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证券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证券行业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

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

新中国从此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1950年2月,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

1958年以后,受当时中国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

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但到了1955年,中国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

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

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无债时期。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

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末。

当时,中国开始经济改革开放,证券市场也开始逐渐发展。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SSE)和深圳证券交易所(SZSE)分别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正式开端。

当时,证券市场仅限于股票交易。

1992年,中国证券法颁布,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个法律文件。

同年,公司法和会计法也出台,进一步完善了证券市场的法制环境。

1997年,中国证监会(CSRC)成立,负责监管证券市场。

此后,中国证券市场的管理体系逐渐完善。

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第一家上市公司——南京银行。

此后,A股市场逐渐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主体。

2006年和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曾出现过比较大的泡沫。

尤其是2007年,股市一度疯狂上涨,但后来因多种因素崩盘,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近几年,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开放,包括推出了沪港通、深港通等机制。

同时,中国证券市场也在不断完善改革。

截至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证券市场之一。

中国证券业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业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业发展历史自1980年开始改革开放担负了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大使命,证券市场开始初步形成。

1872年,由李鸿章发起的“官商督办企业”——轮船招商局成立,是中国最早的股份制企业。

民国时期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推动证券交易所的建立。

1917年,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证券经营业务。

1918年,经北洋政府批准,成立了“北平证券交易所”,这是全国第一家由中国人创办的证券交易所。

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决定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1949 年6 月1 日,经过改造的天津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

1950 年1 月30日,经过改造的北京证券交易所重新开业。

国民经济恢复以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贯彻,天津市证券交易所于1952 年7 月22 日关闭,并被并入天津投资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于1952 年10 月关闭。

1984年11月,飞乐音响公开发行了我国第一只股票,由工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开始代理发行,发行市场逐步开始形成。

1986年9月,沈阳信托投资公司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先后办理股票的柜台交易,标志着二级交易市场也开始慢慢形成,是中国证券正规化交易市场的开端。

1988年,上海先后成立海通、万国和振兴等3家证券公司。

1990年11月26日,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告成立,并于1990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成为我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91年4月11日,我国另一家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宣告成立,并于同年7月3日正式营业。

1990年至1991年,相继成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标志着我国全国性证券市场的诞生。

全国统一监管市场的形成1993年12月29日,《公司法》颁布。

1995年《商业银行法》以及1999年7月《证券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金融业正式由混业经营进入到分业经营的阶段,四大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开始脱钩。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证券的发展历史1990年我国在上海、深圳创建证券交易所,时至今日已有30年。

伴随着30余年的发展和创新,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发展(王国刚,20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持续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强势的经济力量成功占据了国际市场的重要地位,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开放程度进一步增强,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进一步显著扩大(王年咏,2005)。

主要表现为境外投资者转移资金到中国,并对中国证券市场进行资金投资(王叙华,2006)。

另外国内不少大型企业同样也在国外设立了投资机构(皮六一,2013),特别是我国已执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下,不少企业试图进一步扩大海外投资市场。

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迎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宋承国,2010)。

以港股为例,截至2018年12月31日,港股累计成交25.06万亿港元;2018年平均日成交1,014.3亿港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上升27%(郭田勇,2018)。

香港市场上市公司共2315家,总市值299,094 亿港元(巴曙松,2014);主板标的1947只,总市值297,232.17亿港元,创业板391只,总市值1861.83亿港元(赵新江,2014)。

中资股1146只,占上市公司数量49.5%,占港股总市值67.5%。

H 股267 只,总市值59,420.1亿港元;红筹股164 只,总市值53,772.2 亿港元;中资民营股715只。

中资股总市值占比约为67.5%,中资股成交金额占总成交金额的79.1%(李蒲贤,2007)。

截止目前,港股总市值位列全球第六,国际化程度高交易品种多样,中资股占比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董毅,2004)。

