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名词解释补充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稀缺资源用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最大的收益。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一个社会用全部资源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在资源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情况下,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供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而供给变动则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但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相关商品价格的反应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收入水平变动的反应程度。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总价格之差。
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点所构成的曲线。
预算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价格-消费曲线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收入-消费曲线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某一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微观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
收入。
2.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数量。
4.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商品的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5.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6.完全竞争: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指那些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的市场。
7.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相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
反应程度。
8.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
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用弹性系数加以衡量。
9.寡头垄断(寡头):寡头市场又被称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
组织。
10.价格歧视:生产者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
11.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12:帕累托最优:如果对于某中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微观名词解释
微观名词解释第一章(导论):1.稀缺性: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稀缺性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2.选择:指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3.资源配置:指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一个社会如何把经济资源分配到不同部门、分配到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以及分配到社会各成员中,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果。
4.局部均衡:指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比如某一时间、某一市场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第二章(供求理论):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2.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3.均衡价格: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时的市场价格。
4.支持价格: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一般高于均衡价格。
5.限制价格: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一般低于均衡价格。
第三章(效用论):1.效用: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无差异曲线:指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的轨迹。
3.消费者均衡:指消费者在一定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下购买一定数量的各种物品,能够使其总效用达到最大的消费状态。
4.替代效应:指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5.收入效应:指由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和总支出水平的变动进而导致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6.吉芬商品:指低档商品中那些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7.正常商品: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的商品。
第四章(生产理论):1.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以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微观名词解释
需求规律指在其他可能影响需求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价格负相关.供给规律指在其他可能影响供给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该商品的价格正相关.供求规律指均衡价格同市场需求正相关,与市场供给负相关;均衡数量既同市场需求正相关,也同市场供给正相关.替代效应指在消费者偏好和货币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发生改变作用.生产函数指产出是各种投入的函数,它描述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生产要素投入量与最大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均衡价格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市场价格.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该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自身价格的反应程度.需求收入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供给弹性指某种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该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恩格尔定律指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家庭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降低.支持价格指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限制价格指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某物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消费者均衡指消费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用一定的收入购买与消费各种物品,使自己的总效用达到最大时的状态.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总额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间的差额.无差异曲线指在偏好既定的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组合的轨迹. 边际替代率指在偏好与效用水平既定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愿意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指在偏好和效用水平既定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该商品的消费所愿意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越来越少.预算线指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收入-消费曲线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收入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的变动轨迹.价格-消费曲线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的变动轨迹.恩格尔曲线指表示家庭或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其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收入效应指在消费者货币收入和偏好既定的前提下,由于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总支出水平的变动,进而促使消费者改变商品的购买量的效应.边际产量指在技术水平不变和其他投入要素的使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总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等产量线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能给厂商带来同等产量水平的两种要素组合的轨迹.等成本线指在给定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厂商所能够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的轨迹.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技术水平和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厂商为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能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指在技术水平既定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在包含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在成本既定条件下使产量最大或者产量既定时使总成本最小时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最优组合.