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高效液相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碳酸酯中的微量多元醇

2019年第7期广东化工第46卷总第393期 ·205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碳酸酯中的微量多元醇曹宗泽,唐希武,邹贤帅,乐柳林(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18)[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开发了测定碳酸酯中各类微量多元醇的方法。
经验证,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多元醇在1~150 ppm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 %~110 %。
且此方法定量测试精密度良好,各RSD值均小于5.00 %,定性检出限为0.5 ppm,定量限为1.5 ppm。
另外此方法的耐受性良好,当色谱条件如柱温上下浮动5 ℃,流速上下浮动0.1 mL/min,检测结果仍准确。
目前锂电池行业电解液多以碳酸酯类为溶剂,此方法可同时监测碳酸酯中多种多元醇的含量,提高电解液生产的品质和效率。
[关键词]多元醇;碳酸酯;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锂电池电解液[中图分类号]O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9)07-0205-03Determination of Trace Polyols in Carbonates by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Cao Zongze, Tang Xiwu, Zou Xianshuai, Yue Liulin(Shenzhen Capchem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518118, China)Abstract: An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arious trace polyols in carbonates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thod was well used to determine content of typical polyols with high specificity and strong linear correlation within 1~150 ppm. The recoveries of standard addition were 90 %~110 %, and the quantitative precision was good, which RSD was less than 5.00 %. Meanwhile, the limit of detection (LOD)and the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LOQ) could be as low as 0.5 ppm and 1.5 ppm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was well tolerated thereby ensuring the detection results accurate when the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 changed, such as column temperature fluctuating 5 ℃, velocity of floating fluctuating 0.1 mL/min. At present, carbonates are mostly used in lithium battery electrolyte, the method can simultaneously monitor the content of various polyols in carbonates, which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lectrolyte production process.Keywords: polyols;carbonates;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lithium battery electrolyte当前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锂电池行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第七章食品中兽药残留检验.

•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MRLVD)是指某种兽药在食物中或食物表 面产生的最高允许兽药残留量(单位μg/kg,以鲜重计)。
• 兽药残留可分为7类:①抗生素类;②驱肠虫药类;③生长促 进剂类;④抗原虫药类;⑤灭锥虫药类;⑥镇静剂类;⑦β-肾 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 2002年农业部颁布《动物性食品中最高残留限量》规定:
1. 2 净化
净化即将待测物与提取液中的样本干扰杂质分离。兽 药残留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是液- 液分配和固相萃 取。
液- 液分配:等体积的分配体系中溶质分配平衡后溶解在非极
性或极性较弱的溶剂中溶质的百分比称为p值,利用p值可以选 择萃取系统、计算萃取次数和抽出率。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 极性、离子对形成等手段选择性地改变待测物的p值.
① 可用于食品动物,不需要制定最高残留量限量的药物有88 种
② 可用于食品动物,需要制定最高残留限量的药物有94种
③ 可以使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兽药残留的药物有9 种
④ 禁止使用,且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的药物有31种
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
• 养殖环节用药不当是产生兽药残留的最主要原因。产生兽 药残留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七章 食品中兽药残留检验
一 、概述
• 典型的兽药是指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的药物。但是, 随着集约化养殖生产的开展,一些化学的、生物的药用成 分被开发成具有某些功效的动物保健品或饲料添加剂,也 属于兽药的范畴。兽药的主要用途有防病治病、促进生长、 提高生产性能、改善动物性食品的品质等。
仪器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17章HPLC法17.1 内容提要17.1.1 基本概念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GC)的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使之发展成为高分离速率、高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易称为现代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等装置的液相色谱仪称为高效液相色谱仪。
