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办法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a063d6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7.png)
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来源于风险管理的思想。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通过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评估、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目标。
企业实行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灾害后果,它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去辨识危害、评价风险、然后根据成本效益分析, 针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以确定处理风险的最佳方案。
1.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全过程(1)危害辨识。
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2)风险。
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3)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2.职责(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2)各单位要详细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作业活动表,其内容包括设备、人员和工序,并收集有关信息。
(3)辨识与各项作业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
(4)在假定现有的或计划的控制措施适应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害有关的风险的程度做出主观评价,并给出风险的分级。
C级:一般隐患,劳务班组或分包班组可自行解决的隐患。
3.安全隐患整治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生产经营工作场所进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处理各类隐患。
一时不能消除的,要制定方案措施跟踪整改。
(1)项目部经理对本部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负监督管理和整改落实责任。
(2)项目其他领导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负直接整治责任。
(3)项目质安部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重大隐患的整治进度并跟踪结果。
(4)项目其他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日常监管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治理。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及管控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及管控](https://img.taocdn.com/s3/m/2e1b19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5.png)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 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活动,营造全 员关注安全、参与安全的氛围。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 与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形成
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06
安全生产风险监控与持续改进
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和手段
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监控计划
明确监控目标、范围和频次,确保监控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 展。
危险指数法的优点
能够量化地评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风险,为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提 供依据。
04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分级
风险评估方法与流程
危险源辨识
通过现场观察、历史数据分析等 方法,识别出可能对安全生产造 成影响的危险源。
风险评估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包 括发生事故的概率、可能造成的 后果等。
风险分级
保障员工权益
确保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下 工作,保障员工的身心健 康。
风险辨识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
包括直观经验法、系统安 全分析法等。
直观经验法
根据经验和直觉判断,适 用于简单的生产过程。
系统安全分析法
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和 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生产 过程。
风险辨识的方法与步骤
步骤
危险源辨识
包括收集信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 价、制定措施等。
改善作业环境等。
定期评估与更新
02
定期对危险源进行重新评估,确保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同时,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管控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
培训与宣传
03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确保各项管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实施工作计划
![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实施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4dbcf7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1.png)
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实施工作计划(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实施工作计划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实施工作计划5篇为了确保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提前指定一份工作计划是在所难免的。
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
![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2d49ed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2.png)
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一、制度要求1.承包商应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明确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的职责、范围、程序、方法、频次、控制要求和持续改进等要求;2.建设工程类承包商的项目部可执行承包商制定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但应明确项目部各部门、施工班组、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职责和内容,组织实施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制定管控措施,编制项目部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清单,落实管控措施。
3.生产领域类承包商应结合所承揽业务特点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明确内部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职责,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
二、一般规定1.安全风险辨识应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全员参与”的方式,形成安全风险辨识过程记录,并对安全风险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和归档。
2.建设工程类承包商的项目部应当在工程开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地质与环境条件、设计图纸、拟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范围、投入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等,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并随和监理单位审批,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6.建设工程类承包商应对已识别的安全风险进行公告:a)应在施工现场大门内及危险区域设置施工安全风险公告牌;b)安全风险公告内容应包括:重大和较大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c)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并强化风险源监测和预警。
7.生产领域类承包商合同约定作业活动或事项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应在承包商办公、作业区、加工区、休息区或交接班室张贴较大危险因素危险告知卡。
