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与指数分析
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

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1、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根据实际成本指标与不同时期的指标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
在对比分析中,可采取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或上年同期,历史最好水平)实际指标对比,本期实际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先进指标对比等形式。
通过对比分析,可一般地了解企业成本的升降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查明原因,找出差距,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在采用对比分析时,应注意本期实际指标与对比指标的可比性,以使比较的结果更能说明问题,揭示的差异才能符合实际。
若不可比,则可能使分析的结果不准确,甚至可能得出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同的相反的结论。
在采用对比分析法时,可采取绝对数对比,增减差额对比或相对数对比等多种形式。
比较分析法按比较内容(比什么)分为:(1)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2)比较结构百分比(3)比较财务比率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成本分析中采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将构成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测定各个因素变动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并据此对企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采用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下:(1)将要分析的某项经济指标分解为若干个因素的乘积。
在分解时应注意经济指标的组成因素应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否则,计算的结果就不准确。
如材料费用指标可分解为产品产量,单位消耗量与单价的乘积。
但它不能分解为生产该产品的天数,每天用料量与产品产量的乘积。
因为这种构成方式不能全面反映产品材料费用的构成情况。
(2)计算经济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期数(如计划数,上期数等),从而形成了两个指标体系。
这两个指标的差额,即实际指标减基期指标的差额,就是所要分析的对象。
各因素变动对所要分析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影响合计数,应与该分析对象相等。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8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167第八章 对比分析与统计指数思考与练习4. 指出下列哪一个数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恒等于综合指数形式的拉 氏数量指标指数(C )。
C. d.6.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a ) a .质量指标b .数量指标C •综合指标d •相对指标7. 空间价格指数一般可以采用( C )指数形式来编制。
a .拉氏指数 b.帕氏指数 C.马埃公式d.平均指数二、问答题:1.报告期与基期相比,某城一、选择题:1.某企业计划要求本月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率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 实际降低了2.5%,则该项计划的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d )。
d. 102.6%5%a. 50.0%b. 97.4%c. 97.6% 2. 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a..产值利润率 C.恩格尔系数3. 编制综合指数时, a .指数化指标 b. b. d.应固定的因素是( b基尼系数 人均消费支出C )。
个体指数c.同度量因素 d.被测定的因素S k q q 。
P 1 」2k q q 1 p 1S k q q o P 0 」 S k q q t p o;b. --------- ; c. -------- ; d. -------- a .S q 。
P 1送 q i P i S q o P o Z q i P o 5.之所以称为同度量因素,是因为:它可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 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 ;是我们所要测定的那个因素; 它必须固定在相同的时期。
(a )。
a .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0%,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0 %,试问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多少?解:(1+20% /110%-100%=109.10%-100%=9.10%2.某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为28.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所耗能源的价格平均上升了20%那么按去年同期的能源价格计算,该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应为多少?解:28.8 -(1+20%)=24 万元3.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与指数化指标有什么关系?同度量因素为什么又称为权数?它与平均指数中的权数是否一致?解:(略)4.结构影响指数的数值越小,是否说明总体结构的变动程度越小?一般说来,当总体结构发生什么样的变动时,结构影响指数就会大于1。
指数分析法

指数分析法
指数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财务分析工具,用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
和风险水平。
本文将介绍指数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方法以及优缺点。
概述
指数分析法是通过比较企业在不同时间点或者与同类企业的相关指标数据,来
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
通过对数值的指数化处理,可以更直观地看出趋势、变动情况及相对水平。
分类
指数分析法主要可以分为纵向指数分析和横向指数分析两种。
纵向指数分析是
对同一企业在不同时间点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以分析企业内部的变动趋势。
横向指数分析是将同一时间点的不同企业的指标进行比较,以评价企业间的绩效。
应用方法
在进行指数分析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作为分析对象,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然后,计算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点或者与其他企业的相对比值,得到相应的指数。
最后,通过对比指数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趋势。
优缺点
指数分析法的优点在于简单直观,能够快速了解并比较企业的财务状况;同时,通过指数化处理,可以减少数值大小对比产生的误解。
然而,指数分析法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可能忽略了一些特殊情况,对于趋势的预测有一定局限性。
结语
综上所述,指数分析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财务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和发展趋势。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分析方法,综合考量企业的各方面情况,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第10章 对比分析与指数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该公司三种商品的销售 量平均增长12.42%。 该指数同时也可以反映销售量变动对销售总额的影响,即:
按基期价格来计算,销售量变动使销售总额增加12.42%; 由于销售量变动而使销售总额增加的数额为:
【例10-3】解:
(2)拉氏价格指数:
计算结果表明,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该公司三种商品的价格 平均上升了3.45%。 同时,这一结果也反映了价格变动对销售总额的影响,即:
ip p1 p0
商品价格(元) 商品 类别 计量单位 报告期p1
iq
销售量
q1 q0
指数(%)
基期p0
百公斤(吨)
基期q0
报告期q1
p1/p0
q1/q0
大米 猪肉 食盐 服装 电视机 合计 改变单位 后合计
公斤 500克 件 台
300(3000) 18 1 100 4500 4919 7519
商品 类别 大米 猪肉 食盐 服装 电视机 合计 改变单位 后合计 商品价格(元) 计量单位 销售量 指数(%)
基期p0
百公斤(吨)
报告期p1
360(3600)
基期q0
2400(240)
报告期q1
2600(260)
p1/p0
120 111.11 80 130 95.56 536.67
q1/q0
108.33 113.10 150 95.83 120 587.26
【例10-4】(续 )
(2)帕氏价格指数:
计算结果表明:报告期与基期相比,
该公司三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升了3.1%。; 按报告期销售量来计算,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总 额增加 3.1%,亦即由于价格变动而使销售总额增 加的数额为:
水平分析法与垂直分析法

