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事件登记本及制度
医学检验科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医学检验科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处理制度Ⅰ目的为了加强医院医学检验科的质量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有效预防和处理不良事件,保障检验质量和安全。
Ⅱ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医学检验科的全体工作人员。
Ⅲ制度一、不良事件的定义和分类:指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足,违反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导致标本丢失,或检验结果不准确、延误,影响临床诊疗,或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不良事件分为一类和二类。
(一)一类差错1.因保管不善,造成遗失、损坏、变质或弄错重要的、难采集的标本(脑脊液、骨髓、精液或手术中采集的标本等),又无法重留或重新采集的。
2.漏做、错做特殊标本,错填、漏填检验结果,影响临床诊断治疗而又无法改正必须重做的。
3.无故拖延危重抢救患者检验结果报告时间,影响抢救治疗者。
4.因使用保管不妥而损坏仪器,影响检验工作正常进行的。
5.不严格按照规程标准配制试剂,或使用变质的试剂进行检验,造成检验结果差错的。
6.不按消毒隔离要求采集和处理标本,引起患者感染和环境污染的。
(二)二类差错1.丢失、损坏、变质或弄错一般标本,以致重新采集。
2.漏做、错做一般标本,错报、漏报检验结果,临床发现后予以纠正并未引起不良后果的。
3.交接班不清,标本没有及时处理,延误患者诊疗的。
二、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发生不良事件均须主动、及时、如实的登记报告,当事人发现不良事件,应自觉在第一时间向所在组室负责人汇报,组室负责人及时处理并向科室领导汇报并记录。
科领导根据情节轻重,向院部汇报并记录。
三、不良事件分析处理及纠正(一)发生事故按性质轻重及时讨论,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并呈报上级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对屡教不改或经批评教育,没有提高认识并推诿他人者,须提出处理意见,报请上级批准。
(三)为完善工作规范,主任应针对失误和差错提出意见,必要时修改补充各组的规范,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以利工作。
Ⅳ参考依据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修订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有关内容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560号)2.《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
不良事件登记本及制度
不良事件登记本及制度不良事件登记本及制度不良事件登记本是指用于记录和管理企业或组织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安全事故、环境事故、质量问题等)的专用文件或系统。
不良事件登记制度是一种规章制度,用于规范和指导不良事件的管理工作,以防止和减少企业或组织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
不良事件登记本的作用1.记录和分析不良事件:登记本可以记录不良事件的详细信息,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原因、影响等方面。
经过分析后可以找到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汇报和通报不良事件:企业或组织应将不良事件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并进行通报。
发生重大事故时,还需向社会公众作出说明,维护企业形象和信誉度。
3.监督和检查:不良事件登记本还可以用于监督和检查企业或组织的安全、环保和质量状况。
通过查看登记本可以发现企业或组织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及时纠正,提升企业或组织的管理水平。
4.作为证据:不良事件登记本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对于企业或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或掩盖事件的情况,登记本可以提供有力的证据。
不良事件登记制度的内容1.制度适用范围:规定不良事件登记制度的适用范围,以及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登记程序和要求:明确记录不良事件的程序和具体要求。
应包括登记时间、地点、人员、原因、影响等信息,并设有登记者、审核者和上报者。
3.事件分析和处理机制:制定事件分析和处理机制,包括事件分类、影响评价、责任追究等方面,确保不良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4.通报和公开制度:不同级别的事件应有不同的通报和公开制度,对于重大事件要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说明。
5.保密制度:对于敏感性很高的事件,应有保密制度,保护企业或组织的商业秘密。
6.监督检查制度: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于违反不良事件登记制度的人员和部门,应有相应的惩罚。
不良事件登记本及制度的实施企业或组织应建立不良事件登记本及制度,并组织实施,确保每一个事件都能得到妥善地记录和处理。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6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为了鼓励全院职工及时、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通过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我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医疗不良事件分类根据医疗不良事件造成后果的程度分为:潜在不良事件。
由于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而使其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在病人身上。
无伤害。
事件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
轻度伤害。
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
中度伤害: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
重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住院、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
极重度伤害。
造成病人永久功能障碍或永久残疾,甚至死亡。
三、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2、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遵循早发现早报告的原则,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如为一般医疗不良事件,科室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在一周内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医务科/护理部核实后,报分管院长。
严重不良事件(产生重度伤害及以上)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口头上报相关部门,事后在____小时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
3、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科室负责人、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认真填写“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并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2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医疗不良事件是指。
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不良事件可分为2类,一类是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医疗过程中未被阻止的差错或设备故障造成的伤害;另一类是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正确的医疗行为造成的不可预防的伤害。
麻醉不良事件包括。
喉镜引起的牙齿损伤脱落;误吸胃内容性肺炎;术后紧急再插管;外周神经损伤,中心静脉插管气胸;角膜擦伤;烧伤;错误输血,院内感染,做错手术,异物残留体内,穿刺大血肿等。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科室内发生了任何不该发生的事件均应毫无例外的报告,并填报在不良事件登记本上。
同时认真如实的上报上级医生,科主任积极指导善后处理,或请有关科室专家会诊,根据实际情况报告医务科,努力使不良事件得到良性转轨。
科主任每季度组织讨论,针对有倾向性、与病人安全及麻醉质量密切相关的事件在全科讨论,并根据文献及相关要求,讨论制定科室管理规范或专家意见,改变临床麻醉的管理流程措施:1.对及时报告,并及时妥善处理不良事件者,科室在事件后的处理及考核方面给予从轻处理。
