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方法

渣土桩
2、换填垫层法
• 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 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 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换填垫层法施工时
3、强夯法
•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 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 土等地基。
4、强夯置换法
二、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 • • • 1、排水固结法 2、振密、挤密法 3、置换及拌入法 4、加筋法
1、排水固结法
• 排水固结法又称预压法,其包括堆载预压 法、超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真空与堆 载联合作用法、降低地下水位法和电渗法 等多种方法;通过在预压荷载作用下使软 粘土地基土体中孔隙水排出,土体发生固 结 ,土中孔隙体积减小,土体强度提高, 达到减少地基施工后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 力的目的
9、预压法
• 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 和粘性土地基。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 法及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 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 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 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m时, 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 法处理。对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 设置排水竖井。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 的沉降及稳定问题
淤泥质土、粘性土、粉 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当地 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 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 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 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 不宜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 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 止水帷幕,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
14、柱锤冲扩桩法
• 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粘性土、素填 土和黄土等地基,对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 松软土层,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6m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

换土垫层法1机械碾压法: 挖除浅层软弱图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局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常用于基坑面积宽大开挖土方量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适用于处理浅层非饱和和软弱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季节性冻土地基、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简易可行,但仅限于浅层处理,一般不大于3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大于5m;如遇地下水,对于重要工程,需有附加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局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2 重锤夯实法 : 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以及分层填土地基3. 平板振动法适用于处理非饱和无粘性土或粘粒含量少和透水性好的杂填土地基4. 强夯挤淤法:采用边强夯、边填碎石、边挤淤的方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它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厚度较小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
应通过现场实验才能确定其适用性5. 爆破法由于振动而使土体产生液化和变形,从而到达较大密实度,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饱和净砂,非饱和但经常灌水饱和的砂、粉土和湿陷性黄土深层密实法1.强夯法利用强大的夯击能,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使土体密实,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消除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液化性强夯置换是指将厚度小于8m的软弱土层,边夯边填碎石,形成深度为3~6m,直径为2m左右的碎石柱体,与周围土体形成复合根底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和湿陷性黄土强夯置换适用于软弱土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经处理后土性质较为均匀,造价经济,适用于处理大面积场地施工时对周围有很大振动和噪音,不宜在闹市区施工需要有一套强夯设备〔重锤、起重机〕2. 挤密法〔碎石、砂石桩挤密法〕〔土、灰土、二灰桩挤密法〕〔石灰桩挤密法〕利用挤密或振动使深层土密实,并在振动或挤密过程中,回填砂、砾石、碎石、土、灰土、二灰或石灰等,形成砂桩、碎石桩、土桩、灰土桩、二灰桩或石灰桩,与桩间土一起组成复合根底,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消除或局部消除土的湿陷性或液化性砂〔砂石〕桩挤密法、振动水冲法、干振碎石桩法,一般适用于杂填土和松散砂土,对于软土地基经试验证明加固有效时方可使用土桩、灰土桩、二灰桩挤密法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深度为5~10m的湿陷性黄土和人工填土石灰桩适用于软弱粘性土和杂填土经振冲处理后地基土较为均匀,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经处理后土性质较为均匀,造价经济,适排水固结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降水预压法电渗排水法通过布置垂直排水井,改善地基的排水条件,及采取加压、抽气、抽水和电渗等措施,以加速地基土的固结和强度增长,提高地基土的稳定性,并使沉降提前完成适用于处理厚度较大的饱和软土和冲积土地基,但对于厚的泥炭层要慎重对待需要有预压的时间和荷载条件,及土石方搬运机械对于真空预压,预压压力达80Kpa不够时,可同时加上土石方堆载,真空泵需长时间抽气,耗电较大降水预压法无需堆载,效果取决于降低水位的深度,需长时间抽水,耗电较大加筋法加筋土、土锚、土钉、锚定板在人工填土的路堤或挡墙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钢带、钢条、尼龙绳或玻璃纤维作为拉筋,或在软弱土层上设置树根桩或碎石桩等,使这种人工复合土体,可承受抗拉、抗压、抗剪和抗弯作用,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和增加地基稳定性加筋土适用于人工填土的路堤和挡墙构造。
