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04d4b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a.png)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语文园地五》中所介绍的知识内容。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业设计,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课文朗读和理解 2. 课文句子梳理 3. 课文情感体验和感悟 4. 课文知识拓展三、教学过程及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准备教案、教材和辅助教学素材。
•布置课前作业,包括预习相关内容。
2. 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主体1.课文朗读和理解:学生依次朗读课文,教师进行解释和引导,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2.课文句子梳理:学生分组,解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课文情感体验和感悟: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的方式,体验文中的情感,感受作者的用心。
4.课文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中的知识点,并进行相关练习。
4. 教学反思本课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生充分参与,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作业设计1.完成课文《语文园地五》中的重点词语解释。
2.写一篇情感体验文章,表达对课文的感悟和体会。
3.练习书写课文中的生字和重点句子,做到字迹工整。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课文理解和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但在知识点拓展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未来的教学中,应更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9436c70912a216157929ec.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和一个部首:“木”。
会写6个一类生字,了解“刀”字的演变过程。
2、积累词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在情境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激发儿童尊重别人劳动成果和爱惜粮食的意识;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关怀。
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食物图卡。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观察对比两幅图的情境。
2、认识情境中出现的生字。
教学过程:一、结合生活实际,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吃饭,来保证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你平时主要吃些什么呢?吃饭的时候会用到哪些餐具呢?一会儿,我们到一个小朋友家去做客,看看他们在吃什么?二、观察图片,体会情境1、分别观察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你分别看到了什么?2、注意观察比较两幅图,看看有什么区别?(1)第一幅图的餐桌上有什么?吃的:米饭、汤、炒菜用具:筷子、勺子。
中餐其它:水杯、香油(2)第二幅图的餐桌上有什么?吃的:奶油、面包、橙汁。
西餐用具:叉子、刀。
(3)说一说:中餐和西餐有什么不同?三、识字与写字1、图文结合。
把本课的食物图片分别贴在黑板上,与生字卡片一一对应,找出要学习的生字。
认读一、二类字,书写一类字。
(1)看刀的字理演变过程,学习“刀”字。
(2)学习“杯”字。
注意“木”字旁做部首时捺变点。
(3)注意“叉”“勺”“包”的笔顺。
2、对号入座。
把食物图片贴在左侧,生字卡片贴在右侧,请同学连线。
3、游戏:模拟用餐。
3人为一组扮演家庭成员,共进西式早餐和中式晚餐,以词卡代替食物,通过表演的形式读出词语或物品的名称。
作业设计:晚餐时说一说,餐桌上有哪些食物和用具。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巩固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1、做游戏:西餐有哪些食物和用具?中餐有哪些食物和用具?找到字卡贴到黑板上。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朗读。
二、朗读指导1、轻声:叉子筷子勺子。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9bc03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3.png)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
主要内容包括:诗词《春晓》、语文园地五的“读读写写”和“我会认”环节。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春晓》。
2. 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感受美好事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春晓》及生字。
难点:理解诗词的含义,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春天景象。
2. 学习《春晓》(10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春晓》。
(2)逐句解释诗句,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3)指导学生背诵《春晓》。
3. 学习生字(10分钟)(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老师讲解生字,让学生练习书写。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生字进行练习。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老师进行辅导。
(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收获。
(2)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春天,用画笔描绘出来。
六、板书设计1. 《春晓》2. 生字及解释3. 例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春晓》的诗意,画一幅春天的画。
2. 答案:学生作品,老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春晓》,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
课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春天”的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进一步体验春天的美好。
同时,鼓励学生用所学诗词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导入环节的实践情景引入。
2. 学习《春晓》时诗句的逐句解释和情感体验。
3. 生字的学习和书写练习。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有效结合。
5. 作业设计中的创作性和实践性。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质性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a5297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6.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生发现文字的特点去记忆,小编整理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1】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反思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读、背积累歇后语。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时间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
(教师正音)2、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
3、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每样东西都有它的用处)4、你能像这样说两句吗?(有笔能写字,有家才温暖……)5、集体齐读儿歌。
