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6内分泌科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汇总
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门诊)
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门诊)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2007)。
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等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应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07年)。
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 (200mg/d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200mg/dl)。
(二)证候诊断(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水谷不消,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⑤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⑥气阴两虚证: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虚浮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⑦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耳轮干枯,面色黧黑;畏寒肢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阳痿,面目浮肿,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精品】26内分泌科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版)汇总
26内分泌科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版)汇总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
一、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 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2 型糖尿病(ICD-10 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2007)。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13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主证肝胃郁热证(消渴病前期、早期)阴虚火旺证(消渴病早期)气阴两虚证(消渴病中期)阴阳两虚证(消渴病后期)兼证瘀血证痰湿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 型糖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
(四)建议标准住院日≤14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2 型糖尿病)的患者。
2.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的入院指南》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排除消渴病痹证及消渴肾病者,因其需进入相关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全血细胞分析,血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心肌酶谱,肌钙蛋白 I,血酮体、血乳酸、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干化学血糖快速定量。
测量身高、体重、BMI、血压等指标;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 2 小时、睡前、必要检测夜间 0 时、凌晨 3 时等时间点的血糖),动态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口服糖耐量试验和同步胰岛素和/或 C 肽释放试验;胸部正侧位片+心胸比、心电图、腹部超声。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导言: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为了规范和提高我国T2DM的防治工作,中国糖尿病学会于2017年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旨在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防治方案。
定义和诊断:指南明确了T2DM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T2DM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的疾病。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试验结果。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高血压等,还可以根据随机血糖来进行诊断。
预防和干预:指南强调了T2DM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糖耐量受损(IGT)和糖尿病前期(IFG)患者,密切关注饮食结构、体重管理和合理运动,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在干预过程中,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运动锻炼,同时避免脂肪摄入过多。
药物治疗:对于确诊的T2DM患者,指南提供了药物治疗的方案。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胰岛素增敏剂、促胰岛素分泌剂和胰岛素等药物。
根据个体的情况和疗效评估,医务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并定期进行疗效监测,调整治疗方案。
并发症防治:指南还强调了T2DM的并发症的防治。
长期高血糖对人体多个脏器和系统产生损害,尤其是眼、肾、神经和心血管系统。
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肾功能监测、神经系统评估,并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
个体化管理:指南还强调了个体化管理的重要性。
每个患者都有其独特的病情和生活方式,需要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务人员应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等方面综合考虑,并与患者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目标和计划。
结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防治方案。
通过有效的预防、干预和药物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生理病理的改变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伴有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以糖尿病代谢紊乱为主,包括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全身性疾病。
它的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和糖尿,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衰弱等锭状。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变过程中容易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急性病变,并发心血管、肾、视网膜及神经等慢性病变更是普遍。
