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1课

合集下载

2020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习题:第4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含解析)

2020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习题:第4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含解析)

第四单元DISIDANYUAN亚洲觉醒的先驱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与1894年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些显著的变化?(2)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孙中山的早年经历,指出其转变的原因。

方法: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方法),以后主张革命。

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

(2)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孙中山早年到国外学习,接受西式教育;民族责任心的驱使;上书李鸿章失败,使他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

2.导学号0246405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可以说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五权制理论是他一贯主张的产物,是用中国传统的经验和政治制度来修改补充从欧美学来的政治纲领和政治制度的一个鲜明例证。

然而孙中山长期远离祖国,漂泊流转海外,毕竟对中国当时的历史现实了解有不全面、不系统的地方,再加上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使他的五权制理论难免存在缺陷和偏颇。

虽然他奋斗的目标是以五权制理论建立真正的中华民国,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美好设想,建国的一系列方案,都会在身后异化为独裁统治的遮羞布,而所谓的“共和国”“中华民国”等,也是徒有民主的形式而无本质内容,其所体现的国体性质与国体所决定的政体形式又根本不相吻合,从而造成中国近代史上近40年的国体与政体的二律相背。

——孟永林、许有平《孙中山五权制理论初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五权制理论的特点及其成因。

人教版(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五课)

人教版(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五课)

人教版(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秋天》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飞(fēi fēn) 树(sùshù)秋(xiūqiū) 气(qìpì)叶(yèyiè) 片(piàn pān)二、看拼音,写汉字。

叶zi 来lerén 口 dà人三、连一连,组词语。

一天秋叶树飞高片四、读拼音,填笔画。

hénɡ( ) shù( )piě( ) nà( )hénɡpiě( )五、一字开花组词语。

六、我会写笔顺,数笔画。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画。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画。

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画。

七、加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八、按原文填空。

” 字,一会儿排成个“”字。

参考答案 一、f ēi sh ù qi ū q ì y è pi àn 二、子 了 人 大 三、四、一 丨五、大人 人口 小人 大山 山头 上山 六、了:2 子:3 大:3七、子 儿子 大 大小 田 水田了―→人―→日―→群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八、一大人一人教版(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小小的船》课后作业及答案一、把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sh______ x______ z______闪星在k______ l______ j______看两见二、看拼音,写汉字。

船lǐ日yuèér zi lǐ tou三、比一比,组词语。

日()月()头()大()四、字和部首连一连。

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课《巧手捏花馍》课件ppt

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课《巧手捏花馍》课件ppt
人美版一年级上 第四单元 第1课
巧手捏花馍
学习情景
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今天带来的是什么吗?
学习情景
让我们一起欣赏好看又好吃的花馍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吧
艺术欣赏
这些花馍上都有什么颜色和形象?
感 知 体 验 了解制作花馍的方法和工具。
感知体验
根据图连线其制样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把工具和相应的花馍连线。
创 想 实 践 尝试用超轻粘土制作一个“花馍”
活动拓展
巧用各种工具和配色,让“花馍”更漂亮
活动拓展
拼摆组合制作好的“花馍”,放在合适的环境中展示。
奇思妙想
花馍包含着祝福,把你的心意放进花馍,送给家人和朋友吧!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

第四单元线和角第 1课时认识线教课内容:教材第 36 页。

教课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经历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

2、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按要求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3、对生活中可以看作线段、射线的事物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教课要点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三种线的几何特色,以及它们之间差别和联系,掌握画线段的的方法和线段的表示方法。

教课难点 :找出并理解生活中可以近似地看作射线的事物和现象。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手电筒、直尺。

教课过程:一、导入出示图片,绷紧的弓弦、人行横道,让学生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弓弦的样子。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身旁,你们还发现哪些事物和绷紧的弦、人行横道。

相似吗?学生向老师报告各自的答案。

二、认识线段、直线、射线1、认识线段。

师:绷紧的弦、人行横道和同学们说的这些都可以近似的看作是线段。

线段有什么特色呢?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画出线段,在此基础上指引学生得出线段的特色。

让学生画几条线段。

2、认识直线和射线。

(1)师发问,把线段向两端无穷延伸会如何?鼓舞学生用动作和语言表示。

而后教师介绍直线,并画出一条直线。

(2)、谈论,直线和线段有什么不一样。

让学生在线段的基础上画出直线,感觉直线的无穷延展性和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指引学生得出直线的特色。

