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澄明与人类的解放——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之比较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思想的相似性比较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思想的相似性比较

马克思 哲学 与海 德格尔哲 学都 是具 有广 泛而 深刻 影 响的重要 思 想 。马克 思主义 的世 界历 史性 意义 是
人所共知的, 而海德格尔也被称作二十世纪最具原创性的两位哲学家之一( 另一位是维特根斯坦) 其深 ,
邃 的哲 思对法 国存 在 主义 、 方马 克思 主 义 ( 重要 代 表 人 物之 一 马 尔库 塞 是 海德 格 尔 的 学生 )解 释学 西 其 、
了海德格尔所运用的方法是现象学的方法。这两方面是结合在一起 的, 生活是人源始性 的存在状态 , 它敞 现 着最超 越 的“ 在 ” Si) 存 ( e 本身 (e ) 同时又 只有通 过 现象学 的方法 才 能真 正 “ n Si ; n 回到 事情 本身 ” 去把 握 生活, 并领会、 解释存在本身的意义。因此关于此在的存在论就是最终能使人们通达存在本身意义 的“ 基 础存在论” 。 海德格尔通过基础存在论的研究表明, 此在 的生存结构是“ 在世界 中存在” 这种存在 的整体现象与 , 意义 即“ 心” Sre 。这 是对传 统哲 学 的突破 , 马克思 的有 关思 想有 着深 刻 的相似性 。下 面我 们 就将 操 (og) 与 对二者的相似性进行一些比较 , 我们试图指出: 它们同样作为现代哲学 , 在理论前提上具有深刻 的相似性 , 这表现在: 它们都强调世界本身存在 的优先性 ; 它们都将世界的存在与人 的实践活动紧密联 系起来 ; 它们 都指出人在世界之 中是与他人共同存在的 ; 它们都认 为世界与人的存在是一种历史性 的过程。
的认识 态度里 ; 另一 方 面 , 现代 现象 学 的创 立者 胡塞 尔提 出“ 回到事 情本 身 ” 的原则 , “ 象学 还 原 ” 用 现 彻底 悬 置掉 了实证 主义 的心理 主 义 等态 度 , 而要 求 通 过 纯 粹 的 “ 述 ” 描 以构 造 出逻 辑 、 学 等先 验 的存 在 物 。 数 海德格 尔吸 收 了这 两方 面成果 , 他说 :在 我求 索 的途 中 , …克 尔 凯郭 尔 提供 了动力 , 胡 塞尔 则 给 了我 “ … 而 眼睛 ”1 l 蹦)前一句 话表 明了海 德 格尔所 关注 的 问题是 作 为 真 正 的实 际 性经 验 的 “ 活 ” 后 一 句话 表 明 , 生 ,

“此在”与“现实的个人”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一个比较研究

“此在”与“现实的个人”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一个比较研究

‚此在‛与‚现实的个人‛——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一个比较研究在海德格尔看来,思想只有走出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论桎梏,才能真正地达到澄明之境。

而马克思与尼采正是西方形而上学的终结者。

可以说,海德格尔是深谙马克思哲学的。

如果比较性地阅读《存在与时间》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透过海德格尔哲学中富于特色的语言表述,我们可以发现,在海德格尔哲学运思中,其理论的内在结构,竟有许多与马克思哲学的相似之处。

正是由于这一点,在国外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才有把马克思哲学海德格尔化的理论倾向(如日本哲学家广松涉);而在国内,不仅在哲学史研究中,海德格尔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且在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中,也有一些学者试图用海德格尔的思想来阐释马克思哲学,其文本依据主要就是《存在与时间》与《形态》,而‚此在‛与‚现实的个人‛分别是这两个文本中的重要概念。

因此,比较这两个概念,进而分析这两个文本,深入剖析两者哲学的内在异同性,对于研究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哲学,澄清哲学研究中的思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正是立足于此,作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一海德格尔认为,在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探索中,存在的意义被当作一个不言自明的理论前提,究竟什么是存在的意义,却并未得到真正的思考。

海德格尔哲学的主题就是要追问存在的意义,使这一被遮蔽的境域开启出来,达到澄明之境。

而对存在意义问题的追问是由‚此在‛实现的,因此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便成为追问存在意义问题的前提。

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展开了对‚此在‛的分析,就像康德认为,对认识可能性的分析是达到哲学形而上学的前提性条件一样,海德格尔也认为,对‚此在‛的分析,才能为追问存在意义问题,清理出一条可能的道路。

尽管海德格尔的‚此在‛也是在谈论人,但与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海德格尔强调的是人的‚在此‛,即人并不是孤零零地存在在那里,成为对象性的存在,而是人寓于世界之中,人正是在寓于世界中生活的同时,领悟着存在的意义,正是在这种前理论性的整体领悟中,使人同其生活的世界同时绽现出来。

