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拒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丹的拒绝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自己去洛阳赏牡丹不见而归的一次经历。行文在对牡丹雍容华贵、娇艳多姿的期待、仰慕和赞誉声中开场,渲染了各地游人蜂拥而至的热潮,并以对历史故事的回顾想象着牡丹花团锦簇、香云缭绕的盛况。接着笔锋急下,讲述自己赏牡丹时遇春寒而满园萧瑟,不无失望和疑虑。但作者并没有沉溺于失落惆怅之中,而是另辟蹊径由“拒绝开花的牡丹”联想到牡丹孤傲清高的品性。每次打破常规都孕育新的机遇,在期望落空、伤心失意的另一端,会有惊喜欢悦填满你的希望之帆。作者在故事中给我们的哲理启示,昭示了一种欣赏失落,享受意外的审美理念,使我们有一颗从容、机智和达观地应对生活的心态。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本文巧妙的构思

2.理解感悟文中深刻的意蕴

3.品味本文的三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深刻内涵

2. 品味本文的三美

四、教学依据与设想

《牡丹的拒绝》是张抗抗的一篇托物言志类散文,主要内容是借对牡丹个性的描写来揭示现实社会中人对品位的一种漠视与忽略。鉴于这方面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设想上立足于掌握牡丹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对现实中所存在的漠视品位现象的一种反思。在文意理解中训练学生鉴赏散文语句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用牡丹的图片、赞颂牡丹的诗、歌曲等情境来激发学生研究牡丹和研读文本的兴趣。并采用问题情境发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内容,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1、《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人格。这一目标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现今教学中,使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来帮助学生实现。

2、“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吸收了目标激励教学法的目标引导学习和活动驱动型课堂教学法的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等成果,并引入了新的教育理论,在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任务”的完成中探究方法、拓宽思路、掌握知识,形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求知欲望,形成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3、将任务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自学、互学、讨论、实践、运用的机会,可使学和用统一起来,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同步提高的基础上,形成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4、本教材是一篇属于自读性质的文章,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关键是靠学生自己通过深入阅读教材,查找资料,然后自学、互学、讨论、实践、运用,在思考、讨论中理解、升华。但是,怎样引导也是一个关键,对此,我的设想如下:

(1)、首先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介绍牡丹的视频片断,让牡丹的美吸引学生,激发兴趣。

(2)、解题。题目包含两个内容:对象——牡丹,她的行为——拒绝。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将牡丹写得活灵活现,可启发学生:文中怎样写牡丹的美?牡丹拒绝什么?为什么拒绝?带着这个疑问,让学生聆听文章朗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再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教学环境,把教学内容设置成对于学生来说很有“意义”的“任务”,以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小组互学讨论的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手段

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鉴赏和探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一幅画来引入牡丹的话题(出示幻灯片)

2.引导学生了解历代文人写牡丹的诗文。

牡丹是花中之王,人们用国色天香来赞颂它。牡丹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它是文人画士笔下绝佳的题材。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可见一般人都喜欢牡丹。

3.让同学朗读刘禹锡的《赏牡丹》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这首“赏牡丹”情感真挚,语言洗练,不愧为传世佳作。开头两句,对比芍药、荷花,衬托出牡丹的品格高尚。采取了抑彼扬此的手法,为牡丹的出现做了铺垫。很自然引出牡丹真国色。紧

接下来,“开花时节动京城”,不说一个字的花美,却让人感受到花的美,一个“动”字,把人们为了赏牡丹而出现的万人空巷的景象描绘出来,这足见牡丹之美妙动人了。

俗话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洛阳欣赏牡丹之美吧。

(二)、作者简介:

张抗抗,1950年出生于杭州。1969年赴北大荒上山下乡,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为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迄今已发表小说散文近500万字,出版各类专集40余种,多次获各类文学奖,许多作品被译为英、德、法、日文介绍到海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等并出版《张抗抗自选集》5卷。早期作品主要以创伤文学为主,但她的诸如《隐形伴侣》、《白罂粟》、《赤彤丹朱》等代表作所表露出来的对纯真的执着、对历史的冷静思考颇为独树一帜和令人称道。她的《情爱画廊》是布老虎丛书之一,其大胆的对于人类的情爱内心世界的描写与对情爱观念的探索令人着迷。

作为一位作家,张抗抗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艺术素质,一方面她以女性的温柔和细腻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与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揭示人的心灵底蕴,作品中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纯净的诗意;另一方面比之于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觉和情绪所左右,而是以一个智者的清醒有意识地将作品当作某些思考的载体,使其很多作品以深邃而独到的思索见长。

(三)、疏通字词:

(四)、朗读课文,理清本文的脉络结构,欣赏课文的巧妙构思和深刻的意蕴。

《牡丹的拒绝》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的一篇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优美散文。但作者没有像众多描写牡丹的作品那样一味地赞扬牡丹的雍容华贵、绚丽多姿、而是独辟蹊径,巧妙构思,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曾特别推荐此文,说“写得真绝”,“题目尤其好”。

板书: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1.提问:题目好在哪里呢?

2.文章以空行为标志,分为三部分,请同学们概括每部分的大意(先朗读第一部分,概括第一部分的大意)

3.提问:人们为什么喜爱牡丹?为何“滔滔黄河般涌进洛阳城看牡丹”?

(美,诗句,传说,洛阳牡丹甲天下……)

师小结:这部分作者极力渲染牡丹之美,并强调看牡丹一定要到洛阳去看,吊起了读者赏花品艳的胃口。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人们观看洛阳牡丹的欲望越强烈,看不到牡丹花开始的感情波动就会越大,感情波动越大,就越能引起人们对下文牡丹拒绝的思索,文章的主题就更容易凸显出来。可以说,此段正是为下文牡丹拒绝以及探究牡丹的个性与品位蓄势。

4.个别朗读第二部分,概括第二部分的大意

5.学生分组讨论:(联系文题)牡丹拒绝了什么?从本部分找牡丹失约、拒绝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牡丹拒绝寒冷,拒绝绽放,拒绝于四方的看花人,拒绝的是人们对它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是人们的崇拜。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拒绝的原因是:

A、时令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