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组培快繁技术实例 · 附配方

合集下载

蓝莓组织培养

蓝莓组织培养

蓝莓组织培养方案1、植物介绍:1)供试材料来源:选取长势旺盛的幼嫩枝条,去除多余的叶片,切取除顶芽外的第3节~第10节作为外植体。

提供的材料希望老师可以从组培室提供。

2)技术路线:外植体处理→接种→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移栽2方法步骤:1)外植体的剪取与消毒程序的筛选:切取除顶芽外的第3节~第10节作为外植体段去叶片留叶柄→流水冲洗30min→75%酒精浸泡30s→0.1%升汞溶液消毒3~7min→无菌水冲洗4~5次→用滤纸吸去水分→将茎段切成带有1~2个腋芽的小段2)初代培养基的筛选:选用MS为最基本的培养基,根据需要的不同,添加激素6-BA、NAA、ZT。

3)增殖培养基的筛选:以MS为基本培养基,按激素6-BA、NAA、ZT含量的不同,诱导增殖培养基设4系列处理(培养基1~4号),生根培养基设2系列处理(培养基5~6号),培养基配方表如下:表中培养基蔗糖含量:分化和继代培养基为30g/L,pH值5.6~5.8,在115MPa气压下灭菌20min。

4)生根培养基的筛选不同的培养基进行生根的优势也不一样,根据大量的材料表明1/4 MS中的小苗生根均明显优于全量的MS培养基,所以用激素以IBA0.5mg/L效果最好,生根情况好且所需天数也最短。

最适培养基应该为1/4 MS+IBA 0.5mg/L5)试管苗移栽试验:当苗根长到1~1.5cm时,打开瓶盖,取出小苗,洗净培养基。

用多灵菌500~800倍浸泡30min左右,然后栽入0.1%高锰酸钾消毒过的苗床上。

苗床基质分5个处理,分别为沙:草炭土=1:1、沙:蛭石=1:1、纯沙、纯蛭石、腐苔藓。

(根据资料查找以腐苔藓为基质最好,成活率达80%以上,草炭土和沙半量也可达50%的成活率。

)。

蓝莓H34组培快繁技术

蓝莓H34组培快繁技术
( 成都市农林科 学院 , 成都 6 1 1 1 3 0 )
摘 要 : 对H 3 4优 良蓝莓品种的优 良单株进行外植体诱导 、 继代增殖 、 生根培 养和炼苗移栽试验研 究。通过研 究, 筛选 出 H 3 4蓝莓品种 最佳诱 导培养 基 : 改 良 WP M+ 6 一 B A 1 . 0 m g / L+N A A 0 . 5 m g / L ; 增 殖培 养基 : 改 良 WP M+
WP M +6 - B A 0 . 1—0 . 2 mg / L +NAA 0 . 0 5—0 . 1 mg / L .R o o t i n g c u l t u r e me d i u m wa s :t h e i mp r o v e d WP M +AB T 0 . 6 mg / L +I B A 0 . 6 mg / L .T h e o p t i mu m t r a n s p l a n t i n g ma t i r x wa s h u mu s s o i l .a n d t h e s e e d l i n g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i n wh i c h r e a c h e d 9 2. 0 6 %.
6 - B A 0 . 1 - 0 . 2 m g / L+N A A 0 . 0 5~0 . 1 m g / L ; 生根 培养基 : 改 良WP M+A B T 0 . 6 m g / L+I B A 0 . 6 m g / L , 移栽最佳基
质: 腐殖土 , 成 活率 可达 9 2 . 0 6 %。
We n j u n , X I E We n j u a n , X U Z h i p i n g , C H E N We n l i n g

《蓝莓快繁及诱导加倍技术的研究》

《蓝莓快繁及诱导加倍技术的研究》

《蓝莓快繁及诱导加倍技术的研究》一、引言蓝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水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由于蓝莓的繁殖周期长、种植成本高,导致其市场价格较高,影响了蓝莓的普及程度。

