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肩袖损伤(教学查房)ppt课件

肩袖损伤(教学查房)ppt课件

治疗
第二步:促进损伤组织愈合和功能恢复 在炎症控制、疼痛减轻后进行。 1、康复性练习。主要在无痛部位进行低强度的抗 阻力量训练,练习时必须掌握好强度和量,注意避 免再次受伤。 2、理疗。 3、提高全面身体素质。 4、避免肩部负荷过重,合理安排肩部运动负荷
治疗
肩袖损伤的康复练习 大家可以依照图示进行几种对肩袖损伤的康复有帮 助的简单练习方法。 准备一个弹力带,将它固定于墙壁、门或者脚下。 每周练3-4次。开始阶段,每个动作5-6次为一组, 做1-2组;随后可根据恢复情况增加训练强度,练习 次数可逐渐增加至每个动作10-12次为一组,做2-3 组。
综上所述,肩袖损伤的内在因素是肩袖肌腱随 增龄而出现的组织退化,以及其在解剖结构上存 在乏血管区的固有弱点。而创伤与撞击则加速了 肩袖退化和促成了断裂的发生。
肩袖损伤早期症状
1.临床表现: (1)外伤史:急性损伤史,以及重复性或累积性 损伤史,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2)疼痛与压痛:常见部位是肩前方痛,位于三 角肌前方及外侧。急性期疼痛剧烈,呈持续性; 慢性期呈自发性钝痛。在肩部活动后或增加负荷 后症状加重。被动外旋肩关节也使疼痛加重。夜 间症状加重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压痛多见于 肱骨大结节近侧,或肩峰下间隙部位。
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疼痛反复发作及迁延不愈等特 点,患者易产生焦虑、失望等心理。护士应耐心详 细向患者介绍疾病特点、治疗的原理、作用、注意 事项和效果,使患者解除恐惧及焦虑,积极配合治 疗。 2、生活护理:急性期肩关节被触碰时疼痛难忍, 导致洗脸、梳头、穿脱衣服均感困难,护士应主动 关心病人,协助患者穿脱衣服,梳头、系腰带等, 鼓励患者主动进行锻炼。
Hale Waihona Puke 3、治疗期间的护理:损伤早期应限制患者活动, 避免引起新的损伤。疼痛剧烈、影响睡眠时可遵医 嘱给予止痛药物,也可进行肩部热敷,以促进局部 的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缓解疼痛。 4、理疗护理:向患者讲解治疗目的、方法、注意 事项等,使患者配合治疗。治疗前要确保治疗仪器 电源及开关状态良好、治疗部位完好无破损,治疗 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防止治疗伤害。治疗 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冬季时注意保暖,防止受 凉。

(医学课件)肩袖损伤

(医学课件)肩袖损伤

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会导 致肩部疼痛和僵硬,但不会引起明显 的肌肉无力。
04
肩袖损伤的治疗
肩袖损伤的治疗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5
肩袖损伤的预防与预后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强肩部肌肉锻炼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 如频繁提重物或进行剧烈的肩部运动。
通过进行肩袖肌群的锻炼,增强肩部肌肉 力量,减少肩袖损伤的风险。
注意保暖
保持肩部温暖,避免受凉,以免影响恢复。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医生了解 恢复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合理使用肩关节
在康复期间和康复后,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 ,如提重物、过度拉伸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医学课件)肩袖损伤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 肩袖损伤概述 • 肩袖损伤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肩袖损伤的治疗 • 肩袖损伤的预防与预后
01
肩袖损伤概述
定义与特征
肩袖损伤是指肩袖组织的撕裂或磨损,是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四块肌肉的肌腱组成的,它们围绕着 肩关节,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正常活动起到重要作用。
避免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及时治疗肩部疾病
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进行重复的 肩部动作,特别是对于需要频繁使用肩关 节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如有肩周炎、肩袖炎等肩部疾病,应及时 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导致肩袖损伤。
预后评估
症状评估
评估患者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是否得到缓解,以及是否出现其他并 发症。
功能恢复情况

