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共56页
茶文化基础知识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目录
中国用茶的源流 饮茶方式的演变 中国茶文化精神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 曰茶,二曰槚(jiǎ),三曰蔎(shè),四曰茗,五曰荈(chuǎn)。”
——陆羽《茶经》
中国用茶的源流
茶的最初发现与利用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 得荼以解之”。
饮茶方式的演变
唐
古典 派
烹茶法
宋
浪漫 派
點茶法
明
清
自然 派
瀹飲法
代
現
個性 派 各種 方法
唐朝饮茶之风的盛行
唐朝国力昌盛、经济富足,茶的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唐朝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交通发达,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 唐王朝的文化独具开创性,兼容并蓄各种文化,宗教人士促成饮茶风气的盛行。 陆羽等茶人对饮茶的大力提倡,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
唐代烹茶法
唐代已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 四种形态的茶叶。
唐代烹茶使用的是饼茶,提倡“清饮”, 不再加入葱、姜、枣、橘皮、薄荷等物,而 是只加入少量的盐。
唐代烹茶法主要步骤:炙茶、碾磨、煮 水、煎茶、酌茶。
唐代宫廷茶具
宋代饮茶之风的普及
经历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割据的政局动荡, 饮茶之风未衰反盛,至宋代更为盛行。
“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䥶”。
西晋永嘉之乱后,王室南渡,东晋、 南朝健康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北方 的皇族、贵族、世家纷纷过江南迁,饮茶 之风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也发展起来。
章节小结
• 三个相承启的阶段:药用→食用→饮用 • 不能被绝对划分: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 • 品饮为形式、食用为补充、药用为目的
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知识
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知识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
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你们知道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知识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知识,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知识一、茶的起源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肖瑶,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
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神农本草》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唐代《本草拾遗》指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2)商周时期: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继承和发展。
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
《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3)春秋战国:食用。
《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
茶文化基本知识
茶文化基本知识
三,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唐代)
1.饮茶的普及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也是封建文化的
顶峰。它形成了一个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
荣、社会安定、文化空前发展的局面。 这样的社会条件,为饮茶的进一步普及和茶文 化的继续发展准备好了基础。唐代饮茶普及主要表 现在以下5个方面。
此,茶作为一种产业逐渐普及、发展起来。
茶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茶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一,茶之为饮 二,茶文化的萌芽时期(魏晋南北朝) 三,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唐代) 四,茶文化的兴盛时期(宋代)
五,茶文化的延续发展期(元明清三代)
六,茶文化的现代再辉煌
茶文化基本知识
一,茶之为饮
发展,继而进入长江以北。至魏晋南北朝,饮
茶的人渐渐多起来。
茶文化基本知识
一,茶之为饮
从秦汉之际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不少古代 典籍描述了茶的药性。当时人们认为茶的药物
作用主要有悦志、益思、少眠、轻身、有力、
明目、醒酒、助消化。
茶文化基本知识
一,茶之为饮
总而言之,茶作为药的作用和效用比较缓慢 。茶的最突出、最强烈的功能就是使人兴奋,
结种茶和制茶经验。品茗技艺的作品相继问世,代
表性论著有陆羽的《茶经》、张又新的《煎茶水记 》,温庭筠的《采茶录》等。
茶文化基本知识
三,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唐代)
2.茶文化的形成 饮茶风气的盛行,加上佛教、道教的兴盛对饮
茶风气的形成所起的推动作用,为茶文化的继续发
展打下了扎实的社会基础。随着饮茶风尚的扩展, 儒、道、佛三教思想的渗入,茶文化逐渐形成独立 完整的体系。
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却并非易事。
