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区环境清洁与消毒

合集下载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1.新生儿科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日小扫除,每周大扫除,清洁工作用湿式打扫,卫生工具应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别使用,应有醒目标志。

室内不得有蚊、蝇、蚂蚁、蟑螂、老鼠等。

2.新生儿科保持空气新鲜,室温应保持在22r-24r,湿度为55%-65%之间。

3.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超过500cfu/m3o
4.新生儿被服、尿布、洗澡物品,以及和其他新生儿所接触的物品,均应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

5.出院后更换被褥,全部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儿奶具一人一用一消毒。

7.新生儿暖箱每周二次消毒,每天更换水箱中水,蓝光箱每日擦拭玻璃一次。

8.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新生儿无交叉感染,不应有眼炎、脐炎、脓疮等。

新生儿病房环境与物品消毒

新生儿病房环境与物品消毒

新生儿病房环境与物品消毒新生儿病房时集中收治新生儿患者的场所,新生儿全身各系统未发育成熟,对外界适应能力弱,抵抗力差,极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侵袭,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因此,对新生儿病房的环境及物品要严格消毒及管理。

一、新生儿病房空间布置1、新生儿病房必须严格区分工作区域和休息区域,工作人员进入病房区域必须严格吸吮、更换工作衣和工作鞋,外来人员进入病房必须穿戴隔离衣和鞋套。

2、新生儿病房设置由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普通病房、隔离病房、操作室、配奶间、治疗室。

病房入口处设缓冲区、内设洗手设施和更衣室。

3、污染器械与清洁器械在物流线上严禁交叉。

病房内污物必须通过专门的污物梯进行运输。

清洁物品和无菌物品的发放通过专门的清洁梯进行运输。

4、污染的被服应该经专用污染梯送至洗衣房接受入口。

洗净后由洁衣发放口经清洁通道送入病房。

5、营养室餐车可与清洁被服共同使用同一条运输路线,其他非污染供应品也可通过此路线运送,但仍需遵循洁污分流的原则。

6、医疗垃圾和尸体经污物电梯送往规定放置区域。

7、人流路线与污物、垃圾、尸体运送路线绝对分开。

8、探视时家属从患者通道穿好隔离衣、鞋套后进入探视去,规定探视时间,病房设置门禁,方便管理。

二、新生儿病房气流组织1、NICU尽量采用空气结净技术。

在初、中、高3级过滤器可靠的情况下,送入NICU的空气时洁净的。

决定NICU内的气流效果不一样,从而造成NICU洁净等级也不一样。

洁净NICU空气流的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涡流,使射入的洁净气流经过最短的流程覆盖病区,并希望气流的方向与尘埃重力沉降方向一致,使回流的气流有效地将室内灰尘排出室外。

2、在洁净技术中,把气流组织分为层流和乱流两种类型。

层流表示空气中的质点以均匀的断面速度沿平行流线流动;乱流表示空气中的质点以不均匀的速度呈不平的流线流动。

NICU应采用层流形式,层流设备应定期维护,清洁初级滤网,及时更换中、高级滤网。

病房定期做空气培养及回风口清洁后的表面培养,从而监测层流效果。

病区清洁与消毒

病区清洁与消毒

清洁工作的安全防护
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在清洁过程中保持通风,减少空气中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
注意清洁剂的化学性质,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定期对清洁工具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03
消毒方法与步骤
物理消毒法
01
02
03
机械清除
使用各种清洁工具,如扫 帚、拖把、抹布等,清除 病区表面的污渍和尘埃。
菌附着。
清洁工作还包括对医疗设备的消 毒,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设 备等,以确保患者在使用过程中
不会受到交叉感染。
提高患者舒适度
清洁的病区环境有助于减少异味和污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清洁的病房和床铺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整洁和卫生的休息环境,有助于患者的 康复。
定期清洁病区还可以减少过敏源和尘螨等过敏原的传播,降低患者的过敏反应。
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
根据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01
不同的消毒剂适用于不同的消毒对象。按照 Nhomakorabea明书正确使用
02
使用消毒剂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规定的浓度、方法和时
间进行操作。
注意个人防护
03
使用消毒剂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避
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消毒工作的安全防护
遵守操作规程
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应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注意个人卫生
在消毒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洗 双手,保持个人卫生。
定期检查设备
定期检查消毒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确保消毒工作的安全有效性。
04
清洁与消毒的注意事 项
清洁与消毒的频次和周期
清洁与消毒的频次
根据病区的实际情况和感染防控 需要,制定合理的清洁与消毒频 次。对于高风险的区域和物品, 应增加清洁与消毒的频次。

