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运动项目介绍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许多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这些运动项目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一、中国功夫中国功夫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武术形式,它融合了哲学、道德、技术和艺术等多个方面的元素。
中国功夫不仅是一种实用的自卫技巧,也是一种身心锻炼和修身养性的方式。
中国功夫包括拳术、剑术、棍术、刀术等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技巧。
二、踢毽子踢毽子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它起源于古代的皇家宫廷,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
踢毽子是一项既考验技巧又考验身体协调性的运动,参与者需要运用双脚和双手,使毽子在空中连续踢击,保持毽子不落地。
踢毽子不仅能增强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还能培养人的毅力和耐心。
三、踩高跷踩高跷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行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参与者将双脚踩在高跷上,然后通过腿部的协调和平衡能力来移动和跳跃。
踩高跷不仅考验参与者的身体控制能力,还能培养人的勇气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一些民间庆典和节日活动中,踩高跷也常常成为一项具有观赏性的表演项目。
四、蹴鞠蹴鞠是中国古代一种踢球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蹴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它是现代足球的鼻祖之一。
蹴鞠比赛的目标是将皮球踢进对方球门,蹴鞠不仅考验参与者的踢球技巧和身体协调能力,还能培养人的团队合作和竞争精神。
蹴鞠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非常流行,如今虽然不如现代足球普及,但在一些传统庆典和比赛中仍然有所保留。
五、射箭射箭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军事技能和体育运动项目。
射箭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狩猎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竞技性的运动项目。
参与者需要运用弓箭技巧和身体稳定性,射中目标。
射箭不仅考验参与者的专注力和精确度,还能培养人的耐心和毅力。
以上所述的几个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只是中国丰富多样的传统体育文化的一小部分。
这些运动项目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体育运动

中华传统体育运动中华传统体育运动是指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历史悠久的体育运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中华传统体育运动:1.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之一,也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健身运动。
它结合了哲学、医学和武术的精髓,通过缓慢、连续的动作来锻炼身体和调节呼吸,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
太极拳不仅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还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2.武术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运动。
武术注重身体素质、技术技巧以及道德修养的统一,通过各种拳法、腿法、身法等动作的组合运用,达到锻炼身体、提高反应能力和修身养性的目的。
3.龙舟龙舟运动是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水上运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龙舟竞渡活动。
它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还是一项集体的体育竞技项目。
在龙舟比赛中,选手需要配合默契、划桨协调一致,才能快速前行。
这项运动不仅锻炼了选手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毽子毽子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游戏,历史悠久,深受人们喜爱。
它不需要太多的场地和器材,操作简单,老少皆宜。
毽子的玩法多种多样,可以单人玩也可以多人玩,通过脚踢、膝顶、头顶等动作来控制毽子的飞行方向和高度,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5.跳绳跳绳是一项非常简单且有效的有氧运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
它需要的场地小,器材简单,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通过跳绳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心肺功能。
在传统的跳绳游戏中,还有各种花式跳法,如双脚跳、单脚跳、交叉跳等,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6.拔河拔河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团体运动。
通常在两个队伍之间进行,每队人数相同,站在一条绳子的两端,通过拉动绳子来争夺胜利。
这项运动需要力量和团队合作的完美结合,可以锻炼选手的臂力和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7.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节日和庆典中常见的表演项目,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和文化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介绍3篇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介绍篇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介绍中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彰显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也为广大百姓提供了锻炼身体、强身健体的途径。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一、蹴鞠蹴鞠是我国传统的球类运动,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
蹴鞠运动不但极富观赏性,而且对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耐力和力量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在宋代,蹴鞠也成为了一种御用的娱乐活动,通过蹴鞠来加强士兵们的体质,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二、马球自汉朝以来,马球就已经广泛流行于我国,特别是在北方地区。
