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论文音乐文化论文: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解读的新尝试

合集下载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的新探索——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论》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的新探索——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论》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的新探索——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论》作者:楚悦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2020年第6期楚悦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着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不同民族在长期的融合、碰撞与发展中,共同创造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如,音乐、美学、文学等。

这些富有意蕴的文化不仅记录了中华文明的演进,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民族文化的长久发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观念,成为中华儿女朝气蓬勃、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同时,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与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仅继承和发展着各自民族的优秀文化,还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其传统音乐也显示出不同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特色。

然而,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过度重视每个民族的音乐形式、忽视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剖析,缺乏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缺乏针对性,等等。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因此,如何从整体视角来解读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是当今音乐研究者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在国内外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一些与之相关的优秀著作也开始问世。

崔玲玲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是一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专著。

作者首先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地理分布、民族语言、文学艺术、节日民俗等特点,阐述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分类;接着从民间歌曲、民间乐器与乐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然后从原始宗教信仰音乐、佛教音乐、道教音乐、伊斯兰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五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宗教信仰音乐的文化内涵;最后围绕宫廷音乐,探索了蒙古族、满族及其他民族宫廷音乐的内涵。

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民族音乐研究论文民族音乐研究论文民族音乐研究是将音乐研究置于整体民族的角度上进行的,所以民族音乐研究不仅仅是对民族音乐本身的研究,也包含了对整个民族文化体系和民族风俗人情的研究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民族音乐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民族音乐研究论文范文一: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研究一、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一)少数民族的民歌音乐少数民族的民歌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其中既有想象宇宙形成、人类起源、民族来源的“古歌”;也有歌颂本民族英雄人物的“史诗歌”;还有叙述本民族传说故事、描写生产劳动、歌唱爱情的“叙事歌曲”等。

不过,这些可总称为“叙事歌”。

达斡尔族的“舞春”(亦为“乌春”)是一种诵调式叙事歌曲,内容有反映劳动生产的,如农家苦、打鱼、伐木等,亦有反映士兵厌倦清政府强迫其征战的《薄坤绰》。

它以四句为一节,全曲有十几节乃至几百节不等。

维吾尔族的叙事民歌,称“达斯坦”,它由说、唱、演奏等多种形式组合而成,内容多为民间传说故事,如《艾里甫与西苓》、《塔赫尔左胡来》、《好汉斯依提》等。

柯尔克孜族的叙事古歌、史诗歌带有神话色彩,如《库尔满别克》、《库加牙西》、《玛纳斯》等,曲调虽较简单,但却仍悠扬。

锡伯族的古老民歌,称为“菲散布热乌春”,内容有反映民间困苦生活的,如《亚其那》;有反映西迁历程的《西迁歌》。

其音乐曲调,分为上下两个乐句,反复吟唱。

彝族的叙事民歌,在楚雄称“梅葛”,在红河称“先基”,在永仁称“米果库”。

内容有史诗《梅葛》、《阿细的先基》,赞美爱情的叙事歌曲《阿诗玛》等。

(二)少数民族的说唱音乐在清代前期,说唱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在少数民族中亦深受喜爱,并形成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说唱音乐艺术。

其中,最为著称的有:蒙古族的《好力宝》,内容为说唱民间故事。

朝鲜族的说唱音乐,有叙述历史故事的,如《楚汉相争》、《赤壁之战》等;有说唱传说故事的,如《春香传》、《沈清传》等;有说唱美景风光的,如《花草短歌》、《游山歌》等。

浅谈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论

浅谈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论

《浅谈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论》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又各具特色,深入认识、了解、挖掘、保存这些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形态、内涵和美学特征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风格各异、题材多样、品种纷繁: 1.民歌,而壮族的“采茶舞”、蒙古族的“安代”、藏族的“囊玛”“堆谢”“弦子”以及维吾尔族的“赛乃姆”等都是载歌载舞的踏歌的形式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又各具特色,深入认识、了解、挖掘、保存这些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形态、内涵和美学特征是十分重要的。

