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 确定起跑线》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   确定起跑线》教案

《确定起跑线》教案以下是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确定起跑线》的教案,供您参考: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能够确定跑道的起跑线位置。

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体育比赛中的起跑线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体育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跑道的组成及每圈的距离差。

2.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难点:每圈的距离差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物演示法:利用跑道模型进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跑道的组成和每圈的距离差。

2.讲解法:教师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跑道的组成和每圈的距离差,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体育比赛中的起跑照片,引导学生观察起跑线的位置,引入本课的主题《确定起跑线》。

2.新课学习:(1)介绍跑道的组成,包括直线段、弯道和终点线等。

(2)通过模型演示,让学生观察每圈的距离差,并理解其意义。

(3)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并举例说明。

3.巩固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4.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在体育比赛中的应用。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提问和练习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的掌握情况。

2.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年级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

六年级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尺子测量长度,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尺子测量,讨论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并尊重他人的看法。

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尺子测量长度。

2.通过合作讨论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教学难点:学生在确定起跑线的位置时,需要考虑距离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尺子、绳子、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测量长度方法,以及尺子的使用方法。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确定起跑线”。

二、讲解尺子的使用方法(5分钟)1.讲解尺子上的单位及标注,如厘米、毫米等。

2.示范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三、小组合作(15分钟)1.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4人。

2.给每组发放一条绳子和一把尺子。

3.提出以下问题:一条200厘米长的绳子,你能根据绳子的长度确定起跑线的位置吗?4.小组成员分别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5.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陈述其观点,并回答其他组的提问。

四、展示和总结(10分钟)1.请各小组的代表上黑板用粉笔画出他们所确定的起跑线位置。

2.引导学生观察各组的起跑线位置,并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3.总结各组的观点,并指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

五、拓展(10分钟)1.提出更复杂的问题:如果只有一条100厘米长的绳子,你能根据绳子的长度确定起跑线的位置吗?请同样进行小组讨论。

2.让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并解释自己的观点。

六、课堂练习(10分钟)根据教师提供的不同长度的绳子,让学生进行测量,并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七、课堂总结(5分钟)让每个小组的代表总结本节课学到的重要知识点,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八、作业布置(2分钟)布置作业:使用尺子测量家庭中几个物体的长度,如桌子、椅子等,并画出起跑线的位置。

下节课交验。

人教版小学六上数学《确定起跑线》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上数学《确定起跑线》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上数学《确立起跑线》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经过该活动让学生认识椭圆式田径跑道的构造,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让学生确实领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宽泛应用。

教课要点:如何确立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教课难点:确立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教课过程:一、提出研究问题。

(出示体育场运动员图片)1、小组议论:田径场400m 跑道,为何运动员要站在不一样的起跑线上?(终点同样,但每条跑道的长度不一样,假如在同一条跑道上,外圈的同学跑的距离长,因此外圈跑道的起跑线地点应当往前移。

)2、各条跑道的起跑线应当向差多少米?二、采集数据1、看课本 75 页认识 400m 跑道的结果以及各部分的数据。

2、出示图片、投电影让学生明确数据是经过丈量获得的。

直跑道的长度是85.96m,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72.6m, 每一条跑道宽1.25m。

(半圆形跑道的直径是如何规定的,以及跑道的宽在这里能够忽视不计)第1页/共3页三、剖析数据学生关于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经过议论明确一下信息1、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同就是一个圆。

2、各条跑道直道长度同样。

3、每圈跑道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个直道的长度。

四、得出结论1、看书 P76 页最后一图2、学生疏别计算各条跑道的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两个半圆形跑道的周长以及跑道的全长。

进而计算出相邻跑道长度之差,确立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线。

(因为每一条跑道宽 1.25m,因此相邻两条跑道,外圈跑道的直径等于里圈跑道的直径加2.5m)3、如何不用计算出每条跑道的长度,就知道它们相差多少米?(两条相邻跑道之间的差是 2.5)唐宋或更早以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教授者称为“博士”,这与现在“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解说“武事”或解说“经籍”者,又称“讲课老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呼。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解说者;尔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建立了,主要辅助国子、博士培育生徒。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第【1】篇〗《确定起跑线》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制上册第75—76页【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的知识),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在教学本课之前,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

