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材料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d883f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0.png)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材料一、引言农用地分等定级是指根据农用地质量特征、农业生产功能和农用地发展要求,将农用地按照等级划分,并确定相应的利用和管理要求,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益。
农用地分等定级是农业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合理安排农业用地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用地分等定级方法1.土地质量指标土地质量是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指标,主要包括农田水利条件、土地深度、坡度、土层质地等指标。
例如,土地深度超过50厘米且土层质地均匀的农田属于一等地,土地深度在30厘米至50厘米之间的农田属于二等地,土地深度在20厘米至30厘米之间的农田属于三等地。
2.土壤肥力指标土壤肥力是农用地分等定级的重要指标,主要考察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PH值等。
例如,有机质含量超过2%且速效养分含量高于150毫克/千克的农田属于一等地,有机质含量在1%至2%之间且速效养分含量在100毫克/千克至150毫克/千克之间的农田属于二等地,有机质含量低于1%且速效养分含量低于100毫克/千克的农田属于三等地。
3.水分资源指标水分资源是农用地分等定级的重要指标,主要考察农田的灌溉条件和水源保障情况。
例如,具备完善的灌溉设施和保障灌溉水源的农田属于一等地,具备一定的灌溉设施或可获取可靠的灌溉水源的农田属于二等地,缺乏灌溉设施且无可靠的灌溉水源的农田属于三等地。
4.气候特征指标气候特征是农用地分等定级的重要指标,主要考察农田的日照、温度、降水等气候条件。
例如,日照充足、温度适宜、降水均匀的农田属于一等地,日照较少、温度偏低、降水不均匀的农田属于二等地,日照不足、温度偏高、降水不足的农田属于三等地。
三、农用地分等定级结果根据以上指标评价的结果,将农用地划分为一等地、二等地和三等地,并给出相应的利用和管理要求。
1.一等地一等地是农用地中质量最好的部分,具备优越的土地质量、土壤肥力、水分资源和气候特征。
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综述_高中贵
![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综述_高中贵](https://img.taocdn.com/s3/m/4fa48f98cc22bcd126ff0c60.png)
文章编号:1000-8462(2004)04-0514-06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综述高中贵,彭补拙(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江苏南京 210093)摘 要:农用地分等定级是个较复杂的问题。
近年国内虽然在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的理论及方法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认识还不统一,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将分等和定级两个不同概念模糊化。
文章对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概念内涵和分等定级研究的形势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回顾了国内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总结了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的主要方法体系,并对其中模拟作物产量法、限制因素法、综合指数法进行了详细论述。
文章最后对农用地分等定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力图使分等定级方法体系更为完整,为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实际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用地;分等;定级;综述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1 概念和内涵联合国粮农组织的AEZ(Agro-Ecological Zones)原理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国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工作。
AEZ方法是将气候图和土壤图等图件叠加生成农业生态区,作为评价土地生产潜力的基本空间单元,按照土地评价的方法揭示农业生态区(评价单元)的土地生产潜力[1-4]。
AE Z原理认为在地形和土壤等条件无限制的情形下,耕地的生产力是由气候条件决定的。
根据作物气候生产力计算模型,可以计算不同作物在地形、土壤等条件无限制情况下和一定的耕作制度、田间管理技术、劳动投入与物化劳动投入等条件下最大潜在气候生产力。
由于地形、土壤、灌溉、排水等条件的限制使作物的气候生产力下降,因此要根据地形、土壤、灌溉、排水等限制因子及其田制程度,对气候生产力进行修正,进一步计算耕地的光温水土潜在生产力。
土地的实际产出还受土地的生产投入水平,包括肥料的投入、病虫的防治、机械化水平以及田间管理等条件的限制,在对农用地分等定级时可以用这些限制性因素对生产潜力进行修正,计算出土地综合生产力。
土地分等定级实验报告(3篇)
![土地分等定级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ba7b6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2.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和方法,验证其在实际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期望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土地分等定级的概念、原则和方法;2. 掌握土地分等定级的技术流程;3. 分析土地分等定级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4. 评估土地分等定级的效果和可行性。
二、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管理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分等定级作为一种科学、合理、公正的土地资源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区域选择本次实验区域为我国某市某县,该县地处我国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农业发展较为发达。
实验区域总面积为100平方公里。
2. 实验方法(1)实地调查:组织实验团队对实验区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质量、土地权利、社会经济等数据。
(2)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建立土地分等定级数据库。
(3)模型构建:根据实验区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地分等定级模型,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4)土地分等定级:运用所构建的模型,对实验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分等定级。
(5)效果评估:对比实验前后土地利用情况,评估土地分等定级的效果。
3. 实验步骤(1)制定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内容、方法、时间、人员等。
(2)实地调查:组织实验团队对实验区域进行实地调查,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质量、土地权利、社会经济等数据的收集。
(3)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建立土地分等定级数据库。
(4)模型构建:根据实验区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地分等定级模型,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5)土地分等定级:运用所构建的模型,对实验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分等定级。
(6)效果评估:对比实验前后土地利用情况,评估土地分等定级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地分等定级结果根据实验区域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土地分等定级。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b2404843323968011c92bb.png)
