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2. 使学生掌握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DNA分子结构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双螺旋结构特点。

难点: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

2. 利用动画演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3. 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DNA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DNA分子结构模型图。

3. DNA复制过程动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细胞核的结构,引导学生关注DNA分子。

2. 讲述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介绍脱氧核苷酸的组成及碱基种类。

3. 展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模型,了解螺旋结构的特点。

4. 讲解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利用动画演示DNA复制过程,解释复制机制。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DNA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出问题并解答。

6. 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双螺旋结构特点及其复制过程。

7.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DNA分子的结构图,并简述复制过程。

8.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六、教学拓展:1. 介绍DNA分子的变性和复性:让学生了解DNA在不同温度下的结构变化,以及如何恢复原有结构。

2. 阐述DNA分子的酶促反应:介绍DNA聚合酶、解旋酶等酶的作用及在复制过程中的应用。

七、实例分析:1.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DNA分子在遗传变异、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2. 讨论DNA分子在DNA检测、法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DNA分子的实际意义。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其应用。

2. 强调DNA分子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学生能够解释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原则。

学生能够理解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和图解,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DNA分子的复制机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认识到DNA分子结构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配对原则。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2. 教学难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细节。

碱基配对原则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DNA模型。

DNA结构图解。

投影仪。

2. 材料准备:学生分组工作表。

DNA复制过程的动画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DNA分子的模型,引起学生对DNA结构的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DNA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DNA结构的重要性。

2. 探究DNA分子的结构:使用投影仪展示DNA结构图解,引导学生观察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分组讨论DNA分子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3. 探索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分发学生分组工作表,让学生根据碱基配对原则,完成DNA复制过程的步骤。

播放DNA复制过程的动画或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复制过程。

4. 总结与评价:学生展示分组工作表的成果,总结DNA复制过程。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DNA分子结构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学生完成DNA分子结构的学习日志,记录对DNA结构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回答与DNA分子结构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延伸活动: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了解DNA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学生可以参观实验室或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的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DNA分子结构的理解程度。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学习日志和问题回答,以检验他们对DNA分子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DNA分子的结构》参考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参考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参考教案.doc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内容:1. DNA分子的定义和作用。

2. DNA分子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DNA分子的概念。

2.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DNA分子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DNA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 介绍DNA分子的定义和作用。

3. 强调DNA分子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DNA分子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DNA分子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二、DNA分子的组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组成成分。

2. 掌握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

教学内容:1. DNA分子的组成成分。

2. 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模型观察DNA分子的组成。

2. 分析DNA分子的结构单位和功能。

教学步骤:1. 展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

2. 介绍DNA分子的组成成分。

3. 分析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评估:1. 学生对DNA分子组成成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脱氧核苷酸结构和功能的了解程度。

三、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 掌握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教学内容:1.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模型和图解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 分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步骤:1. 展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2. 介绍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3. 分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评估:1. 学生对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双螺旋结构特点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四、DNA分子的复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2. 掌握DNA分子复制的条件和机制。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优秀2篇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优秀2篇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优秀2篇《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篇一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内容抽象,微观,不容易理解,本段教学我打算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反思”这样7个方面进行剖析。

1教材分析《DNA分子的结构》是编写在高中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2的第6章第1节。

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在讲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内容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它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遗传物质的认识,使学生从结构方面更加了解为什么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另一方面,它又为后面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和进化教学进行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所以说《DNA分子结构》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识记DNA分子的基本单位的化学组成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能力目标:通过制作DNA*面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DAN结构的发现历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与人合作的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3教学重难点重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4教学方法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我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采用了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

5学习方法俗话说“受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

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DNA分子的基本结构。

2.掌握DNA分子的组成部分以及其之间的作用。

3.能够通过简单模型展示DNA分子的结构。

教学准备:1.PPT展示文稿。

2.纸板、彩色笔。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1.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DNA是什么吗?它对我们生命起着什么样的作用?2.引导学生思考:DNA分子在我们身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含有我们的生物信息,决定了我们的遗传特征。

Step 2 理论讲解1.使用PPT展示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图,并解释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2.解释DNA分子由两股螺旋状的链组成,这两股链通过碱基对连接在一起。

3.解释DNA的组成部分:磷酸基、糖基和碱基。

4.解释碱基对的组成及其作用: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两个氢键连接,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有三个氢键连接。