扩展线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既定不变的条件下,有成本变动所英气的最优要素组合变动的轨迹.等斜线指各条等产量曲线上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连线.脊线指等产量曲线上斜率为零或者斜率为无穷大的点与原点的连线.规模报酬指在长期中,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都同时,同方向,同幅度变动时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收入.显性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性成本指厂商自己拥有的并被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的总价值,是理论上应该支付而实际上并没有支付的成本.经济利润(超额利润) 指厂商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边际成本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短期总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长期总成本指在工厂规模可以变动的条件下,厂商生产每一产量所耗费的最低总成本.规模经济指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生产规模扩大而递减的现象.规模不经济指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生产规模扩大而递增的现象完全竞争市场指厂商对价格没有任何控制力的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四大特征:①大量的买者和卖者;②产品同质;③要素自由流动;④完全信息)总收益(TR=PQ)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以P表示市场价格,以Q表示销售总量,则有TR=PQ.平均收益(AR=TR/Q)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AR=TR/Q.边际收益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收入量.收支相抵点(SMC与SAC交点,P=AR=SAC)指厂商的利润为零,即SMC曲线与SAC曲线的交点,在这一点上P=AR=SAC.停止营业点(SMC与AVC交点,P=AR=AVC)指厂商无论生产或者不生产,其结果相同,都亏损固定成本,即SMC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此时P=AR=AVC.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它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生产要素的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成本递减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它的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价格下降,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成本不变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它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而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曲线.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出售一定产量实际得到的收入和他意愿得到的最低收入之间的差额.垄断市场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的市场,并且无任何替代品.自然垄断指某些行业或部门为了有效生产而只需要一个生产者或者厂商的市场状况.自然垄断的厂商的平均成本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人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价格歧视指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向不同的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一级价格歧视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出售.二级价格歧视指厂商把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的消费端,对不同的消费段收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指厂商对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的价格不同.垄断竞争市场指行业中有许多厂商生产或者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组织.生产集团指垄断竞争理论中,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主观需求曲线指生产集团内,典型厂商变动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价格保持不变时,该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客观需求曲线指生产集团内,典型厂商变动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也同样变动价格时,该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寡头市场指少数厂商控制着某行业的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一种市场结构.卡特尔指一个行业的独立厂商之间通过对有关价格产量和市场划分等事项达成明确协议而设立的组织;或者说是寡头垄断行业中各厂商用公开方式勾结,以达到协调行动,牟取行业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组织.价格领导指某行业的价格由某家厂商率先制定,然后其他厂商均按此价格销售产品.边际产品价值(VMP=MP*P)指在技术和其他要素数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使用所增加的产品价值,它等于边际物质产品同产品价格的乘积,即VMP=MP*P.边际收益产品(边际收益产量,MRP=MP*MR)指在技术和其他要素数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使用所增加的收益,它等于边际物质产品同产品边际收益的乘积,即MRP=MP*MR)边际要素成本指增加一单位要素的使用所增加的成本支出引致需求指厂商之所以对生产要素有需求,不是为了自身的直接消费,而是为了生产产品和劳务销售给消费者以赚取利润.也就是说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于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而{引致的需求}是消费需求{派生的需求}.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之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此时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的条件下,使一些人的情况变好.帕累托改进 指资源的某种重新配置,能在不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的条件下,使一些人的情况变好.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RSA XY =MRSB XY ) 指任何两位消费者所消费的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即MRSA XY =MRSB XY (其中,A B 代表两位消费者,X Y 代表两种商品).交换契约线 指两位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切点的轨迹.无论消费者的禀赋如何,最终的交换一定位于这条曲线上.因为该去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RSA XY =MRSB XY.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RTX LK =MRTY LK ) 指生产任意两种产品的任意两种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MRTX LK =MRTY LK .生产契约线 指两种商品的等产量曲线的切点的连线.不论两种商品的初始生产状态如何,最终的生产或者均衡的生产一定位于这条曲线上.因为该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MRTX LK =MRTY LK .生产可能性曲线 指在技术既定的条件下,社会用既定的资源搜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数量的组合轨迹.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技术与资源及定时,某种产品生产的增加必须以另一种产品生产的减少为前提.随着技术进步与资源投入的增加,两种产品的生产都能增加,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移动.边际转换率(MRT XY =dy/dx ) 指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即在技术与要素既定条件下,社会为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所必须减少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令MRT XY 代表X 产品对Y 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则有MRT XY =dy/dx.生产与交换同时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RT XY =MRS XY ) 指在偏好与效用既定的条件下,社会为增加一单位X 产品的消费所愿意减少的Y 商品的消费量,正好等于在技术与资源既定条件下,社会为增加一单位X 产品的生产所必须减少的Y 商品的生产量,也即边际替代率(MRS XY )与边际转换率(MRT XY )相等.洛伦茨曲线(收入分配) 指描述一国家庭收入累计的百分比与家庭累计的百分比之间关系的曲线,反映一锅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洛伦茨曲线越靠近对角线,表示收入分配越公平.基尼系数(0<A/(A+B)<1) 指实际洛伦茨曲线于收入分配完全公平的洛伦茨曲线围成的面积A 同收入分配完全公平的洛伦茨曲线与收入分配完全不公平的洛伦茨曲线围城的面积(A+B)之比,即0<基尼系数=A/(A+B)<1.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公平.市场失灵 指市场机制不能合理配置资源的情况.公共产品 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特征的产品.外部性 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对他人的有利或不利影响,这些有利影响带来的收益或者不利影响带来的损失不是由生产者或者消费者本身所获得或承担的.科斯定理(法律作用) 指如果只考虑资源的最优配置的话,将产权赋予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没有什么差异,只要产权是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双方之间的谈判和交易会带来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微观名词解释(根据老师发的整理的)
