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说明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说明【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39页例1。
【教材分析】小学数学分两次教学角的知识,本单元第一次认识角,只是初步认识。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
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也离不开角。
因此,可以说,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
在具体编排上,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引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同时通过多种活动及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从多角度认识角,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
【学情分析】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为本课的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由于年龄关系,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折出角;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
2.通过认角、找角、折角、比角、数角、剪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生积极参与认识角的学习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折出角,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这些图形是我们以前就认识的几何王国的好朋友,猜一猜,它们都是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它们上面都有角。
)师:看来,你们已经知道角,其实,在角的身上还有好多的秘密,想知道吗?(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想执教者:何小兰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习角的基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难以理解,所以教材在编排上,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教材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
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做角来进一步感知角,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制作的角,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2、学生情况分析角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在平常生活中也常接触到,但大多数孩子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加上农村孩子由于接触事物少,知识面相对较窄。
所以在这个过程就有必须从直观的表象到抽象的概括来认识角。
3、教学目标的确定(1).使学生初步直观的认识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并学会用尺画角。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意识和能力,重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观察、操作中,加强小组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1、首先,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结合生活认识角”。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在教学中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从学生所熟悉的校园场景图中抽象出角的数学表象。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角度初步认识 (2)
角的初步认识福清市港头中心小学:薛彩娟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2、会初步比较较的大小;3、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2、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1、学生形成角的正确的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难点: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动手操作理解角的大小和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师出现教具—五角星)师:看,这是什么?你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你能上来指一指它的五个角在哪里吗?(预设:1、生能用正确的方法指出角2、生只是点到角的顶点,师示范指角的正确方式,一个顶点然后是两条边)【设计意图:学生对五角星有了一定的理解,这里设计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
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上台演示,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情绪,有活跃了学习气氛。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一)、自主探究,认识角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一个美丽的校园瞧一瞧,看看那里是否藏着角?(媒体出示校园一角,师根据学生找到的角通过触发器设计在课件上用红色标示出来)2、师:这些角的样子可长的不尽相同哦,为什么都是角呢?肯定有一样的地方对不对?老师把这些角抽取出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一找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师操作媒体,将图片渐渐隐去,留下学生抽象出来的所有角,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找到的这些角,说说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这里让学生从观察的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乐趣。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角度认识 (2)
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三册38--39页例1、例2、练习八1、2、3题。
二、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提供了儿童熟知的三角板、剪刀、吸管、水管等实物图,让学生对角有一个感性认识,能从生活中的事物中找角;再通过折角、做角、画角等探索性操作活动,使角的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让学生了解角大小变化的规律和各个部分的名称。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三、教学目标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针对本可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我拟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会画角、做角,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习惯。
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实践的思想.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和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五、教具和学具教具:电脑课件,剪刀、三角板、吸管等含角的实物,纸条、图钉、圆形的纸等。
学具:剪刀、小棒、纸条、图钉、圆形的纸等。
六、设计思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依据新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根据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有效的贯穿始终的问题情景,运用设疑、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通过认一认、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直观辩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3)
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3)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上第3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角的定义、角的分类和角的大小比较。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角的基本概念,理解角的特点和性质,并能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分析中,我们需要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以及教材所依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 学情分析在学情分析中,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对于《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学生可能对角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角的特点和性质不够清晰,同时也可能缺乏对角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基于学生的学情分析,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角的基本概念的讲解,并通过实际例子的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特点和性质。
同时,我们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角的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角的基本概念,理解角的特点和性质,并能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探索和发现角的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重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角的定义和分类:学生需要理解角的概念,区分不同类型的角,并能够正确地识别和描述各种角。
2.角的大小比较:学生需要掌握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判断角的大小关系。
3.角的应用:学生需要能够将角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的演示和实际例子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角的概念和性质。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出角,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再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制作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感知角,认识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正确画角。