8.生产领域类承包商应组织对较大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进行日常检查,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建设工程类承包商应组织对重大和较大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9.应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和评估:a)生产领域类每半年对重大风险(一级)和较大风险(二级)的控制措施进行一次评估,应优先保证重大风险(一级)、较大风险(二级)控制所需的包括资金在内的资源;b)建设工程类应根据工程进度,在施工前期准备、土建、安装、调试等开始前对对重大风险(一级)和较大风险(二级)的控制措施进行一次评估,保证重大风险(一级)、较大风险(二级)控制所需的包括资金在内的资源;C)现场作业风险控制按照“两必”原则进行:临时性作业活动、危险作业前,必须辨识危害评价风险, 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并填写CARC;每月、每班对固定性作业风险进行评价或回顾,完善控制措施。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范文(通用3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范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7f4bf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4.png)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范文(通用3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范文(通用3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1时值全国第21个、全省第29个“安全生产月”,为扎实开展“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主题活动,开发区应急管理局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分区分级辨识与管控专项培训。
截至目前,全区8家重点企业生产、设备、安全等方面管理人员400余人接受了培训。
培训结合推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总要求,以提升安全风险分区分级辨识与管控能力为切入点,采用事故案例、互动研讨、政策解读等多种方式,以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为抓手,详细讲解如何选用多种评估方法对同一评估对象进行评估,按照“一作业一风险点”“一设备一风险点”要求,严格做到层层“肢解”。
培训强调风险辨识方面要在强化叠加性、延伸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风险管控方面要在标准化、数字化、常态化不断探索,切实助力企业解决“想不到、查不出、控不住”等突出问题。
通过本轮培训,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风险的概念、风险的辨识和管控有了更清晰地认识,理清了如何做好安全管理的思路,从源头上杜绝“三违”行为的发生,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确保全区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211月29日,在德清县雷甸镇综合指挥中心内,只见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张“风险辨识图”。
图上显示:雷甸镇内21家企业共识别较大风险点(橙色)44处,一般风险点(黄色)117处,低风险点(蓝色)209处。
“监测出的风险点会通过后台交办给所属辖区安全监管员,并在规定期限整改后进行复测,直到消除隐患。
”雷甸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了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安全监管从“人工跑”到“数据跑”,从而大大提高发现安全隐患的效率和精准度。
今年以来,雷甸镇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数字化转型,依托数字治理指挥平台、数字治理雷甸模式、数字治理智能设备3个支点,在“平安304”的基础上进行纵向延伸,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为基准,隐患排查治理为手段,通过机关干部、网格员、村(社)干部和志愿者4股力量,运用“风险辨识一张图”助力企业安全生产,实现零死角管控。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2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477f0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8.png)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项目部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全面辨识、管控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各标段、各道工序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上级公司要求并结合我项目部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____安委会办公室____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____》、《____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____》和《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上级及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安全风险管理坚持“全员参与、突出重点、分级管控”的原则。
第四条项目部各部室部门长、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唐山丰南项目经理部各部室及所属单位。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六条项目部负责指导监督所属施工单位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监督所属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重大危险源依法开展管控。
第七条项目部各部室、所属施工单位是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实现安全风险自辨自控,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
第八条所属各部门、各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本部门、本施工单位职责范围内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对安全风险进行管控;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应依法进行报告、建档、检查、监控。
第三章组织管理第九条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组长: 副组长:成员:第十条岗位职责:1、组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控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评估责任,组织制定本分管专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或细则,明确组织程序、方式、方法、监督管理及考核奖惩等内容。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4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39952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5.png)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一、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辨识是指通过系统性的方法,识别和确定可能给组织的资产、业务活动、员工和社会造成损害或不利影响的各种威胁和风险。
辨识安全风险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预测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事件,以减小或避免其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在进行安全风险辨识时,应采用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与资产、业务活动相关的信息:收集资产、业务活动的相关信息是进行安全风险辨识的基础。
主要包括组织的定位、组织的目标与策略、组织的结构与职责、组织的技术与设备、组织的人员与组织的安全风险。
2. 辨识与资产、业务活动相关的威胁:根据资产、业务活动的相关信息,辨识与之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威胁。
内部威胁主要包括人为因素,如员工的疏忽、故意破坏等;外部威胁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网络攻击等。
3. 辨识与威胁相关的风险:根据辨识到的威胁,进一步辨识与之相关的风险。
风险是指有可能造成损害或不利影响的未来事件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通过辨识与威胁相关的风险,可以为组织确定优先级和重点防范的方向。
4. 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辨识到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可能性是指某一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影响程度是指某一风险事件发生时,对组织造成的损害或不利影响的程度。
5. 优先级和重点风险的确定: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优先级和重点风险。
优先级高的风险是指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较大的风险,对组织的影响较为重要,需要优先考虑和处理的风险。
二、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组织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了解其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提供依据。
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时,应综合考虑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确定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
1. 风险评估方法常用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法、定量评估法和半定量评估法。
(1)定性评估法:采用主观判断和专家经验的方法,将风险按照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和描述,如高、中、低等。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30a85d8ec3a87c24028c460.png)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作者:————————————————————————————————日期: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及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安全管理方式的革新,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在其它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隐患前期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和风险变更五个方面。