(3)师发问,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穷延伸会获取什么线呢?出示图片,探照灯射出的光辉、太阳照耀的光辉。

让学生取出准备好的手电筒,照一照。

小结: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穷延伸会获取一条射线。

师:同学们,你们还可以想出哪些近似射线的事物呢?学生向老师报告自己的答案。

让学生自己画几条射线。

指引学生得出射线的特色。

3、比较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差别。

师: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同样和不一样的地方呢?小组谈论一下,把你们的发现填在表格中。

图形端点个数延伸状况能否丈量直线线段射线三、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师: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想想,线段、直线、射线都有什么特色。

语文一年级下册四单元第一课 庄稼小

语文一年级下册四单元第一课 庄稼小

语文一年级下册四单元第一课庄稼小语文一年级下册四单元第一课庄稼小庄稼小卫兵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正确、规范地书写课后的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初步介绍汉字的构字规律,给基本字提偏旁共同组成新字。

3.恰当、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晓得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就是有益的动物,我们必须维护它。

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工作教师:生字词卡片、基本字和偏旁卡片、教学挂图。

学生:课前与父母一起查找资料,了解青蛙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1.认写生字。

2.初步认知由基本字提偏旁共同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大朋友们不好,非常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今天老师给大家增添了一则有意思的谜语,想要猜猜吗?不好,咱们一起来猜一猜吧。

看看谁最先猜出来。

(出示)小时着黑衣,小时穿着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去睡。

你们猜出来是什么小动物吗?(出示)对,是青蛙。

大家都知道青蛙能捕捉害虫,是保护庄稼的小卫兵。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篇有趣的儿歌:《庄稼小卫兵》(出示)2、恳请小朋友跟著老师听听课题,《庄稼大卫兵》。

3、(出示)“庄稼”和“卫兵”还是我们今天要新认识的生字娃娃,让我们拼一拼,认识认识他们吧。

zhuāng庄zhuāng庄jià稼jià稼,咦,我听到有个孩子说:“老师,老师,你读错了,这里应该是轻声,你怎么读成四声了呀?”这位小朋友真会观察,(出示)对,这个“稼”字儿呀,是一个特殊的生字娃娃。

当他一个字出现的时候,就读四声jia稼。

可是和庄连成词语时,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轻声。

请跟着老师读一读庄稼,轻声庄稼。

对,读得既轻又短,非常准确。

庄稼指的是农民伯伯种在地里的农作物,(点击)比如小麦、水稻、棉花、玉米等。

去,咱们接着去自学下面两个生字娃娃。

恳请跟著老师一起比拼一比拼。

wèi卫wèi卫bīng兵bīng兵,决胜负较好,兵就是后鼻韵,使我们再去...,bīng兵,连出来,卫兵卫兵4、孩子们“卫兵”是什么意思呢?你在哪儿见过卫兵吗?卫兵就是负责警卫的士兵。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一课笔记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一课笔记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一课笔记
以下是一份关于八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一课的笔记,供您参考:
第四单元生命的基础
第一课细胞的发现、细胞与生物体
一、细胞的发现:
1. 细胞的发现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他在1665年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2. 细胞的定义: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的。

二、细胞与生物体:
1.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维持生命活动和进行物质交换等作用。

3.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4. 细胞与生物体的关系: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每个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的参与。

三、课后练习:
1. 下列哪个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A. 列文·虎克
B. 罗伯特·胡克
C. 罗伯特·布朗
D. 雷迪
答案:B
2.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有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B. 细胞具有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作用
C. 不同种类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D.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A。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将以《语文园地四》第一课作为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孩子们对春天的理解、对动物的喜爱以及对祖国大地的热爱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春天的意义,尊重动物,热爱大自然。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其爱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让学生理解春天的意义,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动物和春天的感悟。

难点: 1. 学生对春天的抽象理解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

2. 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四》第一课。

2.课件、板书、挂图。

3.观察春天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看一幅描绘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春天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情感。

2.学习课文•让学生课文注重理解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尊重动物和大自然。

3.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动物、祖国的看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操练与表演•学生分组自由操练,并进行展示,开展小型朗诵比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对春天、动物、祖国的热爱和尊重。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

2.以《语文园地四》第一课的内容,写一篇作文,表达对春天、动物、大自然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文园地四》第一课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语文表达能力。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理解春天抽象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引导。

