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标本的采集与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院感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院感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院感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概述院感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采集和处理标本,能够有效帮助医院监测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以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播。

本文将介绍院感标本的采集方法以及相应的处理流程。

院感标本的采集1. 标本采集的目的院感标本的采集是为了检测和鉴定患者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对可能存在的院内感染进行监测和诊断。

标本采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采集的标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能够准确地反映患者身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情况。

2. 标本采集的常见方法常见的院感标本采集方法包括:•血液标本采集:血液标本采集可通过静脉穿刺或皮下注射器抽取,采集前需进行必要的消毒和采血准备工作。

•咽拭子标本采集:使用专用的喉拭子轻轻刮擦咽部黏膜,避免刮伤。

•尿液标本采集:采集前需要清洁外阴部,使用无菌容器采集中段尿,避免第一滴尿和最后一滴尿。

•粪便标本采集:采集前需将清洁的座便器放置在马桶上,避免污染。

用无菌尿杯或专用盒子采集粪便样本。

确保采集时间和采集量的准确性。

•鼻咽部标本采集:使用鼻咽拭子轻轻擦拭鼻腔后部,避免刺激引起呕吐。

•眼部标本采集: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结膜下缘,避免划伤角膜。

3.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标本采集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消毒措施。

•标本采集前,采集人员应该认真洗手并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避免污染:标本采集设备应保持清洁,采集容器应为无菌容器。

避免交叉感染,如不同患者间的采集设备、容器应分开使用,避免污染。

•采集后及时送检:采集后应尽快将标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避免标本质量的下降。

院感标本的处理在标本采集后,标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才能得到相应的结果。

以下是院感标本处理的一般流程:1. 标本接收和记录实验室工作人员接收标本后,应及时进行登记和记录,包括标本的类型、采集时间、采集者信息等。

确保后续处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2. 标本送检前的处理标本送检前,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工作,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医院感染性疾病患者或疑似患者微生物标本采集及运送制度

医院感染性疾病患者或疑似患者微生物标本采集及运送制度

医院感染性疾病患者或疑似患者微生物标本采集及运送制度1、目的:为保证标本正确运送,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2、参考文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临床实践指引(2013 年)》3、内容:3.1定义3.1.1临床微生物标本:是指患者的血液、体液(包括宫颈及阴道分泌物、尿液、切口的分泌物、痰液、脑脊液、精液等)、呕吐物、粪便、咽拭子、直肠拭子等标本。

3.2采集指征3.2.1 发热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

3.2.2 同一天同一检测目的的标本(血培养标本除外)一般只需检测一次(份)。

3.3 采集时机3.3.1 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

3.3.2 如不能停用,应于下次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

3.3.3 应在感染的急性期或伤口局部治疗前采集标本。

3.4采集方法3.4.1 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容器收集足量的标本。

3.4.2 无菌部位的标本采集应严格无菌操作,将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4.3 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标本,且避免邻近区域常居菌群的污染。

3.5采集及运送容器3.5.1 采用专用的清洁(或灭菌)容器(或采样管)收集标本,防止渗漏。

3.5.2 容器中无残留的消毒剂和防腐剂。

3.5.3 采集好的标本放入指定的、有盖的、符合生物安全标准的标本运送箱,防止标本外溢、蒸发和污染。

运送箱必须有生物危险标志。

3.5.4 运送高致病性标本必须加锁。

3.6标本运送3.6.1 微生物标本应包装完整,由经过培训的工人运送,严禁运送中擅自打开包装。

3.6.2 各种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在 2 小时内为宜。

越是新鲜的标本越容易分离到病原菌。

3.6.3 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于适当储存环境暂存,但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24 小时。

3.6.4 应注意温度控制,如奈瑟菌检测标本应置于25-35℃环境运输,不可冷藏和冰冻。

病毒检测标本一般都需要冷藏和冰冻。

3.6.5 院内可以步行、院外可以自行车或专车等方式运送,严禁使用任何公共交通工具。

医院感染标准操作规程1

医院感染标准操作规程1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标准操作规程制定科室:制定日期:持有部门:执行日期: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发生医院感染聚集性事件的报告时,应积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可能的传播环节,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基本步骤如下:1。

