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急性酒精中毒 .pptPPT课件

急性酒精中毒 .pptPPT课件
❖ 一般而论,成人的乙醇中毒量为75~80毫 升/次,致死量为250~500毫升/次,幼儿25 毫升/次亦有可能致死。
精选ppt
12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分为三期):
(1) 兴奋期:当血酒精含量在200~990ml/L时,绝大多数人 在此期都自认没有醉 ,继续举杯 ,不知节制 ;有的则安然 入睡。
➢ 11mmol/L(50mg/dl)头痛、欣快、兴奋; ➢ 16mmol/L(75mg/dl)健谈、情绪不稳定、自负、有粗鲁行为
心电图、头颅CT、腹部平片等
精选ppt
24
四、诊断:
1、有饮酒史,呼气中有酒精气味及酒精中 毒表现。
2、有条件测血清乙醇浓度。 3、血清电解质及血糖(可低血钾、低血镁、
低血钙、低血糖)。动脉血气分析(轻 度代酸),心电图等。
精选ppt
25
五 、鉴别诊断(是不是……)
昏迷 应与安眠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精选ppt
34
❖ 如果兴奋躁动特别严重,可向专科医生 求助,将强安定剂结合弱安定剂使用,使 之镇静,兼平息其呕吐,并可预防可能出 现的痉挛发作。
❖ 当酒精抑制已经过深,就要使用中枢神经 兴奋药物,如咖啡因、甲氯芬酯等。
精选ppt
35
❖ 2、镇吐:一般不用;如果呕吐频繁而为干 呕或呕胆汁,可以应用;
❖ 镇吐:如呕吐次数较多,或出现干呕或 呕吐胆汁,给胃复安10mg肌注,以防止出 现急性胃粘膜病变。
精选ppt
36
3、保护胃黏膜:常规静脉用 甲氰咪胍或质子泵抑制剂洛塞 克等;
4、促进酒精代谢:补充葡萄 糖、维生素B1、B6、C
精选ppt
37
5、促进清醒—纳络酮的应用
❖ 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特异性拮抗内源性 吗啡样物质(β-内啡肽)介导的各种效应,解除 酒精中毒的中枢抑制,缩短昏迷时间。

急性酒精中毒ppt课件

急性酒精中毒ppt课件

注意三防
➢ 血乙醇浓度达到0.5mg/L时,即出现头痛、欣快、兴奋
➢ 血乙醇浓度达到75mg/L时,可出现健谈、饶舌、情绪不稳 定、自负、易激怒,可有粗鲁行为或攻击行动,也可能沉 默、孤僻
➢ 血乙醇浓度达到1.0g/L时,驾车易发生车祸。
9
二 共济失调期
➢ 血乙醇浓度达到1.5g/L时,患者出现肌肉运动不协调,行 动笨拙,言语不清,视力模糊,呈现明显共济失调
24
注意防跌倒
➢ -血乙醇浓度达到2.0g/L时,出现恶心、呕吐、困倦。
保持呼吸道通畅
10
三 昏睡期
➢ 血乙醇浓度达到2.5g/L时,患者进入昏迷期,表现昏睡、 瞳孔散大、体温降低
➢ 血乙醇浓度达到4.0g/L时,患者陷入深昏迷,心率快,血 压下降,呼吸慢而有鼾音,可出现呼吸、循环麻痹而危及 生命。
11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 酒”,系一次饮入过量酒 精或酒精类饮料,引起的 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中 毒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 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 严重者可累及呼吸和循环 系统,导致意识障碍,甚 至危及生命。 大多数成人纯酒精致死量 为250~500ml
4
5
6
7
8
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分期
一 兴奋期
18
注意保暖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全身血管扩张,散 发大量热量,给予提高室温、加盖棉被等 保护措施,并补充能量。
酒精对胃黏膜有较强大的刺激作用,大 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及时给予更换被服,防止受凉诱发其他疾 病。
19
20
21
22
谢谢!
2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2