病区环境清洁消毒

病区环境清洁消毒

一、空气1.开窗通风,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

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20-30分钟;2.不宜开窗通风(如室外尘埃密度较高或极度寒冷时),必要时(如收治了肺结核患者)可使用动态空气消毒器,并行效果评价;3.不建议消毒剂喷洒方法消毒空气。

二、墙面、门窗和地面(一)墙面和门窗1.应保持无尘和清洁。

2.通常使用清水擦洗即可,但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lOOOmg/L含氯消毒剂擦拭;3.各室抹布应分开使用,用后清洗消毒(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30分钟),漂洗晾干分类放置;(二)地面1.所有地面包括走道、污物间、洗手间、储藏室、器材室,每天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擦拭,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超过20m2:2.不同区域(污染与半污染区、清洁区)使用的清洁工具,分开放置,每天500mg/L 含氯消毒剂消毒1次,清洗后悬挂。

3.地面被血液、痰迹、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先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覆盖作用30分钟,然后去除污染物,最后对整个区域进行有序的擦拭消毒。

拖把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洗晾干。

三、医疗与生活物品(一)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心电图机,每天擦拭1次;频繁接触的表画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每天擦1次。

(二)护理站桌面、患者的床、床栏、床旁桌、床头柜、治疗车、药品柜、门把手等,每天擦拭。

且一人一巾,用后抹布可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30分钟。

(三)病人出院、转科(院)、死亡等离开后,对床单元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终末消毒。

(四)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保持清洁,必要时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注意:1.物体表面没有明确污染时,只需用干净的清洁用具,清水擦拭即可;有明显污垢时,如血迹、痰迹、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先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覆盖作用30分钟,然后去除污染物,最后对整个区域进行有序的擦拭消毒。

拖把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洗晾干。

儿科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儿科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儿科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儿童患者的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我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儿科临床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儿科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的认识和能力,确保患儿及家属的健康安全。

一、基本原则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 全体医务人员应增强感染控制的意识,积极参与消毒隔离工作。

3. 根据患儿病情和感染风险,实施分级防护,确保医务人员和患儿的安全。

4.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病房整洁、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二、具体措施1. 病房管理(1)不同病种分病室,恢复期与急性期分病室,防止交叉感染。

(2)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床单位每日晨间湿式清扫,一床一套;扫床套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备用。

(4)每季度进行空气培养监测,符合标准要求,有留底记录,不符合标准有处理措施。

2. 手卫生(1)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前,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操作中每接触一个病人之后用速效洗手液洗手。

3. 无菌操作(1)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侵入性诊疗用品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3)与未破损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的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

4. 医疗器械和用品消毒(1)器械消毒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根据情况浸泡30-60分钟,并做好登记工作。

(2)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3)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用品应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

5. 环境卫生(1)保持病房整洁,每日用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物表一次、拖地两次。

(2)使用中消毒液要保持有效浓度,一般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液每日更换,并进行消毒液浓度测试。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标识清楚。

6. 特殊感染者管理(1)特殊感染者应单独安置,实行严密隔离。

新生儿科消毒清洁制度

新生儿科消毒清洁制度

新生儿科消毒清洁制度一、工作人员更衣、洗手制度1、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清洁工人上班必须穿工作服。