(红色画出的为其他系的重叠点,你懂的!仅供参考:来源于PPT )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量: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个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供给量: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个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与其市场供给相等时的价格,或者说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其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
需求价格弹性:商品价格上升1%所导致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通常情况下小于0。
总效用:消费一定量商品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消费某商品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MU=△TU(Q)/△Q 或MU=dTU(Q)/dQ消费者均衡: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获得最大的效用而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条件:在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固定和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已知的条件下,消费者应使他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消费者应使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边际相等原则。
P1X1+P2X2=I MU1/ P1=MU2/ P2=λ无差异曲线:代表所有能提供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市场篮子的曲线。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221211X dX MRS X dX ∆=-=-∆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最大数量。
预算线: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P1X1+P2X2=I替代效应:价格变动通过它所引起的商品替代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消费者倾向于更多地购买那些相对变得便宜的商品,而减少购买那些变得相对较贵的商品。
中级微观经济学 名词解释 古诺模型
中级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古诺模型一、古诺模型的概念古诺模型是指上世纪20年代经济学家安东尼奥·古诺(Antonio De Viti De Marco)所提出的一种宏观经济学分析模型。
这一模型主要用于研究经济体系中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等问题,其核心是通过分析市场机制下各类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揭示经济运行规律和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
古诺模型在经济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微观经济学中,被用来研究市场的失灵和干预等问题。
二、古诺模型的基本假设古诺模型的分析基于一些基本假设,主要包括:1. 完全竞争市场:古诺模型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所有市场参与者是价格接受者,市场价格是受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不存在垄断和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2. 用户利益最大化:古诺模型假设用户在购物商品和劳务时总是希望获得最大的消费福利,即满足最大的个人效用。
3.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在古诺模型中,生产者总是希望通过生产和销售商品和劳务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从而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4. 市场出清:古诺模型假设市场在一定时期内总能达到供需平衡状态,即生产者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是等于用户需求的总量,从而消除市场的过剩和短缺。
5. 完全信息:古诺模型假设市场参与者对市场信息是完全了解的,从而能够做出最理性的决策和行为。
6. 稳定价格水平:古诺模型假设市场价格是稳定的,不存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货币失衡现象。
三、古诺模型的分析框架在古诺模型中,经济体系主要包括用户、生产者和政府三个主要经济主体。
在此基础上,古诺模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分析框架,主要包括:1. 用户福利和效用最大化问题:古诺模型通过分析用户购物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行为,揭示了用户在市场中实现福利最大化的决策过程和行为规律。
通过效用函数和边际效用等概念,古诺模型能够量化分析不同用户的福利水平和效用水平,从而研究市场需求函数和价格弹性等问题。
2.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问题:古诺模型通过分析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等问题,揭示了生产者在市场中实现利润最大化和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决策过程和行为规律。
常用术语表-中级微观
常用术语表-中级微观第一篇:常用术语表-中级微观中级微观经济学常用术语表accounting cost 会计成本真实支出加上资本设备的折旧。
adverse selection 逆向选择市场失灵的一种形式。
由于存在不对称信息,不同质量的产品以同一价格出售,结果导致市场上出现太多的低质量产品而较少的高质量产品。
arbitrage 套利在一个地方低价买进,在另一地方高价卖出的行为。
arc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弧弹性在某一个价格区间上计算的价格弹性。
asymmetric information 不对称信息在一个交易中,买者和卖者拥有不同信息的场台。
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每单位产出的生产成本。
average revenue平均收益所出售的每单位商品的收益,也就是说,单位商品价格。
bad 厌恶品越少越好而不是越多越好的商品。
barrier to entry进入障碍任何限制新企业进入某一市场的行为。
当在位者想要保持其垄断势力时,进入的障碍是必需的。
Bertrand model 伯特兰模型一种寡头垄断模型,每个厂商生产同质产品,各厂商都把其余竞争者的价格视为给定,并且所有厂商同时决定价格。
block pricing 分段价格对商品的不同数量或不同区段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budget constraints 预算约束消费者由于收入有限而面临的购买力约束。
budget line 预算线用个人的收入能够购买得到的所有可能的商品组合。
cardinal utility function 基数效用函数描述一个市场篮子在多大程度上比另一个更受偏好的效用函数。
Cartel卡特尔一群公开商定价格和/或限制产出的企业。
ceiling price 最高限价由政府制定的企业可以为某种产品索取的最高价格。
complements 互补品常常被一起使用或消费的商品,因此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其互补品需求的下降。
微观名词解释
• 45、垄断竞争市场:一个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 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 • 46、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 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 47、折拐需求曲线模型:又称斯威齐模型。假设 条件是: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 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因而 提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如果 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 会将价格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 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 54、引致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 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 称之为引致需求。
• 53、古诺模型: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 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它们的生产成本 为零;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 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 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 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 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 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经确定的 产量。
• 4、均衡价格: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 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 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 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 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 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 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 6、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 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 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 16、预算约束线:又称预算线,消费可能 线,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 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 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组合。 • 17、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 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 以获得最大另一个轴的图中,脊线是指在此之间包括了 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能够选择的全部投入品 组合的线。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之巴公井开创作1.2.机会本钱:当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用于特定的用途是,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最年夜的收益.3.