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土地复垦项目建成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辽宁浩霖土地评估有限公司二○一五年七月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土地复垦项目建成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编制单位:辽宁浩霖土地评估有限公司编制人员:杨连晓袁宝编制日期:二○一五年七月目录1 评定范围与任务...................................................................................................................... - 1 -1.1 评定范围....................................................................................................................... - 1 -1.2 评定任务....................................................................................................................... - 1 -2 主要评定依据.......................................................................................................................... - 1 -2.1法律法规........................................................................................................................ - 1 -2.2 政策文件....................................................................................................................... - 2 -2.3 技术标准....................................................................................................................... - 3 -2.4 基础资料....................................................................................................................... - 3 -3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4 -3.1 土地平整工程............................................................................................................... - 4 -3.2 灌溉与排水工程........................................................................................................... - 4 -4 确定评定参数体系.................................................................................................................. -5 -4.1 标准耕作制度与指定作物和基准作物的确定........................................................... - 5 -4.2 因素指标区与评价因素体系的确定........................................................................... - 5 -4.3 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指数的确定............................................................................... - 8 -5 分等因素及土样化验............................................................................................................ - 10 -6 划分分等单元........................................................................................................................ - 10 -6.1 划分要求..................................................................................................................... - 10 -6.2 划分方法..................................................................................................................... - 11 -6.2 划分结果..................................................................................................................... - 11 -7 耕地等别确定........................................................................................................................ - 12 -7.1 自然等指数计算......................................................................................................... - 12 -7.2 利用等指数计算......................................................................................................... - 13 -7.3 利用等别划分............................................................................................................. - 14 -8 耕地等别评定结果................................................................................................................ - 14 -附图附图1:土地利用现状图(K51G089070)附图2:土地利用现状图(K51G090068)附图3:土地利用现状图(K51G090067)附图4: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CJ-001)附图5: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CJ-002)附图6: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CJ-003)附图7: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CJ-004)附图8:项目建成后农用地利用等别图(CJ-001)附图9:项目建成后农用地利用等别图(CJ-002)附图10:项目建成后农用地利用等别图(CJ-003)附图11:项目建成后农用地利用等别图(CJ-004)1 评定范围与任务1.1 评定范围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土地复垦项目位于楼房镇梨树沟村,汤山城镇龙泉村和汤山城镇龙升村,均为废弃砖厂。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材料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12a3e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b.png)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材料一、引言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是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农用地资源,需要对其进行分等定级,以便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保护和利用政策。
本报告将对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方法和意义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建议。
二、农用地分等定级方法1.土地质量评价:通过土壤肥力、透水性、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评价农用地质量,以确定其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和水平。
2.地理位置评估:考虑农用地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劣势,包括气候、水资源、地势等因素,以确定适宜进行何种农业生产。
3.管理措施评估:考虑农用地的管理措施,包括灌溉设施、排水设施、防护设施等,以确定其农业生产能力。
4.经济效益评估:通过对农用地各种作物的产量和市场价格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其经济效益。
三、农用地分等定级意义1.科学合理利用农用地资源:通过分等定级,可以根据土地质量和地理位置确定适合种植何种作物,以达到科学合理利用农用地资源的目的。