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

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远古夏商朝时期与中原音乐有相互交流。

史书所载“四夷舞”,即周朝列人宫廷的周边少数民族乐舞。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东都赋》中记述当时荟萃洛阳表演的四夷舞有东夷的《矛舞》、西夷的(羽舞》、西南夷的《戟舞》和北夷的《干舞》等。

汉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和西部少数民族之间及中亚各国之间的交流,曲项琵琶、竖箜篌、五弦琵琶、筚篥、羯鼓都相继传入中原各地区。

到隋唐时期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更为突出,九部乐、十部乐中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西凉乐均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其中龟兹乐在少数民族中最为杰出。

宋元时期瓦肆、勾栏是各地民间音乐活动的中心,诸宫调、鼓子词、杂剧、细乐、清乐、达达乐等等乐种几乎都是“南北合套”的结果,集中地体现了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汉代的刘邦“数观其舞,后令乐工习之”;唐代的唐太宗、唐玄宗本人都酷爱音乐;清代的康熙与乾隆等处于社会的高层领导人都身体力行,将少数民族音乐作为他们祭祀、宴飨、朝会、礼仪服务的工具。

从民族音乐发展的角度来说,有利于民族音乐的保护、发展和国内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少数民族音乐鉴赏论文

少数民族音乐鉴赏论文

少数民族音乐鉴赏论文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当前与未来摘要:对此,本文通过讨论认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在整个民族音乐的发展中独特的价值,以及在当下时代背景下发展的困难,寻求少数民族音乐在未来的传承、发展、弘扬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现状、传承、保护、发展一、引言中国五十六个民族能歌善舞, 各自都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音乐。

由于每个民族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 所以, 它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裁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

特别是在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中, 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歌曲, 如: 青海的花儿、蒙古族的长调和呼麦等; 有颇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乐种, 如: 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和纳格拉、白族的洞经音乐、纳西族的白沙细月、景颇族的文邦木宽等; 有少数民族的歌舞, 如: 朝鲜族的长鼓舞, 苗、瑶、彝、水、黎等民族的铜鼓舞, 西南各少数民族的芦笙舞、蒙古族的安代、维吾尔族的来派尔及赛乃姆、壮族的采茶舞、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彝族的甲苏等; 有少数民族的戏曲, 如: 藏剧、白剧、壮剧、漫瀚剧(蒙古剧) 等。

如此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的歌曲、乐种、歌舞、戏曲, 构成了我国少数民族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 在中华民族音乐史上具有显著的地位。

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民族音乐。

这些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少数民族音乐, 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典雅优美的旋律和多姿多彩的演奏形式, 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沿革随着时间的变迁,少数民族音乐所处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首先,从1949年开始一直到“文革”结束,当时的少数民族音乐处于一种备受重视的核心地位。

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民族同胞都从内心感到当家做主的喜悦,所以也就创作了很多在今天看来带有时代色彩和阶级色彩的歌曲,如《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翻身农奴把歌唱》,再加上当时物质条件比较匮乏,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也比较欠缺,所以少数民族音乐在当时处于“流行”的地位是无可厚非的。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创新高中议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创新高中议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创新高中议论文在一些特殊典型的民族地区,静态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但对于总体来说,或在普遍意义上来说,更需要的是动态保护。

因为动态保护其目的是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对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应该以保护、继承为手段,以创新发展为目的。

求异求新是人类发展的本性。

一种含有特殊调式或节奏的音乐能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往往会激起聆听者极大的兴趣。

在钢筋水泥堆积的现代化城市里,喧闹的环境、压抑的空间与飞快的生活节奏令现代都市人感到身心疲惫,回归自然的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

这种心态在音乐需求方面的反映,就是在城市中形成了一股少数民族音乐热潮:《青藏高原》《珠穆朗玛》等作品久唱不衰;萨顶顶的《天地合》等“新民族根源音乐”得到普遍好评;在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还特别加入了原生态唱法,让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走进我们。

这些事实说明,少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纯真质朴的风格很符合现代城市听众的口味,能带给他们无尽的遐想,使其失落的心灵得到慰藉,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

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及少数民族乐手的表演已得到了城市听众的接受与认可,在现代音乐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自身拓展了发展空间。