初步定义和确定病例:确定定义感染病例,便于后期行流行病学调查。

首先应明确感染部门、人群和病原体,所有的病例均要确诊,与最初制定的感染病例相核对。

2。

制定控制措施: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期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地控制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予以落实.包括为患者做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患者甚至接受新患者或关闭手术室;并随时调查监测新发病例。

3。

标本收集:对感染患者、接触者、可疑感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如环境中检测到病原体,必要时行脉冲凝胶电泳以检测其同源性。

4. 流行病学调查:对感染患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患者的基础情况、症状、体征、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5。

绘制流行曲线: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绘制出以时间为横坐标(时间界限视疾病潜伏期而定)、发病人数为纵坐标的流程图;绘出医院感染暴发病例在病区内的分布图。

6。

完成初步的调查:找到合适的流行病学方法,常规以病例对照研究为宜。

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选择合适的对照组并同样调查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可能的危险因素。

7。

控制措施的执行和效果评估:采取措施后,应监测感染发生情况,观察有无感染新发病例出现。

如果还有新发病例出现,应该检查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到及时严格执行,或者重新评估调查结果是否正确.8. 书写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报告内容如下:(1) 流行或暴发感染病例的概括及现场工作情况描述;(2)主要假设;(3)临床、流行病学及实验室资料分析的结论;(4)流行或暴发的起源与范围;(5)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及其效果;(6)经验教训.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标准操作规程制定科室:制定日期:持有部门:执行日期:1.医院应将感染监测信息报告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确保医院感染监测信息报告及时、有效。

医院感染标本的采集与注意事项

医院感染标本的采集与注意事项

医院感染标本的采集与注意事项一、基本要求1.有专门的采标人员:医院应配备专门的采标人员,他们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做到娴熟、规范地操作。

2.遵循洗手消毒原则:每次进行标本采集前,需要采取洗手和消毒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采集标本应尽早进行:医生在患者发热的起始阶段即应进行标本采集,以增加阳性率。

4.标本采集前准备:在进行标本采集前,需要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准备好所有需要的采集材料和设备。

1.血液标本(1)采集方法:采用静脉穿刺法采集血液标本,尽量避免多次穿刺,以减少患者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2)留取足够量的血液: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留取足够量的血液进行检测,通常为2-5ml。

2.尿液标本(1)标本采集前准备:采集前需要告知患者如何进行尿液采集,并提供相应的尿壶或采集杯。

(2)注意尿液采集方法:在采集尿液时,应事先清洁外生殖器,以减少细菌污染。

尽量采集新鲜尿液,避免采集到过多的表皮细胞和细菌。

3.呼吸道标本(1)咽拭子采集:使用无菌棉签或咽拭子从患者的咽部取样,避免采集到口腔、鼻腔或喉部的分泌物。

(2)刷拭采集:用海绵刷或纤维制品刷取咽腔分泌物或支气管分泌物,能够提高阳性率。

4.粪便标本(1)收集新鲜的粪便:在标本收集过程中,应收集患者的新鲜粪便,并避免采集到其他分泌物。

(2)标本收集量:一般要求每份标本收集3-5g,应该尽可能多收集,以增加检测的准确性。

5.感染部位分泌物(1)注意无菌操作:对于感染部位的分泌物采集,需要进行无菌操作,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2)分泌物采集范围:要采集到与疾病相关的感染部位分泌物,以提高阳性率。

三、注意事项1.身体保护:医务人员在采集标本时,需要佩戴手套、口罩、帽子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2.标本储存条件:采集到的标本应迅速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并储存在适当的温度和环境中,以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标本传送方式:需要避免标本在运送过程中的破损和交叉感染的发生,可以使用密闭的容器将标本包装好,并且标明患者的相关信息。