二、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3)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行字都是口字旁,都和嘴有关;第二行字都是提手旁,和手有关;第三行字都是足字旁,都和脚有关。
)(4)小组再读词语。
(5) 集体读词语。
三、字词句运用。
1、区分青和清,再和在。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2、学生独立完成“选一选,填一填”。
3、学生回忆音序查字法的过程。
4、独立完成字典查字的练习。
学生汇报。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读、背积累歇后语。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阅读轻声词语。
2、谁还能说出一些轻声词语?(姐姐、孩子、灯笼……)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歇后语。
2、教师简介歇后语。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语文园地五》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语文园地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db824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b.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语文园地五》中的生字词。
2.能理解课文《语文园地五》中的情节,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讨论和感悟,培养语文表达能力。
4.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学作品。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朗读和理解。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课文背诵及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课文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2.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五》教材。
2.学生练习册和听力材料。
3.课堂教学录音设备。
4.课堂互动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语文园地五”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春天里在园子里玩耍的故事。
2.课文分段朗读,学生跟读,重点标出生字词。
3.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特点。
4.小组讨论:你们春天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第二课时1.复习课文内容,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2.师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成语及寓意,启发学生智慧。
3.分角色朗读课文,加强学生情感表达。
4.学生小组展示通过课文内容的创意表达。
第三课时1.继续复习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引导学生表情和语调地表演课文内容,培养语文表达能力。
3.学生讨论是否觉得自己能像小女孩一样活泼可爱,有何感悟?4.发挥学生创意,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展示在园中的情景。
第四课时1.运用多媒体资料展示春天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春天景色。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表达个人理解。
3.小组活动:绘制你心目中的春天,陈述画中内容并分享。
4.整理教学内容,评述本次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语文园地五》。
2.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3.感悟春天,写一篇简短的文章。
4.做好听写准备。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的教案,希望能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c1c39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4.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优质教案)今天我们要研究语文园地五的内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会研究如何认真读词语和儿歌,猜谜语识字,学会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我们还将通过诵读歇后语来积累句子,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复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积累歇后语和儿歌。
而难点则在于如何阅读小短文,提高阅读能力。
本课程共分为两个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我们将通过以下板块来研究:1.趣味识字板块:学生们将会借助拼音自读儿歌,并通过猜谜语认读以下生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2.我的发现板块:出示十二个汉字,让学生们发现这些字的特点。
其中第一行的四个字“吃、叫、吹、咬”都是口字旁,第二行的四个字“提、拔、捉、拍”都是提手旁,而第三行的四个字“跑、跳、踢、踩”都是足字旁。
3.字词句运用板块:学生们将会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比较“清”与“青”,“在”与“再”的不同,并通过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找到相应的汉字。
在第二课时中,我们将研究如何积累和运用歇后语。
学生们将会了解“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这个歇后语,并掌握如何运用歇后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句歇后语传达了一个意思:虽然竭尽全力,但最终却一无所获。
这也提醒人们要在做事之前多加思考,避免白费力气。
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句歇后语传达了一个意思:只要不断积累,就能不断进步。
这也提醒人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这句歇后语传达了一个意思:虽然花了很多力气,但最终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也提醒人们要在做事之前制定好计划,避免走弯路。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由前后两部分组成。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因此,熟练掌握歇后语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小短文《狐狸和乌鸦》讲述了狐狸通过奉承和赞美,骗到了乌鸦的肉。
这也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动听的语言,不要轻易相信,避免上当受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c6ca8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4.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并正确模仿故事中的语音语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的创作,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听说读《语文园地五》中的故事。
2.理解并复述故事内容。
三、教学难点
1.通过故事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
1.课本《语文园地五》
2.彩色图片或卡片
3.录音设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生互动:
–老师引导学生用图片讨论故事内容。
–学生根据图片复述故事情节。
2.听说读:
–听录音,跟读故事内容。
–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模仿语音语调。
第二课时
1.故事内容理解:
–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学生小组讨论故事中的意义和教训。
2.创作活动:
