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六章中国古代园林PPT课件

第六章中国古代园林PPT课件
❖ A、厅堂:是由古代单体建筑拆分而成的园林中的 独立建筑。在古代建筑中,厅为会客、宴会、行礼 用的房间,堂则为单体建筑中居中、向阳而宽大的 那间,也是社交活动场所。厅堂是园林中的主体建 筑。在私家园林中最重要的位置,既与生活起居之 间有便利的联系,又有良好的观景条件与朝向。建 筑体形比较高大,常常为园林建筑的主体与构图的 中心。
古典园林构成的基本要素
(1)筑 山 叠山一般用一种是太湖石,一种是黄石。 (2)理 水 在没有水域的地方,是人工挖掘,名曰凿地。 (3)花 木 美化环境,体现园林主人所追求的意境。 (4)动 物 作为观赏、娱乐对象。 (5)建 筑 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 (6)奇 石 太湖石之美,表现在瘦、漏、皱、透. (7)匾额 楹联 作用: 一是精辟地概括景致的意境,
起到画龙点睛的升华作用; 二是中国书法艺要素。在城市里的园林, 特别是平原地区,缺少真石山地,故园林中的山多 是人工用石头堆叠的假山。
1、假山的起源 A、假山的起源: ❖ 三山一池 B:分类: ❖ 土山 ❖ 石山 ❖ 土石山:土包石与石包土
2、叠山的艺术
❖ A、注重选石,突出特色:叠山一般用石头, 湖石、黄石、卵石、剑石;石峰瘦透漏皱, 清丑顽拙。
❖ B、巧置山石,堆叠石峰:宾主层次,曲折起 伏,虚实。
❖ C、假山布局,因地制宜:与主体建筑对景; 山水相依;置于粉墙前。
二、水: 水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第二组成要素。在没有自然水
域的地方,一般是人工挖掘,名曰凿池。
❖ 宗教园林与众不同的最鲜明特色是古树如林。
2、按气候带划分:
A、温带(北方) B、亚热带(南方) C、热带(岭南): ❖ 是明清时期闽、粤地区发展起来的私家园林。由于其发展历
史较晚,曾师法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同时又受到近代西方 构园方法的影响,集三方造园手法之长,结合本地自然环境 的特点,形成风格独具的岭南园林。 ❖ 岭南园林也以小巧的庭院为主,但要比江南园林宽敞,在建 筑装饰中喜欢采用西方式的彩色玻璃及花砖等。由于气候炎 热,在园林建筑上,水庭、船厅等形式运用比较多。由于地 理纬度较低,园林内的植物以榕树、木棉树和藤本植物为主, 具有明显的热带和南亚热带景观特色。 ❖ 保留至今较为著名的岭南园林: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一带。 有广东番禺的余荫山房,顺德的清晖园,佛山的梁园和东莞 的可园。

中国古典园林PPT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PPT课件
7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
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 筑。 ❖ 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 环境相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 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 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 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8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 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排,讲究表现自然。 ❖ 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20
❖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 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 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 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 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 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 峰夕照, 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 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 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 范。
28
29
五、私家园林造园原则及设计手法
设计原则及手法 ❖ 总体布局采取灵活多变
的手法 ❖ 模拟自然山水形象 ❖ 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 ❖ 1)园林布局 ❖ 2)水面处理 ❖ 3)叠山置石 ❖ 4)建筑营构
构景的基本手法 ❖ 抑景 ❖ 添景 ❖ 夹景 ❖ 对景 ❖ 框景 ❖ 漏景 ❖ 借景
30
1)园林布局
❖ 主题多样——全园分为大小不同的若干景区,每区各有主题 ❖ 隔而不塞——各景区之间虽有分隔而不闭塞,彼此空间流通 ❖ 欲扬先抑——运用以小衬大,以暗衬明、以少衬多的手法 ❖ 曲折萦回——从曲折中求得境之深、意之远 ❖ 尺度得当——建筑体量化整为零,造型空透、轻盈 ❖ 余意不尽——采用联想手法,拓宽景域的想像与感受 ❖ 远借邻借——借园外景物补园中不足。有俯借,留出水面反映