2.保护农用地生态环境:通过合理的分等定级政策,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3.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分等定级,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业向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四、农用地分等定级建议1.完善土地质量评价标准: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质量评价标准,充分考虑土壤肥力、透水性、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等因素,以准确评估农用地质量。
2.制定不同区域农业发展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制定相应的农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加强农用地管理:加强对农用地管理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保护农用地资源不被非法占用或破坏,提高农用地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4.推行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引导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五、结论通过对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研究和分析,可有效保护和利用农用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报告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650172f46527d3240ce095.png)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补充完善报告xxx国土资源局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二xxxx年x月目录一、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概况 (3)(一)地形地貌 (3)(二)气候水文 (4)(三)土壤状况 (5)(四)土地资源状况 (6)(五)社会经济状况 (6)二、目的与任务 (7)(一)目的 (7)(二)任务 (7)三、工作范围 (7)四、工作程序与步骤 (8)五、现阶段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 (9)六、方法的选择和确定 (11)七、提交成果 (13)(一)文字成果 (13)(二)图件成果 (13)(三)数据成果 (13)八、成果应用 (14)一、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概况(地方统计年鉴)德惠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松辽平原中部,地处东经125°14′-126°28′,北纬44°32′-45°51′区间,北及东北隔松花江与松原市扶余市、榆树市和舒兰市相望,东南与九台市相连,西南与长春市郊接壤,西隔伊通河与农安市毗邻,处在长春、哈尔滨、吉林三大城市重心上。
京哈铁路、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东北三条物流大动脉平行从区内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总面积为309600公顷,人均占有土地5.53亩。
全市辖4个街道、10个镇、4个乡,总人口为83.98万人。
(一)地形地貌(地方土壤志)德惠市位于天山~兴安岭地槽褶皱南缘。
地质构造属中生界和新生界。
中生界为侏罗系的中~上统基底,上覆巨厚的早~中白系。
晚白里系层面缺失。
新生界为第四系直接覆盖于中白至系构造上,第二层面缺失。
德惠市地貌,按成因分为剥蚀堆积地貌和堆积地貌。
剥蚀堆积地貌主要是起伏不平的中白里系和第四系地层在地壳不平衡运动中形成的低丘陵和平原区,分布在饮马河东岸的松花江、杨树、达家沟、夏家店、大青咀一带;堆积地貌主要是分布在相对下降的各河床两侧的河谷平原,有漫滩和一级阶地。
市境地处新华夏第二沉降带,松辽断陷的东南部隆起边缘,在白里纪沉积地层之上广泛沉积了第四纪地层。
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
![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https://img.taocdn.com/s3/m/f22a5b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d.png)
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
1.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评价土壤适宜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
常通过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等指标来评价土壤
肥力。
不同的土壤肥力水平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因
此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是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土壤适宜度,土壤适宜度是指土壤对农作物生长的适宜程度。
土壤适宜度的评价通常包括土壤质地、排水性、通气性、保肥保墒
能力等指标。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不同农作物的适宜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中,评价土壤适宜度是必不可少的。
3. 土壤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是指土壤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以及土壤是否受到污染的程度。
评价土壤环境质量通常包括土壤中
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情况、土壤污染程度等指标。
土壤环境质量
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品质和人体健康,因此在农用地质量分
等定级中,也需要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总的来说,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是一个综合考虑土壤肥力、土
壤适宜度和土壤环境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的过程。
通过科学的评价和
分级,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体健康。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a3df6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0.png)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一、评定目的和背景二、评定方法和过程1.调查和采样:我们首先对评定区域的耕地进行了调查,确定了评定样点。
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对样点进行采样,共采集了XX个土样。
2.实验室分析:采样后,我们将土样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以及土壤酸碱度和水分保持能力等。
3.等级划分:根据评价指标的分析结果,我们采用综合评分法将样点土地划分为不同的质量等级。
评分指标包括土壤质地、养分含量、酸碱度和水分保持能力等。
4.质量等别评定结果:根据评分结果,我们将评定区域的耕地分为一至五等,等级越高,表示耕地质量越好。
三、评定结果与分析我们按照评定方法和过程对样点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以下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1.一等耕地:占比15%,主要分布于评定区域的河谷地区,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含量丰富,酸碱度适中,水分保持能力良好。
适宜作为优质农田,适合种植高产优质作物。
2.二等耕地:占比30%,主要分布于评定区域的丘陵地区,土壤质地中等,有机质含量适中,养分含量较丰富,酸碱度适中,水分保持能力较好。
适宜作为一般农田,适合种植常规作物。
3.三等耕地:占比25%,主要分布于评定区域的山地地区,土壤质地偏重,有机质含量较低,养分含量一般,酸碱度偏酸,水分保持能力较差。
适宜作为基本农田,适合种植经济作物。
4.四等耕地:占比20%,主要分布于评定区域的旱地地区,土壤质地较重,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含量较少,酸碱度较酸,水分保持能力差。
适宜作为边陲农田,适合种植林果作物。
5.五等耕地:占比10%,主要分布于评定区域的荒滩地区,土壤质地重,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养分含量贫乏,酸碱度极端,水分保持能力极差。
不适宜作为耕地,建议进行改良或退耕还林还草。
四、评定结果建议1.针对一等和二等耕地,建议加强土壤肥力管理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