2.对隐瞒、隐瞒不报造成不良影响者等,一旦发现,科室必要时提请院部在事件后的处理及考核方面给予从重考核和处罚。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2)一、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了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保障患者权益和医疗质量安全,我院特制定了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使每一起医疗不良事件都能得到妥善处理和及时纠正。
1. 报告的目的和范围(1)目的:及时汇总和掌握医疗不良事件的基本情况,评估医疗质量风险,推动事故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实施,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患者损失。
(2)范围:范围包括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差错、患者滞留等。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四篇)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特制定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具体如下。
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是指特殊的、意外发生的事件;与常规不相一致的护理和治疗。
二、各科室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由当事人或发现者及时登记发生的经过、原因、后果。
护士长经常检查,定期____讨论和总结。
三、发生不良事件时,要积极采取补救或抢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四、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研究之用。
五、不良事件报告:(一)发生不良事件时,责任者要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____小时内书面报告护理部(特殊情况可在____小时内报告);重大事故要立即电话报告护理部及科主任,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院长报告。
(二)范围:凡是不符合常规护理和治疗,预期结果以外所发生的非正常事件均应上报。
如:给药差错、压疮(院内)、跌倒、管道滑脱、输血、约束具使用问题、转运过程问题及其他的意外事件。
(三)不良事件报告人员须认真填写《吕梁市人民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应详实说明如下内容:1、不良事件涉及患者身份资料;2、不良事件发生时段;3、报告事件类型(给药差错、跌倒、压疮、管路滑脱、意外事件及其它);4、患者目前状态;5、原因分析;6、整改措施。
六、不良事件发生后,按性质、情节轻重分别____全科、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七、针对科室报告的不良事件,护理部每季____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成员进行讨论,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并跟踪检查改进意见的落实情况,落实情况列入科室年终考评内容。
八、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和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发现时,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九、免罚及奖励1、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责任人,根据给病人造成的后果,经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讨论减轻或免于处罚。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5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为达到____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及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院本部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院内感染个案报告需按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上报,不属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内容之列。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一)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等级划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____个等级。
i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ii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iii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及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iv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一)i级和ii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____《医疗事故条例》、____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以及我院《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执行。
(二)iii、iv级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二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一、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建立健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的,它是指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要在规定的流程下,及时准确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的制度。
二、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机制1. 确定负责人:医疗机构应明确医疗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工作的统筹和管理。
2. 报告要求: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责任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医院质量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受影响的患者数量,责任医务人员调查和处理情况等。
3. 报告流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建立严格的报告流程,确保医疗不良事件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流程应包括:事件发生→责任医务人员/相关工作人员报告→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初步调查→质量管理部门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审核→事件处理→复查。
4. 报告保密:医疗机构应保护报告人的隐私,保证其不受任何形式的打压和威胁,避免有关当事人的不实信息泄露出去。
5. 报告奖励:医疗机构可根据报告情况,给予报告人适当的奖励,以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报告医疗不良事件,并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效果。
三、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范本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是记录医疗不良事件相关信息的工具,它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的范本: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事件编号:填表日期:事件基本信息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件发生原因:患者信息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患者年龄:患者性别:患者联系方式:事件描述事件描述:(请简要描述事件的经过)责任医生基本信息医生编号:医生姓名:医生职称/职务:医生联系方式:事件处理事件处理情况:处理日期:处理结果:事件审核审核人:审核日期:审核结果:备注:以上是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三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一、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了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应当被建立并严格执行。
该制度明确了医务人员对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责任和程序,并提供报告的模板和登记表。