海德格尔日常生活观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之辩析

海德格尔日常生活观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之辩析
江南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第 9 卷第 2 期 ( ) 2 0 1 0年4月 犑 狅 狌 狉 狀 犪 犾 狅 犳犑 犻 犪 狀 狀 犪 狀犝 狀 犻 狏 犲 狉 狊 犻 狋 犎 狌 犿 犪 狀 犻 狋 犻 犲 狊牔 犛 狅 犮 犻 犪 犾 犛 犮 犻 犲 狀 犮 犲 狊 犵 狔
A r 0 1 0 2 p.
V o l . 9 N o . 2
海德格尔日常生活观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之辩析
— — — 基于生存论视角
王素萍
( 山西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 太原 0 ) 3 0 0 0 6
[ 摘 要 ]从生存论哲学视角来看 , 日常生活世界本质上是一个主体间 共 享 的 交 往 世 界 , 海德格尔的日常生活理论 与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 但二者在指向上存在着差异 。 海德格尔的日常生 活 理 论 是 一 种 抽 象 的 生 缺乏历史的维度 , 尤其对日常交往更为丰富和 重 要 的 生 存 和 历 史 内 涵 没 有 展 开 。 而 马 克 思 的 交 往 实 践 存论批判 , 观立足于全人类 , 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 , 实现了人与自然 、 人与人 、 人与世界的对话 , 并指出 人 的 本 质 是 其 在 交 往 实 践中日益拓展的动态交往关系的总和 。 [ 关键词 ]日常生活观 ;交往实践观 ;生存论 [ 中图分类号 ] B0 2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 ) 1 6 7 1 6 9 7 3 2 0 1 0 0 2 0 0 1 0 0 5
犚 犲 狊 犲 犪 狉 犮 犺狅 狀狋 犺 犲犎 犲 犻 犱 犲 犲 狉 ' 狊犇 犪 犻 犾 犻 犳 犲犗 狌 狋 犾 狅 狅 犽犪 狀 犱 犵 犵 狔犔 犕 犪 狉 狓 犻 狊 狋犆 狅 犿犿 狌 狀 犻 犮 犪 狋 犻 狅 狀犘 狉 犪 犮 狋 犻 犮 犲犗 狌 狋 犾 狅 狅 犽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异化思想批判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异化思想批判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异化思想批判杨昌尧内容提要:海德格尔和马克思的哲学体系迥异:一个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是存在主义大师;但是异化思想是理解他们的共同钥匙。

不过,他们关于异化的含义、根源和超越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异,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也各不相同。

关键词:异化;本真存在与非本真存在;异化劳动;先行到死中去;共产主义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善于思辨的民族,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哲学家群星璀璨。

这里,既闪烁着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尼采、哈贝马斯等光彩夺目的明星,更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等千年伟人。

海德格尔是德国近现代哲学的大家,“海德格尔事件”让他和他的思想倍受关注。

异化思想是德国哲学思辨的重要范畴,马克思、海法格尔等哲学大师都对异化思想有过深入的思考,他们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对人生探索这一新鲜而又古老的话题提供了智慧的火花、启示和教训。

本文试图对他们的异化思想作一个比较把握,以借鉴于现实。

一、异化的含义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异化都是指人对理想状态的偏出,都具有异化的两个基本含义:不同于本身与被支配。

但是他们的着眼点毕竟不同。

可以说,一个是内在异化(海德格尔,非本真状态);一个是外在异化(马克思,劳动异化)。

海德格尔的异化指的是人不同于本真存在的非本真存在。

“此在”是海德格尔的基础概念,也就是指人这个独特的存在者(先于主客心物之分的,没有规定性的原始状态下的人的存在)。

对“此在”人们只能有原始和混乱的意识。

“此在”的基本存在结构是“在世”,即他的存在不是孤零零的,而是“在世界之中存在”,也就是“此在”存在的敞开状态。

“‘在世’这个名称中的‘世’绝不意味着尘世的存在者以别于天国的存在者,也不意味着世俗的东西以别于‘天国的东西’。

‘世’在‘在世’这个规定中的意思根本不是一个存在者。

也不是一个存在者的范围,而是存在的敞开状态。

”(1)海德格尔称“此在”的存在为生存。

“此在”的存在具有时间性,它是一个由三个环节构成的统一整体:一是能在,指先行于自身的存在,不断在超越、筹划自身────────────────────────────────────作者简介:杨昌尧(1978—),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硕士的存在,或者说存在的可能性;二是已经在世界之中(被抛)的存在;三是沉沦于世的存在,依附于世界内的存在者的存在,指人的日常存在。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之比较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之比较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之比较在众多的技术批判理论中,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就技术、机器对人的奴役状态及其出路作了极富创见性的揭示。

继马克思之后,海德格尔以其独特视角,对现代技术也作出了倍受关注、影响深远的批判。

在那个人类技术活动还未极度发展和地球生存问题尚未完全暴露的时代,他们的批判无疑都具有超前性,但他们在关于技术的许多根本性问题的认识上却是大异其趣的,因此,对他们的技术批判思想作一比较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技术时代及其对人的奴役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不管是马克思还是海德格尔,他们对于其生活的时代的技术特征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批判力。