医院感染临床微生物检查标本采集与送检规范

医院感染临床微生物检查标本采集与送检规范
• 住院超过3d或入院诊断不是胃肠炎的患者不做常规粪便培养。 • 除婴儿和有活动性腹泻症状的患者外不推荐用拭子做常规病原检
测。 • 有腹部痉挛的患者在发病6h内采集到的血便或液状便的效果最好
。 • 疑似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气单胞菌,邻单胞菌,弧菌,小肠结肠
炎耶尔森菌感染的病人,需要培养时,须另外提出申请。
的,如果送检时间超过1小时,则会影响结果,在结果报告时, 在备注处注明此情况。
• • 如不能及时送检,可使用血培养瓶(怀疑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 奈瑟菌感染时,请勿使用血培养瓶)

穿刺液标本采集与运送
穿刺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 • 由临床医生进行。 • • 胆汁的采集方法有三种:十二指肠引流法(以“B”管—来自胆
最有价值的细菌学检测项目
• • 血液培养 • • 脑脊液培养 • • 胆汁培养 • • 胸腹水培养 • • 关节液 • • 其他无菌体液或分泌液
我国血培养现状—阳性检出率低<10%(国外约为 15%)
• 原因何在??? • ? ? 血流中含菌量低 • ? ? 血液中抗菌物质 • ? ? 抗生素的应用 • ? ? 培养条件限制
• • 3标本 采集时机不合适,未抓住菌血症时期,或在刚使用抗生 素不久。采血最好在:体温升高前半小时,使用抗生素前,或停 用抗生素24小时。
• • 4 标本消毒时 消毒酒精未完全挥发。
痰液标本采集存在的问题
• • 1、随机标本采集多而非晨痰 • • 2、痰培养送检的往往不是病人深部的咳痰,而是
唾沫居多。
• 标本接种后轻轻上下颠倒混匀防止血液凝固 • 切勿冷藏

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

血培养的指征是什么? ? ? ?
血培养的指征是什么? 答 案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引言概述: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采样方法可以有效监测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生情况,匡助医院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一、采样方法的选择
1.1 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
1.2 考虑采样时机和频率,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选择适当的采样器具和消毒方法,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采样点的确定
2.1 根据感染部位和类型确定采样点的位置
2.2 考虑患者病情和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2.3 避免选择易受外界污染的部位,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采样过程的操作
3.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污染采样物
3.2 确保采样器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避免干扰监测结果
3.3 采样过程中注意避免空气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采样样本的处理
4.1 样本采集后及时送检,确保监测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2 采样样本的保存和运输要符合规范要求,避免样本损坏和污染
4.3 严格按照实验室要求处理样本,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监测结果的分析和应用
5.1 对监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感染源
5.2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遏制感染的传播和发展
5.3 定期评估监测效果,不断优化采样方法和流程,提高院感监测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分析,院感监测采样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于医院感染控制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效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标本采集与送检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标本采集与送检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标本采集与送检要求为了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医院在标本采集与送检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中标本采集与送检的要求,包括常见感染标本的采集方法、送检要求以及其他相关事项。

一、标本采集方法1. 血液标本采集:a. 血培养标本采集:严格消毒采集部位,取足够数量的血液,放入无菌试管中,确保标本无污染。

b. C反应蛋白(CRP)、血浆清蛋白(PCT)等标本采集:根据所需容量采集血液,放入相应规格的采集管中,确保标本质量。

2. 呼吸道标本采集:a. 咽拭子采集:使用灭菌的咽拭子,对咽部进行刷拭,确保标本充分接触黏膜表面。

b. 痰液采集: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后,用无菌容器接收咳嗽时咳出的痰液,避免口腔的污染。

3. 尿液标本采集:a. 导尿标本采集:在清洁阴道和尿道口后,采用无菌导尿管进行导尿,收集中段尿液。

b. 非导尿标本采集:严格按照清洁程序,将尿液收集于无菌容器中。

4. 伤口渗液标本采集:a. 充分清洁伤口周围皮肤,使用无菌吸取管或采集棉签,收集伤口渗液,避免污染。

b. 若伤口为脓性分泌物,可用无菌针头或注射器吸取,并转移至无菌试管中。

二、标本采集要求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防止标本受污染。

2. 标本采集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采集的目的、方法和可能的不适症状。

3. 标本采集时,应关注患者的舒适度,避免过度刺激。

4. 标本采集后,标本容器应立即密封,标识患者相关信息,并填写标本采集记录。

5. 标本送检前,应按规定时间将标本送至医院感染管理实验室。

三、其他相关事项1. 标本送检前,应将送检申请单填写完整,包括患者个人信息、临床症状、医嘱内容等。

2. 标本送检时,应注意包装完好,防止漏液。

3. 标本送检后,实验室应及时开始检验,并做好记录和反馈。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标本采集与送检要求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感染的检测诊断效果和治疗效果。