我们所说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动态保护,也就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历史继承性这一问题。

所谓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就是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的巨大影响以及后代艺术对前代艺术的积极成果的继承保留。

由于这种历史继承性的存在,艺术的发展就有了自己的传统。

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应该保持它的民族文化特征。

例如:有些少数民族的歌曲在室内演唱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特征和文化内涵。

如普米族的歌曲有些是在山坡上唱给妈妈听的,有些是在星空下唱给心上人听的。

最有代表性的是甘、青、宁地区的“花儿”,可以说“花儿本是心上的话”,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唱的歌,表达率直自由。

正是由于这一点,一般不能在长辈面前演唱。

这样一来户外便成为“花儿”的集散地。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究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究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究作者:张伟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8期张伟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促进了中国文化多元性局面的形成。

民族音乐不仅是人们日常娱乐、休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民族身份的象征,如提起马头琴曲人们就会想到蒙古族等。

少数民族音乐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分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教育功能以及面临的问题,探索其创新发展方式,以期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包括“师传众习”的师徒传承、“父承子袭”的家庭传承以及“民俗活动”的自然传承等。

通过这些传统传承方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持续性发展。

(一)“师传众习”的师徒传承“师传众习”的师徒传承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由技艺精湛者(即师傅)向徒弟传授音乐文化知识,徒弟通过聆听、练习等方式掌握相关技巧,并在师傅带领下完成一首又一首的曲目。

在众多传承方式中,“师传众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传授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其效率较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种传承方式经济投入较少。

例如,在“师传众习”传承方式中,徒弟并不需要交付巨额学费专门学习,他们仅需每天在固定时间前去听课或者是观看师傅表演,这种授课方式灵活性较强,无论是师傅还是徒弟都不会受到时间、地点等要素的限制。

除此之外,师傅向徒弟传授技艺的目的是实现传承,确保民族音乐文化能够永久流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师傅会带领徒弟在不同场所演奏,帮助他们掌握不同场所应展现的不同音乐风格。

(二)“父承子袭”的家庭传承“父承子袭”的家庭传承是指父传子、母传女,这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之一,这种传承方式主要受到中国传统“家天下”思想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等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同样,父母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感知也会影响孩子。

少数民族音乐族性的再认识

少数民族音乐族性的再认识

少数民族音乐族性的再认识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限制,人们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往往局限在表面情节之上,很少有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从音乐的族性特征、历史和传承、对当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重新认识,探讨少数民族音乐族性的内涵和价值。

一、音乐的族性特征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族性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传统,这些音乐传统不仅在音乐形式上存在差异,而且在音乐的风格、曲调、节奏、器乐和舞蹈上也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音乐在曲调和节奏上呈现出明显的民族特色。

在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中,笛子的悠扬旋律和鼓的节奏感十分明显,而在云南哈尼族的音乐中,则以独特的七声音阶和复杂的打击乐器演奏而著称。

这些音乐特点与汉族音乐大相径庭,充分展现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少数民族音乐在器乐和舞蹈上也呈现出浓厚的族性特色。

在西藏藏族的音乐中,长调悠扬的唢呐和雄壮的手鼓音浪深寂悠扬,而在辽宁满族的音乐中,则充满着华丽的锣鼓与盘庚舞表演。

这些不同的器乐和舞蹈形式,都体现了少数民族音乐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民族特色。

二、历史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的历史悠久,传承广泛,是中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少数民族音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少数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据考证,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如新疆的木卡姆音乐、蒙古族的长调和居里音乐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这些音乐形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音乐体系和表演形式。

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广泛,影响深远。

在中国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音乐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即便在现代社会,少数民族音乐仍然广泛地传承于各族群体之中。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探析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探析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探析1. 引言1.1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性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和多样化中国的音乐文化传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植根于各个少数民族的生活、劳动、祭祀等方面,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精神和文化内涵。

这些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音乐语言、节奏形式和传统乐器,体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传承了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