马克思明确地把18世纪末以来机器出现的时代称之为“机器大工业时代”,以区别于“手工业时代”。

机器大工业的特征就是机器生产机器。

它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够较大规模地使用技术,使用机器制造机器时候的产物。

虽然大工业使用的机器最初是由手工制造业生产的,但只有用机器制造机器才是真正的大工业。

因此,它必须有适当的技术基础作为立足点。

手工业时代的生产工具是简单的工具,合成的工具,是仅仅由人作为动力,即由人推动合成的工具,由自然力推动这些工具,而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机器则是由技术发明的发动机、传动机和工作机构成。

不仅如此,在机器生产中,工场手工业中按照工具的不同来分工的主观性分工原则消失了,“在这里,整个过程是客观地按其本身的性质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每个局部过程如何完成和各个局部过程如何结合的问题,由力学、化学等等在技术上的应用来解决。

”[1]显而易见,机器大工业的基础是“直接的技术基础,”因此,机器大工业时代本质上就是一个技术时代。

海德格尔比马克思更进一步,他明确认为技术的统治是大工业时代的根本现象,他把他的时代称之为“技术的时代”,并认为不是机器产生出技术时代,而是技术产生出机器时代。

他在《什么叫思想》中写道:“生产动力的那种机器归属何在?现代技术并不立足于电动机、涡轮机及类似的机器被开动,而是这类东西只有在下述情况中才能被制造,即现代技术的本质已经达到了统治。

海德格尔“此在”的范畴意指及其理论向度——与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比较研究

海德格尔“此在”的范畴意指及其理论向度——与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比较研究
有 马克 思 所 阐述 的人 的社 会 历 史 规定 性 , 如 “ 具 ” 比 用 、
“ 周围世界” 等等 , 却不具有系统的价值规定性。此在 ” “ 对 人的“ 情绪” 状态规定非常明显 , 但对人的能力、 需求并没
收 稿 日期 :0 9 0 — 3 2 0 — 6 1
作者简介 : 黄建平 (9 3 )男 , 1 8一 , 广东河源人 ,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助教 , 士研究生 , 硕 研究方 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
20 年 第 7 09 期 ( 总第 10 ) 8期
世 纪桥
No7 2 0 . ,0 9
S ii a h j Qi o
( eea N .8) G nrl o10
海德格 尔“ 此在 " 的范 畴意指及其理论 向度
与马克思 “ 现实 的个人 ” 思想 的比较研究
黄建平
态》 一书中对“ 现实的个人” 的分析具有相似性。对马克 思“ 现实 的个 人 ” 涵义 我们可 以作 出 以下 概括 :. 1 特定历 史 中的人 。这种 “ 个人” 不是人的理想 , 而是 以历史为前提 的“ 有生命 的” , 人 既非抽 象 的概念 化 的人 , 非单 纯 的生 也 物机体 , 而是处 于一定 的实践 ( 动 ) 化过程 的 “ 活 演 个
于 世界 之 中 , 在周 围世 界 中现 实 生存 。这也 是 “ 在 ” 人 此
范畴的第二意指。此在” “ 是如何 同其生活的世界 同时绽 现 呢? 此在” 思执着 ” 周围世界” “ “ “ “ 、 操持着” 上 手事 “ 物 ”表现 出“ ” “ 等当下 “ 、 烦 、 畏” 情绪” 。海德格尔认 为, “ 此在” 正是通过用具 和烦忙活动 , 自身 同世界作为因 让 缘整体性绽现 出来。因此 , 海德格尔对 “ 此在” 的分析是

论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在历史性问题上的差异

论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在历史性问题上的差异

论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在历史性问题上的差异黄其洪[1] 蒋志红(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以海解马”的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是以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在历史性问题上的可对话性为前提,但是不能将二者同质化,因为海德格尔的历史性是一种个体的、形式的和领会的历史性,马克思的历史性是一种群体的、实质的和实践的历史性,二者有着根本的不同。

关键词:海德格尔马克思历史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海德格尔哲学在中国的流行,海德格尔哲学对马克思研究者的影响与日俱增,“以海解马”已经成为当下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范式。

历史性问题是可以进行以海解马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一个成问题的前提。

以往人们更多的看到了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性问题的同质性,对二者在这方面的差异鲜有深入的分析。

本文力图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以警示人们在以海解马之前应对自身的合理性保持批判性的反思。

一、个体的历史性与群体的历史性尽管海德格尔由于对此在与他人共在这种此在的在世结构的发现而看到了此在的命运与共同体或群体的天命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得海德格尔所发现的历史性包含了某种群体性的内容(比如此在所处的被抛的因缘关联中与社会性的他人的关联和与历史性的积淀物之间的关联),但是由于海德格尔始终以个体性的此在为思考的中心点,只是将群体性的天命作为个体性的命运的一种组建要素,因此在海德格尔那里,历史的群体性只是作为个体的历史性绽出的一个内在环节,它本质上还是属于个体的历史性。