–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自由创作相关内容或画出自己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
1.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学生的听说读能力。
2.评价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和创作能力。
七、教学反馈
1.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指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2.学生自评,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进步。
八、延伸阅读
1.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课外相关的故事,扩大阅读面。
2.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故事内容运用到生活中。
以上为《语文园地五》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老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精选6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f7917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a.png)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1学习目标:1、识记生字方法:换偏旁,变新字识记;相同偏旁的字归类识记;2、同音字辨析运用。
3、学习查字典方法。
4、学习歇后语,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
5、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
教学课时:3课时教具:课件、课本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识记生字方法:换偏旁,变新字识记;相同偏旁的字归类识记;教学准备:课本、课件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课本63页,你们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吗?二、趣味识字(第一次先学后教)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出示生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3、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4、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5、男女同学合作读6、说说你的发现:你发现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有什么特点吗?(左边的偏旁代表这字义,右边的跟字音有关,韵母都是ao)你还发现了什么?这三句像一个字谜,谜底都是“包”字。
小结:在平时生活中,从人们的说话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四、我的发现(第二次“先学后教”)1、自读,你有什么发现?2、说一说你的发现。
3、小结:相同偏旁的字是一排。
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提手字旁的字大多和手动作有关;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动作有关。
五、当堂训练:背诵《趣味识字》板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同音字辨析运用。
2、学习查字典方法。
3、学习歇后语,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
二、选一选,填一填(第一次“先学后教”)1、读一读,看一看;这两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清——青在——再2、请学生读,观察,再说出来。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545e2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3.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读懂、书写“宠物凳子、裙子、小花猫、打、谁”的小字。
2.能唱课文中的小歌谣。
3.会讨论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情感。
4.能够绘本配文写情景。
二、教学重点1.识记字词,理解文意。
2.听懂、读懂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书写一些文字。
2.能够通过插画推测和判断故事情节。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泥、绘本、图片、剧中人物面具、卡通角色。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渐变–教师出示渐变卡片,让学生说出带渐变的动画人物。
–学生操练渐变读音。
2.新课导入–提问:小老鼠有个新伙伴是什么?请看这个绘本。
–通过绘本展示故事主要情节。
3.学习新字–出示“宠物凳子”等词语图片,让学生认读。
–教师板书相关字词,让学生书写。
4.小游戏–使用卡通角色和面具进行角色扮演。
第二课时1.复习–学生回答:宠物凳子童心入什么呢?–学生朗读新文字。
2.课文学习–教师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跟读课文。
3.配文绘画–学生用彩泥进行配文绘画。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展现绘画效果。
第三课时1.复习–学生聆听小歌谣。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
2.故事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情节,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情感。
3.表演–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角色表演技巧。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逐渐掌握了一些新的文字,理解了课文内容,并为绘本配文绘画锻炼了动手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五》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五》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cfc74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6.png)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五》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含义;能够正确书写所学字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熟练书写生词;•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安排第一部分:导入1.利用多媒体工具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课内容,并预习。
2.利用图片、声音等多元感官刺激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部分:核心教学1.讲解课文内容,包括词语注释、语法解释等。
2.阅读课文,导读生词,进行语音、语调训练。
3.分组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写生词,巩固词汇学习。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1.同学讨论课文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总结课文中的精妙之处。
2.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思考。
3.课堂开放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展开自由讨论。
4.环节结束,做课文感悟总结。
四、教学模式采用情景教学模式,以教师带领为主导,学生合作参与为辅助。
灵活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课后布置相关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布置作业,包括听写、朗读等,综合评价学生表现。
3.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表现,指导学生提高。