通过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进一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重视和传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对于维护和传承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共享,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1.2 文化传承的价值文化传承的价值在于传承者通过学习和传承音乐传统,可以增进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同时也有助于弘扬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传承,可以让这些珍贵的音乐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使其不会被遗忘或淡化,进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丰富的音乐遗产。

传承音乐传统也能够激发新的创作灵感,为当代音乐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源和素材,推动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文化传承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致敬和保留,更是对未来的投资和呼唤,是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共同传承。

在这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传统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这正是我们必须共同努力的宝贵财富。

2. 正文2.1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背景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样化的群体,拥有独特的音乐传统。

这些音乐传统通常是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信仰、历史和文化。

据历史记录,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如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喉唱等。

在历史上,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扮演着社会、宗教、政治等方面的重要角色。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论文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论文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经过多次的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民族之间的融合会把原来所在民族的精神文化带到融合后的民族中去。

这种融合,也给民族之间的音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长期的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各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爱好。

创作了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乐曲,借以抒发感情,寄托情思。

许多少数民族有用山歌谈情说爱的习惯,好多山区的姑娘们经常用山歌唱出她们的心里话,而痴情的小伙子也能从温柔缠绵的音调中,判断出姑娘所说的是一句什么样的话。

最终寻找到自己的爱情。

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分类也有很多:如南方民歌《弥渡山歌》,它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

如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藏族民歌《宗巴郞松》。

其中宋祖英就是演唱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人物,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是“东方艺术”的明星。

她出生于中国历史上被许多著名诗人传颂的最具浪漫和传奇色彩的地方——湖南湘西。

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代多出美女,是仙人栖居的地方,至今还孕育着众多自幼能歌善舞的中国少数民族同胞。

宋祖英便是其中最有歌舞天赋的苗族后裔。

宋祖英不断将自己的艺术追求与中国优秀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

从她演唱的作品中能清晰地看到中国民族声乐传承、拓展和再创造的轨迹,她的演唱技巧注入了时代音乐艺术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声乐艺术表达方式和演唱风格,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标杆和绚丽景观。

其歌曲代表作:《小背篓》、《辣妹子》、《兵哥哥》、《好日子》、《爱我中华》、《大地飞歌》等都闻名于中内外。

民族音乐中的《孟姜女》,更是我喜欢的一首民歌。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

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孟姜女》这首歌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

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

其内容概括简练。

歌曲的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

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

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延不断。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探析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探析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探析【摘要】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中的宝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本文从历史渊源与特点、文化传承作用、创新发展、社会影响以及保护传承等方面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探析。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也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还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融入现代元素,与当代社会相互影响。

对于保护传承,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未来,希望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能够持续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展现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为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承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历史渊源、特点、作用、创新、发展、影响、保护、传承、总结、发展展望1. 引言1.1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探析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价值。

通过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进行探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音乐形式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着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精神追求。

它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是民俗文化的生动表现。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通过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承下来,代代传承,凝结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还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桥梁,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进行探析,有助于推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2. 正文2.1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渊源与特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在生活、劳动、信仰和娱乐活动中的歌唱和吹奏。

在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如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哭诵、朝鲜族的板调等。

漫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漫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漫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背景和特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56个民族。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分布于全国各地,包括云南的傣族、壮族和彝族、内蒙古的蒙古族、新疆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等。

从风格上来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有着独具特色的“嗓音”和“乐器”,如蒙古族的“呼麦”、藏族的“唢呐”、彝族的“板筝”等;从演出形式上来看,也有着许多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如藏族的“箭竹架子舞”、壮族的“板凳舞”等。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历史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历史非常悠久。

从古代开始,各民族就自己发展壮大自己的音乐艺术。

在明清时期,许多汉族音乐家皆以少数民族音乐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中的艺术元素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政策和少数民族的自我意识抬头,进一步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

许多音乐学者和音乐家也开始深入研究和保护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碰撞,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许多音乐家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融合,为其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时尚元素。

同时,部分少数民族音乐家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国门,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但同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面临着传承不易、发展欠缺专业的问题。

由于大众对少数民族音乐了解的不够深入,许多音乐家和乐迷也对其音乐形式、传统文化演绎方式等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