马球是一种既考验人与马配合默契,又考验个人技巧的项目,非常适合注重个人乐趣与集体荣誉的人群参与。
同时,马球运动也能锻炼人体的协调性、心肺功能和反应能力。
三、竹马竹马是一种起源于古代的儿童文娱活动,是一种将各种体育、文化、心理技能统合在一起的运动形式。
竹马所用器具,是由两个扁竹面船拼接而成,两端再套上马头、马尾,由玩家们用脚踩踏、手扶持续地前进,形成一种颠簸、起伏的感觉。
竹马不仅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发育,也有利于锻炼儿童的协调性、注意力和沟通能力。
以上三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各有特色,无论是在锻炼身体,还是在培养精神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努力将它们传承下去。
篇二: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介绍藏族是我国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体育项目也非常丰富多彩。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藏族传统体育项目。
一、射箭射箭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神圣的仪式,通常用于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和丰收。
同时,射箭也是藏族人民生活、文化习俗、劳作、狩猎等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射箭多采用弓箭,叫做“扎哈姆”,箭杆是用竹子或木杆制成,箭翎用老鹰或雁羽制成,箭头则是一种特殊的小型弓。
二、角力角力是藏族的传统竞技项目,通常是由两个人之间进行对抗。
角力的规则是,两个人抓住对方的对手,尝试将其摔倒在地。
角力不仅能锻炼人的体力和体质,同时也体现出了藏族人民勇敢、顽强的精神。
家乡的传统体育与运动文化

家乡的传统体育与运动文化家乡是一个充满着独特传统文化的地方,从风俗习惯到生活方式,处处流露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在家乡,传统体育与运动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家乡的独特魅力所在。
一、传统体育的定义与特点传统体育,顾名思义,是特定区域、特定民族或特定群体长期传承的体育项目或运动方式。
它们与现代体育相比,更偏重于民俗性和娱乐性,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家乡的传统体育多样而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拔河、踏高跷、打陀螺等。
1. 拔河:拔河是一项以合作与团结为核心的传统体育项目。
人们分为两队,各自拉着绳子拼力气,最终以力量较大的一队将对方拉过预定线为胜。
这项运动既锻炼了人体的力量,又考验了团队的协作能力和默契度。
2. 踏高跷:踏高跷是家乡流传已久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
人们将木板制成高跷,然后穿上特制的高跷鞋,通过踩踏高跷来展示平衡和协调能力。
这项运动既能够增强人体的平衡能力,又能够提高腿部肌肉的协调性。
3. 打陀螺:打陀螺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具有传统体育属性的运动。
人们以手指或用线牵引陀螺进行转动,通过手眼协调来保持陀螺的平衡。
这项运动不仅考验了人的技巧和耐心,还有助于培养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二、家乡传统体育的价值与意义家乡的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民俗内涵。
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也成为人们交流、社交以及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1. 身体健康:传统体育的活动形式多样,能够全面锻炼人的身体素质。
通过参与传统体育,人们能够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协调性,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交流与合作:传统体育往往是以群体为单位进行的活动,需要队员之间高度的默契与合作。
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相互配合、协作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3. 文化传承:传统体育与运动文化是家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家乡的历史与传统。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一个国家,中国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运动项目。
在这些运动项目中,有许多是我们常常听说却不太了解的。
本文将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它们的独特之处。
1. 蒙古族摔跤蒙古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他们是中国境内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也是一个拥有自己独特文化和传统的民族。
其中,蒙古族摔跤就是他们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这项运动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规则而闻名,它是蒙古族的一部分文化和精神体现。
蒙古族摔跤的特点在于韧性和耐力。
这项运动要求选手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和耐力,在比赛中迎接对手的挑战。
常常让观众为之惊叹不已。
同时,蒙古族摔跤本身也有着严格的规则和礼仪,包括跪地问讯、行礼敬意等,这些规则将蒙古族传统文化和体育运动融为一体,具有深刻的意义。
2. 傣族泼水节傣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也是一个拥有自己独特文化和传统的民族。
傣族泼水节是傣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节日通常是在每年的四月底五月初举办。
在节日里,人们大规模地聚集在一起,互相泼水庆祝,共同庆祝春天的到来。
傣族泼水节有着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它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水战,同时还包括各种庆祝活动,如放烟火、唱歌舞、祭祀等。
这些传统活动让傣族泼水节更具意义和价值,也让人们更加喜爱和传承这个节日。
3. 哈尼族板凳舞哈尼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也是一个拥有自己独特文化和传统的民族。
哈尼族板凳舞是哈尼族传统文化和体育运动的一个代表,是一种集舞蹈和器乐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
哈尼族板凳舞要求选手的步伐准确而有力,同时还要配合器乐演奏。