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2)施工车就位,振冲器对准桩位;
(3)启动振冲器,使之徐徐沉人土层,直至加固深度以上30~50cm,记录振冲器经过各深度的电流值和时间,
提升振冲器至孔口。再重复以上步骤1~2次,使孔内泥浆变稀。
施工注意事项:当填料为透水性好的砂及碎石料时,是良好的竖向排水通道。
二、预压法
(1)堆载预压法
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3)降水法
降低地下水位可减少地基的孔隙水压力增加上覆土自重应力,使有效应力增加,从而使地基得到预压。这实际上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靠地基土自重来实现预压目的。
施工要点:一般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深井井点;当土层为饱和粘土、粉土、淤泥和淤泥质粘性土时,此时宜辅以电极相结合。
2、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就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层。
施工要点:施工前应试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夯锤的重量、底面直径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实前槽、坑底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大面积夯时应按顺序;基底标高不同时应先深后浅;冬季施工时,对土已冻结时,应将冻土层挖去或通过烧热法将土层融解;结束后,应及时将夯松的表土清除或将浮土在接近1m的落距夯实至设填料中进行振实并扩大桩径。重复这一步骤直至该深度电流达到规定的密实电流为止,并记录填料量。
(5)将振冲器提出孔口,继续施工上节桩段,一直完成整个桩体振动施工,再将振冲器及机具移至另一桩位。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1. 扩展基础:对于土质较弱的地方,可以通过扩大基础的底面积来增加建筑物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从而分散荷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2. 桩基:桩基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在地下打入桩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桩基有钢筋混凝土桩、钻孔灌注桩等。
3. 挤密法:对于地基土质较松散的情况,可以采用挤密法进行处理。
挤密法是将混凝土直接注入地基土层中,利用混凝土的密实性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4. 土石方加固:对于地基土质较差或存在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可以采用土石方加固的方法。
通过在地基表面覆盖一层较厚的填土或石料,以均匀分布荷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5. 地基处理剂:地基处理剂是一种专门用于地基处理的材料,可以改良地基土质的物理特性,提高地基的力学性能。
常见的地基处理剂有石灰、水泥等。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合理施工,确保地基处理效果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1、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3、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4 、振冲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5 、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若需采用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当地基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于法.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可作为基坑的止水帷幕,受其搅拌能力的限制,该法在地基承载力大于140kPa的粘性土和粉土地基中的应用有一定难度.6 、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的处理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 7、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及.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m时,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对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问题.8 、夯实水泥土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该法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施工文明、造价容易控制,目前在北京、河北等地的旧城区危改小区工程中得到不少成功的应用.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根据地区经验或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基础和桩顶之间需设置一定厚度的,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形成复合地基.该法适用于条基、独立基础、箱基、筏基,可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变形.对可液化地基,可采用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达到消除地基土的液化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10 、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可采取减少生石灰用量和增加掺合料含水量的办法提高桩身强度.该法不适用于地下水下的砂类土.11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的深度为5~15m.当用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时,宜采用土挤密桩法;当用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定性时,宜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采用这种方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少渗透性方面效果基本相同,土挤密桩法地基的承载力和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12 、柱锤冲扩桩法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和黄土等地基,对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松软土层,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6m. 采集者退散13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2m/d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对Ⅱ级湿陷性地基,应通过试验确定碱液法的适用性.14、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时,宜选取不同的多种方法进行比选.对复合地基而言,方案选择是针对不同土性、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质、选取适宜的成桩工艺和增强体材料.。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改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一、灌注桩法。