生产可能性鸿沟:指在一个社会用全部的资源生产两种产物的条件下,在资源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年夜数量组合点的轨迹.4.需求:指消费者在一按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5.供给:指生产者在一按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6.均衡价格: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7.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8.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物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物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9.需求价格弹性:指暗示在一按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水平.10.需求交叉弹性:指一按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相关商品价格的反应水平.11.需求收入弹性:指一按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收入水平变动的反应水平.12.边缘效用:指消费者在一按时间内增加一单元商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量的增量.13.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命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总价格之差.14.无不同曲线:指用来暗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分歧数量的各种组合点所构成的曲线.15.预算线: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分歧数量的各种组合.16.边缘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元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17.价格——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分歧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年夜化的均衡点的轨迹.18.收入——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某一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效用最年夜化的均衡点的轨迹.19.恩格尔曲线:暗示在分歧的收入水平下,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量.20.吉芬商品:指需求量随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21.生产函数:指在一按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运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能发生的最年夜产量之间的关系.22.等产量线: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分歧组合的轨迹.23.边缘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元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缘技术替代率.24.边缘酬谢递加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生产过程中,当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缘产量是递增的,超越这个特定值时,所带来的边缘产量是递加的.25.等本钱线:指在既定的本钱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分歧数量组合的轨迹.26.扩展线:指因生产本钱改变而招致等本钱线平移,因改变产量而招致等产量线平移;这类移动形成的生产均衡点的轨迹. 27.规模酬谢: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动.28.隐含本钱:指厂商自己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29.边缘本钱(短时间、长期):是厂商在(短时间、长期)内增加一单元产量是所增加的总本钱.30.边缘收益:每增加一单元产量所增加的收益.31.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华的酬谢.(指自有要素的酬谢)32.盈亏平衡点(停止营业点):指企业在收入刚好抵补可酿本钱或亏损正好即是其固定本钱时的价格水平,即平均可酿本钱的最低点.33.价格歧视(分歧订价):指厂商在相同时间内以相同产物向分歧的购买者索取分歧的价格.34.拐折需求曲线模型:解释和说明寡头市场的价格刚性问题.35.边缘产物价值:指使用要素的“边缘收益”.36.边缘收益产物:指由于使用额外一单元投入品X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它即是投入X的边缘产物乘以厂商的边缘收益.37.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根据劳动者的最优化行为,对应于一个特定的工资率,劳动者在效用最年夜化点上确定最优劳动供给量,从而获得劳动的供给曲线,在工资水平较低时,工资率上升对劳动所发生的替代效应年夜于收入效应,因而人们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减少闲暇消费;而当工资水平上升到一定水平以后,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因而人们增加闲暇时间的消费,而减少劳动时间.因此,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38.经济租金:某种要素收入中的一部份,除去这部份其实不会影响要素的供给.这种要素收入叫做经济租金.39.准租金:某些要素的服务价格在某种水平上也类似于租金,称为准租金.40.洛伦茨曲线: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域)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41.基尼系数:不服等面积与完全不服等面积之比.42.市场失灵:指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克服的缺陷,市场经济没有到达经济效率的状态.43.公共物品:在社会经济中,总有一部份物品或服务是免费为公共提供利益并为每个人平等享用,这类物品或服务被称为公共物品.44.纯公共物品: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外交等.45.准公共物品:指具有非竞争性,但可以排他的物品,如医疗、教育等.46.公共资源:只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如海洋渔业资源、公共绿地等.47.外部性:也称为外部效应或毗邻效应,指当个人或厂商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其他人,但却没有获得赔偿或给予支付的情况.48.科斯定理1:指无论产权的初始分配是否合理,只要产权清晰,交易本钱为零,就能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49.科斯定理2:指如果交易本钱年夜于零,则产权的初始分配是否合理对资源配置影响很年夜,分歧的产权制度会招致分歧的经济效率.50.逆向选择:指由交易双方信息分歧毛病称和市场价格下降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呈现市场交易产物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51.品德风险: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年夜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晦气于他人的行动.5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以便最年夜限度的满足人类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53.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54.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水平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年夜.55.边缘效用递加规律:在一按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坚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元中获得的效用增量即边缘效用是递加的.56.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的效用到达最年夜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它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上以获得最年夜的效用.57.无不同曲线:是用来暗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暗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水平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58.边缘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元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MRS)59.商品的边缘替代率递加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获得每一单元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加的. 60.预算线:暗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分歧数量的各种组合.又称为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61.收入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62.替代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63.生产者: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元.64.生产函数:在一按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年夜产量之间的关系.65.边缘收益递加规律(边缘酬谢递加规律、边缘产量递加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缘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越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缘产量是递加的.66.边缘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元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67.边缘技术替代率递加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竭增加时,每一单元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加的.68.扩展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酿本钱,等本钱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分歧的等产量曲线将与分歧的等本钱线相切,形成一系列分歧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69.