯泡、电池、灯泡图片、双面胶、多媒体课件:(1)电和我们的生活(2)点亮我的小灯泡。
二、说教法和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从画小灯泡入手,激发他们观察小灯泡的兴趣,在了解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后,及时抛出问题:要使小灯泡发亮,至少还需要什么材料?然后提供给学生灯泡、电线和电池。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2《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2《点亮小灯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是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点亮小灯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步骤、电路原理以及灯泡亮度的探究。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于电路原理和灯泡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灯泡亮度的探究还比较陌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步骤和电路原理,了解灯泡亮度的探究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步骤和电路原理,灯泡亮度的探究方法。
2.教学难点:电路原理的理解和灯泡亮度探究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展示,利用板书进行重点知识的强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电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电路原理讲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电路原理,解释点亮小灯泡的原因。
4.灯泡亮度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灯泡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进行实验验证。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步骤2.电路原理图3.灯泡亮度探究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2《点亮小灯泡》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2《点亮小灯泡》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探究并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实验探究、知识拓展和实践活动。
实验探究部分设计了点亮小灯泡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电路中电流的方向;知识拓展部分介绍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图的画法;实践活动部分设计了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并搭建电路的实践活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电路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对电流、电压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具备了进行实验探究的基本能力。
但是,学生对电路图的绘制和电路搭建的实践操作能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难点:电路图的绘制和电路搭建的实践操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个点亮的小灯泡,引导学生思考灯泡是如何亮起来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引导学生发现电路的基本组成。
3.知识拓展: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图的画法,让学生理解电路图的意义。
4.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并搭建电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实验探究–观察电流方向–发现电路基本组成2.知识拓展–电路基本组成–电路图的画法3.实践活动–设计电路图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熟练程度。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2《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2《点亮小灯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中通过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使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实验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电路方面的知识基础较弱,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知道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2.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从而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2.新课导入: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讲解电路的组成。
3.实验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路中灯泡的亮灭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电流的流动规律。
4.讲解分析:讲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5.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路的组成: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连接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用电器——消耗电能电流的流动规律:1.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开关、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
2.电路闭合时,电流才能流动。
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课堂讨论的参与度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电路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2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2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器材组成简单电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电路的原理和组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
但在科学探究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在《点亮小灯泡》这一课中,学生需要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连接电路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器材组成简单电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学会连接简单电路。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原理,以及如何用导线、电池、小灯泡等器材组成电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电路知识。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尝试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器材组成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灭现象。
3.交流: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4.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电路的基本知识,讲解电流的流动原理。
5.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所学知识连接简单电路。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电路知识的理解。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点亮小灯泡》公开课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点亮小灯泡》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节实验课。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电路,点亮小灯泡,从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
教材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实验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电路方面的知识还为零,需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讲解。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会用导线、电池、小灯泡等组成一个简单电路,并使小灯泡点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学会用导线、电池、小灯泡等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2.难点: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原理,以及如何使小灯泡点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电路知识。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3.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实验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小故事,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简要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的流动原理,以及如何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电路,点亮小灯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讨论: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流的流动原理:•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流向小灯泡,最后回到电池的负极。
