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统治》思维导图_

合集下载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5部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5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5部》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夏言,是一个有正义感、有勇气的人,他看不起严嵩的所作所为,不断与他 发生冲突。夏言的坚定立场和刚正不阿的性格,赢得了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徐阶,是一个聪明、有计谋的人,他深深了解朝廷的权力斗争,并能够灵活 地运用各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慢慢地从夏言手中接过了内阁的大权, 成为了严嵩的主要对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5部》是一本极具深度和广度的历史书籍,它以生动 有趣的笔触描绘了明朝的历史,让我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不仅让我 了解了明朝的历史,也让我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强烈推荐这本 书给所有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阅读。
目录分析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5部》是当年明月所著的第五本关于明朝历史的书籍,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叙述方式,让读者对明朝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 解。以下是对这本书目录的分析。
“李成梁和李如松,也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们父子俩长期镇守边关, 对抗敌人,为国家守护了边疆的安全。”
这些摘录只是《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5部》中的一部分精彩内容。这本书通 过对明朝历史的生动描绘,让我们深入了解了明朝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了历 史的波澜壮阔和风云变幻。
阅读感受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5部》是近年来我阅读过的最具深度和广度的历史书 籍之一。它以生动有趣的笔触,讲述了嘉靖、隆庆和万历年间明朝的历史,其 中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以及那些在内阁中角逐的奸臣与忠臣。
作者在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时,不仅注重史实的准确性,还加入了大量的细节 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这种写法使得历史更加鲜活,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影响。

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

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

从目录所反映的学术观点来看,作者对明代政治制度的评价较为客观。他既 看到了明朝政治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指出了其存 在的弊端和不足。例如,在决策机制方面,作者认为明朝中后期的决策过程逐渐 被宦官和权臣所左右,导致政策失误和国家衰败。在法律制度方面,作者也指出 了明朝法律制度的僵化和不公,以及其对民众权利的忽视。
《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这本书,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明朝政治制度的 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以及得失评价。从历史的角度看,明朝是一个充满变革与矛 盾的时代,而这本书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了解这一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窗口。
明朝时期,政治制度的设计与变革始终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相连。朱元璋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对于国家制度的顶层设计无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不仅仅考虑到如何确保皇权的稳定与传承,更在某种程度上预见了国家长治久 安的要素。例如,对于东宫制度的改革,既借鉴了前朝的经验,又结合了明朝的 实际,确保了王位继承的有序和稳定。
“明朝军事制度以卫所制为基础,实行屯田制以解决军粮问题。然而,随着 时间推移,屯田制逐渐崩溃,军费开支日益庞大,导致明朝国防力量逐渐削弱。”
《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通过对明朝政治制度的深入剖析,展示了明 朝政治制度的优缺点。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明朝历史、认识中国政治制度演变具有 重要意义。
阅读感受
从目录的内容来看,这本书深入探讨了明代政治制度的多个方面,包括官僚 制度、监察制度、决策机制、法律制度等。通过对这些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变化 的阐述,作者揭示了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例如,在官僚制度方面,作者 分析了科举制度对明朝官僚队伍的影响,以及官僚选拔和考核机制的利弊。在监 察制度方面,作者探讨了御史台、都察院等机构的职能和作用,以及监察制度对 皇权和官僚制度的制约与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13课 明朝的统治思维导图素材 川教版 精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13课 明朝的统治思维导图素材 川教版 精