因此,医院应该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来进行标本采集与送检工作,确保标本质量和准确度。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或者恶化的感染。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院感,采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监测采样的方法。

二、采样目的院感监测采样的目的是采集患者、医务人员及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样本,以便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分析,从而评估院感的发生情况和传播途径,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三、采样对象1. 患者:根据不同的院感监测项目,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采样。

例如,对于手术部位感染监测,选择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采样。

2. 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

医务人员是院感传播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定期采样可以了解其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情况。

3. 环境:包括病房、手术室、洗手间等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

环境采样可以了解院感传播的潜在来源。

四、采样方法1. 患者采样:a. 血液采样:采用无菌技术,从患者的静脉或者动脉抽取血液样本。

血液采样是常用的院感监测方法之一,可用于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b. 创口采样:对于手术创口感染监测,需在手术后的一定时间内采集创口分泌物样本。

采样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c. 呼吸道标本采样:对于呼吸道感染监测,可采集患者的咳痰、喉拭子等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d. 尿液采样:对于尿路感染监测,可采集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2. 医务人员采样:a. 鼻咽拭子采样:采用无菌棉签或者拭子,从医务人员的鼻咽部取样,可以检测常见的呼吸道病原微生物。

b. 手部采样:通过擦拭医务人员的手部表面,可以了解其手部是否携带致病菌。

3. 环境采样:a. 空气采样:采用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可以了解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浓度。

b. 表面采样:通过擦拭或者刮取环境表面的样本,可以检测表面是否存在致病菌。

五、采样注意事项1. 采样前准备:采样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所需的采样器具、标本容器、无菌手套等。

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

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

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或继发感染。

在医疗过程中,正确的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标本采集的要素、常见标本采集方法以及实验室检测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标本采集的要素正确的标本采集是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以下是标本采集的要素:1. 标本种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标本种类进行采集。

例如,对于呼吸道感染,应选择痰液或咽拭子作为标本;对于尿路感染,应选择尿液作为标本。

不同的感染部位需要选择相应的标本种类进行采集。

2. 采集时机:标本采集的时机也是影响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标本应在感染病情明确后尽早采集,以避免可能的结果误差。

3. 标本采集方法:标本采集方法应根据标本种类和具体要求来选择。

常见的标本采集方法包括创伤面拭子采集、穿刺抽取、非创伤性采集等。

采集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和误操作。

4. 标本保存条件:采集后的标本应妥善保存,避免交叉感染和标本变质。

不同标本有不同的保存条件,例如,血液标本需采用抗凝管储存,尿液标本需避光保存等。

标本的保存条件应在采集前明确,以确保实验室检测的准确性。

二、常见标本采集方法1. 血液标本采集:血液标本采集是常见的临床标本采集方式之一。

一般情况下,通过穿刺静脉或者指尖采集血液。

在采集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呼吸道标本采集:呼吸道标本采集是用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病原体检测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呼吸道标本采集方法包括痰液采集和咽拭子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口腔和其他细菌的污染。