第二章基本术语第五条事故是指导致工程发生人员伤害、经济损失、环境影响、工期延误或工程耐久性降低等不利后果的事件。
本办法重点考虑引起人员伤害的事故。
第六条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不利后果的组合。
第七条本办法所提到的风险特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亡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第八条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或其组合,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物、环境因素以及管理环节等。
第九条参照LEC的评估方法(附件7)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本办法将风险划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一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高于320分的(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2.二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160分到320分之间的(160≦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3.三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70分到160分之间的(70≦分数值<160)风险;4.四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低于70分的(分数值<70)风险。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十条各项目部应成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小组。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774b5bbf705cc17552709ec.png)
中交四航局228国道苍南龙沙至岱岭段工程PPP项目总承包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分级控制制度编制:审核:批准:中交四航局228国道苍南龙沙至岱岭段工程PPP项目总承包部目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分级控制制度............................................................................ - 1 -1 总则.................................................................................................................................. - 1 -2 基本规定.......................................................................................................................... - 1 -2.1 职责......................................................................................................................... - 1 -2.2 定义......................................................................................................................... - 1 -2.3 危险源安全控制流程............................................................................................. - 1 -2.3.1 作业活动的划分.......................................................................................... - 1 -2.3.2 危险源辨识.................................................................................................. - 2 -2.3.3 危险源风险评价、重要危险源确定.......................................................... - 3 -2.3.4 重要危险源预控措施、应急措施编制及审批.......................................... - 3 -2.3.5 重要危险源及其预控措施、应急措施公示、交底.................................. - 4 -2.3.6 重要危险源预控措施的落实...................................................................... - 4 -2.3.7 重要危险源的检查、总结和动态管理...................................................... - 4 -2.3.8 工作危险分析(JHA)................................................................................ - 5 -3 记录与归档...................................................................................................................... - 5 -4 参照文件及支持性文件.................................................................................................. -5 -5 附录.................................................................................................................................. - 5 -6 附则.................................................................................................................................. - 5 -附录1.............................................................................................................................. - 7 - 附录2.............................................................................................................................. - 8 - 附录3.............................................................................................................................. - 9 - 单元名称:实施日期:........................................................................................................ - 9 - 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专职安全员:................................................................................ - 9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分级控制制度1 总则1.1 通过对生产过程活动及相关过程进行危险源的辩识和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是预防事故的基本要求。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3篇)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cdd7a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a.png)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一、编制目的为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推动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
对煤矿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估与分级,高度关注重大风险,采取工程、技术、管理措施有效管控风险,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特制定《____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二、编制依据1、《____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____》(安委办[____]____号);2、《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煤安监行管[____]____号)(试行);3、《四川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____(川安办[____]____号)。
三、术语定义1.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2.风险点:通常指风险存在的部位,又称危险源。
3.重大安全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
4.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或系统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5.风险评估: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6.风险分级: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
7.风险管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安全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应包括:⑴工程控制;⑵行政管理控制;⑶个体防护控制;⑷应急救援控制。