恒生指数于1964年由恒生银行创制,该指数通过前一个收盘指数经流通市值加权后得到,反应了香港股市重要行情(BM Ho,2001)。

该年指数设100点为基点,并选出33 家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分股。

1985年,恒生指数以板块进行划分统计,衍生出恒生金融、恒生公用事业、恒生地产、以及恒生工商业指数。

中国股市发展史

中国股市发展史

中国股市发展A股市场自从1990年成立以来,产生过8次较大行情:1、1991年5月17日上证综指104点到1429点5月17日,上证综指探底104点。

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营业通金魔方软件。

1992年1月19日起,邓小平视察深圳四天,指出:“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1992年5月26日,通金魔方软件上证综指涨到1429点。

2、1994年7月29日上证综指325点到1052点2月22日,深交所宣布暂停新股。

3月14日,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宣布“四不”政策:55亿新股上半年不上市,今年不征股票转让所得税,公股个人股年内不并轨,上市公司不得乱配股。

5月9日,深圳投资公司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深发展普通股2.02%。

7月29日,上证综指探底325点。

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三大救市政策”:一、停发新股,二、试办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三、有选择地对资信和管理好的证券机构进行融资。

9月13日,通金魔方软件上证综指涨到1052点。

3、1996年1月19日上证综指512点到1510点1月19日,上证综指探底512点。

当年,国务院证券委下发文件要求大规模开展股份制改造,发展证券市场,希望通过募集资金来改造国企。

5月1日,降息。

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98个百分点。

8月22日,央行第2次降息。

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5个百分点。

1997年5月12日,上证综指涨到1510点。

4、1999年5月17日上证综指1047点到2245点5月17日,通金魔方软件上证综指探底1047点。

5月24日,证券公司增资扩股正式启动,湘财证券获批注册资本从1亿元增资到10亿元。

6月1日,国务院决定降低B股交易印花税,由4‰降至3‰。

6月10日,降息。

同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几大事件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几大事件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几大事件1.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深证)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起点可以追溯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

上证成立于1990年,并于1990年12月19日正式开市,深证成立于1991年,并于1991年12月1日正式开市。

这两个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正式建立,为各类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

2.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有各类企业的参与,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制度则为企业融资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1992年12月22日,中国首家成功实施IPO的公司华新诚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上市,这标志着中国A股市场的首次IPO。

此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IPO的方式融资,并逐步推动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一事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际投资者可以更加便利地进入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4.发布《证券法》和《公司法》5.推进股权分置股权分置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

1999年10月,中国市场开始推进股权分置,通过减少大股东持有股票比例,释放出更多的流通股份,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

这一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

总之,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事件,从上证和深证的成立,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制度建立,再到加入WTO和推进股权分置等等。

这些事件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的不断深化,相信中国证券市场还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券商发展史

中国券商发展史

中国券商发展史中国券商发展史是一部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从最初的萌芽阶段到如今的繁荣发展,中国券商行业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以下是中国券商发展史的详细介绍:1. 在中国券商行业的萌芽阶段(1980年代初期-1990年代初期),证券市场逐渐兴起,但仍然处于非常不规范的阶段。

首批券商大多由各地政府或国有企业出资设立,以场外交易为主,股票交易非常不规范。

这些券商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对于私营企业和个人投资者的需求缺乏关注。

2. 在起步阶段(1990年代中期-200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证券市场逐渐成熟。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中国券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开始逐步规范化。

在这个阶段,一些有实力的券商开始通过合并、收购等方式扩大规模,同时也有不少外资券商进入中国市场。

这个阶段也是中国券商行业开始走向规范化的重要时期,各种规章制度和监管措施开始逐步完善。

3. 在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代中期-2010年代初期),中国券商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资本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关注证券市场,并参与其中。

这个阶段也是中国券商行业开始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时期,许多券商开始拓展海外业务。

在这个阶段,中国券商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为了提升竞争力,许多券商开始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同时,监管部门也开始加强对券商的监管,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在这个阶段,一些有实力的券商开始通过创新、并购等方式扩大规模,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同时,也有不少外资券商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券商行业的快速发展。