2、保持工作服、帽子整洁,并于每周一、五更换。

清洁工的工作服除每周更换二次外,随脏随换。

3、接触肝炎、梅毒、严重感染与隔离患者时,需戴手套操作,操作后并泡手、洗手。

4、化验报告确诊隔离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并将换下的衣服浸泡在84消毒液中30分钟后送洗涤。

5、工作人员上班更衣后,护理前、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每月抽查作细菌培养一次。

6、医生查房检查、护士治疗护理每一个患儿后应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擦手,或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7、严禁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区。

二、NICU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入NICU前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2、诊治、护理前后要用肥皂水及流动水洗手,或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100爱尔施泡手(5000ml用1片)。

3、桌面、远红外辐射台、护理车等暴露的物体表面,每日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湿擦一次。

4、地面每日用84或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1000 ml用1片)消毒液湿拖两次。

5、入NICU必须更换专用拖鞋,拖鞋每周清洗一次。

6、远红外辐射床用后床上布类应更换,并用1:40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消毒液擦洗,重新铺单备用,体温探头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

7、多功能监护仪屏幕用95%酒精擦洗每周一次,心电监护探头、血压计袖带,每一个病人用后,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消毒后备用。

8、每周NICU卫生大扫除一次,空气消毒一次,用肯格王。

牌空气消毒净化器消毒2小时。

9、保持病室的清洁安静,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入NICU参观、学习、见习一次不得超过10人。

10、每天下午3点入NICU探望的家属应穿隔离衣,更换拖鞋。

11.病房每月做一次空气培养,化验结果达不到标准的应重新消毒后再作培养。

三、卫生宣传制度1、新生儿入院时清洁皮肤更衣,穿上医院睡袋,嘱将脏布类及多余的物品带回。

新生儿隔离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隔离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隔离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隔离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是为了保护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本制度旨在防止新生儿感染病原体,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提供清洁、安全的环境,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一、隔离病房消毒标准1. 隔离病房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确保病房环境的卫生和无菌状态。

2. 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3. 每日进行常规消毒,包括床铺、桌椅、地面等物体表面的擦拭消毒,使用消毒液对空气进行喷雾消毒。

4. 定期对隔离病房进行高温高压蒸汽消毒,以确保病房内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被彻底杀灭。

二、隔离病房消毒程序1. 消毒前,工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以避免交叉感染。

2. 首先对病房内的物体进行清洁,包括床铺、桌椅、地面等,使用清洁剂擦拭物体表面的污垢。

3. 清洁完成后,使用消毒液对病房内的物体进行消毒,包括床铺、桌椅、地面等,确保物体表面的无菌状态。

4. 对空气进行喷雾消毒,使用消毒液对空气进行喷洒,确保病房内的空气质量达到卫生标准。

5. 完成消毒后,工作人员应及时更换防护用品,并将使用过的消毒工具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清洁。

三、隔离病房消毒记录1. 每次消毒前,工作人员应填写消毒记录表,包括消毒时间、消毒人员、消毒剂的使用情况等,以便于日后的追溯和管理。

2. 每次消毒后,工作人员应进行消毒效果的检查,确保消毒程序的有效性。

3. 每周对隔离病房进行细菌培养和检测,以评估消毒效果,并记录在消毒记录表中。

四、隔离病房消毒培训和监督1. 新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人员应接受消毒培训,了解隔离病房消毒的标准和程序,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2. 隔离病房消毒工作应有专门的负责人,负责监督和指导消毒工作的进行,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五、隔离病房消毒风险控制1. 隔离病房内的垃圾应及时清理和处理,以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2. 隔离病房内的污水应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排放,以防止病原体通过污水传播。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一)一、清洁与消毒原则: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3.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4.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5.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注:清洁单元: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6.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

7.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如计算机键盘、口腔科工作台),建议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8.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9.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10.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11.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注:污点清洁与消毒:对被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12.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