急性酒精中毒 最新PPT课件

急性酒精中毒 最新PPT课件
➢ 如果缺乏维生素B1,引起Wernicke-Korsakoff 综合征,周围神经麻痹;
➢ 叶酸缺乏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 ➢ 中枢营养减低,造成记忆力差等。
编辑版ppt
15
❖ 毒性刺激作用
➢ 乙醇对黏膜和腺体有刺激作用,引起食道炎、 胃炎、胃出血、胰腺炎等;
➢ 对肝的毒性可造成肝细胞坏死、酒精性肝炎、 肝功能异常、脂肪肝,甚至肝癌等。
急性酒精中毒
编辑版ppt
1
酒精中毒又称乙醇中毒, 可分为急性酒精中毒综 合征、戒酒引起的综合 征、慢性酒精中毒综合 征和与酒精中毒有关、 发病机制未明的疾病。
编辑版ppt
2
急性酒精中毒
跟 往 事 干
杯 !
编辑版ppt
3
急性酒精中毒
编辑版ppt
4
急性酒精中毒
编辑版ppt
5
概述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系一次饮入 过量的酒精或酒精类饮料,引起的以神经、 精神症状为主的中毒性疾病(中枢神经系 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状态)。严重者可累及 呼吸和循环系统,导至意识障碍、呼吸、 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数成人纯 酒精致死量为250-500ml
血糖
其他:1、3-5% 肾排出;2、引 起胰腺炎、心 肌损伤;3、低 血钾、、低血
镁、低血钙
编辑版ppt
脑:先兴奋 共济失调 昏睡 昏迷 呼吸循环中
枢抑制
17
❖各种酒中乙醇含量:
➢ 啤酒3%-5% ➢ 黄酒12%-15% ➢ 葡萄酒10%-25% ➢ 低度白酒30%-40% ➢ 烈性酒(白酒、白兰地、威士忌)40%-60%
➢ 对心脏毒性作用造成酒精性心肌病。 ➢ 对生殖系统损害造成胎儿畸形、发育迟缓、智
力低下。

急性酒精中毒.pptppt正式完整版

急性酒精中毒.pptppt正式完整版
(2)加强观察与巡视,密切注意患者神志变化,采取安全措施。
(3)谵妄、烦躁、昏迷患者需留家属或护理员看护。密切观察,加强巡 视。
(4)搬运患者上下平车时,先固定平车脚轮,掌握重心,搬运者动作协 调一致,平稳将患者放在平车上,拉起护栏。
O3:患者未发生坠床和外伤
P4: 活动无耐力
I4:(1)指导患者定时翻身,下床活动一定要有人搀扶,防止体位性低血 压。
7.增加患者及其家属有关健康的知识。
O5:患者未发生皮肤完整性受损
抢救流程
监测生命体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兴奋期
共济失调期
昏睡期
酌情使用镇静剂及对症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病情好转
病情加 重
无效
有效
观察至症状消失 生命体征平稳
转上级医院
观察至症状消失 生命体征平稳
护理措施:
➢(一)一般处理
1、取平卧位,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内分泌物,取 出义齿,如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同时 应严密观察呼吸节律变化,及时清理分泌物,定 时给病人翻身,防止发生褥疮。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系一次饮入过 量的酒精或酒精类饮料,引起的以神经、精 神症状为主的中毒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由 兴奋转为抑制状态)。严重者可累及呼吸和 循环系统,导至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 ,甚至危及生命。
➢大多数成人纯酒精致死量为250-500ml
治疗原则:
➢1、将未吸收的酒精排出体外; ➢2、帮助吸收的酒精代谢并排出; ➢3、对症,预防治疗并发症。
、呼吸机辅助呼吸。 2、防止气道阻塞,给予适时的雾化吸入、气道吸引 3、定时翻身叩背,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分泌物。密切监测血气指标,保持正 常呼吸功能。 O1:患者未发生窒息

急性酒精中毒课件

急性酒精中毒课件
急性酒精中毒
质子积累的后果
• 在醇脱氢酶系统中,随着乙醇的氧化,NADH、 H+浓度增加,使糖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还原为乳 酸: CH3COCOOH+NAD+H+→CH3CHOHCOOH+N AD+ 质子浓度越高,导致血液中乳酸/丙酮酸比例 增加.血中乳酸浓度升高会导致高乳酸血症,而血 中丙酮酸浓度的降低,使葡萄糖分解加速引发低 血糖.在肝脏内,因H+浓度升高,容易使脂肪酸根 质子化,游离的脂肪酸浓度增高,促使脂肪合成 增加。
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
跟 往 事 干 杯 !
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