由于当今许多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得到控制,而糖尿病发病率高,其死亡率、致残率亦高,故在发达国家已将其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
古代关于糖尿病的记载,最先见于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埃及、希腊、罗马及印度,约有一千余年至数千年的历史。
在这些古代文献中,以中国古代对糖尿病知识的记载极为丰富。
祖国医学称糖尿病为“消渴病”,亦有“消瘴”、“肺消”、“三消”、“消中”、“上消”、“中消”、“下消”等名称,但以“消渴病”命名最为通用。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 ZYYXH/T3. 1~3.15-2007)。
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等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应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07年)。
空腹血糖(FPG)≥7.0mmol/L (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 (200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200mg/dl)。
(二)证候诊断1.主证(1)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消渴病中医诊疗方案) 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一、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 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2 型糖尿病(ICD-10 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ZYYXH/T3.1~3.15—2007)。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 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 型糖尿病)诊疗方案”(见附件)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临床常见证候:①阴虚热盛证:主症:咽干口燥,心烦畏热。
次症:渴喜冷饮,多食易饥,溲赤便秘。
舌脉:舌红苔黄,脉细滑数,或细弦数。
②湿热困脾证:主症:胸脘腹胀,或食后饱满,头身困重。
次症:体形肥胖,心胸烦闷,四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而数。
③气阴两虚证:主症:咽干口燥,倦怠乏力。
次症: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溲赤便秘。
舌脉:舌红少津液,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
④气虚夹湿证:主症:神疲乏力,或食后倦怠,少气纳呆。
次症:体形肥胖,心胸烦闷,四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
舌脉:舌淡苔白腻,脉滑。
⑤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主症:神疲乏力,咽干口燥,腰膝酸冷,或手足畏寒,夜尿频多。
次症: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自汗易感,气短懒言,颜面肢体浮肿,尿多浊沫,或小便量少,男子阳痿,女子性欲淡漠,大便干稀不调。
舌脉: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⑥血瘀脉络证主症:胸痛,胁痛,腰痛,背痛,部位固定,或为刺痛,肢体麻木,疼痛夜甚。
次症:肌肤甲错,口唇紫暗,面部瘀斑,健忘心悸,心烦失眠。
舌脉:舌质暗,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纡曲,脉弦,或沉而涩。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7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二版)》(吕仁和、赵进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临床上凡消渴病患者,出现泡沫尿(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异常增高),或出现水肿、眩晕(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或伴有视瞻昏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应考虑到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
同时应注意排除淋证和肾风、肾水、支饮、心悸、眩晕等病证(泌尿系感染和多种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以及心功能衰竭、高血压病)引起的尿蛋白增高、肾功能损伤的原因。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颁发的《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专家共识(2016年版)》及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颁布的《CKD 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12)》。
临床诊断依据:(1)有明确糖尿病病史;(2)尿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3mg/mmol(30mg/g)或尿白蛋白排泄率(AER)≥30mg/24h(20ug/min)。
因尿白蛋白排泄受影响因素较多,需在3~6个月内复查,3次结果中至少2次超过临界值,并且排除影响因素如24h内剧烈运动、感染、发热、充血性心力衰竭、明显高血糖、怀孕、明显高血压、尿路感染,可做出诊断;(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损害;(5)eGFR(CKD-EPI公式)> 30 mL/min/1.73m2。
※糖尿病肾病eGFR(CKD-EPI公式)< 30 mL/min/1.73m2请遵照“慢肾衰”诊疗方案。
(二)证候诊断1.本虚证候:(1)肺脾气虚:气短乏力,动则气促,自汗,易外感,纳差便溏。
舌胖有齿痕苔薄白,脉弱。
(2)脾肾气虚:气短乏力,腰膝酸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
舌淡胖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3)肝肾阴虚:形体消瘦,潮热汗出,或盗汗,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咽干口渴,目睛干涩,大便干结,腰膝酸软,眩晕耳鸣。
消渴病(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消渴病(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诊断:消渴病(TCD编码:BNV060)西医诊断: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下降或尿糖增高等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有些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在中年发病以后,且嗜食膏粱肥厚,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应该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西医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WHO专家咨询委员会对DM的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