通过调查我还发现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

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

2、让学生会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的距离,知道“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会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能根据跑道的长度差确定起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激趣: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你们在体育课上进行过什么体育活动?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呢?【设计意图: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欣赏运动场上运动员百米赛跑和四百米赛跑起跑时的。

师: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师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进行百米赛跑时,起点是相同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应用题,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此节课通过设计运动会起跑线的确定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够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够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运动会起跑线的确定这一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计运动会起跑线的确定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起跑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运动会起跑线的确定这一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汇报,总结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为本次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通过田径比赛中确定起跑线的问题,引入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因为不能准确地找出问题的关键词而无从下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学会如何利用圆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词,准确地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田径比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词,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圆的周长公式,准备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田径比赛的情境,引出确定起跑线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问题的关键词。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第【1】篇〗《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0~81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的设置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校运会100米比赛和400米比赛的场面。

教师:看了两个比赛,在起跑线上你发现了什么情况?(组织学生交流)预设1:100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动员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预设2: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前面,里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后面,这样公平吗?预设3: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教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了解比赛的时候各跑道的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起跑场景,比较不同点,从而引入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一)明确探究的方向(课件出示完整跑道图)教师:观察跑道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呢?比赛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平比赛?(二)合作探究1.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①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1个圆的周长(两个弯道合成一个圆);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内圆和外圆的周长不一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几何知识。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大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周长公式。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学校的环形跑道,提出问题:如何确定起跑线,使运动员跑完规定的圈数?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自行车轮子的周长、圆桌的周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周率的含义。圆周长是圆一周的长度,圆周率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π表示,约等于3.14。这个概念对于计算任何圆形物体的周长都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在运动会中,如何利用圆周率来计算并确定不同跑道的起跑线位置,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圆》的第三节“确定起跑线”。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掌握圆周率的概念。
2.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在运动会等比赛中如何确定起跑线,保证比赛公平。
1.教学重点
(1)掌握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含义。
例如: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用符号π表示,约等于3.14。
(2)学会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确定起跑线。
例如:已知跑道的长度和圆的半径(或直径),计算出起跑线的位置。
2.教学难点
(1)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及其在计算圆周长中的应用。
2.实践活动的设置: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小组在确定起跑线时遇到了困难。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实践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
3.学生小组讨论的引导: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在讨论起跑线确定的问题时,有时会偏离主题。为了提高讨论的效率,我应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加强引导,确保讨论主题的聚焦。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确定起跑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确定起跑线》的核心思想。

2.掌握《确定起跑线》文章中提到的数学知识,如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文《确定起跑线》教材及教学辅助材料。

2.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3.学生课桌椅。

4.教学投影仪(若需要展示相关图片或文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通过提问或引入相关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打开课堂氛围。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认真阅读《确定起跑线》这篇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掌握文章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

3. 数学知识辅导1.向学生解释文章中提到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如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

2.给学生讲解相关数学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引导他们掌握解题的技巧。

4.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巩固和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 拓展延伸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与反思在课程结束前,老师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反思本节课教学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教学提供参考。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确定起跑线》这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或思考题,让学生继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反馈在下次课程开始前,老师可以对学生上次课的作业进行批改,并适时进行反馈。

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以上就是本节课《确定起跑线》的教学安排和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确定起跑线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理解赛道的形状和起点的概念。

2. 学习如何根据赛道形状和起点位置来确定起跑线。

3. 通过实际例子,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赛道的形状和起点的概念。

2. 学会如何根据赛道形状和起点位置来确定起跑线。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难点是理解如何根据赛道形状和起点位置来确定起跑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PPT课件,用于展示赛道形状和起点的图片。