梯度洗脱──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程序连续的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和极性,使样品中各组分能在最佳的分配比下出峰的操作技术。
也称为梯度淋洗。
低压梯度──又称外梯度,特点是先混合后加压。
它是采用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的程序将溶剂混合后再用泵输入色谱柱系统,易称为泵前混合。
高压梯度──又称内梯度,特点是先加压后混合。
它有两台高压输液泵、梯度程序器(或计算机及接口板控制)、混合器等部件组成。
两台泵分别将两种极性不同的溶剂输入混合器,经充分混合后进入色谱柱系统,是一种泵后高压混合形式。
柱外效应──由色谱柱以外的因素引起的色谱峰形扩展的效应。
柱外因素常指从进样口到检测器之间,除色谱柱以外的所有死时间,如进样器、连接管、检测器等的死体积,都会导致色谱峰形加宽、柱效下降。
液固吸附色谱法──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吸附剂表面的活性中心具有吸附能力,样品分子被流动相带入柱内,它将与流动相溶剂分子在吸附剂表面发生竞争吸附性。
K值大的强极性组分易被吸附,K值小的弱极性组分难被吸附,样品组分因此被分离。
液液分配色谱法──根据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有不同的分配,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分配系数较大的组分保留值也较大。
正相分配色谱法──流动相极性低而固定相极性高的称为正相分配色谱法。
反相分配色谱法──流动相极性高而固定相极性低的称为反相分配色谱法。
化学键合相──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机分子键合到载体表面上,形成均一、牢固的单分子薄层而形成的各种性能的固定相。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IIA的含量

c ne t t ni 1 5 1 5 g L( 0 9 7 h da o d ie l i si te v r e eo e a 9 . % R D 2 4 ( 二6. o c s n B o cn a o . ~2 . g / r . 9 ) a g o na r a o h , e g c vr w s 9 3 , S . % n。 )C n l i y ri n 2 4 m 9 l r e tn p h a a r y 8 0 uo
参 药材 的质 量提 供测 定依据 。 【 关键 词】 高效 液相 ;丹参 ;丹 参酮 I I 色谱柱 A;
中 图分 类号 :R 8 .1 . 2 27 03
文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号 :1 7- 14 (0 2 1- 06 0 6 1 89 2 1) ft e D t r na i n he Cont n ns i ne I A n a he e t of Ta h no I i D ns n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中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的含量_熊久林

续表1序号保留时间t /min化合物名称分子式分子量相对含量(%)79.3213-octadecenoic acid(Z)(Z)-13-十八碳烯酸C 18H 34O 228221.6289.73octadecan oic acid 十八烷酸C 18H 36O 228433.46910.6210,13-octadecadienoic acid 10,13-十八碳二烯酸C 18H 32O 22800.131010.7910-noadecen oic acid 10-十九烯酸C 19H 36O 22960.091111.26noadecanoic caid 十九烷酸C 19H 38O 22980.281212.7211-eicosenoic acid 11-二十碳烯酸C 20H 38O 2310 2.101313.23eicosanoic acid 二十碳烷酸C 20H 40O 2312 1.771417.42docosanoic acid 二十二碳烷酸C 22H 44O 23400.18由表1可以看出,从中药材木鳖子中共鉴定出14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89.23%,其中饱和脂肪酸7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7.32%不饱和脂肪酸7种,占脂肪酸总量的41.91%。
3 讨论木鳖子中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19.85%)、(Z)-13-十八(碳)烯酸(21.62%)、11-二十(碳)烯酸(2.10%)为主。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降低血脂、胆固醇和血压,抗血栓、抗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症,防癌等多种作用[3]。
木鳖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对中药木鳖子的研究已较深入,但对其脂肪酸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本实验方法具有简单、准确、脂肪酸检出率高等优点,其结果将对木鳖子的深层次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1] 宋立人,洪 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大辞典,上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349-351.[2] S.R..Heller ,G.W.A.M iline.EPA/NIH M ass Spectral date[M ].U .S.Washington D.C.,1978:1-4.[3] 周永红.火麻仁油中脂肪酸的GC-M S 分析[J ].中国油脂,2004,29(3):72-72.收稿日期:2004-11-12; 修订日期:2005-02-12作者简介:熊久林(1956-),男(汉族),湖北黄梅人,现任湖北省黄石市药品检验所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药品检验工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唑片中磺胺甲唑和甲氧苄啶的含量熊久林,孙仲葆,黎 源,马锦星,运 委,张 晶(湖北省黄石市药品检验所 435000)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磺胺甲唑片中磺胺甲唑和甲氧苄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物分离纯化技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第一章测试1.下列化合物哪一个是初级代谢产物()。
A:链霉素B:四环素C:精氨酸D:青霉素答案:C2.生物分离是生物加工过程中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包括()。
A:目标产物的浓缩B:目标产物的提取C:目标产物的成品化D:目标产物的纯化答案:ABCD3.生物分离纯化的各种技术可以分为那两大类()。