这一点我们从海德格尔对历史性这一概念的引入过程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是在揭示了“时间性作为本真能在的绽出性到时”和“操心作为本真整体能在的存在论结构”这两大内容之后,由“时间性与日常性”这一中介因素过渡到对“时间性与历史性”问题的考察的,从这种内容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德格尔是将历史性作为时间性的一个维度来展开论述的。

海德格尔所说的历史性是指时间性的绽出统一中的过去这一维度对未来和现在的构成作用,而且海德格尔明确地说“对此在的历史性的阐释归根到底表明只不过是对时间性的更具体的研究”【1】(P433)。

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海德格尔、卢卡奇和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比较研究

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海德格尔、卢卡奇和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比较研究

【摘要题】本文围绕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概念各自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对海德格尔、卢卡奇和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海德格尔之失在于不重视“社会存在”的概念,没有沿着“共在”的思路作纵深的思考,也没有把先天的“基础本体论”与后天的经验世界准确地贯通起来;卢卡奇之失在于把自然本体论理解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础,从而磨平了马克思哲学与旧唯物主义之间的根本差异。

古代本体论的一般特征是从自然存在出发去解释存在和社会存在,当代本体论的一般特征则是从社会存在出发去解释存在和自然存在;马克思哲学实质上是社会存在本体论,确切地说,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关键词】存在/自然存在/社会存在/本体论【正文】在当代哲学研究特别是本体论(注:在当今中国哲学界,一个十分流行的做法是把Ontologie这个德语单词译为“存在论”,而不译为“本体论”。

这从Ontologie这个词的词源和它所意指的内容来看,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这些道理能否成为“存在论”这一译法的充分理由呢?我觉得还是可以斟酌的。

况且,“存在论”和“存在”这两个词有时也会凑在一起,造成翻译上的困难。

如卢卡奇的著作Zur Ontologie des Gesellschaftlichen Seins,我们通常译为《社会存在本体论》,但如果把其中的Ontologie译为“存在论”,那么这本书的名字就成了《社会存在存在论》了。

港台的学者则倾向于把Ontologie译为“存有论”,但这种译法也会引起误解,因为在“存有论”的译法中,既有“存在”(Sein)的含义在内,又有“有”(Haben)的含义在内,而Haben 和Sein这两个词在德语中的含义是有重大区别的。

比如,德国学者弗洛姆的一部著作的名称是Haben order Sein,人们把它译为《占有还是存在》。

这本书是专门讨论“占有”和“存在”之间的差异的。

所以,我们在这里仍然把Ontologie译为“本体论”。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种对比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种对比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种对比(一)海德格尔在其著名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载《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中,提出了一个既是美学的、在他看来根本上又是哲学的最深层次的问题,即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然而,经过绕圈子的一场讨论,他在文末的“后记”中却承认这个问题是一个“艺术之谜”,“这里绝没有想要解开这个谜。

我们的任务在于认识这个谜”(第63页);而在“附录”中也谈到:“艺术是什么的问题,是本文中没有给出答案的诸种问题之一。

其中仿佛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而其实乃是对追问的指示”(第69页)。

在这里,我试图通过将海德格尔的观点与马克思的观点作一个比较,来说明海德格尔为什么最终未能解开这个艺术之谜,并对海德格尔的一般美学的思路作出一个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海德格尔在这篇文章中,开宗明义就说道:“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

……某件东西的本源乃是这东西的本质之源”;并提出,既然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互为本源,那就必须为双方寻求一个“第三者”,即“艺术”,作为两者的共同本源,“艺术以另一种方式确凿无疑地成为艺术家和作品的本源”(第1页)。

但由于“艺术”这个词太抽象,它的意思“恐怕也只能在作品和艺术家的现实性的基础上存在”(同上),他又许诺说,他将“在艺术无可置疑地起现实作用的地方寻找艺术的本质”(第2页)。

由此观之,读者一定会以为他将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两个方面来讨论艺术本身的本质问题。

然而接下来,他一直讲的只是艺术作品是什么的问题,而对艺术家如何体现艺术这个本源的问题置之不顾。

在他看来,艺术作品是一独立自存的“纯然物”,作为“物”(Ding),它“物着”(dingt,或译“物起来”);固然,“作品要通过艺术家进入自身而纯粹自立”,但“正是在伟大的艺术中(本文只谈论这种艺术),艺术家与作品相比才是无足轻重的,为了作品的产生,他就像一条在创作中自我消亡的通道”(第24页)。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技术本质观的比较研究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技术本质观的比较研究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技术本质观的比较研究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尽管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都对“技术”,尤其是对技术的本质,这一对社会起重要作用的现象进行了深入思考,故从技术的存在论视野和技术的异化与座架两个角度来比较二人的技术本质观,能够促进对二者技术思想的比较研究。

标签:马克思;海德格尔;技术本质观在当今这个“技术时代”里,技术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人类所具有的一切也都打上了技术的烙印。

针对技术的巨大作用,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对技术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因此,进一步对他们关于技术本质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寻找他们的共性与视角的差异之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技术的存在论视野马克思的技术本质观是立足在实践技术基础上的,这一实践活动将人、人的对象以及实施的工具囊括其中,由此表明技术活动作为物质生产活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人与事物之间的对象性关系,即要通过工具来揭示出人的世界是如何构成的。

