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5.1《开运河 创科举》同步练习 岳麓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同步训练(岳麓版七年级下)

自主广场

我夯基我达标

1.隋朝统一南北是在()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解析: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605年隋开凿大运河,618年隋灭亡。

答案:B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①加强南北交通②镇压农民起义③巩固隋朝统治④增强抗灾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答案:C

3.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运河,素有世界桥梁之称。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它是()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灵渠

解析:我国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连接六省,沟通五大水系,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C

4.隋朝的都城在()

A.长安

B.余杭

C.洛阳

D.江都

解析:余杭是这一时期大运河南端的终点,洛阳是大运河的中心,江都是隋炀帝巡游的目的地,正确答案是长安。

答案:A

5.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涿郡

B.长安

C.洛阳

D.余杭

解析:涿郡是大运河的北端终点,长安是当时隋朝的都城,余杭是大运河的南端终点,洛阳是大运河的中心。

答案:C

6.科举制正式形成是在()

A.汉武帝时

B.魏晋时期

C.隋文帝时

D.隋炀帝时

解析:科举制是隋文帝时实行的,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到了隋炀帝时创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答案:D

7.隋朝统一南北的因素有()

①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②民族大融合③人民渴望统一④隋朝力量强大⑤隋文帝决策正确⑥陈朝的腐败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隋统一南北原因的理解和掌握。①②③⑥说明隋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有利条件;④⑤是隋统一的自身原因。

答案:D

8._________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_________为中心,北通_________,南达_________,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起止点及其作用。

答案:隋炀帝洛阳涿郡余杭

我综合我发展

9.隋朝的统治类似于()

A.夏朝

B.商

C.秦朝

D.西汉

解析:隋朝是一个统一的王朝,虽然比较短暂,但许多政策都具有开创性,最终被农民起义所推翻。四个选项中与隋朝相类似的是秦朝。

答案:C

10.隋朝有一商人通过大运河由南往北运输货物,他从余杭出发,乘船去洛阳,那么他依次经过的运河河段是()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B.永济渠、邗沟、江南河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邗沟、江南河、永济渠

解析:此题的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对隋运河的空间概念是否清晰。

答案:A

11.(2006安徽芜湖中考)某游客从余杭(今杭州)出发,沿运河乘船达洛阳。这位游客最早

可能生活在()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解析:本题考查对大运河河段空间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开凿大运河的时间。

答案:A

12.隋朝开凿大运河在历史上的最大作用是()

A.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五大水系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便利南北交通

解析:开凿大运河带来了一系列的作用,其中最大的作用是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答案:C

13.阅读下列材料: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请完成:

(1)诗中反映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什么理想?

(2)从隋朝开始,实现其理想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3)你如何评价这种现象?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历史现象的理解,以及对科举制的看法。回答第(1)问关键在于理解“暮登天子堂”是什么意思;第(2)问必须清楚给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机会的是科举制;第(3)问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评述。

参考答案:(1)反映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理想是做官。

(2)实现这种理想的途径是参加科举考试。

(3)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做官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有利于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和加强中央集权;而且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直至清朝末年才废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