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观后感_参观校史馆之后的感受
校史馆观后感
![校史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656376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0.png)
校史馆观后感•相关推荐校史馆观后感1000字(精选12篇)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史馆观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校史馆观后感篇1今天下午,党支部组织我们参观了我校的校史馆。
校史馆让我们对杭电沧桑的足迹、五十年的历史、白发的教授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在那记录岁月雕痕的回廊里游走,看着历史不断的上演和谢幕,昨天就在眼前翻开每一张泛黄的书页。
校史馆将杭电在风雨里成长的历程一一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得,都包含着历史的意义。
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又走进了杭电那段辉煌绚烂、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
一幕幕历史的见证很是振奋人心,看到这些,我们的心中是感叹,更是自豪。
据悉校史馆是母校五十岁生日的礼物,它占地近千平方米,由"发展历程"、"领导关怀"、"师资队伍"、"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等十个板块组成。
进入校史馆,几副大图片格外醒目,杭电的三个校区都出现在图片上,下沙、东岳和文一,隐隐中散发着杭电独特的气息,现代与古典结合、科技与人文并进。
谁能想到这被现代都市所掩埋的拥挤校园,这已没有昨日模样的红果园,竟曾上演过那么多的故事。
一张张的照片按时间的顺序排列着。
那些泛黄的照片仿佛在告诉我们:这里,人才辈出;这里,教学成果丰硕;这里,走出过名仕大家…… 当照片的颜色愈发鲜活起来,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杭电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老校新姿,催人奋进。
不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硕果累累。
在先辈殷切的注视下,杭电前进的步伐日加坚定沉稳。
50年,对人的一生是漫长的,而对一个学校,则是弹指一挥间。
杭电,摆脱了蹒跚学步的稚嫩,走过了少不更事的涩涩青春,成熟稳重中,不失锐气,意气风发中,添几多睿智。
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e73b9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4.png)
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篇1参观校史馆后,我有许多感受。
校史馆承载着学校的许多往事、以前和现在的模范人物、以前的教育设备和许多的荣誉证书和奖状等等,不仅体现了学校一批一批的人才,更体现了熊官屯镇中心小学这块沃土不停的努力,不断的奋斗,精益求精!可发出感叹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
介绍员们介绍时,有两名四年一班的同学和五名五年级的同学。
可是却没有我们班——四年二班同学在介绍。
参观校史馆后,我的脑子里蹦出了一大堆问题:“为什么没选我们班的同学当介绍员呢?我们班同学比不上别的班的同学吗?我们班同学难道不会介绍吗……”仔细想一想,问题也许并不在别人身上,而在自己身上。
当我们在外面玩耍中,别人却仍停在桌子旁读书、写字;当我们在早自习上大吵大闹时,别人却在认真的写早自习在黑板上出的习题;当我们在书法课上传来这样的话:“忘带毛笔和水写布了!”“毛笔怎么找不到了……”别人却早已拿起毛笔练字了……差距是从什么时候变的?在一点一滴中变的。
当我们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时,别人依然在大步向前走时,这就是距离拉开的时候。
参观校史馆后,那个情景依然在我的脑海里……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篇2翻开历史厚重的扉页,字里行间,一个名字逐渐浮现,那是正值科举废驰的时代,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美国知识份子,建立起一所大学堂——雅礼。
走进校史馆,一张张新旧不一的照片映入眼帘,从雅礼创办到中雅培粹成立,它们在静静地述说着一所百年名校的曲折发展历程。
纵观110年大小事,作为雅礼学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漫步于校史馆中,照片中的每一张脸都给我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象,有英俊爽朗的美国人,有历代沉稳的校长,还有兴高采烈的学生。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样东西,一张旧照片和一册本。
学生参观学校校史的观后感
![学生参观学校校史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72a3b3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3.png)
学生参观学校校史的观后感学生参观学校校史的观后感(精选18篇)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学生参观学校校史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参观学校校史的观后感篇1一直相信,一所高校值得品味的,最值得社会羡慕的,不是其优美的风景或广大的占地面积,而应是她拥有的不为一般社会时尚所左右的思想文化精神。
而今天,在长安大学的校史馆,我深切的感受到了长安大学的深厚的思想文化精神和丰富的人文魅力。
校史馆采用图文介绍、实物展示、展板等形式,分别展示了我校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
从合并前3所院校的分别介绍,到2000年合并初的图片展示,看着长大一步步走来,心中感慨颇盛。
进入校史馆,首先看到的是我校合并前3所院校的成果展示,不同时期的印章、校徽、校歌、纪念章以及反应学校各个时期历史风貌的老照片,都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了长大的历史。
长安大学的建校时间可追溯到1951年,首批筑路开拓者怀着兴路振邦之志,江聚兰州,开榛拓荒,薪传学术,中国交通事业专业教育由此起步,长安大学由此发端。
此后,学院科技工作者执着追求,顽强拼搏,厚积薄发,成果赫然。
改革开放以后,风正劲,帆正满,学术改革之风亦扬帆起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尊重知识,师生振奋,沉寂之久的学术园地呈现出勃勃生机。
一批被耽误数十年的专家学者,如枯木逢春,积蓄的学术激情在短时间内喷薄而发。
当看到合并组建的那段历史时,不由引起深思。
巍巍长安,雄踞关中,统振天下。
悠悠帝都,屹立千年,屡辉史册。
长安之名,寓意古远,大气恢宏。
传承汉唐之辉煌,合三校之精华,2000年4月8日,由分别隶属于交通部、国土资源部和建设部的原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以千年古城命名的长安大学正式成立,学校开始了全面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历史进程。
这次的校史馆参观使我们了解校史,校史遗物遗弃的珍藏与保留、宣传等一系列工作,给我们以了解历史,传承历史,弘扬长安大学精神、繁荣长安大学校园文化的绝好机会,增添了我们为理工作出应有贡献的动力。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43394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6.png)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范文参观校史馆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经历,通过参观校史馆,我对学校的历史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看到了学校的辉煌成就,还感受到了学校一直努力奋斗的精神。