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能够展示哈尼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使人们更加了解和欣赏这个民族的独特风格。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多彩,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这些运动项目展现出各个民族的特色和独特魅力,同时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了解这些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中国传统体育活动

中国传统体育活动
中国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对中国传统体育活动的介绍。
一、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注重内功修炼的武术,起源于明代末年,发展于清代。
太极拳以柔化刚的方式,轻轻松松地进行运动,既能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又能保持身心平衡和健康。
太极拳由于其独特的功能和修身养性的特点,而被誉为“中华武术之王”。
二、拔河
拔河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和力量的集体体育运动。
拔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事训练,后来发展成为一项盛大的民俗活动,每年春节期间,各地都会举行拔河比赛。
拔河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踩高跷
踩高跷是一种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少数民
族搭建屋顶和采摘果实时的必备技能。
踩高跷有助于增强平衡感和体能,能够让人在不平坦的地形上自如行走或奔跑,也成为了一项极具
观赏性和挑战性的竞技项目。
四、竹蜻蜓
竹蜻蜓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中最古老的之一,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竹蜻蜓的操作相当灵活,需要用转动手腕的方法将竹蜻蜓带着线
圈起飞,控制着线圈中的竹制蜻蜓不断上升,并在空中绕圆环、穿桥
洞等等,具有极强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五、毽子
毽子是一种轻巧的玩具,也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
毽子的
制作工艺十分繁复,有高参与度和较高的艺术性与技术性。
而毽子的
运动则是一项有趣、挑战自我的运动,毽子飞翔空中,人在地上追逐,但需要协调手、眼、足等各个部位并以跳跃、高抛、托举等方式控制
毽子,是一项集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为一体的比赛。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介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介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遗产之一。
它们是中国各民族的智慧结晶,记录着各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这些项目具有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比赛形式多样等特点,凝聚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因素和草根民间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 蒙古族摔跤蒙古族摔跤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体育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的骄傲。
被誉为“青铜战士之舞”的蒙古族摔跤是一个综合性的竞技运动项目,它包括摔跤、擒拿、格斗技巧和身体灵活性等多方面的训练。
蒙古族摔跤比赛在场上需要身体的力量、敏捷、耐力和策略,每次比赛的时间为5分钟,比赛采取淘汰制。
2. 哈萨克族赛马哈萨克族赛马是哈萨克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称作是天马行空的比赛。
赛马被视为哈萨克人的骄傲和自豪,广泛流传于哈萨克族的草原地区。
哈萨克族赛马有“长跑赛马”和“短跑赛马”两种形式,常常作为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哈萨克族人民展示自身体魄和勇气的舞台。
3. 彝族踢毽子彝族踢毽子是云南彝族文化中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毽子是用鸭毛和要框破布缝制而成,明治时期引入了中国。
毽子由几层羽毛固定在一个缝制而成的布包裹球上而成。
彝族踢毽子是二至四人在空中轻盈动作间完成的队伍体育项目,它考验了选手的灵活度、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另外,毽子的触碰也有一定的规定,必须使用脚、膝或肩、背等身体其它部位来接触毽子。
4. 藏族高山长跑藏族高山长跑是一项源自于雪域高原的传统体育项目,它包括了山路长跑、高山越野和跨越斜坡等各种形式。
藏族高山长跑一般成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或草原上进行,在极具挑战性的高山峡谷和峭壁间奔跑。
藏族高山长跑考验选手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需要选手有足够的耐力、勇气和应变能力等,是一项对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的运动。
5. 侗族板凳舞侗族板凳舞是湖南、贵州等地区侗族传统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是以板凳的击打和舞蹈动作为主要内容的一项体育项目。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项目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项目中国古代传统体育项目中国古代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源远流长,丰富多样。
这些体育项目不仅是人们娱乐和锻炼身体的方式,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传统体育项目。
1. 武术:武术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它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多种拳术和剑术、刀术等多种器械技击。
武术注重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一,追求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境界。
它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途径。
2. 射箭:射箭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技能和娱乐活动,在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射箭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精准控制力量,既考验身体素质,也考验心理素质。
射箭不仅培养了人们的耐心和毅力,还强化了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3. 蹴鞠:蹴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足球运动,起源于战国时期。
它使用充气皮球,参与者需要用脚踢球进入对方球门。