建立 时间 建立 者 都城
变化 明朝的 考试题 目必须来自“ 四书”“五经 ”文体:由八 个部分组成 内容空疏,形 式呆板,脱离 实际,禁锢思 想 引进原产于南 美洲的玉米、 甘薯、马铃薯 、花生和向日 葵等 棉纺织业从南 方推向北方, 苏州是丝织业 中心,景德镇 是全国制瓷中 心 商品经济相当 活跃,北京和 南京是全国性 商贸城市,晋 商、徽商的出 现
明朝的统治
思维导图
1368年 朱元璋(明 太祖) 应天(今江苏 南京) 巩固统治,强化 皇权 取消行中书省,设 立三司 分封诸子为王,驻 守各地,监控地方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 书省,将大都督府 分为中、左右前后 五军都督府 设锦衣卫,监视官 民 地方和中央互不统 属,相互牵制,皇 权高度集中,君主 专制加强
目的
机构 改革 朱元璋 强化皇 权
明朝 的统 治
经济的 发展
农业
手工 业
监察
商业 特点
运用列表法归类法记忆明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分类
农业
发展的表现
备注
手工业
商业
引进的农作物:玉 米、甘薯、马铃薯、 花生和向日葵等 粮食及经济作物的 引进,促进商品经 南北方都出现一批 济的发展,并为手 棉纺织业基地;苏 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州是明代丝织业中 农业、手工业的发 心;景德镇成为全 展是商品经济发展 国的制瓷中心 的基础;商品经济 商业城市兴起,北 的发展促进了工商 京、南京是全国性 业城镇兴起 的商贸城市;商人 数量大大增多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创立殿试 武举
增加科举 取士名额
科举考试的变化
阅读课文,说出明朝科考在内容和格式上有哪些变化?
1.明朝提倡尊孔崇儒。严格规 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 书”“五经”;
2.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 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
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 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 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 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 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 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朱元璋像 明太祖
(1328-1398)
世之寒微有能 过我者乎?斯 寒微之至极也!
朱元璋听取刘伯温的建议: 高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筑
九字真诀。在其他起义军高调 墙
称王之时,朱元璋却在南京闷 头搞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战略 资源。后消灭了东南的起义军 势力,一路北进,攻占大都,
广 积 粮
统一全国。元朝灭亡。
课堂练习
3. 我国的科举制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的思想、
D 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 )
A.设置进士科
B.设置明经科
C.开创殿试和武举
D.八股取士
4.明朝时期,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有关明朝手工业发
B 展状况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棉纺织业在明代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 B.苏州是明代的棉纺织业中心 C.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D.著名的瓷器是青花瓷
——顾炎武
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败坏人才,使读书人成为皇 帝旨意的顺从者,阻碍了社会进步。
重点知识
朱元璋废除丞相,改革 科举,强化皇权,这一 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 大的弊端,巩固了明王 朝的统治。
弊:皇权不受约束,天 下治乱系于皇帝一人之 手。君明则治世;君昏 则乱世,给明朝的统治 埋下了危机。

七下历史共21课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七下历史共21课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的建立年改年号为贞观完善三省六部制度,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发兵反击突厥,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宰第3课盛唐气象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唐朝与日本二、唐朝与天竺玄奘西行三、唐与新罗(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引入医学、天文、历算唐新罗音乐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政权(辽)契丹族政权的建立(西夏)党项族政权的建立首领耶律阿保机元昊时间10世纪初91611世纪前期1038都城上京临潢府兴庆府发展情况发展生产,创造文字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造西夏文字辽太宗占领燕云十六州宋太祖保持友好关系宋太宗从进攻到防御宋真宗澶(cán)洲之战与“澶渊之盟”: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三、西夏与北宋元昊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宋夏合约西夏称臣,宋给西夏岁币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宋代的经济发展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元朝的统治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14课明朝的统治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17课明朝的灭亡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3 盛唐气象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 6北宋的政治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8金与南宋的对峙9宋代经济的发展10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元朝的统治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4明朝的统治 15明朝的对外关系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7明朝的灭亡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与北宋南宋的偏安农业的发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繁荣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清朝的疆域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闭关锁国政策《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隋文帝(杨坚)581年夺北周建隋朝长安为都,废除门第,用考试选人才。

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炀帝:1开通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全国的统治。

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隋朝的灭亡。

《明朝的灭亡》思维导图_

《明朝的灭亡》思维导图_
满洲 兴起
满洲兴 起和清 兵入关
清兵 入关
1644年,李自成失利
退 出
明朝的灭亡
思维导图
政治腐败 与社会动 荡
李自成推 翻明朝
明朝 的灭 亡
满洲兴 起和清 兵入关
皇帝疏于政事,皇室内部 勾心斗角,大臣结党营私 ,争权夺利
明朝中后 期的政治 腐败
政治腐败与 社会动荡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 法纪松弛,官吏贪赃枉法 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 疯狂兼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 社会 动荡
明末农民 起义原因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
李自Hale Waihona Puke 推 翻明朝李自成力 量的壮大
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规定了严明的军纪,向 贫苦农民发放钱粮
李自成起 义推翻明 朝统治
建立大顺政权1643年 推翻明王朝1644年
退 出
明朝后期,活动于 东北地区的女真族 不断发展壮大
1616年,努尔哈赤 建立后金 皇太极在1653年改 族名为满洲,次年 该国号为清