中国园林史概述PPT参考课件

中国园林史概述PPT参考课件

2021/3/10
授课:XXX
20
(1)皇家园林
三大皇家园林 洛阳西苑(行宫御园)、华清宫(离宫)、九成宫(离宫)
2021/3/10
授课:XXX
21
(1)皇家园林
大明宫: 位置:长安城东南
格局: 呈典型的宫苑分置 南部为宫廷区(正殿含元殿) 北部为苑林区(即大内御苑) 中央为太液池
2021/3/10
宋代时期 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期的第一个阶。
2021/3/10
授课:XXX
34
时代背景:
宋代重文轻武,文官执政 文学、艺术发展到高峰 统治阶级讲究享受,上自帝王,下至庶民,大兴土木、广 营园林。
建筑技术发达:
李明仲——《营造法式》 喻皓——《木经》,是官方和民间对当时发达的建 筑工程技术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第2章 中外园林发展概述
1、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2、外国园林概述 3、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概述
2021/3/10
授课:XXX
1
2.1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起源最早的园林之一,已有3000 年的历史。影响着亚洲汉文化圈内的朝鲜、日本等地, 甚至欧洲。
2021/3/10
授课:XXX
2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1)《史记》——中国古代最早的园林:沙丘苑。
2021/3/10
授课:XXX
5
(3)神仙思想:在园林中摹拟神仙仙境,“一池三山”布局形式 东海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昆仑山,在园林中摹拟神仙仙境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整个社会的及传统园林造园影响深远
2021/3/10
授课:XXX
6
(4)代表园林:
上林苑:

中国园林史.第一章ppt(1)

中国园林史.第一章ppt(1)
3、“囿”、“圃”和 “台”由来 有续的植物配置模式
专供宫廷的果蔬
“圃”
注重观赏用途
第一节 园林的起源
3、“囿”、“圃”和 “台”由来 囿、台和圃,都包含了园林的物质因素,被 称之为中国园林的雏形,确立了以山水自然生 态美的造园思想。体现了三个意识形态:天人 合一、君子比德和神仙思想。
第二节 园林的概念
第三节 园林的分类
随着人类的进步,园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演绎,他的分 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根据园林发展,园林的分类繁多.
第三节 园林的分类
1、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是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和封建文化培育成长的, 比起第一阶段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 分布范围广,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的风景 园林体系。
第四节 园林的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狩猎社会的园林:自然从属型社会 农业社会的园林:自然顺应型社会 工业社会的园林:自然征服型社会 现代社会的园林:将朝人类与自然处于 共生关系的自然共生型社会发展,生物 多样性将成为评价园林绿地的标准。
第六节 园林的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狩猎社会的园林:自然从属型社会 特点:认识水平不高,以宗教信仰园林空间 (处于萌芽状态)为主。 第二阶段 农业社会的园林:自然顺应型社会 特点:世界各地园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 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 园林的三个共同特点(1)园林为统治者、贵族、宗教 者等少数人所有与享用。(2)园林空间为封闭的,内向 型。(3)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多忽视生态与环境效益。
第三节 园林的分类
1、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1、按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分 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人工山水园,是我国造园发展过 程中形成的审美境界最高的一类园林,他在一定范围内,堆 山凿水,营造山水地貌,筑以建筑,配置植物,把天然山水 浓缩与尺寸之间。在城镇里,营造风景园林,故有“城市山 林”,他的规模有小到大,内容由简到繁,一般来说,小型 为0.5hm2 ,中型为 0.5—3 hm2 ,大型为3 hm2, 在中国园 林中,园林四大要素都是人工营造,人的能力有其足够的发展 空间,所以,人工山水园是代表中国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 天然山水园,一般是建在城市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 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他主要是利用自然山水 为基址,因地制宜的调整、改造完善园林四大要素,来获得 胜于人工山水园的天然风景,清初造园家李渔所说的:“幽 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致身岩下与木石居,故以一拳代山、 一勺带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故《园冶》论造园相地, 以“山林地”为第一。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培训课件(共106张PPT)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培训课件(共106张PPT)