以上是本次《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的内容,希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第一课《云和雾》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第一课《云和雾》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水在自然界 的循环 第一课《云和雾》。本节课主要内容是 旨在 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的第一课 。将云和雾放进一课,是因为这两种天气现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 状态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距离地表的远近不同。漂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就是雾 。教材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创设情境,聚焦学习内容。区分在登山的过 程中不同视角的所见,山腰上的云即山腰上的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云和雾在本质上 是一回事。第二个做人造雾的实验,因为是在实验室,接近地表的是雾,所以是造雾而 不是造云。这是一个典型的模拟实验,也是本节课唯一的活动,动手活动需要引导学生 将模拟实验的情况外推到实际情况中去,进而分析推导出自然界的雾是如何形成的。第 三个活动是根据抽象的图示,结合模拟实验解释云的成因,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过程,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念水平,最后教材揭示出云和雾的形成的科学概念。
(六)、综合应用 我国古代有很多描写雾的诗句,如下所示: 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唐·王昌龄《送刘十五之郡》)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唐·刘禹锡《浪淘沙》) 1、“平明江雾寒”,说明雾要在( )、( )充足的环境下产生。 2、“日照澄洲江雾开”,说明太阳出来之后,温度( ),雾就会逐渐消散。
14. 教师总结:PPT空气中水蒸气→小水珠(箭头上,遇冷,下,凝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自己在雨天的经历,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可以
猜测雾的形成,接下来用实验验证大家的猜测。利用实验室里简单的材料,将大 自然的现象搬到课堂中,直观形象,可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能力。】
(三)归纳总结,延伸拓展 1.问:那么云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它和雾之间有什么关系?(PPT) 你能不能结合我们刚才的研究和下面的图片资料,找到答案呢?可以把你 的想法或者发现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写下来。下面,我们就来一起阅读这段资 料,看看大家都会有什么样的发现。(书本图片) 2.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描述云的形成过程。 空气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看起来白白的,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云或雾 。云是在高空中形成的,雾则是发生在地面附近。云和雾是同一种事物。在半 山腰,当云飘过来时,身处其中的人感觉它是雾,而在山脚下的人会认为它是 云。 3.学生回答。 19.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雾和云的成因,还知道了, 原来他们其实是同一种物质。天空中的云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你知道他们可 以分为哪几类吗? 不同种类的云,各自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天气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播放视频:云和天气的关系。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优质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优质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一册第4单元《用双手创造》《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学资源的开发】《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继前两个单元“用感官观察”、“用大脑思考”之后,本单元主要致力于创造与发现。

本单元从科学与技术、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认识科学,从最基础的人造物与自然物、人造世界与人工世界区分,到了解衣食住行等各种物品的演化过程,再到阅读“轮子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

本课按照由面到点的逻辑顺序,逐渐深入。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发现人造物与自然物的区别。

使学生体验到人类用双手创造出人工世界,加深对“科学”丰富理解。

【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所在的世界既有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又有庞大复杂的人工世界。

但由于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还做不到准确的区分。

因此本课应在借助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摆弄物品、视频讲解、动手操作等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认知体验。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设问题时逐步引导,形成一个具有较强逻辑性的答案。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什么是人造物、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工世界,什么是自然世界。

科学探究:能使用自然物制作一个人造物。

科学态度:感受到自然物质的珍贵,产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区分人造物和自然物。

难点:利用自然物设计制作人造物。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石头、树枝、小花、小草,沙盘等若干教师演示材料:自然物和人造物视频和沙盘。

【教学教程】一、比较自然世界与人造世界、人造物与自然物的不同之处1、观察自然视频和人同样场景的人造沙盘。

2、描述自然视频中有什么,描述人造沙盘中有什么。

3、比较两个场景中同类物品的不同之处?(板书)4、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最后总结出自然物、人造物、自然世界、人工世界的概念。

(板书)评析:一个是实在的场景视频,一个是人造的沙盘场景,学生通过比较两个场景中同类物品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人造物往往是通过自然物改造而成的,这些都是人工制作的结果。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第一课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第一课

第四单元第一课《In the Park》主题:在公园里玩耍内容:1. 介绍公园(描述公园的位置、环境、设施等)2. 描述人们在公园里做些什么(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玩球等)3. 描述动物在公园中的活动(鸟儿在树上唱歌、松鼠在树上跳跃)4. 描述人们在公园中的交流和互动(与家人朋友一起玩耍、与陌生人交谈)【引子】在我们周围的城市生活中,公园是一个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人们在公园中可以尽情放松和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而在英语课上,我们将学习关于在公园里玩耍的话题。