《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2020/10/18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2)手工业:① 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② 苏是州明代
的丝中织心业;③
景是德全镇
国的制瓷业中心,所产的 青花畅瓷销海内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 课件(共 25张PP T)
丝 织 品 山 茶 禽 鸟 图
重难点
朱元璋强化皇权和科举考试的变化
2020/10/18
一、明朝的建立
原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 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 不聊生。
一、明朝的建立(自主学习完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南京)
元朝灭亡的时间: 1368年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大臣上朝仪式的变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 课件(共 25张PP T)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020/10/18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举子看榜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 课件(共 25张PP T)
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宋濂吓出一身冷汗? 锦衣卫的职能是什么?
2020/10/318、设立特务机构: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 目的: 监视官民 职能: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特点: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发展:明成祖成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
特务统治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集中的突出表现。
景德镇
2020/10/18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思维导图: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基于教材的单元线索思维导图(19页)

思维导图: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基于教材的单元线索思维导图(19页)

制度
步 酝酿 入 近 代 制度
确立
资本 主义 时代 曙光
早期 资产 阶级 革命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
经济动力:新航路的开辟
英国
工 业
生产力大 大提高
美国

法国

社会面貌
发生变化
世界近代的殖民侵略 与人民抗争及国际共运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西藏:设驻藏大臣;册封达赖、班禅
趋进
) 时 期
巩固 边疆
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 将军
衰一 弱步
巩 固
中外 交往
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郑和下西洋 闭关锁国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青铜工艺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四大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古代数学
《九章算术》 祖冲之和圆周率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解放
战争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
(爆发)
转战 陕北 (防御)
挺进大 别山 (进攻)
三大
渡江
战役
战役
(决战) (胜利)
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及科技与思想文化


近代经济
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活变化





科学技术




思想文化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思维导图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思维导图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思想领域的变化小说与戏曲科技发展农业:①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高产粮食作物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③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商品化程度加强。

④推行垦荒政策。

手工业:①明朝后期,私营手工业渐占主导。

②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厂(自由雇佣劳动,有了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①白银大量流入。

②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③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形成会馆。

④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的繁荣。

阻碍:①传统小农经济。

②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

实质: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仍属其范畴。

陆王心学:①核心理论为致良知。

②主张心外无理,良知即天理。

③主张知行合一。

④发明本心。

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励志,但隐含平等、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其他:①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

②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提出唯物主义思想。

③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共同点: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学以致用,提倡个性自由。

原因: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小说:施耐庵《水浒传》和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吴承恩《西游记》和吴敬梓《儒林外史》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

戏曲特点: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①代表作家有明朝的汤显祖和清朝的孔尚任。

②清朝道光年间形成京剧。

本土: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及地理和地质学。

官方还有《永乐大典》(明)和《四库全书》(清)。

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1)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1)