六、教学资源准备1.数字化教材、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2.化繁为简的教案,方便教师备课;3.课堂互动环节所需素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让每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尽情成长,展现自我。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五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五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857e8858f5f61fb73666ba.png)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读一读,找规律。
(1)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一首带有“包”字的字族文儿歌,熟读之后,就发现每一句中最后一个字都是有“包”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的形声字,如:饱、泡、跑、抱、袍、炮。
(2)这些字有什么特点?这些字都是形声字,虽然偏旁不同,意义不同,但是它们的读音相似。
我们利用这种方法记住一些形声字,如“青”字字族文:有水才说清,日出天气晴,有言去邀请,有心情意浓,有目是眼睛,有虫是蜻蜓,换偏旁识字,你我都能行。
2.离开词语,你还认识这些字宝宝吗?引导学生识字。
3.练一练,学运用。
4.我拓展,我积累。
读一读下面的儿歌。
“尧”字歌用火烧,用水浇。
东边日出是拂晓。
左边绞丝弯弯绕。
二、我的发现Yǎo吃叫吹咬提拔捉拍cǎi跑跳踢踩1.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1)我们会发现第一行“吃、叫、吹、咬”四个字都是口字旁的字,口字旁的大多和嘴有关。
(2)第二行“提、拔、捉、拍”这些字都是提手旁的字,提手旁的字大多与脚的动作有关;(3)第三行“跑、跳、踢、踩”这些字都是足字旁的字,足字旁的字大多与脚有关。
2.这种类型的字属于哪种字形呢?像这种这样类型的字都属于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有表义作用,相同偏旁的形声字指的是同一类。
3.练一练,学运用。
4.我拓展,我积累。
(1)小朋友,你还积累了哪些月字旁的字?月字旁的字大都与身体各部位有关的:肌腿腰脖(2)小朋友,你还积累了哪些虫字旁的字?虫子旁的字大都与昆虫类有关:蚂蚁蜻蜓三、字词句运用1.选一选,填一填。
青清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
再在放学了,大家(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说( 再 )见。
(1)你会选吗?我们要想填写正确,可以在语境中理解字义,再辨析填空。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d90f7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02.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内容包括:1. 诗歌《春天的声音》2. 故事《小兔子乖乖》3. 语文园地:词语、句子、写字练习二、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书写练习。
难点:词语的运用,句子结构的理解,书写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书、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学习诗歌《春天的声音》,让学生朗读并感受诗歌的意境。
3.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4. 课文学习:学习故事《小兔子乖乖》,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兔子的聪明。
5. 语文园地:进行词语、句子、写字练习。
6. 随堂练习:根据课堂所学,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春天的声音》2. 故事《小兔子乖乖》3. 生字词4. 语文园地:词语、句子、写字练习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用本课生字词造句。
a. 故事中,小兔子为什么能逃过狐狸的追捕?b. 你觉得小兔子聪明吗?为什么?答案:1. 抄写作业略。
2. 造句作业略。
3. a. 小兔子能逃过狐狸的追捕,是因为它机智地让狐狸先跑,然后趁机躲起来。
b. 小兔子很聪明,因为它能根据狐狸的特点,想出对策,成功逃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春天,用画笔或文字记录下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多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3. 书写练习的规范与质量4. 随堂练习的设置与实施5.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1.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生字词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的发音、结构和意义。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be8e661a37f111f0855bb4.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人教(部编版)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1.在诵读儿歌的进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
2.在看部首识字的进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亲密联络。
3.区别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
练习查字典,培育先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气。
4.正确、流利、有节拍地朗诵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描画的内容,并背诵积聚。
5.和大人一同朗诵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画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乌鸦说坏话,懂得乌鸦受骗受骗的缘由,启示先生不能听信甜言蜜语,要专注做好眼前的事。
进程与方法:1、先生多读多练。
2、教员引导先生发散思想,举一反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歇后语,感受祖国言语的精妙。
2、鼓舞先生课外阅读,培育先生阅读好习气。
教学重难点:重点:1.在诵读儿歌的进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
2.区别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
练习查字典,培育先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气。
难点:1.在看部首识字的进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亲密联络。
2、正确、流利、有节拍地朗诵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描画的内容,并背诵积聚。
3、和大人一同朗诵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画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乌鸦说坏话,懂得乌鸦受骗受骗的缘由,启示先生不能听信甜言蜜语,要专注做好眼前的事。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法。
学法:练习法。
课前预备1.制造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员)2.字卡。
(先生)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的:知识与技艺:识记生字方法:换偏旁,变新字识记;相反偏旁的字归类识记;进程与方法:先生多读多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相反偏旁的字的共同之处,经过加偏旁扩展识字量,激起先生识字的兴味。
教学重难点:重点:1.在诵读儿歌的进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
难点:在看部首识字的进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亲密联络。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法学法:练习法教学预备:课本、课件教学进程;课前教育:民族勾搭是一朵花儿,民族勾搭是一个幼小的生命,需求我们去保护它,照顾它,让他茁壮生长。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含2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含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a13924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6.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2.学会用简单文字表达观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3.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准备