13.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二、日常清洁与消毒1.各部门和临床科室按照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度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高度风险区域,不同风险区域应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具体要求见表一。

(注:低度风险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

如更衣室、会议室、医生办公室等。

新生儿病房保洁监控措施

新生儿病房保洁监控措施

新生儿病房保洁监控措施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环境的清洁与卫生,并保障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制定了以下的保洁监控措施:1. 定期保洁:新生儿病房进行定期的保洁工作,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家具、设备、门窗等的清洁。

保洁人员应使用专业的清洁用品,并遵守正确的清洁程序,确保彻底清除污垢和细菌。

2. 消毒措施:为了防止病原体的传播,新生儿病房要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

物理消毒可以采用紫外线灯照射、高温蒸汽等方法,化学消毒可以使用消毒液、酒精等。

消毒液的选择应根据消毒对象的特点来确定,确保消毒效果。

3. 空气净化:新生儿病房应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定期更换滤网,确保空气质量良好。

空气净化设备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灰尘等有害物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 垃圾处理:新生儿病房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应分开处理。

医疗废弃物应按照像关规定进行分类、打包、封存和交付专业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生活垃圾应及时清理,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垃圾的采集和处理,以防止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5. 洗手消毒:新生儿病房内的医护人员和访客进入病房前应进行洗手消毒。

洗手消毒可以使用洗手液和酒精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洗手程序进行操作,确保双手彻底清洁。

6. 设备维护:新生儿病房内的设备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维护人员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7. 监控系统:新生儿病房应安装有效的监控系统,监测病房内的环境和设备状态。

监控系统可以包括视频监控、温湿度监测、空气质量检测等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8. 培训与教育:新生儿病房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保洁与卫生培训,了解保洁监控措施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

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提高医护人员的保洁意识和操作技能。

以上就是新生儿病房保洁监控措施的详细内容。

通过定期保洁、消毒措施、空气净化、垃圾处理、洗手消毒、设备维护、监控系统以及培训与教育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确保新生儿病房的清洁与卫生,保障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新生儿病房保洁监控措施

新生儿病房保洁监控措施

新生儿病房保洁监控措施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的卫生环境,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洁监控措施。

以下是详细的措施描述:1. 定期清洁消毒每天对新生儿病房进行定期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壁、床铺、家具等。

清洁消毒工作由专业的保洁人员负责,确保病房的环境清洁卫生。

2. 消毒液使用为了杀灭病原体,我们使用专业的消毒液进行清洁消毒。

消毒液的配方符合相关卫生标准,能有效地消除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3. 空气净化新生儿病房配备了空气净化器,能够过滤空气中的微尘和细菌,确保病房空气的清新和洁净。

4. 室内温湿度控制我们对新生儿病房的温湿度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室内的温度适宜,湿度适度。

这有助于防止细菌滋生和繁殖。

5. 医护人员手卫生新生儿病房的医护人员在进入病房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

医护人员要按照相关要求正确洗手,使用洗手液或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确保双手的清洁卫生。

6. 定期检测我们定期对新生儿病房进行检测,包括空气质量、细菌培养等。

通过检测结果,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7. 医护人员培训我们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保洁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保洁意识和技术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正确使用消毒液、清洁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等。

8. 病房隔离措施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新生儿,我们会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确保疾病不会传播给其他健康的婴儿。

9. 定期维护设备我们对新生儿病房的清洁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10. 宣传教育我们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向家长和访客普及保洁知识,提醒他们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总结:以上是我们新生儿病房保洁监控措施的详细描述。

我们将继续严格执行这些措施,确保新生儿病房的卫生环境达到最高标准,为新生儿的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

同时,我们也欢迎家长和访客的监督和建议,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干净的病房环境。

婴幼儿医院制度-新生儿消毒隔离制度7病房的日常消毒清洁

婴幼儿医院制度-新生儿消毒隔离制度7病房的日常消毒清洁

病房的日常消毒清洁
1.病房每日早晨7点及下午用清水湿拖地板一次,后开窗通风半小
时,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月空气培养一次。