4. 创新与变革阶段(2010年代中期至今)在201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券商行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创新与变革。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券商们开始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寻求智能化、互联网化等服务模式的创新。

在这个阶段,许多券商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业务模式,而是积极拥抱新技术,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开放政策。

在1990年代初期,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快速发展,198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随后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以规范市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证券市场也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此后的几年里,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实行全面开放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

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总市值已经超过了人民币50万亿元。

然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证券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但是,在政府的积极干预下,中国证券市场很快恢复了稳定。

在2014年,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如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等。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股票、债券、期货等各种金融产品交易活跃。

未来,中国证券市场将继续加强国际化发展,提升市场的开放度和竞争力,为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简史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简史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简史中国证券和证券市场自19世纪40年代产生后,经历了40多年的萌芽阶段,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形成。

中国最早出观的证券是外国在华企业发行的外资证券,最早的证券交易也是外商之间的外资证券的买卖,稍后才出现华商证券和华商证券交易。

尽管如此,中国证券市场仍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证券产生的历史,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国家向大户的举贷和王侯给平民的放债,形成了最早的债券。

汉唐以后,国家因军事需要临时向富商举借巨款的事已不再是偶然现象。

随着商业的发展,飞钱、会票、当票等商业票据出现,证券的品种更加丰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后清前,在一些投资大、收益高且又具有一定风险的行业,如上海沙船业,四川井盐业,云南、广东矿冶业和山西金融业,已经较多地采用"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组织形式。

这种组织形式明显地具有资本主义的股份制特征,而"集资合股"的参与者之间签订的载明权利责任的契约,则是中国最早的股票雏形。

当然,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证券的出现,在中国则是19世纪40年代以后的事。

1840年鸦片战争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相继对外开埠通商,有价证券及其交易,就跟着第一批最先进入所开商埠的外国洋行在中国出现。

外资在华设立的各类股份制公司企业,把西方国家已普遍采用的股份制公司的生产经营形式和集股筹资的方法带到了中国。

中国仿效西方,采用股份制发行证券组织近代企业公司的活动始于19世纪70年代。

与此同时,清政府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起,举办旨在"自强"的军事工业。

由于清政府财政困难,经费难以为继,70年代后,为借重民间私人资本,解决国家财力不足,洋务派仿效西方股份制,采用"官督商办"和"商办"等形式,兴建了一批旨在"求富"的中国近代民用企业。

1872年,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上海商人朱其昂、朱其诏筹建上海轮船招商局。

中国股市发展史—

中国股市发展史—

(五)、第四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 (1995.05-1996.01) (六)、第五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 (1996.01-1997.05) (七)、第六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 (1999.05-2001.06) (八)、第七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 (2005.06-??)
定不要忘记进入股市你就要会玩投机游戏, 所以学会看K线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有社 会心理学的基础。不然也建行去买彩票还 不浪费时间和进股市差不多。那我们如何 来判断热钱对哪些股票的态度呢?很复杂 收集所有信息,当某一个方面有利好出现 时,挑一个大家看起都不怎么起眼的成交 量放大就上吧,大到10%就跑吧,这样个 人感觉很保险。这个真的不好说,相关联 系太多了看经验吧。对了热钱的方向大多 时间还是要看老大政府的的枪向哪儿指。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 月13日 。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 月17日 。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 月22日 。 第四次大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 月19日 。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 19日 。
牛市熊市,能赚钱才是硬道理。个人要有 个人对进入股市的定义才能擦亮眼睛。所 以在看待股市走势上第一要看的是政府, 政府怎么看?要密切跟进政府每天相关的 公告如政监局统计局的信息,了解政府对 现在股市是持什么态度,是打压,是托盘, 还是观望。只有了解了政府这个大老爷的 态度你才能进入股市,不然建议你去买彩 票中奖的机率和入股市赚钱的机率其实是 相差不了多少的。