2. 纸张和彩笔,用于学生画图和标记。

3. 实际赛道图片,用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先通过一张赛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起跑线。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2. 新课导入:我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赛道的形状和起点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赛道的不同形状和起点的位置对起跑线的影响。

3. 实例讲解:我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向学生讲解如何根据赛道形状和起点位置来确定起跑线。

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所学知识。

4. 课堂练习:我给出一些赛道的形状和起点位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确定起跑线。

我会在学生解答过程中进行指导和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1. 赛道形状和起点的概念。

2. 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根据给定的赛道形状和起点位置,确定起跑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我会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我也会找一些相关的题目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学生对赛道形状和起点的理解。

2. 学生如何掌握根据赛道形状和起点位置来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一、学生对赛道形状和起点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赛道的形状和起点的概念是学习确定起跑线的基础。

因此,我在教学中会特别注重让学生对这个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优秀8篇)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优秀8篇)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优秀8篇)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篇一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以《确定起跑线》一课为例数学课是以数学体系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

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好数学,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感受数学的趣味,增强数学意识和运用意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本文将以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课》的内容是“确定起跑线”为例,来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确定起跑线》是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后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这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对跑道的认识、测量、记录、计算、推理等多方面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归纳和拓展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和掌握数学抽象、推理等思想,从而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玩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对“综合应用”领域的总体要求是:“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由此可见,“应用”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思考问题的方法应该是本节课的重心所在。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将本课的目标定位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半圆式田径跑道的基本结构,学会利用圆的周长等知识来确定起跑线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发现和提出问题。

田径场是学生很熟悉的地方,让学生联想曾经历的体育活动经验,意识到内圈跑道与外圈跑道有差别,400 米比赛起跑线不同才能公平,并自发的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求和与差的运算方法。

2.熟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计算器、教学课件以及相关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主动参与学习。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15分钟)
1.通过例题引出求和与差的概念。

2.讲解求和与差的定义及运算方法。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求和与差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20分钟)
1.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求和与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练习与拓展(25分钟)
1.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提供拓展题目,挑战学生思维,拓展他们的应用能力。

5. 总结与反馈(10分钟)
1.结合本节课内容,复习求和与差的运算。

2.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问题。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求和与差的概念展开,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进行引导,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未来可以加强拓展题目的设置,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赛道的结构,学会确定塞到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对赛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出示关于100米和400米比赛的视频,学生认真观察,想想两种比赛规则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将100米和400米比赛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观察和了解。

联系生活,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同:都在各自的跑道上。

不同:100米为直道,400米为弯道,且400米赛道运动员的起跑线不同。

师:为什么100米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400米却不同?(可追加问题: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在400米跑中你会选择哪条赛道?)(出示“赛道”)生:在外圈的吃亏,外圈比内圈长。

生:内圈的起跑线向前移动一些,终点不变,这样比赛就公平了。

(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回答时间)师:同学的思维非常的敏锐,而且超出了老师的想想。

那么外圈的起跑线究竟要向前移动多少,比赛才相对的公平呢?(设计意图: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为下面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师:所以为了解决比赛公平的问题,我们共同研究如何“确定起跑线”,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

1、分析赛道师讲解跑道结构:400米标准运动场一般有8条赛道,最里面的为第一道,依次为第二道,第三道……,每条赛道有内外两条线组成,每条跑道的长度指这条赛道中内测线的长度。

那么(课件出示以下三个问题)(1)400米运动场指的是那条赛道的长度?(2)每条赛道由几部分组成?(3)如何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设计意图:第二、三问题直接点出本课的教学重点,且难度适中,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很容易得出合理的结论,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第【1】篇〗确定起跑线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确定起跑线教材第80、第81页的内容。

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圆的周长的知识。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你能说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二教学实施1.出示跑道图,提出问题。

老师:当你走进田径运动场时,你一定会被塑胶跑道所吸引。

你知道比赛时,为什么运动员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吗学生:因为终点相同,如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外圈的运动员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前移。