肩袖损伤 ppt课件

肩袖损伤 ppt课件

撞击试验
1. Neer 征 2. Hawkins 征 3. 疼痛弧征(pain arc syndrome)
Neer征
Hawkins试验
疼痛弧
影像检查
一、X线检查 二、B超检查 三、核磁共振 四、肩关节镜 五、关节造影
影像检查
MRI 是目前检查肩袖损伤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肩袖 损伤分为 I 期出血水肿期、II 期肌腱炎和肩袖纤维化期、 III 期部分或完全撕裂期。MRI 通过形态和信号的异常 反应可显示肩袖损伤的各期表现 [1]
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
解剖特点
国外初步研究报道, 肩周炎好发于40 ~ 70 岁的中老年人, 在这个年龄段有2%~ 5 %的患病率, 女 性较男性多见, 左右手无明显差异[ 2] 。大约有10 %的 肩周炎患者在第一次发病的5 年内对侧肩关节也会再次罹 患“肩周炎” 。实际上, 肩痛患者中肩周炎并非常见, 肩 袖损伤的比例肯定更高。已有研究发现50 岁以上老年人 中肩袖损伤的比例高达23 %[ 3]
根据部位分为:滑囊侧、关节侧及肌腱内损伤。
肩袖损伤的诊断--------症状
肩关节痛:过顶,主动,夜间痛(83%)。钝痛、 游走性,放射痛
活动受限:关节无力、主动活动受限、力弱。
肩袖损伤的诊断-------体征
空罐试验敏感性最高(68.4%), 坠臂试验和lift-off test的特异性最高(100%),而 Neer test准确率最高(75%)。 检查冈上肌和冈下肌时,Jobe sign和 full can test 准确率相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肩峰撞击综合征主要包括肩袖撕裂、肩袖和肱 二头肌炎症、肩峰下滑囊炎等。
王寅, 王旭豪, 孙年怡,等. 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新进展[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8):4-7.

肩袖损伤课件

肩袖损伤课件

肩袖在肩关节运动中起支持、稳定肩肱关节 的作用,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 系。 肩袖起着肱骨头减压器和稳定器的作用。肩 袖肌的作用中以冈上肌最为重要,也最易损 伤。盂肱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靠肩袖维持。
外伤性肩袖破裂临床常见于青壮年,尤其岗 上肌全层撕裂与肩峰过度外侧伸展时损伤有 关。
病因
6.关节活动异常肩袖破裂较大时患臂不能外展, 而由耸肩活动代替。由于肩袖破损,三角肌 的收缩,肱骨沿其垂直轴向上,迫使肩胛骨 在胸壁上滑动并旋转,出现肩关节活动异常, 同时抗阻力外展力量减弱。
Hale Waihona Puke 7.上臂下垂试验行局部麻醉后,将患侧上臂被 动外展至90°,如不加以支持,患肢仍能保 持这一位置,表示肩袖无严重损伤,如不能 维持被动外展位置则表明肩袖严重破裂或完 全破裂。
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是一种多发病。据Depalma等人通过 尸体解剖发现,50~60岁死亡人群中30%的人 有肩袖损伤,70岁以上死亡者中有90%~100 %有肩袖损伤。说明肩袖损伤广泛存在于社 会人群中。
附着于肱骨头周围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 肌、肩胛下肌组成的一组具有相似功能的肌 群,其肌腱部份在肱骨头解剖颈处形成袖套 状结构。围绕肩关节的上、后和前方,并与 肩关节囊附着。
临床表现
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如为青年人必有严 重外伤史,当肩袖破裂时,患者常自觉有撕 裂声响,局部肿胀,皮下出血,伤后局部疼 痛限于肩顶,并向三角肌止点放散,大结节 与肩峰间压痛明显,患者不能主动外展肩关 节。
临床检查
1.压痛大结节与肩峰间压痛明显,根据压痛部 位的大小,可以确定肩袖破裂范围的大小。 局部压痛点用1%普鲁卡因封闭,待疼痛消失 以后患者可以主动外展肩关节,表明肩袖未 破裂或仅为部分破裂,若封闭后仍不能主动 外展,则表明严重破裂或完全破裂。