A:扩散分离法B:平衡分离法C:色谱分离法D:差速分离法答案:BD4.从方法和设备角度来评价分离效率,评价指标包括那些:()。
A:分离容量B:分离速度C:分离温度D:分辨率答案:ABD5.生物制品终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所有的产品都要达到95%以上的纯度。
()A:错B:对答案:A6.生物分离纯化过程中采用的各种分离技术,要次序要合理,应该把分辨率高的分离技术放在分离过程的前段。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列凝聚剂中凝聚作用最强的是()。
A:Mg2+B:K+C:Ca2+D:Al3+答案:D2.对生物材料进行预处理的目的包括()。
A:除去杂蛋白B:除去核酸物质C:除去无机盐D:除去不溶性多糖答案:ABCD3.进行细胞破碎时,采用化学法的优点包括()。
A:对产物释放有一定选择性B:通用性差C:细胞相对完整,易于固液分离D:可能会造成活性产物失活答案:AC4.下列细胞破碎方法中可以让细胞内容物选择性渗出的是()。
A:高压匀浆法B:超声波破碎法C:化学法D:高速珠磨法答案:C5.使用高压匀浆器破碎细胞时要注意操作温度,当压力升高时,温度也会上升,一般要控制出口温度在20℃左右,防止温度过高导致活性物质失活。
()A:对B:错答案:A6.错流过滤的料液流动方向与过滤介质平行,优点是过滤收率高,滤液质量好,操作简便。
()。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在萃取过程中,A物质在萃取液中的物质的量为3mol,在萃余相中的量为1mol,请问此次萃取的萃取百分率为多少()。
A:25%B:75%C:33.3%D:300%答案:B2.在有机溶剂萃取过程中常选择的溶剂不包括哪一项()。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定义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义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混合物的方法。
它基于混合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差异来实现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高压输液系统将流动相泵入色谱柱中,待分析的混合物通过进样器注入流动相中,然后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
色谱柱通常填充有特殊的固体吸附剂或化学键合相,混合物中的成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分配,根据其分配系数的差异而分离。
分离后的成分依次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常见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等。
检测到的信号被记录下来,通过对信号的分析和比较,可以确定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和性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分析、生物化学等领域。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食品中的残留农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食品中的残留农药第一章:引言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的背景下,残留农药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残留农药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分析食品中的残留农药的方法和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探讨其在食品中检测残留农药方面的应用。
第二章: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2.1 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分离技术的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将待分析的混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并通过高压将其进样到色谱柱中,然后使用流动相沿着色谱柱进行分离,最后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辨率高、灵敏度好、选择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食品检测领域。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仪器设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依赖于多种仪器设备,包括进样器、色谱柱、流动相泵和检测器等。
其中,进样器用于将待分析样品引入色谱柱,色谱柱用于样品的分离,流动相泵用于提供流动相进行分离过程,检测器则用于定量分析分离后的化合物。
第三章: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中的应用3.1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食品中的残留农药的流程在分析食品中的残留农药时,首先需采集样品并根据需要进行前处理以去除可能的干扰物,然后将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进样器将样品引入色谱柱进行分离,最后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不同食品中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中残留农药的分析。
例如,在蔬菜中,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进行分析。
在水果中,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进行分析。
此外,高效液相色谱法还可以应用于粮食、肉类等食品中残留农药的分析。
3.3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势和不足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中分析残留农药方面有许多优势。
其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
然而,高效液相色谱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分析周期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相:一定pH和盐浓度的缓冲溶液 用途:适用无机离子、有机离子混合物的分离例如
氨基酸、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离子交换剂由基质、电荷基团(或称功能基团)
和 反离子组成。基质一般是不溶性聚合物,如
树脂,纤维素,葡聚糖,醇脂糖等;
纤维素-O — CH2— COO-— Na+
基质 电荷基团
反离子
树脂 -
N+(CH3) —
OH-
溶剂中的离子与反离子进行交换, 是与带电荷相同的进行交换还是带电荷相反的进行交换?