六、以历史为鉴,看我国近期股市

2010股市先抑后扬
09年的股市先扬后抑,决定于政策的 转变,从开始为了面对经济危机中央采用 非常手段,先是汇金入市救市到2316点开 始一个小的调整,2037开始止跌基金开始 大量加仓,股市开始上扬,直到2556点, 基金的仓位已经近90%,本应股市调整, 可以银行的超级信贷起了作用。大浪资金 开始进入股市使得股市达到3478点09年的 高位,而这个出现为10年埋下两个隐患, 一是银行的信贷09年发行过多,对于今年 银行的信贷产生问题,一是银行要增加储 备金,二是今年的信贷是否还可以过多信

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中国证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现代的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经济刚刚启动,国有企业开始寻求外部融资渠道。

1981年4月,第一家中国大陆证券公司,中国证券投资公司(简称中国证券)成立,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先驱。

中国证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资本市场,而国内的证券市场则是在1990年代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体制的,我国相继设立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展了证券交易业务,并逐步完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

1992年,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第一次股票发行,深圳本地煤炭公司股票的上市。

自此以后,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迅速发展。

随着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实行了注册制,大量中小企业进入市场。

同时,中国的证券市场逐渐开放给外国投资者,引入了外资,吸引了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参与。

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证券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市场波动剧烈。

同时,中国证券市场也长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内幕交易、证券虚假陈述等问题。

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我国加强了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系列措施。

2024年,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标志着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

2024年,沪港通和深港通相继启动,实现了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的互联互通。

2024年,科创板正式开板,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更便利的融资渠道。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的推进,中国证券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我国也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参与中国的证券市场。

总的来说,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起步阶段到如今的规模庞大的市场体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当前,中国证券市场正朝着更加健康、规范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两次试点。

第一次试点是于1984年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证券交易所,主要以发行政府债券为主。

第二次试点是于1988年在深圳设立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实行股票交易。

1990年代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特点是市场规模较小,交易制度不完善,投资者数量有限。

中国政府在这一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

例如,1992年设立了中国证监会(CSRC),中央与地方政府相继设立了不同层次的证券交易所,如上海、深圳、杭州等。

进入21世纪,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提供了机遇。

中国政府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境外机构参与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和交易活动。

2024年,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轮疯狂的牛市。

在这一时期,A股市场出现了大量个人投资者,股票价格迅速上涨,市值翻倍。

然而,由于监管不到位,资金泡沫和投机盛行,最终导致了2024年的股市暴跌。

股市暴跌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稳定市场,如实施财政和货币政策、推动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加强监管等。

这些措施逐渐改善了市场的运行机制,增强了市场的稳定性。

2024年,中国政府启动了股票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境内交易所投资中国股市。

此举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并提高了中国股市的国际影响力。

2024年,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政府致力于深化金融,优化市场机制,扩大市场准入,吸引更多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总的来说,中国证券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由一个小而不完善的市场,成长为世界第二大股票市场和第三大债券市场。

未来,中国证券市场有望继续发展壮大,成为全球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一部分。

证券业发展史

证券业发展史

证券业发展史1、中国证券业发展史1995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中金公司成立,其参股股东包括摩根士丹利国际公司。

2002年3月,长江证券与法国巴黎百富勤签署设立中外合营证券公司的框架协议,这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建立的第一家合资证券公司。

2002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设定外资最高持股比例为33%,并于当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04年,高盛集团曲线进入中国,与高华证券合资成立高盛高华证券。

2005年9月,瑞银集团重组北京证券方案——筹建瑞银证券获国务院批准。

这是中国首次准许外资机构拥有内地证券公司的管理权,也是外资拥有全面证券经营牌照的首例。

2006年9月,证监会在“《证券公司设立审批》行政许可项目特别说明”中明确暂停批准新设证券公司(含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及营业性分支机构。

2007年5月,在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中,我国政府承诺在下半年恢复对新证券公司设立的审批,并同意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之前宣布逐步扩大符合条件的合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