肩袖损伤PPT课件

肩袖损伤PPT课件
和手,钟摆运动
❖ 第一周 ❖ 住院(大约术后1-2天)
第1天 1、 开始肘腕关节和手的主动活动度训练 2、 冰敷以减轻肿胀和炎症 3、 观察手的肿胀情况 4、 指导病人正确使用支具、外展架等
❖ 指导病人在家中锻炼
1、 肘腕关节和手的主动活动度训练 2、 安排定期门诊复诊 3、 手臂钟摆运动 4、 肩关节外展被pany Logo
❖ 4-6周
目标:主动被动活动度进一步增大,开始力量训 练
1、 继续被动活动度训练
2、 开始主动活动度训练,包括在肩关节平面以 下前屈、外展,不负重内外旋,开始手臂过顶锻炼 (有些病人主动活动度训练推迟至术后6周),以 上训练最好在镜子前进行
3、 不要上举重物
❖ 6-8周
1、继续主动活动度训练
2、允许病人使用手臂进行日常活动,手 臂在身体前面、肩关节平面以下
5、 肩关节前屈被动活动度训练(小于90 度),术后3-5天可淋浴
❖ 1-3周(8-21天) 目标:术后2-4周被动活动度达到130度
(术后3-4周内不要主动活动度训练) 1、 外展被动活动度训练至肩关节平面 2、 继续钟摆运动 3、 冰敷每次15-20分钟,一天1-2次 4、 避免手臂内收至对侧,避免肩后伸
❖ 8-10周 1、继续活动度训练 2、避免撞击
❖ 10-12周 目标:12周恢复完全活动度 1、90%活动度 2、继续力量训练,包括前锯肌,背阔肌
和斜方肌
3、可以开始打高尔夫等运动
❖ 5-6月 投掷等力量训练,恢复肩关节力度
针灸治疗
❖ 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 大椎、曲池、外关等穴位。留针20~30分钟。 每日1次。两周为1疗程。
肩袖损伤
背景
❖ 每年六百万人次因为肩关节疾病就诊 ❖ 肩关节损伤的原因

肩袖损伤PPT课件

肩袖损伤PPT课件
23
反弓试验 患侧上肢上举再后伸呈现反弓状,若
出现肩部疼痛则为阳性 ,提示有肩袖 损伤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24
Neer试验:
检查者立于患者背后,一 手固定肩胛骨,另一只手 保持肩关节内旋位,使患 肢拇指间向下,然后使患 肩前屈过顶。如果诱发出 疼痛,即为阳性。
25
Hawkins试验:
27
正常肩袖的MRI表现
正常的肩袖韧带在MRI上为均匀的 低信号,是肌腱的延续:
冈上肌肌腱
小园肌肌腱
冈下肌肌腱
肩胛下肌肌腱
28
Neer将肩袖的慢性改变的病理过程分为3期: I 期:肩袖的水肿或出血,尤其是冈上肌肌腱。 II期:是炎性过程向纤维化过程转化。 III期:肩袖的撕裂。
29
肩袖撕裂(Rotator cuff tear)
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使患 者肩关节内收位前屈90度, 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保持 水平。检查者用力使患侧前 臂向下至肩关节内旋,出现 疼痛者为试验阳性。
26
Jobe实验(倒罐头试 验):肩关节水平位内 收30度,冠状位外展 80~90度,肩内旋、前 臂旋前使拇指指尖向下, 双侧同时抗阻力上抬。
肩袖损伤
1
肩关节外展至30°或前屈至60°,肩胛骨是不 旋转的,称为静止期,在此以后肩胛骨开始旋转, 每外展15°肩关节转10°肩胛骨转5°,两者比 例为2:1,当外展至90°以上时,每外展15°肩 关节转5°肩胛骨转10°,两者比例为1:2.
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为:前屈上举 150°-170°、后伸40°-45°、外展上举 160°-180°、内收20°-40°、水平位外旋 60°-80°(或贴壁45°)、水平位内旋70°90°(或贴壁70°)、水平屈曲135°、水平伸 展30°。

肩袖损伤演示课件

肩袖损伤演示课件
规范化康复锻炼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进行规范化的康复锻炼, 以恢复肩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普及肩袖损伤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 后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 生活照顾,促进患者康复。
05 预后评估与生活 质量改善
预后评估指标
疼痛程度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或数 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疼痛 程度,了解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肩关节功能评分(如 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 分等)和生活质量问卷(如SF36等),全面了解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情况。
功能。
物理治疗
如超声波、红外线等,有助于 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疼痛。
药物治疗
继续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以减轻术后疼痛和炎症。
定期随访
术后定期随访,评估肩关节功 能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04 并发症与风险防 范
常见并发症
肩关节僵硬
肩袖损伤后,肩关节长期制动可 能导致关节僵硬,影响关节活动
关节活动度 测量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 内旋和外旋等活动范围,评估关 节功能恢复情况。
肌力评估 采用徒手肌力测试或等速肌力测 试等方法,评估肩袖肌肉力量恢 复情况。
生活质量改善措施
物理治疗
包括热敷、冷敷、电刺激等物理治疗 方法,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 退和肌肉恢复。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局 部外用药物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减 轻炎症反应。