时空定位 原始就会 夏朝 商朝 公元B (f2070年公元前1召00年 禅计制 兵商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西周 春秋.. ....... ............ ~1 ......公元前1f>4石年 公元削T71年公元前4%年公元前47予年宗法制 分封制战国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公元前亦旳观年两汉H --------- 一十-9年 25年皇帝制度 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中外朝制度 刺史制度 察举制 东汉220年九品 中正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框架结构 王位世袭制常嘲统治晚期明明 淸钥统治前期陶宋元朝一卜_| -------960年为9年 1127年 1276年 二府制⑵1年 -------------- _I ------- 1 ------90了年中国齐代专制主文中央集权制度丨丄-扌交履―一ffi分封制H宗法制JL一13阴年163白年1644年 行省制度1840 年内阁制度军机鸦片 战争处设 立1911年 1912年 辛亥君主专制 革命政体结束个 中心两个基本点 六个阶段<她方机构设置沿革 (中央集权与她方分权的矛盾)(秦:三公九卿制 西汉:中外朝制度 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三衙 明:废丞相,设内阁 I清:军机处 [秦:郡县制西汉:郡国并行制“削藩策" 篁七国之乱"卜推恩令"、刺史 元:行省制 I明:地方设三司思维导图秦朝郡县制汉代削藩[仲央集权中央集权宋代收归军权、孔不断加强丿~X -------- « 行政权、财权:.元朝行省制度©"••察举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秦汉: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叫--- ---------------------------- q.(君主专丽.君巽制h宋代畫中书省、参知政事、 枢密使、=司使明朝:废丞相,设内阁■r«清朝:南书房[军机处丄亠------------------ - ----------------«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时空定位 荷马时代古风吋代____ -古典时代希腊时代I ■& 4 ■&—11^. - I 1^— + 1^— —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 3000# 1150年 1100 年 冏0年’I --------- v ---------- 雅典城爱琴文明一I三 +公元前公元前 予09年 449年 克利斯 郭萌芽城建立 罗马共 提尼改革750年 罗马 刖 594年 按伦改革公元前 Btr 4知年 400年MR 年 《十二铜表法》 马其顿上国公兀前 300年公元兀年200年 27年万民法出现罗马帝 国精品文档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蒸汽时代的资本主文£ ----------------------------------------------------------- 八 ---------------------------------------------------- X1---------- 、1「1 --------- ----------- 1----- 1 ------- -------- 1— ----- 1——1---- —1---- IT11巧00年1隔0年168R 年16曲年1775 年17M年17即年1789年1ROO年176丐年1翻1年1X7右年英国资光荣革命《权利迭案》美国独立美国独立美国17新法国大工业革德国统一法国1875产阶级英国资产阶颁布战争开始战争结束年宪法革命开始命开始徳国1曲1年宪法革命开始级革命结束年宪法共和制确立空想社会普法巴黎俄国十月革命,主义山现战争公社世界现代史开端1825 年1830 年论必年1844 年1848 年1870 年1871 年1900年1914 年1917 年1918 年资本主义世欧洲三大《共产党宣言》第一次世界第次世界界第一次经工人运动发表,马克思主大战爆发大战结朿济危机义诞生蒸汽时代的资木主义电气时代的资木主义框架结构精品文档思维导图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英一德一美一法—共利制王朝统-战争君主立宪制《权利达案》渐进性创新性4《德意志帝国宪法》一专制主义军圉主义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人禹主权原则年宪法艰难的共和之路古希腊民主政治J古代希醸]罗马的政治制度,.过程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初克里改革.杜皿地理条件空J匾邦国家拔伦改革习愤法t十二铜表法》万民法復孫天全》发展发展英国的君主立宪制C西方代议制的起源、发展利社会主文从理J论到实践\_J近代芮芳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芙国的总统制法国断兵和制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精品文档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IH 民主主义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平天第二次八国联军愛夕国运动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 侵华战争1840 战争 184218511856 I8601894^1895 1900 1901--一一亠一I I _I —■一 ________ IIlII新民主主义革命框架结构 时空定位1911 1919 兒燃乂19271936 1937 19451949南昌 西安七七 日本 渡江起义 事变事变投降战役!