培训专用
6
4、园林成熟前期的主要内容介绍
1、园林持续发展而臻于完全成熟的境地。
2、两宋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承前启后
的阶段。
3、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文人园林兴盛。 4、皇家园林、寺观园林都较多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
5、叠石、置石显示高超技艺。理水已能缩移模拟大自然界全部的 水体形象。
杭州灵隐寺
北京碧云寺
培训专用
4.陵寝园林(寝庙园林)
为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 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
南京明孝陵
培训专用
北京明十三陵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一)按从属关系划分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 3.寺观园
林 4.陵寝园林(寝庙园林)
(二)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放方式划分 1.人工山水园 2.天然山水园
园林规划布局常常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段,使得园林设计有很 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清 ·钱咏《履园丛话》:“ 造园林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 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成佳构。”
园林空间序列的安排,通常有前奏、起始、主题、高潮、转折、 结尾形成内容丰富多彩,整体和谐统一的连续流动空间,如诗文佳 作一般有着严谨精练的结构,序列中往往可见对比手法、悬念手法、 欲扬先抑的手法等等。这与文人士大夫的抱负和追求,以及直接参 与造园密不可分。
苑,御园等,按不同的使用情况有:离宫 ,古代帝王在都 城之外的宫殿,也泛指皇
帝出巡时的住所
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之

北京御花园
培训专用
北京静宜园
2.私家园林
属于贵族、官僚、文人、地主、富商所有
如园、园墅、池馆、山庄、别业、草堂等

《中国古典园林》PPT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PPT课件

2021/4/9
18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 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早期宫殿遗址是现知最早 的宫殿,以廊庑围成院落,前沿建宽大院门, 轴线后端为殿堂。殿内划分出开敞的前堂和封 闭的后室。以后,院落组合和前堂后室(对于 宫殿又可称为前朝后寝)成了长期延续的宫殿 布局方式。
2021/4/9以一直追 溯到老子美学和庄子美学。
象(审美形象)——意象(形象和情趣的结 合)——境(象外之象,最早出于王昌龄《诗 格》,他还把境分为三类:物境、情境、意境, 分指自然山水、人生经历、内心意识的境界。)
意境说的意境是意(艺术家的情思)与境(审 美客体,包括物境、情境、意境)的契合。 (情景交融 )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园林的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公元 960—1736年)
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 一1911年)
2021/4/9
5
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3、诗画的情趣 4、意境的涵蕴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第二节 中国园林生成期(先秦、秦汉) 第三节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 第四节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 第五节 园林的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 ) 第六节 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 ) 本章重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各个时期的特点及造园
16
二、皇家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中首先出现的一个类型是皇 家园林,而历史上最早的,有信史可征的 皇家园林则是商的末代帝王殷纣王所建的 “沙丘苑台”和周的开国帝王周文王所建 的“灵囿”、“灵台”、“灵沼”。

中国古典园林史-PPT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史-PPT课件

• 狶韦,黄帝:《淮南子》昆仑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 寸。县圃:在昆仑之中,是其蔬圃· · · 足证地位优越,面积广袤· · · 为我国造园 之始。 • 《山海经》淮江之间,唯帝之园圃 • 《穆天子传》春山之泽,水清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先王之谓 县圃也是天然的温泉场, • 帝尧:设“虞人”(官职)掌山泽,苑圃,田猎之事。(是我国最早设置掌 管苑圃专官) • 舜:因封伯益辅助大禹治水有功,因任命其为虞官,专管草木、鸟兽之事。 造园艺术,由自然向建筑美转化。 • 周文王:以民为台,为沼。圃中台池禽兽无不具备。 • 战国:诸侯皆有圃,齐宣王的圃方圆有四十里,规模最大。 • 秦:统一六国后,在长安西修建上林苑,(阿房宫即是苑内最先建的前殿, 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 · · 详见杜牧的《阿房宫赋》) • 汉:汉高祖刘邦命萧相国萧何营建未央宫;汉文帝筑建思贤园;梁孝王(文 帝次子)筑东苑;汉武帝扩建上林苑(建章宫等),详查《汉官典取》;宣 帝筑乐游园,基地最高,登台视景宽阔;茂陵富人袁广汉于北邙山下筑园, 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 建 筑壮丽,开创私人园林之先例。后来袁广汉被罪诛,园林没为官园,鸟兽草 木都移入了上林苑。其他园林:樊川苑,博望苑,灵昆苑等等。详见《西京 杂记》。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象征意味与宗教影响大有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浸润在宗教之中儒道佛三教并存长期作为国家政治的灵魂是生于斯的每一个知识分子不可回避的现实故成就大的文人都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史
1954年,国际园景建筑家召开第四次会议,英国造园家杰克利把世界造园 体系归纳为三个体系: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西亚体系:巴比伦,埃及,古波斯,后来阿拉伯人继承了成为伊斯兰园 林的主要传统。欧洲体系:较多吸收西亚风格) 中国园林的三个源头:囿,台,园圃 【囿,台,园圃三种形式可以说是皇家园林的前身,因其都是统治者为了 通神,享乐,炫耀权力而造】