最能体现工具这种生存论分析的一个理论是马克思所提出的“工具是人肢体的延伸”的观点。

这表明,人与其世界中的物,特别是工具在某种意义上是浑然一体的,某物之所以是人的世界中的物,就在于其与人发生着某种关系,而我们通过工具活动所展示的世界则是与对象性活动相比具有背景性意义的世界,是在非对象性层面上来理解的,而工具活动也就成了我们进入生活世界的入口。

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劳动资料在人们生产过程中的中介性作用来阐明技术的存在论意义的。

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1],正是表明了工具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世界的改变作用,并揭示出劳动资料作为社会形态指示器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2]。

马克思还指出,“尽管直到现在,历史学对物质生产的发展,即对整个社会生活从而整个现实历史的基础,了解得很少,但是,人们至少在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而不是在所谓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制造工具和武器的材料,把史前时期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3]。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之思中相遇——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境域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之思中相遇——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境域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之思中相遇——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境域一海德格尔与马克思,两个哲学史上的革命家,一个在20世纪通过对‚忘在状态‛的揭示追根究底地批判了西方千年之久的形而上学传统,一个在19世纪以人在感性活动中的异化揭露了一切既往的‚哲学真理‛和其他‚意识形态‛都是这种异化的观念的回声。

在这两位思想大师之间虽有时间上的百年之隔,虽在哲学的述说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别,但他们各自所发动的革命,是同一性质的思想大事变,并且都是对人类当代状况及其根本问题的击中要害的阐明。

因而,他们之间在思想上的相遇本是题中应有之义。

他们的哲学革命都是对形而上学藩篱的挣脱,所以必然导致对人类历史之意义的新的存在论阐释。

事实也正是如此:他们在历史之思中相遇。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上世纪所实行的哲学革命的真实成果。

这一成果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震动,成为诋毁或颂扬、歪曲或尊奉的对象。

一句话,不管怎么说,它成了任何思想者、学派或思潮都无法忽视的学说,直到今天仍是如此。

萨特赞扬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他所指的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而哈贝马斯则提出了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

凡此种种理论现象都表明:经过了现象学运动、而后开出了一条存在论上的新路的当代西方思想(主要表现在欧陆哲学中),仍然在历史唯物主义面前觉察到了自身的某种空缺。

因此,产生于19世纪的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当代西方思想中的强有力的对话者和参与者。

历史唯物主义的这种重要性和地位,是由当代状况所引起的当代问题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洞见超出了近代哲学的思想范畴,它对人、自然和历史的看法,对于人类的当代状况及其问题的根由具有深刻的揭示作用。

如果对当代问题采取在近代哲学视野范围内的理解,那么,就不能理解这些问题本身真正的当代性,因此也就不需要重返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或者只需要坚持被近代化了的历史唯物主义,更毋庸提什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摘要】本文将对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关注他们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看法。

文中介绍了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并概述了两者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看法。

接着,分别探讨了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理解,比较了两者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过对比两者的见解,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他们对艺术创作与审美的独特贡献。

结论部分总结了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看法,同时探讨了两位思想家的美学思想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分析对比,可以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关于艺术创作与审美的议题。

【关键词】海德格尔、马克思、美学、艺术作品、本源、比较、共同之处、不同之处、当代艺术、影响。

1. 引言1.1 介绍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而马克思则更加强调艺术作品的本源在于其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和阶级斗争。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思想觉醒和社会变革的工具,通过揭示社会矛盾和不义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马克思强调艺术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唤起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他们来说,艺术作品不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表达形式。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具体分析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对艺术作品本源的具体理解,并比较两者的见解。

1.2 概述比较两者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看法海德格尔和马克思是两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们都对艺术作品的本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海德格尔强调艺术作品的本源在于其所表达的“真理”,认为艺术作品是一种“揭示”,能够让人们超越日常的表象,直面存在的本质。

而马克思则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是来自于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通过艺术作品可以看到阶级矛盾和社会变革的火花。

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在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看法上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他们都认为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引领人们超越日常的经验世界,进入更加深刻的存在领域。

他们也都强调艺术作品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密切联系,艺术作品不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对存在本质的思考和探寻。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作者:周家盈来源:《西部学刊》2022年第10期摘要:人学思想在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哲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都与其语言观有所连接。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都对西方形而上学语言观所认为的“语言仅仅是一种发出者的主体性活动”进行了批判,二者都不再将人当作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中的客观对象,而是将人当作认识主体进行研究。

但二者也有着极大的差异,一方面是海德格尔对“技术语言”的批判与马克思对语言这一“独立王国”的批判相悖离;在对于“本真的人”的落脚点上,二者的表述也大相径庭,这是二者在人学思想上最大的分歧之处。

关键词:马克思;海德格尔;人学;语言观中图分类号:B51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0-0160-04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以及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都是哲学领域反复研究的内容,也总有学者对二者的语言观进行比较研究,但在进行马克思与海德格尔二者的比较研究时,二者的语言观或是根本就没有出现,或是仅仅作为论证的其中一条论据出现。