因此,开展蓝莓快繁及诱导加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蓝莓快繁和诱导加倍技术的关键技术,为蓝莓的高效种植和大规模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二、蓝莓快繁技术研究1.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组织培养法进行蓝莓快繁。

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蓝莓母株作为外植体,通过消毒处理后,将其切割成适当大小的茎段或叶片,接种于含有适宜培养基的组培瓶中。

2. 培养条件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5±2)℃,光照强度为2000 lx,光照时间为16小时/天。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移栽换瓶处理,同时进行常规的营养元素添加。

3. 结果与讨论(1)经过不断试验优化,我们发现以MS培养基为基础的培养基配方能够有效地促进蓝莓的外植体生长和繁殖。

同时,适宜的生长环境对蓝莓的快繁也有重要影响。

(2)通过观察和记录蓝莓植株的生长情况,我们发现快繁技术可以显著缩短蓝莓的繁殖周期,提高繁殖效率。

此外,通过多次继代培养,可以实现蓝莓植株的遗传稳定性。

三、蓝莓诱导加倍技术研究1.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蓝莓诱导加倍。

选取生长旺盛的蓝莓组培苗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施加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处理。

2. 诱导条件诱导处理后,将组培苗放置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进行培养。

定期观察并记录组培苗的生长情况及染色体加倍情况。

3. 结果与讨论(1)通过实验发现,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有效地诱导蓝莓组培苗的染色体加倍。

在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下,能够促进加倍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2)在诱导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加倍后的蓝莓植株具有更强的生长势和抗病性。

此外,经过多次实验和筛选,我们可以确定最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处理时间。

四、结论与展望本文研究了蓝莓快繁及诱导加倍技术的关键技术,通过组织培养法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实现了蓝莓的高效繁殖和染色体加倍。

浅析蓝莓盛世组培快繁技术

浅析蓝莓盛世组培快繁技术

园艺园林浅析蓝莓盛世组培快繁技术孙淼淼(庄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辽宁 庄河 116400)摘要:本文以盛世茎段作为外植体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诱导率、增殖倍数的影响。

通过研究蓝莓盛世品种茎段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确定各培养阶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蓝莓盛世品种组培快繁提供依据。

关键词:蓝莓;盛世;外植体蓝莓,又称越橘,因其果实中富含花青苷、鞣化酸等抗氧化物质,具有缓解眼疲劳、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颇受全球消费者青睐,被列为人类五大健康水果之一,堪称21世纪“世界水果之王”。

蓝莓盛世品种是2000年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选育出的,树体生长健壮,丰产性强,平均单果重2.37克,果实天蓝色,果蒂痕小且干,质地极硬,风味甜且高抗茎干溃疡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该试验以蓝莓盛世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采自辽宁省农科院大连分院试验基地。

1.2 实验方法无菌株系的建立:晴天上午取温室内生长健壮、腋芽饱满的一年生枝条,去掉叶片,剪成1.0~1.5厘米长的单芽茎段,用饱和洗衣粉澄清液浸l0分钟后,再用自来水冲洗30分钟,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浸30秒,无菌水洗1次,再用0.1%升汞灭菌6~10分钟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放入带3层滤纸的培养皿中,待茎段上的水被滤纸吸附后,将单芽茎段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

诱导培养基筛选:不定芽诱导以W P M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玉米素Z T(0.3,0.5,0.8,1.0,1.5)毫克/升,添加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 A30.5毫克/升与生长素I A A0.3毫克/升添加蔗糖30克/升,琼脂4.6克/升,将培养基p H值调至5.4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1500~3000勒克斯,培养温度25℃。

诱导试验每个处理只接种了10个单芽,3次重复,20天调查其污染率与诱导率。

增殖培养:增殖培养以W P M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玉米素Z T(0.3,0.5,0.8,1.0,1.5)毫克/升,添加一定浓度生长素I A A0.3毫克/升,糖30克,琼脂4.6克调p H值至5.4,待诱导出来的不定芽长高至2~3厘米时,接种到设定的培养基上,每处理接种3瓶,每瓶5个1.0~1.5厘米单芽茎段,3次重复,60天调查增殖倍数及生长势。