首先,参观校史馆让我了解到学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在校史馆中,我看到了关于学校创建的历史文物和档案资料,这些历史文物和档案资料记录着学校从建校初期到现在的各个历程。
通过这些文物和资料,我了解到学校是由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创建的,当时只有几间简陋的教学楼和一些学生,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校逐渐壮大,成为了现在的规模。
其次,在校史馆中,我看到了学校的辉煌成就。
展厅中陈列着学校的各项荣誉证书、奖杯和照片等,这些都是学校多年来在各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的见证。
例如,我看到学校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有很多学校的科研项目得到了国家级的奖励,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也证明了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高水平。
同时,在校史馆中还有关于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展示。
我看到了学校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优秀作品,这些都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果。
学校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看到了学校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成就,这让我深受鼓舞。
另外,在校史馆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展览,如关于学校校友的展览。
这些校友都是在学校毕业后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人,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
通过了解他们的事迹和成就,我深感学校的教育实力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
通过参观校史馆,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所在的学校的历史和发展,也更加认识到了学校的成就和精神。
学校的辉煌成就和优秀校友的事迹激励着我,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观校史馆不仅让我了解了学校的历史和发展,还让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通过了解学校的历史,我明白了学校一直以来的努力奋斗和为发展不懈努力的精神。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精选11篇)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91211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c.png)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精选11篇)参观校史馆观后感(精选11篇)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校史馆观后感(精选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篇1上午第三节课后,我们年级四个班级的同学有条不紊地随着老师去南校区参观校史室。
等待片刻后,我们便进入了这个不大但明亮干净的地方。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校史历史。
大略浏览一遍后,戈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讲解,他为我们介绍了储能中学的建校、师资、获奖情况等许多丰富的内容。
储能中学的前身是宁波效实中学上海分校,由上海钱业领袖秦润卿创建于1942年,曾以“民主革命堡垒,爱国志士摇篮”享誉上海,培养了一批革命烈士和爱国人士。
1946年6月,储能与新建中学合并,1956年又与新民、新联两校合并,易名为成都中学,1983年恢复“储能”校名,储能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当年著名思想家严复把达尔文著作《天演论》翻译为中文。
其中有一句话叫“物竞天择,效实储能”,储能中学由此而来。
此外还有许多名人在储能教书,段力佩是储能的第一任校长,周建人——鲁迅的弟弟和叶圣陶先生也曾在储能当教师。
1997年,龙门中学并入直至今日。
89年学校被市政府首批命名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短短1节课的时间,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储能的历史信息,储能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真是受益匪浅啊!作为储能学子,我们要继承光荣传统,努力学习,为学校争光!参观校史馆观后感篇2今天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我们学校最神圣的地方——校史馆!虽然之前对学校有了大概的了解,但至于学校发展中的一些细节还知之甚少,而今天的参观给了我们重新系统地认识我们自己的学校一个良好的机会。
刚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学校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图(由同济大学设计),虽然后来建设的有些出入,但看起来还是那么熟悉,这是信园,对面是敏园,还有那是图书馆,再往前走,就是垂地的大幅介绍,想一张气势恢宏的国宝级的长画,上面书写着我们学校的历史,最经典的要数那首长诗,她概括了我们学校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婉转而又雄伟,接着就是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状态,包括三次变革,尤其是第一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学校发展举步维艰,条件艰苦,可想我们今天这么好的条件和环境来之不易,宜当忆苦思甜,发奋图强!第二阶段学校仍然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和一系列苦难,但在学校领导以及师生的努力下,我们都一一克服了,我们坚强地走过了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岁月。
参观校史展馆心得体会模板(四篇)
![参观校史展馆心得体会模板(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25211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3.png)
参观校史展馆心得体会模板校史展馆是一个记录学校历史发展的场所,通过展览内容的呈现,让参观者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近期我有幸参观了学校的校史展馆,深受启发和感动。
以下是我对参观校史展馆的心得体会。
一、认识历史背景通过参观校史展馆,我对学校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校的创办者、发展历程、重大事件等都在展馆中得到详细的介绍。
了解学校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学校的定位和使命,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同时,了解历史背景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在学校的发展中做出更好的贡献。
二、感受学校文化校史展馆是学校文化的体现,通过参观展馆,我深刻感受到了学校的文化氛围。
学校的价值观、校训、校风等都在展馆中得到具体的展示。