(1)DM症状(多尿、多饮及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并且随机(餐后任何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或(2)空腹(禁热量摄入至少8小时)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3)口服葡萄糖(75g脱水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中2小时的血浆葡萄糖(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
注:在无引起急性代谢失代偿的高血糖情况下,应在另一日重复上述指标中任何一项,以确定DM的诊断,不推荐做第三次0GTT测定。
(二)证候诊断痰(湿)热互结证症状:形体肥胖,腹部胀大,口干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脘腹胀满,易饥多食,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
或见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软,倦怠乏力,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
热盛伤津证症状: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
气阴两虚证症状:咽干口燥,口渴多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白干或少苔,脉弦细数。
并发症期肥胖型与非肥胖型T2DM日久均可导致肝肾阴虚或肾阴阳两虚,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发生死亡。
肝肾阴虚证症状:小便频数,浑浊如膏,视物模糊,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口干咽燥,多梦遗精,皮肤干燥,雀目,或蚊蝇飞舞,或失明,皮肤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
消渴(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消渴(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消渴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胃、肾。
其病机主要在于阴精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主要是指西医学的糖尿病。
一、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1.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2.如果患者“三多”症状不著,但若中年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赙,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
雀目、疮痈等病症者,应考虑消渴的可能性。
3.由于本病的发生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二)西医诊断依据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满足以上三项标准中的两项。
二、治疗(一)中医辨证治疗 1 .肺热津伤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或洪数。
症候分析:肺热炽盛,耗液伤津,故口干舌燥,烦渴多饮,肺主治节,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津,直趋于下,故尿频量多。
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或洪数是内热炽盛之象。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例方:消渴方。
花粉12g 黄连6g 生地12g 麦冬10g 葛根10g 天冬15g 知母12g 党参15g 丹参15g 2.胃热炽盛症状:消谷善饥,口渴,尿多,大便干燥,形体消瘦,舌红,苔黄,脉滑实有力。
症候分析:胃火炽盛,腐熟水谷力强,故多食善饥。
阳明热盛,耗伤津血,无以充养肌肉,故形体消瘦。
胃津不足,大肠失其濡润,故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实有力是胃热炽盛之象。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基本诊疗路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基本诊疗路径(门诊试行)一、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基本诊疗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ZYYXH/T3.1~3.15—2007)以及《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
(1)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2)部分患者“三多”症状不著,但若于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证者,应考虑消渴可能。
(3)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确诊。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07年)《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
(1)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临床常见证型:阴虚热盛型;肾阴亏虚型;湿热困脾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血淤水停型。
消渴病中医诊疗方案汇总
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诊断方案(优化)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局限性,以及机体靶组织或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减少,引起旳以血糖水平升高,可伴有血脂异常等为特性旳代谢性疾病。
一、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旳《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做为诊断原则。
1、临床体现:多饮、多尿、多食,形体消瘦等为重要根据或中年后来发病,嗜食膏梁厚味,形体肥胖,伴有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考虑消渴病旳也许。
2、血糖检查: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耐量实验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分型1、痰(湿)热互结证症状:形体肥胖,腹部胀大,口干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脘腹胀满,易饥多食,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小陷胸汤(《伤寒论》)加减。
全瓜萎、半夏、黄连、枳实、马齿苋加减:口渴喜饮加生石膏、知母;腹部胀满加炒莱菔子、焦槟榔。
偏湿热困脾者,治以健脾和胃.清热祛湿.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
2、热盛伤津证症状: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
治法:清热生津止渴。
方药:糖宁1号方加减天花粉、石膏、黄连、地黄、太子参、葛根、麦冬、乌梅、大黄、鬼箭羽、马齿苋、玄参、知母3、气阴两虚证症状:咽干口燥,口渴多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白干或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糖宁2号方加减天花粉、葛根、麦冬、茯苓、乌梅、黄芪、西洋参、黄精、鬼箭羽、白术加减:倦怠乏力甚重用黄芪;口干咽燥甚重加麦冬、石斛。
(二)兼夹证1、兼痰浊症状:形体肥胖,嗜食肥甘,脘腹满闷,肢体沉重,呕恶眩晕,恶心口黏,头重嗜睡,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
方药: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27 内分泌科 消渴病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出版)。
