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电压的测量
《电压的测量导学案》

《电压的测量》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掌握电压的观点、电压的测量方法以及电压表的应用方法。
一、导入
1. 引入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电压吗?电压在电路中有什么作用?
2. 导入新知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电压的观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进修内容
1. 电压的观点:电压是电流的驱动力,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动力来源。
2. 电压的测量方法:应用电压表进行测量,毗连电压表的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3. 电压表的应用方法:选择恰当的量程和测量范围,注意毗连方式,读取电压表上的数值。
三、实践操作
1. 实验一:应用串联方式毗连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
2. 实验二:应用并联方式毗连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3. 实验三:自主设计实验,测量不同元件的电压并记录数据。
四、总结反思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学生对电压观点的理解。
2. 反思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实验方法。
五、拓展延伸
1.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电压与电流、电阻之间的干系。
2. 应用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
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准备小测验。
2. 设计一个实验,测量家中某个电器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3.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电压表的原理和结构。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压的观点,掌握电压测量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电压表进行实验操作。
希望同砚们在实践中不息提升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为未来的进修和钻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三年级物理11-4 第2课时 电压表和电流表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2课时 电压表和电流表1.掌握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大量程电流表的原理.2.会分析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的误差情况,会正确选择电路.一、小量程电流表G 的三个参量1.电流表的内阻:表头的电阻R g 叫作电流表的内阻. 2.满偏电流:指针偏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I g 叫作满偏电流.3.满偏电压:表头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 g 叫作满偏电压. 二、电表改装原理1.电压表改装:将表头串联一个较大电阻,如图1所示:图12.电流表改装:将表头并联一个较小电阻,如图2所示:图2一、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 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及其特点二、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1.两种接法的比较电压表示数:电压表示数:U=U2.电流表内、外接的选择方法(1)直接比较法:当R x≫R A时,采用内接法,当R x≫R V时,采用外接法,可记忆为“大内小外”.(2)公式计算法当R VR x<R xR A即当R x>R A R V时,用电流表内接法,当R VR x>R xR A即当R x<R A R V时,用电流表外接法,当R x=R A R V时,两种接法效果相同.(3)试触法:如图,把电压表的可动接线端分别试接b、c两点,观察两电表的示数变化,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对电路影响大,应选用内接法,若电压表的示数有明显变化,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对电路影响大,所以应选外接法.1.电流表的内阻是R g =100Ω,满刻度电流值是I g =1mA ,现欲把这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5V 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A .应串联一个0.1Ω的电阻B .应并联一个0.1Ω的电阻C .应串联一个4900Ω的电阻D .应并联一个4900Ω的电阻2.如图所示是有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已知表头的内阻g 1000ΩR =,满偏电流g 1mA I =,电阻1=50ΩR ,2=200ΩR ,则使用A 、B 两个端点时,电流表的量程为( )A .0~8mAB .0~50mAC .0~12mAD .0~25mA3.在图(a )所示电路中,V 1、V 2都是有0~3 V 和0~15 V 两个量程的电压表。
初中物理测量电压试验教案

初中物理测量电压试验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2. 学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方法。
3. 能够进行电压的测量实验,并能够正确读取电压值。
教学重点:1. 电压的概念和作用。
2.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电压的测量方法。
2. 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1. 电压表。
2. 电路元件:灯泡、电池、导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概念和作用。
2. 提问:电流是如何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二、新课(20分钟)1. 介绍电压的概念和作用。
- 电压是电势差的表示,是电荷流动的动力。
- 电压的作用是推动电荷流动,使电路中的元件工作。
2. 讲解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 电压表是用来测量电压的仪器。
- 使用电压表时,要将其并联在电路中,红色表笔接在电路的正极,黑色表笔接在电路的负极。
- 电压表的读数范围是0-15V,可以根据电路的电压选择合适的量程。
3. 进行电压的测量实验。
-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电路,包括灯泡、电池、导线等。
- 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红色表笔接在灯泡的一端,黑色表笔接在灯泡的另一端。
- 打开电路,观察电压表的读数,记录下来。
三、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电压的测量实验。
2. 要求学生记录电压表的读数,并计算出电路中的电压值。
四、总结(5分钟)1. 总结电压的概念和作用。
2. 总结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 强调电压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掌握了电压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了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方法。
在实验环节,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电压的测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是在实验中,有些学生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1 第2课时 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不一定,因为串联电路中,若两灯泡的规格完全相同,则两 灯泡的电压也相同 。
