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作者 王安石 简介
王安石《元日》原文与译文
王安⽯《元⽇》原⽂与译⽂王安⽯《元⽇》原⽂与译⽂ 王安⽯是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学家、改⾰家,唐宋⼋⼤家之⼀。
欧阳修称赞王安⽯:“翰林风⽉三千⾸,吏部⽂章⼆百年,王安⽯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以下是⼩编为⼤家带来的王安⽯《元⽇》原⽂与译⽂,请⼤家阅读。
王安⽯《元⽇》原⽂与译⽂篇1 《元⽇》是北宋政治家王安⽯创作的⼀⾸七⾔绝句。
这⾸诗描写新年元⽇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景象,抒发了作者⾰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今天为⼤家准备的是王安⽯《元⽇》原⽂与译⽂,希望能满⾜⼤家的阅读需求。
《元⽇》 爆⽵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 元⽇:农历正⽉初⼀。
2. ⼀岁除:⼀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
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家家⽤屠苏草泡酒,吊在井⾥,元旦取出来,全家⽼⼩朝东喝屠苏酒。
全句说,春风把暖⽓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
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桃符是⽤桃⽊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两块桃⽊板⼦,画上两个神像,挂在⼤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
译⽂ (⼀) 爆⽵声中送⾛了旧的⼀年,春风已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碗。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家家都⽤新的桃符把旧的桃符更换。
(⼆) 在噼噼啪啪的爆⽵声中,送⾛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有和暖的春风铺⾯⽽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赏析 这⾸诗描写新年元⽇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景象,抒发了作者⾰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句“爆⽵声中⼀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氛。
次句“春风送暖⼊屠苏”,描写⼈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元日》-精品文档
汇报人: 2023-11-20
目录
• 《元日》背景介绍 • 诗意解析 • 诗的艺术特色 • 《元日》与其他诗作的比较 • 结束语
01
《元日》背景介绍
诗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王安石
王安石是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他 的诗歌多涉及政治、社会等题材,具 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度的历史价值 。
创作背景
据史书记载,王安石在神宗熙宁年间 进行了著名的“变法”,而《元日》 一诗即写于这个时期,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新气象和人民的喜悦心情。
年轻人对古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THANKS。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地位
《元日》作为一首经典的元旦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丰富了古代 诗歌题材,还为后人研究古代节日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影响
《元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诗人借鉴《元日》的表现手法和风 格特点,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元旦诗篇。同时,《元日》中所蕴含的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和对新年的美好愿景, 也深受后人喜爱,成为传颂千古的经典之作。
主题
《元日》这首诗的主题是庆祝新 的一年到来,祈求吉祥如意、国 泰民安。
情感
整首诗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表现出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 和祝福。
解析诗中各句的含义
“爆竹声中一岁除”
描述新年到来时爆竹声响彻云 霄,象征着旧的一年的结束。
“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风送暖,意味着新的一年开 始,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屠 苏,古代酒器,此处借指宴饮 。
内在联系
从作者的其他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关注民生疾苦,抒发对自 然的热爱,这在《元日》中也有体现。同时,作者擅长以简 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厚情感,这一特点在《元日》中也得以 延续。
王安石《元日》赏析:王安石新政背景下的新春图景!