8.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9.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能造成突发性破坏、对环境能造成慢性破坏的因素。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e453f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8.png)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减少和防范安全风险对组织和员工造成的影响。
一个完善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1. 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对组织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并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可以利用风险评估矩阵等工具来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2. 安全风险分级:将已评估的安全风险按照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常见的分级方法是采用五级或三级分类,如高、中、低或红、黄、绿。
3.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确定:根据安全风险的分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对于高风险的安全威胁,需要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措施,如加强监测、安装报警设备、提供培训等。
4. 安全风险管控计划的制定:制定详细的管控计划,包括具体的管控措施、责任人、时间表和预算等。
5. 安全风险管控执行和监督:实施管控计划,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确保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6. 安全风险管控效果评估:定期对管控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管控措施。
7. 信息共享和反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向相关人员提供安全风险信息,并鼓励员工积极反馈意见和建议。
8. 培训和宣传:为员工提供安全风险管控的培训,加强安全意识和能力。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重要性和方法。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内容和流程。
具体的工作制度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5c1b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9.png)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及相关场所、设备设施和作业人员。
第三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风险管控为核心,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手段,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源头治理。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四条企业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企业各部门负责人。
第五条安全管理部门是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标准和工作流程;(二)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工作;(三)指导、监督各部门和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四)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考核和奖惩。
第六条各部门和单位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职责包括:(一)负责本部门、本单位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工作;(二)制定并落实本部门、本单位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三)组织开展本部门、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四)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第三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七条安全风险辨识。
企业应组织全体员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
安全风险辨识应覆盖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及相关场所、设备设施和作业人员。
第八条安全风险评估。
企业应采用风险矩阵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等方法,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安全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
第九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建筑施工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法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筑施工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法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7fadb2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c.png)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与管控工作,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四川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四川路桥集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是指对安全生产领域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部位、设备设施和活动等进行风险全面排查辨识、科学评估,并按照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管控措施。
第三条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坚持“分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动态实施、科学管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实行自辨自控、差异化、动态化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项目部的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行业、省级有关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章组织与分工第五条公司负责建立并实施本单位双重预防机制。
建立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清单,重点负责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风险的管控。
指导、督查项目部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并对管辖范围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其消除事故隐患。
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负责本单位的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建档工作;(二)负责汇总所属项目部的安全生产风险清单,审核、校正并统筹确定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及防范措施合理性;(三)根据风险分级结果,明确管控和监管责任单位,组织、监督、落实不同风险等级的差异化动态管控措施;(三)组织开展双重预防机制相关知识培训;(四)组织、监督、绘制本单位风险点分布图、告知等;(五)负责对项目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六)重点对本单位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责任主体落实管控责任和措施。
第六条项目部负责组织实施本项目安全生产风险的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建档工作。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1c0935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2.png)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是一种组织内部用于识别、评估和管理潜在安全风险的制度。
它的目的是确保组织能够及时发现并分析可能对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一般流程和要点:
1. 风险辨识阶段:
- 组织内部成立专门的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小组。
- 将组织的业务、活动和资源进行分类和划分。
- 根据分类和划分的结果,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类型和潜在的风险因素。
2. 风险评估阶段:
- 对已识别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概率、影响和风险等级等方面的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各个安全风险的优先级和重要程度。
3. 风险管理和管控阶段:
-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管控措施,包括预防、减轻和应对等方面的措施。
- 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和管控措施的责任人和时间表。
- 定期对风险管理措施和管控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
4. 风险监测和报告阶段:
- 建立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对风险情况进行监测和报告。
- 及时向组织内部的相关人员和部门报告风险情况,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反馈的及时性。
5. 培训和宣传阶段:
- 对组织内部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培训,提高其对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的认识和意识。