2.对于三等和四等耕地,建议开展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工程,提高耕地质量,并适当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2d7ce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0.png)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一、引言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由于农用地的重要性,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农用地的分等定级是农地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决定农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
本报告将对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意义和推进过程进行探讨。
二、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本原则1.依据农用地的土壤肥力和地理位置进行分级:土壤肥力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条件,而地理位置则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将土壤肥力和地理位置作为农用地分级的基本原则,可以更好地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规划和布局。
2.综合考虑农用地的面积和其它影响因素进行评估:除了土壤肥力和地理位置,农用地的面积也是影响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面积的农用地往往能够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因此,在进行农用地分等定级时,应综合考虑农用地面积和其他相关因素,以实现科学、全面的评估。
三、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方法1.土壤理化指标测定法:通过对农用地土壤样本的采集,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如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
依据测定结果,可以对不同土地的肥力进行评估,从而进行分等定级。
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对农用地进行遥感监测和空间数据分析。
通过获取农用地的空间分布情况、地形地貌等信息,结合土壤肥力测定的数据,可以进行农用地的定级。
四、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意义1.指导农业规划和布局:通过农用地分等定级,可以了解各地农用地的肥力和地理位置,有助于进行科学合理的农业规划和布局。
例如,将肥沃的农用地用于发展粮食作物生产,将地理位置靠近市场的农用地用于发展果蔬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
2.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根据不同等级的农用地特点,在各类等级农用地内进行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
例如,将肥沃的农用地用于发展商品作物种植,将较贫瘠的农用地用于发展畜牧业或草地养殖等。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c673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e.png)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一、引言农用地是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村经济稳定和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农用地资源,确保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精确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十分重要。
本报告旨在分析农用地的分等定级情况,为农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背景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防止农药残留、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农业部门都要进行农用地的分等定级工作,以保护农用地资源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分等定级标准农用地的分等定级标准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肥力、水源条件等;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用地产出率、农产品价值等;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强度、农业区划划定等。
在农用地分等定级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综合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四、农用地分等定级情况分析根据各地的调查和统计数据,我国农用地的分等定级情况如下:1.自然因素分等情况根据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和水资源情况等指标,各地将农用地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等等。
2.经济因素分等情况根据农业用地产出率、农产品价值等经济指标,各地将农用地划分为高产区、中产区、低产区等。
3.社会因素分等情况根据土地利用强度(如年种植周期、退耕还林等)和农业区划划定等社会指标,各地将农用地划分为重点开发区、一般开发区等。
五、问题与建议在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准确等。
为此,建议:1.加强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确保各地的分等定级标准一致性。
2.优化数据采集和统计工作,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加强农用地分等定级结果的应用,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六、结论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是农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红河县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
![红河县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a46703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9.png)
红河县农⽤地分等定级研究红河县农⽤地分等定级研究沈映政1,费丽娜1,张洪1(1.云南国⼟资源职业学院,云南昆明 652501)摘?要:以红河县为例,根据农⽤地定级规程,采⽤德尔菲法和修正法对构建农⽤地定级指标体系以及确定指标值和权重的思路与⽅法进⾏了研究;并采⽤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农⽤地进⾏定级。
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的农⽤地被划分为4级,⾯积分别占总⾯积的2.43%、16.46%、56.06%和25.04%;②农⽤地级别从⾏政中⼼向四周呈降低趋势,其受城市中⼼、交通条件、海拔的影响显著;③⼟地分布呈相互交错态势。
关键词:定级指标体系;农⽤地;修正法中图分类号:P208 ⽂献标志码:B⽂章编号:1672-4623(2019)03-0097-02收稿⽇期:2017-06-23。
项⽬来源:云南省应⽤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2013FB082)。
doi:10.3969/j.issn.1672-4623.2019.03.028农⽤地分等定级是在⼟地适宜性分析基础上进⾏的⼟地⽣产潜⼒与现实⽣产⼒的综合评价,是科学建⽴⼟地市场政策的依据,同时也是科学量化农⽤地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的重要⼿段,对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基本农⽥保护制度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是⼟地评价⼯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虽然在农⽤地分等定级研究中取得了⼀定成果,但由于我国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因此⽬前尚⽆法完全满⾜我国经济发展要求。
本⽂以云南省红河县为例,参照TDT 1005-2003《农⽤地定级规程》[2],采⽤⼀系列分析⽅法,对红河县的农⽤地进⾏了分级研究。
其⽬的是要掌握红河县的农⽤地质量差异状况,综合评价农⽤地的相对质量优劣,划分⼟地级别,为今后红河县农⽤地的开发利⽤提供控制依据,以提⾼农⽤地管理的科学性。
1研究区概况红河县地处云南省南部,国⼟⾯积为2 057 km 2。
县境内沟壑纵横、峰峦起伏,地势中部⾼、南北低,96%的地区为⼭地,平均海拔为1 000~2 000 m ,最⾼海拔为2 745.8 m ,是东南部的么索鲁玛⼤⼭主峰,最低海拔为259 m ,是东北边缘的曼车渡⼝。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pdf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pdf](https://img.taocdn.com/s3/m/0a26f2b4ad51f01dc281f1ab.png)