提问:各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多少米呢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动手进行计算。

(1)探究方法。

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发现跑道由两条直段跑道和两个半圆形跑道组成。

直道长85.96 m,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是72.6 m,每条跑道宽1.25 m,如教材第80页上面的图所示。

如果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可以先求出一个圆的周长,再加上两段直道的长度,这样就能求出每条跑道的长度。

(2)学生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π取3.14159。

最后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直径/m 72.6 75.1圆周长/m 228.08 235.93跑道全长/m 400 407.85d1=72.6d2=75.1d3=77.6d4=80.1d5=82.6d6=85.1 d7=87.6 d8=90.1第1道:3.14159×72.6+2×85.96≈400(m)第2道:3.14159×75.1+2×85.96≈407.85(m)第3道:3.14159×77.6+2×85.96≈415.71(m)第4道:3.14159×80.1+2×85.96≈423.56(m)第5道:3.14159×82.6+2×85.96≈431.42(m)……(3)计算相邻两道之差。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活动课《确定起跑线》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起跑线。

2.能够准确画出起跑线。

3.能够应用起跑线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起跑线的含义。

2.准确画出起跑线。

三、教学难点1.应用起跑线概念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教材PPT。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教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入活动,提出问题:“什么是起跑线?如果你要确定一个起跑线,你会怎么做?”2.让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学生对起跑线概念的理解程度。

第二步:新知讲解1.通过教材内容,简要介绍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

2.通过示例,展示如何准确画出起跑线。

第三步:引导实践1.让学生根据给定的问题,尝试画出起跑线。

2.辅导学生检查和纠正自己的画法,确保画出准确的起跑线。

第四步:活动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和应用。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应用,加深对起跑线的理解。

六、课堂延伸1.给学生类似的问题,让他们在小组内一起探讨如何确定起跑线。

2.定期对学生进行起跑线绘制的练习,巩固知识。

七、作业布置1.布置作业:完成教材上关于起跑线的练习题。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起跑线的实际应用场景。

八、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课教学中是否有不足之处?学生是否都掌握了起跑线的概念?2.学生反思:他们对起跑线还有哪些疑问?还需要继续加强掌握的知识点是什么?以上就是本节课《确定起跑线》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起跑线的概念和应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一. 教材分析活动课《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直径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直径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圆的周长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绳子、直尺、粉笔、黑板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的模型、绳子、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运动会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起跑线。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起跑线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比赛场景,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起跑线和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用绳子测量的圆的周长,并计算出直径。

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出起跑线的位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5.7《确定起跑线》(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5.7《确定起跑线》(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5.7《确定起跑线》(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运用这些要素,为学生呈现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确定起跑线》,这是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中的一课。

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和环形周长公式来确定田径赛跑的起跑线。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和环形周长公式的应用,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和环形周长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两个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分享一则关于田径赛跑起跑线的新闻,让学生思考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2. 知识讲解:我会利用PPT展示圆的周长公式和环形周长公式,并详细讲解这两个公式的推导过程。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观看解题过程,理解并掌握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两个公式。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方法和心得,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圆的周长公式和环形周长公式,以及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圆的周长公式,计算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的周长。

2. 根据环形周长公式,计算一个内圆直径为8厘米,外圆直径为12厘米的环形的周长。

答案:1. 圆的周长= π × 直径= 3.14 × 10 = 31.4厘米2. 环形的周长= π × (外圆直径内圆直径) =3.14 × (128) = 12.56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第【1】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田径跑步比赛的录像,看看选手们在比赛中是如何起跑的。

2.发现问题: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同学们是否发现了问题呢?比如选手们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起跑线应该放在哪里等等。

3.提出问题:根据观看录像的发现,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起跑线应该放在哪里?如何计算起跑线的位置?等等。

二、知识讲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介绍体育场及环形跑道的结构: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体育场及环形跑道的结构,让同学们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为后面的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2.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图形测量的相关知识计算并确定400米跑道的起跑线。