《中国园林史》课件

《中国园林史》课件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致力于表达人的
唐宋时期的园林
4
情感和审美追求,强调意境和禅意。

唐宋时期的园林追求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注重山水景观和假山建筑。
皇家园林
北京圆明园
北京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 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宏伟 的规模和绚丽的建筑而闻名。
紫禁城内的园林
紫禁城内有多个精美的皇家 园林,其中以太和殿前的景 山公园最为著名。
《中国园林史》PPT课件
中国园林是中国古代智慧与艺术的结晶,融汇了建筑、园艺、文化等多个领 域,本课件将介绍中国园林的历史沿革以及其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园林定义
园林是以自然山水和人工构筑物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段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空间环境,融合了建筑、植物、水 景等元素。
园林起源
中国园林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中对自然环境的模拟,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 历史。
园林与文化传承
中国园林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折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面镜子,通过园 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哲学思想。
古代园林
1
《诗经》中的园林
古代文献《诗经》中记录了早期园林的
秦汉时期的园林
2
存在,描绘了园林中的自然景色和活动 场景。
秦汉时期的园林注重规模和布局,拥有
精美的园林建筑和景观。
园林的传承与创新是保护和发展中国园林文化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继承传 统,创造新的园林精神。
中国园林常常是文人雅士创作的题材,诗词歌赋中充满了对园林的赞美和表达。
园林与艺术
园林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布局和景观设计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和雕塑的精髓。
园林与日常生活
园林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张人的内向反省,平息外向的情欲、物欲的追求 在生活上表现高雅闲逸的方式
悟道:“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

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园林
在或大或小、或自然或人工的环境中, 将摹写于自然的山水景观及与之相配的建 筑、花木结合,以寄托园主情思的生活休 闲空间
☉写实中略带写意
园林成为文人名士风雅的体现和地位的象征 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开始互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石的运用:太湖石、罗浮石、天竺石 ﹡王维《辋川图》
☉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从有限的景象感知无限的审美经验 为后世小空间里写意山水的造园创作,奠定基础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 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优哉游哉, 吾将终老于其间。”(白居易《池上篇》)
◎主题园
归隐的主题
﹡蒋堂之隐圃、叶清臣之小隐堂、程致道之蜗庐、胡元质之招 隐堂、史正志之渔隐
山石之胜 ﹡南宋叶梦得之石林 水景为主 ﹡王开府之环溪 花木为主 ﹡节度使苗侯之苗帅园 “沧浪之歌” ﹡苏舜钦之沧浪亭:以亭名名园 “独乐乐” ﹡司马光之独乐园
◎《营造法式》、《木经》
木构建筑成熟化→园林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生活情趣及审美情趣高雅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
对审美对象细致入微的观察方式,引起对审美对象 更高的审美要求
﹡园艺兴旺发达:寺庙僧人;园圃;盆栽艺术
热衷于雅赏、雅玩:观摩名画、把玩古器、收藏金石
﹡米芾之宝晋斋:“高梧丛竹,林樾禽弄” “异书古图,左右栖列”
◎人生哲理与行为模式
心理上清净恬淡、无欲无念→生理上主静去躁、守 气养神→行动上泰然、不急不躁→生活情趣上清高脱 俗高雅闲逸
(三)成熟阶段——宋元明清
宋、辽、金
10世纪(北宋+辽) 12世纪(金+南宋)
1 近代民族国家的形式 天下-民族自觉
2 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南方的比重 3 文化艺术
-文人化 -个人意识 -制度化-理论化-风格形成。
3.宋、元:堆山叠石的艺术高潮
(1)宋
☆以文治国—“郁郁乎文哉”
士人地位空前提高 完善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
﹡临安大内御苑(后苑)
北宋东京平面示意及 主要宫苑分布图
主人:宋徽宗
目的:以山水之情“放怀适情,游 心赏玩”
理水:水系完整,几乎包罗内陆天 然水体的全部形态
筑山:宾主分明,远近呼应,余脉
延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置石:置石依画理,并描绘下来作 池