显本钱: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70.隐本钱:厂商自己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71.长期总本钱:指厂商在长期中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到达的最低总本钱.72.经济利润: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本钱之间的差额.73.正常利润:通常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华的酬谢支付.74.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年夜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获得提高.75.规模不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年夜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76.完全竞争市场: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的就是完全竞争市场.一、市场上有年夜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一个买者或卖者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的控制力量,只能主动的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三、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和毫无困难的.四、信息是完全的,市场上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着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77.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命量的某种产物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78.自然垄断: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需要在一个很年夜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年夜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华获得充沛的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到达这样的生产规模.而且只有发挥这一个企业在这一生产规模上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该种产物的需求.在这类产物的生产中,行业内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最先到达这一生产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79.价格歧视:以分歧的价格销售同一种商品.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价格歧视.80.厂商对每一单元产物都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一级价格歧视81.对分歧的消费数量段规定分歧的价格——二级价格歧视82.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按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83.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84.需求表:暗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85.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分歧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86.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按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87.供给函数:暗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88.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89.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分歧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90.均衡: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到达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91.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92.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93.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94.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95.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96.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97.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笼统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98.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99.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100.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获得说明的变量.101.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关系: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不能在模型体系内获得说明.102.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 103.弹性:一般来说,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我们就可用弹性来暗示因变量变动的反应的敏感水平.104.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105.需求的价格弹性:一按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水平.或者说,暗示在一按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106.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的变动的反应水平.简单的说,它暗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107.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动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暗示.也就是说,它暗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水平. 108.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按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水平.或者说,暗示在一按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109.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取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110.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需同时使用才华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111.需求的收入弹性:暗示在一按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水平.112.正常品:需求量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动的商品.又可进一步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113.劣等品:需求量与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的商品.114.供给的价格弹性:一按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水平.或者说,暗示在一按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115.供给的价格弧弹性: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价格的变动的反应水平.116.供给的价格点弹性: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117.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就是:对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水平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年夜.118.效用: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水平.119.效用单元:暗示效用年夜小的计量单元.120.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按时间内从一定命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总和.121.边缘效用(MU):消费者在一按时间内增加一单元商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量的增量.122.边缘量:暗示一单元的自变量的变动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动量.123.边缘量=因变量的变动量÷自变量的变动量124.边缘效用递加规律:在一按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坚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元中所获得的效用增量即边缘效用是递加的.125.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年夜的效用.126.商品的需求价格:消费者在一按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127.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命量的某种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128.无不同曲线:暗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是暗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水平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129.效用函数:某一种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 130.等效用函数:与无不同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131.边缘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元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132.