概述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系一次饮入过 量的酒精或酒精类饮料,引起的以神经、 精神症状为主的中毒性疾病(中枢神经系 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状态)。严重者可累及 呼吸和循环系统,导至意识障碍、呼吸、 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数成人纯 酒精致死量为250-500ml
急性酒精中毒
一 、吸收代谢:
饮入的酒精80%在小肠上段吸收,空腹时1.5小 时吸收95%、2.5小时吸收100%。约90%乙醇 在肝脏代谢。
乙醇__ 乙醇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 乙醛__ 醛脱氢酶
氧化
氧化
三羧酸循环____ CO2+H2o(酒精不能与头孢类药同用 )
2%酒精不经氧化而缓慢经肺、肾排出。
急性酒精中毒
酒精的代谢
• 从消化道被吸收的酒,90%~98%自门脉进入肝脏,并通 过肝脏被代谢,经肝脏处理后的酒及其代谢物进 入体循 环,仅仅2%~10%的酒经尿、汗、呼气排出,亦或转移 至唾液或乳汁中. 酒精代谢在肝脏中按下列化学过程进行 ,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CH3CH2OH→CH3CHO→CH3COOH→CO2+H2O 以上 过程,因生成的CH3COOH易形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 循环,被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因此乙 醇代谢的主要 限速步骤在前两步.在人体内前两步反应主要由酶催化, 酶的活性因地区、民族、个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而对 乙醇的处理能力亦不同,由此造成人们饮酒量的差异。

《急性酒精中毒》课件

《急性酒精中毒》课件

避免混酒:不同 种类的酒精混合 饮用,容易导致 酒精中毒
避免酒后驾车: 酒后驾车容易发 生交通事故,危 及生命安全
避免空腹饮酒
空腹饮酒容易导致酒精快速进 入血液,增加中毒风险
空腹饮酒容易导致胃部不适, 引发呕吐、腹痛等症状
空腹饮酒容易导致血糖降低, 引发低血糖症状
空腹饮酒容易导致酒精依赖, 增加酒精中毒的风险
症状包括恶心、 呕吐、头晕、头 痛、意识模糊等
严重时可能导致 昏迷、呼吸困难 、心脏骤停等
急性酒精中毒分 为轻度、中度和 重度,根据症状 和体征进行分类
急性酒精中毒的分类
轻度中毒:意识 模糊,言语不清, 走路不稳
中度中毒:昏迷, 呼吸困难,血压 下降
重度中毒:呼吸 衰竭,心脏骤停, 死亡
慢性中毒:长期 饮酒导致身体器 官受损,如肝硬 化、胃炎等

酒精性肝病可 导致肝功能异 常,甚至肝衰

酒精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
酒精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影响心脏功能 酒精对血管壁的毒性作用:导致血管壁损伤,影响血管弹性和血流动力学 酒精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导致心律失常,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 酒精对血压的影响: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急性酒精中毒
汇报人:PPT
目录
01 02 03 04 05
添加目录项标题 急性酒精中毒的定义和分类 急性酒精中毒的病理生理机制 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酒精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急性酒精中毒的定义和分类
急性酒精中毒的定义
急性酒精中毒是 指短时间内大量 饮酒导致的中毒 现象
急性酒精中毒的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添加标题