1.课文《语文园地五》的复印件
2.黑板、彩色粉笔
3.学生练习本、铅笔、橡皮
4.角色卡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夏日小景》
导入
1.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学习过程
1.听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分角色朗读,学生根据角色卡片分组朗读;
3.分析细节,讨论夏日小景的描写。
拓展
1.分组讨论夏天的特点,写下自己喜欢的夏日场景。
第二课时:《北极熊》
导入
1.回顾前一课内容,联系夏天与冰雪之间的对比。
学习过程
1.听读课文,了解北极熊的生活习性;
2.分组讨论北极熊的生活环境,写下自己对北极熊的想法;
3.与同学分享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拓展
1.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北极熊更多的生活信息;
2.以北极熊为主题,绘制生态图。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
但在角色
卡片使用中,有的学生不够积极,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角色分配的合理性。
另外,在拓展环节,整合多种资源,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27d45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3.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优质教案)本文档是关于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的优质教案的。
以下是该教案的内容概述。
教案概述- 课时:第五课时- 主题:我爱阅读- 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 了解书籍的重要性;- 能够主动阅读,并通过阅读增加知识;- 学会解读图画,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阅读的兴趣和惯。
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 教师通过展示多种书籍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图书,并分享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2. 图画阅读- 教师出示一幅精美的图画,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的细节,表达自己对图画的理解和想法。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用文字描述图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描述能力。
3. 朗读练- 教师选择一本学生喜欢的小故事书,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让学生跟读,并提醒他们注意语调、节奏和表情。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演绎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4. 思考与分享-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5.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 观察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程度和表现;- 收集学生的图画描述和朗读练的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 促进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和交流,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定期进行小测验或问答,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的优质教案的内容概述。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以达到教学目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db494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c.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书中重点词语,提高词汇量。
2. 培养学生运用日常用语进行口语交际能力。
3. 通过学习诗歌、谚语、俗语,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词语盘点、日常用语、诗歌、谚语、俗语学习和理解。
2. 教学难点:词语运用、日常用语口语交际、趣味语文题目解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本册书中积累词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词语盘点:(1)引导学生翻阅课本,共同回忆本册书中学过词语。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词语盘点表,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3. 读一读,记一记:(1)教师出示日常用语,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记忆。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日常用语口语交际。
4. 日积月累:(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一首诗歌,体会诗歌意境和韵律。
(2)学习谚语和俗语,解其含义和用法。
5. 拓展阅读:(1)教师推荐一篇有趣短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 趣味语文:(1)教师出示趣味语文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解答。
(2)学生相互讨论,共同完成题目。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列出本册书重点词语,用彩色粉笔突出显示。
2. 日常用语:列出本节课学习日常用语,标注重点。
3. 诗歌、谚语、俗语:用大号字体书写,方便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册书中重点词语,每个词语写3遍。
(2)用本节课学习日常用语编写一段对话。
(3)背诵一首诗歌,并解释其含义。
2. 答案:(1)略。
(2)示例:A:你今天吃饭?B:我吃过,谢谢你关心。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诗歌、谚语、俗语,提高文学素养。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五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五](https://img.taocdn.com/s3/m/4d2e676ffd0a79563d1e72c7.png)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读.背积累歇后语。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时间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
[教师正音]2.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
3.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每样东西都有它的用处]3.你能像这样说两句吗?[有笔能写字.有家才温暖……]4.集体齐读儿歌。
三.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3]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行字都是口字旁.都和嘴有关;第二行字都是提手旁.和手有关;第三行字都是足字旁.都和脚有关。
][4]小组再读词语。
(5)集体读词语。
四.字词句运用。
1、区分青和清.再和在。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2、学生独立完成“选一选.填一填”。
3、学生回忆音序查字法的过程。
4、独立完成字典查字的练习。
学生汇报。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读.背积累歇后语。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阅读轻声词语。