2.工作人员接触、处理每位患儿前后均应要用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
手消毒液擦拭双手。

3.每天晨晚夜护理,整理床单位,更换衣服、包被每日一次,所有
布类如有污迹随时更换。

每日用清水湿抹床一次,随脏随抹。

4.暖箱、抢救台、蓝光箱等各种仪器及所有台面每日用清水擦拭一
次。

5.暖箱及光疗箱的水槽每日清洁并更换灭菌用水。

6.所有布类专用,一人一用一消毒。

7.吸氧装置、复苏囊、雾化器一人一用一消毒,氧气管与氧气湿化
瓶内灭菌注射用水每日更换,吸痰管一次性使用,吸痰装置按规定消毒。

8.督促工人每日做好床单位、地面、设备带的清洁消毒及搞好每周
一次的墙面卫生,每月清洗空调、三氧消毒机过滤网与纱窗一次,刮擦门窗玻璃一次。

儿科病区清洁管理制度

儿科病区清洁管理制度

儿科病区清洁管理制度一、总则儿科病区是儿童医疗服务的重要部门,病区的清洁管理对儿童的治疗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保障病区的清洁卫生,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儿童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清洁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1. 病区主任是病区清洁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病区清洁管理工作。

2. 清洁员是负责病区每日清洁工作的专职人员,负责病区的卫生清洁工作,按照医院制定的清洁标准进行作业。

3. 护士长是负责监督和协调病区清洁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责对病区清洁工作的抽查和评估。

4. 医务人员是病区清洁管理的参与者,应当积极配合清洁员的工作,保持病区的整洁和卫生。

5. 医院院长是最终责任人,应当对病区清洁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病区清洁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

三、清洁管理标准1. 病区清洁管理应当遵循《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院清洁管理规范》,提高清洁质量,预防交叉感染。

2. 病区内的各项设施和器材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常接触的物品和区域,如门把手、床铺、床头柜等。

3. 病区每日应当进行定时的清洁工作,包括地面清洁、空气清新和垃圾清理等。

4. 病区应当保持通风干燥,避免潮湿和霉菌滋生,确保空气清洁和健康。

5. 病区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效果评估,确保清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6. 病区应当建立健全的清洁管理档案,记录每日清洁工作情况和清洁消毒效果评估。

四、清洁管理流程1. 每天早晨,清洁员应当按照清洁管理标准,对病区进行彻底清洁,包括地面拖洗、床铺整理、垃圾清理等。

2. 每天中午,清洁员应当对病区进行定时清洁,包括擦拭门窗、通风换气等。

3. 每天晚上,清洁员应当对病区进行整理和消毒工作,确保病区的整洁和卫生。

4. 每周,清洁员应当对病区进行深度清洁,包括对家具、床垫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处理。

5. 每月,护士长应当对病区清洁工作进行评估和抽查,确保清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六、清洁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评估1. 护士长应当定期对清洁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清洁技能和标准化操作水平。

医院感染儿科病房如何保持清洁与安全

医院感染儿科病房如何保持清洁与安全

医院感染儿科病房如何保持清洁与安全随着儿科疾病的增加,医院感染问题在儿科病房中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儿童病患的安全和健康,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措施来保持儿科病房的清洁与安全。

1. 水洗和消毒病房内的卫生条件是防止感染传播的关键。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洗手和消毒的规程。

对于每位病患,护士和医生应洗手或使用消毒液。

在更换床位之前,床单,被套和枕套应定期更换和清洗。

医院应提供清洁的水洗间,并定期消毒。

2. 空气质量控制在儿科病房中,空气质量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医院应使用高效过滤器和空气净化器来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和污染物。

定期检查和维护空调系统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应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以降低感染传播的风险。