这也给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前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因其独特的风格,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关注和欣赏。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保留传统音乐艺术文化的独特性。

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者:李侠斌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19期摘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和音乐文化。

但是在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冲击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目的是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能够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忘初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创新;策略少数民族文化中包含着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这个文化交融的时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需要不断地进行传承与创新,在多元文化的浪潮中,从多角度来审视传统音乐文化,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焕发光芒,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概述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孕育着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她特有的生活方式和音乐文化,音乐文化就包括歌曲与舞蹈,这些有着千年历史的歌曲和舞蹈文化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对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例如,维吾尔族的赛乃姆舞蹈展现了人们对爱情以及生活的向往,而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蒙古族长调民族特色鲜明,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这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音乐上的享受,更是给我们传递了一种文化,让我们更加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充分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一)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在文化方面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态,这给作为文化分支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国外音乐文化与音乐思想的融入,人们更喜欢前沿时尚的新文化,比如流行音乐,所以导致目前的传统少数民族音乐不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论文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论文

实现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和本土化——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摘要: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56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拥有本民族创造、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

文章阐述了目前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困境,重点论述了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对在高校中弘扬少数民族音乐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音乐教育重要意义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深刻地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

但首先必须立足于对本国音乐的巨大重视。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传承音乐文化的重任,因此,高校师生有义务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出力。

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引入了“音乐既是艺术、又是文化”这样一个基本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在文化选择中的重要意议,从而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纳入一个新的视野,并积极地思考在民族音乐教育的课堂上怎样建立以民族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和音乐教育模式。

这些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建立在本土音乐母语意识、多民族音乐意识以及音乐人类学的观念上。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推进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对中国音乐教育影响深远。

一、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困境1、在我们长期的音乐教育观念中,普遍把汉族音乐等同于少数民族音乐,用汉族音乐的观念和西方音乐理论来解释少数民族音乐,所得出的结果必然是少数民族音乐须得进行“改造”,方能进人音乐艺术的圣殿和学校里的正规音乐教育。

2、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文章是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基于“美育”和“音乐工艺”模式前提下[1],对音乐教育的目标和教学手段进行的探讨,这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经历过的政治、技术、审美的音乐教育发展阶段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它不但使学校音乐教育的文化意识非常淡漠,也使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

3、由于缺乏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认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观念,故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原生传承没有进行更深入、广泛的研究,为此也就难以为当今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提供相应的参照系统。

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发展路径分析与对策研究

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发展路径分析与对策研究

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发展路径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促进传统音乐教育的发展。

1. 文化认同与自信心培养在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心。

通过学习民族传统音乐,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豪感,培养自信心。

2. 传统音乐教育与当代艺术融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应当与当代艺术进行有机融合。

传统音乐的形式和内容需要得到更新和提升,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使传统音乐走向现代化,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 专业人才培养在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应当注重培养专业人才。

只有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

应当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

4. 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应当与学校教育体系进行更深入的融合,使之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通过将传统音乐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能够更好地传播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

二、对策研究1. 提高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当出台更多的政策来支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发展。

这些政策可以包括财政资金的支持、教育资源的倾斜以及相关法律的支持等,以保障传统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

2.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应当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教学资源配置力度,包括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学环境的改善、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

只有通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才能更好地推动传统音乐教育的发展。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传统音乐教育需要专业的师资队伍来支撑。

应当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传统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支持。

少数民族音乐鉴赏论文

少数民族音乐鉴赏论文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绪论 (2)一、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述 (2)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沿革 (2)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现状及其保护的迫切性……………………………(3四、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 (3)五、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发展途径 (4)结束语 (5)参考文献 (6)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未来摘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民族音乐文化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民族音乐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对此,在当下时代背景下应寻求少数民族音乐在未来的传承、发展以及弘扬的方向,最终推动着中华民族音乐在未来的岁月中更加发扬光大。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现状、传承、保护、发展一、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

我国56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

早在约五千年前,由黄河和长江等大河流域汇成的华夏音乐文化,便体现出多元起源和混合发展的态势,不断吸收周边少数民族音乐的精粹。

同时,它又不断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互相渗透融合,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音乐。