- 定期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全员对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通过以上流程和要点的规范实施,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能够有效地为组织提供风险识别和管理的依据和指导,降低组织面临的潜在安全风险,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指导手册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指导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ea8290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7.png)
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本指导手册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工作,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施的正常运转。
一、安全生产风险辨识1.明确风险辨识的目的和重要性:风险辨识是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它的目的是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2.建立风险辨识的机制:建立明确的风险辨识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执行。
3.明确风险辨识的范围和对象:明确辨识的范围,包括生产设施、生产过程、员工作业等,并明确辨识的对象,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品因素、生产工艺因素等。
二、安全生产风险评估1.确定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标准:根据不同的风险对象和范围,确定适合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2.收集评估所需的数据和信息:通过调查、观察、测量等方式,收集评估所需的必要数据和信息,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确定风险等级和危害程度: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的等级和危害程度,以便于后续的管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三、安全生产风险管控1.制定风险管控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风险管控计划,明确管控的目标、措施、责任人、时间表等重要内容。
2.实施风险管控措施:按照计划逐步实施风险管控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3.监督和检查风险管控效果: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对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
四、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的持续改进1.总结经验和教训:定期总结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
2.加强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控能力,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时刻警惕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断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5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a0067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0.png)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____》____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及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安全管理方式的革新,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在其它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隐患前期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和风险变更五个方面。
第二章基本术语第五条事故是指导致工程发生人员伤害、经济损失、环境影响、工期延误或工程耐久性降低等不利后果的事件。
本办法重点考虑引起人员伤害的事故。
第六条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不利后果的组合。
第七条本办法所提到的风险特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亡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第八条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或其组合,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物、环境因素以及管理环节等。
第九条参照LEC的评估方法(附件7)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本办法将风险划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一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高于____分的(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2.二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____分到____分之间的(160≦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3.三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____分到____分之间的(70≦分数值<160)风险;4.四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低于____分的(分数值<70)风险。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十条各项目部应成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小组。
项目经理任组长,支部书记、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安全总监任副组长,工程、技术、船机、安全等部门管理人员和现场负责人为组员。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及管控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及管控](https://img.taocdn.com/s3/m/4cd5b33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e.png)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及管控》2023-10-27•安全生产风险概述•风险辨识的方法和技术•风险管控的策略和措施目录•安全生产风险的特殊考虑•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01安全生产风险概述定义安全生产风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对人的身心健康或环境造成损害的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事件。
分类安全生产风险可分为职业伤害风险、财产损失风险、环境损害风险和综合风险等。
定义与分类03环境损害安全生产事故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损害,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风险的危害性01人员伤亡安全生产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幸和痛苦。
02财产损失安全生产事故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生产中断、财产损失等,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风险辨识的重要性通过风险辨识,使员工了解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高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提高生产效益履行社会责任通过风险辨识,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发生。
通过风险辨识,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风险辨识,保护员工和社会的安全和健康,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02风险辨识的方法和技术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和评估潜在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关键过程。
总结词危险源辨识通过分析作业场所、设备、工艺流程、人员和环境等方面的信息,识别出潜在的危险因素和风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管控提供基础数据。
详细描述危险源辨识总结词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危险因素进行量化和定性分析的过程。
详细描述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风险评估主要依靠专家判断和经验,定量风险评估则通过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量化,从而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大小。
风险评估方法风险矩阵法总结词风险矩阵法是一种将危险因素与风险等级相对应的方法。
详细描述风险矩阵法通过将危险因素按照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进行分类,划分为不同等级的风险,以便更好地进行风险排序和管控。
风险指数评价法总结词风险指数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权重分配和评分标准的综合评价方法。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文(3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26bc7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8.png)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文在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时,建立完善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一、引言为了确保组织的稳定运营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辨识、评估和管控安全风险的程序和职责,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所有涉及安全风险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