灌注桩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
它通过钻孔、注浆、成孔、钢筋搭接和灌浆等工序,将混凝土灌注到孔中,形成桩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灌注桩法不仅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还可以改善地基的变形性能,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
二、土石方处理法。
土石方处理法是通过对地基土石进行开挖、填筑、夯实等工序,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质较松的地基,可以通过填筑夯实的方式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土石方处理法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还可以减小地基的沉降变形,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地基处理。
三、搅拌桩法。
搅拌桩法是一种通过机械设备将水泥、砂、砾石等材料与地基土进行搅拌,形成搅拌桩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的方法。
搅拌桩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松的情况,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地基处理。
四、地基加固法。
地基加固法是通过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的方法。
地基加固法包括加固桩、土钉墙、悬浮桩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进行选择。
地基加固法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还可以改善地基的变形性能,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进行合理选择,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效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希望本文介绍的地基处理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的特点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的特点如下:
1.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
基。
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
湿陷性黄土等。
3.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等。
4.砂石桩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粘性土和素填土地基。
5.深层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和粉土地基。
6.灰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
土和杂填土地基。
7.化学加固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砂土和富水土壤。
三种地基处理方法

三种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分别是扩基法、加固法和悬臂法。
一、扩基法扩基法是指在原有地基的基础上进行扩大施工,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扩基法适用于地基不稳定或不够承载的情况,通过加宽或加深地基的方式来增加地基的面积或深度,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扩基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对原有地基进行勘测和评估,确定扩基的范围和深度;2. 清理原有地基表面的杂物和土壤,保持地基的整洁;3. 使用挖掘机或其他工具进行地基的扩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面积或深度的扩大;4. 扩挖完成后,对扩挖部分进行加固,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或其他加固材料进行填充和加固;5. 最后,进行地基的压实和整平,确保地基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扩基法的优点是可以在原有地基的基础上进行处理,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然而,扩基法的缺点是需要占用较大的施工空间,并且施工过程较为复杂。
二、加固法加固法是指通过加固地基材料或结构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加固法适用于地基材料质量较差或地基受到外力破坏的情况,通过加固地基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加固法的具体方法有:1. 使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地基加固,可以在地基上铺设一层钢筋混凝土板,或者进行地基灌浆加固;2. 使用地基加固材料,如地基加固网、地基加固梁等,将其安装在地基上,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3. 进行地基钻孔加固,通过在地基中钻孔并注入加固材料,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加固法的优点是可以在地基表面进行处理,不需要对地基进行扩挖,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同时,加固法可以针对不同地基情况选择不同的加固材料和方法,灵活性较高。
然而,加固法的缺点是加固材料和施工成本较高,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
三、悬臂法悬臂法是指在地基周围设置悬臂结构,通过悬挑结构的支撑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

分类:
1)表层压实法; 2)重锤夯实法
3)强夯法;
4)振冲挤密法
5)土(或灰土)桩法; 6)砂桩
7)夯实水泥土桩
8
1)表层压实法
基本原理:采用人工或机械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对填土、湿陷性 黄土、松散无粘性土等软弱或原来比较疏松表层土进行压实。也可采 用分层回填压实加固
作用: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变形。 适用范围:含水量接近于最佳含水量的浅层疏松粘性土;松散砂性 土;湿陷性黄土及杂填土等。
9
表层压实法
10
2)重锤夯实法
基本原理: 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击浅层土,使其表 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
作用: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变形。 适用范围:无粘性土、杂填土、非饱和粘性土及湿陷性黄土。
11
3)强夯法
基本原理:利用强大的夯击能,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使土 体密实,
作用: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消除土的湿陷性、胀缩 性和液化性。
适用范围: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 处理深度不宜超过10m。