蓝莓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蓝莓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蓝莓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摘要:利用蓝莓的茎段或茎尖为材料,在MS和MPS培养基上添加相应组合比例的激素,快速繁殖蓝莓植株体。

同时探索蓝莓离体繁殖影响因素,筛选蓝莓离体所需最佳启动、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1立题依据1.1研究的目的筛选出适宜蓝莓外植体的培养条件等影响因素。

进一步探索不同的激素对蓝莓外植体组织培养、所育苗质量的影响及生根情况,探索最适合蓝莓外植体组织培养的激素组合及比例。

总结其组培培养的应用技术,为今后蓝莓的育种工作及基因工程技术奠定基础。

1.2研究的意义蓝莓果实皮薄、风味酸甜可口,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

蓝莓果实中含有较多的花色素苷、黄酮等生理活性成分,能有效防止脑神经衰老、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增强心脏功能,而且在明目及抗癌等方面也具有独特功效。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

蓝莓作为一种具有良好保健功效的水果,是21世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果树品种之一。

蓝莓所含的花青甙类色素具有色泽艳丽、加工稳定性高的特性,是迄今已被利用的最佳天然色素之一,被广泛用于药物或高级美容用品的生产。

在美国,蓝莓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水果中的皇后”和“世界第三代水果”。

蓝莓鲜果和加工品在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市场上深得销售者喜爱,虽然价格昂贵但仍供不应求。

一些专家学者开展了对其组织培养体系的研究,以期产业化快速培育蓝莓种苗。

因此研究其高效繁殖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进展目前,我国种植的蓝莓在生产上通常采用组织培养和扦插相结合的育苗扩繁方法。

应用组培方法扩繁速度快,适宜于优良品种的快速扩繁。

吉林农业大学于1983年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蓝莓引种栽培工作,到1997年,从美国、加拿大、芬兰、德国引入抗寒、丰产的蓝莓优良品种70余个,其中包括兔眼蓝莓、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矮丛蓝莓、红豆越橘和蔓越橘六大类型。

1989年,蓝莓组培育苗获得成功,采用组培脱毒技术对所选优良品种快速扩繁,并解决了蓝莓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扩繁技术后,在长白山建立了5个蓝莓引种栽培基地。

蓝莓的组织培养技术

蓝莓的组织培养技术

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或小灌木树种。

蓝莓的繁殖方法较多,有种子育苗、绿枝扦插、硬枝扦插、根插、分株、嫁接等,但繁殖速度较慢,品种容易退化。

利用组织培养繁殖速度较快,且能保持品种特性,具有脱毒效果,是当前蓝莓大量繁殖应用最主要的技术之一。

1外植体的选择1.1外植体来源从田间或温室中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的植株上选取发育正常的当年生长新梢,离体培养易于成功。

因为这部分器官或组织代谢旺盛,再生能力强。

1.2外植体大小茎尖1.5cm、茎段2.0cm或花芽。

外植体太小不易成活,外植体太大杀菌不彻底,易污染。

1.3取材季节离体培养的外植体最好在植物生长的最适时期取材,大兴安岭5月15日-6月15日或8月5日-25日。

若取材在生长末期或已经进入休眠期取样,则外植体会对诱导反应迟钝或无反应。

1.4取材时间春夏的晴天中午进行。

2外植体的消毒外植体的彻底消毒是控制污染的前提。

外植体取材→自来水冲洗(60~90min)→70%酒精表面消毒(20~60s)→无菌水冲洗(3~5遍)→氯化汞(0.5%)消毒剂处理(8~10min)→无菌水充分洗净(3~5遍)→备用3外植体的接种将消毒过的外植体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分离,切割成所需的材料大小,并将其转移到灭过菌的培养基上的过程。

培养基用WPM改良培养基,激素用6-苄基腺嘌呤或玉米素。

接种前超净工作台面用70%酒精擦洗后,再喷一遍酒精,再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接种用的器皿用前高压锅消毒灭菌,接种过程中用酒精灯多次烤烧灭菌。