1. 适用范围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诊所、专科医院等各类医疗机构。
2. 报告要求医务人员在发现或知悉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向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或相关部门报告。
医疗机构负责人或相关部门应及时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报告给医务委员会、卫生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
3. 报告程序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程序如下:(1) 医务人员发现或知悉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或相关部门报告。
(2) 医疗机构负责人或相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3) 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不良事件调查组或工作组,负责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4) 调查组或工作组应对医疗不良事件进行全面调查,确定事件的原因和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5) 调查组或工作组应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报告给医务委员会、卫生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
(6) 医务委员会、卫生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对报告和处理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估,并提出整改意见。
(7) 医疗机构应根据整改意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给医务委员会、卫生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
4. 报告模板及登记表为了规范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流程和内容,医疗机构可以设计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模板,包括以下内容:(1) 事件描述:对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详细描述。
(2) 影响范围:说明不良事件对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影响范围。
(3) 事件原因:对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4) 责任认定:对不良事件中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认定。
(5) 处理措施:对不良事件的处理措施进行详细说明。
(6) 整改措施:对不良事件的整改措施进行规划和安排。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背景介绍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或技术操作过程中,未达到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规定的医疗质量要求,导致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功能的丧失或不良后果。
由于医疗事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报告制度,并强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据制度进行报告。
报告制度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发现或知悉医疗不良事件后,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和时间限制,向有关方面提供报告信息的制度。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核心是“及时报告、全面报告、真实报告”。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包括报告流程、报告内容、报告对象、报告时间和报告方式等方面。
医务人员在执行工作时,一旦发现或知悉医疗不良事件,应在最短时间内将其报告给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则负责向相关部门汇报并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
登记表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简称“登记表”),是用来记录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表格,是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登记表中应包括以下内容:1.医疗机构和科室名称2.联系人及联系电话3.受害患者(或家属)基本信息4.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等详细情况5.报告该事件的医务人员基本信息6.事件的分类和等级登记表中的信息要求真实、准确、全面,能够真实反映医疗不良事件的情况,并便于进行调查和分析。
医疗机构应当保证登记表的使用和储存安全,维护登记表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总结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责任意识的加强,改善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意识和能力,做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健康。
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样本
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护理部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报告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健全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报告制度, 提高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信息报告的质量和效率, 指导病区妥善处臵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 推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切实保障护理安全,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指在护理工作中, 不在计划内、未预计到或一般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第三条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包括给药错误、识别患者错误、院内压疮、跌倒、坠床、管道脱落/拔出、误吸/窒息、药物外渗、烫伤/烧伤、运输途中发生病情变化、走失、自杀、猝死、咽入异物、意外伤害、咬破体温计、火灾、蓄意破坏、医疗器械故障等。
第四条根据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对患者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 分为七级。
0级: 接近失误, 即错误虽发生了, 但在到达病人之前被发现并得到纠正。
1级: 错误已发生在病人身上, 但未造成不良伤害。
2级: 轻微伤害, 生命体征无改变, 需进行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3级: 中度伤害, 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 需进一步观察及特殊处理。
4级: 重度伤害, 生命体征明显改变, 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5级: 永久性伤害。
6级: 死亡。
第二章报告处理程序第一条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实行电子邮箱、短信、电话、纸质表格等多种途径上报。
护理部面向全院公开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上报的方式和方法。
病区护士长为护理安全( 不良) 事件上报的主要责任人, 同时鼓励其它人员经过上述途径署名或匿名直报。
第二条上报原则1.逢疑必报: 只要护理人员不能排除事件的发生和护理行为无关时, 就必须上报。
2.濒临事件上报: 有些事件虽然当时并未造成伤害, 但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 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的时候, 可能会造成患者伤害, 也需要上报。
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
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一、目的和意义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是一种用于记录和管理不良事件的工具。
不良事件是指生产、服务、管理等过程中产生的不符合要求或者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情况。