二者作为对语言观有着明确论述的哲学家——马克思的“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和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其语言观就体现着二者在人学思想上的异同。

二者共同的进步之处在于均通过对语言的解读,成功地将视角从“人是什么”转向“人的存在”本身:马克思是通过语言与感性的人组成的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将目光转向现实的、感性的人;海德格尔则是通过追问语言本真的存在将目光转向敞开状态的此在。

而二者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则在于对“人的存在”中的人究竟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

本文从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出发,分别探讨二者语言观与其人学思想的关系,并以语言这一概念为线索,对二者的人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一、人学思想在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地位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锁扣。

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大加赞扬,甚至认为费尔巴哈关注到了所谓的“真正的人”,即“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摘要】本文旨在比较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理解。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在于其揭示出世界的意义和真理,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而马克思则将艺术作品本源置于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中,视之为一种反映社会现实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通过对两者思想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二者在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差异与共通之处。

海德格尔注重艺术作品的存在意义,马克思则更侧重于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最终,本文得出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对艺术作品本源有着不同的视角和启示,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海德格尔、马克思、艺术作品、本源、美学思想、比较、分析、异同点、启示、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艺术作品是人类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结晶,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历史和情感内涵。

海德格尔和马克思作为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在对待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上有着各自独特的见解。

海德格尔强调艺术作品的本源源自于其与人类存在的关系,认为艺术作品是一种揭示人类存在意义的方式;而马克思美学思想则更注重艺术作品与社会现实的关联,将其视为反映社会矛盾和批判现实的工具。

本文将对海德格尔和马克思美学思想在艺术作品本源上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二者所呈现的异同点,并从中寻找对我们当代艺术审美与人类存在意义的启示。

通过对这两位思想家的探讨,我们或许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奥秘所在,以及人类对于美与存在的永恒追求。

2. 正文2.1 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理解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在于它的“真相性”或“真理性”。

他将艺术视为一种揭示真相的方式,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对世界的解释和揭示。

在他看来,艺术家通过作品所展现的世界,能够让人们重新审视现实并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

海德格尔强调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揭示性”,他认为艺术不仅仅是为了美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它所呈现的真理和存在。

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理论对比研究

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理论对比研究

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理论对比研究作者:陈前来源:《西部学刊》2022年第18期摘要:“实践”一词贯穿西方哲学发展史,实践在黑格尔那里首次被纳入到认识论的范畴,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带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强调通过实践活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压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透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域,对比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的实践观点可以发现,黑格尔庞大的哲学体系是建立在绝对精神的外化、扬弃客观精神最终达到复归的“正—反—合”辩证运动的基础上,这明显打上了客观唯心主义烙印;海德格尔带有存在主义倾向的实践观点试图通过一种调和了具体境遇和存在的实践观点解除“非本真状态的遮蔽”,带有鲜明的虚无主义倾向和神秘色彩。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的积极能动的实践观点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实践;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8-0140-04一、本体论立场哲学家是否应该有阶级立场?这个问题似乎是过时的、浅显的、粗暴的、二元的。

然而在笔者看来,“哲学为谁服务”是每一个哲学研究者不能回避的问题,所站的立场不同,回答必然不同。

可惜,目前来看,不存在一种完美的哲学——即能够充满道德色彩、指导少数精英阶层达到精神圆满,完成自我实现,又能指导大多数人的实践,最终实现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学科。

这种哲学的诞生是困难的,因为二者的根本利益是相冲突的。

在笔者看来,回避“哲学为谁服务”这个问题,就是回避现实中的的确确存在的阶级差异的问题。

这种观点必然会遭受到另一种抨击或质疑:鲜明的阶级立场必然会影响学术的客观性。

在此,笔者以卡尔波普尔的普批判理论予以回应。

波普尔指出,理论的客观性植根于其可批判性。

也就是说,理论即便在形式上充满了学者的主观色彩,只要该理论接受来自其他学者的科学批判与辩驳,便可保证其客观性——经受住批判的理论,暂定为真,继而经受未来的更广泛的批判;被驳倒、被证伪的理论,则被舍弃。

时间与历史:人的命运及其存在的意义——马克思、海德格尔比较研究

时间与历史:人的命运及其存在的意义——马克思、海德格尔比较研究

时间与历史:人的命运及其存在的意义——马克思、海德格尔比较研究朱凤娟【摘要】作为广义的存在论哲学,马克思与海德格尔都十分重视时间和历史问题,因为一种后形而上学主体乃是在时间和历史中生存着的存在者.但是,基于不同的立场和方法,在关于时间、历史的分析中,在关于现代人的命运及其存在意义的思考中,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却开辟了两种迥异而又互补的哲学路向.【期刊名称】《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12)004【总页数】5页(P54-57,82)【关键词】时间;历史;存在意义【作者】朱凤娟【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A811“无家可归”是海德格尔哲学关注的核心,海德格尔以此为视角对马克思哲学进行了评价。