3.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三、模型建立,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1.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数学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数学活动,建立确定起跑线方法的模型。

2.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在中部操场跑道上摆放起跑位置等等。

四、课堂小结,体会探索的乐趣;1.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让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

2.体会探索的乐趣: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活动和模型建立,让同学们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课后实践,确定中部操场跑道起跑线;通过课后实践,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确定中部操场跑道的起跑线。

比赛录像中展示了今年第32届巴西里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和男子400米决赛,这些比赛都非常精彩。

在观看100米比赛的起跑照片时,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这些比赛都是赛跑,但是400米比赛的起跑线却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确定起跑线

第5单元圆确定起跑线【教学内容】确定起跑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有用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导学过程】【情景导入】(1)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场面,博尔特以9秒58创新世界纪录。

师:100米赛为什么那么吸引人?让那么多人为这9秒58而欢呼不停?(因为公平,才吸引人。

与学生聊一聊比赛中公平的话题。

)(2)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场面。

师:看了两个比赛,你们有什么发现,又有什么想法?(组织学生交流)(100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动员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最前,这样公平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了解比赛的时候各跑道的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新知探究】(一)观察思考,找出问题关键。

(课件出示完整跑道图)观察跑道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昵?比赛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平比赛?(二)分析比较,确定解决问题思路。

1、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①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一个圆的周长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圆的周长不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起跑线》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制上册第75—76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
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
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
的知识),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
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课之前,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

通过调查我还发现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很少从数学的
角度去认真的思考。

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

2、让学生会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的距离,知道“跑道
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
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
会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能根据跑道的长度差确定起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激趣:
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你们在体育课上进行过什么体育活
动?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呢?
【设计意图: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欣赏运动场上运动员百米赛跑和四百米赛跑起跑时的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师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进行百米
赛跑时,起点是相同的。

进行400米的比赛时,会将起跑线依次向前移。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做公平吗?每相邻的两条跑道相差多少
米呢?怎样确定起跑线呢?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确定起跑线)
【设计意图:用运动场上的图片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数学课堂之间的桥梁,充分的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1、初步认识跑道结构
幻灯片出示完整跑道图,小组围绕下列问题观察、思考、交流:
(1)每条跑道由哪几部分组成?
(2)在每一条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相等吗?
(3)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再次出示完整跑道图,生结合图汇报讨论结果。

师:同学们研究了椭圆形田径场跑道的结构,下面我们探讨怎样计算每相邻两条跑道的长度差。

师:怎么计算出相邻两条跑道的长度差?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观察,我们暂时将直道拿走,可以吗?
(课件演示: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两个弯道。


师: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什么?
生:合起来是一个圆。

(课件演示:每条跑道左右两个弯道合成一个圆动画。

)
师:现在每一圈跑道的长度可以看成什么呢?
生:因为两个半圆形跑道合起来就是一个圆,所以每条跑道的长度可以看成是两条直道的长度与圆的周长的和。

生交流观察的结果,认识到: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算出相邻
两圆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设想,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倾听
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激发自己的灵感,让每一个学生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呵护他们的创新思维。


2、探究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1)课件出示:标有数据的跑道示意图。

(2)教师带领学生填写表格的第一行,剩下的多媒体显示出来。

(4)比较观察得出结论,每相邻两条跑道的长度差是相同的。

(5)分析两条相邻跑道出现长度差的原因,做一总结。

(6)回到开课时提出的问题,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明白确定起
跑线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填写表格,找
出确定起跑线的规律。

不仅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获得了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3、小结。

三、练习
四、拓展延伸
师:本周学校要在操场的400米跑道举行200米短跑比赛,请同学们确定每条跑道运动员起跑的位置,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的!!
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幻灯片出示的练习。

七、板书设计
确定起跑线
每条跑道:两条直道和一个圆。

相邻两跑道的长度差 = 外跑道圆周长 - 相邻里跑道圆周长
相邻跑道起跑线的差距:跑道宽×2×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