20
3排水固结法
基本原理:软土地基在附加荷载的作用下,逐渐排出孔隙水,使孔隙 比减小,产生固结变形。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 逐渐消散,土的有效应力增加,地基抗剪强度相应增加,并使沉降提 前完成或提高沉降速率。 组成:排水和加压两个系统
34
35
6)电渗排水法
基本原理:在土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由于直流电场作用, 土中的水从阳极流向阴极,然后将水从阴极排除,而不让水在阳极附 近补充,借助电渗作用可逐渐排除土中水。
4
砂垫层
5
2)强夯挤淤法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就是提高地基强度,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有换填地基、压实和夯实地基、复合地基、注浆加固、预压地基、微型桩加固等。
一、换填地基换填地基适用于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的地基处理。
按其回填的材料不同可分为素土、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粉煤灰地基等。
换填厚度由设计确定,一般宜为0.5~3m。
施工要求有:(1)素土、灰土地基:土料可采用黏土或砂质黏土,石灰采用新鲜的消石灰。
灰土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
素土、灰土分层(200~300mm)回填夯实或压实。
(2)砂和砂石地基: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
当使用粉细砂或石粉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
砂和砂石地基采用砂或砂砾石(碎石)混合物,经分层夯(压)实。
(3)粉煤灰地基:应选用Ⅲ级以上的粉煤灰级,满足相关标准对腐蚀性和放射性的要求。
粉煤灰地基最上层宜覆盖土300~500mm。
(4)换填地基压实标准要求:换填材料为灰土、粉煤灰时,压实系数为≥0.95;其他材料时,压实系数为≥0.97。
(5)换填地基施工时,不得在柱基、墙角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两层的缝距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灰土应拌合均匀并应当日铺填夯压,灰土夯压密实后3d内不得受水浸泡;粉煤灰垫层铺填后宜当天压实,每层验收后应及时铺填上层或封层,防止干燥后松散起尘污染,同时禁止车辆碾压通行。
二、夯实地基夯实地基可分为强夯和强夯置换处理地基。
强夯处理地基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处理地基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要求不严格的工程。
一般有效加固深度3~10m。
施工要求有:(1)强夯置换处理地基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几种

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几种
地基的处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清理和加固:在清理地基之前,需要将地表上的杂物和植被清理干净,以便施工。
然后,通过注入混凝土或其他材料来加固地基,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挖掘和填充:当地基处于软土或湿地区域时,需要进行挖掘和填充处理。
首先,需要挖掘出一定深度的土壤,然后填充进适当的材料,如沙土或砾石,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3. 钻孔灌注桩:这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特别适用于软土地区。
通过使用大型钻机,在地下钻取一定直径和深度的孔洞,然后在孔洞中注入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形成桩基,并加固地基。
4. 地基改良:地基改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改善地基的性质,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物理方法包括夯实、振动、加压等;化学方法包括注浆、固化剂等。
5. 地基加固:当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或裂缝时,需要进行地基加固。
加固方法包括使用支撑结构、地基加固灌浆、使用增强材料等。
6. 地基处理与防水:在一些地下建筑中,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和防水,以确保建筑的稳定和安全。
地基处理和防水的方法包括使用防水层、地下排水系统等。
7. 地基处理与排水: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需要采取排水措施,以保持地基的稳定性。
排水方法包括设置排水沟、排水管道、抽水泵等。
总结起来,地基的处理方法有清理和加固、挖掘和填充、钻孔灌注桩、地基改良、地基加固、地基处理与防水,以及地基处理与排水等。
在具体工程中,需要根据地基的性质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地基处理方法,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地基处理方法有哪几种

常见地基处理方法有哪几种地基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技术手段对软土、深层坚硬黏土、砂卵石层及松软砂土、泥、湖沼等地层进行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性能。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排土法:沉降较大的地基可采用排土法来进行处理。
通过挖除原有地基的一部分土来降低地基的高度,以达到减小沉降和提高地基稳定性的目的。
2.加筋法:在软弱地层中,采用加筋法来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筋方式包括布设钢筋网或钢筋筏、钢管灌注桩等。
3.土体加固法:通过改良土体的结构和性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土体加固方法有加硬土法、土体夯实法、土体冻结法等。
4.滩涂地基处理:滩涂地基常有较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可以采用掺硅酸盐水泥、石灰和粉煤灰等掺合材料来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浅层处理:浅层地基处理通常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浅层处理方法有加固地基、加筋地基、灌注桩、挤浆桩等。
6.深层处理:当地基较深且存在较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时,常采用深层处理方法。
常见的深层处理方法有钻孔灌注桩、钻孔挤浆桩、动力置换法等。
7.土膜改良法:通过在地基表面加铺土膜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土膜可以用于减小地基的沉降和改善地基的排水性能。
8.地基加固与加固桩:针对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可采用地基加固与加固桩的方法。
地基加固主要是通过在地基中植入钢筋、钢板等材料,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加固桩则是通过在松软土层中钻孔并灌注水泥浆体,形成桩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9.地基处理施工中的防护工程:地基处理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地下室防水、排泥水工程等防护工程,以提高地基处理的效果和地基的稳定性。
总之,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并考虑施工技术、经济性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