【介绍公园】1. 公园是城市中的绿色宝地,大多集中在市区中心或居民区旁边。

公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舒畅。

公园内通常会有湖泊、草坪、亭子和休闲座椅等设施,为人们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人们在公园里的活动】2. 人们会在公园里进行各种活动,比如晨跑、散步、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

有的人在草坪上野餐,有的人在湖边钓鱼。

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享受公园的美好。

【动物在公园中的活动】3. 公园不仅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各种小动物的天堂。

在公园中,常可以看到小鸟在树上欢快地歌唱,松鼠在树上欢快地跳跃,给人们增添了不少快乐。

【人们的交流和互动】4. 人们在公园里也会进行交流和互动。

家人朋友可以在公园里一起玩耍、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有时,陌生人之间也会在公园里展开交谈,共享彼此的快乐与收获。

【结尾】在公园里玩耍不仅让人们放松身心,还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应该珍惜公园的环境,爱护公园的植被和小动物,让公园成为我们更美好的生活场所。

公园是城市中的一缕清风,是喧嚣都市中的一片净土。

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每天都会吸引大量的人们前来游玩、锻炼或者休息。

在清晨的公园里,人们穿着运动服,或晨跑,或慢跑,或骑着自行车,留下一道道美好的身影,这些人群中既有上了年纪的老者,也有气息奔放的年轻人。

他们或许是为了锻炼身体,或许是为了赏花听鸟,他们每个人在公园中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第四单元第一课《各种形式的能量》同步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第四单元第一课《各种形式的能量》同步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各种形式的能量》同步习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填空。

1.物体运动起来就具有了()能。

2.使普通的汽车运动起来的能量来自()能,使电动汽车运动起来的能量来自()能,使太阳能车运动起来的能量来自()能,使磁悬浮列车运动起来的能量来自()能,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最终都转化为()能。

3.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电水壶烧水时把电能转化成了()能。

水烧开后,水壶盖被顶起的过程中,把()能转化成了()能。

二、判断。

1.能量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声、光电、热磁等。

( )2.能量可以从一种能量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形式。

( )3.有些物体工作时不需要能量,比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 )4.风筝在天上迎风起飞,是把机械能转化成了风能。

( )5.我们天天都生活在能量的世界,做的每件事都和能量有关。

( )6.不同的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相互转化。

( )7.蜡烛烧完之后火就灭了,这说明蜡烛具有的能量从此没有了。

( )三、选择。

1.扔出去在空中飞的铅球也有能量,叫( )。

A.生物能B.化学能C.机械能2.太阳能热水器的能量来自( )。

A.热能B.太阳能C.电能3.强激光可以打孔或切割材料,说明激光( )。

A.具有能量B.锋利C.很硬4.利用超声波清洗器能使附着在镜片上的细小污物脱落,从而使镜片变得干净,它工作时的能量来源于( ) 。

A.机械能B.电能C.声能5.炒菜时,是()把菜变熟。

A.电B.热C.机械6.关于能量转化,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钻木取火,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再转化为热能B.船在水中由人用力划动向前行驶,这一过程是将人的生物能转化为船的机械能C.游乐园的摩天轮在转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7.能量是()的。

A.看得见、摸得着B.看不见、摸不着C.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四、连线题。

1.手电筒化学能奔跑的人光能电池机械能2.煮饭化学能簧片振动热能身体的运动机械能植物生长电能电灯发光光能五、实验探究。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只有一个地球》课件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只有一个地球》课件