3. 清洁与消毒病房的清洁和消毒应成为日常例行工作。

定期清洁床位、地面、墙壁和其他接触表面,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医院应确保清洁人员经过专门的培训,并提供必要的清洁设备。

4. 废物管理儿科病房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这些垃圾应该被正确处理和分类。

废物袋应妥善密封,并定期清理。

医院应规范废物管理流程,并与专业垃圾处理公司合作,确保垃圾的安全处理。

5. 感染控制培训医院感染控制培训对于医护人员至关重要。

医院应提供相关培训课程,包括个人卫生,感染控制措施和正确使用防护装备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医护人员对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6. 病患家属教育病患家属在儿科病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医院应该与他们合作,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包括手卫生、儿童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他们应该了解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和使用其他个人防护设备。

7. 经常清洁玩具和床位儿童在病房中通常会与玩具和床位接触,这些物品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

医院应定期清洁和消毒玩具,并确保床位和配套设备的清洁。

此外,医院还应提供适当的玩具,以保持儿童的心理和情感健康。

8. 感染监测和报告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检测儿科病房感染的发生率。

儿科内科住院部病房消毒流程

儿科内科住院部病房消毒流程

儿科内科住院部病房消毒流程
一、消毒前准备
1.准备消毒工具
(1)消毒液
(2)消毒布
2.确认患者情况
(1)确认患者是否需要转移
二、病房清洁
1.清洁表面
(1)用清洁剂擦拭表面
2.整理床铺
(1)更换床单、被罩等
3.清理垃圾
(1)清理废弃物品
三、消毒操作
1.开始消毒
(1)用消毒液擦拭病房各个角落
2.特殊物品消毒
(1)对特殊物品如器械等进行消毒处理3.通风
(1)打开窗户通风,加速空气流通
四、消毒完成
1.验收
(1)由专人验收消毒情况
2.记录
(1)记录消毒时间、消毒液浓度等信息3.宣布解除隔离
(1)如有隔离情况,宣布解除隔离。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
引言概述:
新生儿病房是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需要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来保护婴儿的健康。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正文内容:
1. 保持清洁环境
1.1 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的表面
1.2 清洁空气和水源,确保无细菌污染
1.3 建立垃圾处理制度,及时清理垃圾
2. 严格控制感染源
2.1 限制访客并加强访客的消毒要求
2.2 严格控制医护人员的进出,确保消毒措施得当
2.3 对进入病房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3. 有效隔离措施
3.1 根据病情严格隔离新生儿,防止交叉感染
3.2 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等
3.3 建立隔离病房,将感染儿童与正常儿童分开
4. 提高医护人员的消毒意识
4.1 定期进行消毒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
4.2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手套等
4.3 定期检查医护人员的消毒操作,确保操作规范
5.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和设备
5.1 选择适合婴儿的消毒剂,如酒精和过氧化氢
5.2 使用专业的消毒设备,如紫外线灯、臭氧消毒机等
5.3 定期检查设备的消毒效果,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结: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保持清洁环境、严格控制感染源、有效隔离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消毒意识以及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和设备,可以有效地预防交叉感染和保护婴儿的健康。

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正确实施,为婴儿提供一个安全、洁净的医疗环境。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一个重要的医疗环境,对于保护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防止感染和传播疾病,新生儿病房需要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新生儿病房消毒措施1.1 定期清洁消毒新生儿病房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以确保环境的卫生。

清洁消毒应包括地面、墙壁、床铺、婴儿用品等表面的清洁。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浓度和方法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同时,要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1.2 手部卫生医护人员进入新生儿病房前,必须进行手部卫生。

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充分清洁双手,确保手部彻底清洁。

医护人员应定期洗手,并避免长时间戴手套,以免滋生细菌。

1.3 消毒设备和器械新生儿病房的设备和器械应定期进行消毒。

例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消毒方法进行清洁,以防止交叉感染。

同时,医护人员要定期检查设备的消毒状况,确保消毒措施的有效性。

二、新生儿病房隔离措施2.1 感染性疾病隔离新生儿病房应设立感染性疾病隔离区域,将感染性疾病患儿隔离开来,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隔离区域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确保患儿得到适当的医疗护理,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2 呼吸道感染隔离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新生儿病房应设立专门的隔离区域,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医护人员应佩戴口罩,避免与患儿过于接近。