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一、置换法(1)换填法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
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施工要点:将要转换的土层挖尽、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的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2)振冲置换法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
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性的目的。
施工注意事项: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地基土对其的侧向约束作用,该约束作用越弱,碎石桩的作用效果越差,因而该方法用于强度很低的软粘土地基时必须慎重行事。
(3)夯(挤)置换法利用沉管或夯锤的办法将管(锤)置入土中,使土体向侧边挤开,并在管(或夯坑)放人碎石或砂等填料。
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由于挤、夯使土体侧向挤压,地面隆起,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提高,当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强度也有相应的提高。
施工注意事项:当填料为透水性好的砂及碎石料时,是良好的竖向排水通道。
二、预压法(1)堆载预压法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
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施工工艺与要点:a、预压荷载一般宜取等于或大于设计荷载;b、大面积堆载可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对超软土地基的第一级堆载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业;c、堆载的顶面宽度应小于建筑物的底面宽度,底面应适当放大;d、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不得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
(2)真空预压法在软粘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用土工薄膜覆盖且周围密封。
用真空泵对砂垫层抽气,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负压。
随着地基中气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结。
为了加速固结,也可采用打砂井或插塑料排水板的方法,即在铺设砂垫层和土工薄膜之前打砂井或插排水板,达到缩短排水距离的目的。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地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改良和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地基处理的七种常见方法。
1. 土石方加固。
土石方加固是指对地基土石方进行挖掘、填筑和夯实,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松,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通过挖掘和填筑来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2. 地基灌浆。
地基灌浆是指在地基内部注入水泥浆或其他硬化材料,以填充土壤空隙,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松,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通过灌浆来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预应力加固。
预应力加固是指在地基内部设置预应力钢筋,通过预应力作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通过预应力加固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地基搅拌桩。
地基搅拌桩是指利用搅拌桩机在地基内部进行搅拌,将土石混合成桩状,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松,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通过搅拌桩来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 地基加固梁。
地基加固梁是指在地基表面设置加固梁,通过加固梁的刚度和强度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表面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通过加固梁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6. 地基换填。
地基换填是指对地基进行挖掘,将原有土石方换填成新的土石方,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通过换填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7. 地基加固板。
地基加固板是指在地基表面设置加固板,通过加固板的刚度和强度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表面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通过加固板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以上就是地基处理的七种常见方法,不同的地基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地基常见的处理方法

地基常见的处理方法
1、换填法: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
2、预压法:预压法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该方法的实质是,在建筑物或者是构筑物建造前,可以先在拟建场地上施加或分级施加与其相当的荷载,使土体中孔隙水排出,孔隙体积变小,土体密实,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3、强夯法:强夯法是用几十吨重锤从高处落下,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
4、振冲法:振冲法是振动水冲击法的简称,按不同土类可分为振冲置换法和振冲密实法两类。
5、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系利用水泥或其它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中将水泥和土体强制拌和,使软弱土硬结成整体,形成具有水稳性和足够强度的水泥土桩或地下连续墙,处理深度可达8~12m。
6、砂石桩法:振动沉管砂石桩是振动沉管砂桩和振动沉管碎石桩的简称。
7、土或灰土挤密桩法:土桩及灰土桩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夯填素土或灰土成桩。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是指对建筑物下方土壤进行加固和处理,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基坑处理、土体加固和基础处理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一、基坑处理基坑处理是指对建筑物基坑的土壤进行处理,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
基坑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土方开挖处理:根据基坑的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并合理处理开挖土方。
