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关于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教案设计

关于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教案设计

关于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使学生掌握唐朝与周边国家、地区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成果。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2. 唐朝与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文化交流3. 唐朝的文化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朝时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和成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事件和成果。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交流事件,如遣唐使、玄奘西行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对世界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兴趣。

2. 讲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阐述其原因和条件。

3. 分析唐朝与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文化交流事件,如遣唐使、玄奘西行等。

4. 讲解唐朝的文化成就,如诗歌、书法、绘画、科技等,并阐述其对世界的影响。

5. 组织学生讨论: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附: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唐朝时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更多内容。

2. 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理解和看法。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出唐朝的主要对外文化交流事件,并了解其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深入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过程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增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的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历史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内容包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长安和洛阳的外国人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我国对外友好交往的历史事实,提高民族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信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历史史实的理解不够深入;2. 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不足;3. 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认识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史实的解读,突出人物形象,强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掌握遣唐使、鉴真、玄奘等历史人物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信念,提高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遣唐使、鉴真、玄奘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及其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对比分析法:比较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与近现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的教学课件。

2.教材:准备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3.参考资料:收集有关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

4.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思考:唐朝时期为何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时期?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遣唐使、鉴真、玄奘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他们在中外交往中的贡献。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唐朝与亚洲、非洲、欧洲等国家的主要交流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概述讲述唐朝时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影响。

2. 唐朝与亚洲国家的文化交流介绍唐朝与日本、新罗、天竺等国的交流内容,如佛教、文化、科技等。

3. 唐朝与非洲国家的文化交流讲述唐朝与非洲国家的交流情况,如埃及、摩洛哥等国的贸易往来。

4. 唐朝与欧洲国家的文化交流介绍唐朝与阿拉伯、波斯等国的交流,如丝绸之路上的商品贸易和文化传播。

5.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讲述玄奘、鉴真、阿倍仲麻吕等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朝时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影响;唐朝与亚洲、非洲、欧洲国家的具体交流内容。

2. 教学难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原因、过程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唐朝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增强学生对唐朝文化的直观感受。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人物和事件为例,深入剖析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对我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兴趣。

2. 授课:分别讲述唐朝与亚洲、非洲、欧洲国家的文化交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3. 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原因、过程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在授课过程中,穿插问题引导,检查学生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理解程度。

2024年部编版七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七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七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课程标题: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地区的交流情况,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重大历史事件。

2. 让学生认识到唐朝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阶段,理解这些交流活动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体会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对国家繁荣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遣唐使制度及其影响鉴真东渡日本的历史意义玄奘西行取经的过程及其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唐朝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分析中外文化交流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或故事引入,如讲述唐代长安城的国际都市景象,引出唐朝的对外交流背景。

2. 主体教学:环节一:遣唐使与中日交流展示图片资料,介绍遣唐使的派遣背景、任务以及他们在中国学习的内容。

分析遣唐使对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作用。

环节二:鉴真东渡与中日佛教交流讲述鉴真的生平事迹,特别强调他六次东渡的艰辛历程和在传播佛法、促进两国文化交融上的贡献。

环节三:玄奘西行与中印文化交流通过阅读课文材料,引导学生了解玄奘取经的故事,并探讨其对中印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

3. 拓展延伸:组织小组讨论:唐朝为何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这些交流活动对现代有何启示?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5. 作业布置:完成配套练习题,深化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要求学生查阅更多关于唐朝对外交流的资料,以报告或手抄报的形式展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在课堂活动中观察学生参与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作业和报告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请根据实际教材内容调整上述教案细节,确保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含教学
反思】
本节课将探讨唐朝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和唐与新罗的关系。

通过研究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将了解外交开放对唐朝国力强盛的影响,并感知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了解遣唐使和XXX东渡。

在唐朝时期,日
本天皇派出了十几次遣唐使团到中国,以研究中国的先进文化。

这些使节由2500多人组成,冒着生命危险,舍身渡海到达中国。

同时,XXX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

他对佛经
深有研究,晚年受日僧礼请,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

在传播XXX与盛唐文化上,XXX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XXX
把XXX像定为国宝,这是因为他对日本有着突出的贡献。

其次,我们将探讨唐朝与新罗的关系。

唐朝与新罗是友好邦交,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唐朝对新罗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包括制度、教育、建筑、文字、生活风俗等方面。

唐招提寺就是中国文化在日本的重要传播中心之一。

通过研究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将了解到外交开放对唐朝国力强盛的影响,以及开放交流、兼容并包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7年级的学生通过影视资料,小说等文学作品,对唐三藏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但是小说中的人物毕竟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不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与史实的区别。