《点亮小灯泡》实验说课稿
《点亮小灯泡》实验说课稿一、实验概述本实验是初中科学课程中的一部分,旨在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电路知识和电学原理。
本实验将引导学生通过组装一个简单电路,使小灯泡亮起,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目的1. 知识与技能: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学会使用基本的电路元件,如电池、导线、小灯泡等。
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学会正确连接和断开电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电路连接的基本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安全意识。
三、实验准备1. 准备实验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开关、插座、绝缘胶带、剥线钳、螺丝刀等。
2. 预习相关知识: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原理,熟悉电路元件的基本用途和连接方法。
四、实验步骤1. 教师演示实验:首先,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连接一个简单电路,使小灯泡亮起。
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应详细讲解每一步的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名组长。
教师指导各组学生根据预习内容,按照正确的顺序连接电路,并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3. 教师巡回指导: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 实验结束:当所有小组完成实验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关闭电源,整理实验器材。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记录: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测量的数据。
2. 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通过比较各组的实验结果,找出可能的原因和问题所在,总结电路连接的规律。
3.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和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连接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加深对电学知识的理解。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一、使用教材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二、实验器材自制教具:饮料瓶、LED灯、导线、铜线、螺丝、kt板、钨丝、电池等。
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本器材根据书中小灯泡的模型进行制作,灯丝也采用钨丝制作,当学生连接正确后,钨丝会变红,并且此模型上增加了LED灯带,学生可以利用灯带推测电流方向,并可以依据自己的推测马上尝试摆出电流的方向,点亮灯带后,LED 灯的流水模式模拟了电流的方向,让学生对电流方向一目了然,加深学生对封闭回路的理解。
简易了实验的器具,让孩子们可以简单完成任务,增加孩子们的自信心。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教材中设定的两个活动(1、小灯泡的构造;2、让小灯泡发光)很容易完成,所以当学生们点亮小灯泡后就失去了对小灯泡的兴趣,并且还找不到点亮小灯泡的规律。
在以往的诊断性判断环节中,我发现孩子们在回答时只可以用连接方法角度去判断小灯泡是否可以被点亮,而不能利用点亮小灯泡的原理来回答,说明孩子对点亮小灯泡的原理不理解,造成这节课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在01版课标中对于电学的目标是: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这更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如果我们把课堂进行到这里,教学任务就只完成了浅显的部分,对于深层次的理论并没有触及,也没有很好的完成课标对这一知识点的要求,为了弥补教材对这方面的不足,我将本课的教具做了一些改变,在认识小灯泡构造的环节,我按照书中的小灯泡的平面图制作了一个大的灯泡模型,这个灯泡模型将书中示意图放大N倍。
立体的大灯泡模型更加利于观察灯泡的内部结构,并且孩子们可以将模型拆开、组装进行观察,对灯泡构造的了解更加深刻,并且灯泡模型的灯丝也采用了钨丝,当连接正确时,可以被点亮,效果明显,为后面理解点亮灯泡的原理打下良好基础,更有利于后面教学目标的达成。
除此之外,还加入了LED灯带,灯带的加入让孩子们可以“看”到电流的流向,模拟电流方向,使结果更加直观,易于学生理解。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点亮小灯泡一、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四册"电"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它是学生在充分感知了电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基础上,真实触摸和运用电的一次尝试活动,为下一步学习串联和并联电路奠定基础。
教材安排了2大活动:一是"让小灯泡发光",安排了"观察小灯泡、连接小灯泡、猜测电流路线、画电路装置图”4个小活动,期间引发出电流、电路等科学概念;二是通过“图中的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亮”来认识通路、短路、断路等现象,从而深刻理解电路的概念和外延。
教材的这种布局,体现了2大优势:1、迎合学生心理需求,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2、有利学生掌握电路的具体连接方法。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教材分析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科学知识:认识小灯泡、电池的结构;掌握电流、电路等概念,特别是要知道通路、短路、断路等现象,并能清晰地描述出电流的流向。
科学探究:经历使用电线、电池、让一个小灯泡发亮的活动;学会检查电路装置,体会电流的路线,用自己的方式初步学画电路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安全用电知识,意识到电池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观察灯泡,正确连接电路并想象电流的路线。
教学难点:想象电流的路线。
三、教法指导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
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设置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学法指导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自主操作法”、“小组合作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本课通过学生自主操作、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五、教学准备每生一根电线,一个干电池,一个小灯泡,不同颜色的笔2支,实验记录单。
教科版科学四下1.2《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下1.2《点亮小灯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电路的基本组成,掌握用电池和导线连接灯泡的制作过程,以及能够观察到电路中电流的流动。
教材以实验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实验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流动规律,他们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和理解电路的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掌握用电池和导线连接灯泡的制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活动,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掌握用电池和导线连接灯泡的制作过程。
难点:观察并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以实验法为主,引导法为辅,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流动。
2.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电池和导线连接灯泡,观察灯泡的亮灭。
3.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4.总结与拓展:学生总结实验结果,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教师进行点评,并进行拓展讲解。
5.课堂小结: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路的组成:电流的流动规律:•从正极出发,经过导线,流向负极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度。
2.学生对电路组成和电流流动规律的理解程度。
《点亮小灯泡》 说课稿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点亮小灯泡》。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的第二课。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学会使用简单的电路元件进行电路的连接和控制。
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电池、导线等电路元件的基础上,首次尝试用这些元件连接电路,点亮小灯泡。