同时,要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3 消化道感染隔离对于消化道感染的患儿,新生儿病房应设立专门的隔离区域,以防止疾病传播。

医护人员应佩戴手套和口罩,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同时,要加强个人卫生,定期进行手部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3.1 防止感染传播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较弱。

因此,新生儿病房的消毒隔离措施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预防感染的传播。

通过定期清洁消毒和隔离措施,可以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为了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影响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的卫生和安全,需要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的标准格式。

二、消毒措施1. 消毒频率新生儿病房应每日进行消毒,包括清洁消毒和终末消毒。

清洁消毒应在每次使用后进行,终末消毒应在每天结束时进行。

2. 清洁消毒清洁消毒是指使用清洁剂和消毒剂对病房进行表面清洁和消毒。

具体步骤如下:a. 清洁表面:使用清洁剂擦拭病房内的桌面、椅子、床铺等表面,确保表面干净。

b. 消毒表面:使用消毒剂对病房内的表面进行消毒,包括桌面、椅子、床铺等。

根据消毒剂的说明书正确使用,并确保消毒剂充分接触表面。

c. 清洁设备:清洁使用过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并妥善存放。

3. 终末消毒终末消毒是指对整个病房进行全面的消毒。

具体步骤如下:a. 清洁表面:使用清洁剂擦拭病房内的所有表面,包括墙壁、地板、家具等。

确保表面干净。

b. 消毒表面:使用消毒剂对病房内的所有表面进行消毒,确保消毒剂充分接触表面。

c. 消毒空气:使用紫外线灯或者空气消毒器对病房内的空气进行消毒,确保空气清洁。

d. 清洁设备:清洁使用过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并妥善存放。

三、隔离措施1. 单间隔离新生儿病房应设立单间隔离区域,用于隔离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新生儿。

具体措施如下:a. 单间设置:确保隔离区域与其他区域彻底隔离,包括独立的入口和出口。

b. 隔离设施:隔离区域应配备独立的床铺、洗手间和婴儿护理设施。

c. 隔离措施:隔离区域内的医护人员应穿戴防护服,严格执行隔离措施。

2. 接触隔离对于患有接触传播疾病的新生儿,应实施接触隔离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a. 隔离设施:将患儿放置在独立的隔离区域,确保与其他新生儿保持一定的距离。

b. 隔离措施:医护人员应穿戴防护服,避免与患儿直接接触,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措施。