另外、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贡献及优秀品质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让学生参与讲、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他们的优秀品质。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和玄奘西行。

三部分内容中,既有外国学习中国文化的事例,也有中国学习外国文化的事例。

遣唐使、鉴真东渡从不同角度叙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情况,唐与新罗的关系介绍了新罗与唐朝政治、科技、文化的交流,玄奘西行则介绍了中印文化交流。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目的是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搜集资料、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的基本史实。

目标2: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相同点,并分析从他们身上学到的精神。

(重点)目标3:通过了解这些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五、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这首片尾曲同学们都听过吗,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历史中真实存在吗,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来寻找答案吧!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的基本史实。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任务单,任务一,《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2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2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2
讲授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呈现诗词]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教师讲述]
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两句诗。

这是唐代诗人
王维的代表作之一。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九天
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两句诗是什
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九重的皇宫打开了金红
宫门,万国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

这两句诗,
虽有一定的文学渲染成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当时唐朝时期各方来唐的盛况。

的确,唐朝
时期,由于自身的繁荣,加上唐朝实行开明的民
族政策,对外交往十分活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
国的人们来到大唐。

可以说,这一时期,世界在
走向大唐,同时,大唐也在走向世界。

请大家把
书翻到第19页,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课:“走
向世界的大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起
去感受下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盛况。

阅读古诗,跟随教师
的讲述,体会唐朝万
国来朝的盛况
通过诗词
导入,营
造本课的
学习氛
围,教师
开篇点
题,明确
本课学习
主题。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范文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范文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范文5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范文一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概况,知晓其典型例证: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及其重要影响;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唐代中国作为中华(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地位;通过听讲,研读课文及相关史料,思考探究等系列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分析总结的能力;感受、崇仰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行求法体现的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精神。

通过了解居当时世界第一流地位的唐文明的世界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本课三大历史事件,重点是遣唐使与玄奘西行;以此为例认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思考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理解唐代中国作为中华(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地位。

三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__年5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期间访问了奈良县(奈良古称平城京,唐朝时为日本国都),会见日本奈良县知事荒井正吾,并赠送鉴真塑像。

这是胡锦涛同志同荒井正吾为塑像揭幕。

思考:你知道何为遣唐使吗?鉴真在日本备受尊崇,被认为是“日*化的恩人”又是为何?(二)新课展开整体感知:读《唐朝中外交通图》唐朝以其强盛的国力,先进的政治制度,高度繁荣的文化,博大开放的胸怀,不仅吸引着周边少数民族,也令周边邻国仰慕。

大唐盛世对外文化交流广泛、频繁,对外来文明采取兼容并蓄的开明政策,使得唐朝文化呈现繁花似锦的景象。

上节课我们也了解到,唐朝时少数民族甚至外国人在唐朝为官者为数不少,长安城内波斯商人聚集,本节课进一步了解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Ⅰ自读课文:遣唐使部分结合教材思考讨论:问:什么是遣唐使?唐朝时,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

Ⅱ史料研读:(1)从唐朝回日本的僧人说:“大唐国者,法式定备之珍国也,常须达。

”mdash;mdash; 《日本书纪》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教案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教学目标•了解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

•掌握唐代的创新及其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关系。

•认识唐朝对外的外交政策及其对中外文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唐代与海外文化的交流。

2.唐朝创新及其影响。

难点1.理解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

2.了解唐代文化的崛起及其与外来文化的交流。

三、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教学内容课时数唐代与海上丝绸之路 1唐代的文化创新 1唐朝的外交政策与中外文化交流 21. 唐代与海上丝绸之路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的时期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唐朝时期中国海上贸易的重建以及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唐朝与东亚和东南亚,甚至是印度和阿拉伯地区的广泛文化交流。

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唐朝运用了先进的造船建造和海图制作技术,促进了贸易和文化的融合。

2. 唐代的文化创新唐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它的文化创新涉及到各个领域。

例如,唐朝的诗歌,其创新性和高峰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唐代的科技水平也非常先进,如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等,不仅在中国,也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 唐朝的外交政策与中外文化交流唐朝的外交政策以“释交”为主,尤其对印度、波斯等地交往密切。

通过外交手段扩大了中外文化交流,在学术、艺术和文化传统方面的交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国画与藏传佛教艺术人才的往返交流,使唐代绘画吸收了不少外来艺术形式。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

教学手段包括PPT、板书、多媒体、模拟演练等。

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全面展现了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