泡好一壶和享受一杯茶也要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泡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等。
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项技艺、一门艺术。
泡茶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
泡茶时涉及茶、水、茶具、时间、环境等因素,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好茶的关键。
第一节泡茶要素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
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页码:茶艺基本知识茶艺基本知识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1.茶的品质: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
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
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
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
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云南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
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至2/3 。
茶文化基础知识整理版
茶文化基础知识整理版茶叶的起源与传播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据史书记载,最早饮茶的人是中国古代的神农氏。
茶叶的传播也是从中国开始的,早在唐朝时期,茶叶就已经传入了日本和韩国,后来又传入了欧洲和美洲。
茶叶的种类茶叶主要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功效。
绿茶:绿茶是不发酵茶,保留了茶叶的天然色泽和营养成分。
常见的绿茶有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红茶:红茶是完全发酵茶,茶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素。
常见的红茶有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等。
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常见的乌龙茶有大红袍、铁观音、凤凰单丛等。
白茶:白茶是最接近自然的茶类,经过轻微发酵,茶叶呈现出白色。
常见的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黄茶:黄茶是一种特殊工艺的茶类,经过闷黄处理,茶叶呈现出黄色。
常见的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黑茶:黑茶是后发酵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茶叶呈现出黑色。
常见的黑茶有普洱茶、六堡茶等。
茶叶的冲泡冲泡茶叶是一门艺术,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冲泡方法。
一般来说,绿茶和红茶适合用8090℃的水冲泡,乌龙茶和白茶适合用100℃的水冲泡,黑茶则适合用95100℃的水冲泡。
茶叶的功效茶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
茶叶具有提神醒脑、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功效。
茶叶的礼仪饮茶在中国有着丰富的礼仪,如泡茶、敬茶、品茶等。
在饮茶时,要注意茶叶的摆放、茶具的选择、泡茶的顺序等。
茶叶的保存茶叶的保存也是一门学问,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保存方法。
一般来说,茶叶应该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茶文化的影响茶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还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文化。
茶叶成为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媒介,茶馆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茶叶的贸易茶叶是中国的重要出口商品,也是世界茶叶贸易的主要品种。
中国的茶叶贸易历史悠久,茶叶的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章茶文化基础知识
• 三、宋代点茶
• 1、点茶:过程 • 2、斗茶(茗战):评比点茶技艺 和茶质优劣 • 3、分茶
• 四、明清泡茶
• 1、贡茶的改制:朱元璋 • 2、煎茶程序的简化:宁王朱权 • 3、瀹饮法:以沸水直接冲泡茶叶 的方法
• 五、当代饮茶
• • • • • • 1、清饮 2、调饮 3、袋泡茶 4、罐装茶 5、冷饮 6、速溶茶、茶粉、茶膏等
• 二、食用
• 1、最早:春秋战国时期(3000多 年前)——茗菜 • 2、茶饼——三国时期 • 3、擂茶——“三生汤”(茗粥) 浆状:生 粥状:熟 • 4、“豆子茶”
• 三、饮用
• 1、秦汉—西晋时兴起 • 2、唐代有了较大的发展 制茶工艺 茶的种类 饮茶方式
第二节
•
饮茶方法的演变
• 一、我国茶叶的加工历史
• • • • • • •
神农时期:原始的加工过程 唐以前:鲜叶直接加工成饼状 唐代:茶叶有较大发展,有关茶的专著陆 续问世 宋代:蒸前洗涤茶芽 宋代——元代:改蒸青团茶为蒸青散茶 明代:炒青代替蒸青,几大茶类纷纷兴起 黑茶、乌龙茶、红茶 清代:白茶兴起——福建
• 二、唐代茶” • 3、煮茶
•
• 二、茶文化的核心——茶道
• 1、茶道
• (1)概念:(P18)是以一定的环境 氛围为基础,以品茶、置茶、烹茶、 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 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 精神追求为内涵的,是品茶约会的整 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 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 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的风俗。 • (2)茶道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 四、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1、以茶雅志,陶冶个人情操 • 2、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 • 3、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