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深入理解电路概念的重要契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流动路径有更直观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复杂的电路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电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可能在生活中见过各种各样的电灯,但对于电灯是如何点亮的,电路是如何构成的,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抽象的电路概念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电路的概念,理解电流的流动路径。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初步认识电路的基本组成,如电池、导线、灯泡等。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观察、猜想和实验,探究点亮小灯泡的方法。
能够用简单的符号和电路图记录电路的连接方式。
3、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点亮小灯泡的方法,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流的流动路径。
教学难点:用简单的符号和电路图记录电路的连接方式,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是一个闭合回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该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二节内容。
说起电小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都有过接触,这一单元从《生活
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课题开始,整理已有的电的知识,并引发出关于
电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学生真正研究电是从《点亮我的小灯泡》这
一课开始的,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使用简单的电池、导线使小灯泡发
光,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激发探究电的兴趣,为
后续学习拉开序幕。
二、学情分析
点亮小灯泡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
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
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
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
所以引导学
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很重要的,
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
点亮小灯泡。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他们将在活
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
性的问题。
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时小灯泡亮起来。
学生经过
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
发展。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故将教学目标设定
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小灯泡认识它的结构,知道
小灯泡中发光的位置是灯丝,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
会发光。
2.能力目标:学会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观察、
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对电
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情感目标: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
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和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
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区分回路、短路、断路,以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
小灯泡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现象猜测电流的流向
学生点亮小灯泡较为容易,但在此基础上要求寻找多种点亮
小灯泡的方式就是一种难度的提升,四年级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外部
特征及现象,但是想象和猜测电流的流动路径将成为他们的难点。
五、课程资源
1.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只小灯泡、 1 节伏的干电池、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根导线、白纸。
2.教师准备:小灯泡剖面图、小灯泡、电池、双面
胶、小灯泡及电池的自制图片若干。
3.多媒体课件:点亮我的小灯泡。
六、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秉承这一要求,我将课堂还给学生,依照“仔细观察——简单描述——实验操作——大胆猜测——探究学习——得出结论”的
方法,学生逐层深入地学习。
具体方法如下:
(1. )结构观察法
新课程提出“科学学习的观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提倡
的‘亦步亦趋“的观察,而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它包含 2 层含义:一是无意观察,二是结构观察。
本课在观察小灯泡的
环节,采用了“结构观察法” 。
(2. )自主操作法
科学学习与常识教学的不同之一是让学生亲历实践
活动 , 在活动中学会动手, 所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学
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头戏。
本课在设计上突出了“动手操作”
这项技能的训练,切割10 分钟的时间块用于学生连接小灯
泡。
(3. )对比理解法
事物通过对比,更能突显其本质特色,科学知识的学
习亦是如此。
本课教学中存在着多出对比:首先,自我认知
与活动结果的对比。
主要体现在本认为很容易接亮的小灯泡
在实践中却花了一大笔力气;本认为很容易画的灯泡,却没
能自信地画出来。
其次,多种电路连接方式的对比。
这些对
比是促成学生对电路认知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2、教学手段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亲
自动手汇报实验结果相结合,起到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作
用,易于理解。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PPT出示美丽夜景照片
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灯光吸引学生注意,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二)认识小灯泡结构
1、提问:你了解小灯泡的构造吗?
2、学生仔细观察小灯泡,把它画在纸上,并汇报。
3、 PPT出示小灯泡,认识小灯泡结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出小灯泡,认识小
灯泡结构,为成功点亮小灯泡奠定基础。
(三)认识实验材料
1、提问:点亮小灯泡还需要哪些材料
2、学生明确实验材料还包括导线与电池,并简单描
述它们的特征、用途。
设计意图:简单认识点亮小灯泡所需材料,为接下来
的实验做好准备。
(四)点亮小灯泡
1、学生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点亮小灯泡。
2、成功点亮小灯泡的组,上台演示,教师同时贴出
小灯泡连接方法。
3、未成功点亮的组,上台演示,教师同时贴出连接方式。
4、分析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
提问: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都连接到了电池和灯
泡的哪些地方?
5、分析小灯泡内部构造。
提问:为什么一定要连接小灯泡上的这两个位置才能
使小灯泡亮起来呢?这与小灯泡内部的构造有关。
、猜测电流流向
提问:电流我们看不到,但是能够想象它的流动方向。
你能说出这幅连接图中,电流的流向吗?
学生猜测后,教师PPT演示电流的流向。
7、分析失败的连接方式灯泡不亮的原因。
提问:为什么这些连接方式,小灯泡不亮呢?
随机渗透短路、断路知识。
设计意图:
①合作探究点亮小灯泡的接法,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②成功点亮的小组,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未能点亮的,激发求知
的渴望,迫切得到正确的连接方式。
③以贴图方式呈现,清晰直观,易于分析。
④由分析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到分析小灯泡内部
构造,逐层深入。
在分析连接方式的基础上,大胆猜测电流的流向,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识规律。
⑤分析失败原因,加深对正确连接方式的理解,为找寻多种连接方法奠定基础。
(五)多种方式,点亮小灯泡
1、 PPT出示实验要求
2、学生动手实验
3、实验汇报:将不同的连接方式贴在黑板上。
4、学生总结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的共同点。
设计意图:明确实验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操作。
寻找连接方式的过程,是将前面分析得出的成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用于指导实践的过程。
(六)拓展延伸
1、尝试同时点亮多盏小灯泡。
2、用电安全教育。
3、绿色环保意识渗透。
设计意图:本节课点亮了一盏小灯泡,也点亮了学生心中对电的好奇心,他们不满足于只点亮一盏小灯泡,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
用电安全教育与环保意识的渗透都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让学生明白。
八、板书设计
(学生多种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①② ③ ④ ⑤⋯⋯共
同点:形成回路
设计意图:清晰、直观呈现学生自己连接的小灯泡的多种点亮方式,有成就感,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