合作探究
(3)结合前面所学的电流规律,总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
的关系。
电路方式
电流规律
电压规律
串联
I=I1=I2
U=U1+U2
并联
I=I1+I2
U=U1=U2
合作探究
探究电源串联时的电压规律 1.准备三节相同的干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中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然后依次测量两节干电池和三节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压。把实验 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学习小助手
三节干电池串联时,注意电压表需要更换成0~15 V的量程;连 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
合作探究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U1 / V 两节干电池串联的电压U2 / V 三节干电池串联的电压U3 / V
实验结论: 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一节电池的电压之 和。 2.在生活和实验中,为什么常把电池串联成电池组使用? 提高 电源的电压 。
合作探究
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实验方案: 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连成三次串联电路,分别测量 每次串联电路中两灯泡各自两端的电压和两灯泡的总电压,如 图所示 。
合作探究
·导学建议· 上一节课测量串联电路的电压为本次探究实验铺垫好了基础,
学生已基本掌握测量串联电路的电压,再者探究并联电路的电 流规律也涉及方案的设计,所以该探究重在学生对实验方案的 设计,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方案要体现多次实验寻找 普遍规律。
合作探究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①设计记录数据
实验次数 1
UAB / V
2
3
UBC / V
UAC / V
合作探究
②进行实验:分别测量AB之间的电压(即为灯泡L1两端的电压)、 BC之间的电压(即为灯泡L2两端的电压)和AC之间的电压(即为 灯泡L1、L2两端的总电压),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上面表格中。 5.分析与论证: 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 和 。用公式表示为U=U1+U2 。
14.5测量电压第2课时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度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教案:14.5测量电压第2课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20232024学年度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一、教学内容1.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2.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2. 学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电压,并能正确读取电压值。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学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电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导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电流通过电阻时电压的变化情况。
2. 知识讲解:介绍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解释为什么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3.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两端的电压,验证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4.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串联电路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电压规律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介绍并联电路电压规律,解释为什么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7.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支路两端的电压,验证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8.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并联电路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电压规律解决问题。
9.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2.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七、作业设计1. 请用表格形式列出你测量得到的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值,并计算出总电压。
高中物理实际电压测量教案

高中物理实际电压测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压的概念,并掌握电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数字电压表进行实际电压测量。
3. 能够正确处理电路连接和数字电压表的使用过程。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数字电压表、导线、待测电源等。
2. 实验环境:安全电路实验室。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简单的例子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电压的概念。
2. 原理讲解:讲解电压的定义和测量原理,以及数字电压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
a. 连接电路:将待测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导线连接到数字电压表的正负极。
b. 选择量程:根据待测电源的电压范围,选择合适的电压量程。
c. 测量电压:打开电路开关,读取数字电压表显示的电压数值。
4. 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总结电压测量的注意事项和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1. 实验操作表现:观察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小测和讨论等形式,评价学生对电压测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五、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实际电压测量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2. 引导学生了解数字电压表的其他功能和应用,拓展知识面。
六、反馈建议:
1. 结合学生实验反馈和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电压的测量》教学说课课件

2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家庭照明电路
≤36 220
大型发电机
(0.63-1.8)×104
闪电时云层间的电压
可达109
观察:
观察此表的外部结构, 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1、测量电压用什么工具?
2、电压表的符号是什么?
3、电压表有几个量程?测量范围是多少?
最小刻度是多少?三个接线柱的“ + ”“- ”
如何分配?应该怎样读数?