活动:
3、这部分是用什么方法告诉人们不能移居的呢? 举例子、摆道理 4、有感情的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5、这部分告诉我们不能移居别的星球,实际上 是说什么? 6、而地球只有一个,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7、学了这篇课文,联系我们身边的实际我们应 该怎么保护地球?
总结:
同学们都认识到地球的重要,用自己不同 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地球的爱,相信同学 们一定能从现在起做一个环保的小公民。
思考:
1 、 宇航员在太空看见地球发出怎样的感 叹?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 碎了” 2、有感情读这句话 ,你觉得这句话说了几 层意思?
活动:
同学们分成两组比赛, A组和B组 。A组从 文划出来。 1、A小组汇报“ 可爱” 部分 :从那些方面 可以看出地球的可爱? 通过这一部分你们 体会到了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内容
猜谜 :
“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 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 满载人类千千万。”
13、只有一个地球
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词:
晶莹 和蔼可亲 资源 矿物 恩赐 枯竭 滥用 威胁 目睹
细读课文
1、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怎么知道的?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第一个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 ) 2、我们人类的生活、生存离不开地球。 地球是我们共有家园,同学们想不想上 太空看一看我们可爱的地球呢?
活动:
是啊,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如此的可爱,我们人 类就应该好好的爱抚它,但是有些人却不了解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随意的破坏。 1、B小组学生汇报“易碎”部分: 你读了课文 了解到了什么? 除了课文以外你还了解关于地球易碎的哪些情 况?
2、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应该怎 么做呢?有人提出移居其他星球的 想法,这样行吗?为什么?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笔记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笔记

第四单元运算律
第一课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知识点回顾:
1.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什么是乘法结合律?
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符号表示是什么?
3.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逆用是什么?
新知识点讲解: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例如:2×3=3×2=6。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例如:
(2×3)×4=2×(3×4)=24。

3.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逆用: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运算顺序进行调
整,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例如:4×8+6×8=(4+6)×8=80。

解题方法总结:
1.在计算时,可以先观察是否符合交换律或结合律的特征,如果有,可以使用这些运
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在使用交换律时,要注意因数的位置是否正确;在使用结合律时,要注意括号内的
计算顺序是否正确。

例题解析:
例1:4×8+6×8=?
解: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逆用,可以将式子重排为(4+6)×8=80。

笔记总结:
本课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其逆用,这些运算律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简便计算。

在计算时,要注意观察式子的特征,合理运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认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不同;•能够简单区分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不同。

2. 教学难点•学生对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导入1.老师简单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

2.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家里的家具、玩具、电器等都是从哪里来的。

2. 学习过程(1)引入说到家具、玩具、电器,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你们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2)探究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1.提问: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哪两种呢?2.引导学生说出两种世界,即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

3.老师用PPT向学生展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中的事物,并让学生区分它们属于哪一种世界。

学生可以通过手势或口头回答。

(3)呈现课文1.老师朗读课文《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并介绍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中的一些事物。

2.老师可以放一些幻灯片辅助学生理解。

(4)针对课文进行思考1.老师提问: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区别是什么?2.学生回答:自然世界是指大自然中的一切,人工世界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环境。

3.老师再次强调自然界和人工界的区别,并让学生描述具体区别。

(5)总结1.借助PPT向学生展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中的一些典型事物,让学生分类讨论。

2.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划分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3.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再回答老师的提问。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了讲授、讨论、思考等多种教学方法,适时辅以PPT和图片等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主要了解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区分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中的事物。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在前期引导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第4单元 第1课《社会危机4伏和庆历新政》(含详解)

【高中历史】第4单元 第1课《社会危机4伏和庆历新政》(含详解)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基础达标(36分)1.右图为宋太祖赵匡胤的画像。

他对土地兼并实行的措施是()。

A.抑制B.禁止C.放任D.鼓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宿将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

答案 C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不包括()。

A.财政困难B.经济发展衰退C.边患严重D.阶级矛盾尖锐解析本题考查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全面分析能力。

由于土地兼并、“冗官”、“冗兵”、“冗费”等现象,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加上北方民族侵扰,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不断起来斗争,但是经济上较之宋初有了较大发展。

答案 B3.北宋时期,出现“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官僚占有大量土地B.北宋王朝纵容地主兼并土地C.地主占有大量土地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存在解析题目中的A、C两项是“富者有弥望之田”的具体表现,并非原因;北宋王朝纵容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是造成土地兼并严重的重要原因,但关键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存在,这是造成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的根源所在。

答案 D4.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集中军权为首,这是因为()。

A.巩固统治,恢复封建统治秩序B.先易后难,经济问题处理起来比较复杂C.赵匡胤是后周统兵大将D.北方游牧民族威胁中原解析北宋建立以后,面临的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导致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巩固统治,恢复封建统治秩序,统治者必须首先集中军权。

答案 A5.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是()。

A.辽夏经常攻宋B.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C.土地兼并严重D.财政入不敷出答案B6.某同学在学习11世纪初期的北宋史时画了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我们”是指()。

A.辽B.西夏C.金D.元解析11世纪初,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接受了屈辱条件。