资发 [2014]88 号)。
-2-
2.3 技术标准
( 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TD/T 1033 — 2012;
( 2)《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TD/T1011-1013 — 2000;
(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1014 — 2007;
4.3 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指数的确定 ............................................................................... - 7 -
5 分等因素及土样化验 .............................................................................................................. - 8 -
2 主要评定依据
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 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 7)《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 8)《辽宁省基本农田保护办法》;
(国土资发 [2012]55 号);
( 4)《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
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2]63 号);
( 5)《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12]99 号);
( 6)《国土资源部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
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土地复垦项目 建成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方案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596b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d.png)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方案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方案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或农村集体建设的土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些农村地区的农用地逐渐进入城市化建设的范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用地的利用和保护问题。
对于农用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分等定级和估价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本文将简要介绍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方案。
一、农用地分等定级农用地分等定级是将所有农用地按照其生产潜力、土地资源利用绩效、农业生产质量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等级。
分等定级的目的是建立农用地分级制度,使土地利用更加合理,农业生产更高效,科学分析农村土地类型和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土地管理政策,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农用地分等定级通常是根据土地的平均产量、土壤肥力、灌溉条件、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等指标进行评估,将其划分为一定数量的等级,通常分为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等。
在农用地分等定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项工作,包括现场调查、数据分析、评估等。
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分等定级方案,从而达到以农业生产潜力为依据,调整耕作制度、改进土地利用方式的目的。
二、农用地估价方案农用地估价是在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上,通过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等多种方法,根据土地的用途、地理位置、土地价格、土地类型、土地质量等综合因素,对土地进行价值评估,确定其市场化价格。
在实际估价过程中,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包括现场考察、数据采集和分析,然后根据估价方法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估价。
通常情况下,估价结果会依据土地的分类,在不同市场条件下提出不同的价格。
农用地估价工作是土地管理和土地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对确定土地转让及其价格,土地重分类、土地补偿、土地征收补偿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通过估价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土地流转、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方案是保护农用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工作。
通过分等定级和估价,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农用地,实现农业生产高效节能、资源环保、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东北农用地分等技术报告
![东北农用地分等技术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ecd5f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6.png)
东北农用地分等技术报告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该地区拥有广阔的农用地面积,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地形、水文条件、土地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该地区的农用地存在着不同的等级和价值。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这些农用地,需要对其进行分等技术研究。
一、东北农用地的分等标准东北地区的农用地分等标准主要包括土地质量、农业气候条件、灌溉条件和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将农用地分为以下五个等级:1. 一等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可供高产优质农作物生产。
2. 二等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但受气候条件限制,仅适宜生产一定范围的农作物。
3. 三等地:土壤较肥沃,但受水源和气候条件限制,只能生产低产的农作物。
4. 四等地:土壤贫瘠,水源不足,气候条件恶劣,农作物产量极低。
5. 五等地:土地荒地或沙地,水源极度匮乏,无法种植任何农作物。
通过以上等级的划分,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不同等级农用地的特点,以便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农业生产计划和管理措施。
二、东北农用地的分等技术1. 土壤调查:对农用地进行土壤调查,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测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pH值、铵盐和硝酸盐含量等指标,进一步界定农用地的等级。
2. 农业气候条件分析:针对农业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不同农用地的等级。
在分析农业气候条件时,需要考虑的指标包括日照时间、降雨量、积温和空气湿度等。
3. 水文调查:通过水文调查,了解农用地的水源状况,以及对农用地进行灌溉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在水文调查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水量、水质和水源的距离等。
4. 农业生产技术调查:针对不同农业生产技术进行调查,划分农用地的等级。
在进行农业生产技术调查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耕作方式、种植方式、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