商品的边缘替代率递加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获得每一单元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加的. 133.完全替代品: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情况. 134.完全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135.预算线:又称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暗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136.消费者效用最年夜化的均衡条件: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年夜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缘替代率之比即是两商品的价格之比.137.赔偿预算线: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动诗,用来暗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138.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139.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总效用=收入效应+替代效应140.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的知道自己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发生不确定性.141.风险:在消费者知道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结果时,如果消费者还知道各种可能的结果发生的概率,则可以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为风险.142.生产者(厂商、企业):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元.143.交易本钱:可以看成是围绕交易契约所发生的本钱.144.成产函数:在一按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年夜产量之间的关系.145.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暗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146.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暗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147.短时间:只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148.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149.劳动的总产量TP 至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对应的最年夜产量.150.劳动的平均产量指平均每一单元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151.劳动的边缘产量指增加一单元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152.边缘酬谢递加规律: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的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所带来的边缘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越这个特定值时,该要素增加投入所带来的边缘产量是递加的.所以,边缘产量最终肯定会呈现递加的特征.153.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分歧组合的轨迹.。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一、需求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的形成需要两个关键因素: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
只有当消费者既有购买的愿望,又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时,才能形成有效的需求。
需求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商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二、供给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与需求类似,供给的产生也依赖于生产者的意愿和能力。
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水平、投入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都会对供给产生影响。
三、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市场上的商品既没有过剩,也没有短缺,供需达到平衡状态。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价格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则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促使价格上升。
四、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1,说明需求富有弹性,价格的小幅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大幅变动;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小于 1,说明需求缺乏弹性,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等于 1,则称为单位弹性。
五、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被用来衡量商品是正常品还是劣等品。
如果需求收入弹性大于 0,说明该商品是正常品,其中弹性大于 1 的为奢侈品,小于 1 的为必需品;如果需求收入弹性小于 0,则该商品为劣等品。
六、需求交叉弹性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可以用来判断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均衡价格: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恰好使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被称为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
2.均衡数量:对应于均衡价格,供求相等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3.需求量: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一个给定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被称为这一价格下的需求量,简称为需求量。
4.供给量: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于一个给定的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被称为该价格下的供给量。
5.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简称供给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供给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
6.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7.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又简称为约束线,它表示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
8.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消费所产生的增加的效用,消费商品的数量不同,增加的效用也不同,所以边际效用也与商品消费量密切相关。
9.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10.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品价值就是完全竞争企业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收益的增加量。
1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某项资源用于一种特定用途而不得不放弃掉的其他机会所带来的成本,通常由这项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人加以衡量。
12.等成本线: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企业花费相同的成本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被称为企业的等成本方程。
在劳动和资本构成的坐标平面中,等成本方程可以表为等成本线。
13.帕累托最优:在全社会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某一资源配置是帕雷托有效配置,是指该资源配置状态下,如果想要增加某一个人的福利,必须牺牲其他人的福利为代价。
14.帕累托改进:如果存在着对原有资源配置的一个再配置,可以在不影响他人情况的条件下来改善某些人的福利状态,则称资源的配置是对原有配置的帕累托改进。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1.机会成本:当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用于特定的用途是,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最大的收益。
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一个社会用全部的资源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在资源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3.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均衡价格: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6.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7.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8.需求价格弹性: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交叉弹性: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相关商品价格的反应程度。
10.需求收入弹性: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收入水平变动的反应程度。
11.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12.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总价格之差。
13.无差异曲线: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点所构成的曲线。
14.预算线: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15.边际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16.价格——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既没有过剩也没有短缺。