在讲授中,要求学生掌握唐代的创新及其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关系;在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深入了解唐朝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其对中外文化的影响。

同时,教学中保证了教学进程的正常进行,让学生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教案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教案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况2.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史实及贡献3.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影响,认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及启示【学习重点】唐朝与和天竺的交往【学习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隋唐的对外交往对今天开放的启示【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唐朝时期,中国和_______的交流非常频繁。

为了学习中国的____________,派遣使节来到中国,当时称为“”。

2.把唐朝先进的________、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等传回,对________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在唐朝与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_____。

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僧人的邀请东渡,经过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

4.鉴真在传授_______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5.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6._______初年。

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取经。

7.玄奘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为中国______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________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二、合作探究想一想,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三、练习巩固1.下列国家中,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A.印度B.阿拉伯C.朝鲜D. 2.“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唐朝时一位高僧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

那么这位高僧是()A.玄奘B.鉴真C.阿倍仲麻吕D.马可•波罗3.唐朝时,外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A.B.新罗C.印度D.天竺4.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鉴真东渡B.文成公主入藏C.玄奘西行D.遣唐使到来5.某历史兴趣小组想了解唐朝时印度的一些文化情况,你会向他们推荐()A.《史记》B.《大唐西域记》C.《水经注》D.《齐民要术》6.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①李冰②李春③玄奘④鉴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内容包括:唐朝时期的国际地位、中日文化交流、中印文化交流、波斯文化在唐朝的传播、唐朝的文化对后世的影响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唐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拓展和加深。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事件、人物感到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再现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2.课件: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时期的国际地位,让学生了解唐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呈现(10分钟)展示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中印文化交流、波斯文化在唐朝的传播等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教学方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

【教学方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

【教学方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第一章:唐朝与印度的交流1.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与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情况,认识玄奘西行取经的历史意义。

1.2 教学内容:介绍唐朝时期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往来、佛教传播、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讲解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

1.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解法,以玄奘西行取经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唐朝与印度的交流。

第二章:唐朝与日本的交流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与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情况,认识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往来、文化传入、遣唐使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讲解日本派遣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文化的历程。

2.3 教学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将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与现实生活中的中日关系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交流对国家关系的影响。

第三章:唐朝与阿拉伯的交流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与阿拉伯之间的文化交流情况,认识唐朝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3.2 教学内容:介绍唐朝时期中国与阿拉伯的贸易往来、科技传播、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讲解阿拉伯数字在中国的传入和应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以阿拉伯数字的传入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唐朝与阿拉伯的交流。

第四章:唐朝与南洋的交流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与南洋地区的交流情况,认识唐朝对南洋地区文化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介绍唐朝时期中国与南洋地区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华人移民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讲解唐朝对南洋地区文化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唐朝对南洋地区文化的影响,并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第五章:唐朝文化交流的总结与评价5.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5.2 教学内容:总结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评价唐朝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唐朝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并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案例。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中外文化交流。

二、教学内容1.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背景和意义a.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与外国交往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

唐朝时期,中国与吐蕃、西域、波斯、阿拉伯等国家保持着密切的交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意义: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也推动了科技、艺术、经济等领域的发展,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

2.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案例a.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介绍唐朝与西域国家的贸易活动,重点介绍进口的丝绸、香料、宝石等商品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b.安史之乱后的新文化带入:介绍安史之乱后,大量外国战俘、钟馗道教、两浙风俗等的引进,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c.佛教文化的传入:介绍佛教在唐朝的传播和影响,特别是印度和唐朝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情况,明确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2.讨论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繁荣时期的意义。

2.展示案例:展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案例,如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安史之乱后的新文化带入、佛教文化的传入等,结合图片或视频资料进行展示。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探讨,讨论该案例对唐朝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4.小组讨论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介绍选取的案例、讨论结果,并进行激烈的学术对话。

5.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对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

6.提问互动:教师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回答,进一步加深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

【教学方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教学方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教学方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第一章: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背景1.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件。

1.2 教学内容:1.2.1 唐朝的政治稳定和国力强盛,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1.2.2 唐朝的经济繁荣,特别是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外贸易频繁,促进了文化交流。

1.2.3 唐朝的文化繁荣,包括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吸引了众多外国使节和学者前来交流。

1.3 教学活动:1.3.1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或书籍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1.3.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和条件。

1.3.3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唐朝与印度的文化交流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与印度的文化交流情况,包括佛教、学术、艺术等方面的交流。