答案 A7.《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首先介绍了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然后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二. 学情分析在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统计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统计是用来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一种方法。

但是,学生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逐步理解和掌握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学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学生能够掌握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学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够正确地解读统计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统计图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引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3.实践: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统计图,并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作用。

讲课稿: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

讲课稿: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今天学习中国家近现代史的内容,两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这一课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转折,是古代史,近代史的一个分水岭。

在学习本课内容的时候我们要从哪些方面把握鸦片战争。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把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鸦片战争的结果极其重要影响。

那么这是我们在学习本科内容的时候必须要重点关注的。

复习鸦片战争我们说首先要注意要分析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也就是说这样一场战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而在分析鸦片战争背景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从鸦片战争中英双方,有关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对比认识,从而判明这场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

好,说到这儿呢,其实想必大家心里一定有一个大大的疑问还没有解决,你说咱们一直在古代社会过得好好的,怎么一到鸦片战争,就被称为是近代了呢。

在当时,有很多士大夫这么评价鸦片战争,说它是“中国几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它究竟特别在哪儿呢?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学习下。

同学们来看段视频,大家知道这是谁吗,他就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这个电影片段还原的是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件,那为什么会发生虎门销烟事件呢,这件事又产生了多大的轰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咱们就从头说起。

同学们来看这张图表,这是当时中英双方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对比,也是在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首先在政治上1840年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当时中国的经济政策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闭关锁国”,而资本主义发展最为需要的是什么呢,是市场还有争夺原料。

所以,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在课本上50页第一段标注出来,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大家想,当时是英国强大,中国落后,英国迫切需要市场,而中国当时是闭关锁国。

英国又决心打开中国大门,那么英国又进行了哪些步骤来试图打开中国的大门呢,我们来看下第二个方面的问题,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大门。