学情分析: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因此教学时我力求从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进入数学课堂,使学生在感知、操作、抽象概括、拓展创新中感悟、发现,真正将教材知识结构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学校是我们的家,是我们学习、游戏、玩耍的天地。
今天,杨老师要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呈现教材主题图)师:仔细观察,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师:请2~3名同学回答。
(操场上,同学们在快乐地踢足球。
)师:你能在校园里找到我们在数学课上学过的图形吗?可以找到哪些图形?生:大楼的窗户是长方形的,老师手中的三角尺是三角形的。
师:很好,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校园,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主题图的钟面上、剪刀上、双杠上呈现色线,标示出角)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师:对了,这种图形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指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师: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瞧,就连我们学习用的三角板里也藏着不少角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三角板,观察上面的角,指一指,摸一摸,找出其中的一个角,像这样(教师示范正确的指角方法)师:请学生模仿老师边指边说正确的指角方法。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
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执教:峡江县巴邱小学胡小丽一、概述1、学科:小学数学年级:小学二年级2、课题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二年级数学第38页至40页所需课时:一课时(40分钟)3、学习内容概述: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
这节课在此基础上认识锐角和钝角。
4、教学重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锐角和钝角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得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2、结合生活情景,进行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尺子画出各种角。
(二)、过程与方法1、首先我们先回忆一下二年级上册学习的有关角和直角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直角两边的收缩和扩张来认识锐角和钝角。
2、动手画一画锐角、直角和钝角,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最后用身边的文具、身体的手臂、手指等比划出锐角、直角和钝角。
3、老师用ppt展示时钟的时间,让学生来分辨锐角、直角和钝角,然后总结出怎样判定一角的方法。
4、最后做一些练习区分三类角,最后教师再总结这节课的主要类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动手操作巩固理解锐角、钝角和直角,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渗透数学美。
2、让学生知道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有各种各样的角,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起点特征:学生已掌握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并且认识了直角,知道直角的大小是90°角和直角的掌握为学习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打下了基础。
2、认知能力: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具备了简单的归纳与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小学二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他们对新事物很感兴趣,而且喜欢动手操作,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学以致用。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
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
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生:能。
(同桌合作摆一个学过的图形)师:摆好了吗?生:好了。
(小组代表汇报)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稍停)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
(板题—读题—激励)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学生反馈信息,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生说出自己找到的角)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想
执教者:何小兰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习角的基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难以理解,所以教材在编排上,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教材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
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做角来进一步感知角,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制作的角,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2、学生情况分析
角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在平常生活中也常接触到,但大多数孩子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加上农村孩子由于接触事物少,知识面相对较窄。
所以在这个过程就有必须从直观的表象到抽象的概括来认识角。
3、教学目标的确定
(1).使学生初步直观的认识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并学会用尺画角。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意识和能力,重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观察、操作中,加强小组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首先,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结合生活认识角”。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
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在教学中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从学生所熟悉的校园场景图中抽象出角的数学表象。
在学生认识了数学中的角后,又不失时机地找一找主题图中的角和生活中的角。
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2、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在本节课中,我以学生自己动手做角为主线,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从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四根一样长的小棒,你们可以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数学朋友这种图形叫做———角
【设计意图:对于正方形,三角形,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
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上台演示,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情绪,有活跃了学习气氛】
(二)、探索新知:
1、认识角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校园图
师:谁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这幅图片
师:在这幅图中隐含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让我们来找一找。
师: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生1:角尖尖的
生2:角两边直直的
【设计意图: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
2、创造:做角
师: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
【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通过刚才做活动角,你发现,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
师:我们再来找一找图中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
【设计意图: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而这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角的三部分。
】
3、探索:角的大小
通过让学生自己把角变大、变小,使学生感受到角有大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
4、画角
深化角的认识
首先让学生自己任意画角,然后让学生用新学的准确的画法,再画一个角,最后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画角是这次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时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
(三)、当堂训练
一题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如果是角,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如果不是角,说出为什么?
(四)、练习巩固
1、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五)、总结评价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大家分享一下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
整节课的设计,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
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过程,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
倡导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与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这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