中国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中国茶文化的基础知识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
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
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
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煎茶。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斗茶。
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
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
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
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
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
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
一、烫壶: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
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茶文化基本知识
• 茶馆文化:茶馆作为品茶、交流的场所
• 茶馆社交:茶馆中的社交活动,如聚会、座谈等
茶艺表演
• 茶艺表演:茶艺师表演泡茶、品茶等技艺
• 茶艺交流:茶艺表演中的交流与互动
茶与创意产业的融合
茶文化创意产业
茶文化产业发展
• 茶叶包装设计:创意独特的茶叶包装设计
• 茶文化产业发展:茶叶、茶具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茶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茶文化的传播
茶文化的影响
• 陆上丝绸之路:茶叶传入中亚、西亚地区
• 生活习惯:饮茶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海上丝绸之路:茶叶传入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
• 文化交流:茶文化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 对外贸易:茶叶成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 产业发展:茶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茶具、茶点等相关产
茶文化的发展
• 汉代:茶叶开始作为贡品出现
• 唐代:茶文化达到鼎盛,茶道盛行
• 宋代:茶文化的重心转向民间,茶艺逐渐成熟
• 明清:茶叶的种植与加工技术得到提高,茶文化更加丰富
⌛️
茶文化的演变
• 从药用到饮用:茶叶的药用价值逐渐被发掘
• 从解渴到品味:茶叶的品味逐渐受到重视
• 从茶道到茶艺:茶文化的艺术性逐渐增强
茶叶的保健功效
• 抗氧化: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
• 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减肥功效:绿茶、乌龙茶等茶叶具有减肥功效
• 降血脂:茶叶中的茶多酚有助于降低血脂
• 茶叶的抗衰老功效:茶叶中的抗氧化成分具有抗衰老功
• 提神醒脑:茶叶中的咖啡因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效
• 茶叶的降血压功效:茶叶中的茶多酚有助于降低血压
中国茶学入门基础知识大全(珍藏版)
中国茶学入门基础知识大全(珍藏版)中国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知名茶品,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从种茶、采茶、制茶、品茶,到茶叶的深加工,中国形成了产业完备的茶产业链条,也凝聚了中国茶人们的智慧结晶,成为世界茶文化史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关于茶叶的起源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
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
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茶叶的分类茶叶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
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绿茶: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代表茶有:黄山毛峰、普龙茶、蒙顶甘露、日照绿茶、崂山绿茶、六安瓜片、龙井茶、湄潭翠芽、碧螺春、蒙洱茶、信阳毛尖、都匀毛尖、黎平雀舌、官庄干发茶叶、紫阳毛尖茶。
黄茶: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霍山黄芽蒙洱银针、蒙顶黄芽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
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山黄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乌龙茶:又称青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叶。
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
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代表茶有: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茶。
红茶: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祁门红茶、荔枝红茶,汉山红红茶等。