2007年12月,监管部门宣布恢复合资证券公司的审批工作,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都可申请设立。

2、美国证券业发展史美国的证券业可以说是起因于1790年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所主张发行的8500万美元的“公共股票”。

这些股票后来成了众所周知的政府公债,它们实际上是一种期票,政府不但在借贷期内按规定付息,而且还保证在特定时日偿还所规定数额的本金。

当时美国两磅重的面包还用不了5美分(如今1美元左右),8500万美元无疑是一笔巨款。

它给华尔街靠河口那头的“拍卖商”们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机会。

这些拍卖商常年注视着从食糖到香料等各种舶来品,对于任何微小的机会都有强烈的兴趣。

尽管他们对这批股票的机会收益不甚了了,但直觉诱使他们迅速认购。

这实质上构成了美国建国后最早的政府公债一级市场,而其发行方式则不过是在华尔街附近遛达,寻求一切可能的买主。

中国证券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发展历史
• 1993年,在首批证券商信用评比中,万国证券唯一获得国内最高 级别AAA信用等级;
• 1992年底,1993年初,管金生进军国际市场,先与中国新技术创业 投资公司及香港长江实业集团联手,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大众国际 51%的股权,此后不久又收购了香港的一家证券公司;
• 1994年7月,将国外资金引入国内大公司,开发国内基本建设项目 。开始大规模涉足房地产行业;
• 一、发展早期 • 案例:万国证券——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 • 1.发展
• 1988年7月18日,万国证券在深圳成立(管金生) • 1988年9月,万国证券在国际证券界亮相 • 1992年底,与李嘉诚合作,收购香港大众 • 1994年,万国已经在新加坡、伦敦开设公司,并计划进军美国市
场 • 万国当时承销份额占60%-70%,经纪业务占40%
多名从业人员成为了黄浦一期,黄浦二期,黄浦三期的学员,成为中 国证券业发展的中坚,此时管金生完成其教父形象;
• (三)发迹上海滩
• 1990-1992年中国股市大爆炸时期,管金生实力急剧膨胀。万国证 券拥有注册资金10亿元,总资产50亿元。在拥有270余家会员的上 交所的交易总额中,万国证券占有16.7%
• (四)震惊中外的“327”事件 • 1994.2.23“中国大陆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 管金生骄横、膨胀,如同横扫欧洲的拿破伦; • 1994年,上海证券市场的国债期货交易日趋火暴,万国证券几乎 百战不殆,管金生更是自比管仲、乐毅、白起、孙膑;
• A.“327”品种基本情况
• 1992年发行的3年期的国库券的代号,到期日为1995年6月,面值为 100元。其标的物含义为:9.5%的票面利率加保值补贴率,每张百 元债券到期应兑付132元。但这对于“327”品种有失公平,因为 这样的利率明显低于同期的银行付息利率,及同期的通货膨胀率[ 图1;图2],这势必危及号称“金边债券”的国库券的威信。因此 ,市场传言国家可能提高“327”的利率,到期会以148元的面值 兑付。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概况及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概况及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概况及历程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市场体系中居重要地位。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从监管缺位到监管逐步完善,从初具规模到发展壮大,证券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基本情况如下:1、第一阶段: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库券开始发行。

1986年9月26日,上海建立了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办理由其代理发行的延中实业和飞乐音响两家股票的代购、代销业务,这是新中国证券正规化交易市场的开端。

1990年12月,新中国第一家经批准成立的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4月,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以沪深交易所成立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其发展历程。

2、第二阶段:全国统一监管市场的形成1992年中国证监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全国性市场由此开始发展。

中国证券市场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证券市场的法规体系。

1993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此后又陆续出台若干法规和行政规章,初步构建了最基本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

1993年以后,B股、H股发行出台,债券市场品种呈现多样化,发债规模逐年递增。

与此同时,证券中介机构在种类、数量和规模上迅速扩大。

1998年,国务院证券委撤销,中国证监会成为中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并在全国设立了派出机构,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框架,证券市场由局部地区试点试验转向全国性市场发展阶段。