急性酒精中毒-PPT课件

急性酒精中毒-PPT课件
➢ 对病人的观察表明,醉酒病人死亡过程是:鼾声呼吸-上呼吸道梗阻低氧血症-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酒精中毒抑制反射-加重低氧血症-心 脏缺氧心率减慢-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心跳停止。
酒精中毒导致低血糖,可加重昏迷。 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而死亡。 也有继发腔隙性脑梗塞和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的报道。 有的酒精中毒病人还可能出现高热、休克、颅内压增高等症状。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加重肝功损害,促发肝硬 化和肝癌。
➢ 甲状腺机能亢进:加重症状,诱发危象,诱发房 颤。
➢ 过敏:加重过敏。
❖ 一般而论,成人的乙醇中毒量为75~80毫 升/次,致死量为250~500毫升/次,幼儿 25毫升/次亦有可能致死。
-
11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分为三期):
(1) 兴奋期:当血酒精含量在200~990ml/L时,绝大多数人 在此期都自认没有醉 ,继续举杯 ,不知节制 ;有的则安然 入睡。
➢ 11mmol/L(50mg/dl)头痛、欣快、兴奋; ➢ 16mmol/L(75mg/dl)健谈、情绪不稳定、自负、有粗鲁行为
高致代谢性酸 中毒;3、糖 异生受阻致低
血糖
其他:1、3-5% 肾排出;2、引 起胰腺炎、心 肌损伤;3、低 血钾、、低血
镁、低血钙
脑:先兴奋
共济失调 昏睡 昏迷 呼吸循环中
枢抑制
-
9
❖ 啤酒含酒精3%~5%;黄酒含酒精 16%~20%;果酒含酒精16%~28%;葡萄 酒含酒精18%~23%;白酒含酒精 40%~65%;低度白酒也含酒精24%~38%。
出现震颤、焦虑不安、兴奋、失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大量出 汗、恶心、呕吐。2~5天内缓解自愈。
幻觉
癫痫大发作,

急性酒精中毒PPT课件

急性酒精中毒PPT课件

双硫仑反应

在使用某些药物后饮酒,或同时服用含乙醇的药 物、食物时,出现的临床表现为面色潮红、血管 波动性头痛、头晕、结膜充血、视物模糊、心悸、 幻觉、恶心、呕吐、乏力、腹痛、心率加快、血 压升高或降低、多汗、口干、气紧、呼吸困难、 抽搐、昏睡、大小便失禁、体克、心电图异常、 心肌梗死等症状称为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 样反应、双硫醒样反应。
急性毒害作用:
小剂量饮酒,出现兴奋作用,乙醇作用 于γ-氨基丁酸受体,干扰γ-氨基丁酸对脑 的抑制作用,产生兴奋症状。 大剂量饮酒,毒害小脑功能,引起共济 失调;作用于网状结构,引起昏睡和昏 迷; 极高浓度的乙醇抑制延髓呼吸和循环中 枢,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对营养代谢的作用
酒精主要影响维生素B1代谢,抑制维生素B1吸收 及在肝脏内的储存,导致维生素B1缺乏。 ①维生素B1缺乏→焦磷酸硫胺素减少→糖代谢障碍 →能量供应异常→神经组织功能和结构异常。 ②维生素B1缺乏→磷酸戊糖代谢障碍→磷脂类合成 减少→中枢和周围神经组织脱髓鞘和轴索变性 酒精是脂溶性物质,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和神经 细胞膜,作用于膜上某些酶类和受体,影响神经 细胞功能


啤酒3%-5% 黄酒12%-15% 葡萄酒10%-25% 低度白酒30%-40% 烈性酒(白酒、白兰地、威士忌)40%-60%
饮酒后,乙醇在消化道中被吸收入血,空
腹饮酒则吸收更快。
血中的乙醇由肝脏来解毒,全过程约需2~4
个小时。
成人的肝脏每小时约能分解10毫升乙醇,
大量饮酒,超过机体的解毒极限就会引起 中毒。 会饮酒与不会饮酒(即酒量大小)的人,中毒 量相差十分悬殊,中毒程度、症状也有很 大的个体差异。 一般而论,成人的乙醇中毒量为75~80毫升 /次,致死量为250~500毫升/次,幼儿25毫 升/次亦有可能致死。