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工夫红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一带,以潮汕的工夫茶为主。
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一、中国用茶的源流
1、饮茶方法的演变。
2、茶文化的精神。
3、中外饮茶风俗。
二、茶叶知识
1、茶树基本知识。
2、茶叶种类。
3、名茶及其产地。
4、茶叶品质鉴别知识。
5、茶叶保管方法。
三、茶具知识
1、茶具的种类及产地。
2、瓷器茶具。
3、紫砂茶具。
4、其他茶具。
四、品茗用水知识
1、品茶与用水的关系。
2、品茗用水的分类。
3、品茗用水的选择方法。
五、茶艺基本知识
1、品饮要义。
2、冲泡技巧。
3、茶点选配。
4、科学饮茶
5、茶叶主要成分。
六、科学饮茶常识
1、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
2、食品与茶叶卫生基础知识。
3、饮食业食品卫生制度。
4、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5、劳动法相关知识。
2)食品卫生法相关知识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知识。
4)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相关知识。
5)劳动安全基本知识。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1 (第一部分茶叶的类别中国茶叶的类别1、绿茶类:绿茶是我国类别最多,销量最大,产量最高的茶类外观造型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俱特色,十分诱人属于不发酵茶,最好当年新茶,芽茶,明前茶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如: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太平猴魁、碧螺春、竹叶青、峨眉雪芽、六安瓜片、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功效:消炎去火,排毒养颜,解中暑2、红茶类:红茶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传统茶叶,后来发展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红茶制做的基本工艺流程: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红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以后形成的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红茶色素这种色素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红茶的红汤红叶就是这样形成的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红茶兼容性较强,喝红茶暖胃,易冬天喝如:祁门红茶、滇红、宁红、正山小种、红碎茶等工夫红茶:祁门工夫、滇红工夫、宁红工夫、宣红工夫、川红工夫、闽红工夫3、乌龙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与全发酵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外形色泽青褐,因此也称它为青茶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典型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公,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经久耐泡,入口醇厚回甘有天然花香味乌龙茶是四季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乌龙茶一般分四个产地闽北乌龙: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闽南乌龙:铁观音、观音王、黄金桂等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台湾乌龙: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4、白茶类: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萎调,晒干或烘干等,芽壮多毫,制成的成品茶满披白毫,十分素雅,汤色清淡,味鲜酵如:银针白毫、白牡丹等5、黄茶类:属微发酵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在制茶过程上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有的揉前堆积闷黄,有的揉后堆积闷黄如:君山银会、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6、黑茶类:黑茶属后酵茶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工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褐,故称黑茶如:云南普洱、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等普洱茶:性情温和,降血脂,美容减肥等7、再加工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是基本茶类,以这些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再加工茶类主要包括:花茶、紧压茶、苹取茶、果味茶、减肥茶、药用保健茶和茶饮料等第二部分中国十大名茶五大名泉一、十大名茶1、西湖龙井2、碧螺春3、铁观音4、信阳毛尖5、都匀毛尖6、大红袍7、六安瓜片8、祁门红茶9、黄山毛峰 