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的目的是及时记录、反馈和分析不良事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和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避免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
二、使用范围和要求1.信息真实准确。
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上的信息应真实、准确、完整。
不良事件的具体情况、时间、地点、责任人等都应详细记录。
2.及时反馈。
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应及时反馈和记录不良事件。
一旦产生不良事件,责任人应立即填写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并上报给相关部门或领导。
3.多方通报。
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上的信息应向相关部门、领导和责任人等多方进行通报。
确保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不良事件的情况。
4.分析总结。
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应进行定期分析总结。
对不良事件的原因、分布、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以便找出规律性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的格式和内容1.不良事件的基本信息: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责任人等基本信息。
2.不良事件的具体描述:对不良事件的发生经过、影响等进行详细描述。
3.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对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
4.不良事件的处理措施和结果:对不良事件的处理措施进行记录,并记录处理的结果。
5.不良事件的改进建议:对不良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四、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的管理和使用1.责任人的建立。
每个部门、单位或项目都应指定一位责任人负责不良事件的管理和使用。
责任人应进行专门培训,掌握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的使用方法和管理要求。
2.上级的监督。
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应对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的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不良事件的及时登记和反馈。
3.定期评估。
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的管理和使用应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发现问题和不足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保证不良事件的正确记录和分析。
不良事件登记本及制度
不良事件登记本及制度1.不良事件的描述:记录不良事件的基本信息,包括发生时间、地点、责任人、影响范围等。
2.不良事件的分类:将不良事件按照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统计和分析。
3.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对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不良事件的处理过程:记录不良事件处理的全过程,包括采取何种措施解决问题、经过多少时间解决、是否出现再次发生等。
5.不良事件的处置结果:记录不良事件的处置结果,包括是否已进行纠正措施、纠正效果如何等。
1.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明确谁负责记录不良事件、谁负责进行分析、谁负责采取纠正措施等,确保各方的责任分工明确。
2.设置不良事件的报告渠道:建立不良事件的报告渠道,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及时报告不良事件,并确保报告者的信息安全和匿名性。
3.定期召开不良事件汇报会议:定期召开不良事件汇报会议,对最近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汇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和采取改进措施。
4.建立纠正措施的跟踪机制:建立纠正措施的跟踪机制,确保纠正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并及时记录纠正措施的效果。
5.进行不良事件数据统计和分析:对登记本中的不良事件进行定期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为组织的改进提供支持和依据。
6.加强员工培训和宣传教育: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7.定期审查和改进制度:定期审查登记本及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制度,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总之,不良事件登记本及制度是一种管理工具和规定,旨在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事件,确保组织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建立和完善这种制度,可以提高不良事件的管理效率,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为组织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
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一、背景介绍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Adverse Event Reporting Form)是用于记录和汇总发生在某一特定领域(如医疗、药品、食品等)的不良事件的一种文件。
不良事件指的是与该领域中的产品或服务相关的、对患者或使用者造成或可能造成伤害的任何不良反应、事故或疑似问题。
二、登记本的重要性1. 提供准确信息:登记本是收集和记录不良事件的重要工具,能够准确收集到各种事件的详细信息,包括事件的性质、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等相关资料,为后续的分析和调查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2. 保证追溯性:登记本的使用可以确保不良事件具有追溯性,即可以追踪到事件的发生、处理以及后续的改进措施。
通过分析登记本的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改进质量管理:登记本反映了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有助于组织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利用登记本的记录,实施改进措施,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水平。
4. 法规合规要求:在许多领域,如医疗、药品等,登记本的填写是法规要求的一部分。
遵守法规要求,确保及时、准确地报告不良事件,是保证领域安全和可靠的重要步骤。
三、登记本的内容1. 事件描述:详细描述不良事件的性质、发生的过程和影响,包括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名称、型号、规格等信息。
2. 事件时间和地点: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有助于确定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环境。
3. 受影响人员信息:包括患者或使用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以便与其进一步沟通和获取更多信息。
4. 报告人信息:记录报告不良事件的人员的姓名、单位、联系方式,以便后续的跟进和处理。
5. 相关文件附件:如有相关的照片、视频、报告等,可以附在登记本上,便于后续的调查和验证。
四、登记本的使用流程1. 填写登记本:发生不良事件后,相关人员应及时填写登记本,尽量详细、准确地描述事件,并提供事件相关的资料。
2. 提交报告:填写完登记本后,将其提交给负责处理不良事件的部门或个人,确保及时上报。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2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本一、引言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活动中造成患者健康损害或潜在风险的事件。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保障患者的安全,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我们建立了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本文将介绍该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应的登记表范本。