3、第三阶段:依法治市和市场结构改革1999年至2004年是证券市场依法治市和规范发展的过渡阶段。

1999年7月《证券法》实施,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证券市场的地位,奠定了我国证券市场基本的法律框架,使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证券市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国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并率先在上海、深圳等地展开。

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只股票——上海飞乐音响于1984年11月诞生。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开始上海股票的柜台交易。

1988年,深圳特区尝试对一些企业进行股份制改制,选择了5家企业作为股票发行上市的试点,其中包括一家由深圳几家农村信用社改组而成的股份制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由此产生了经人民银行批准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国第一支股票。

同年,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开始了深圳股票的柜台交易。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开始仿效上海和深圳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并相继设立证券公司或交易部进行柜台交易,提供证券交易服务。

由于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旺盛,所以交易非常活跃。

但是当时的交易很原始,极为不规范,没有交易记录,没有成交确认制度,没有过户交割机制,没有交易监控制度,没有信息披露制度等等,市场极为混乱,纠纷不断,于是尽快成立规范的证券交易所就迫在眉睫。

1990年,国务院批复上海浦东新区开发政策,同意在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

同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经国务院授权,人民银行批准,正式宣告成立。

第二年,即1991年4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得到批准正式成立。

沪深交易所成立后,本地发行的股票开始进场交易,这就是所谓的上海“老八股”和深圳“老五股”。

之后国内其它地方发行的公司股票开始陆续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国内证券交易开始逐步规范化。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
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
中国的证券市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就有商
业银行作为证券发行机构,发行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以融资实体经济,形成了社会公司制和现代公司制这两种模式。

1970年,中国新疆实施了社会公司制,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发展,
1980年,上海、深圳两个经济特区把证券发行作为工业融资的重要组成
部分。

1986年,中国政府批准了建立证券交易所的原始计划,并成立了中
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规划和管理全国性股票市场的发展。

1989年,中国首家沪深两市挂牌上市的证券公司,上海证券公司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营。

随后,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运营,1992年开始运营中
国证券市场,形成中国沪深两市的标准市场模式。

1996年,中国证券业
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接管证券市场的所有运营管理。

1998年,中国证券市场正式开启全新的历史,开始走向法制化、市
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路线,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大规模实施期货、投资基金、分割股票等创新资本市场工具,实现以资本市场为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
基本架构。

2000年,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拓展,投资者可以在不同的证券交易
所之间自由流动,这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完全走向市场化。

中国股市发展史

中国股市发展史

中国股市发展史中国股市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

中国的股市始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设立。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成为中国大陆首家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则于1991年12月1日成立。

中国股市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早期的1990年代是刚开始发展的阶段,股市规模较小,交易品种有限。

200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措施,加快了股市发展的步伐。

2001年,引入了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机制,允许外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股市。

这些措施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股市的规模和交易活动。

2006年,中国A股正式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标志着中国股市的国际化程度的提升。

同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上证50指数,成为中国A股市场重要的指数品种之一。

不可忽视的是,中国股市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2007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股灾,股指在短时间内暴跌,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这次股灾引发了对中国股市监管体系以及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反思和改进。