这些文化内涵对于塑造学校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观校史展馆让我对于学校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增加了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感受先辈的付出校史展馆中展示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这些都是几代人的努力和付出的结果。
参观展馆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先辈们的付出和努力。
无论是学校的创始人还是各时期的领导者和教职工,他们都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参观校史展馆,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这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要追求卓越、兢兢业业。
四、明确自己的责任参观校史展馆之后,我对自己的责任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作为学校的一员,我有责任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史展馆中展示的学校的成就和荣誉,是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继续努力向前的动力和目标。
参观校史展馆让我意识到自己要承担起保持学校荣誉和传承学校精神的责任。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志存高远,发奋图强,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培养审美和历史意识校史展馆不仅仅是一个记录学校历史的场所,也是一个艺术和历史教育的场所。
参观展馆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和历史意识。
精选个人参观大学校史馆心得体会最新5篇
![精选个人参观大学校史馆心得体会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c093e990c69ec3d4bb756c.png)
精选个人参观大学校史馆心得体会最新5篇精选个人参观大学校史馆心得体会最新5篇【一】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07级管理科学一班的同学们前往参观位于x理工大学校本部的校史馆。
在班长朱旭旻,团支书丁艺辰的带领下,全班同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聚集在校图书馆前,一同前往位于图书馆正后面的校史馆。
由组织委员郭法庆担任此次活动的讲解员。
跨入校史馆之前,正上面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匾额,上面刻有“x理工大学校史馆”。
参观校史馆进入大厅,其中一面墙上镶嵌一段金灿灿的文字,是当年沪江大学的创始人魏馥兰博士的一段话:“每一艘开往x的轮船都必须在这所大学的视线内经过,在这样一个校园,任何有思想的学生都不能不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的世界里……”可见,在当时沪江大学的创办之初,他们就意识到了我们现代大学要培养的是面向国际化的,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知识和技术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精选个人参观大学校史馆心得体会最新5篇【二】来到大学的生活已经过去一年了,去年入学教育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时常想起当时校长给我们讲的关于x理工那些已经埋在历史的记忆中的往事,一年过去了,那些曾经被津津乐道的事情也在我的记忆中变得模糊。
我也经常想什么时候可以在听一次这样的讲座,听几个关于母校的老故事。
终于在学期过半的时候我又等到了这样的一次的机会,班里组织团建活动去参观校史馆。
可以说去的时候,心情还是有一点激动的。
终于可以去更深的了解母校了。
在讲解员简单的介绍之后,大家踩着历史的足迹,开始参观这大约七百平方米的校史馆。
在讲解员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解下,每走一步,我们都被一段段历史所震撼。
大家无论是对“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还是“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都有了更深的感悟。
回顾着过往大工涌现出的一批批优秀学子的事迹,如:xx教授、xx教授等,听着讲解员说到我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台微波气象雷达等各种高科技项目的研发设计中,都凝聚着大工人的聪明才智,大家无不感到自豪与骄傲。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8篇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c4a0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d.png)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调研报告、策划方案、活动方案、心得体会、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job reports, research reports, planning plans, activity plans, personal experience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8篇优秀的心得体会可以让自己在他人心中有个好印象,认真写好心得体会是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以及思维能力的,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6d3305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0.png)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参观校史馆观后感1翻开历史厚重的扉页,字里行间,一个名字逐渐浮现,那是正值科举废驰的时代,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美国知识份子,建立起一所大学堂——雅礼。
走进校史馆,一张张新旧不一的照片映入眼帘,从雅礼创办到中雅培粹成立,它们在静静地述说着一所百年名校的曲折发展历程。
纵观110年大小事,作为雅礼学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漫步于校史馆中,照片中的每一张脸都给我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象,有英俊爽朗的美国人,有历代沉稳的校长,还有兴高采烈的学生。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样东西,一张旧照片和一册本。
照片上是当时的田径队。
队员们身形高大健壮,面部沉静,目光炯炯,虽站立不动,可仍能感觉到他们体内惊人的爆发力与速度,作为体育运动的佼佼者,他们是雅礼校史中熠熠生辉的星星。
那册本,是一名学生使用过的,封面上的繁体字,一笔一画,工工整整。
页面有些发黄,边角却十分平整,细小的裂纹,让我感觉到年代的久远,雅礼浓郁的'学风由此可见一斑。
走出校史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阳光下红墙蓝瓦的校舍,涌动的人群中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我感觉脚下的土地并不苍老,反而觉得它焕发着青春与活力!夜窗之下,柔风徐徐。
灯下墨香,依依袅袅。
在这万赖俱寂之夜,我回忆着,意念随着墨香悄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参观校史馆观后感2今天下午,党支部组织我们参观了我校的校史馆。
校史馆让我们对杭电沧桑的足迹、五十年的历史、白发的教授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在那记录岁月雕痕的回廊里游走,看着历史不断的上演和谢幕,昨天就在眼前翻开每一张泛黄的书页。