3. 尿液标本采集:尿液标本采集是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环节。

尿液采集应该注意避免尿液的污染,选择适当的采集器具,并在采集后及时送交实验室。

4. 创面标本采集:对于创面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创面标本采集是必不可少的。

在创面清创后,选择适当的采集方法,如创面拭子采集、穿刺抽取等,以获取可靠的感染信息。

医院感染环境与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

医院感染环境与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

微生物样本采样基本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采样后立即送检甚至床旁接种,尤其是厌氧培养 5.棉拭子标本,宜应用运送培养基 6.混有正常菌群污染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 7.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8.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
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判定
非洁净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
房、重症监护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 为≤5cfu/cm2。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
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消毒供应中 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 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物体 表面细菌菌落总数为≤10cfu/cm2。
尽快治愈感染性疾病要求我们: “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针对性病原学治疗”
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 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
如何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
1.标本采集时机 2.标本采集方法 3.标本的质与量 4.标本的运送与保存 5.镜检筛选合格标本 6.高质量、能分离多种细菌的培养基 7.培养环境要求
人类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战胜病原体。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产生的速度已超过新的抗菌 药物生产的发展。
提高感染性标本的送检率 加强细菌耐药监测
关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已成为临床工作者、临床微生物与微生态工 作者、药学家和从事感染控制的工作者共同 关注的焦点。
成功治疗感染症的相关因素
‧1.成功分离培养出病原菌 –标本收集、运送、保存 –标本处理方法 –检验医师专业知识
自然通风
一般以通风30分钟效果最好
机械通风

《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取样指导》精选全文

《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取样指导》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取样指导》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现将我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微生学监测的采样方法、结果判定、质控标准等规范如下:第一章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采样及检查原则。

采样应具有一定数量和代表性,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按要求指标进行检测,送检时间不得﹥6小时,若样品保存在冰箱内送检时间不得﹥24小时。

一、空气监测: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操作前2、采样方法:平板沉降法(1)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²,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两端距墙1米;室内面积>30m²,设东、西、南、北4角及中央5点,其中东、西、南、北均距墙1米。

(2)采样方法。

将直径为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米,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分钟,盖好立即送检。

(3)计算公式: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³)=50000n/(a×t)式中a为平板面积(cm2);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n为平均菌落数(cfu)。

(4)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10min进行采样。

(5)质控标准。

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或0.2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或4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Ⅲ类区域。

细菌总数≤500cfu/m3(或10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1、采样时间。

在接触病人和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或消毒后立即采样。

2、采样面积及方法:手的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评价标准及取样指导

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评价标准及取样指导

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评价标准及取样指导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现将我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微生学监测的采样方法、结果判定、质控标准等规范如下:第一章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采样及检查原则:采样应具有一定数量和代表性,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按要求指标进行检测,送检时间不得﹥6小时,若样品保存在冰箱内送检时间不得﹥24小时。

一、空气监测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操作前2.采样方法:平板沉降法(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sup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两端距墙1米;室内面积>30m&sup2;,设东、西、南、北4角及中央5点,其中东、西、南、北均距墙1米。

(2)采样方法:将直径为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米,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分钟,盖好立即送检。

(3)计算公式: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sup3;)=50000N/(A ×T)式中A为平板面积(cm2);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N为平均菌落数(cfu)。

(4)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5)质控标准: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或0.2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或4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Ⅲ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m3(或10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和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或消毒后立即采样。

2.采样面积及方法:手的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 2 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临床标本采集运送规程

临床标本采集运送规程

临床标本采集运送规程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诊断质量保证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严重影响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对感染样本中致病菌的分离培养的阳性率和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控,也影响临床诊断,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菌的产生和提高感染的治愈率,而且对预测或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杜绝感染蔓延、研究医院感染的发病机制和环节、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严格实施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送检和检验方法,是做好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测的关键。

鉴此,希望临床各科能按照本操作规范采样送检。

一、医院感染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1.发现医院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我院总的医院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应不低于70%。

2.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他杂菌污染。

4.标本采集后立即送至实验室,床旁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5.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子、肛拭子或伤口拭子,应立即送检。

6.盛标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7.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必要时应注明选用何种抗菌药物。

二、常见医院感染标本送检方法1.血液与骨髓①通常采血部位为肘静脉。

疑似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

切忌在静脉点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

②采血部位的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

将采集的血液注入血培养基前,应更换针头或过火消毒针头。

血培养瓶应在避光室温中保存,不必置冰箱保存。

③每次采血量成人5—10ml,婴幼儿l一5ml,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lO: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菌药物、抗体等杀菌物质。