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步骤
四、凝胶色谱法(SEC)
原理:利用被测组分分子大小不同、在固定相上选择
性渗透实现分离。
固定相: 化学惰性的多孔性材料,如聚苯乙烯凝胶、
亲水凝胶、无机多孔材料。
对照
内标 对照+内标
校正因子f =(A内/ C内)/(A对/C对)
样品
内标 样品+内标
C样 = f · 样/(A’内/C’内) A
•外标法:
(1)外标一点法
被测成分与其峰面积成正比关系 要求供试液与对照液浓度相近
对照
C供
C对
=
A供 A对
样品
C供=
C对×A供 A对
•外标法:
(2)标准曲线法
绘制浓度-峰面积(峰 高)标准曲线; 拟合回归方程并计算 拟合常数;
加入适量极性溶剂(如氯仿、醇等)
分离机理:范德华力、诱导力或氢键力 用途:多用于分离极性或中等极性化合物
正相色谱:极性固定相——非极性流动相(加极性
调节剂如氯仿)——极性柱(正相柱)
反相色谱:非极性键合固定相(ODS)——极性
流动相——非极性柱(反相柱)
流动相可选水或一定pH缓冲液,加甲醇或乙腈 调节极性)
二 色谱分离条件选择
1.色谱柱的选择
色谱柱=载体+固定液
固定液的选择原则为:
“相似相溶原理”
柱长,柱内径的要求
色谱柱有两种:一种是内装固定相的,称为填充柱, 通常为用金属(铜或不锈钢)或玻璃制成的内径2-6mm / 长 0.5~10m 的 U形或螺旋形的管子
a-酸性糖蛋白柱
手性色谱柱α1酸性蛋白柱 手性色谱柱chiralcel OD-RH
牛血清白蛋白键合硅胶柱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
气相色谱分析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 一种色谱法。在此法中,载气 ( 是不与 被测物作用,用来载送试样的惰性气体, 如氢、氮等 ) 载着欲分离的试样通过色 谱柱中的固定相,使试样中各组分分离, 然后分别检测。
检测器
紫外-可见光
荧光 化学发光 电导 电化学 蒸发光散射 示差折光 质谱 ICP发射光谱 火焰离子化
梯度
可
可 困难 不可 困难 可 不可 可 可 可
主要特点
对流速和温度变化敏感;池体积可制作得很小;对 溶质的响应变化大。
选择性和灵敏度高;易受背景荧光、消光、温度、 pH和溶剂的影响。 灵敏度高;发光试剂受限;受流动相和脉动的影响。 是离子性物质的通用检测器;受温度和流速影响; 不能用于有机溶剂体系。 选择性高;受流动相pH值和杂质的影响;稳定性差。 可检测所有物质。 检测所有物质;不适合微量分析;对温度变化敏感 主要用于定性和半定量。 选择性高。 可进行多元素同时检测。 柱外峰展宽。
内标二点法、内标对比法
一、色谱定量公式:
mi = fi′• Ai
mi :待测物质质量 fi′:待测物质定量校正因子 Ai :待测物质色谱峰的积分面积
定量分析的依据是被测组分的量与响应信号成正比,但相同含量的物质由于物理、 化学性质的差别,即使在同一检测器上产生的信号也不同,直接用响应信号定量, 必然导致较大误差。故引入校正因子。 校正因子是定量计算公式中的比例常数,其物理意义是单位面积所代表的被测组分 的量。
七、亲和色谱 1、反相键合相色谱法(RPBPC)
固定相:
采用极性较小的键合固定相,如硅胶-C18H37 (ODS,C18)、硅胶-苯基等
流动相:
采用极性较强的溶剂,如甲醇、乙睛-水、水和 无机盐的缓冲溶液等。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CBPC)
1、反相键合相色谱法(RPBPC)
150 160 387 1385
7
60
2010版药典二部中色谱柱的使用情况
色谱柱类型 品种数 C18柱 C8柱 氰基柱 硅胶柱 苯基柱 1210个 93个 21个 31个 9个
色谱柱类型 氨基柱 丁基柱 三甲基硅烷柱 二羟基丙基硅烷键合 硅胶柱 苯乙烯-二乙烯基柱
品种数 5个 3个 2个
1个
1个
缬沙坦 盐酸帕罗西汀 瑞格列奈 瑞格列奈片 苯磺酸顺阿曲库铵 注射用苯磺酸顺阿曲库铵 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片 注射用甲氨蝶呤
特点及要求:
外标法不使用校正因子,准确性较高,
操作条件变化对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大。 对进样量的准确性控制要求较高,适用于大批 量试样的快速分析。
我国药典收载HPLC法项目和数量比较表
数 量 2010版
项目 鉴别 检查
含量 测定
1985 版
1990 版 9 12
1995版 2000版
34 40 117
经典LC HPLC
固定相颗粒>100μm,不均匀 固定相颗粒<10μm,均匀 常压下输送流动相 柱效较低(H↑,n↓) 高压下输送流动相 柱效较高(H↓,n↑)
分析周期长 无法在线检测
分析周期短 可以在线检测
类型
主要分离机理 主要分析对象或应用领域
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 凝胶色谱
吸附能,氢键 异构体分离、族分离,制备
含量测定 • 内标加校正因子法:
▲选择适宜的物质作为内标物,以待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峰高比或 峰面积比求算试样含量的方法称为内标法。内标法的关键是选 择合适的内标物。 ▲校正因子(f ) 其含义为:内标物峰面积与其浓度之比 (As/Cs)是对照品峰面积与其浓度之比(AR/CR)的多少倍。
f=
As/Cs AR/CR
(二 )分离条件选择和常见问题
一、色谱分离效能指标 分离度(resolution)
S S
t 色谱分离的两种情况 如何评价?