3. 飞沫隔离对于患有飞沫传播疾病的新生儿,应实施飞沫隔离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区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儿科:
袁海英
一、医院室内空气的消毒
• (一)、 Ⅱ类环境的空气消毒 • 1、Ⅱ类环境包括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 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 病房、血液病病区等。Ⅱ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 (15min.直径9cm平皿)。 • 2、可选用下述方法:Ⅱ类环境应使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手术室、:开机器30分 后即可达到消毒要求,以后每过15分开机1次,停机15分,至术 毕。重症监护病房等Ⅱ类环境:每日至少开机二次,每次30分, 可根据情况增加开机次数。
• (三)、Ⅰ类环境的空气洗消毒 • 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消毒方法见洁 净手术部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要求。 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医 院环境表面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医疗表面(如医疗仪器按钮或 把手、推车、牙床等);二是卫生表面(如地板、墙面、桌面 等)。
二、 医疗表面的清洁与消毒三、卫生表面的清洁• 1、卫生表面分为两大类:一是手很少接触的表面,如地面和天 花板;二是手经常接触的表面,如桌面、门把手、床栏杆、灯开 关、病房厕所的墙面、门帘、窗帘的边缘等。 • 2、进行卫生表面清洁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 3、卫生表面每日进行常规的清洁和除尘工作。采用湿式打扫, 必要时可采用清洁剂;日常不需要对卫生表面进行消毒。但患者 病床以及周围家具,不论其是否为感染性疾病患者,出院(或其 它原因离开)后,均应采用清洁剂进行彻底的清洁,必要时还需 要消毒,再采用清水清除残留的消毒剂。
• 3、注意事项:(1)所用消毒器的循环风量(㎥/h)必须是方便 体积的8倍以上。 (2)必须注意对消毒器的清洁,每日对进风 口和出风口窗页擦洗。每两周拆下外罩,取出过滤网清洗,并由 记录。 (3)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和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需要定期更换灯管和滤材,避免使用时间较长后,影响空气消毒 质量。
• 1、进行医疗表面清洁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 2、每天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对医疗表面进行湿式擦拭,当遇到 明显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所用的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 关要求。 • 3、特殊的仪器要提供维护和保养说明,内容必须包括仪器适合 使用的消毒剂、是否防水、一旦污染如何去除等内容,粘贴在仪 器表面显眼位置。 • 4、一般的低危医疗仪器(如听诊器、血压计、仪器按钮和把手 等)日常首先进行清洁,遇到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 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如60~90%的乙醇。
四、环境表面的消毒
• 1、当受到血液、体液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 清洁和消毒。用400mg/L—700mg/L擦拭,作用30分钟,用后的拖把 或抹布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净晾干备用。 • 2、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人污染的物表、地面,应先消毒,再清洗、消 毒或灭菌。朊毒体感染病人污染的物表、地面,应用100mg/L有效氯 消毒剂消毒或1mol/L氢氧化钠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至少作用15min, 并确保所有污染表面均接触到消毒剂。再按照一般污染的程序进行处 理。 • 3、甲类(鼠疫、霍乱)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肺炭疽、SARS、高致 病性禽流感)传染病病人污染的物表、地面,使用1000mg/L- 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擦,再按照一般污染的程序进行处理。
• (二)、Ⅲ类环境的空气消毒 • 1、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 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Ⅲ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 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 2、Ⅲ类环境消毒:主要是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根据气候条 件适时调节。也可采用Ⅱ类环境空气消毒方法或无人情况下使用 紫外线灯消毒。
• 5、推荐“覆盖保护”方法。当在不同患者之间医生带着手套操 作仪器或者仪器表面如牙椅治疗台和等把手,很可能被患者血液 体液污染或仪器表面很难清洁时,医疗仪器表面可以覆盖一次性 使用的薄膜、锡纸、防水纸等,要求一患者一更换。每隔患者诊 疗结束后,工作人员在手套摘除前,将覆盖物丢弃;在下一个患者 的诊疗工作前,医生进行完手部卫生后、戴手套之前,铺上新的 覆盖物。 • 6、发现医疗器械表面有明显的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在 采取“覆盖消毒”后,再采用清水擦抹清洁。 • 7、清洁医疗仪器表面的抹布应做到每清洁一个单位物品(物品 表面)一清洗,不得一块抹布连续擦抹两个不同的医疗仪器表面。 不同区域的抹布应做到专区专用。
• 4、洗拖把与抹布的水池应以高低水池加以 区分;需要采用水桶盛水来洗涤抹布时, 该水桶更换清水的指标不是视水的浑浊度, 而已清洁一个单位物品为更换依据,必要 时同一个清洁单位可以更换多次水。不同 区域的抹布和拖把应做到专区专用,并用 颜色加以标记;用后洗净,必要时还需要 消毒后再洗净,悬挂晾干,备用。 • 5、根据卫生表面的分类,清洁工作的频率 可以视患者的接触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如 手经常接触的卫生表面,可每隔2~4h清洁1 次;而非手经常接触的卫生表面,如墙面、 天花板等,可每周清洁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