(医学课件)急性酒精中毒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急性酒精中毒演示课件
急性酒精中毒演示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急性酒精中毒概述 • 急性酒精中毒的病因与诱因 • 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与护理 • 急性酒精中毒的康复与预后 • 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案例分析
01
急性酒精中毒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酒精,导致中枢神经系 统出现严重功能障碍。
03
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与评估
1 2
患者饮酒史
询问患者是否饮酒过量或长期酗酒。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有面色潮红、头晕头痛、恶心呕 吐、心率加快等症状。
3
体征检查
检查患者是否有低体温、出汗、肌肉痉挛等体 征表现。
鉴别诊断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醉酒与其他原因所致的意识障碍的鉴别
01
如药物中毒、癫痫、脑血管意外等,可借助病史和临床表现进
催吐
如患者意识清楚,可给予催吐,以减少胃内酒精的吸收。
特殊治疗与护理
01
洗胃
如患者饮酒量大或出现严重低血糖等症状,需及时洗胃,以清除胃内
酒精。
02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可加速酒精从体内排出,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03
使用拮抗剂
使用纳洛酮等拮抗剂可减轻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并发症的防治
1 2
预防吸入性肺炎
肝功能检查
可检测出患者是否有肝脏损伤和酒精性 肝病。
电解质检查
可检测出患者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有助 于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可排除其他疾病,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 断。
04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与护理
一般治疗与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呕吐、面色苍白、多汗、不能进食。 原因:过量饮酒;酒精代谢延迟;缺 乏分解酒精的酶;酒精对中枢神经系 统的毒害作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并发症
1 酒精中毒导致低血糖,可加重昏迷。 2 呕吐可导致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而 死亡。 3 酒精中毒有导致摔伤、颅脑损伤、继发腔隙性脑梗塞、 脑出血和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的可能。 4 有的酒精中毒病人还可能出现高热、低血压、休克、 颅内压增高等症状。 5 酒精中毒可诱发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 6 有报告指出酒精中毒深昏迷的病人有膀胱破裂的风险 7个别人甚至出现急性肾衰竭。
• 会饮酒与不会饮酒(即酒量大小)的人,中毒量相差十分悬 殊,中毒程度、症状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 一般而论,成人的乙醇中毒量为75~80毫升/次,致死量为 250~500毫升/次,幼儿25毫升/次亦有可能致死。
三、血液乙醇浓度与中毒程度
❖ 兴奋期:
➢11mmol/L(50mg/dl)头痛、欣快、兴奋; ➢16mmol/L(75mg/dl)健谈、情绪不稳定、自负、
急性酒精中毒
• 酒精中毒又称乙醇中毒, 可分为急性酒精中毒综合
征、戒酒引起的综合征、
慢性酒精中毒综合征和与
酒精中毒有关、发病机制 未明的疾病。
概述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系一次饮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精类 饮料,引起的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中毒性疾病(中枢神经 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状态)。严重者可累及呼吸和循环系统, 导至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数成人 纯酒精致死量为250-500ml
❖急性毒害作用:
➢小剂量饮酒,出现兴奋作用,乙醇作用于γ-氨基丁酸受 体,干扰γ-氨基丁酸对脑的抑制作用,产生兴奋症状。
➢大剂量饮酒,毒害小脑功能,引起共济失调;作用于网 状结构,引起昏睡和昏迷;