④怀疑菌血症应尽早采血,体温上升阶段采血可提高阳性率,但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

对已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可在下次用药前采血。

⑤每例病人至少采血两次,间隔。

.5—lh,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皮肤污染菌。

院感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院感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采集前需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过敏史等信息,以确保采集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采集到的标本质量可靠。
在采集前应向患者说明采集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对于存在特殊情况的患者,如传染病、危重病等,应在采集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医 护人员的安全。
确定采集种类和数量
根据检测项目和目的,选择合 适的标本种类
根据临床需求和患者情况,确 定采集数量和频率
考虑采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 险和困难,制定应对措施
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采 集过程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准备采集工具和容器
根据采集标本的种类和数量,准备足够的采集工具和容器。 确保采集工具和容器的清洁、干燥、无菌,并符合相关规定。 根据采集标本的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容器和采集工具,如试管、吸管、注射器等。 确保采集工具和容器的标签清晰、准确,易于识别。
检验项目:根 据实际情况和 需求,确定需 要检验的项目
和指标。
检验标准:制 定明确的检验 标准,为后续 的标本处理提
供依据。
保证处理的有效性
检验标本是否符合要求 确认采集和处理方法是否正确 保证处理过程无菌操作 确保处理后标本可用于后续实验
处理方法的选择
05
和操作
根据检验项目选择处理方法
血液标本:采集静 脉血液,使用真空 采血管保存
操作过程中应注 意安全,避免意 外事故的发生。
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采集和处理标本时 应穿戴个人防护装 备,如医用口罩、 手套、隔离衣等。
在处理标本时应避免直 接接触标本,尤其是高 危标本,应使用机械臂 等设备进行操作。
采集和处理标本时 应保持实验室的通 风良好,确保空气 流通。

医院感染监测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

医院感染监测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

注意事项
1、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 况下,静止10分钟进行采样
2、※放置平板时,放置顺序是从里往外放, 收起的时候是从外往里收,这样避免人员 走动引起空气中漂浮粒子震荡引起结果偏 高。
洁净室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空气净化的目的
通过空气净化创造一个温度、湿度适宜, 空气清新,无菌、洁净的微环境,将室内 整个环境设施、器械进行科学地组构,使 秩序性、方便性、安全性、清洁性和无菌 程度都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为手术的成 功提供保障。
• 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适用于污染源分散及室内空 气污染不严重的场所。机械送风口宜远离门窗。
• 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适用于室内空气污染较重的 场所。室内排风口宜远离门,宜安置于门对侧墙 面上。
• 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适用于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的 场所。根据通风的需要设定换气次数或保持室内 的正压或负压。
• 应定期对机械通风设备进行清洁,遇污染及时清 洁与消毒。
空白对照
洁净室空气采样时必须有2次空白对照。 第1次:对用于检测的培养皿做对比试验,每批一个对 照皿 第2次:是在检测时,每室或每区1个对照皿。对操作过 程做对照实验。对照皿放置方法为将皿盖拿开后,马 上重新盖上,同样放置30分钟,收起,培养,除30分 钟沉降过程为带盖沉降与测试皿不同外,其余过程均 一样。 两次对照都必须为阴性,整个操作应符合无菌操作的 要求
临时: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 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
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 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
洁净手术部及其他洁净场所,根据洁净房间总 数,合理安排每次监测的房间数量,保证每个 洁净房间能每年至少监测一次
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
1
通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消毒效果的监测 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 样。 采样方法(棉拭子法):被检人五指并拢, 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 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 2 次(一只 手涂擦面积约30cm² ),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 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 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 即送检。
洁净手术部的洁净用房等级空气动态平板法细菌菌落总数采样
动态平板法,采样应在手术过程中进行。
采样方式应按图的要求在距每个回风口前5cm的中 部均匀摆放3个Φ90mm培养皿;平皿水平夹角30º ,采样 30min后,在35℃—37℃下培养24h—28h。
三、手消毒效果监测
一、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 m² ,设内、中、外对角线上 的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1m处;室内面积>30 m² ,设 4 角及中央共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m 处。 注意事项 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 10min 进行采样。 平板摆放如取一条对角线,避免离门近的一条。 工作人员不要靠近自动门,以免影响监测结果。
四、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五、灭菌物品的监测