肩袖损伤PPT课件

肩袖损伤PPT课件
34
撞击诱发试验
1、肩峰下撞击: 1)Neer征,检查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固
定肩胛骨,另一只手保持肩关节内旋位, 使患肢拇指尖向下;然后使患肩前屈过顶。 如果诱发出疼痛,即为阳性。该试验的机 理是人为地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前 下缘”发生撞击,从而诱发疼痛。
35
撞击诱发试验
2)Hawkins征(Hawkins test),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 使患者肩关节内收位前屈90度,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保 持水平。检查者用力使患侧前臂向下致肩关节内旋,出现 疼痛者为试验阳性。该试验的机理是人为地使肱骨大结节 和冈上肌腱从后外方向前内撞击肩峰、喙突、喙肩韧 带 形成的“喙肩弓”。
3)疼痛弧(pain arc),肩外展表现出“疼痛弧”,即肩 外展60度~120度时出现疼痛。因为在肩外展60度~120度 时肩峰下间隙中肩峰与冈上肌腱最贴近。
36
撞击诱发试验
2、喙突撞击试验: 肩关节在不同角度水平内收位,向前屈曲
和内收时,出现疼痛并伴有咔哒声为阳性。 3、肩锁关节撞击:交臂试验(Cross-arm
17
肩袖损伤的病理生理
肩袖病变主要包括肌腱炎伴/不伴有钙化的退行性改变以 及肌腱撕裂、挫伤、出血等,大部分是磨损改变或者肌腱 退变,小部分的肩袖撕裂为急性外伤。
肩袖病变分期: ★I期:主要表现为肩袖尤其是冈上肌腱的水肿和出血, 在年龄小于25岁的有症状患者中较为典型; ★Ⅱ期:炎症继续发展,更多的纤维组织形成,即纤维 变性和肌腱炎,25~40岁患者多见; ★Ⅲ期:部分或完全性肩袖撕裂,主要是40岁以上患者。
27
肩关节活动度检查
2、肩外展活动度:上肢保持肘关节伸直, 自身体侧方向上举直至超过头顶,外展至 最上方时掌心向外。

(医学课件)肩袖损伤

(医学课件)肩袖损伤
手术效果
手术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逐渐恢复。
康复训练
要点一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康复训练对于肩袖损伤的治疗和康复 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肩袖损伤的愈 合,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要点二
康复训练内容
包括疼痛控制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和运动协调性训练等 。
要点三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体征
肩袖外展受限、肩峰下压痛、冈 上肌腱摩擦感等。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显示肩袖钙化、骨化, MRI显示肩袖损伤的程度和部位。
评估方法
病史评估
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以及肩部疼痛的起 始时间、部位、性质等。
体征评估
观察患者的肩部活动度、肌肉力量、神经系统检查等,确定肩袖 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避免不必要的外力
避免肩部受到意外撞击或牵拉。
护理方法
冷热敷
药物止痛
物理治疗
功能锻炼
在肩袖损伤初期,采用冷敷以减 轻疼痛和肿胀,后期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热敷 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非处方或处方 药物缓解疼痛。
如超声波、电疗等,以促进肩袖 损伤的愈合。
在医生建议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 炼,如肩关节活动、肌力训练等 ,以加速肩袖损伤的恢复。
发病率
肩袖损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 在中老年人和长期从事投掷运动或举重等 运动的人群中。
VS
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职业、运动习惯、肥胖、糖 尿病等是肩袖损伤发病的危险因素。
02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
症状
1 2
肩部疼痛
肩袖损伤后,患者通常会感到肩部逐渐发作的 疼痛,尤其是在肩部活动时。

肩袖损伤讲课PPT课件

肩袖损伤讲课PPT课件

吹号征
外旋抗阻试验
关 节 造 影 对 MRI 禁 忌 患 者适用,表现为肩峰下 间隙造影剂漏出或者肩 袖处见造影剂填充
MRI 检 查 最 常 用 , 提 供 信息大,包括肩袖肌腱 质量、撕裂大小,肌腱 退缩程度
检查
关节造
X线