校史馆将杭电在风雨里成长的历程一一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得,都包含着历史的意义。
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又走进了杭电那段辉煌绚烂、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
一幕幕历史的见证很是振奋人心,看到这些,我们的心中是感叹,更是自豪。
四十分钟的参观让我受益匪浅,认识到了先辈们创建重大的艰辛历程,感受到了做一个东林人的自豪与骄傲,感到了肩膀上担子的沉重。
参观大学校史馆观后感_作文2050字_观后感_
![参观大学校史馆观后感_作文2050字_观后感_](https://img.taocdn.com/s3/m/6257b0c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5.png)
参观大学校史馆观后感参观校史馆,可以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参观大学校史馆,希望您喜欢!参观大学校史馆观后感篇一记得在我大二的时候,我就非正式的参观过校史馆。
当时是学长带我去的,那时只参观了校史长廊,也就笼统的看到学校的一些奖章等等东西。
那时我就有一种想再一次正式看看校史馆的想法。
今天在校庆40 周年的时间里,我终于再一次的参观了校史馆。
而且这次校史馆的开放,是在前馆翻新的后的校史馆。
现在的校史馆在前馆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从以前的一条长廊,到现在的整层楼。
整个建设更加合理和美观。
如今落成的大气庄重、设计富有创新的校史馆,便很好地记录着交大四十年的奋斗史及心血历程。
一直以来,我对学校的校史还是不甚了解。
今天参观完校史馆后,我才对交大的校史有了大概的了解。
在讲解员细心详细的讲解下,我知道了华东交通大学成立于 1971 年 7 月 30 日,将上海交通大学内燃机车专业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调入上海铁道学院,改名为华东交通大学。
同年 9 月 22 日,决定将上海铁道学院迁往江西。
在这近40 年里,华东交大从独立建校到系部初创,再到聚贤纳才,不为时艰,自强不息才鸿基初奠。
二十年的艰苦创业,给学校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进入九十年代,我校主动适应形势,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励精图治,学校发展在规模、层次、质量都上了新台阶 !通过这次对华东交通大学校史展的参观,我心生感叹:叹交大沧桑的昨天,辉煌的今天;更叹交大优秀杰出的领导教师队伍,奋发上进的莘莘学子!这次参观,使我知道了自己责任的重大,在未来的二年中,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我享受交大带给我的荣耀和知识,明天的我将是交大的骄傲和欣慰。
参观大学校史馆观后感篇二借着参与第六期青年政治理论学习小组的实践活动,我们第十二小组上周参观了我校校史馆。
由于我们抽中的活动主题是“科技”,所以我们这次参观会比较关注我校的科研成就与历史。
参观史馆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参观史馆心得体会(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661bd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3.png)
参观史馆心得体会参观史馆心得体会(精选10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史馆心得体会(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参观史馆心得体会篇1在第一天跨进达立校园的下午,我们全体陌生却又略带熟悉的初一(20)班同学一起步行去了苏高中,参观了苏州中学校史馆。
名校的确是名副其实,校园内的一草一木都体现出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带着些许凉意的秋风吹拂下,我们漫步在校园内,已经深深感受到了她悠久的历史。
在校史馆门前合过影后,由高年级的学长带领,我们踏入了校史馆的大门,博览了学校的光辉历史——从宋朝范仲淹时代至今,苏州府学已流传近千年,又演绎出现代的名校——苏州中学,而苏州达立学校是于1996年经苏州中学与社会力量联合创办成立的一所国有民办公助性质的全日制普通中学,那更是老树上的一根新枝。
苏州中学的校长、老师都要经过千挑万选,因此这所名校的师资才如此雄厚,正因为名校、名师,还有苏州中学良好的环境、“诚、信、思、勇”的校训,多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伟人从这里诞生:教育家叶圣陶、科学家钱伟长、作家陆文夫、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其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居然有30多名!这个数字应该可以这样说明——名校出名师,名师出高徒。
说到这里,我想,除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出众的教育,成功和名人伟人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
爱迪生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确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成功的根本。
我们,刚刚迈进达立校园的新生,带着自己懵懂的梦想,想要付诸实现——必须得付出艰辛的努力。
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成为祖国的栋梁,首先应该放下自己高傲的架子,潜心学习,全面发展,为今后的道路做好铺垫,这样梦想才不会付诸东流,付出的努力才不会白费。
走到校史馆的展厅中间,一些以前的小制作小发明吸引了多数同学的眼球。
2024年参观校史展馆心得体会样本(2篇)
![2024年参观校史展馆心得体会样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9092d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d.png)
2024年参观校史展馆心得体会样本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参观了位于北部校区的校史馆,校史馆占地近____平方米,分为彩喷展板和实物展两部分,记录着大工____年的成长与积淀。
我们一进展馆就被讲解员的解说和大型的展板深深地吸引住了,同校史馆讲解员一起回顾了大工自____年建校以来的历史、辉煌成就以及今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踏进校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息向我迎面袭来,那瞬间,我的心灵被它震住了,因为即将展现在我面前的将是一所名牌大学诞生的全程记录。
校史馆里,一页页的文字,一幅幅的图片,一具具的模型,生动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大工诞生的全过程:是它们见证了大工的历史与过去,也是它们造就了今天大工的辉煌与不凡。
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物品。
第一件是屈老的遗书,屈老校长为大工,为中国的教育奉献了一生,最终留下用自己的骨灰守护大工校园一草一木的愿望,这是多么深沉的爱,爱我们的大工,爱一代代大工人,爱着中国的教育事业。
第二件是仿米格15战斗机的涡轮推进器,五十年代的____,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科技上,一穷二白。
第一架国产战斗机的成功试飞,标志着____的____崛起,中国人真正抬起头了。
而它的推进器保存到我们大工的校史馆,激励着更多的优秀学子献身国防,献身科学,献身世界的和平事业。
四十多分钟的参观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前辈们创造出光辉成果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大工人的自豪与骄傲,感到了肩膀上担子的沉重。
2024年参观校史展馆心得体会样本(2)我参观了我所就读的学校的校史展馆,这个展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学校从创建到发展的历程。