(1)病史:有消渴病,或消渴病久治不愈病史。
(2)主要症状: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等。
(3)主要体征:震动觉、压力觉、痛觉、温度觉 (小纤维和大纤维介导)的缺失,以及跟腱反射消失。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4)辅助检查:物理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异常改变,QST和NCS中至少两项异常。
(5)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和/或体征的其他神经病变。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3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1)明确的糖尿病病史。
(2)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
(3)临床症状和体征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相符。
(4)有临床症状(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者,以下5项检查(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中任1项异常;无临床症状者,5项检查中任 2项异常,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5)排除诊断:需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神经病变,如颈腰椎病变(神经根压迫、椎管狭窄、颈腰椎退行性变)、脑梗塞、格林-巴利综合征、严重动静脉血管病变(静脉栓塞、淋巴管炎)等,尚需鉴别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以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毒物对神经的损伤。
如根据以上检查仍不能确诊,需要进行鉴别诊断的患者,可做神经肌电图检查。
(6)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
临床诊断有疑问者,可以做神经传导功能检查。
(7)诊断分层:见下表(二)证候诊断1.气虚血瘀证:肢体麻木,如有蚁行感,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气短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2.阴虚血瘀证:肢体麻木,腿足挛急,酸胀疼痛,或小腿抽搐,夜间为甚,或灼热疼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干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不欲饮,便秘,舌质嫩红或暗红,苔花剥少津,脉细数或细涩。
消渴病(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消渴病(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诊断:消渴病(TCD编码:BNV060)西医诊断: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下降或尿糖增高等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有些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在中年发病以后,且嗜食膏粱肥厚,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应该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西医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WHO专家咨询委员会对DM的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
(1)DM症状(多尿、多饮及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并且随机(餐后任何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或(2)空腹(禁热量摄入至少8小时)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3)口服葡萄糖(75g脱水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中2小时的血浆葡萄糖(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
注:在无引起急性代谢失代偿的高血糖情况下,应在另一日重复上述指标中任何一项,以确定DM的诊断,不推荐做第三次0GTT测定。
(二)证候诊断痰(湿)热互结证症状:形体肥胖,腹部胀大,口干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脘腹胀满,易饥多食,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
或见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软,倦怠乏力,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
热盛伤津证症状: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
气阴两虚证症状:咽干口燥,口渴多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白干或少苔,脉弦细数。
并发症期肥胖型与非肥胖型T2DM日久均可导致肝肾阴虚或肾阴阳两虚,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发生死亡。
肝肾阴虚证症状:小便频数,浑浊如膏,视物模糊,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口干咽燥,多梦遗精,皮肤干燥,雀目,或蚊蝇飞舞,或失明,皮肤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此症状 偶尔头部潮热汗出 胸背潮热,潮湿,反复出现 周身潮热,汗出如水
无此症状 骨蒸偶尔出现 骨蒸发热反复出现 骨蒸发热明显,经常
无此症状 形体轻度消瘦 形体中度消瘦 形体极度消瘦
无此症状 每日睡眠不足4~5
每日睡眠不足2~3小时,入睡困难 彻夜难眠
BL20)、玉液(Ex-HV12)、金津(Ex-HV13)、承浆(RN24)。
ST44)、三阴交(SP6)、脾俞(BL20)、胃俞(BL21)、
RN12)、足三里(ST36)。
KI3)、太冲(LR3)、肝俞(BL18)、脾俞(BL20)、肾俞
BL23)、足三里(ST36)、关元(RN4)。
可选用以下设备:多功能艾灸仪、数码经络导平
无此症状 眼睑、足踝轻度浮肿
颜面、下肢明显浮肿 颜面、下肢浮肿严重,或有胸腹水
夜尿2次 夜尿3~4次 夜尿5次以上
午后下肢稍肿,肿势
双下肢浮肿,按之有陷 双下肢浮肿,按之深陷
无此症状 偶尔发生,半小时内可自行缓解 每天疼痛时间少于3小时,按之痛甚,服一般药可缓解 持续疼痛,疼痛难禁,拒按,需服止痛药才
100%。
采用证型的半定量量表对单项症状疗效评价方法
代谢控制目标评价方法
1999年亚洲-西太平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控制目标评价(表1)。
1:1999年亚洲-西太平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控制目标
理想 良好 差
mmol/L) 空腹 4.6~6.1 ≤7.0 >7.0
非空腹 4.4~8.0 ≤10.0 >10.0
妊娠期间未控制或新发现的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需用胰岛素泵治疗或其他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者。
调整既定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或使用磺脲类药物本身非入院治疗的指征。
在应用指南时必须考虑每位患者总的临床情
因此,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尽管患者的临床情况不符合指南,
例如,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能支付入院费用的新诊断
2