接种工作人员戴上口罩,双手用酒精棉擦拭2遍,接种时动作一定要轻,预防把酒精灯、酒精瓶等碰倒,引起火灾。

4外植体的培养4.1温度蓝莓瓶苗最适的培养温度25℃,温度过低(<15℃)或过高(>35℃)都会抑制细胞组织的增殖和分化,对培养物生长不利。

4.2光照培养室要求每日光照12~16小时,需日光灯补光。

4.3通气外植体的呼吸需要氧气,氧气在调节器官的发生中可起到重要作用。

蓝莓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蓝莓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蓝莓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作者:张健来源:《吉林蔬菜》 2012年第5期张健(辽宁省沈阳市农业科学院110034)蓝莓(blubbery)又名浆果越橘,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多年生灌木果树。

由于果实呈蓝色,原产和主产于美国而俗称美国蓝莓。

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率先实现蓝莓商品化生产以来,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竞相引种栽培,目前已形成以美国、加拿大为主产区,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紧跟其后的世界蓝莓生产格局。

蓝莓属一类色香味俱全的小浆果,蓝莓果实平均重0.5~2.5克,最大重5克,果实呈蓝色,被白色果粉,果肉细腻,种子极小,可食率为100%,甜酸适口,香气清爽宜人。

蓝莓果中含有花色素苷、黄酮等多种多酚类生理活性物成分,其抗氧化活性在40余种水果和蔬菜中最高,具有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抗炎症、提高免疫力、抗心血管疾病、抗衰老、抗癌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

蓝莓的种植栽培始于美国,目前位于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无论从栽培面积、产量、技术研发、产业化水平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

我国蓝莓栽培技术始于20世纪末,因为蓝莓对生长条件要求比较苛刻,苗木繁殖又比较难,使得蓝莓的发展受到限制。

蓝莓属杜鹃花科植物,繁殖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组培,它能够实现工厂化育苗,在短期之内就大量的繁育出我们需要的苗来。

与常规的蓝莓苗繁育相比,组培蓝莓的增殖提高十倍以上,而且提高了果实的质量,也增加了数量,是革命性的变革。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外植体选长势旺盛的幼嫩枝条,除去所有叶片,切取除顶芽外的第3~10节作为外植体。

1.2不同灭菌剂与方法的灭菌效果将外植体表面用洗衣粉洗净,自来水冲洗30分钟,75%酒精浸泡30秒,0.1%升汞浸泡5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作灭菌处理。

2试验采用的培养基2.1丛生芽诱导分化培养将外植体一叶一节接种在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上,1周后开始萌发,6~8周后长成4~5厘米的新梢,侧芽同时也萌发出5~10个丛生芽。

蓝莓组培苗快繁技术研究

蓝莓组培苗快繁技术研究

造 成基 质上湿 下干 ,严 重影响 组培 苗生根及 后期生 长 ,清 除 苔藓必 须揭开 小拱棚 ,会极大地 影响 小拱棚 内空气湿 度 的保持 ,清除苔 藓亦费 工耗时 ,还 会损 坏苗床 ,效果很 不 理 想。在 苔藓基 质上 ,由于受苔 藓生长 的影 响 ,扦插 苗的 生 根成活率 仅为 3 0 % ~4 0 %。鉴于 此 ,通过大 量的基 质材 料试 验 , 自创组 合材料 生根培养 基质 ,即底 层河沙 ( p H 值 7 . 0 ) 、中层干苔藓 ( p H值 4 . 5 ) 、面 层草炭 ( p H值 5 . 3 ) 组合 , 不但 可以有 效地控 制苔 藓的增殖 ,扦插 苗生根后 ,组合 基
立 即扣上 塑料薄膜 小拱棚 ,期 间要 严格控 制温度 和湿 度的 变化 ,空 气相对湿度 保持 在 8 0 % ~9 0 %之间 ,湿度不 足时
1 1 . 3 外植体 室内消毒及制作
将选取的外植体带 回室 来自内 ,用 食 品洗 涤 液 将 外 植 体 洗净 ,剪成 带 有 1个腋 芽 的 3 c m 左右 的茎 段 ,在流 动的 自来 水 中冲洗 3 0~ 5 0 mi n 。 在超净工作 台上用 7 酒精表 面灭菌 3~5 ai r n ,用无菌水 冲洗 3 次 ,吸干水分后在 0 . 1 %升汞 中浸泡灭 菌 8~ 1 2 mi n 。
2 . 0 c m 的茎段进行转接 ,分 别开展以茎段扦插 型进 行继代 扩繁和丛 生型继代扩繁试验 。
要及 时补 充水 分 -温 度控 制在 l 8~ 3 0 ℃之 间 ,温 度超 出
范 围要 及时采取 升温或 降温 措施 。待扦插 苗 8 0 %生根后逐
1 . 1 . 4 管 理 培 养 温 度 2 4℃、 湿 度 5 0 % ~6 0 %、光 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