展馆中陈列着许多照片、文物和实物,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文化。
通过参观校史展馆,我深刻感受到了学校的辉煌过去和今天的发展成就,也对自己作为一名学校的一员有了更强的归属感。
进入校史展馆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巨大的学校校徽。
校徽中有一只雄鹰展翅高飞,象征着学校的壮丽和希望。
霸州五中校史馆参观观后感
![霸州五中校史馆参观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b0e24a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1d.png)
霸州五中校史馆参观观后感篇一霸州五中校史馆参观观后感走进霸州五中的校史馆,就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的隧道,那感觉,真的太奇妙了!一进门,满墙的照片和陈列的旧物件儿,瞬间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过去。
我在想,也许在几十年前,这里的学长学姐们也像我们现在一样,充满着朝气与梦想。
看着那些老照片,我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那时候的他们,学习条件可比我们艰苦多了吧?”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也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定和执着。
校史馆里展示的那些荣誉证书和奖杯,亮闪闪的,好像在向我们诉说着学校的辉煌历史。
我就寻思着,咱们可得加把劲啊,不能给学校丢脸!不过,说实在的,看到那些曾经的校服款式,我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也太有年代感了吧!” 但笑过之后,又觉得特别亲切。
参观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好像穿越了时空,一会儿想象着过去的校园生活,一会儿又瞅瞅身边的同学们,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会成为校史馆里的一份回忆呢!我在想,等我们毕业了,再回校史馆看看,会不会感慨万千?会不会想起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反正我觉得肯定会!这次参观校史馆,让我对学校有了更深的感情,也让我明白了,我们得珍惜现在的时光,努力拼搏,为学校争光!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篇二霸州五中校史馆参观观后感哇塞!今天参观了霸州五中的校史馆,那感受,真是一言难尽啊!一进那扇门,我就被一种神秘的氛围笼罩着。
墙上的一张张老照片,就像一个个会说话的小精灵,不停地给我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我看着那些早期的教学场景照片,心里直犯嘀咕:“这能学好吗?”没有舒适的桌椅,没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可那些前辈们不也照样出类拔萃?也许正是因为条件艰苦,才让他们更懂得努力和珍惜。
看到那些优秀校友的事迹介绍,我不禁自问:“我以后能像他们一样优秀吗?” 可能现在的我还不够出色,但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校史馆里还有好多老师的旧教案,那密密麻麻的字迹,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用心良苦。
我就在想,老师们为了我们能学好,付出了这么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走着走着,我突然被一个陈旧的篮球吸引住了,脑海中浮现出以前的同学们在简陋的操场上尽情挥洒汗水的场景。
2024年参观校史馆实践体会范文(三篇)
![2024年参观校史馆实践体会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1ceb1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b.png)
2024年参观校史馆实践体会范文参观校史馆是一次充满教育意义和历史感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参观者深切感受到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深入了解学校的文化传承和精神理念。
我于2024年参观了我所在学校的校史馆,下面是我的实践体会。
我学校的校史馆位于校园中心地带,建筑宏伟,气势恢弘。
进入校史馆大厅,我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校训牌,校训庄重而充满力量,给人一种民族自信和学校的浩然之气。
校史馆内的展览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着特定的主题。
我首先进入了学校的起源区,展柜中陈列着学校创建时的照片和文献,以及创建人的简介。
通过这些展品,我了解到我所在学校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建的,当时正是国家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时期。
学校的创建者们经历了艰辛的努力和无数的困难,他们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筹募资金,修建校舍,参照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不断积极探索办学模式。
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让我深受启发。
接着我来到了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展区。
这个时期是学校的发展关键阶段,学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品牌。
在展柜中,我看到了学校的一系列办学成果,包括教学科研成果、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的荣誉和奖项。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文化艺术、体育竞赛等各类活动,这使得学校的学生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出色的表现。
通过这些展品,我深刻感受到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和培养成才的理念。
在学校校史馆的最后一个展区,是学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
学校的现状展示了学校近年来的建设成果和发展方向,包括校园环境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备更新等。
同时也看到了学校对未来的规划,如建设更高水平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引进更多的优秀教师等。
这个展区让我看到学校未来的希望和发展方向,也让我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
参观校史馆让我对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意识到我所在的学校不仅是一所教书育人的学校,更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和理念的学校。
校史馆观后感三篇
![校史馆观后感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77533a4b35eefdc8d333c3.png)
校史馆观后感三篇校史馆首先是学校的编年史,是以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场馆;其次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的舞台,即以一定的平台和形式,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园文化精粹充分展示的场所。
