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素材-----“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素材-----“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清朝诗人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翻译:春风阳光不到地方,青春照样萌动。哪怕那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丝毫也不自惭形秽,依然像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

清朝诗人袁枚有一首诗题为《苔》,诗中写道:“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很喜欢这首诗,尤其是后两句,让多少后来者拍案叫绝!

诗人以比喻和拟人的方法,赋予苔藓以新的意义。苔藓,这种很不起眼的小小植物,寄生于阴暗潮湿的地方,但它并不因为自身条件的不利而怨声怨气,也不因身处环境的恶劣而丧失努力的勇气,更没有因为别人的优越条件而产生羡慕嫉妒恨。它能正视自己的本能,从而确定自己的生活意向。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有境界,很有眼光,也很有心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说得何等的妙啊!如米小的苔花,默默地开着,并不引人注目,更无人为它喝彩,但它从不自甘暴弃,从不妄自菲薄,相反,却要像牡丹那样,执著地开放,认真地开放,努力地开放。并立志要像牡丹那样,开得更阳光一些,更芬芳一些,更灿烂一些,愿把自己的美丽自己的芳香自己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个世界。多可爱的小小苔花啊,可爱就可爱在它的努力,它的勇气,它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有眼光!“白日不到处”,是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恰自来”,嗯,并是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

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花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生命有大有小,生活有苦有甜。人生的进程中,有完美,也有残缺。无名的花,悄然的开着,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彩。就算这样,它仍然那么执著的开放,认真的把自己最美的瞬间,毫无保留地绽放给了这个世界。无名花不会因为别人在意与否,就不敢拨开初艳的花蕊;蒲公英也不会因为历程的艰险,就不离开那安全的母体,去走进飘萍的流浪。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牡丹有牡丹的热闹非凡,苔花有苔花的安然自在;我们虽然不知道将来的结局会怎样,但仍要如这花儿一样,尽可能把自身那微弱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只是一朵微小的苔花,却也要象牡丹那样,开的阳光灿烂,开的芳香怡人!花朵虽香,凝聚的是众人的汗水,我不敢独享,更不敢窃自欣喜,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沉寂了300年的诗句因何一夜爆红?

这首20字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唱哭了庾澄庆和曾宝仪,也让亿万中国人都在这一刻被感动!“我觉得这群山里面的孩子身边所拥有的资源是很有限的,可是他们却有着最纯真的爱。”梁俊老师就是想通过这首诗,告诉这群山里的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梁俊老师给了孩子们希望的种子,于是,种子种在每一个孩子心里,在他们的生命中开了花。

说是乡村教师梁俊选择了《苔》,不如说是袁枚的《苔》选择了梁俊。2013年梁俊带着新婚的妻子,来到贵州省石门坎。2年的乡村教书时光,对他们而言是快乐的,因为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们,而对于孩子们来说,遇见梁老师则是一种幸运。

梁俊骨子里的文人风骨让他坚信: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做一个现代人,于是,他尝试唱着古诗弹着琴,一首一首把它们记录下来。“我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做些事情。‘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就是这首诗歌的意义。在我心中,大山的孩子们也一样,找到生命的价值,等待绽放出来的时刻。我觉得这个比我们的外表重要。”“我们迟早有一天会离开乌蒙山,不能教他们一辈子,起码要让孩子们想我的时候能够唱出这首诗”梁俊老师怀揣着这一信念,为大山中的孩子们谱写了一本最棒的教材。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所说,因为有了梁俊老师,这些孩子们才能如牡丹一般快乐而富有光彩地绽放!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也深受触动,“平凡而卓越,才是教育的根本,而艺术也要做到平凡而卓越,这才是艺术的根本方向。”听到梁俊的故事,《经典咏流传》鉴赏团成员曾宝仪为之动容“花开得不大,但光彩一点都不比牡丹弱,梁老师能选中这首诗给孩子们唱是用心、用情的。”

除了《苔》,梁老师在2年的支教生涯中,为孩子们带来了100多首诗词,其中50首谱成曲,在大山里回响,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唱着诗歌的梁老师和孩子们,其实并没有音乐基础,却唱出最动人的旋律,让专业歌手庾澄庆热泪盈眶,让亿万中国人成为知音。

曲虽扬,声不息,《经典咏流传》的舞台在短短数分钟内,让这首《苔》的传播度超过300年总和。乘着音乐的翅膀,它还将流传到更宽广更久远的地方,再次照亮当代中国人的心灵!

它会让更多人看到,在中国还有很多很多的“梁老师”,也有很多很多大山里的孩子们,像歌里唱的那样,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

为什么只有二十个字的一首小诗,却听得让我们热泪盈眶,久久难忘,因为它不光是写给梁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它也是写给你我,写给绽放在天地之间的每一个平凡又尊贵的生命

《苔》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作为一个非常注重生活情趣的人,他在园中遍植花草,偶然发现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处的苔藓,虽然花如米粒般细小,生长在太阳也照不到的地方,但也能凭自身的力量开花结果,由此成就经典之作。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为梁老师点赞!为孩子们点赞!

《苔》这首诗入选,是因为梁老师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因为我也是一样的,从山里出来的,也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就像潮湿的角落那些苔,人们看不见”,“但是它们真的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我要告诉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评委和听众泪流满面,朋友圈一再转发,不仅因为这歌声浑然天成、质朴无华,是脂粉气、铜臭气和虚情假意的歌坛的一股清流,更在于,它继承、弘扬和放大了中华民族的固有精神。

《苔》这首诗,传递着“普通人也要做好自己”这样一种精神。向阳花木早逢春,而苔,却生于不见阳光的阴湿之地,可它不自卑、不埋怨,自生自灭,自得其乐。一个“恰”字,言尽其无人态。它可以像牡丹一般开放,但是否像牡丹那样被人赏识,它从未在乎。

社会,需要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只有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这样把自己做到最好,才能铸就“工匠精神”。这“工匠”,不是大师;它是苔,不是牡丹。做人做事向苔学习,不是让大家做木头,做愚民。鼓励人胸怀大志,与勉励人做好小事,精神是一致的。大丈夫能屈能伸,难得是能屈。鼓励拥有能屈的本领、能屈的姿态,但不主张麻痹卑微者的精神,让人立志做小人物,安于现状。苔花虽小,神比牡丹。无论苔花还是牡丹,他们都是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的。只有苔花也能怡然自得开放,才能成就百花齐放的局面。此如曼德拉所说,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