2014年,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进一步完善中国股市的治理和监管机制。

包括推出了深港通和沪港通等交易通道,允许香港和海外投资者更便利地参与中国股市交易。

此外,引入了更多的投资者保护措施,加强了对上市公司质量和信息披露的监管。

2020年,A股市场再次迎来重要改革,在科创板的推动下,中国股市的创新层又迎来一次爆发式的发展。

科创板引入了更加宽松的上市条件和交易机制,吸引了一大批高科技公司纷纷登陆。

总的来说,中国股市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

政府的持续推动和市场改革,以及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股市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1月23日,邓小平同志离开深圳到珠海,在与送行的深圳领导同志握手 告别后,他走了几步后突然又转过身来说:“你们要搞快一点!”想当初,如果 邓小平不对证券、股市一语定乾坤,中国的股市有可能晚发展几年甚至可 能……。
正是在"坚决试"的指导思想下,资本市场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认识上的统 一,也才有了随之而来的迅猛发展。
(三)股市十六年大事记
1.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
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 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建国以来内地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此前 的中国人,只是从茅盾的小说《子夜》及据此改编的电影中依稀对股票 交易所有一点印象。
开市那天,来自上海、山东、江西、安徽、浙江、海南、辽宁等地 的25家证券经营机构成为交易所会员,分专业经纪商、专业自营商、监 管经纪商和自营商几种。交易所采用现贷交易方式,不搞期货交易,开 业初期以债券包括交易为主,同时进行股票交易,以后逐步过渡到债券 和股票交易并重。
(二)十六年股市之最
·每股收益最低记录 ST重实2004年每股收益-14.08元 ·每股净资产最低记录 *ST科健,2005半年报期末每股净资产-11元 ·股票拆细后历史股价最高的上市公司 亿安科技(0008),2000年2月15日成为股 份拆细后首家股价过100元大关的上市公司, 至2月17日创下126.31元的天价。
至8月9日晚9时,500万张新股认购抽签表全部发行完毕。但是, 营私舞弊暗中套购认购表的行为被许多群众发现。发售网点前炒卖认 购表猖獗,100元一张表已炒到300元至500元。银行此时发布公告, 将收购表回收期限延长到8月11日。许多人觉得这里有诈。8月10日晚 11时,深圳市长助理出面,见了请愿者,宣布了市政府的五项通告, 决定再增发50万张认购表以缓解购买压力。但是人们仍不散去……午 夜12时,警察与示威者开始发生冲突。深圳警方拘捕了12名“闹事分 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证券发展史
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庞大的国家里,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

从那时起,中国的证券市场一直在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格局。

19世纪末,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的金融体系,并引进了证券市场的概念。

最早的证券交易可以追溯到上海。

1904年,在上海外滩的一个小角落里,一家名叫“上海
证券交易所”的机构应运而生。

这标志着中国的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这个初期的证券市场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

由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变化,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成立后不久就关闭了。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证券市
场才得以重新兴起。

这标志着中国的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的证券市场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

在计划经
济时期,证券市场的功能被限制在集资和分配资源上。

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和企业股票来集资,而个人投资则非常有限。

这个时期,证券市场发展缓慢,交易规模有限。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1984年,中国第一家股票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重新成立。

而后,深圳证券交易所也相继成立。

这两家证券交易所的发展使得中国的证券市场逐渐形成了股票、债券等多元化的交易品种。

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迅猛,市场规模急剧扩大。

1990年代初,中国推出了第一只开放给海外投资者的股票指数市场——上证50指
数期货市场。

这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向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21世纪初,中国进一步加快了证券市场的发展步伐。

2001年,中国股市开放
内地投资者,进一步推动了股票市场的繁荣。

2005年,中国推出了债券市场,并
陆续推出了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如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

这使得中国的证券市场更加完善和成熟。

然而,证券市场的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2007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场严重的调整,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风险和问题。

监管不健全、信息不透明、投机炒作等问题成为制约证券市场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通过加强市场监管、推行信
息披露制度、完善法律法规等举措,中国的证券市场逐渐走上了规范和透明的轨道。

与此同时,中国也加强了对投资者教育的重视,提高了公众对证券市场的认知和参与度。

如今,中国的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市场之一。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位居全球前列。

中国的证券市场也逐步开放给国际投资者,与国际市场接轨。

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史不仅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完善市场机制和加强监管,中国的证券市场将继续发展壮大。

在未来,中国的证券市场有望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市场活跃度和吸引力。


过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推动创新产品的发展和加强风险管理,中国有望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史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个国家经济转型和改革开
放的见证。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道路既充满挑战,又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实现证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