检查
MRI
B超
X线评估肩峰形态,肱骨 头、肩盂、肩峰关系, 排除其他疾病
肩袖损伤是指肩袖肌腱或合并肩峰下滑囊的创伤性炎症病变
解剖(骨)
肩胛骨 盂
1.锁骨 2.肩峰 3.喙突 4.肱骨头 5.关节
解剖(肩袖)
1.肩胛下肌 2.冈上肌 3.冈下肌 4.小圆肌
02 病因:
病因
创伤
慢性劳损
退行性变
创伤是青少年肩袖损伤 的主要原因,临床上 50%的肩袖断裂患者没 有外伤史
5
早期外观不明显,
2
病程长可见冈上肌和
冈下肌萎缩
冈上肌腱损伤: Jobe试验阳性
4
肩胛下肌腱损伤:
内旋抗阻力弱,或
Lift-off和Belly-
press试验阳性
痛弧试验 肩关节外展上举时,
正常者无疼痛。若外 展60º~120º的弧度 内出现疼痛,超过 120º则疼痛消失;上 臂从上举位沿原路放 下时,又在120º~ 60º之间出现疼痛则 为阳性,即出现“弧 痛”,提示有肩袖损 伤,尤其是冈上肌损 伤的重要体征。

周 炎
主被动活动受限 均明显
颈 椎 病

疼痛从颈部及肩部 放射痛 查体 影像
肱二 头肌
结节间沟压痛明
长头 显,封闭有效
肌腱

钙化 性肩 袖肌 腱炎
钙盐吸收阶段可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患者存在肩袖的部分撕裂或全层断裂; 3、70岁以上肩部不适的患者中,肩袖损伤的发病率
可达到90%~100%。
损伤人群
• 12-25岁:重体力劳动或运动所致; • 25-45岁:过度反复劳动或直接撞击征往往是诱因; • 45-65岁:常因肩峰撞击引发; • 65岁以上:常是退行性病变
分类
磨损程度分类: 0、正常; 1、病变范围1cm以下,磨损表浅; 2、2cm以下,有若干肌纤维受损; 3、3cm以下,大部分肌纤维受损; 4、除严重磨损外,常有肌腱瓣状破裂,涉及范围超
肩胛下肌
肩胛下肌
小圆肌
肩袖损伤的病因
• 肩袖损伤由Smith(1834年)发现并命名,指组成 肩袖的这些肌腱的损伤。
• 肩袖损伤的病因主要包括急性外伤、慢性卡压等。 大多数肩袖撕裂是一个进行性的机械磨损的过程, 先引起肌腱的退变及纤维化,然后肩袖滑膜的表 面部分性撕裂,最后导致肩袖全层的撕裂;少数 患者由急性外伤所致。
• 肌腱钙化:是肩袖损伤较常见的征象之一,它可以发生在 肩袖的任何一个部位,其中约90%发生在冈上肌腱。当肌腱 发生退变后,导致钙质沉积,当钙化物增大,会引起肩峰 下滑囊出现炎性反应,呈急性发病时,形成钙化性肌腱炎。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
• 肩关节,又称盂肱关节,其包容性较差,骨性结构亦不稳 定,却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肩关节在三维上共有6 个自由度的活动,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与静态稳定结构 (比如关节周围的韧带)和动态稳定结构之间的平衡。其 中肩袖在维持肩关节动态稳定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一个盂唇: • 二个关节:盂肱关节、肩锁关节。 • 四个滑囊:肩峰下滑囊、三角肌下滑囊、喙突下滑囊、肩
胛下滑囊。 • 六块肌肉: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大圆肌、
三角肌。其中后两者不参与肩袖构成;肱二头肌属于上肢 肌。
肩袖的相关解剖
• 肩袖(Rotator cuff),又叫旋转袖,由冈上肌、 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共同组成,呈 一个袖套状包绕肱骨头,维持盂肱关节的稳定, 同时提供肩关节活动时所需的动力。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大圆肌、 三角肌。其中后两者不参与肩袖构成;肱二头肌 属于上肢肌。
过一根肌腱;
肩袖损伤的诊断
• 1.肩关节特殊检查: • 2.X线平片: • 3.关节镜造影: • 4.肩袖损伤MRI的序列研究: • 5.MRI诊断肩袖损伤的应用价值。
1.肩关节特殊检查
• 临床肩关节特殊体格检查指检查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 度(range of motion,ROM),主要包括肩关节的前屈、外 展、外旋、内旋的活动度。此外,还应检查患侧手部的感 觉、肌力等,重点检查肩袖的肌力、撞击试验、盂肱关节 的稳定性等。