土方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斜坡的坡度和坡高,以确保土方的稳定性。
2.地下水处理:对于含有地下水的基坑,需要进行地下水的排水和处理。
常用的地下水处理方法包括抽水、加装排水板和锚杆排水等。
通过合理的地下水处理,可以降低地下水对土壤的渗透和侵蚀作用,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3.地边支护:对于较深的基坑,需要进行地边的支护。
常用的地边支护方法包括挡土墙支护、桩土墙支护和桩梁支护等。
通过地边支护可以防止土壤的滑移和坍塌,提高基坑的稳定性。
4.基坑加固:对于较大的基坑,需要进行基坑的加固处理。
常用的基坑加固方法包括加固梁、加固墙和加固桩等。
通过基坑的加固处理可以改善基坑的变形性能,提高基坑的抗震能力。
二、土体加固土体加固是指对建筑物下方土壤进行加固和处理,以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土体加固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压密加固:通过施加压力,使土体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常用的压密加固方法包括预压和加固层等。
预压是通过在土体上施加预先计算的重压,使土壤发生塑性变形,达到加固的目的。
加固层是指在土壤顶部设置一层较厚的加固土层,以增加土壤的承载能力。
2.民工墙:民工墙是指在土体中设置一定间距的竖向钢筋混凝土墙,通过墙体的刚度和抗弯承载能力,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常用的民工墙形式包括土工格栅墙和土工柱墙等。
3.地基加固灌浆:地基加固灌浆是指将特定的灌浆材料注入到土体中,改变土体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加固灌浆材料包括水泥浆和树脂浆等。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1. 硬化加固法:通过加入各种硬化材料,使土壤变得更加牢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深基础法:在土壤深处开挖一定深度的洞,填充混凝土或其它材料,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地基,从而增加地基的承载力。
3. 压密加固法: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土壤中的孔隙变小,土层紧密排列,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4. 土钉加固法:在地基周边或基坑边缘设置一定数量的土钉,与地面混凝土体形成一体化结构,从而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5. 地下连续墙法:在地基周围挖掘一定深度的槽,并在槽中浇筑混凝土,形成一道连续的墙壁,从而增强地基的抗震性能和承载力。
6. 地震隔离技术:在地基或建筑内设置隔离装置,能够吸收地震的能量,减少建筑物的振动,防止地震损毁。
7. 地基增强技术:采用聚合物材料等新型材料,在地基中注入液体或粉末,与土壤反应生成新型固体,使地基坚硬稳定,提高地基承载力。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1. 压实法:通过使用大型振动设备,将土壤压实以增加承载力和稳定性。
2. 挖土法:通过对不稳定或松散的土壤进行挖掘、清除和替换,以提供稳定基底。
3. 排土法:在地基区域内将松散土壤排除,并用更稳定的土壤填充。
4. 土石方法:使用压缩和密封土石填料来填充地基,以增加强度和稳定性。
5. 地脚法:在地基底部加入混凝土地脚来增加支撑力和稳定性。
6. 钻孔灌注桩法:在地基中钻孔并灌注混凝土,以增加承载力和稳定性。
7. 预应力法:通过将钢束或钢筋预应力到混凝土中,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8. 地下连续墙法:将混凝土墙或钢板桩设置在地基中以提供支撑和稳定。
9. 地基加固网法:使用地基加固网将松散的土壤固定在一起以提供支撑和加强。
10. 地基加固加宽法:在地基上的表面添加混凝土或增强材料
来加强地基并分散荷载。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地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改良和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压实法,通过机械设备对地基进行压实,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压实法包括静压和动压两种方式,静压主要是利用静载荷进行压实,动压则是通过振动机械进行压实。
压实法适用于土质较好的地基,通过压实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地基沉降。
2. 土体改良法,土体改良法包括物理改良和化学改良两种方式。
物理改良主要是通过加入外部材料(如砂土、砾石等)或者改变土体结构(如振动、加固等)来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化学改良则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土体改良法适用于土质较差的地基,通过改良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地基加固法,地基加固法主要是通过加固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对地基进行加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加固法适用于地基承载能力不足或者需要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的情况,通过加固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地基排水法,地基排水法主要是通过排水设施对地基进行排水处理,减小地基的含水量,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地基排水法适用于地基含水量较大的情况,通过排水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5. 地基换填法,地基换填法主要是通过清除原有地基,重新填充土石料,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换填法适用于原有地基承载能力不足或者地基不稳定的情况,通过换填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地基情况。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如果地基不牢固,将会导致建筑物不稳定、倾斜和崩塌等问题。
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人们采用了许多地基处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10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并详细描述它们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等内容。
1. 挖土加固法挖土加固法指的是通过挖掉地下土层,然后在原地挖掘出的土层中填充与原土相同或更坚实的夯实土、石料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太软、水位高、地下水位深等情况。
挖土加固法施工难度大,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
2. 钻孔灌注桩法钻孔灌注桩法是一种在构筑物的承台之下打孔灌注浆液,通过混凝土的强度和粘结力将桩与地基联系起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承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
钻孔灌注桩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但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大量的工程设备和技术。
3. 预应力锚杆法预应力锚杆法是一种将高强度的钢筋锚固在浅层地面中,并施加预压力,进而改变地基的应力分布,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它适用于土地软弱或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