下面,本人为大家分享校史馆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校史馆观后感一:今天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我们学校最神圣的地方——校史馆!虽然之前对学校有了大概的了解,但至于学校发展中的一些细节还知之甚少,而今天的参观给了我们重新系统地认识我们自己的学校一个良好的机会。
刚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学校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图(由同济大学设计),虽然后来建设的有些出入,但看起来还是那么熟悉,这是信园,对面是敏园,还有那是图书馆,再往前走,就是垂地的大幅介绍,想一张气势恢宏的国宝级的长画,上面书写着我们学校的历史。
最经典的要数那首长诗,她概括了我们学校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婉转而又雄伟,接着就是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状态,包括三次变革,尤其是第一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学校发展举步维艰,条件艰苦,可想我们今天这么好的条件和环境来之不易。
宜当忆苦思甜,发奋图强!第二阶段学校仍然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和一系列苦难,但在学校领导以及师生的努力下,我们都一一克服了,我们坚强地走过了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岁月。
到了第三阶段,我们学校喜讯连连,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被定为211工程,本科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声誉响彻神州,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有一批的经管人才,为祖国的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参观完校史馆,我内心汹涌澎湃,我为自己能在这样的一个学校学习而感到自豪!同时,我暗暗发誓:我要为校争光,要成为校史馆名人录上的人物,今天我以财大为荣,明天财大以我为荣!加油,财大学子,加油,财大——我的母校!校史馆观后感二:今天下午,党支部组织我们参观了我校的校史馆。
校史馆让我们对杭电沧桑的足迹、五十年的历史、白发的教授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_作文3000字_观后感_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_作文3000字_观后感_](https://img.taocdn.com/s3/m/5e6f9a6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2.png)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你参加校史馆时,你的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参观校史馆,希望您喜欢!参观校史馆观后感篇一在校史馆我们追寻江南大学的沧桑足迹、品读江大的百年历史。
在那记录岁月雕痕的展厅里游走,看着历史不断的上演和谢幕,昨天就在眼前翻开每一张泛黄的书页。
史馆将江大在风雨里成长的历程一一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得,都包含着历史的意义。
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又走进了江大那段辉煌绚烂、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
一幕幕历史的见证很是振奋人心,看到这些,我的心中是感叹,更是自豪。
三江初肇使,兴教图国强。
江南开学府,轻工著华章。
江南大学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现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的美誉,通过参观校史馆,我知道江大源于1920xx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xx年1月,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xx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参观过程中,一组学校校舍发展的照片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们只看到了如今崭新宽阔的校舍,却全然不知在此校区建成之初,这片土地原来是一整个村庄。
校领导为校址奠基与在新建成的校门口揭幕的两张相片之间,花费了多少人的心血与奋斗,又有多少人的奉献。
百年薪火传承,五秩追求不懈。
校史馆中一张张的照片按时间的顺序排列着。
那些泛黄的照片和珍贵的笔记和书籍无不向我们展示:这里,人才辈出;这里,教学成果丰硕;这里,走出过名仕大家…… 当照片的颜色愈发鲜活起来,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江大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以崭新的姿态,催人奋进。
不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硕果累累。
在先辈殷切的注视下,江大前进的步伐日加坚定沉稳。
一个世纪的风雨使江大摆脱了蹒跚学步的稚嫩,走过了少不更事的涩涩青春,成熟稳重中,不失锐气,意气风发中,添几多睿智。
校史馆观后感5篇
![校史馆观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a2716af46527d3240ce06b.png)
校史馆观后感5篇今天,我们去了校史馆,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那里肯定会有我们学校的历史。
作为一名羊坊店中心小学的同学,如果连自己学校的历史都不知道,那么就太可惜了。
以下是本人整理的校史馆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校史馆观后感范文上午第三节课后,我们年级四个班级的同学有条不紊地随着老师去南校区参观校史室。
等待片刻后,我们便进入了这个不大但明亮干净的地方。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校史历史。
大略浏览一遍后,戈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讲解,他为我们介绍了储能中学的建校、师资、获奖情况等许多丰富的内容。
储能中学的前身是宁波效实中学上海分校,由上海钱业领袖秦润卿创建于1942年,曾以"民主革命堡垒,爱国志士摇篮"享誉上海,培养了一批革命烈士和爱国人士。
1946年6月,储能与新建中学合并,1956年又与新民、新联两校合并,易名为成都中学,1983年恢复"储能"校名,储能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当年著名思想家严复把达尔文著作《天演论》翻译为中文。
其中有一句话叫"物竞天择,效实储能",储能中学由此而来。
此外还有许多名人在储能教书,段力佩是储能的第一任校长,周建人——鲁迅的弟弟和叶圣陶先生也曾在储能当教师。
1997年,龙门中学并入直至今日。
1989年学校被市政府首批命名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短短1节课的时间,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储能的历史信息,储能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真是受益匪浅啊!作为储能学子,我们要继承光荣传统,努力学习,为学校争光!校史馆观后感范文今天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我们学校最神圣的地方——校史馆!虽然之前对学校有了大概的了解,但至于学校发展中的一些细节还知之甚少,而今天的参观给了我们重新系统地认识我们自己的学校一个良好的机会。