英国为迫切需要将中国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采取了很多步骤,第一个步骤,派使者进行协议通商,结果时遭到乾隆皇帝拒绝,当时,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崽子人经济形态下自认为物产丰富,认为我通商是对你的恩赐,拒绝和和英国通商。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第四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第四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1.促使孙中山放弃改良走上反清道路的直接原因是A.上书清政府的失败 B.《马关条约》的签订C.义和团运动被镇压 D.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2.“共和是普天之下民众的选择,是世界的潮流。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我相信,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啊,它一定会实现共和的,我坚信这一点!”这里的“我”是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李大钊3.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因为它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B.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C.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要求D.第一次提出了农民问题的解决方案4.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都是讨伐袁世凯,但结果不同,其主要原因是A.孙中山是否直接参与领导工作 B.帝国主义是否直接支持袁世凯C.讨袁斗争的群众基础是否广泛 D.革命是否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7.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先生民主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D.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大力帮助8.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B.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C.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D.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9.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败
深化理解 护国运动的兴起和袁世凯帝制梦破灭,说明民主共 和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谁逆历史潮流,终将受到历 史的唾弃。
五、促成国共合作
1.条件
(1)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屡屡失败。
(2) □01 俄国十月革命 成功和五四运动爆发,孙中
山受到鼓舞和启发。
(3) □02 中国共产党 和 □03 共产国际 给孙中山的
(3)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和苏 联的帮助下,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中国共 产党合作,开创了国民大革命的新局面。
(4)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孙中山开始革 命时反对清王朝,没有明确反帝,是因为还未意识到清 政府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之后明确提出反帝反 封建,这是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的过程。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史料三 这十三年多,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 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俄国虽迟我 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 年 1 月) 问题探究: (1)据史料一,指出孙中山认为变革中国社会的关键 是什么?为此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提示:关键:改革政治。选择:从改良到革命。(或 提倡暴力革命大
总统职位让给旧势力的代表人物 □06 袁世凯 ,共和
制度从此名存实亡。
4.历史意义(功绩) (1) 中 国 历 史 上 第 一 次 比 较 完 全 意 义 上 的 反 帝 反 封 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2) 推 翻 了 统 治 中 国 两 千 余 年 的 封 建 君 主 专 制 制 度 (最直接的结果)。 (3)制定《临时约法》,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最伟大 的功绩)。 (4)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最深远的意义)。 (5)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兴中会 (1)时间、地点:1894 年,檀香山。
(2)性质:中国第一个 □01 资产阶级 革命团体。
(3)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4)影响: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
2.同盟会
(1)时间、地点:1905 年, □02 东京 。 (2)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 □03 政党 。 (3)纲领:“ □04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主题二 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和革命精神 ZHUTI
史料一 国民会议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第一点 就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 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 治久安。
史料二 1924 年 11 月,孙中山经上海取道日本北 上。他在日本神户接见记者时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 民的希望。”“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 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 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
(3)据以上史料,简要评价孙中山这一时期的思想。
提示:孙中山明确提出了打倒军阀,反对帝国主义, 依靠群众完成国家统一,并积极发展和其他友好民族、 国家的关系。这一思想符合中国人民的愿望和社会的要 求,是爱国的、进步的,孙中山不愧为伟大的民主革命 先行者,伟大的爱国者。
【要点总结】 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和革命精神 (1)历史功绩 ①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 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最伟大的功绩)。 ④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人教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课标 要求
1.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 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 史作用。 2.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 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 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课前自主学案
一、弃医从政,图谋救国
1.求学经历:早年入私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 后在香港等地学习,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
2.弃医从政:由于民族危机加深,认为“□01 医国” 比“ □02 医人 ”更重要。
3.决定革命:中日甲午战争前上书李鸿章失败, 抛弃改良思想,走上革命道路。
深化理解 孙中山弃医从政,充分体现了个人职业选择以国家 前途、民族未来为重。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个人价值 才能更好地实现。
(2)据史料二,指出孙中山创办兴中会的原因,并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兴中会创办的意义。
提示: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民众尚未觉醒;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
意义:兴中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团体,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3)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晚年为了“民 族革命”的继续,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发展的原 因是什么?
起因
二次
□02 宋教仁 遇刺
1913 年
革命
及“善后大借款”
结果 失败
护国
袁世凯 □03 复辟 袁世凯被迫
运动 1915 年 帝制 ,对日卖国 取消帝制
名称
时间
起因
结果
第一次护 法运动
段祺瑞拒绝恢复
《 □04 中华民国
1917 年
临时约法
失败 》
和国会
第二次护 1920 年底 为了恢复《临时 法运动 ~1922 年 约法》和国会
②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3)颁布《临时约法》
①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03 资产阶级 共
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
②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 □04 三权 分立 ”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 □05 责任
内阁制 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意义:它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 予国民自由权利,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 果之一。
提示:理论发展:提出新三民主义。原因:捍卫共 和的斗争屡屡失败,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 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 等。
【要点总结】 孙中山民主革命生涯的四次转变 (1)从“改良”到“革命”:主要原因是民族危机进 一步加深,上书的失败,使他彻底丢掉了改良的幻想, 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和反动本质。兴中会的成立,是他 开始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的开始。 (2)由依靠军阀到反对军阀: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 实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大都 失败,特别是护法运动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南北 (军阀),如一丘之貉”。
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准备
(1)思想上:与以康有为为首的 □01 保皇派 展开
论战。
(2)军事上:策划、组织和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2.经过 (1)武昌起义: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 发。 (2)建立民国 ①成立:1912 年 1 月 1 日,在南京成立,
□02 孙中山 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⑤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⑥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 民革命进程。 (2)革命精神 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 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 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 精神。
课堂名师导悟
主题一 孙中山一生的伟大转变 ZHUTI
史料一 (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 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 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 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史料二 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 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方今强邻环列, 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有 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 夏。
张,1925 年 3 月 12 日在北京逝世。 4.历史功绩: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
代的伟大革命家。
深化理解 孙中山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一是必须动员和发动 工农群众,依靠工农群众,革命才能胜利;二是必须将 反对帝国主义与反对封建主义相结合,联合国际上反对 帝国主义的力量,共同进行反帝斗争。
③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 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
④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课下提升演练
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4)意义: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
展,使中国的 □05 民主革命 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深化理解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较 为全面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并试图以 革命手段解决这些矛盾。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 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主要 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由于 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三民主义未能明确反帝,仍对帝 国主义心存幻想,也未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因而缺 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史料三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 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 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 斗。
问题探究: (1)据史料一,说明孙中山的思想比以往有了哪些进 步? 提示:明确提出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和平统一祖国。 (2)据 史 料 二 , 概 括 孙 中 山 认 为 中 国 不 能 统 一 的 原 因。 提示:中国不能统一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支持军阀, 分裂中国,以达到其侵略目的。
深化理解 辛亥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 社会风俗和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可见辛亥革命 不仅推翻了帝制,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提高了广大民 众的政治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