三元里人民i抗英斗争1921 1924国民党 一大SR 匚农武 抗口 革命I 装割据I ]战争思维导图鸦片战争(开始沦为“戏半社会J1 ~第二次鸦片战争L双半社会“程度加深}F甲午申日战争~(半舗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栈华(完全沦为“戏半社会")I耳本全面叱—4-精品文档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枕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吋期十一届 社会主文民主政治 三心全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1978-K 1979------------------------- 1_ -19901997i^MI ' --- '1999 20002012(年叭-国两制” 新时期外 中董正式建交成为举足 香港 澳门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 伟大构想提山 交政策调整轻重的力最回归回旧 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 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时空定位新民主主文社会向 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吋期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的十年时期欄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时期19491953 1954 1955 1956台湾问題产牛、中和平共处 人民代表大 鑫加万 社会主义 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五项原则 会制度基本 隆会议制度确立和政治协商制度初形成;民族区域 步建立、曲立自主自治制度形成、的和平外交方针参加H 内瓦会议1966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艮出现曲折1971 19721976(年)中国在联中美关系 合国合法正常化 借位恢复中日邦交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第一部社会 主义宪法颁布社会主义 改造完成I ... ................ k .............+ .............. ..... .......框架结构思维导图多党合柞和政治协商制度、建國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釦:现代中国的、L政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统一和外交卜年“文革"曲折1民主法制■遭到践踏“一園两制"祖国统一大业建国初*完善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改革开放以来严主制度的逐步完善香需、澳门的冋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H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独立自生的和平外交方针精品文档时空疋位H 框架结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4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949 年1955^19卵年不结'盟运欧共体的成立一欧洲H本的崛起亚洲实力迅—「不结盟运动业1卜―1*速上升中国的振兴亚洲美国的强大美洲实力相1-- 苏联的衰落欧洲-r对下降*•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欢迎下载[刃吟[9E0年H本「欧共体崛起V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卜-----■ * ■ F1?甲年19?1年2012年东欧苏联廁丞|。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 (30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 (30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67页,找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目的?
(1)原因:元朝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
(2)目的:巩固统治
针对元灭的两个原因思考 朱元璋会从哪些方面来加强皇权?
政治(中央、地方)、军事、监督、思想
政治方面: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 化皇权。 1 . 在 地 方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朱元璋
特点: 权力三分, 互不统属, 互相牵制。
作用: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朱元璋分封诸子的措施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前期对稳定明王朝统治作出重要贡 献,……后期藩府成为只享禄米寄生集团, 并成为明中晚期重要的社会问题。
“胡惟庸案”
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百官之首而位高权重,处于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常与朱元璋发生了“口角”, 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制 度。
1328-1344年 ,放牛
1344-1347年,做和尚, 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1347-1352年,做和尚,主 要工作是撞钟
1352-1368年,造反
1368-1398年,主要 工作是做皇帝
朱元璋强化皇权
堂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 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儒士严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 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亲自处理政务),故大臣 得以专权自恣(大权独揽)…… ——《明实录》
朱元璋队伍逐渐壮大,消灭 东南各地群雄,向北进军。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南京) 灭元朝时间: 1368年
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 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 (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 。明朝开国皇帝 (1368年—1398年在位), 年号“洪武”。