且不论海德格尔是否把握了马克思哲学的全貌或核心思想,但这至少揭示了在主体形而上学颠覆后,他与马克思乃至一般哲学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现代人的命运及其存在的意义。

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批评恰恰表明,尽管在广义上都可视为存在论,但两者所开辟的却是不同的哲学路向。

“无家可归状态变成了世界命运。

……因为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观点比其余的历史学优越。

”[1]面对现代人无家可归的时代命运,海德格尔将全部责任归咎于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遮蔽。

在海德格尔看来,“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这一问题“是所有问题中的首要问题”[2]。

这一问题的“问之所问”乃是存在,但自柏拉图以降的西方形而上学却从根本上颠倒了这一问题,它只关注存在者,却遗忘了存在本身,因此需要重新揭示存在的意义。

存在意义的揭示必须借助于对“此在”的存在论分析,因为此在是唯一对自身及其存在有所领会的存在者。

换言之,此在是有意识因而能对存在发问的存在者。

此在是一种被抛入世界的“在世之在”,“在世之在”就意味着操心,即对世界及世界中他人的操劳和操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的澄明与人类的解放——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之比较作者:王庆丰内容提要: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进行重新理解的基础上,都实现了存在论的革命,他们不再去追求脱离了人的‚超验本体‛,而是关注基于人的生存的存在,海德格尔追寻人的存在的意义,马克思关注人的存在的样态。

海德格尔运用胡塞尔所开创的现象学方法,认为此在作为‚常人‛沉沦于世,存在被遮蔽了,他要寻求一种存在的‚澄明之境‛;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批判地继承了辩证法,他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生存状况处于一种异化的生存样态,必须对这种生存样态进行扬弃,达到一种自由自觉的生存样态,即共产主义。

关键词:此在实践澄明解放存在论在西方哲学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根本性变革,他们认为自己终结了以往的全部形而上学,并认为自己的哲学‚这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

[1]海德格尔也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展开了激烈地批判,以‚此在‛的形而上学代替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并一再宣称自己只是思想家,而不是哲学家。

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海德格尔,他们之所以采取这种极端的做法,就是想把自己的哲学和以往的哲学区别开来,因为整个现代西方哲学已经不再停留于抽象的思辨之上,而是关注人的存在和生存问题。

这里面的关键之处就在于转换了对人的理解,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实体’不是综合灵魂与肉身的精神,而是生存。

‛[2]马克思也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对‚人的本质‛的重新理解构成了马克思哲学和海德格尔哲学共同的前提,但是由于二者哲学理论旨趣的不同,所以才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哲学道路,呈现出不同的哲学理论形态。

但是马克思和海德格尔都是在克服传统形而上学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方法,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哲学本体论追求,从而开启了整个现当代西方哲学,所以我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对话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最大问题归根结底还在失落了人和人的主体性这一根本点上‛。

[3]在传统西方哲学里,不论把本体被理解为自然物质存在,还是理解为绝对精神存在,人的这一地位都是同样的。

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在重新理解人的基础上,变革了传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把人理解为现实的人、具体的人,而不再是远离现实世界、脱离现实的人。

他们不再追寻那种脱离了人的超验本体,而是着眼于人的存在,海德格尔追问存在的意义,马克思寻求存在的自由本真的状态,这样,本体论就从一种‚无根‛的本体论变成一种‚有根‛的本体论。

传统哲学寻求的是一种超验的本体,这种超验的本体是和现象相对应的,而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已经不再追寻这种本体,而是关注人的基于生存的存在,海德格尔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破除现象、本体之二分,除却对‚存在‛理解的千年之弊。

所以我认为近代以前的哲学本体论可以被称之为本体论,但是自海德格尔和马克思以后的哲学本体论称之为‚存在论‛则更为合适。

一、存在的意义与存在的样态海德格尔认为,形而上学是人之宿命。

但是近代形而上学自笛卡尔以来所采取的是一种主客二分的知识论探索方式,海德格尔激烈地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这种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认为它使得人们只关注存在着的存在物,所以去追寻存在者何以存在的根据,而忽视了存在本身这一根本问题,造成了传统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

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局限性正在于此。

但是对存在问题的追问时时刻刻激荡着作为此在的我们,存在的问题是人最为重要的问题,却恰恰被遗忘了。

所以海德格尔最主要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存在的遗忘‛,‚存在可以被遮蔽得如此之深远,乃至存在被遗忘了,存在及其意义的问题也无人问津‛。

[4]我们向来生活在一种存在之领会中,而同时,存在的意义却隐藏在‚晦暗‛中,以至于海德格尔认为整个西方哲学史就是‚存在‛被遗忘的历史。

海德格尔通过区分‚存在‛和‚存在者‛,揭示了存在问题在存在论上的优先地位,如果不把存在问题臵于存在论的首位,这种存在论归根到底就是盲目的,并且背离了‚它最本己的意图‛,所以存在论应该首先充分澄清存在的意义,并把澄清存在的意义理解为自己的基本任务。