起源于北美,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

因果实呈蓝色,故称为蓝莓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本试验以蓝莓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并通过瓶外生根技术,建立起植株再生体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外植体材料及培养条件
1.1.1 外植体选择
高灌蓝莓半木质化茎段。

1.1.2 外植体预处理及灭菌
剪取蓝莓半木质化枝条,立即去掉上部叶片带回室内,剪成带有一个叶芽2-3厘米长茎段,在流动自来水中冲洗20-30分钟,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消毒2-3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次,吸干水后在0.1%升汞中消毒5-8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次,吸干水分,剪去茎段两端约
0.5-1厘米,立即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中。

1.1.3 培养条件
诱导培养基:改良WPM + ZT 1.0mg/L
增殖培养基:改良WPM + IAA 0.1mg/L + ZT 2.0mg/L
复壮培养基:改良WPM + IBA 0.1mg/L
WPM具体改良为:以硝酸钙 684mg/L、硝酸钾 190mg/L、EDTA铁钠 73.4mg/L和盐酸硫胺素0.1mg/L代替原WPM培养基中的硫酸钾、氯化钙、硫酸亚铁和乙二胺四乙酸钠。

以上培养基均加蔗糖3%,琼脂0.7%,pH值5.2。

培养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时长为12-16时/天。

2 结果与分析
2.1 初代诱导培养
将处理好的外植体立即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5-6天叶芽开始萌动,10天开始展叶,20天腋芽长到1厘米长,30天腋芽长到1.5-2.5厘米长。

2.2 继代增殖培养
将初代培养长出的茎剪成1.5-2厘米长茎段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

30-35天增殖5-7倍,增殖苗生长健壮。

2.3 复壮培养
将继代苗剪成1-1.5厘米茎段,转接到壮苗培养基,复壮培养30-40天,复壮苗高5-6厘米且粗壮。

2.4 瓶外生根培养
2.4.1 苗床准备
苔藓经过挑选,剔除粗硬部分,将细柔苔藓在500倍多菌灵溶液中浸泡10-15小时。

捞出后
稍沥干水分,铺到事先准备好的苗床上,压平压实,苔藓厚度5-7厘米。

2.4.2 扦插
在温室中将瓶中复壮苗取出,在800倍多菌灵中洗净基部附着的培养基,剪成2厘米左右茎段,再置于100mg/L IBA生根剂溶液中并立即捞出,用镊子扦插到准备好的苔藓苗床中,株
行距2.5-3厘米。

扦插后立即扣小拱棚保湿。

前1周应保持小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温度20-28℃,之后2周保持相对湿度85%-90%。

20天后逐渐揭开保湿的塑料膜。

40天生根成活率可达70%-80%。

生根后可每周喷施1/2倍大量元素培养液一次。

90天后生根苗长到25厘米左右,粗度达0.18厘米,平均长出3个基生枝,长出大量不定根,根长最长可达30厘米。

2.5 上钵假植
生根培养90天后用直径6-8厘米黑色营养钵假植。

假植营养土为:肥沃园田土3份,草炭1份,珍珠岩1份。

假植期间10-15天浇施0.2%硫酸铵、0.2%硫酸亚铁1次,假植90天后即可定
植到露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