三、定义安全风险:指在组织运营中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或条件。
辨识:指确定和识别所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的过程。
评估:指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
管控: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以最小化或消除安全风险的过程。
分级:指根据安全风险的严重性和发生概率,将其分为不同级别,以便优先处理。
四、安全风险辨识1. 建立辨识安全风险的机制,包括内部员工反馈、内外部安全监测报告等渠道。
2. 针对组织内各个部门和活动进行定期的安全风险辨识,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的风险。
3. 制定辨识风险的流程和方法,明确职责和权限。
五、安全风险评估1. 定义安全风险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包括风险值计算模型、评估指标等。
2. 根据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
3. 制定评估结果的记录和报告要求,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将安全风险分为不同级别,如高、中、低级别。
2. 高级别安全风险: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消除,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3. 中级别安全风险:建立控制措施和预警机制,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4. 低级别安全风险:建立预防和日常管理机制,持续监测和改进。
七、责任和义务1. 组织领导:负责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提升主动辨识、评估、管控风险能力,科学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应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单位负责、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机制,积极引导全员参与,开展全过程、各环节控制,以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三条风险管理原则
(1)业务融合原则
风险管理应贯穿于安全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各环节,并与业务管理有机融合。
全员都应树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念,并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制度、管理程序和要求。
(2)系统化原则
风险管理应综合“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因素,系统化开展致险因素分析,各类致险因素相互影响,共同触发风险事件的发
生。
(3)动态管理原则
风险管理应采用“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动态循环改进模式,依据工作实际,相应动态调整风险管理辨识、评估、管控工作。
第四条风险辨识
(一)确定风险辨识范围
风险辨识应覆盖本单位所有安全生产活动及其区域范围,综合考虑不同风险事件发生的独立性,以及历史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确定一个或以上风险辨识范围。
(二)划分风险单元
划分风险单元主要是筛查通行条件不良路段,以《XXXX规范》相关规定作为判断依据,从技术指标、工艺参数、隔离防护设施等方面,进行筛查,摸清底数。
(三)确定风险事件
针对不同的风险单元,结合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际,综合考虑历史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确定风险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
(四)分析致险因素
针对不同风险单元,按照“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因素进行致险因素分析。
第五条风险评估
(一)风险评估体系确定
风险等级主要由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后果严重程序(C)决定。
1.指标体系分级标准
(1)可能性指标分级标准
可能性统一划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极高、高、中等、低、极低。
可能性判断标准。
附表 3 :可能性判断标准表
备注:1.可能性指标取值为区间内的整数或最多一位小数;
2.区间符号“[]”包括"等于",“()”不包括"等于",如:(0-1]表示 0<取值≤1
(2)后果严重性程度分级标准
后果严重程度划分为四个级别,特别严重、严重、较严重、不严重。
后果严重程度判断标准表
2.指标体系确定方法
(1)可能性指标确定方法
搜集近年来突发事件发生情况频次数据,并根据最新辨识到的主要致险因素,结合行业实践经验,进行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评价,并通过可能性判断标准,进行突发事件发生可能性评分。
(2)后果严重程度指标确定方法
针对不同风险单元,针对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最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社会影响,综合参考类似事件
后果损失,根据后果严重程度判断标准,进行后果严重程度指标评分。
后果严重程度等级取值表
(二)风险等级评估标准
风险等级(D)由高到低划分为四级:重大、较大、一般、较小。
风险等级大小(D)由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后果严重程度(C)两个指标决定。
D= L× C
风险等级取值区间表
备注:区间符号“[]”包括等于,“()”不包括等于,如:区间(0、 5]表示 0<取值≤5。
(三)风险等级的调整与变更
风险管理单元初评为“重大风险”后,应针对主要致险因素,及时通过人财物等方面投入,以降低风险等级,经重新评估后可变更风险等级。
针对主、客观因素,不可降低的“重大风险”应积极加强风险管控。
新的致险因素出现,或已有主要致险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发
生风险事件可能性,或后果严重程度显著变化时,应及时开展再评估,并变更风险等级。
第六条风险管控
(一)管控要求
应根据安全风险等级,明确风险管控责任、制定相关制度、实施风险管控,将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防范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管控责任
1.单位主要负责人对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建立健全风险管控规章制度,组织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教育培训计划,保证风险管控经费投入,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督促检查,并定期开展“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组织制定风险事件应急预案或措施,及时、如实上报安全生产风险事件。
2.安全部门对风险管控工作具体负责,主要职责包括:建立健全风险管控规章制度,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执行风险管控监督检查,监督落实“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制定风险事件应急预案或措施并监督实施,及时如实上报安全生产风险事件,定期开展风险管控工作总结和改进建议。
3.工程部负责风险管控工作的具体实施,职责包括:落实风险管控规章制度,开展道路风险辨识、评估具体工作,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开展风险监测预警、警示告知、风险降低等风险管控工作,开展风险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如实上报安全生产风险事件,参加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教育和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向安委办进行风险管控工作汇报和改进建议。
(三)管控措施
1. 监测预警
存在重大风险的,应制定专项动态监测计划,定期更新监测数据或状态,每月不少于 1 次,并单独建档。
重大风险进入预警状态的,应依据有关要求采取措施全面立即响应,并将预警信息同步报送属地应急管理部门。
其他等级风险监测、预警等应严格落实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要求。
2.警示告知
存在重大风险,应当将重大风险的名称、位置、危险特性、影响范围、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及后果、管控措施和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告知直接影响范围内的相关单位或人员。
应在风险影响的区域内,给出明显的警示标识,并以文字或图像等方式,给出进入重大风险区域注意事项提示。
其他等级风险警示告知工
作应严格执行落实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要求。
3.风险降低
根据本单位的风险辨识、评估结果,针对致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等级。
应根据主要致险因素的可控性,积极制定风险降低工作措施,保证重大风险降低资金投入,满足针对重大风险的管控需求。
其他等级风险降低工作应严格执行落实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要求。
4.应急处置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迅速调动人员、机械、物资开展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并将突发事件相关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属地应急管理部门。
重大风险应单独编制专项应急措施,定期开展重大风险处置演练。
5.登记备案
重大风险应落实信息登记备案制度,如实记录风险辨识、评估、监测、管控等工作,并规范管理档案。
重大风险应单独建立清单和专项档案,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重大风险信息报备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管控信息、预
警信息和事故信息等。
重大风险信息报备方式包括:初次、定期和动态三种方式。
具体信息报备的内容、方式、时限等要求,以上级主管部门和属地应急管理部门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