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注意量程与“ + - ”接线柱)
2、测出电压值
-
+
使用电压表注意:
1.电压表的电阻值很大,所以有电压表存在的 某段电路,一般被认为是开路的。
2.测量电路中某个电路元件两端的电压时,电 压表就应该与这个电路元件并联。
3.连接电路或电路图时,应先把电路中其它元 件按顺序连接好,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 的两端上。
子为什么能够定向移动?
是谁在推动电荷 发生定向移动呢?
思考:
水 位
差
1、右图3中,当阀门打
开时,水管中的水会流
动起来吗?
2、这种水流是短暂的、 还是持续的?
两容器中的水位相平后水 不再流动,水流是短暂的。
3、如何在水管中得到持续的水流呢?
加个抽水机
水压
抽水机
水 阀 门
抽水机 电源
水压 电压
电荷 电源 开 关
电流表
电压表
符号
A
V
所测物理量 连接方式
电流
电压
串联在电路中 并联在电路中
接线柱的连接
量程
能否直接接在 电源两极
电流“+”进“-” 出选择合适的量程
初中物理电压测量教案

初中物理电压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电压的基本定义及其在电路中的意义。
2.理解电压的测量方法以及电压计的使用,掌握基本的电压测量技能。
3.学习几种常见电路的电压测量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压的基本定义与测量方法;电压计的使用。
难点:不同电路中电压的测量原理。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一)电压的基本概念及意义1.引入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所知道的电压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2.电压的定义电压是指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伏特(V)”。
3.电压的意义电压可以表征电路中电子的能量,有电压才能让电子流动,且电压与电流、电阻有密切的关系。
(二)电压的测量方法1.电压测量的方法通过接不同的测量电路和采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可以测量不同场合下的电压。
2.电压计的使用电压计是一种专门测量电压的仪器,它可以直接读取电压信息,有模拟电压计和数字电压计两种。
(三)不同电路中电压的测量原理1.直流电路中的电压测量直流电路中,可以通过串联的电压计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2.交流电路中的电压测量交流电路中,可采用交流电压表等专门的测量仪器,也可以通过示波器的观察,测量交流信号的振幅等信息,进而计算出相应的电压大小。
3.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测量并联电路中,可以通过并联的电压计来测量电压,同时也需要结合电路的特性和计算方法,以得到更准确的电压大小。
四、实验操作1.实验器材电压计、示波器、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各种电阻器等。
2.实验操作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给定的电路模型或自己设计的电路,来进行电压测量实验。
首先需要检查实验器材的正常运转,然后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电压测量实验。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实验,同学们应该能够基本掌握电压的测量方法和电压计的使用技巧,同时也要注意对不同电路中电压测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理解,以便于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电路中。
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持实验器材的安全和正确使用,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损失或安全隐患。
14.5+测量电压+第2课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

解析:(1)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两极 对调后测L2两端电压。且这两种情况下两灯都是串联,所以电源电压为U=6 V+3 V=9 V。 (2)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L2被短路,所以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为 9 V。 答案:(1)9 V (2)9 V
端的电压分别为( A )
A.8 V 2 V C.2 V 8 V
B.10 V 2 V D.2 V 10 V
5.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当开关S1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3 V,若再将开关S2闭合,则电压表 的示数会( A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S闭合,电压表示数为 6 V,S断开,电压表示数为 3.5 V,则两个灯泡甲、乙两端 的电压分别是( A )
A.4 V,4 V
B.4 V,8 V
C.8 V,4 V
D.8 V,8 V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是 3 V,闭合开关S后,两灯均发光,电压表的示数是1.4 V,此时灯L1 两端的电压是( C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3 V
B.1.4 V
C.1.6 V
D.0.2 V
3.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开路 (选填“短路”或“开路”)。
(4)测量完成后,记录了下表所示的数据,分析表格后同学们发现有一个数据记录错误,该数据 是 0.9 V,经过讨论他们发现错误的数据是由于电压表的量程读错引起的,纠正错误后,他 们根据表格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等于 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高中物理电压试验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电压试验教案设计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并掌握测量电压的方法。
实验材料:万用表、电池、导线、电阻、板状导体
实验步骤:
1. 将电池连接到板状导体上,用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和板状导体的两端。
2. 将万用表调至电压档位,并将两个测量探头分别连接到板状导体的两端。
3. 记录测量所得的电压值。
4. 更换板状导体上的电阻,并重复以上步骤。
实验原理:电压是电能单位的衡量值,表示电荷在电路中的能量转换。