肩袖损伤的病理生理
• 肩袖病变主要包括肌腱炎伴/不伴有钙化的退行性改变以及 肌腱撕裂、挫伤、出血等,大部分是磨损改变或者肌腱退 变,小部分的肩袖撕裂为急性外伤。
• 肩袖病变分期: ★I期:主要表现为肩袖尤其是冈上肌腱的水肿和出血,
在年龄小于25岁的有症状患者中较为典型; ★Ⅱ期:炎症继续发展,更多的纤维组织形成,即纤维
变性和肌腱炎,25~40岁患者多见; ★Ⅲ期:部分或完全性肩袖撕裂,主要是40岁以上患者。
肩袖病变分期
肩袖损伤的病理生理
• 肩袖完全撕裂后,进一步导致严重的肩袖关节的病变。镜 下病理主要表现为肱骨头以及关节盂的接触面的软骨剥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骨下的骨硬化,其余关节的软骨萎缩,肱骨头发生骨质 疏松,骨内的血管增生,并出现肱骨头软骨下的骨塌陷等。
肩袖损伤的病因
• 乏血管区:Codman提出了“乏血管区”的概念, 既距肱骨大结界上方约1cm处缺乏血管供应,是形 成肩袖撕裂的主要原因。有人通过对经手术证实 为冈上肌腱损伤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其 中大部分损伤均发生于这一区域。
• 因此,肩袖损伤的是由于乏血管区的退变、撞击 症、急性外伤以及应力集中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 果。
• 临床肩关节特殊体格检查包括:肩关节活动度检查:肩袖 损伤的肌力检查:撞击诱发试验:肱二头肌长头腱和SLAP 损伤(superior labrum from anterior to Posterior) 评估。
肩关节活动度检查
• 1、摸背试验:嘱患者用手分别从同侧肩上方向后 摸对侧肩胛骨上缘,或用手从同侧肩下方向后摸 对侧肩胛骨下角。
肩关节活动度检查
• 2、肩外展活动度:上肢保持肘关节伸直,自身体 侧方向上举直至超过头顶,外展至最上方时掌心 向外。
• 肩袖损伤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颈肩部的疼痛和肩关节活动无 力。其中最典型的是颈肩部夜间疼痛以及“过顶位”活动 疼痛(即患肢高举过自己头顶),患者十分痛苦,无法患 侧卧位,严重的影响了睡眠。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
• Milgrom等人经过调查发现, 1、在50岁以上有肩部不适的患者中,约40%存在着
肩袖的全层撕裂; 2、约60岁以上主诉肩部不适的患者中,有大于60%
肩袖损伤的诊断、治疗及康复
概述
• 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是肩关节疾病患者来院就 诊的常见原因。其中17%~41%的患者最终被证实为 肩袖损伤。
• 由于肩袖损伤的诊断比较复杂,一部分患者常常 被误诊为肩周炎。
• 目前肩袖损伤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肩关节特殊检 查以及辅助检查等做出诊断。
肩袖的相关解剖
• 重点内容:“一个盂唇、二个关节、四个滑囊、 六块肌肉”。
肩袖的相关解剖
肩袖后面观
肩袖前面观
肩袖
岗上肌、岗下肌、小圆肌从上向下止于肱骨大节结,如袖套 样包绕肱骨头,肩胛下肌从前方绕过,止于肱骨小节结。
肩腱袖起止点及功能
•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肩胛下肌
• 止于肱骨大结节
止于肱骨小结节
• 肱骨外展
肱骨外旋
肱骨内旋
冈上肌
冈上肌肌腱炎
冈上肌
冈下肌
背侧面
肩袖损伤的病因
• 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是肩袖损伤的最常见的类型, 即肩峰弓对冈上肌腱的一个慢性撞击,而这种撞 击可以因喙肩弓与肩袖之间的间隙狭窄或内容物 体积增大等。如肩峰或喙突形态的变异、喙肩韧 带的增厚、肩锁关节的退变等导致的间隙狭窄; 肩袖损伤后的出血水肿、滑囊炎症所致的肿大、 喙肱韧带增厚和肱二头肌长头腱脱位等引发的内 容物的体积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