所以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存在的‚澄明之境‛。

与海德格尔不同,马克思不是去寻求存在的意义,他所关注的是‚存在‛的样态,换言之,马克思在彻底否弃以黑格尔哲学为标志的传统哲学的本体论的追求方式的基础上,深切求索这种本体论追求中所蕴含的真实的历史内容,从而以真实的历史内容为出发点,展开了自己的本体论追求,寻求人类存在的自由状态。

马克思通过区分人与动物的不同,揭示出了人存在的‚自由的活动‛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

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

人的生命活动不是动物式的‚生存‛活动,而是人所特有的‚生活‛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所以说人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

或者说,正是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所以人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

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存在方式却是一种异化的生活样态,作为人的类特性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表现为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致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

‚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5]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

所以马克思哲学就是要扬弃人存在的这种异化状态,达到一种自由自觉的存在状态。

二、现象学与辩证法海德格尔和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和两者的哲学方法的不同是分不开的。

海德格尔从胡塞尔那里吸收了现象学的方法。

他认为‚存在论与现象学不是两门不同的哲学学科,并列于其他属于哲学的学科。

这两个名称从对象与处理方式两个方面描述哲学本身。

哲学是普遍的现象学的存在论‛。

[6]‚存在论只有作为现象学才是可能的。

‛由此可以看出,海德格尔主张,哲学就是存在论,现象学是进行研究的方法。

海德格尔在现象学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存在与时间》一书就是海德格尔处于现象学运动的中心时写成的。

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是从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开始的,关于存在论的探索,也‚只有在胡塞尔奠定的地基上才是可能的‛。

但是海德格尔所运用的现象学与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有很大的差别。

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海德格尔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其先验唯心论的立场,胡塞尔始终把先验还原与先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而海德格尔从一开始就不愿接受先验唯心论的立场。

并且胡塞尔主张一切周围世界的经验最终都必须习惯性地归结到一个同一的‚自我极‛才有可能,胡塞尔认为这个‚自我极‛就是‚先验自我‛。

而海德格尔认为人首先是‚在世之中‛的,他拒绝接受一个与世界相脱离的主体。

从海德格尔这方面说,现象学一上来就和对存在的追问联系在一起,胡塞尔把先验还原一直推及日常自我从而把它还原为不具世界性的先验主观性,海德格尔则坚持认为这种还原既不必要也不可能,无论怎样还原,世界总是人的构成部分,人就是人的世界,人和世界是同一、共在的,在《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把人的存在方式称之为‚此在‛,就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

所以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基本分歧‚从一开始就认为现象学的最终现象是存在者的存在而不是意向性意识或先验自我这类东西‛。

[7]于是海德格尔一面声称原则上追随胡塞尔的现象学,一面又坚持有权修正和发展它,虽然这一修正发展以胡塞尔现象学为基础。

后期的海德格尔也不像他早期那样特别考虑现象学的方法,并且不再用‚现象学‛的名称来标明他的思维方式,但这并不是因为他放弃了现象学的方法,而是因为此后海德格尔只是将现象学的方法付诸于实践。

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这个名称表达出一条原理,这条原理可以表述为:‚面向事情本身!‛现象学这个词有两个组成部分:现象和逻各斯,现象可以界定为‚就其自身显现其自身‛,遮蔽状态是‚现象‛的对立概念。

逻各斯的意思是‚话语‛,又可引申为‚使……公开‛,也就是展示出来让人看,所以现象学的方法就是事物显现其自身,并且与人‚照面‛。

胡塞尔的哲学是意识的现象学,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现象学的思维分歧导致了生存现象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论在其方法论意义上讲,就是辩证法。

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他认为‚如何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这一表面上看来是形式的问题,而实际上是本质的问题‛,所以如何理解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是理解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认为,‚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恩格斯也同样有类似的论述,他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头脚倒臵‛了。

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的论述,他们都认为必须要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倒过来‛。

马克思认为他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他的截然相反。

马克思认为‚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

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8]恩格斯也认为黑格尔的思维方式‚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平行着,而后者按他的本意只是前者的验证。

真正的关系因此颠倒了,头脚倒臵了。

‛[9]所以黑格尔的辩证法只是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运用这种辩证法对现实的生存状况进行扬弃,只是一种思想上的扬弃,‚这种思想上的扬弃,在现实中没有触动自己的对象,却以为实际上克服了自己的对象‛。

[10]马克思不满意这种‚罪醺醺‛的思辨,他要把‚哲学现实化‛,把辩证法现实化,把辩证法的革命性给彰显出来。

马克思把辩证法理论应用于对人的生存样态的考察,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人的生存样态处于一种异化状态中,劳动不再是人的本质体现,而被降低为谋生手段。

所以‚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辨领域当中,而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消除这种异化的生存样态,达到一种自由的本真生活样态。

当‚德意志的意识形态家们‛把黑格尔当作一条‚死狗‛一样抛掉,而马克思却要公开承认自己是这伟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声称‚在关于价值理论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

马克思发现了黑格尔辩证法‚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把它运用于存在论,形成了对异化存在样态的激烈批判,从而开辟了达到自由解放的生存样态的现实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