状 0分 轻度(2分) 中度(4分) 重度(6分)
无此症状 劳则即乏 动则即乏 不动亦乏
无此症状 活动后气短 稍动即气短 不动即气短
无此症状 精神不振 精神疲倦,勉强坚持日常工
精神萎疲不振,不能坚持日常活动
无此症状 皮肤微潮 皮肤潮湿 汗出
无此症状 不喜多言 懒于言语 不欲言语
无此症状 腰膝酸软,时而作痛 隐隐酸软,须常变换体位 腰痛如折,持续不已,
无此症状 手足心发热 手足欲露衣被外 手足欲握冷物则舒
无此症状 轻微口干咽燥 口干咽燥,饮水可暂解 口干咽燥,欲饮水,
无此症状 偶有头晕 经常发生 头晕不止,持续发生
无此症状 偶尔发生 经常发生 经常发生,不能缓解
60%~85%。运动必须个体化,尤其
心理护理:人的心理状态、精神情绪对保持健康、疾病发生,病情转归等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药物护理:了解药物的功效主治和服用时间,注意药物之间的交互作用,
主要指标疗效(即降糖疗效)评价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70%;空
2小时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或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下降
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选择治疗方案。配合非药物疗法,如安诺
糖尿病教育: 教育内容非常广泛,贯穿于糖尿病整个防治过程。 通过教
掌握饮食和运动的方法与实施,了解口服降
饮食护理:原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应做到
25%、午餐为40%、晚餐为35%、或全日主食分为5等份,早餐为1/5,中餐
针刺手法针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及经络导平治疗仪、智能通络治疗
运动治疗
经常性和个体化。坚持有氧运动。保持健康为目的
30分钟中等强度的活动,运动时注意安全性。其他尚
气功疗法
六字诀、易筋经、五禽戏、丹田呼吸法等。
降糖治疗
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选择治疗方案。配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
并发症治疗
无此症状 淡白 淡白无华 苍白或萎黄
无此症状 偶尔发生 时有发生 经常发生
无此症状 睡眠易醒、或睡而不安、晨醒过早,不影
每日睡眠少于4小时,但能坚持正常工作 彻夜不眠,难以坚持正常工作
无此症状 偶尔发生 经常发生,可以缓解 经常发生,不易缓解
无此症状 可月经延期,量少,
月经延期,量少色淡 可出现闭经
1型糖尿病患者。
>250mg/dL(>13.9mmol/L)伴有
)动脉血pH<7.30且血清CO2水平<15mEq/L
)中等程度的酮尿症和/或酮血症
它通常既有严重的高血
血浆葡萄糖>600mg/dL[>33.3mmol/L])又有血浆渗透压的显著升高
>320mOsm/kg,320mmol/kgL)。
无此症状
全身2处以下瘀斑,因碰撞而起 全身3处以上瘀斑 全身3处以上瘀斑、青紫,自行发生
无此症状 手足皮肤粗糙不起
手足皮肤粗糙起鳞屑 全身多处皮肤粗糙,鳞屑脱落
无此症状 略感胸闷 脘腹偶有不舒 心胸满闷 脘腹时有痞满 心胸痞闷 脘腹持续痞塞不通
无此症状 饮食稍减,偶有思心 饮食明显减少,时有恶心,偶有呕吐 近于不能进食,时时恶心,时有呕吐
2/5。并提倡适量膳食纤维、优质蛋白、植物脂肪。戒烟限酒:烟可促
酒精可诱发使用磺酰脲类药或胰岛素患者低血
1~2份标准量/日(每份标准量啤酒285ml、白酒30ml等约含10g
。限盐:每天限制食用盐摄入在6g内,高血压患者应更严格。
运动护理:运动方式多样,内容丰富。日常选择散步、中速或快速步行、
男性最高心率=205-年龄/2;女性最高心率=220-年龄/2。最适合
无此症状 形体丰满 超重l0% 形体较胖 超重l0~20% 形体肥胖 超重高于20%
无此症状 头略胀 肢体略沉重 头胀 肢体沉重 明显头胀, 肢体沉重不欲举
无此症状 精神萎靡,反应迟钝, 表睛淡漠,或见烦
精神恍隐,神识迷蒙,呆钝无知,或烦躁不安 昏不知人,或躁扰不宁,谵语妄言
无此症状 皮肤偶有局限性瘙痒
无此症状 偶尔健忘 近事遗忘 远事遗忘
无此症状 牙齿松动,少量脱发 牙齿少数脱落,大量脱发 牙齿多数脱落,头发
无此症状 遗精每周1~2次 每周遗精3~4次 每日遗精1次以上
无此症状 短时好泄 一触即泄 未触即泄
无此症状
手足有时怕冷,不影响衣着,遇风出现 经常四肢怕冷,比一般人明显,夜晚出现 全身明显怕冷,着衣较常人差一季节
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中医诊断标准
(ZYYXH/T3.1~3.15—2007)。
西医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
FPG)≥7.0mmol/L;或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
;或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
11.1mmol/L。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另,HbA1c≥6.5%作为诊断
。但是,在运用这类指南时,必须考虑到存在糖尿病之
否则可能使得部分需要入院治疗的患者被作为门诊病人来处理。在其他
)糖尿病是一个参与因素;
)迅速开始对糖尿病的有效控制可以改善结局(如妊娠);
)主要的医疗问题或治疗干预(如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糖尿
)存在糖尿病的视网膜、肾脏、神经或心血管并发症的急性发作。
(%) <6.5 6.5~7.5 >7.5
mmHg) <130/80 >130/80~<140/90 ≥140/90
(kg/m2) 男性 <25 <27 ≥27
<24 <26 ≥26
(mmol/L) <4.5 ≥4.5 ≥6.0
(mmol/L) >1.1 1.1~0.9 <0.9
1)主证
: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
: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
脘腹胀满,腰膝酸软,虚浮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
: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
2)兼证
1)主证
粳米、甘草、天花粉、黄连、生地黄、藕汁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小时血糖值下降超过治疗前的40%(随访中,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至正
30%)。
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20%,但未
10%,但未达到显效
。
住院期间,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
。
2小时血糖应分别进行疗效评估。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方法
70%。
30%。
30%。
疗效指数(n)=[(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
40%,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至6.2%以下,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30%。
30%;空
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2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随访中,
1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
30%;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随
。
主要检测指标(血糖)疗效判定标准
住院期间,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或空腹血糖
皮肤时有不同部位瘙痒 皮肤时有多部位癌痒,难以忍受
无此症状 偶有肢体局部抽动 时有肢体局部抽动 时有全身多部位抽动,角弓反张
无此症状 大便不畅,每日一
便秘,大便2~3日一次 便秘,大便数日-次
无此症状 尿量较少 尿明显量少 尿量极少或无尿
(mmol/L) <1.5 1.5~2.2 >2.2
(mmol/L) <2.6 2.6~3.3 >3.3
1
(简化进入入院标准)
威胁生命的急性代谢并发症。
新诊断的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