二、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制度目的该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面、及时、规范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渠道,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分析,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2.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和其他相关人员。
3.报告的内容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事件的基本信息,包括发生地点、报告人、报告时间等。
-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
- 事件的具体经过和描述。
- 事件的影响和损害程度。
- 可能存在的原因和根源分析。
- 后续处理和改进措施。
4.报告的流程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流程包括以下步骤:a) 发现事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并上报事件的初步信息。
b) 收集信息:相关部门应及时展开调查,收集事件的详细信息,包括尽可能多的事实细节和相关证据。
c) 分析和评估: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确定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d) 提出改进措施: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分析结果,及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跟踪执行情况。
e) 报告总结:医院应定期汇总和分析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情况,形成总结报告,并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
五、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范本下面是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的范本: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事件基本信息:报告人姓名:报告时间:事件发生地点:患者信息:患者姓名:患者年龄:患者性别:事件描述:请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包括时间、地点、人员等相关信息。
事件影响和损害程度:请描述事件对患者的影响和损害程度,如健康损害、经济损失等。
原因和根源分析:请对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根源原因。
后续处理和改进措施:请说明事件发生后的处理和改进措施,并列出具体措施。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3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公司名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内不良事件的处理程序,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司的正常运作,制定本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发生的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等相关事宜。
第三条不良事件是指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形象或者其他方面造成重大影响的任何不利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安全事故、质量问题、投诉、纠纷等。
第四条公司员工应当依照本制度的要求,准确、及时地进行不良事件的报告,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解决。
第二章不良事件的报告程序第五条员工在发现或接到有关不良事件的线索后,应尽快向其直接上级报告。
第六条作为上级的员工收到下属的不良事件报告后,应当及时转交给相应的部门负责人或者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第七条相应的部门负责人或者风险管理部门在接到不良事件报告后,应当立即开展调查,并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处理。
第三章不良事件的处理程序第八条调查部门应当对不良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处理方案。
第九条处理方案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事件的事实和原因分析;2. 相关责任人及其责任的认定;3. 纠正措施和整改要求;4. 相关的协调和处理流程。
第十条相应的部门负责人或者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将处理方案呈报给公司高层核准并执行。
第十一条处理方案执行完毕后,相关部门负责人或者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及时向公司高层报告。
第四章保密和保护措施第十二条对于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处理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和相关材料,应当严格保密,避免泄露。
第十三条对于主动报告并积极配合调查处理的员工,公司将给予必要的奖励和保护,并保障其个人权益。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即是【公司名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范本,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2)一、填空题。
每题____分,共____分。
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1】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护理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健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提高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信息报告的质量和效率,指导病区妥善处臵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推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切实保障护理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内、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第三条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包括给药错误、识别患者错误、院内压疮、跌倒、坠床、管道脱落/拔出、误吸/窒息、药物外渗、烫伤/烧伤、运输途中发生病情变化、走失、自杀、猝死、咽入异物、意外伤害、咬破体温计、火灾、蓄意破坏、医疗器械故障等。
第四条根据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分为七级。
0级:接近失误,即错误虽发生了,但在到达病人之前被发现并得到纠正。
1级:错误已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未造成不良伤害。
2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3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观察及特殊处理。
4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5级:永久性伤害。
6级:死亡。
第二章报告处理程序第一条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实行电子邮箱、短信、电话、纸质表格等多种途径上报。
护理部面向全院公开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的方式和方法。
病区护士长为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的主要责任人,同时鼓励其他人员通过上述途径署名或匿名直报。
第二条上报原则1.逢疑必报:只要护理人员不能排除事件的发生和护理行为无关时,就必须上报。
2.濒临事件上报:有些事件虽然当时并未造成伤害,但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患者伤害,也需要上报。
第三条上报和核对时限及程序0-1级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病区护士长须在3个工作日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上报至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组,经管理组护士长核实后,每月25日之前上报护理部。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模板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医疗、护理、医技、药事、后勤保障人员。
凡发生或发现有关患者的不良事件,以及任何对患者安全有危害的潜在事件,均有责任上报。