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但施工过程较复杂并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4. 桩基础法桩基础法是一种在地面以下挖掘的孔洞中放置预制的桩,并加固注浆,从而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桩基础法适用于需要增加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地方。
桩基础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但是在施工时需要注意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 冰冻法冰冻法是一种将地基周围的土壤冻结成坚硬的冰块,从而加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对土壤进行加固处理的地方。
冰冻法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并且冰冻的过程比较长,施工时间也比较长。
6. 碎石台阶法碎石台阶法是一种在地基中设置碎石层,通过碎石层与土壤之间的互相作用,增加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它适用于地质条件比较坚硬的情况下。
碎石台阶法的好处是施工简便、成本低廉,但其效果并不如其他地基处理方法那么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CFG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处理软弱地基的一种新方法。它是在碎石桩的基础上掺人适量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合后制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桩体。
(4)深层密实法
1)振冲法:
振冲法,又称振动水冲法,是以起重机吊起振冲器,启动潜水电机带动偏心块,使振冲器产生高频振动,同时开动水泵,通过喷嘴喷射高压水流成孔,然后分批填以砂石骨料,借振冲器的水平及垂直振动,振密填料,形成的砂石桩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和沉降差的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法。振冲桩适用于加固松散的砂土地基。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就是按照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或改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保证地基稳定,减少房屋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提高抗液化能力等。常用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土垫层法、重锤表层夯实、强夯、振冲、砂桩挤密、深层搅拌、堆载预压、化学加固等方法。
2)强夯法:
强夯法是用起重机械将重锤(一般8~30t)吊起从高处(一般6~30m)自由落下,对地基反复进行强力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粘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等的深层加固。
强夯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很大,对周围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有影响,在城市中心不宜采用,必要时应采取挖防震沟(沟深要超过建筑物基础深)等防震、隔振措施。
(5)预压法——砂井堆载预压法
砂井堆载预压是在含饱和水的软土或杂填土地基中用钢管打孔,灌砂设置一群排水砂桩(井)作为竖向排水通道,并在桩顶铺设砂垫层作为水平排水通道,先在砂垫层上分期加荷预压,使土中孔隙水不断通过砂井上升至砂垫层,排出地表,从而在建筑物施工之前,地基土大部分先期排水固结,减少了建筑物沉降,提高了地基的稳定性。适用于处理深厚软土和冲填土地基,多用于处理机场跑道、水工结构、道路、路堤、码头、岸坡等工程地基,对于泥炭等有机质沉积地基则不适用。
(1)换土垫层法
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法来处理软弱地基。换土垫层法是先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如中粗砂、碎石或卵石、灰土、素土、石屑、矿渣等,再分层夯实后作为地基的持力层。换土垫层按其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灰土垫层、砂垫层、碎(砂)石垫层等。
(2)夯实地基法(锤击加固土层的厚度与单击夯击能有关,重锤夯实法由于锤轻、落点底,只能加固基土表面,而强夯法根据锤重和落点距,可以加固5~10m深的基土)
1)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是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利用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重复夯打击实基土表面,使其形成一层比较密实的硬壳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适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
1)灰土垫层:
灰土垫层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用按一定体积比配合的石灰和粘性土拌合均匀后,在最优含水率情况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粘性土地基的加固。
2)砂垫层和砂石垫层: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是将基础下面一定厚度软弱土层挖除,然后用强度较高的砂或碎石等回填,并经分层夯实至密实,作为地基的持力层,以起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加速软弱土层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等作用。
2)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是利用水泥浆做固化剂,采用深层搅拌机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充分拌合,利用固化剂和软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之凝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好和较高强度的水泥加固体,与天然地基形成复合地基。
深层搅拌法适于加固较深、较厚的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承载力不大于0.12 MPa的饱和粘土和软粘土、沼泽地带的泥炭土等地基。
(3)挤密桩施工法
1)灰土挤密桩:
灰土挤密桩是利用锤击将钢管打人土中,侧向挤密土体形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桩孔,将管拔出后,在桩孔中分层回填2:8或3:7灰土并夯实而成,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以承受上部荷载。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量12%~25%、厚度5~15m的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
2)砂石桩:
砂桩和砂石桩统称砂石桩,是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砂或砂卵石(或砾石、碎石)挤压人土孔中,形成大直径的由砂或砂卵(碎)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起到挤密周围土层、增加地基承载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