I.
II.
采样: 采样时间:在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采样方法: 大件医疗物品:用无菌操作打开器械包(敷料包), 用沾有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反复涂抹手术钳、镊子 等医疗器械(手术敷料),将棉拭子投入10ml无菌 洗脱液中,将采样液混匀。 小件医疗物品:直接将物品投入10ml无菌洗脱液中, 将采样液混匀。

二、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
采样过程中的控制: 采样应在手术室处于清洁、静止、密闭的状态下进行; 培养皿放置妥当后人员迅速离开;采样过程中禁止人 员进入 , 手术室门保持关闭状态;采样时间严格按照 30分钟执行。 采样点的布置: 送风口集中布置的手术间,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 检测,当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但不应 布置在送风口正下方。布点方法见沉降菌采样布点方 法参考 (空态或静态)
三、手消毒效果监测

② ③
注意事项: 若消毒因子为化学消毒剂,采样液中应加入相应中和 剂。醇类与酚类消毒剂,不需要加中和剂;含氯消毒 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需加入0.1%硫 代硫酸钠;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需加入3% (W/V)吐温80和0.3%卵磷脂;醛类消毒剂,需加 入0.3%甘氨酸;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 需加入3%(W/V)吐温。 洗手后不要接触未消毒的物品。 用消毒巾擦干,或控干手上的水分。
四、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② ③

注意事项 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² 取全部表面;被采样本表 面积≥100cm² ,取100cm² 。 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采样,尽量准确估算实际面积。 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国家现 无评价标准,可估计面积计算菌落总数,参照一般物 表的标准进行评价)。 若消毒因子为化学消毒剂,采样液中应加入相应中和 剂。
① ② ③
一、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二、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
洁净手术室空气沉降菌浓度的测定: 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I. 手术室与人员的准备:净化机组开机时间满30分钟 后方可采样;采样者必须穿着无菌工作服,采样人 员不超过2人。 II. 培养皿的准备:用于测定的培养皿必需进行空白对 照试验;培养皿测点数根据手术室的面积与级别而 定;采样布点位置应距墙面1m以上,高度应距地面 80cm以上。
二、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
① ②
③ ④
采样注意事项 布点时应从房间的里面开始,依次向外布放。收取平 板时顺序由外向里依次收取。 空白对照:每次采样设2次空白对照,第一次用于检 测培养皿(不打开平皿),第二次每室或每区用一个 平皿模拟操作过程(打开平皿,立刻合上),同其它 平皿一起送培养。两次空白对照结果都必须为阴性。 静态采样可放置在固定设备如手术床上。 空气洁净级别相同的房间,应每个净化级别至少监测 一间房间的空气净化状况。

采样 采样时间:在消毒灭菌后、使用前进行采样。 采样方法:软式内镜内腔面,用20ml无菌注 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内 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 收集。
医院感染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内容提要

一、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二、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 三、手消毒效果监测 四、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五、灭菌物品的监测 六、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七、消毒、灭菌剂的监测
一、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监测频次:见《开县人民医院感染监测内容及执行标准》 (2013年12月3日),所有医院感染监测时间、监测频率均参照 此标准 。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或消毒 灭菌效果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相关监测。 采样 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 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监测前先检查平板是否污染,是否有 气泡及霉点。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各采 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0.8~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 斜扣放于平板旁,暴露15min,在放置、收取平皿时,手不能在 暴露平皿的正上方移动。
五、灭菌物品的监测
① ②

注意事项: 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 4℃,则不得超过24h。 灭菌物品采样,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 微生物污染。 无菌检验应该在洁净度为100级单向流空气 区域内进行采样,对单向流向空气区域及工 作台面,必须进行洁净度验证。
五、灭菌物品的监测
六、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三、手消毒效果监测
四、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采集方法 物体表面的采样(棉拭子法): 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 采样面积≥100 cm² ,连续采样4个,用浸有含相应中 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 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 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 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 液试管内。 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采样(棉拭子法): 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