这种氢键的结构决定了碱基对的规则配对关系,即A对T,C对G。

Step 3 模型展示1.将纸板剪成长条形状,并在上面用彩色笔画出两个螺旋状的链。

2.使用彩色纸条代表碱基,并将碱基依照碱基对的规则配对,用胶水固定在对应的位置上。

3.向学生展示模型,并解释模型中各部分的含义。

Step 4 讨论与总结1.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总结DNA分子的结构及其作用,强调其在基因遗传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主要围绕DNA分子的结构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和模型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DNA分子的基本结构、组成部分以及碱基对的配对规则。

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

模型展示部分,我尝试使用纸板和彩色笔来展示DNA的螺旋结构和碱基对,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DNA分子的结构。

同时,学生也可以参与制作模型,更加深入地了解DNA分子的结构组成。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对DNA分子的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也能够理解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高中生物_《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DNA分子的结构二、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对作为遗传物质的DNA分子的分析,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科学思维结合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所具有的特征。

3.科学探究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基于资料提供的证据,得出DNA 的结构特点。

4.社会责任通过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认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2.教学难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四、教学方法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五、教学过程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情的了解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关键。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

他们喜欢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喜欢接受新鲜事物。

他们已具有了一定的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掌握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认识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懂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因此,设计这节课时,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以亦师亦友的身份走进他们,以基础的语言启发他们,从已知的遗传物质话题开始,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以及小组之间的讨论完成对DNA结构探究历程的分析,动手合作进行模型构建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效果分析《DNA分子的结构》这一节的内容相对来讲是比较抽象的,能否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材没有直接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并通过学生动手尝试建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一.教的效果分析在本课教学中,通过遗传物质应该具备什么功能开始,让学生思考要具备这些功能需要什么样的结构,带着问题一步步深入探究;通过介绍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的事迹及其成果让学生感受到成功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构建模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将抽象的微观内容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dna分子的结构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的教案【篇一:dna分子结构-教案】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一、教材分析《dna分子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Ⅱ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它由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内容构成。

与原教材相比,本节教材没有直接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以故事讲述的方式,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并通过学生动手尝试建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本节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的象征。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本节内容既是对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等相关生物学知识的深化理解,也是现代生物遗传学学习的基础,其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结构、dna复制以及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

学生通过科学的有效的学习,准确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以为以后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双螺旋结构模型;(2)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的特点。

2、能力目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体验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3)体会科学探索过程的艰辛和乐趣。

(4)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三、教学重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四、教学难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五、重难点的突破方法通过已知知识的复习,学生在了解dna分子结构探索历程的同时,尝试构建dna分子结构的模型,在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教学过程中以“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长链—平面脱氧核苷酸双链—立体双螺旋结构”为主线逐步深入,以“基本单位是什么”,“脱氧核苷酸如何构成脱氧核苷酸长链”,“ 脱氧核苷酸长链如何构成dna分子”、“碱基排列在螺旋内侧还是外侧”、“碱基对如何连接”等一系列质疑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引导学生动手构建模型并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并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教案一:DNA分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掌握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3.理解DNA分子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和功能。

教学重点:1.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掌握DNA分子的组成和基本单位。

教学难点:1.理解和解释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了解DNA分子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和功能。

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和投影仪。

2.幻灯片和视频资料。

3.DNA分子模型。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课题通过展示DNA的双螺旋结构图与生物体的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Step 2: DNA分子的组成和基本结构使用幻灯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DNA分子的组成和基本结构。

解释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由糖、磷酸和碱基组成。

阐述碱基是形成DNA的双螺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强调DNA是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的,形成一个螺旋。

Step 3: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详细解释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并展示DNA分子模型。

通过比较DNA与梯度的形状和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DNA的结构。

解释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链沿着中心轴向相对旋转而成。

Step 4: DNA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和功能介绍DNA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和功能。

解释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控制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提及DNA replication 和蛋白质合成等基本过程。

Step 5: 拓展知识和应用让学生查找和分享DNA的其他相关知识,如DNA的变异、突变和基因工程等。

通过讨论和互动,加深学生对DNA分子的理解和应用。

Step 6: 小结和复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

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

教学延伸:1.让学生制作DNA分子模型,以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DNA分子在遗传和进化中的作用。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DNA分子的结构、组成和功能;2.掌握DNA分子的核苷酸组成和排列方式;3.能够解释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形成原理;4.理解DNA分子的复制与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D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核苷酸的结构组成–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的复制与遗传信息传递–DNA的复制过程和意义–DNA的遗传信息传递3.DNA分子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DNA的突变与变异–DNA的基因表达和调控三、教学过程1. D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DNA是一种由核苷酸组成的巨大分子,在细胞核内存在两条互补的链,呈双螺旋结构。