三、东北农用地的分等技术应用农用地的分等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土地规划、土地管理、土地交易等多个方面。
在农业生产方面,可以针对不同等级的农用地,采取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用地的产出。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0bf68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1.png)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一、引言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是对农田土壤质量进行科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的耕地质量等别进行评定,并提供详尽的评价结果和建议。
二、评定方法本次耕地质量等别评定采用了综合评价法,结合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从土壤肥力、土壤质地、土壤排水、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等方面对耕地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价。
三、评定结果1.土壤肥力等级评定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结合土壤肥力指标,将耕地划分为五个等级:优良、较好、中等、较差和差。
其中,优良等级的耕地占全区总面积的40%,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和平原地区,具有较高的肥力和较好的农业生产潜力。
较差和差等级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肥力较差,需要加强耕地管理和改良。
2.土壤质地等级评定土壤质地是农田土壤的重要性质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结果,将耕地的土壤质地划分为砂质、壤质和粘质三个等级。
其中,壤质土壤占比最高,适宜农作物生长;砂质土壤排水性较好,但保水能力较差;粘质土壤保水能力较好,但排水性较差。
3.土壤排水等级评定土壤排水是耕地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根系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实地调查和地形特点,将耕地的排水状况划分为良好、一般和较差三个等级。
良好排水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和河谷地带,排水能力强,适宜农作物生长。
一般和较差排水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排水能力较差,易积水。
4.土壤酸碱度等级评定土壤酸碱度是耕地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和肥效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将耕地的土壤酸碱度划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三个等级。
中性土壤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生长,而酸性和碱性土壤则对某些农作物的生长不利。
5.土壤有机质等级评定土壤有机质是农田土壤中的重要养分,对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将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技术简报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技术简报](https://img.taocdn.com/s3/m/8967954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1.png)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技术简报篇一哎呀,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这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
这事儿可真是不简单呐!先说说为啥要搞这个项目吧。
咱们国家那可是农业大国,土地就是咱农民的命根子。
可这土地也有好有坏不是?这分等定级和估价,就是要给每一块农用地都整明白,看看它们到底啥价值,啥等级。
就拿咱们调查的几个村子来说,那差别可大了去了!有的地,土壤肥沃得很,种啥都长得旺,这就是一等的好地。
可有的地,土薄石头多,收成自然就差些,等级也就低了。
你说这要是不弄清楚,能行?再说这数据,咱们可是下了大功夫。
光测量土地面积,就跑了不知道多少趟。
还有那土壤的成分分析,得精细到啥程度?就跟给人做体检一样!咱有一组数据,比如说某村的一块地,面积 5 亩,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分别是多少多少。
这数据可不是随便来的,那都是专业人员一次次采样、化验得出来的。
那咱弄清楚这些有啥用?这用处可大了!比如说,政府要搞农业补贴,总不能一刀切吧?等级高的地少补点,等级低的地多补点,这才公平合理嘛!还有那些想流转土地的,心里也有个底,知道该出多少钱。
接下来,咱们还得继续努力。
得把这成果推广开,让更多的人知道,让这项目真正发挥作用。
你说是不是?总之,这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那就是给咱农用地穿上了“明白衣”,让咱心里亮堂堂的!篇二嘿,各位!今天来给大家讲讲这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绝对让你大开眼界!咱先想想,为啥要操心这事儿?你看啊,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农用地也有它的独特之处。
有的地适合种粮食,有的地适合种水果,这就得搞清楚它们的等级和价值,才能合理利用,对吧?咱去实地考察的时候,那场景可有意思了。
在一个村里,老张指着一块地说:“这块地我种了几十年,那产量一直杠杠的!”旁边的老李却摇头:“我那块地可就不行咯,累死累活也收不了多少。
”这就是差别啊!再看看我们收集的数据,那叫一个详细。
比如说,有个地方的土壤酸碱度是多少,含水量咋样,能种啥不能种啥,一目了然。
农村分类定级情况汇报
![农村分类定级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90b989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6.png)
农村分类定级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村分类定级情况也得到了有效的
改善和管理。
下面,我将对农村分类定级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农村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定级工作。
根据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我们将农村地区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在这一工作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确保了分类定级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其次,我们对不同等级的农村地区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针对不
同等级的农村地区,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支持,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水平提高。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地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农村地区的管理和服务。
我们建立了健全的管理体系,
加强了对农村地区的监督和指导,确保了各项政策和措施的有效实施。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农村地区的服务,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分类定级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管理和服务,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
总的来说,农村分类定级情况的汇报表明,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
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4b4056f524ccbff0218446.png)
土地整顿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1项目概括1.1 工作背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出处于人口增添、全世界变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度加速等原由,而惹起的土地利用、耕地减少和人地矛盾等问题将更为突出。
为认识决吃饭问题和经济的可连续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特别重视土地管理工作,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目前以致此后一个期间内领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这是一个拥有十分重要意义的战略措施。