明朝的统治思维导图

明朝的统治思维导图

明朝的统治明朝(1368年-1644年)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前明。

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此说后来被金庸等作家采用,而胡阿祥等认为此国号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

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也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

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

又因皇室姓朱,称朱明。

1644年北京陷落后,南方各地先后拥立明朝宗室建立朝廷,沿用大明国号,别称南明或后明,清人称之为伪明,奉大明正朔的郑芝龙在东南沿海建立了明郑势力,后其子郑成功及其孙郑经在台湾建立的政权又称为明郑时期。

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

1370年于各省设置一都卫,1375年改为都指挥使司。

1427年弃安南后,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包括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以上为北五省)、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上为中五省)、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为南五省)。

共设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

其中十三个是与布政使司同名的都司,其它三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

五行都司是陕西(治甘州卫,今张掖)、四川(治建昌卫,今西昌)、湖广(治郧阳卫,今湖北郧县)、福建(治建宁府,今建瓯市)、山西(治大同府)。

中国历史思维导图-中国古代史之明朝

中国历史思维导图-中国古代史之明朝

明朝建立时间1368统治者朱元璋都城应天府(南京)顺天府(北京)洪武之治轻徭薄赋,恢复社会生产确立里甲制配合赋役黄册户籍登记簿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及地方治安的维持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污吏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靖难之役明惠宗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燕王朱棣“清君侧,靖内难”起兵攻南京遂即即位永乐盛世边疆安定著名事件强化皇权全面改革官制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推行“三司制”改革科举制度表现影响考“四书”“五经”,写八股禁锢思想自由,培养顺从者设立锦衣卫和东厂亲自率兵五征漠北对兀良哈蒙古进行镇压,维持稳定使鞑靼和瓦剌互相牵制安抚女真各部,在归附地区设置卫所扩大东疆,视察库页岛,宣示主权积极外交策略派郑和下西洋政治经济来往增长财政收入,朝贡制度巅峰明朝对南洋、西洋各国的影响力文治方面编修《永乐大典》百科全书厂卫制度恢复锦衣卫设置东厂仁宣之治宋太宗 朱棣明惠宗 朱允炆明太祖 朱元璋明宣宗 朱瞻基德政治国派遣郑和、王景弘下西洋国力达到极盛弘治中兴明孝宗 朱佑樘更新庶政,言路大开,选贤任能锦衣卫与东厂也谨慎行事,法治宽刑勤于政事,恭俭有制,减免税赋隆庆新政明穆宗 朱载坖ji 俺答封贡陆上与蒙古达成和议隆庆开关海上开放民间贸易朱翊钧 九岁即位张居正辅政十年万历革新内政方面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经济方面清丈全国土地,抑制豪强地主,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军事方面加强武备整顿,平定西南骚乱,重用戚继光总督练兵镇守长城,使边境安然民生方面严惩贪官污吏,裁汰冗员治理黄河,变水患为水利社会发展经济农业农产品呈现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商业化趋势进口粮食非农业人口剧增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业人口转为工商业者的数量急增工业民间手工业壮大,官营不断萎缩铁、造船、建筑、丝绸、纺织、瓷器、印刷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商业民间私营经济力量远比同期西方强大商业都市的发展规模、人口城市化状况和市场化程度较高以徽商、晋商、闽商、粤商等为名号的商帮亦逐渐形成外交朝贡体系主要是朝鲜七下西洋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出使西域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出使撒马儿罕、吐鲁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国著《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等海禁政策为防倭寇,朱元璋颁布海禁政策限制合法的私人海外贸易东南倭乱戚继光在浙东抗倭戚继光与俞大猷在福建和广东连续重创倭寇万历援朝两次援朝抗日奠定了之后三百年的东亚格局中西交流葡萄牙派使团来华,在广州登陆,希望与明建交葡萄牙战败于几次海战明武宗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门开设洋行,修建洋房西方国家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陆中国并接触中国文化艺术思想哲学思想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心东林党争东林书院常讽刺时政,与当权派对抗自由探讨辩论学风,是当时最开明进步的学术交融方式文学小说长篇章回小说短篇的话本、拟话本《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金瓶梅》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公安派湖北公安人袁宗道、袁宏道与袁中道为代表要求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能直抒胸臆,不事雕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1--21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12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1--21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12PPT)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人口增长有利有弊,人口增长—利于生产; 过度开垦,破坏环境
人口 增长
清 朝 君 主 专 制 的 强 化
军机处的设立
康熙帝 设立南书房;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文字狱与 文化专制
康熙、雍正、乾隆制造大批冤狱; 规模大,次数多;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 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 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 篡改。
清 朝 前 期 的 文 学 艺 术
《红楼梦》
昆曲
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 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1790年,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 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 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京剧诞生。
京剧
巩固西 北边疆 清朝 疆域
清 朝 前 期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农业
(1)耕地面积扩大 (2)水利兴修治理黄淮 (3)粮食种植推广玉米、甘薯 (4)经济作物种植有较大发展
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手工业
商业
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 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
1644年 清朝确立对全国的统治
统 一 多 民 族 国 家 的 巩 固 和 发 展
台湾回归 国家统一 对西藏 统治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
康熙设置台湾府 1684
1.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康熙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2.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 3.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1.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 2.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设置伊犁将军 西--葱;西北--巴;北--西伯;西南--喜马 东北--外、库;东--太;东南--台及钓、赤;南-南海諸岛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PPT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PPT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学习新知
锦衣卫
中央
东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 阁
吏户礼 兵刑 工 部部部 部部 部
地方
布政司
都司
按察司
思考分享
明朝首创厂卫特务机构的目 的是什么?其有什么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对官吏百姓的控制。 (直接目的)
巩固皇权,强化专制统治。(根本目的) 影响:厂卫机构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
机构,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中央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地方行省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殿阁大学士改革行政机构学习新知中央地方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内阁学习新知大都督中左右前后兵部皇帝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学习新知2措施2在中央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 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些列改革, 大大加强了皇权。明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 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明中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政权最 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洲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清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 、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 了有效地管辖,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基础。 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君臣却依旧固步 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伍与世界的发展。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安徽民谣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旧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 皇后画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大多数皇帝都只 有一幅画像,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 有13幅画像。而让人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 朱元璋,却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貌(见图)。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30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30张PPT)