刚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学校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图,虽然后来建设的有些出入,但看起来还是那么熟悉,这是信园,对面是敏园,还有那是图书馆,再往前走,就是垂地的大幅介绍,想一张气势恢宏的国宝级的长画,上面书写着我们学校的历史,最经典的要数那首长诗,她概括了我们学校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婉转而又雄伟,接着就是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状态,包括三次变革,尤其是第一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学校发展举步维艰,条件艰苦,可想我们今天这么好的条件和环境来之不易,宜当忆苦思甜,发奋图强!第二阶段学校仍然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和一系列苦难,但在学校领导以及师生的努力下,我们都一一克服了,我们坚强地走过了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岁月。
校史馆观后感1000字
![校史馆观后感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c2b966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5.png)
校史馆观后感1000字《校史馆观后感1000字》篇一走进校史馆,就像走进了一部活着的学校史书。
那一面面墙上的老照片、一个个展柜里的旧物件,仿佛都在诉说着学校曾经的故事。
刚踏入校史馆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没抱太大期待。
心想,不就是些过去的老东西嘛,能有多好看?可当我真正开始浏览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那些泛黄的照片上,有着初代师生们青涩的面庞。
他们站在简陋的校舍前,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坚定。
那时候的学校,可能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切都在摸索中。
我看到一张照片,是老师们在自己动手修建操场,那场景,就像一群勤劳的蚂蚁在齐心协力打造自己的家园。
也许在那个时候,他们也会想:“这学校啥时候能有点大模样呢?”可就是凭借着这样的一股劲儿,学校慢慢地发展起来了。
展柜里有一个破旧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我凑近一看,原来是一位老校友的课堂笔记。
那歪歪扭扭的字,像一群调皮的小虫子在纸上爬。
可这看似不怎么美观的笔记,却承载着他对知识的渴望啊。
我不禁想到自己,有时候在课堂上还会开小差,和人家比起来,真是差得远呢。
这笔记本就像一个无声的老师,在告诉我:“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自己,好意思不认真学习吗?”学校的发展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块展板讲述着学校曾经面临的困难。
那时候,资金短缺,生源不足,感觉学校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小船,随时可能被打翻。
但是,学校就像一个顽强的战士,一次次地挺了过来。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打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从校史馆出来,我的心情很复杂。
我既为学校曾经的艰辛感到心酸,又为它如今的辉煌感到骄傲。
我想,我现在也是这所学校的一份子,我也得为学校的未来做点什么。
也许我不能像那些伟大的校友一样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好好学习,遵守校规校纪。
说不定哪一天,我也能成为学校的骄傲呢。
我突然觉得,这校史馆就像一个魔法屋,进去之前我是一个懵懂的孩子,出来之后,我好像长大了一些,懂得了更多关于责任和使命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史馆观后感参观校史馆之后的感受校史馆让我们对学校沧桑的足迹、多年年的历史、白发的教授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校史馆观后感,字数分别在600字、800字和1000字左右,希望对大家有用吧!记得在我们刚入学没多久的时候,年级就组织我们参观了校史馆,带领我们了解了我校的校史。
在了解了我校的校史后,我有许多感慨和想法。
另外,通过学习校史。
我还了解到我校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也就是我们的优秀校友们: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刘敬民、著名作曲家施光南都是从我校走出的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
得知我校培养出诸多人才后,我感慨万千。
我们的学校如此优秀,培养出的学生一定也十分优秀。
但前提一定是学生也很努力。
既然我们有如此优秀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学校有如此浓厚的文化底蕴,那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地学习,不能辜负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越环境和文化底蕴。
而且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比如多做净校和好人好事、见到地上有垃圾随手捡起、看到不文明行为上前提醒…… 这些都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但却可以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和-谐。
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继承前辈们的光荣传统呢?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贡献吧,可以从许多方面:让我们把我校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以后的校友指点迷津,让我们为校争光,载入校史,给以后的校友竖起榜样,让他们继续把这种精神继承。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加油吧!通过了解校史,我对学校增添了更多的热爱和崇敬。
我了解到了我校已建校63周年,历史十分悠久。
并且我校还是中国共-产-党在老区创办并迁入北京的唯所中学,这令我感到无比自豪。
另外,在我得知作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时,我真是感到由衷的自豪。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800字篇24月2日下午,第三党支部组织我们参观了我校的校史馆。
校史馆让我们对杭电沧桑的足迹、五十年的历史、白发的教授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在那记录岁月雕痕的回廊里游走,看着历史不断的上演和谢幕,昨天就在眼前翻开每一张泛黄的书页。
校史馆将杭电在风雨里成长的历程------ 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得,都包含着历史的意义。
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又走进了杭电那段辉煌绚烂、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
一幕幕历史的见证很是振奋人心,看到这些,我们的心中是感叹,更是自豪。
据悉校史馆是母校五十岁生日的礼物,它占地近千平方米,由“发展历程”、“领导关怀”、“师资队伍”、“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等十个板块组成。
进入校史馆,几副大图片格外醒目,杭电的三个校区都出现在图片上,下沙、东岳和文一,隐隐中散发着杭电独特的气息,现代与古典结合、科技与人文并进。
谁能想到这被现代都市所掩埋的拥挤校园,这已没有昨日模样的红果园,竟曾上演过那么多的故事。
一张张的照片按时间的顺序排列着。
那些泛黄的照片仿佛在告诉我们:这里,人才辈出;这里,教学成果丰硕;这里,走出过名仕大家…… 当照片的颜色愈发鲜活起来,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杭电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老校新姿,催人奋进。