王安石《元日》赏析:王安石新政背景下的新春图景《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作品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及注释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yí)岁除:一年已尽,“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二声(阳平)。
除,逝去。
屠苏:亦作“屠酥”,“屠苏”本来是一种阔叶草,南方民间风俗,有的房屋上画了屠苏草作为装饰,这种房屋就叫做“屠苏”。
另一种说法是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作品赏析1.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这一句以爆竹声开篇,渲染了新年元日的热闹气氛。
爆竹声声,旧的一年便在喧中过去,新的一年随之到来。
这-场景生动描绘了春节时人们辞旧迎新的热烈情绪。
2.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送暖”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春意盎然,也象征着新政策带来的希望与温暖。
王安石古诗《元日》赏析
王安石古诗《元日》赏析王安石古诗《元日》赏析《元日》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颂的诗歌。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王安石古诗《元日》赏析,希望能帮到你!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
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曈曈:光辉灿烂。
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歡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歡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元日王安石古诗
元日王安石古诗元日王安石古诗1元日,指吉日;正月初一。
见《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孔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
”元日[北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元日基本解释(1)指吉日。
《汉书·王莽传中》:“冠以戊子为元日,昏(婚)以戊寅之旬为忌日,百姓多不从者。
”;颜师古注:“元,善也。
”(2)指正月初一日。
《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相祖。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这一天中国民间有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包括贴春联和门神,除夕守岁,开门爆竹一是指吉日。
元日王安石古诗2元日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
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
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
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
“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
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
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
《元日》王安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元日》王安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作品原文:元日⑴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⑵,春风送暖入屠苏⑶。
千门万户曈曈日⑷,总把新桃换旧符⑸。
作品注释: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作品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作品鉴赏: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王安石《元日》原文、译文、赏析
王安石《元日》原文、译文、赏析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
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
《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
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遒劲清新。
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画·金陵怀古》颇有名。
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散佚。
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篇。
[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现在的春节。
爆竹:鞭炮。
山家以除夕烧竹,竹爆裂之声令山魈畏惧而远避。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屠苏:屠苏酒。
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曈曈:光辉灿烂。
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桃符: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演变成春联。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元日》学习资料
《元日》学习资料《元日》原文:王安石〔宋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射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元日》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喧闹、快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喧闹快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芒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间辉绚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妙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剧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理想和乐观自信的心情。
《元日》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
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逆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见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有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赞扬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出名作《桂枝香》等。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翻译赏析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翻译赏析《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作者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
其古诗全文如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前言】《元日》是北宋*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注释】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翻译】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赏析】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古诗《元日》
王安石古诗《元日》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安石古诗《元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日》年代: 宋作者: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1)元日:阴历正月初一。
(2)屠苏:美酒名。
(3)曈曈[音“童童”]:形容太阳刚出的样子。
(4)桃:桃符。
古时习俗,元旦用桃木写神茶、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压邪。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元旦古诗王安石]元旦王安石
[元旦古诗王安石]元旦王安石元旦王安石篇一:元旦古诗王安石《元日》《元日》作者: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①。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重点字词解释:①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
《元日》赏析:“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
这是王安石的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
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
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元日》第三句“干门万户瞳瞳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
“瞳瞳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
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沦。
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
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
“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甸字数限制的缘故。
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
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嘲日布新”的主题。
其实,《元日》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趣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
这首《元日》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
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文、词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有力推动了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
王安石古诗《元日》
王安石古诗《元日》王安石古诗《元日》《元日》年代: 宋作者: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品赏:[注释](1)元日:阴历正月初一。
(2)屠苏:美酒名。
(3)[音“童童”]:形容太阳刚出的样子。
(4)桃:桃符。
古时习俗,元旦用桃木写神茶、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压邪。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 ,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遗》等存世。
王安石《元日》翻译
王安石《元日》翻译王安石《元日》翻译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是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王安石《元日》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
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
《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
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
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赏析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
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
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
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
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
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
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
一年过去了。
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
阳的光照之中。
“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
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
桃符:。
王安石春节古诗《元日》
王安石春节古诗《元日》王安石春节古诗《元日》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安石春节古诗《元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
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4.曈曈:光辉灿烂。
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6.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春风把暖洋洋的暖气送入屠苏酒,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总把新挑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元日》原文及译文
《元日》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新年元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春节)的热闹、欢乐景象,以及万象更新的气氛。
诗中通过爆竹声、春风、屠苏酒、新桃换旧符等元素,展现了春节的喜庆和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同时,这首诗也蕴含了王安石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在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初拜相并开始推行新政之时。
当时,为了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的侵扰,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他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在新年之际,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诗中的“新桃换旧符”不仅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也寓含了除旧布新的意思,象征着王安石对新政的信心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元日王安石的诗赏析
元日王安石的诗赏析元日王安石的诗赏析导语:《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与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元日王安石的诗赏析。
欢迎阅读!作者: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
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
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与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与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与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