通过万用表测量电压即可得知电路中的电压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连接电池和板状导体时要注意正负极的连接,避免造成短路或其他危险情况。
2. 测量时要确保测量探头连接牢固,避免出现接触不良导致的误差。
3. 测量结束后要将所有连接线拔掉,以确保安全。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习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并掌握了测量电压的方法。
同时也加深了对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理解。
拓展实验:可以尝试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压值,并观察不同元件对电路中电压的影响。
学习初三物理电压的认识与测量教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物理中的电压概念。
电压,也被称为电势差,是电场中在两个点之间的电势能差。
当电荷从高电势点移动到低电势点时,电势能被释放,从而产生电能。
因此,电压是电能转化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能够影响电路中电子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压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和电路中。
那么,如何测量电压?这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在初三物理中,我们通常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压。
万用表,也叫多用表,是一种能够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参数的测量工具。
万用表通常包含电压表和电流表两部分,可以通过旋转转换旋钮来切换测量模式。
下面,我们将以初三物理电学教学中的电压测量为例,编制一份针对初三学生的电压测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本次电压测量教学旨在让学生:1.掌握电压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2.学会配置和使用万用表进行电压测量。
3.了解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对电学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1.课堂基本设备:黑板、白板、笔、草稿纸等。
2.电学实验设备:万用表、干电池、电线等。
3.课堂教学资料:电学教材、电路图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电压的基本概念1.通过黑板、白板、教材等介绍电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运用实例解释电压和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电压在电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电压的测量方法1.通过实验,演示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2.提供电路图,让学生简单配置电路并进行电压测量,便于学生掌握测量技能。
3.讲解万用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4.强调安全措施,如何正确使用实验设备,防止出现意外。
第三部分:电压实验操作示范1.提供具体的实践操作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及电压测量的应用。
2.指导学生使用万用表对不同电路中的电压参数进行测量,帮助学生熟悉实际应用情况。
3.强调学生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积极思考实验问题,提高实验思维及操作能力。
四、教学总结本次电压测量教学,主要以电压概念的讲解和实验操作为主,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压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技能。
小试牛刀:如何测量电压初中物理教案

小试牛刀:如何测量电压初中物理教案从静电电学说起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个词叫静电。
静电教我们一件事情: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那么,同一静电场中的物体要是距离极近,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是多少?可是,用“力”这个概念去衡量会有问题,因为“力”是大小和方向都有的物理量,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表示。
而这个标准,就是电势差、电位差、电压。
二、电压是如何产生的正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有“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一样,同样电荷也会产生高低之分。
两端电势不同的电荷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的电“压”——这种差异性便是电压。
电压是电势差的另一个称呼,即两端的电势差值就是电压。
电压可以产生电场,从而产生电流。
我们拿一根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就能产生电流。
这时,更烫的端子就是正电压端子,而不太烫的端子则是负电压端子。
在电压的引导下,电荷走了一圈,实现了一个物理转化和能量转换的过程。
三、如何测量电压那么,在物理学上,如何测量电压呢?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用万用表或电压表来测试。
对于初中生而言,万用表以其简单易操作的特点,是常用工具之一。
我们要了解电压的单位——伏特(V),而其倒数便是电势的单位——伏每米(V/m)。
我们可以将电量以伏来计算,即电势差的大小。
火花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压的方法。
正如其名,该方法需要用到一个电火花柱。
将电火花柱的一端放在待测电压源上,另一端放在地上或与负电极连接的接线柱上,并关闭其它与该电源相连的电源。
电流穿过火花柱,产生了一个电压差。
该方法虽然简单,但其环保性相对较差,一般使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较为环保的万用表取代。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万用表测试电压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在连线之前,请确保待测电源的总电流不超过万用表的额定电流。
过高的电流可能会对万用表造成损害。
2.在使用万用表进行电压测试时,必须先设置适当的量程。
如果设置量程过小,万用表会直接和工作电路发生短路,导致电池或电源的短路电流过大,会使万用表的熔断烧毁。