比如: 青海的花儿、蒙古族的长调和呼麦等; 有颇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乐种, 如: 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和纳格拉、白族的洞经音乐、纳西族的白沙细月、景颇族的文邦木宽等; 有少数民族的歌舞, 如: 朝鲜族的长鼓舞, 苗、瑶、彝、水、黎等民族的铜鼓舞, 西南各少数民族的芦笙舞、蒙古族的安代、维吾尔族的来派尔及赛乃姆、壮族的采茶舞、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彝族的甲苏等; 有少数民族的戏曲, 如: 藏剧、白剧、壮剧、漫瀚剧(蒙古剧) 等。

如此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的歌曲、乐种、歌舞、戏曲, 构成了我国少数民族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 在中华民族音乐史上具有显著的地位。

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我们当前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音乐。

这些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少数民族音乐, 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典雅优美的旋律和多姿多彩的演奏形式, 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论文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论文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论文一、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播与传承的现状相比南方民族音乐的含蓄,西北地区的民族音乐音域宽广,音色更为嘹亮。

这些民族音乐都简明形象,鲜明生动,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特点: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音乐的旋律和主体都围绕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民族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音乐常用当地独特的民族语言展现。

维吾尔族民歌内容极其丰富,通常可以分为传统民歌和新民歌两大类。

传统民歌包括以猎歌、打场歌、牧歌、挖渠歌、麦收歌、纺车谣等为代表的劳动歌;反应农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歌;内容涉及祭祀、婚丧嫁娶、仪式庆典等为代表的生活习俗歌等类别。

新民歌的内容则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于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赞歌。

藏族音乐的形成,可以看做是西藏民间艺术中的最璀璨的花朵,藏族音乐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藏族音乐通常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三大类。

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器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以及戏曲音乐等五类。

宫廷音乐由于年代久远且流传不甚广泛,因此,甚少为外人所熟知M。

宗教音乐包括教仪式乐舞羌姆、诵经音乐、宗寺院器乐等。

藏族的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广大的藏族人民和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民间歌手在藏族音乐中倾注了许许多多感情和精力,发挥了藏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于藏族音乐文化意蕴的认识,我们永远也无法穷尽,藏族音乐的价值和魅力是永恒的。

藏族传统音乐中的许多音乐元素都与国际音乐接轨,只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因此,以藏族音乐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与传承应该引起我们广泛的关注。

二、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以及在电视传媒中传播的意义传播是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现实途径,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音乐论文-艺术论文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音乐论文-艺术论文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音乐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经典影视作品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20世纪50年代末,长春电影制片厂相继拍摄了描写拉祜族人民的电影《芦笙恋歌》,和描写白族人民的电影《五朵金花》,电影放映后便在全中国掀起了观影热潮。

电影《芦笙恋歌》制作于1957年,影片主要讲述了解放前,反动派对待拉祜族人民烧杀、蛮横掠夺,无所不为。

年轻猎手扎妥,因为面对反动派烧杀、蛮横抢夺而奋起反抗,然而匪军乔装偷袭,扎妥侥幸逃生逃进原始老林深处。

解放后,在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拉祜族获得了新生,扎妥与爱人娜娃这一对饱经苦难的情侣终于幸福地团聚的故事。

影片表现了拉祜族人民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反抗压迫的坚强性格,也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渴望和忠贞。

拉祜族的生存环境、民俗民风、民族性格与他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一起通过电影展示给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观众。

在旋律上取源于拉祜族民歌的插曲《婚誓》更是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

随着歌曲的传唱,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葫芦丝也被广大人民所认识。

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给葫芦装上了管子,小卜冒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

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广大中小学生,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在我国民族乐器大花园中,它已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

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婚誓》、《瑶族舞曲》、《军港之夜》等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近年来葫芦丝作为民族乐器的一种被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学习,葫芦丝演奏也频繁见于各大舞台,业界更是涌现了哏德全、李仲培、李春华等葫芦丝名家。