蹴鞠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
它注重团队合作、技巧和策略,并且在比赛中强调公平竞争和友谊。
4. 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划船比赛项目,起源于战国时期。
参与者坐在长长的龙舟上,用力划桨前进。
这项体育项目既考验了参与者的体力和耐力,也考验了团队协作能力。
每年端午节期间,中国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活动。
这些中国古代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与这些体育项目,人们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风貌。
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运动项目介绍
一、项目介绍:
1.珍珠球:
模仿满族渔猎生产方式采珠人的劳动过程演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比赛时运动员可在“水区”内任意传投。
拍或滚动“珍珠(球)”,力争让手持抄网。
站在得分区内的本方队员采到“珍珠”,场面激烈动作优美,极富观赏性。
2.蹴球:
蹴球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源于民间广泛流传的踢石球,多流行于汉、满、蒙古、回等民族中,经过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的努力,蹴球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规则,进入了推广普及阶段。
在10米见方的平整土地或塑胶地面上进行比赛。
以高度准确、灵活多变的战术斗智斗勇,以击中对方保全自己为目的,以得分多少定胜负。
3.毽球
毽球运动是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体育项目,由手毽演变而来,比赛场地长11.88米,宽6.1米,中间以球网相隔,类似于羽毛球场地,比赛技法以踢、触为主,可用头、脚及身体接球,但不能用手臂触球。
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得分方必须是发球方(第三局采取每球得分制),以先得15
分者为胜一局。
4.陀螺:
又叫“得螺”、“格螺”。
打陀螺在各民族民间流行已久,有单人、双人、多人对打,赶动打,赛旋、打中赛旋多种形式,陀螺制作有木、陶、竹、牛角等,形状大小多样,击打者上下肢、腰、眼睛、大脑都在运动,泥地、草地、硬地均可开展,老少皆宜,设个人、团体、男女组别比赛。
5. 板鞋竞速:
板鞋竞速是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足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的距离内所用时间多少决定成绩名次。
目前正式的比赛项目包括:男女60米,男女100米和男女2×100米混合接力五个项目。
板鞋竞速是少数民族中较为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6. 推铁环:
半个世纪前在北京市盛行的各族儿童喜爱的游戏项目,经过加工整理1995年起列为北京市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
比赛的实质是比速度,一是直线前进的竞速,二是通过各种障碍的竞速,还有4人合作的接力赛。
7. 夹包:
流传于北京汉、回、满、蒙古等多民族儿童中的游戏,开始只是夹包比远,历经整理加工成为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在羽毛球场上进行比赛,双方隔网比赛,网高50至70厘米,一方夹包为进攻,一方设法阻拦,以得分多少判定胜负。
8. 绫球:
先从回、满、蒙古族等儿童游戏拽包发展而来,绫球是用红、黄、绿三包布料缝制成内装豆类和铃铛的绫形方包。
在长30米、宽23米的场地上比赛,一方相互传递手中的绫球,目的先将绫球投进对方端线外的得分区,而另一方设法阻拦,一旦得到绫球即转守为攻。
类似篮球、手球、易于推广。
9. 武术:
武术是由踢、打、摔、拿、击、刺等构成的攻防格斗技术,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组成套路和对抗两种方式。
其特点一是“击”,二是“舞”。
主要分为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和攻防五个类型。
10. 柔力球:
它是由运动者手持一种特制的拍子,该拍子是由一个拍柄和一个拍框组成,拍框内有一个能起缓冲作用、带风孔的橡胶软面,通过用弧形引化的方法将球抛来抛去。
太极柔力球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以柔克刚,以
退为进,以巧击蛮,以小胜大以及和平圆满的战略思想。
11.冰蹴球:
老北京的民族传统冰上项目冰蹴球源自清乾隆年间满
族的宫廷游戏“踢盖火”。
现代冰蹴球场地长12米、宽2米,比赛中双方队员在场地两端击发区依次将5个比赛用球发向中间得分区,通过撞击和阻挡的方式来达到让本方球占领高分区的目的。
比赛场面精彩激烈,运动员斗智斗勇,以4局累计得分高者为胜。
12. 民族健身操
民族健身操以众多民族典型的舞蹈元素为动作素材,将民族舞蹈的柔美与健身操的力度自然、流畅、合理的结合在一起,把健身作为第一要素,既突出了动作的健、力、美,又充分展现了传统民族舞蹈的艺术性。
13.太极拳
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14、健身秧歌
健身秧歌对人的身体具有调节功能。
在跳秧歌的同时伴随着鼓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使人的身心得到平衡。
健身
还是老年人都是强身健体的有效的方式。
15、健身腰鼓
腰鼓是中国广泛流行的传统民间舞蹈,起源于古代的战鼓。
解放前流行于山西陕北一带,解放后腰鼓舞遍及全国城镇农村,群众称"打腰鼓"。
腰鼓舞属集体舞蹈,用于欢庆、热烈的场面,表达人们欢欣鼓舞的心情和劳动人民的英雄气概。
腰鼓队少则四至八人,多至十人甚至上百人。
表演时情绪热烈,动作健壮,队列整齐,气势浩大。
16、拔河
拔河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最初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游戏方式,通常在盛大的节日或祭祀时举行,以此表达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憧憬。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从自发的民间游戏行为逐步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集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
2012年由北京市体育局作为全民健身推广项目正式落户北京。
17.健身气功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
习练健身气功对于增强人的心理素质,改善人的生理功能,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提高道德修养等,具有独特的作用。
18.自选项目
自选表演是展示本地区本民族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它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有较强的竞技表演性、娱乐观赏性和强身健体作用,是极大地丰富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也是少数民族节日的重要内容。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以及各民族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充分展现了中华各民族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