每个核苷酸由一个磷酸基团、一个五碳糖(脱氧核糖或脱氧核酮糖)和一个氮碱基组成。

四种不同的氮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核苷酸通过磷酸基团连接在一起,形成了DNA分子的链状结构。

2.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链通过氢键相互缠绕而成。

氮碱基之间形成了特定的配对规则: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通过两条氢键配对,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通过三条氢键配对。

这种规则保证了DNA分子的稳定性和可复制性。

3. DNA分子的复制与遗传信息传递DNA分子的复制是生物体繁殖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复制过程包括两条DNA链的解旋、模板链的复制和新链的合成。

在复制过程中,每个核苷酸的配对规则保证了新合成链与原模板链的完全互补性。

4. DNA分子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DNA的突变和变异是生物进化中产生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可能导致新的功能或不良变化。

变异是指一种基因型或表型的可变性,是基因组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策略。

DNA的基因表达和调控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和功能。

DNA序列中的基因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被转录成mRNA,然后被翻译成蛋白质。

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的调控机制通过控制基因的活性和表达水平来调控生物体的发育、生长和适应环境。

高中生物_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DNA发现的过程;2. 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DNA结构发现过程的阅读思考,对DNA结构的相关知识作一定的梳理;2.通过DNA分子模型搭建,学生能主动获取建构模型需要的知识,并应用、整合知识解决问题;3.通过比较分析各小组搭建的DNA模型,理解DNA分子的稳定性与多样性在结构上的体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DNA发现之旅的阅读思考,感受科学探索过程的艰辛,以及科学家创造思维的智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小组合作搭建模型,体验探究DNA结构的思维过程,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三、教学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四、课时安排 2课时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DNA模型的材料(每小组圆片10个,含氮碱基5对,五边形10个,双面胶,白纸板)。

六、教学方法指导阅读、动手制作、合作探究七、教学环节设计(第1课时)八、板书设计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一、DNA的基本单位二、DNA的结构三、DNA的特性“DNA分子的结构”学情分析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的介绍,学生可以了解到许多有关的内容:从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到分子生物学崛起的有关知识屡见报端和其他媒体,这些都是学生自主了解与本节有关知识很好的途径。

随着生物科学的概念,以及生物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对DNA的作用也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如DNA指纹技术在亲子鉴定中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对DNA的特异性与多样性以及它在遗传中的作用有所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有关宣传报道,可以使学生对基因与DNA的关系、碱基的排列决定DNA的遗传特性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联系的经验。

初中学生学习过的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例如,初中生物课本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节中有关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DNA具有贮存遗传信息的功能,以及细胞核中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等内容,已经使学生对有关的知识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讲解本节的内容,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含导学案、教学反思)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含导学案、教学反思)

()
A、DNA 分子是以 4 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成的生物大分子
B、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C、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相连排在双螺旋内部
D、两条链反向平行且游离的磷酸基在相同的一端
【视野之窗】
被遗忘的英格兰玫瑰----富兰克林
很多人都知道沃森和克里克发现 DNA 双螺旋结构的故事,然而,有多少人记得罗莎琳德·富兰克林,
2
高一生物预习案
碱基对的这种排列顺序代表着
③特异性:每个 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 DNA 分子的特异性。 (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规律一: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 A=T,C=G 规律二:两不互补的碱基之和比值相等,(A+G)/(T+C)=(A+C)/(T+G)=1 规律三:任意两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量的 50%,即(A+C)%=(T+G)%=50% 规律四:DNA 分子的一条链上(A+ T)/(C+ G)= a,(A+ C)/(T+ G)=b,则该链的互
阅读教材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了解科学发展 史
构建 DNA 分子 引导学生对教材资料进行分
模型
析。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对
模型构建过程有一定认识,为
接下来的模型制作做准备):
【模型建构 (1) 模型提出之前,科学家
1】: 脱氧核苷
对 DNA 已有的认识是什

么?
①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
是什么?
②DNA 分子的元素组成
补链上相应比例应分别为 a 和 1/b。
【自我检测】
1、四种脱氧核苷酸的不同取决于
()

人教版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1教材分析:本小节主要讲述了DNA分子的结构,关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

而且教材在概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后,安排了一个“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结构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DNA分子基本组成单位的化学组成2.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和对DNA 分子直观结构模型的观察来提高观察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2.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问题为导向激发独立思考,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DNA的结构学习,探索生物界丰富多彩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教学难点:1.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难点突破方案:1.用直观模型进行教学。

2.用多媒体课件显示DNA分子结构组成的动态过程3.总结典型碱基计算规律,配合习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具准备:1.DNA分子的直观结构模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前面我们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学习,知道DNA分子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使亲代的性状在子代表现出来。