➢极高浓度的乙醇抑制延髓呼吸和循环中枢,引起呼吸循 环功能障碍。
• 对营养代谢的作用
• 酒精主要影响维生素B1代谢,抑制维生素B1吸收及在肝脏 内的储存,导致维生素B1缺乏。
➢对病人的观察表明,醉酒病人死亡 过程是:鼾声呼吸-上呼吸道梗阻低氧血症-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酒 精中毒抑制反射-加重低氧血症-心 脏缺氧心率减慢-窦性心动过缓、窦 性停搏、心跳停止。
❖醉酒醒后状态
➢头痛、头晕、恶心、乏力、震颤; ➢重者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低
血糖、肺炎、急性肌病。
➢倒醉 饮酒后第二天头痛、头晕、恶心、
①维生素B1缺乏→焦磷酸硫胺素减少→糖代谢障碍→能量供 应异常→神经组织功能和结构异常。
②维生素B1缺乏→磷酸戊糖代谢障碍→磷脂类合成减少→中 枢和周围神经组织脱髓鞘和轴索变性
• 酒精是脂溶性物质,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和神经细胞膜, 作用于膜上某些酶类和受体,影响神经细胞功能
2.对代谢的毒害作用
➢在肝脏代谢,增加肝脏负担,代谢产生 大量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NADH),导致 乳酸增高、酮体增高形成代谢性酸中毒; 糖异生受阻引起低血糖。
• 酒精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 • 直接毒性--中毒、成瘾、戒酒 • 间接影响--营养缺乏、其他与乙醇相关的疾病
概述
一 、吸收代谢:
饮入的酒精80%在小肠上段吸收,空腹时1.5小 时吸收95%、2.5小时吸收100%。约90%乙醇在 肝脏代谢。
乙醇__ 乙醇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 乙醛__ 醛脱氢酶
氧化
有粗鲁行为和攻击行为,或沉没、孤僻。
➢22mmol/L(100mg/dl)架车易发生车祸。
大多数人在此期都自认没有醉 ,继续举杯 , 不知节制 ;有的则安然入睡。
❖共济失调期:
➢33mmol/L(150mg/dl)肌 肉运动不协调、行动笨拙、 步态不稳、言语含糊不清、 眼球震颤、视力模糊、复 视、出现明显共济失调。
乙醇为脂溶性,能通过血脑屏障,作用脑内苯二氮卓-γ氨基丁酸 受体(BZ-GABA受体)减弱GABA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兴奋期),随着血 中乙醇浓度的增加,继之皮层下中枢和小脑活动受累(共济失调期), 逐步发展作用于网状结构,引起昏睡、昏迷、最后使延髓的血管运动 中枢和呼吸中枢受到抑制,严重的发生循环、呼吸衰竭。
出血;4呕吐
酒精中毒
肝:1代谢酒 精转化为乙酸 CO2+H2O;2 乳酸、酮体增
高致代谢性酸 中毒;3、糖 异生受阻致低
血糖
• 二、酒精在体内的 代谢
其他:1、3-5% 肾排出;2、引 起胰腺炎、心 肌损伤;3、低 血钾、、低血
镁、低血钙
脑:先兴奋
共济失调昏睡 昏迷 呼吸循环中
枢抑制
❖各种酒中乙醇含量:
❖毒性刺激作用
➢乙醇对黏膜和腺体有刺激作用,引起食道炎、 胃炎、胃出血、胰腺炎等;
➢对肝的毒性可造成肝细胞坏死、酒精性肝炎、 肝功能异常、脂肪肝,甚至肝癌等。
➢对心脏毒性作用造成酒精性心肌病。 ➢对生殖系统损害造成胎儿畸形、发育迟缓、智
力低下。
胃:1、约在30 分钟内排入肠; 2、约30%在胃 吸收;3、可以 导致胃黏膜损伤
氧化
三羧酸循环____ CO2+H2o
约2%酒精不经氧化而缓慢经肾、肺排出。
二、中毒机理:
1.对心血管的影响
乙醇(乙醛)诱导血管活性物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 素等)产生,促使血管扩张和渗出; 导致酒后脸红、心跳加快、 血压升高,甚至小血管扩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及体温下降。
二、中毒机理: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43mmol/L(200mg/dl)出 现恶心、呕吐和困倦。
❖昏迷期
➢54mmol/L(250mg/dl)昏 迷、昏睡、瞳孔散大、体 温降低;
➢87mmol/L(400mg/dl)陷入 深昏迷、心率快或慢、血 压下降、呼吸慢而不规则、 有呼吸道阻塞和鼾音。
❖死亡
➢一般人酒精致死量为5-8g/kg。血 中酒精浓度在 87mmol/L(400mg/dl)以上,出现 呼吸、循环麻痹而危及生命。
长期酗酒的危害
❖营养缺乏
➢酒是高热量而无营养成分的饮料,长期大量饮 酒时进食较少,同时对胃的刺激可造成胃炎和 胃蠕动减弱,食欲差,可造成明显的营养缺乏。
➢如果缺乏维生素B1,引起Wernicke-Korsakoff 综合征,周围神经麻痹;
➢叶酸缺乏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 ➢中枢营养减低,造成记忆力差等。
➢啤酒3%-5% ➢黄酒12%-15% ➢葡萄酒10%-25% ➢低度白酒30%-40% ➢烈性酒(白酒、白兰地、威士
忌)40%-60%
• 饮酒后,乙醇在消化道中被吸收入血,空腹饮酒 则吸收更快。
• 血中的乙醇由肝脏来解毒,全过程约需2~4个小时。
• 成人的肝脏每小时约能分解10毫升乙醇,大量饮酒,超过 机体的解毒极限就会引起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