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通常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来表示,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供给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计算方法与需求价格弹性类似。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时所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中级微观名词解释补充版
内生变量:其均衡值(解)在模型内部决定。
外生变量:其均衡值(解)在模型外部决定。
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狭义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广义均衡原理:经济主体的行为必须相互一致。
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接受、购买有关商品的最高价格。
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描述了每一个可能价格上的需求数量。
均衡价格:住房需求量等于住房供给量时的价格。
比较静态学: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
垄断:市场被某一产品的单一卖主所支配的情况。
完全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垄断者):垄断者对每一个租赁者收取等于“保留价格”的房租。
一般垄断者:收取相同价格的垄断者。
超额需求:愿意按价格P(max)租房的人多余可供给的住房。
住房配置方法:竞争市场、价格歧视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租管制。
长期均衡:长期中,住房的供给量将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可以找到一种配置方法,在其他人的境况没有变坏的情况下,的确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那么这里就存在帕累托改进。
如果一种配置方法存在帕累托改进,它就称为帕累托低效率。
如果一种配置方法不存在任何的帕累托改进,就称为帕累托有效率。
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的情况下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的所有消费束组成的集合。
预算线:在给定价格和收入的情况下正好可以将消费者的收入用完的消费束组成的集合(p1x1+ p2x2 =m)。
预算线斜率的含义: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在继续满足预算约束的情况下,为增加1单位商品1而必须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机会成本)。
计价物:如果设定商品2的价格为1,并适当调整商品1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使得预算集不发生改变,就称商品2是“计价物”。
从量税: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征收的税。
从价税: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值征收的税。
总额税:无论消费者行为如何,政府取走的一笔固定金额。
(从量税和从价税率的变化将使预算线的斜率更陡峭;总额税的变化将使预算线向内平行移动。
微观名词解释
导论一、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个量分析:又称微观分析,指的是在宏观变量和宏观背景既定的假设前提下,着眼于微观主体和微观变量等的分析。
边际分析:当一个或几个自变量发生微小的变动时,因变量如何随之变动。
均衡:指某种经济状态能够维持不变。
实证分析:指的是关于纯事实的叙述和因果关系的描述分析。
它根据一定的假设,分析经济状态或经济变量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人们从事某些经济活动的后果会是怎样。
规范分析:指的是对经济状况、经济现象等进行价值判断,它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评价经济运行、经济状态的好坏优劣,并探讨怎样才能符合那些“好”的标准。
经济人:现实社会中的人。
人在经济生活中都受利己心或个人利益所驱使,不会去干那种于己无利或于己有害的事情。
经济学: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积极行为的理性化:经济个体都会在既定的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一定的商品价格所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指企业(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一定的商品价格所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规律:指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供给规律:指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需求函数: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需求和决定这些需求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供给函数: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供给和决定这些供给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需求弹性:表示和衡量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它本身的价格的反应程度。
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影响某商品(如X)需求的其他各种因素都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另一相关商品(如Y)的价格(Py)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Qx)的变动程度。
微观重点名词解释
微观重点1.均衡价格指的是该商品的市场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
3.需求收入弹性指的是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4.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5.效用指的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
6.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7.边际替代率指的是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满足程度或维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8.替代效应指的是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
9.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的是即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当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以后,总产量的增加额将越来越小的现象。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且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10.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
微观名词解释
供给(需求)量的变动:指影响供给(需求)变动其他因素不变,只由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供给(需求)数量变动供给(需求)变动:指除了商品价格外,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供给(需求)数量变化供给:生产者对商品在各种价格下愿意且能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供给函数:某商品供给量Q,除价格外其他因素不变条件下是其价格P的函数供给曲线:该商品的价格和其供给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最低(高)限价:政府所规定的某商品最低(高)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首先讨论商品价格变动1%商品的需求量将变动百分之几需求交差价格弹性:一定时期,某商品需求量变动对它的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边际效用: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引起总效用增加的速度,既总效用函数的倒数边际效用递减:其他商品消费数量不变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商品消费量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无差异曲线:所有不同的2种商品组合中,将无差异的商品组合在平面坐标上描出点的轨迹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效用水品不变下,某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该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商品消费数量是递减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收入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动替代效用: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正常物品: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同方向变化的商品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过程中在维持产量不变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扩展线:每条等成本线都有一个生产者均衡点,这些生产者均衡点轨迹是扩展线经济利润: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正常利润:企业对自己提供的自己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报酬支付收支相抵点:厂商无经济利润但能实现正常利润的均衡点,是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交点停止营业点:短期可变成本(AVC)和边际成本(MC)的交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生变量:其均衡值(解)在模型内部决定。
外生变量:其均衡值(解)在模型外部决定。
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狭义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广义均衡原理:经济主体的行为必须相互一致。
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接受、购买有关商品的最高价格。
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描述了每一个可能价格上的需求数量。
均衡价格:住房需求量等于住房供给量时的价格。
比较静态学: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
垄断:市场被某一产品的单一卖主所支配的情况。