2.谁还能说出一些轻声词语?[姐姐.孩子.灯笼……]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歇后语。
2.教师简介歇后语。
3.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
[学生自由回答]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狐狸和乌鸦》。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e5fbf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f.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交流等活动,掌握关于“有……有……还有……”的句型。
2、在语言交流和书写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围绕“有……有……还有……”的句型展开,通过观察、模仿、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这一句型,并能够运用该句型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如水果、文具等,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它们的特征,引出本课的主题——“有……有……还有……”。
2、句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有……有……还有……”的句型结构和用法。
例如,“桌子上有什么?”“有苹果,有香蕉,还
有书。
”
3、模仿练习:让学生通过模仿例子,练习使用“有……有……还有……”的句型。
例如,“家里有什么?”“有电视,有沙发,还有地板。
”
4、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用“有……有……还有……”的句型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或感兴趣的事物。
5、课堂小结:回顾本课学习的重点,鼓励学生回家后尝试用“有……有……还有……”的句型与家人交流。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感觉到学生在掌握新句型方面表现较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但在运用新句型描述事物时,部分学生还存在着表达不够准确、流畅的问题。
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五》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五》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0be92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1.png)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五》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简单的课文内容。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4.能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简单的书写。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词汇的兴趣。
4.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
三、教学内容1. 课文《小兔的护照》本课主要讲述了小兔因为丢了护照,在机场里四处找寻的故事。
通过本课,学生将了解到护照的重要性以及在外出旅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 生词学习•护照•机场•找寻•外出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机场场景,激发学生对话机场的兴趣。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或家人曾经去过机场的经历。
第二节:课文学习1.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整个故事内容。
2.教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3.分段解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4.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三节:词汇学习1.通过图片、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新词汇。
2.进行单词拼读练习,加深学生对词汇的印象。
第四节:小组讨论1.分组让学生就“护照”的重要性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讨论结果,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第五节:书写练习1.布置书写练习:请学生写一段话,讲述小兔找寻护照的经历。
2.教师巡视学生书写过程,纠正学生的字迹和用词错误。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课文内容,还掌握了新的词汇,并进行了简单的书写练习。
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以上是我针对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五》的优质课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2011课标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
【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并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从而学会方法、学会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识字方法,并运用方法自主识字。
渗透“发现”的意识,如观察偏旁、主要部首、字音等,让学生运用方法识字,达到巩固识字方法的目的。
【教材简析】
“语文园地五”共安排了5个板块,本节课学习的是前两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以字族文识字形式呈现“饱、泡、跑、抱、袍、炮”6个形声字,左边偏旁表意,右边部件“包”表音,让学生了解形声字构字规律的同时,感受字族文的有趣。
“我的发现”是三组根据偏旁归类的形声字,旁边有学习伙伴的提示:“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
”让学生在偏旁归类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形声字同一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的内容。
形声字在汉字所占比例特别大,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不仅会加速学生识记生字的速度,减轻他们识记生字的负担,还会提高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就已经认识了300个字,会写100个字,掌握了36个常用偏旁,了解了反义词识字、对对子识字、象形字和会意字识字等识字方法,并初步接触了形声字,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
但对于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生还不能清楚地了解,因此这不仅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所以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识字方法和已学的生字、偏旁开展自主识字,不断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他们主动识字的习惯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认识“饭、能、饱”等8个生字。
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归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识记8个生字。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
在诵读儿歌和归类识字的过程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所以这节课我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直观入手,以愉快的活动为主,注重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流程】
一、猜字导入,激发情感
1.导语:同学们,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
”这个伟大的国家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那如诗如画的字就是我们的汉字。
今天老师就带来两个如画的字,你们能猜到是什么字吗?