那么DNA分子为什么能起遗传作用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对DNA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那么我们今天就首先来学习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一、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过的DNA的相关内容。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第一章:DNA分子的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DNA分子的定义和重要性。

理解DNA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介绍DNA分子的概念,包括其组成和结构特点。

解释DNA分子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探讨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及其意义。

1.3 教学方法:使用PPT展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DNA分子的功能和重要性。

第二章:DNA分子的组成2.1 教学目标:掌握DNA分子的组成成分及其功能。

理解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原则。

2.2 教学内容:介绍DNA分子的组成成分,包括磷酸、糖和碱基。

解释磷酸和糖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DNA链。

探讨碱基配对原则及其在DNA复制和转录中的作用。

2.3 教学方法:使用模型或图示展示DNA分子的组成成分,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碱基配对原则的应用。

第三章: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3.1 教学目标:能够描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理解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及其对DNA功能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介绍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包括螺旋的形状和组成。

解释螺旋中的碱基对排列方式及其对DNA稳定性的作用。

探讨双螺旋结构对DNA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使用模型或图示展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及其意义。

第四章:DNA分子的复制4.1 教学目标:理解DNA复制的过程和机制。

掌握DNA复制的条件和酶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介绍DNA复制的过程,包括解旋、合成和连接。

解释DNA复制的条件,包括模板、原料和酶。

探讨DNA复制中的酶的作用,如DNA聚合酶和解旋酶。

4.3 教学方法:使用图示和动画展示DNA复制的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DNA复制的条件和酶的作用。

第五章:DNA分子的转录和翻译5.1 教学目标:理解DNA分子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DNA分子的结构”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D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 掌握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及其稳定性3. 理解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过程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教学重点:1. D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及其稳定性教学难点:1.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及其稳定性2. 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过程教学准备:1. 课件:DNA分子结构示意图、模型等2. 教学素材:DNA分子结构的相关文章、视频等3. 实验材料:DNA分子模型构建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DNA分子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DNA分子?2. 学生分享对DNA分子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D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二、探究DNA分子的组成(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DNA分子由哪些基本单位组成?它们如何连接?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展示正确答案。

3. 教师讲解DNA分子的组成: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

三、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10分钟)1. 学生观察DNA分子模型,思考:DNA分子的结构有哪些特点?2. 学生分享观察心得,教师总结并板书:双螺旋结构、稳定性。

四、探索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如何形成的?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展示正确答案。

3. 教师讲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之间的互补配对、空间构型。

五、理解DNA分子的稳定性(10分钟)1. 学生思考:DNA分子的稳定性与哪些因素有关?2. 学生分享思考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氢键、双螺旋结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思考,了解了DNA分子的组成、结构特点、双螺旋结构和稳定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DNA分子的复制(10分钟)1. 学生观看DNA复制动画,了解DNA复制过程。

《DNA分子的结构》参考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参考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DNA的分子结构。

2.知道DNA的独特性质及其在生物过程中的重要性。

3.学会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处理DNA分子。

教学重点:1.DNA的分子结构。

2.DNA的独特性质及其在生物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DNA的分子结构。

2.学生理解DNA在生物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归纳法。

2.演示法。

3.实验法。

教学准备:1.PPT幻灯片。

2.实验器材。

3.适当的实验物质。

4.讲义、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2.讲解DNA的概念和DNA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性。

二、新知呈现(20分钟)1.利用PPT展示DNA分子的结构,并讲解DNA分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核苷酸、磷酸二酯键等。

2.讲解DNA双螺旋结构的形成机制,包括碱基配对与互补性。

3.通过实验演示,展示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和双螺旋结构的形成。

三、示范与讲解(30分钟)1.通过示范,展示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处理DNA分子,包括DNA的提取、切割、连接和转导等。

2.讲解DNA分子在重组DNA技术中的应用,包括基因工程、克隆和DNA测序等。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学生实验操作提取DNA分子。

2.学生合作完成实验,学习基本的DNA分子处理技术,如DNA的酶切、连接和蛋白质表达等。

五、归纳总结(15分钟)1.引导学生概括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性。

2.结合案例分析和思考问题,巩固学生对DNA分子结构及其应用的理解。

六、小结与拓展(5分钟)1.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DNA分子的结构和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拓展思考,了解DNA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基因治疗、DNA纳米技术等。

板书设计:DNA分子的结构和重要性-DNA分子的组成:核苷酸,磷酸二酯键等-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重要性:生物遗传、基因工程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知识介绍、实验演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深对DNA分子结构及其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性的理解。