14.5 测量电压(第2课时)教案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第五节测量电压(第2课时)合作共建智能应用小结: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处理例题1和变式练习1.题1.C变式练习1.C知识点2:串联电路的电压提出问题:如图1所示,两个灯泡L1、L2是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的.AB之间、BC之间、AC之间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猜想或假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陈述自己的观点.设计实验:同学们做出了各种猜想,各样假设,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什么?请同学们用实验来求证.大家先设计实验.(1)电压表应该如何连接在电路中?(2)分三次测量,分别把电压表连在图中AB两点、BC两点、AC两点,测量电压.把三次测量的电路图分别画在下面.(3)请设计一个实验表格记录这些数据.为避免实验数据的偶然性,需换上另外两个不同的小灯泡,再次测量,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把测量数据记入实验表格.进行实验:让学生按电路图进行实验,分别测出串联的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然后进行比较.分析与论证:同学们认真分析你们测量出的数据.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和你原来的猜想一致吗?评估: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失误?测量数据和所得的结论是不联后的总电压并记录、总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并回答.教师总结学生所做的各种猜想.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教师提示电压表测的是电路“两端”的电压.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交流、展示.根据你的实验目的和实验电路图,确定实验中要测量的物理量.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是合理?根据自己实验中的问题,请同学们互相讨论,看能不能找出问题的原因. 交流:把你的探究过程及结论告诉同学和老师,或者把这个探究记录给他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既要改正自己的错误、弥补不足,又要为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做法辩护.把交流的情况简要地记下来.小结: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串联的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21U U U +=.处理例题2和变式练习2. 例2:【解析】本电路中只有两节干电池,总电压3V ,因此无论电压表怎么接入电路,电压值都不会超出电压表的量程,而电压表的正确连接方法是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让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因而本题的做法是错误的,这种连接方法会让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变式练习2:串联的小灯泡L 1与L 2,因为电流相等,L 1比L 2亮,说明L 1灯泡的两端电压大,而用电压表测得两灯的电压分别是U 1和U 2,则U 1、U 2的关系是U 1>U 2 . 知识点3:并联电路的电压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a. 实验电路图:b.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21U U =. 分析和论证: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伴的配合得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得到的结论.在学生的讨论中,可能有“几乎相等”这个词,而不是说“相等”,教师要适当渗透误差理论,让学生理解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实验的结论是在误差范围内成立的.教师出示例题1及变式练习1,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迅速解答该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了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请大家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回顾,认真分析、思考在实验过程中真正明白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处理例题2和变式练习2.例2:解析:两个不同的小灯泡L1、L2并联到电源上时,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两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L1比L2亮,说明通过灯泡L1的电流大.故答案选B.变式练习2:因为家庭电路的各用电器是并联的,并联电路的特点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因此,小马家检修电路的过程中,用电压表测得他家某节能灯两端的电压是220V,则他家电视机两端的电压也等于220V.指导学生按照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问题的方法,完成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的探究报告.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巡视,选择完成较好的,和同学们交流、小结.教师出示例题2及变式练习2,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迅速解答该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诊断评价见“当堂达标题”答案:教师出示当堂达标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我批改.教师搜集学生做题信息,查漏补缺.作业设计课后作业P86第5题.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电压表的示数为4 V,则A.L1两端的电压为4 VB.L2两端的电压为4 VC.电源和L1两端电压之和为4 VD.L2两端的电压为2 V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自我完成解析:L1左边的节点可以移动到L2的右侧,这样便可确定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所以L2两端电压U2=4 V,L1两端电压U1=U-U2=6 V-4 V=2 V.。