2.激趣:猜一猜
(1)出示“寒”和“朝”的金文体,根据老师的描述猜图片的内容。
第一个画的是:一个人在家里光着脚踩在两块冰上,虽然屋子里塞满了稻草,仍无法御寒。
第二个画的是:太阳正徐徐地从草丛中升起,但一道残月仍挂在天空。
(2)导入:我们国家的汉字不仅如诗如画,还蕴藏着许多的秘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语文园地五,去探索更多的汉字秘密!(板书课题:语文园地五)。
【设计意图】说一说,猜一猜图片的内容,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识记生字,发现规律
1.出示识字加油站的儿歌。
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要求:正确流利。
2.有节奏地读儿歌。
有饭/能/吃饱,有水/把/茶泡……
3.识记8个生字。
方法一:定位联想法认读生字。
方法二:游戏识字。
(小猴子跳河)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仍然以形象具体为主,在语境中反复朗读,并通过有趣的游戏,进一步的把词语的音和义统一起来,提高了识字的效率,也为发现形声字的特点做好了铺垫。
4.观察儿歌的最后一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1)我发现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长得很像。
(2)我发现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里面都有“包”的结构。
(3)我发现每一句儿歌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和“包”字都很像。
(4)我发现“饱、泡、跑、抱、袍、炮。
”这几个字的偏旁和字的意思有关系。
总结提升: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泡茶”得用水,所以它就是三点水旁。
像这样与字的意思有关的偏旁,我们把它称为形旁;这些字的读音和“包”字都很像,我们就把与读音有关的偏旁称为声旁。
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就是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5.拓展延伸
(1)介绍字族文
点拨:像“饱、泡、跑、抱、袍、炮”这几个字都是由“包”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多像的大家族呀!我们把像这样的一组字称为字族文。
(2)背诵积累两组儿歌。
一个小孩叫良良,
地上一盆桃,身上背着一袋粮,
小孩过去挑,路上遇到大灰狼,
小狗往里跳,大叫一声扔了粮。
小孩拔腿逃。
(3)编一编
问闹间闲闪闷
“人”字进门(),
“日”字进门(),
“木”字进门(),
“心”字进门(),
“市”字进门()。
【设计意图】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丰富阅历,积淀对语文内涵的感悟。
三、观察发现,归类识字
1.出示“我的发现”中的三组生字:吃、叫、吹、咬
提、拔、捉、拍跑、跳、踢、踩
2.读一读,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1)第一组都带有口字旁;第二组都带有提手旁;第三组都有足字旁。
(2)它们都是动词。
(3)口字旁的字大都和嘴巴有关系;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系;足字旁的字和脚部动作有关。
3.做动作理解字义。
总结提升:每一组的偏旁都相同,而且每个字的字义又都与这个偏旁有关系。
这就是形旁表义的特点。
【设计意图】
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做动作中理解了词义,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也进一步了解形声字同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的汉字造字规律,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4.拓展延伸
(1)三支队伍想扩充,还有哪些字宝宝可以参加呢?
(2)你还能写出这样同偏旁的一组字吗?
【设计意图】结合文本内容进行适当拓展,让学生获取更丰富的知识,体会语文
天地的广阔,从而激发学生学语文、爱语文的情感。
四、作业:你能把下面的两组字编成儿歌吗?编一编:
1.乔、桥、娇、骄
2.他、们、位、伴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形旁表义
形声字特点
声旁表音
【教学效果预测】
低年级学生喜欢游戏,喜欢参与竞争,因此,在教师创设的情境,营造的轻松、愉悦、竞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比较,不仅会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获取丰富的知识,还能体会到语文天地的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