浅谈苗族音乐文化

浅谈苗族音乐文化

论文题目:浅谈苗族音乐文化浅谈苗族音乐文化摘要:本文章述说了苗族音乐在漫长的时光长河中形成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性,以及苗族音乐在苗族的整个文化习俗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有着什么样的价值,并着重讲述了芦笙文化。

关键字:苗族音乐苗族芦笙早在约五千年前,由黄河和长江等大河流域汇成的华夏音乐文化,体现出多元起源和混合发现的态势,在中华几千年文化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少数民族音乐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我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了自身的文化价值,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音乐,苗族的音乐文化更是令人瞩目,这也是与其深邃而独特的文化所息息相关的。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

但在1956年前苗族有语言而无文字,所以苗歌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也是无比重大,每逢“四月八”、“六月六”、“赶集”等到喜庆吉日,各山寨的歌朋歌友,男女青年从四面八方赶向歌场,对歌、盘歌、教歌、听歌。

以歌交友,以歌传情。

苗歌分格律体和自由体两种,每组歌都有个引子称“起莎”,苗歌讲究韵律和声调协调,语言储蓄精炼,旋律优美动人。

尤其苗族情歌善于抒发感情,内容丰富,给人以强的艺术感染力。

苗族音乐按其形式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类,每一类均有各种不同的音调,反映不同的内容,苗族音乐有民歌曲调,芦笙曲调,唢呐曲调和箫琴曲调等。

声乐有“飞歌”“古歌”、“酒歌”、“情歌”、“叙事歌”、“丧歌”等等。

器乐有芦笙(舞曲、代歌曲、问询曲等),木叶、夜箫、古飘琴等。

打击乐有铜鼓、木鼓等。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而芦笙就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论文音乐文化论文: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解读的
新尝试
摘要:受现代文化的强烈刺激,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呈现出复兴、变异、衰退等多种现象,对此,国家的相关部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分析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其解读提出了新尝试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解读;新尝试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是现代文化的冲击,使得族群之间的距离缩短,社会文化环境和生存环境变迁,导致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受阻;二是国家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提出了足够的保护措施,并对此进行收集和重新整理,大大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现状
1.良好的复兴景象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出现良好复兴景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对其的弘扬、保护和不断研究。

国家鼓励人们学习传统音乐文化,使得大批的文艺才子涌现出来;宗教活动的按时开展、少数民族日常文化活动的展开、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等等,这些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复兴
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复兴无疑是一种推动。

2.衰退现象的出现
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复兴的大前提下也存在着
消失的现象。

由于国家为了挽救而采取的相应措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确实得到了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因为当代青年往往都迷恋一些流行音乐,真正喜欢传统音乐文化的人少之又少,因此,尽管专家和学者们做再多的工作,后继无人,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解读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
将其传承下去,因此应该从多方面的角度去收集和整理当地地域信息和人文资源。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音乐的学习更是博大精深。

1.国家与人民行为相结合
国家与人民行为的结合有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和
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对于文化中出现的衰退、变异等现象,国家政府应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或者减少产生的消极因素,确保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

2.表里结合
这里所说的表里结合是指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表层的
繁荣和民间社会生活的结合,音乐文化本身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民间有音乐文化繁荣发展的养料。

总的来说,本文的重点在于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振兴,其关键在于发展文化经济,但是它不仅仅是获得利益的一个手段,更是人们精神的聚集者,盲目地把文化变成金钱的奴隶,将严重丧失文化尊严,对民族文化的不尊重就是对整个民族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这样的音乐文化终有一天会枯萎。

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解读的新尝试
任何东西都存在变异的可能,文化也是如此,同样存在变异的可能,变异不一定就是坏事,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变异是创新的一种。

对于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而言,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必须要创新,“原汁原味”的音乐文化传承显然是不可能的,一成不变的音乐文化只会无法适应时代的潮流,和现代文化产生矛盾,正确的引导其进行变异可以确保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积极地发展下去。

音乐文化的真正价值在于历史,而不是现实,例如:那些被淘汰掉、不能使用的传统技艺、某些宗教仪式的音乐等等,这些东西现代人们根本就不会使用,但是仍然有它的价值——历史价值,我们在解读音乐文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其价值的不可再生性,及时做好历史记录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