“DNA分子的结构”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概念和结构特点。

2. 掌握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及其组成。

3. 理解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过程。

4.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DNA分子的概念: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

2.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

3. DNA分子的组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

4. DNA分子的复制: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5. DNA分子的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组成及复制过程。

2. 难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及复制过程中的细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

2. 利用动画演示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过程。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探究DNA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4. 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介绍DNA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DNA分子的结构。

2. 讲解:讲解DNA分子的概念、结构特点、组成及复制和转录过程。

3. 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结构。

4. 实践:让学生通过动画演示,观察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过程。

5. 讨论:分组讨论DNA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拓展:介绍DNA分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应用。

六、教学活动1. 活动名称:构建DNA分子模型2. 活动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构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 结构的理解。

3. 活动步骤:a.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提供的材料(乐高积木、牙签、彩纸等)构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参考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参考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参考教案.doc教案第一章:DNA分子的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定义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3.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DNA分子的定义和功能2. 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3. DNA分子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DNA分子的定义、功能和基本组成单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DNA分子在生物遗传中的具体作用。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介绍DNA分子的发现历程,引发学生对DNA分子的兴趣。

2. 讲解DNA分子的定义和功能:详细讲解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3. 讲解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介绍脱氧核苷酸的组成和作用。

4. 分析DNA分子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DNA分子在遗传中的重要性。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案第二章: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 让学生掌握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3. 让学生了解DNA分子的碱基配对原则。

二、教学内容:1.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2.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3. DNA分子的碱基配对原则三、教学方法:1. 模型演示法:展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2. 讲授法:讲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碱基配对原则。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及其意义。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 展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DNA分子的结构。

3. 讲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详细讲解DNA分子的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的排列方式。

4. 讲解DNA分子的碱基配对原则:介绍A-T、C-G的配对关系。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在遗传中的优势。

人教版《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人教版《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人教版《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人教版《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DNA分子的结构,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发展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体会DNA的结构之美。

2.通过了解DNA分子的发现,探索实验成功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1.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三、教学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四、教学方法模型构建、发现式教学、讨论法、演示法五、设计思路基于新课标要求生物教学要突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并没有按照教材中的顺序:先介绍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历程,再概述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动手尝试建构DNA双螺旋结构,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而是先让学生依据已经学过的DNA的知识,分析3个小资料,逐步探究如何由脱氧核苷酸构建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从而一步一步地构建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通过探究构建模型的过程,学生就会自然地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内容,同时还体验了科学家的研究历程,能够学习到科学家善于捕获分析信息和严谨的思维品质及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

然后以构建好的DNA模型为依托,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分析模型、主动探究得出DNA结构的有关知识,再由学生总结出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最后再来回顾DNA分子的发现历史,让学生在自主构建之后来了解这段历史,更容易在感情上使学生产生共鸣。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问题导入,创设情境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导入:教师展示中关村DNA雕塑,引导学生对DNA分子的结构产生兴趣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兴奋点,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DNA分子的结构
一、设计背景: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对于了解DNA分子的结构是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基石。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了解D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培养学生对DNA分子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D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掌握DNA的碱基配对关系;
3.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三、教学内容:
1.DNA的组成:由磷酸、五碳糖(脱氧核糖)、氮碱基组成。

2.DNA的碱基配对关系:A+T,G+C。

通过观察碱基结构图,并分析氢键的情况,引导学生理解碱基配对的规律。

3.DNA的双螺旋结构:通过模型或动画展示DNA的双螺旋结构,并解释DNA的双螺旋结构特点,如螺旋上是由磷酸和五碳糖交替排列,碱基对包裹在螺旋的中央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介绍DNA分子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DNA分子的兴趣。

2.知识讲解(20分钟):
通过投影或黑板,以PPT或教学手册为主要工具,结合文字、图片及图表,系统、详细地讲述D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DNA 的碱基配对关系和双螺旋结构。

3.碱基配对练习(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DNA分子模型或图纸,让学生根据碱基配对规则,搭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通过观察、讨论和比较,学生搭建出正确的DNA分子结构。

4.实践探究(30分钟):
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DNA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下,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DNA的结构。

并反复强调DNA的双螺旋结构特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

5.情景应用(20分钟):
以一个案例或实际问题为例,让学生分析和解答:为什么DNA分子是双链的,而不是单链或多链的?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回答。

6.总结和展示(10分钟):
教师总结D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并帮助学生归纳并概括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探究和情景应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DNA 分子结构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搭建DNA结构的比较,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DNA的其他特点,如DNA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基因突变的原因和机制。

七、教学反思:
在本设计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