石谱
方 沼
植物:品种多,不少从南方引种驯 化。“花石纲”
雁 池
建筑:充分发挥“点景”和“观景” 作用
★城市生活
• 里坊制→坊巷制:城市经济繁荣、城市生活丰 富多彩、促进城市间的交流
• 社会风气:饮食享受、游赏玩乐
• 园林形式在多方面呈现 ﹡茶肆园林、酒楼园林、衙署园林
• 园林分布:集中于都城→扩展到诸多经济繁荣 的城市
★文化时尚
◎诗、书、画全才的士人
北宋初增设“翰林图画院”:集天下画士并授以职 宋徽宗创立画学,把绘画列入科举制度 “皆得丹青之妙”
◇皇家园林趋于华丽精致
规模宏大;仍承袭仙海神山传统格局;吸收 私家园林追求诗画意境的构园经验;注重建筑 美与自然美的和谐,人工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山水构架巧妙 建筑结构精美 动植物种类繁多
﹡隋西苑 “穷极人间华丽”(《隋炀帝海山记》) ﹡唐禁苑 ﹡唐华清宫苑区
华清宫图
华清宫苑林区之 西半部
公共园林
☉主题园的萌芽
“名目要有其义”
﹡白居易之
“虚白堂”:“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庄子》)
“忘筌亭”:“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言者
所以在言,得意而忘言”(《庄
子》)
﹡唐丞相牛僧孺之“归仁园”:“吾欲仁,则仁归
焉”
(《论语》)
﹡柳宗元之愚溪、愚泉、愚沟、愚池、愚岛、愚堂、 愚亭:寓“以愚触罪”之意(《永州八记》)
☆儒家理学
知性反省、造微于心性 “惟其与万物同流,便能与天地同流”(《二程集》)
☆儒、释、道共尊→互融
宋元时期的园林文化
★社会主流
内向自省
宋朝典型的特征: 守内虚外政策→军事的挫败和退却→积弱的朝代
宇宙世界观缩小: 在一种内向封闭的境界中实现着从总体到细节的不
断自我完善,由外向拓展转向于纵深的内在挖掘
◎士大夫丰厚的俸禄、优渥的待遇,不再执着进 取和开发的精神
◆园林 在有限的山水景观中表达诗情画意,充
分展示园主个性、生发意境的游赏空间
◎写意
表现创作者的思想感情,求神似而不是形似 “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
北宋园林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南宋园林写意化 重视意境,兴起写意式山水园林的创作,以简约的手 法展示空间感
◇皇家园林
出现了向私家园林接近的倾向
凿方、圆之池,成洲渚,池中筑亭阁,池边立雕栏, 是宋皇家宫苑理水的特征
北宋御苑规模建制远逊于唐,但艺术和技法则过之, 去汉唐之宏大、朴素,而易之以纤靡、精雅,重细部 装饰
﹡宋初四大名园:金明池、琼林苑、宜春苑、玉津园 ﹡艮岳(万岁山、阳华宫)
南宋宫苑均利用湖山胜景,特别是水景来构筑
王维与辋川别业
•园主的身份 •辋川别业、《辋川集》 和《辋川图》同时问 世 •以天然风景取胜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独照青苔上。
◇寺观园林普及
宗教世俗化 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以文会友、赏花、观景、 品茗、饮宴 寺、观建筑制度趋于完善
﹡长安慈恩寺:以牡丹和荷花最负盛名;“雁塔题名” ﹡长安安业坊唐昌观:玉蘂(蕊)花最为繁茂 ﹡长安崇业坊元都观:以桃花之盛闻名长安
文献中出现更多, 唐长安城的公共园林、城 市绿化建设是当时其他国 家学习的范本。
◇私家园林兴起
艺术性上升,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 格及局部、小品的细致处理
﹡王维之辋川别业 ﹡白居易之履道里园,庐山草堂,浣花溪草堂
“地方十七亩,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 九之一,而岛池桥道间之。”
(白居易《池上篇》)
硕士研究生课程
中国古典园林
◎卿相风流
科举制度:大量士子登科入第而为官
园林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及心理补充和感情向往 城中近郊皆建宅园以托志、以享乐
“(唐)公卿近郭皆有园池,以至樊杜数十里间,泉 石 占胜,布满川陆”([宋]张舜民《画墁录》)
★佛教→禅宗
——新型文化品质
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