第三条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遵循及时、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设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由医务科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及分类第五条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造成医疗差错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第六条根据医疗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划分为以下几类:(一)医疗信息传递错误事件:医师、护理、医技判定意见错误、医嘱错误(口头及书面)、其他传递方式错误。
(二)治疗错误事件:患者、部位、器材、剂量等选择错误及不认真查对事件。
(三)方法技术错误事件:遗忘、未治疗、延期、时间或程序错误、不必要的治疗。
(四)药物不良事件:药物过敏、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误用。
(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医疗器械故障、医疗器械误用、医疗器械维护不当。
(六)医院感染事件:院内感染、交叉感染、疑似医院感染。
(七)意外事件: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
第三章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程序第七条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医务科报告。
第八条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和核实,并根据事件性质和等级,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九条医务科应定期对医疗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并将分析结果和改进措施反馈给各科室。
第四章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登记表第十条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登记表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基本信息:报告人姓名、科室、职务、联系方式。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5篇)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1.护理不良事件分为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在院跌倒、护理并发症护理投诉及其他意外或突发事件。
2.护理部及各科室具备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并不断修改完善。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班护士要立即向护士长和当班医生汇报,本着病人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尽量避免或减轻对病人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4.护士长要逐级上报不良事件的原因、经过、后果,并按规定填写对应的登记表.情节严重的差错、投诉或病人自杀等突发事件半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其他不良事件_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处理意见,尽量降低对病人的损害.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必要时封存,以备鉴定。
6.护理部制定护理投诉和纠纷的接待流程,热情接待、认真调查、尊重事实、耐心沟通、端正处理态度,____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重大护理投诉,上报医院备案、讨论。
7.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病区和科室要组织护士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8.执行非惩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并鼓励积极上报未造成不良后果但存在安全隐患的事件以及有效杜绝差错的事例.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已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9.各科室和护理部如实登记各类护理不良事件。
10.医院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和护理技术管理委员会,对上述事件每月汇总进行讨论,从制度合理性、制度执行、环节管理、工作流程、职业道德、主观态度等方面综合分析,根据事件的情节及对病人的影响,确定性质,提出奖惩意见和改进措施,在全院护士长会上传达,共享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2)是指医疗机构或护理部门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程序,用于报告和管理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
其目的是及时发现护理质量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
登记本
注:2-3页正反面。
4页30页。
100本
科室 _______
年度 _______
定陶县人民医院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具体如下: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
本制度所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别
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7类:
1、病房诊治问题: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院内感染等。
2、不良治疗:包括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等。
3、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4、辅助诊查问题: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等。
5、手术相关问题:如手术患者、部位和术式选择错误、患者术中死亡、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住院期间同一手术的再次手术、麻醉相关事件等。
6、医患沟通: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为冲突等。
7、其他非上列导致医疗不良后果的事件。
三、接收报告部门
1、医疗不良事件尚未发生纠纷的上报医务科,已有纠纷苗头的上报医患办。
2、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3、感染相关不良事件上报院感办。
4、药品不良事件上报药剂科。
5、器械不良事件上报设备科。
6、设施不良事件上报总务科。
7、服务及行风不良事件上报政工科。
&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保卫科。
四、报告形式
(一)书面报告。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按护理部规定执行。
(二)紧急电话报告,仅限于在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如意外坠楼、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意外死亡等)紧急情况使用。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处理流程
1、当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填写书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记录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内容,一般不良事件要求24〜48h内报告,重大事件、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时口头或电话上报告职能科,由其核实结果后再上报分管院领导。
2、职能科室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制定对策及整改措施,督促相关科室限期整改,及时消除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尽量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3、涉及药物不良反应、院内感染、输血反应的实行双重填报。
4、以上处理结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最后统一报医患办备案。
六、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视情节轻重可减轻或免于处罚。
对阻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报告者按医院奖励办法执行。
2、隐瞒不报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50- 2000元的处罚;由此引发纠纷或事故的另按本院医疗纠纷处置办法处罚
3、医患关系办每季度对收集到的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分析,公示处理结果及有关的好建议,跟踪处理、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4、每年由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不良事件报告中的突出个人和集体提出奖励建议并报请院务会通过。
定陶县人民医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