10、君山银针二、五大名泉1、济南的趵突泉2、杭州的虎跑泉3、苏州的观音泉4、无锡的惠山泉5、镇江的中冷泉第三部分各种茶的冲泡及泡茶择水、选器要说喝茶人人都会,但要冲泡得法并不容易泡茶是很有学问的,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或冲泡技术不当,冲泡出的茶汤及茶香会有不同的效果,而且差异非常的明显1、泡茶用水1)泡茶用水:要想泡好一杯茶,既要讲究实用性,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2)人们谈茶总忘不了论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这就说明泡茶择水非常重要3)泡茶选水:如泉水、蒸馏水、雪水、纯净水、深井水等4)在饮茶时,茶叶的各种营养成分和药理功能也都是通过用水泡茶来体现的如水质欠佳,茶叶中含的物质受到破坏,饮茶时闻不到香味,尝不到茶味,无法给人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5)冲泡技术:在饮茶时除了具有幽静清雅的品茶环境、优质的茶叶和高品质的茶具外,还应有高超的冲泡技术在冲泡茶叶时不但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还要掌握茶与水的用量,泡茶水温高低、泡茶时间长长短和泡茶次数的多少等必要知识2、绿茶冲泡要领、绿茶是由细嫩茶芽精制而成,一般都具有“色绿、香幽、味醇、形美”等四个特点,正确的冲泡方法是让这四大特点体现出来使人得到审美的享受1)掌握好器皿选择 2)水温调控 3)投茶方法4)冲泡技巧 5)选玻璃杯 6)80度—85度水温 7)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8)悬壶高冲,斜冲水使水流紧贴杯壁下来,带动茶叶旋转掌握好上述的环节,就一定会把茶性发挥到极至,冲泡出色正、香高、味醇的好茶来3、红茶冲泡要领红茶的特性是茶性温和,溢味醇厚,广效散溶,有极好的兼容性有两种饮法:清饮、调饮1)清饮就是什么都不加,保持红茶的真香和纯正滋味 2)调饮就是加柠檬、蜜糖、大枣、桂圆、奶酪、菊花、肉桂、枸杞等都能相互融合3)泡红茶一般选择白瓷壶或紫砂壶冲泡,水温是度水冲泡4、乌龙茶冲泡要领乌龙在茶叶的顶芽发育到八成舒展后才连同2—3片嫩叶一同采摘加工而成的,所以干茶的外形条索粗壮肥厚紧实,含各种营养成分较多,冲泡后香高持久,味浓鲜醇它的冲泡要领是:1)择器很讲究,要领略乌龙茶的真香和妙韵必须要有考究而配套的茶具2)器温和水温要双高才能使乌龙茶的内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3)冲泡用水要滚开但却不可“过老” 5、普洱茶的冲泡要领普洱茶原产云南省,其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记载普洱茶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解毒等多种功效我国港澳地区以及日本称其为“美容茶、减肥茶”普洱散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呈乌润或红褐色,滋味醇厚回甘冲泡普洱要领有三点:1)冲泡普洱茶的水温要度的沸水2)选择适合的器具,如漂逸杯、带过滤的玻璃壶等 3)要掌握冲泡技巧,使茶汤浓淡一致 6、冲泡黄茶、白茶的要领黄茶、白茶都属轻微发酵的茶叶黄茶是“黄汤黄叶”条索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毫白茶一是采摘多毫的幼嫩芽叶制成,二是加工时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冲泡要领有:1)选择水晶玻璃杯冲泡 2)水温在75度—80度左右3)冲泡方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经揉捻,且白毫披身,荷地不易浸出,冲泡时间宜较长,冲水后一般过5、6分钟茶芽才会慢慢沉底,约须过10分钟左右饮用,才能尝到白茶的本色、真香、全味7、冲泡花茶的要领花茶是再加工类茶,主要是茉莉花、白兰花、珠兰花、柚子花、桂花、玫瑰花、米兰花、树兰花等,其中产量最高的是茉莉花茶花茶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为一体,所以冲泡花茶的基本要领是使茶尽展神韵,使花香不散失一般是用“三才杯”或瓷花壶来冲泡高档花茶也可以用玻璃杯泡,用80度—90度开水冲泡;中档花茶可用度开水总之,在冲泡一杯好茶时,得掌握茶叶的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选择器皿、冲泡技巧第四部分茶道与茶艺1、当今茶道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这两。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中国茶文化基础的知识茶道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喝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它经过沏茶、赏茶、闻茶、喝茶、增进友情,美心修德,学习礼制,领会传统美德,是很有利的一种和美仪式。
饮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邪念。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比如自嘉茶的茶道“品尝甘醇滋味,享受天然滋润”,正是品鉴出了茶的自然甘醇之美感。
茶德茶德是指茶自己所具备的美德。
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
“茶德”的看法自唐朝从中国流传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
茶精神 ( 茶道精神 )今世中国茶思想或因为立场不一样,或因为诉求对象互异,或因为理念差异,故旨趣相差甚远,兹列举四家略作说明中国的茶道精神:中华茶艺业联谊会『静、美』 ; 中华民国茶艺协会『清、敬、怡、真』 ; 陆羽茶艺中心『美律、健康、养性、明伦』 ; 高雄市茶艺协会『中庸、俭德、养气、品尝』。
茶联茶联是以茶为题材的春联,是茶文化的一种文学艺术兼书法形式的载体。
茶的春联,茶店春联,茶庄春联,茶文化春联,茶社春联,茶社春联,等等,都是茶联。
以茶为题材的春联,由来已久。
比如茶中店的春联如:“瑞草萌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结龙团。
”雀舌、龙团都是名茶。
现在流行的网络茶商也有茶联,比如中国高峰有机茶领导品牌自嘉茶的茶联是这样的“烹煎已得古人法,蟹眼松风娱自嘉。
”茶书我国悠长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建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累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件。
在浩如烟海的文化文籍中,不只有特意阐述茶叶的书,并且在史籍、方志、笔录、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批对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茶具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种喝茶用具。
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
”此中“茶坞”是指种茶的洼地。
“茶人”,依据现代看法,不该归入用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