2.2 教学内容:2.2.1 唐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汉传佛教。

2.2.2 唐朝与印度的学术交流,包括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传播。

2.2.3 唐朝与印度的艺术交流,如印度的舞蹈、雕塑等艺术形式在唐朝的传播和发展。

2.3 教学活动:2.3.1 组织学生参观佛教寺庙和博物馆,了解佛教艺术和文化。

2.3.2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讲解唐朝与印度在学术、艺术等方面的交流情况。

2.3.3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探讨唐朝与印度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第三章: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情况,包括政治制度、宗教、学术、艺术等方面的交流。

3.2 教学内容:3.2.1 唐朝的政治制度、法律、科举制度等对日本产生了重要影响。

3.2.2 唐朝的佛教、道教等宗教传入日本,与日本本土的宗教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宗教文化。

3.2.3 唐朝的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

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

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篇1一、牢固树立课标意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一)设计思路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研读“课程标准”自然是我展开教学设计的起点。

《课程标准》(20xx年版)对本课作出如下规定:“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这是较为典型的以“点”带“线”的呈现方式,指引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把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两个典型事例——“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

它们在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影响深远,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在学生认知水平及教材知识结构的综合考量下,我将这两点确立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对“鉴真东渡”这一重点的处理,我运用图片导入法,出示《鉴真坐像》图,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图片信息并关注“双眼紧闭”的细节,询问学生其中的缘由。

在问题驱动之下,学生通过充分提取书本信息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唐大和尚东征传》选段,化身为小导游为游客讲解家乡园博园内“鉴真东渡遇险纪念塔”这一景点。

之所以创设这一情境,我主要是为了吸引初一学生的主动参与,将知识点变为“活的”、“可用的”知识,既增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也在活动中渗透基本技能、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最后,我提供了鉴真在日本医药学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在传布佛法外,鉴真还传播了中国许多的文化成就,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另一重点“玄奘西行”的处理,我考虑到大部分的学生阅读过青少版的《西游记》或观看过相关的电视剧、电影作品,对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感兴趣,对相关的情节也较为熟悉,只是在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未能作很好的区分。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4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4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4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本课内容丰富,包括唐朝对外交往的原因、主要交往国家、交往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我国对外友好交往的历史事实,认识到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隋唐时期的历史,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主要交往国家、交往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主要交往国家、交往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2.教学难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中外文化交流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具:准备相关的历史地图和图片,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唐朝历史知识。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吗?在唐朝时期,我国与外国有哪些文化交流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掌握唐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方式、内容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讲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

2. 唐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方式介绍和平交往(如使者往来、文化交流团)、贸易往来、宗教传播等交流方式。

3. 唐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内容阐述唐朝文化在文字、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传播与影响。

4.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和事迹讲述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等历史故事,突出其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5.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分析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对我国及世界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对于今天全球化进程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内容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方式、内容、代表人物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以玄奘、鉴真等历史人物的事迹为例,分析其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和启示。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史》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关于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学术论文、书籍等。

3. 教学多媒体:图片、视频、PPT等。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3. 案例分析:以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等事迹为例,详细阐述其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唐朝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方式及其影响。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作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唐王朝的对外交流情况;
技能目标:知道唐朝的对外交流的良好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的对外交流情况吗?它有哪些值得我们津津乐道的地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二、鉴真东渡:
师:课件出示鉴真东渡的情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鉴真东渡的目的是什么?鉴真东渡的意义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的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比较日本、新罗与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唐朝所起的作用,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3.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

通过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唐朝中外友好交往。

2.难点: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曾经有一个著名节目《唐人街》,该节目的宗旨是追逐海外华人的足迹,展示华人的风采。

现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区也都有“唐人街”,(展示各地唐人街图片)如北美的纽约、洛杉矶,澳洲的悉尼、墨尔本,欧洲的伦敦、巴黎,亚洲的东京、汉城等地。

“唐人”指哪国人?为什么外国人会将外国人称为“唐人”?唐朝时期与中国长期友好往来的又有哪些国家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内容。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出示《职贡图》,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上的人物与我们学过的唐朝时期人物的着装、样子一样吗?(生答:不一样。

)请同学们下面的文字。

此图反映了外国使节和周边少数民族携贡品来唐的生动情景。

为什么有这么多外国人来中国呢?(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板书要点:唐朝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因此对周边很多国家发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在对外交往中,唐朝又采取开明的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那么,外国人要来到中国交通方不方便呢?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交通。

课件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小组讨论:结合图片及学过的地理知识,指出唐朝时与中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有哪一些,并找出去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交通方式。