不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硕果累累。
在先辈殷切的注视下,杭电前进的步伐日加坚定沉稳。
50年,对人的一生是漫长的,而对一个学校,则是弹指一挥间。
杭电,摆脱了蹒跚学步的稚嫩,走过了少不更事的涩涩青春,成熟稳重中,不失锐气,意气风发中,添几多睿智。
50年来所有的科研成果,荣誉奖项,名师教授,对外交流成果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被容在这千平方米的空间里,感谢他们,正是他们构成了杭电的精神基座,让半个世纪的我们底气与汗颜同在。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到杭电的创建人以创设一所现代大学为标杆,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无疑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
岁月如歌,征程漫漫。
历史被浓缩为惊鸿一瞥,在母校未来漫长的岁月里,相信每个瞬间都会更加精彩。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历史我们要缅怀,未来我们要创造。
作为杭电的莘莘学子,我们要不懈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校史馆观后感1000字篇3今天我以麓山为荣,明日麓山以我为荣,校史馆观后感。
;;;题记秋意正浓的十一月,随班级参观了校史馆。
校史馆中资料详尽真切,使我大开眼界,麓山校园的故事如幻灯片似的一点一滴进入了我的眼睛。
这里,展示了麓山的风采,麓山的生机勃勃,麓山的伟大…… 从建校到发展再到闻名遐迩,学校只用了10余年的时间。
我是第一次如此真切的了解麓山,并为之感到自豪,心地回响着一个声音:“我是麓山人,我为麓山荣。
”“麓山”;国以史明鉴,校以史明志麓山的校训是“学会生存,学会关心”,理念是“追求卓越,永不满足”,目的为“做豪迈的中国人” !校徽也以旧改新:由字母LS 组成,是麓山的缩写,球内三色象征枫林、山地、蓝天。
表达着“学海无涯,麓山有路”。
这是不是说来到麓山便成功呢?当然不是!进入优秀的学校只代表着你有一个好的平台,至于你将来想飞多高,飞多远,完全取决与自己的求学态度。
成功者不是轻易地成功,而是经过考验和磨难才登达胜利的顶峰,正所谓韩愈先生的“学海无涯苦作舟” 并且麓山人觉得,不能死读书,只有全面发展才所谓优秀。
这正是校志的精华所在!朴实沉毅无所图,万千桃李报春芳没有园丁便没有花朵,麓山的老师用种种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吸引着你,使你不由自主地爱上学习,以学习为乐。
我从小学一年级便在麓山就读,我十分清楚地记得教我的每个老师,他们个个都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我们学为乐,乐而学。
看着校史馆中张张园丁的照片,心里觉得敬佩万分,是他们造就人才,培养精英,使祖国的花朵儿变成了祖国的栋梁。
他们所培养的学生获得了许多荣誉,让麓山硕果累累,誉满三湘。
他们是这所学校的顶梁柱,是学生的好老师,是我们求知路上的护航者,领路人。
他们鼓舞学生们带着梦想翱翔在蓝天,一个个从懵懂的孩子变成有用之材,如:杨铱姐姐,湖南卫视和娱乐频道的主持人,多播经典动画的配音主角。
教她的老师是邓老师,可算元老级学校人物,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从这里走进清华北大,走进国外知名大学……的人才比比皆是,这不正是最好的诠释吗?想到这些我倍感自豪,同时也促使着我的进取心,这些令我羡慕的学哥学姐们都给我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他们那令人“垂涎九尺”的奖杯,奖状和大学所在地,让我觉得现在自己取得的一点儿成就,相比较就是“小巫见大巫”。
可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怯步,我们应“青出于蓝,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将他们作为自已为之而奋斗的目标,成为新一代的栋梁之才!麓山18年的成就,造就了一批批卓越精英。
我们是麓山的一员,绝对不能给麓山丢脸,今天我以麓山为荣,明天麓山以我为荣!思源怀德,麟凤其人;千寻百尺,崇德生根;物事人非,华典当录; 谨辟此馆,明志立行!校史馆观后感1000字篇4生命之光满载光荣梦想风华正茂我们正在努力走向明天蚌医更加美好秋意正浓的十一月,随班级参观了校史展览馆•校史馆中资料详尽真切,加上解说员生动的解说•如此,蚌埠医学院48年来深厚的积淀都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第一次如此真切的了界蚌医并为之感到自豪,心底回响着一个声音:选择蚌医是正确的,在这样一片热土上将留下我们深深的足迹,这必将是我们一段难忘的经历,成为你我心中最自豪的回忆!生命之光古老的淮河南岸,美丽的龙子湖畔,蚌医新校区如红日班冉冉升起先人不懈的奋斗,换来蚌医美好的今天,一代代蚌医人在这里留下青春甚至生命•瞻仰第一任谢昕院长留下的心脏及肾脏,一中莫名的情愫在心底升华,谢老先生为了蚌医的明天,奋斗了一生,不懈的努力,辛勤的汗水,临终时他甚至捐出了自己的遗体,这些感人的事迹,在带给我们一份份来自心底的感动的同时也鞭策着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看到蚌医的师者学子们获得多项荣誉,这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激励给了我们信心和依托;48年来蚌医承载了太多太多国家及省市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一代代辛勤耕耘的蚌人也并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如太阳般无私的献出自己的生命之光,通过他们的努力,蚌医近五十年来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为国家教育及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风风雨雨几十载,蚌医的发展也并非是一马平川,正是如此,经历了艰辛困苦的蚌医更懂得了要去努力拼搏,更懂得了一项项荣誉只是另一个更高的起点……校史展览馆就像是一块巨大的活化石,凝聚着蚌医对那段已经停演的厚重的历史的咀嚼和沉思,寻求蚌医发展的经验,并对那些为蚌医做出贡献的人追忆怀念.风华正茂零五年,蚌医举校迁至龙子湖畔新校区,新校区整齐划一,有着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教学楼和实验楼,有着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更有一批学识渊博的教授,专家和学者,还有着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令人心旷神怡•才迁到新校区我们又迎来了国家教育部的评估,这是我们证明自己最好的机遇,机遇中却有带着极大的挑战,需要努力的还有很多,但只要耕耘就有收获,预评估就是最好的证明,多方面良好的表现,特别是大型文体展演<<光荣与梦想>>充分展示了蚌医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开拓进取,与时俱近的时代风采.由此,我们可以相信往届蚌医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新届蚌医人的奋发向上,努力创新也不会白费,通过全校上下的齐心协力努力拼搏,在评估后,我们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走向明天校史展览观参观的尾声,我们和解说员一起展望了蚌医的未来,我们相信,带着以往蚌医人的期望,在蚌医几十年来总结出的"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精诚为医团结奉献"的蚌医精神和" 笃学精业修得厚生"的校训指引下,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我们新一代蚌医人的共同努力下,蚌医定将会茁壮成长,定将成为中华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我们感受着它的照耀,也一定会用我们在蚌医学到的知识为母校插上腾飞的翅膀.后记:怀揣着蚌医的光荣与梦想参观了校史展览馆,这里只是蚌医近50年来历史的缩彩,真正带给我们震撼的是身处蚌医之中体验到的那种深厚的底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蚌医的明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