教学案例(10月):《电压》

教学案例《电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能说出电压的单位和一些基本的电压值,并会进行单位换算。
3.能说出电压表的用途及规范使用电压表的方法。
4.相信自己能设计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简单电路图,初步学会使用电压表。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悟物穷理的能力。
3.通过电压概念的建立,使学生领会类比这一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伏特故事,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2.通过认识安全电压值,渗透“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电压的单位;2.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1.电压的作用;2.电压表的规范使用。
【教学方法】演示、讲解、讨论、对比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干电池两节,灯泡一只,开关一个,电压表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一、实验,提问,引入新课实验:(由学生演示)利用干电池、一只灯泡、开关、导线连接简单电路,使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问题: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电流)没有了电源电路中还有电流吗?如何改变灯泡的亮度?引入新课:为什么电路里必须有电源才会有电流?电流是怎样形成的?(让学生动手,使学生获得体验;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课教学(一)认识电压1.水流的形成:(出示课件)思考:(1)水轮机在什么条件下会转动?在什么条件下又停止了转动?学生回答后师生小结: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
水压消失水流停止,水轮机停止转动。
(2)怎么样才能得到持续的水流?用抽水机提供水压,就能得到持续的水流。
附板书:抽水机→水压→水流。
2.电流的形成:(出示课件)类比水流的形成,得到电流的形成原因──电压。
板书:电源→电压→电流。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的作用是本节的难点,我通过对比,学生较容易明白电压的作用)3.电压的单位:(1)演示实验:怎样才能改变小灯泡的亮度?(通过改变电池的节数,即改变电池两端的电压)电压是有大小的。
初中物理电压怎么测量教案

初中物理电压怎么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压的概念,掌握电压的测量方法,能够使用电压表进行电压的测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探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电压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电压表的使用和电压的计算。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电池、灯泡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 提问:电流在电路中流动,那么电荷是如何被推动的呢?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电荷的推动力来自于电压。
二、新课(15分钟)1. 介绍电压的概念:电压是电路两端的电势差,是推动电荷流动的力量。
2. 讲解电压的单位:伏特(V)。
3. 介绍电压表的使用方法:a. 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连接到电路的两端。
b. 打开电压表,选择适当的量程。
c. 读取电压表上的数值,即为电路的电压。
4. 进行实验:测量电池的电压。
a. 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
b. 打开电压表,选择适当的量程。
c. 读取电压表上的数值,记录下来。
d. 多次更换电池,重复实验,记录数值。
5. 分析实验数据:讨论电压与电池状态(新旧、温度等)的关系。
三、巩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路的电压,记录数据。
2.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电压是推动电荷流动的力量,使电路形成持续的电流。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电压的概念、单位、测量方法以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疑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了电压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能够使用电压表进行电压的测量。
高中物理电压试验教案人教版

高中物理电压试验教案人教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测量电压的方法和技巧,理解电压的概念和特点。
实验材料:数字万用表、直流电源、导线、电阻器、电池等。
实验步骤:
1. 将直流电源与数字万用表连接,设定电压为适当数值。
2. 使用导线将数字万用表的探头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确保连接牢固并没有松动。
3. 读取数字万用表显示的电压数值,并记录下来。
4.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测试不同电压值,观察不同电源之间的差异。
5. 尝试使用电阻器调节电压值,观察数字万用表的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
1. 经过实验测试,可以得出不同电源的电压值是不同的,说明电源的电压是一个固定值。
2. 通过调节电阻器,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影响电压值的大小。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可以掌握测量电压的方法和技巧,理解电压的概念和特点。
电压是电路中的一种重要参数,对于电路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意事项:
1. 在实验中要注意用电的安全,避免发生电击事故。
2. 实验时要注意仔细观察,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场地,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实验中能够积极参与,认真操作,加深对电压的理解和认识。
祝实验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