(探究后由每组学生代表回答,并在图中指出相应地方、方式,教师边板书。


提问:从这幅图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交通发达、便利。

)(板书)。

引导学生归纳:正是以上三个原因,周边各国的使臣和商人都纷纷前来中国(再次出示《职贡图》)使唐朝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可见唐朝的对外交往是活跃的。

而唐朝的经济文化对交往各国影响也很大,通过商业贸易,互通有无,将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将中国的文明、友谊传向世界,理所当然地,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也成为中国的象征,各国人民开始把中国称为“唐人”。

在众多与唐朝交往的国家中,最突出的是哪几个国家?(生答:日本、新罗、天竺。

)(一)玄奘西行。

大家有没有看过《西游记》?对剧中的唐僧印象如何?(学生自由发言)。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现实中的唐僧,是否和剧中的唐僧一样。

学生小组讨论并由派代表回答:
1.(课件出示图片“玄奘图像”及“玄奘西行”。

)玄奘为什么西行?说说西行的经过(感到佛教经义众说纷纭,难得定论,决心往西方天竺——佛教的发源地求取真经。

)2.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携带657部佛学经典返回长安,后居长安慈恩司专心译经、讲学。

又将其所见所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3.从玄奘西游的事迹中,你能学到他的什么优秀品质?(学生自由发言)。

4.大话西游:文艺作品与历史事实的对比。

《西游记》的唐僧与历史上的玄奘有何相同与不同?(《西游记》中唐僧取经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玄奘西行所遭遇的艰险有异曲同工之处。

所不同的是,小说中唐僧取经的路上还收留了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有白龙马相伴,遇到困难又有各路神仙相助,化险为夷。

而历史上玄奘西行天竺是独自一人骑着一匹瘦马走出玉门关,那热风如火、寒风如刀的茫茫沙漠几乎使他丧生。

另外,玄奘西行往返所亲历的110国与传闻的28国的情况都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这部书内容丰富生动,准确可靠,和《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经历相比毫不逊色。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与历史现实之间是有差别的。


小结:玄奘西游取经的事例,体现了玄奘为求佛学真谛不辞辛苦的求学精神,同时又大大丰富了唐朝对西域、天竺的了解,在中印友好发展史上留下佳话。

(二)鉴真东渡。

(课件出示日本古代图片。

)日本自汉朝开始和我国发生正式的交往。

到隋唐时期,两国交往更加密切。

学生探究:
1.什么叫“遣唐使”?(遣唐使就是派遣到唐朝的使臣。


2.描述日本遣唐使团的规模。

(略。


3.为什么日本会派那么多遣唐使来中国?(为了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


(教师在此处指出:日本当时刚进行“大化改新”,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唐朝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自然吸引了日本。


讨论:课件展示(日币和唐币):日币与唐币有哪些相似之处?(外形、图案、文字、年代:“开元”比“和同”早88年。

)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还表现在哪些方面?(政治制度、文字书法、社会风尚、都城建筑、铜钱样式、诗歌、菜肴、茶道、登高节等。

同时教师出示另两副图片:日文和草书、和服和唐装。


小结:唐朝的官制、法律制定等影响了日本。

日本的文字、建筑、服装、习俗等都颇有唐代遗风。

可见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过渡。


除了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唐朝也同样派使者去日本,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谁?(鉴真。


(板书)鉴真东渡。

出示图片《鉴真塑像》,讲述:这尊坐像是鉴真弟子在他生前为他塑造的,目前珍藏在日本的唐招提寺,并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鉴真是江南地区的高僧,对佛经有很深的研究,在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

出示《鉴真东渡图》,学生小组探究:
(1)指图介绍“鉴真东渡”六次东渡的艰辛历程。

(受日本僧人礼请,东渡传律,前后五次率众渡海均告失败。

后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

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2)介绍鉴真的杰出贡献。

(鉴真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特别是他在日本所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教师在此处指出:郭沫若也曾写诗颂扬说:“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763年鉴真在日本逝世,并安葬于奈良唐招提寺,弟子们也将之前塑好的坐像安放在寺内。

由于鉴真的塑像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鉴真又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这尊坐像被日本定为国宝。

这也体现了日本人民对中日友好关系的珍视。

(3)从鉴真6次东渡及在日本的事迹,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自由回答。


(4)日本向唐朝学了许多东西,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今天日本在某些方面走在了我们前面,我们应向日本学习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三)丝绸之路的兴盛。

敦煌莫高窟、敦煌壁画、唐朝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

讨论:唐朝时期的海路和陆路交通干线有几条?为什么能吸引外国人纷纷前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