中共中央【1997】11 号又件明确指出:“各地要鼎力总结和推行土地整理的经验,依照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的要求,经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顿,搞好土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添有效耕地面积,改良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也将土地开发整理、实现耕地总量动向均衡提到议事日程。
据领土资源部统计, 2001 年至 2006 年.中央30%分红累计近300 亿元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已所有用于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在增添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润和改良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跟着土地整理宽泛睁开,土地整理后不一样利用方式下的土地质量重估工作也不停增强。
土地整理项目决议能否正确、规划设计能否合理、预期目的和利润可否实现,都需要经过土地整理后土地质量重估进行评论。
评定土地等级是法律给予领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农用地分等定级是依据农用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对农用地的质量好坏进行综合评定,并区分等别、级别。
本项目的工作对象主要为因实行各级各种土地整顿项目(包含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三个方面)新增添和质量提高的耕地。
实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目的为:量化土地整顿项目的实行对提高农用地粮食生产能力方面的贡献,确立新增耕地和质量提高耕地的等别 ;调整经过优化设计、工程施工后、生产能力获取大幅度改良的原有耕地的等别,为耕地占补均衡等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实行供给技术支持。
1.2 项目所在县域概略1.3 工作任务和目标(1)项目任务①拟订项目区基本农田整理的目标、任务和目标。
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a6b3e59168884868762d697.png)
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的目的、任务、对象、内容、程序、方法、成果要求、成果的检查验收、成果更新和应用,以及建立技术档案等。
本规程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9月);2.《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3.《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1997年10月7日发布)。
第一篇总则3总则3.1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目的与任务3.1.1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目的农用地分等定级的主要目的是:a)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农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统一、严格管理,提高农用地管理水平提供依据;b)为科学量化农用地数量、质量和分布,实施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提供依据;c)为理顺土地价格体系、培育完善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产合理配置,开展土地整理、土地征用补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等工作提供依据;d)为实行农业税制改革,公平合理配赋征收农业税提供依据。
3.1.2农用地分等定级的任务根据农用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对农用地的质量优劣进行综合评定,并划分等别、级别。
3.2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对象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工作对象是行政区内现有农用地和宜农未利用地,不包括自然保护区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永久性林地、永久性牧草地和永久性水域。
3.3农用地分等定级的体系农用地分等定级采用“等”和“级”两个层次的工作体系。
3.3.1农用地等农用地等别是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稳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
农用地等别划分侧重于反映因农用地潜在的(或理论的)区域自然质量、平均利用水平和平均效益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
市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技术报告
![市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技术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3bbf483bceb19e8b8f6ba76.png)
市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技术报告一、xx市的自然及社会经济基本概况xx市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邯郸市区的西北部,地处北纬36°30'—37°00',东经113°45'—114°22',东与邯郸县、永年县相连,西与涉县及山西省左权县接壤,南邻磁县、峰峰矿区,北靠沙河市,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55公里,总土地面积1819.1平方公里,市辖22个乡镇502个村。
(一) 自然资源状况1、地质地貌xx市居太行山隆起与华北沉降带之间的过渡地带,构造比较简单,地层由西北向东南、东北倾斜,所以地势是西北高,东北低,局部地区由于地质断层使地层复杂化、西北部的阳鄄、庙上、马头店乡分布有太古界、赞皇群的古地层,列江、阳鄄两乡与山西接壤的地带分布有太古生界寒武系地层。
管陶、柳河、只庄、贺近和焦寺乡的北部山区,以及南山沟刘庄、西三乡和冶陶、崔炉两乡的北部,主要分布有古生界寒武系地层或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的并层。
东部地区从石门—郭二庄—会兰村—高村—下团城—上泉—东孔壁一线以东地区,分布有古生界石炭二迭系地层,其中石炭系地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野河安庄的粟山,周庄一带以及康二城以北,清化乡的东部地带。
东南部的鼓山为寒武系地层。
全市除以上所属的中间地带外,包括矿山、寺庄、焦寺、团城、贺赵、百官、石洞、徘徊、阳邑、下白石、磁山、崇义等乡镇,主要分布有古生界奥陶系地层,同时零星分布有燕山期火成岩地层,是全市铁矿的主要产区,面积较大的矿点有矿山铁矿、后山铁矿、磁山铁矿等。
全市广大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内的地质表层,集中分布有第四纪的风成黄土复盖,南河、北河、马会河内是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的河床冲积物,沙、砾、卵石地层分布。
xx市的主要地貌可分为中低山,低山丘陵,山间盆地三种类型。
(1) 中低山,占总土地面积的29.7%,可分为①中切割中山、海拔1000-1890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列江、阳鄄、庙上、马店头、活水等乡的北部,岩石主要是,上部为石灰岩、中间夹有紫色页岩、下部为石英砂岩,另外还有零星分布的斑状闪长岩、凝灰岩,局部有洪积物的残留物,水土冲刷严重,这部分占总土地面积15.