③讨论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造成 什么样的负面影响?(P69课后活动)
消极: 教育: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 利于社会的进步。 选官: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 死背“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 顺从者。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新农作物的引
进(哪些新的农作物?)
玉米
红薯(甘薯)
马铃薯(土豆)
向日葵
番茄(西红柿) 辣椒
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 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P69课后活动)
•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 朝的统治,社会比较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 造了有利环境。
•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没有独 立性。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 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明 朝统治埋下危机。
结果: 皇帝通过锦衣卫加强了对臣民的监视
问题思考(教材P68材料研读)
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设立丞相。臣下敢 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 刑”。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里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 在?
答案提示:从维护皇权 的角度出发
目的:巩固统治
明朝机构设置
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结果
(1)地方组:
①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 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 分散;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
中央
提刑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结果:皇帝将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大权 收归中央
(2)中央组:
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 书省
C)
C.锦衣卫 D.内阁
4.明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明史(上、下)(中国断代史系列)

明史(上、下)(中国断代史系列)

精彩摘录
元朝统治者还把全国分成四等人: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西夏人、维吾尔人和中亚及欧洲 各族人民,也即是西域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原来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高丽人等;第四等是 南人,即南宋统治下的汉人以及当地各少数民族的人民。
当时韩山童等奉的是弥勒佛,因此就叫做弥勒教或白莲教。因宣传“明王出世”,又叫做“明教”。明教渊 源于唐代传入中国的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它是掺和了基督教、祆教、佛教而成的。其主要教义为二宗三 际,认为世界上有两种不同力量叫明、暗两宗。明是善,暗是恶,两者互相斗争,经过初际、中际、后际三个阶 段。初际时,明、暗两宗形成对立状态。中际时,暗的势力扩大,压迫明的势力。这时明王出世,经过斗争,把 暗的恶势力赶走。后际时,明暗各复本位。
第一节哲学思想 第二节史学和地理学 第三节宗教
第一节诗文 第二节小说 第三节戏曲 第四节绘画与雕塑
第一节图书的刊刻和收藏 第二节类书和丛书的编纂
作者介绍
这是《明史(上、下)(中国断代史系列)》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明史(上、下)(中国断代史 系列)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系列
方面
政治
上下册
明史
套装
人民
明史
发展
社会 社会
殖民者
中国
政权
年间
农民
全国
斗争
关系
内容摘要
《明史(套装上下册)》较为系统地论述分析了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的发展状况和 明代的阶级状况。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突破了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由此而引起生产关系方面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作者认为这种变 化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而这一变化在当时社会和生产部门中都有较为明显的表现。《明史(套 装上下册)》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见长,在许多史实的阐述方面,其翔实、详细的程度为同类书所不及。

《明朝的统治》思维导图_

《明朝的统治》思维导图_
明朝的统治思维导图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明朝的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元璋强化皇权机构改革特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将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地方和中央互不统属相互牵制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加强监察目的巩固统治强化皇权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设锦衣卫监视官民地方中央科举考试的变化变化局限性内容
朱元璋强 化皇权
监察
设锦衣卫,监视官民
地方和中央互不统属,相互牵制,皇权 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加强
特点
变化
内容:考试题目必须来自“ 四书”“五经”文体:由八 个部分组成
科举考试的 变化
局限性 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 离实际,禁锢思想
农业
引进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 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经济的 发展
备注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商业城市兴起,北京、 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 城市;商人数量大大 增多
粮食及经济作物的引 进,促进商品经济的 发展,并为手工业发 展提供原料;农业、 手工业的发展是商品 经济发展的基础;商 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 工商业城镇兴起
退 出
手工业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丝 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
商业
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 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晋商、 徽商的出现
运用列表法归类法记忆明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分类
发展的表现
引进的农作物:玉米、 甘薯、马铃薯、花生 和向日葵等
南北方都出现一批棉 纺织业基地;苏州是 明代丝织业中心;景 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 中心
明朝的统治
思维导图
明朝的 建立
科举考试 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皇权
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
设锦衣卫,监视官民
监察
地方和中央互不统属,相互牵制,皇权 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加强
特点
科举考试的 变化
变化
内容:考试题目必须来自“ 四书”“五经”文体:由八
个部分组成
局限性
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 离实际,禁锢思想
农业
引进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 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经济的 发展
手工业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丝 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
商业
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 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晋商、
徽商的出现
运用列表法归类法记忆明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退 出
明朝的统治
思维导图
明朝的 建立
科举考试 的变化
明朝的 统治
பைடு நூலகம்
朱元璋强 化皇权
经济的发 展
1368年
建立 时间
朱元璋(明太祖) 建立者
明朝的 建立
应天(今江苏南京) 都城
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目的
地方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机构
改革 朱元璋强
中央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将大都督府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