t
2)分离度(R) R值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在规定的条件下,注入对照液或供试液,记录色谱图,按下式 计算待测峰(定量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除另有规定外,应 大于1.5。
R
2(t R2 t R1 ) W1 W2
1、定性分析
色谱鉴定法:保留时间对照
化学鉴定法:利用专属化学反应对分离
后收集的组分定性
色谱-光谱联用定性
非在线色谱光谱联用法: 色谱光谱联用仪
二、HPLC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定量分析
外标法:外标工作曲线法、外标一点法、
外标二点法等
不需知道校正因子,但需进样量准确 内标法:内标工作曲线法、内标一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第一节、概述 一、含义
液相色谱 (LC) :以溶剂液体为流动 相的色谱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
高效能固体细微粒为固定相
高压溶剂为流动相 高灵敏度检测器
二、高效液相色谱与其它色谱方法的比较
1. HPLC与经典LC的比较
流动相: 作用不是为了控制分离,而是为了溶解样
品或减小流动相粘度。
常用流动相 ——四氢呋喃、甲苯、氯仿、二甲基酸胺和水
用途
凝胶过滤色谱: 以水或缓冲液作流动相
主要适合于水溶性高分子的分离 凝胶渗透色谱: 以有机溶剂作流动相 主要适合于脂溶性高分子的分离 特点:
固定相与分子间作用力趋于零,柱寿命长 相对分子质量差别必须大于10%才能分离
气相色谱仪流程图
气相色谱仪组成 Ⅰ 载气系统:气源、气体净化器、供气控 制阀门和仪表。 Ⅱ 进样系统:进样器、汽化室。 Ⅲ 分离系统:色谱柱、控温柱箱。 Ⅳ 检测系统:检测器、检测室。 Ⅴ 记录系统:放大器、记录仪、色谱工作站。
气路系统: 要求具有 :气密性 载气流速的稳定性 流量测量的准确性 常用载气:N2 H2 Ar He 气路系统 : 单柱气路---恒温分析 双柱气路---程序升温分析 净化器:活性炭、硅胶和分子筛、105催化剂 作用是吸潮、除氧、脱烃。 稳压恒流装置:稳压阀和稳流阀
分离机理——疏溶剂作用理论 非极性的烷基键合相
——硅胶表面的十八烷基
“分子毛” ——较强的疏水特性。
流动相——极性溶剂
分离物——极性官能团有机物
分子中非极性部分——疏水烷基 ——缔合作用,分子保留 分子极性部分——极性流动相 ——离开固定相,减小保留
两种作用力之差,决定分子在色谱中的保留行为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CBPC) 1、反相键合相色谱法(RPBPC)
疏水分配作用 各种有机物分离、分析与制备 溶质分子大小 高分子分离,分子量及其分布 的测定 无机离子、有机离子分析
离子交换色谱 库仑力
离子排斥色谱
离子对色谱 手性色谱
Donnan膜平 衡 立体效应
有机酸、氨基酸、醇、醛分析
疏水分配作用 离子性物质分析 手性异构体分离,药物纯化 生化特异亲和 蛋白、酶、抗体分离,生物和 力 医药分析
测定供试品峰面积(峰 高),带入方程,求出浓 度。
外标法定量
外标法定量示例
浓度 标准1 标准2 标准3 标准4 标准5 峰面积
12 40 80 120 140
7187 12845 21437 27557 31440
样品结果直接在标准工作曲线上读出,非常简单,尤其对大量样品分 析时特别适合。 要求进样量、色谱分析条件严格不变;容易出现较大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