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土地复垦项目建成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辽宁浩霖土地评估有限公司二○一五年七月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土地复垦项目建成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编制单位:辽宁浩霖土地评估有限公司编制人员:杨连晓袁宝编制日期:二○一五年七月1 评定范围与任务...................................................................................................................... - 1 -1.1 评定范围....................................................................................................................... - 1 -1.2 评定任务....................................................................................................................... - 1 -2 主要评定依据.......................................................................................................................... - 1 -2.1法律法规........................................................................................................................ - 1 -2.2 政策文件....................................................................................................................... - 2 -2.3 技术标准....................................................................................................................... - 3 -2.4 基础资料....................................................................................................................... - 3 -3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 3 -3.1 土地平整工程............................................................................................................... - 3 -3.2 灌溉与排水工程........................................................................................................... - 4 -4 确定评定参数体系.................................................................................................................. - 4 -4.1 标准耕作制度与指定作物和基准作物的确定........................................................... - 4 -4.2 因素指标区与评价因素体系的确定........................................................................... - 4 -4.3 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指数的确定............................................................................... - 7 -5 分等因素及土样化验.............................................................................................................. - 8 -6 划分分等单元.......................................................................................................................... - 8 -6.1划分要求........................................................................................................................ - 8 -6.2划分方法........................................................................................................................ - 9 -6.2划分结果........................................................................................................................ - 9 -7 耕地等别确定.......................................................................................................................... - 9 -7.1 自然等指数计算........................................................................................................... - 9 -7.2 利用等指数计算......................................................................................................... - 10 -7.3 利用等别划分............................................................................................................. - 11 -8 耕地等别评定结果................................................................................................................ - 11 -附图1:土地利用现状图(K51G089070)附图2:土地利用现状图(K51G090068)附图3:土地利用现状图(K51G090067)附图4: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CJ-001)附图5: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CJ-002)附图6: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CJ-003)附图7: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CJ-004)附图8:项目建成后农用地利用等别图(CJ-001)附图9:项目建成后农用地利用等别图(CJ-002)附图10:项目建成后农用地利用等别图(CJ-003)附图11:项目建成后农用地利用等别图(CJ-004)1 评定范围与任务1.1 评定范围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土地复垦项目位于楼房镇梨树沟村,汤山城镇龙泉村和汤山城镇龙升村,均为废弃砖厂。
地理坐标为:东经124°08′—124°30′,北纬39°59′—40°23′。
项目区所在图幅号为K51G089070、K51G090067、K51G090068。
项目区建设规模为28.2852公顷。
项目实施后,实际新增耕地23.7019公顷,耕地类型均为旱地。
1.2 评定任务本次评定的主要任务为:(1)收集整理耕地质量分等和土地整理复垦实施资料;(2)调查耕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和耕地利用、经营变化资料;(3)确定建成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参数体系及其记分规则;(4)编制分等单元及其因素分值图和计算耕地质量等别指数;(5)评定建成后耕地质量等别并形成文字和图件成果。
2 主要评定依据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7)《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8)《辽宁省基本农田保护办法》;(9)《辽宁省耕地质量保护办法》。
2.2 政策文件(1)《国土地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76号);(2)《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综[2011]128号)(3)《国土地资源部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55号);(4)《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5)《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99号);(6)《国土资源部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08号);(7)《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8)《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9)《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4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4]8号);(10)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辽宁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三个平台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辽国土资发[2012]248号);(11)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2014年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工作的通知》(辽国土资发[2014]87号);(12)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相关工作的通知》(辽国土资发[2014]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