完全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垄断者):垄断者对每一个租赁者收取等于“保留价格”的房租。
一般垄断者:收取相同价格的垄断者。
超额需求:愿意按价格P(max)租房的人多余可供给的住房。
住房配置方法:竞争市场、价格歧视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租管制。
长期均衡:长期中,住房的供给量将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可以找到一种配置方法,在其他人的境况没有变坏的情况下,的确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那么这里就存在帕累托改进。
如果一种配置方法存在帕累托改进,它就称为帕累托低效率。
如果一种配置方法不存在任何的帕累托改进,就称为帕累托有效率。
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的情况下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的所有消费束组成的集合。
预算线:在给定价格和收入的情况下正好可以将消费者的收入用完的消费束组成的集合(p1x1+ p2x2 =m)。
预算线斜率的含义: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在继续满足预算约束的情况下,为增加1单位商品1而必须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机会成本)。
计价物:如果设定商品2的价格为1,并适当调整商品1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使得预算集不发生改变,就称商品2是“计价物”。
从量税: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征收的税。
从价税: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值征收的税。
总额税:无论消费者行为如何,政府取走的一笔固定金额。
(从量税和从价税率的变化将使预算线的斜率更陡峭;总额税的变化将使预算线向内平行移动。
)所得税:对收入直接课征的税。
从量补贴: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给予补贴;从价补贴: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值给予补贴;总额补贴:无论消费者行为如何,政府给予消费者一笔固定金额(从量补贴和从价补贴的变化将使预算线的斜率更平坦;总额补贴的变化将使预算线向外平行移动。
)配给供应:对商品的购买量不能超过一定限额。
偏好的种类:A.弱偏好关系(X≥Y,X至少和Y一样好)B.严格偏好关系(X>Y,X严格优于Y)C.无差异关系(X~Y,X和Y无差异)关于“偏好”的理性假设:完备性公理:对于任意X,Y属于C,有X≥Y或Y≥X,或两者兼得;传递性公理;反身性公理:对任意X属于C,都有X≥X,即任何消费束至少和本身一样好。
关于偏好的“凸性假设”:“平均化”的消费束至少与极端化的消费束一样好。
无差异曲线:由受到消费者相同偏好的消费束组成的曲线。
(无差异集I(x)、弱偏好集WP(x)、严格偏好集SP(x) )“理性假设”意味着:表示不同偏好水平的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单调性假设”意味着:(1)离坐标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更受偏好;(2)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
“凸性假设”意味着: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完全替代品:消费者愿意按固定的比率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边际替代率固定不变)。
完全互补品:始终以固定比例一起消费的商品(边际替代率为零或无穷大)。
厌恶品:消费者不喜欢的商品(边际替代率为正)。
中性商品:消费者不在乎的商品(边际替代率为无穷大)。
餍足:对消费者来说有一个最佳的消费束,就他自己的偏好而言,越接近这个消费束越好。
在餍足点的右上和左下方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在餍足点的左上和右下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
离散商品:无差异曲线是一个离散点集。
当x1是离散商品,x2是连续性商品时,特定消费束的“弱偏好集”是一组线段。
边际替代率(MRS):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衡量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去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连续增加单位X1的消费数量所能代替的X2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几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效用函数:“效用函数”代表“偏好”,它是为每个可能的消费束指派一个数字的方法,它指派给受较多偏好的消费束的数字大于指派给受较少偏好的消费束的数字。
(数学表示);效用函数强调的是消费束的排列次序(序数效用);效用函数如果存在,就不止一个,一个效用函数的任意“严格正单调变换”也是一个代表相同偏好的效用函数;偏好是“理性”的是可用效用函数来代表偏好的必要条件。
序数效用:有意义的仅是两个消费束之间效用的相对大小。
基数效用:两个消费束之间效用的差额也具有重要意义。
各类效用函数:完全替代u(x1,x2) = ax1 +b x2;完全互补:u(x1,x2) = min{ax1,bx2};拟线性偏好:u(x1,x2) = v(x1)+x2;柯布-道格拉斯偏好:u(x1,x2) = x1cx2d,c,d>0。
边际效用:MU1=△U/△x1。
边际替代率:MRS=△x2/△x1=-MU1/MU2。
“边际效用递减”与“边际替代率递减”:二者并不等价,但是,当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不受其他商品消费量影响的话,“边际效用递减”的确意味着“边际替代率递减”。
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假说:消费者从他们的预算集中选择最偏好的消费束。
需求束:一定价格和收入水平下的商品1和商品2的最优选择。
最优选择: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如内点解(内点解处两种商品的最优消费量都大于零,而且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比率)、折拗解、角点解即边界解(角点解处其中一种商品的最优消费量等于零,且边际替代率(一般)不等于商品价格比);非凸偏好下相切条件是最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凸偏好下相切条件是内点最优的充分必要条件。
下述情况下所得税优于从量税的结论并不必然成立:消费者本来就不购买任何的商品1;所得税可能挫伤消费者赚取收入的热情,以致课征所得税导致消费者可支配(税后)收入的大幅下降;通过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消费者可以将从量税的一部分税收负担转移给厂商。
需求函数:刻画的是每种商品的作为消费者面临的价格和收入的函数的最优消费数量。
收入变化的比较静态分析:正常商品(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与低档商品(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收入提供曲线(收入扩展线)(代表不同收入水平上的需求束)和恩格尔曲线(代表收入和某种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表示在所有价格保持不变时,需求如何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情况)。
价格变化的比较静态分析:普通商品(需求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与吉芬商品(需求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价格提供曲线和需求曲线。
拟线性偏好的“收入提供曲线”和“恩格尔曲线”都是(近似)一条垂直线。
反需求函数将价格视为需求量的函数;由消费者“最优选择”的条件可知,反需求函数测度了在商品的各种需求量下,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边际支付意愿。
显示偏好:可观测的消费者选择行为“显示”了有关偏好的信息,我们可以利用这种信息来:恢复消费者的偏好;检验“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的合理性。
直接显示偏好:设x是消费者在收入为m时按价格(p1,p2)购买的消费束,y是同样收入和价格下能够支付得起的任意消费束,即下式成立: p1x1+p2x2≥ p1y1+p2y2则称“x直接显示偏好于y”。
显示偏好原理:很明显,如果“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总是成立的话,“x直接显示偏好于y”就意味着“x(严格)偏好于y”,这就是“显示偏好原理”。
间接显示偏好:设x是在价格-收入(p1,p2,m)下购买的消费束,y是同样价格和收入下能够支付得起的消费束;同时y是在价格-收入(q1,q2,m’)下购买的消费束,z是在同样价格和收入下能够支付得起的消费束,即下式成立: p1x1+p2x2≥ p1y1+p2y2,q1y1+q2y2≥ q1z1+q2z2,即“x直接显示偏好于y”且“y直接显示偏好于z”,则称“x间接显示偏好于z”。
间接显示偏好原理:很明显,如果“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总是成立的话,“x间接显示偏好于z”就意味着“x(严格)偏好于z”(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
如果x既“直接显示偏好”于y,又“间接显示偏好于y”,则称“x显示偏好于y”:很明显,如果“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总是成立的话,“x显示偏好于y”就意味着“x(严格)偏好于y”。
显示偏好弱公理:如果(x1,x2)被直接显示偏好于(y1,y2),且(x1,x2)和(y1,y2)不相同,那么(y1,y2)就不可能被直接显示偏好于(x1,x2)。
显示偏好弱公理的等价表述:设(x1,x2)是在价格( p1,p2 )下购买的消费束,(y1,y2)是在价格(q1,q2)下购买的消费束,如果 p1x1+p2x2≥ p1y1+p2y2,且(x1,x2)≠(y1,y2),则必有q1x1+q2x2>q1y1+q2y2。
注意:1、如果“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成立,则我们所观察到的消费者选择必然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
2、但是,所观察到的消费者选择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时,并不一定意味着“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成立。
显示偏好强公理:如果(x1,x2)被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y1,y2),且(x1,x2)和(y1,y2)不相同,那么(y1,y2)就不可能被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x1,x2)。
“显示偏好弱公理”只是“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成立的“必要条件”;“显示偏好强公理”是“具有理性偏好的消费者从预算集中选择最受偏好的消费束”这一行为假说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
数量指数:拉氏指数Lq(以基期价格作为权数)、帕氏指数Pq(以t期价格作为权数)。
价格指数:拉氏指数Lp(以基期数量作为权数)、帕氏指数Pp(以t期数量作为权数)。
斯勒茨基方程:价格变动以后,对消费者的收入进行补偿,使得在新的价格和补偿收入下,消费者刚能买得起原来消费束。
斯勒茨基替代效应的符号与价格变动的符号相反:即价格下降(上升)引起的“替代效应”提高(降低)了商品需求量,及替代效应一定是负的。
需求法则: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一定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
希克斯替代效应的符号与价格变动的符号相反:即价格下降(上升)引起的“替代效应”提高(降低)了商品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