水平分析法,指将反映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也就是会计报表信息资料)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企业各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水平分析法的基本要点:将报表资源中不同时期的同项数据进行对比。
水平分析法中具体有两种方法:比较分析法(Comparative Financial Statements)和指数趋势分析(Index-number Teries)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上市公司两个年份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找出单个项目各年之间的不同,以便发现某种趋势。
在进行比较分析时,除了可以针对单个项目研究其趋势,还可以针对特定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揭示出隐藏的问题。
比如,如果发现销售增长10%时,销售成本增长了14%,也就是说成本比收入增加的更快,这与我们通常的假设是相悖的,我们通常假设,在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不变时,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同比例增长。
现在出现了这种差异,一般有三种可能:一是产品价格下降,二是原材料价格上升,三是生产效率降低。
要确定具体的原因,,这就需要借助其他方法和资料作进一步的分析。
2、指数趋势分析当需要比较三年以上的财务报表时,比较分析法就变得很麻烦,于是就产生了指数趋势分析法,指数趋势分析的具体方法是,在分析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时,以其中一年的数据为基期数据(通常是以最早的年份为基期),将基期的数据值定为100,其他各年的数据转换为基期数据的百分数,然后比较分析相对数的大小,得出有关项目的趋势。
当使用指数时要注意的是由指数得到的百分比的变化趋势都是以基期为参考,是相对数的比较,好处就是可以观察多个期间数值的变化,得出一段时间内数值变化的趋势。
如果将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在内,将指数除以通货膨胀率,就得到去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金额的实际变化,更能说明问题。
这个方法在用过去的趋势对将来的数值进行推测时是有用的,还可以观察数值变化的幅度,找出重要的变化,为下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
曾五一《统计学导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章 对比分析与指数分析 【圣才出品】

5.某企业生产的甲、乙、丙 3 种产品的价格,今年比去年分别增长 3%、6%、7.5%。 已知今年产品产值为:甲产品 20400 元、乙产品 35000 元、丙产品 20500 元,则 3 种产 品价格的总指数为( )。
【答案】C
【解析】题中给出了个体指数和报告期的资料,故对这三种产品价格总指数的编制应采
9.商品销售额实际增加 400 元,由于销售量增长使销售额增加 420 元,由于价格 ( )。
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 20 元 B.降低使销售额减少 20 元 C.增长使销售额增长 210 元 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 210 元 【答案】B 【解析】商品销售额的增加是由于销售量和价格两者的共同影响,而销售量增长使销售 额增加 420 元,商品销售额实际增加 400 元,所以由于价格的降低使销售额减少了 20 元。
12.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答案】C 【解析】许多现象可以分解为两个因素的乘积,其一是数量指标,另一个则是质量指标。 因此,分析该现象总量的变动,就需要计算三个指数:总量指数、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 指数。为了保证指数体系的成立,两个因素指数的计算就必须一个采用拉氏公式一个采用帕 氏公式,即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实际分析中,比较常用的指数体系是, 数量指标指数用拉氏公式计算,质量指标指数用帕氏公式计算。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十章 对比分析与指数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考察总体中个别现象或个别项目数量变动的相对数称为( )。 A.个体指数 B.总指数 C.简单指数 D.加权指数 【答案】A 【解析】个体指数是考察总体中个别现象或个别项目数量变动的相对数,如某种产品的 产量指数、某种商品的价格指数等。个体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基础。
成本报表分析的一般方法

成本报表分析的一般方法以下是分析成本报告的一般方法:(a)成本报告综合分析方法成本报告的总体分析方法包括:横向分析、纵向分析和趋势分析。
水平分析法是将反映企业报告期成本的信息(尤其是成本报告中的信息)与反映企业早期或历史某一成本状况的信息进行全面综合比较,研究企业经营业绩或成本状况的发展变化的成本分析方法。
垂直分析法是一种成本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成本报表中各项目的比例或结构,反映报表中各项目与整体的关系及其变化。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几年或几个时期的分析数据,通过指数或完成率计算,确定分析期内相关项目的变化和趋势的成本分析法。
(2)指数分析指数分析主要包括对比分析和比率分析。
1。
对比分析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比较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从而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适用于同质指标的定量比较。
运用这种分析方法,我们应该注意比较指标的可比性。
可比共同基础包括经济内容、计算方法、计算周期和形成影响指标的客观条件。
如果指标不具有可比性,则应在比较前根据可比口径进行调整。
该方法具有以下比较形式:(1)通过将实际成本指数与计划或定额指数进行比较来分析成本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
(2)将本期实际成本指数与前期(前期、去年同期或历史最佳水平)实际成本指数进行比较,观察企业成本指数的变化和趋势。
(3)通过将企业的实际成本指标(或某项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指标进行比较,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发现差距,促进企业改善管理。
2。
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指标之间的比率来考察企业经济活动相对效益的分析方法。
比率分析主要包括相关指数比率分析、成分比率分析和动态比率分析。
的相关指标比率是通过比较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指标获得的比率。
如产值成本率、成本利润率等。
的构成比是一个经济指数的每个组成部分占总数的比例。
例如每个成本项目与总成本的比率。
动态比率是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相似指标得到的比率,用于分析增减速度和变化趋势。
统计分析的四种方法

统计分析的四种方法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统计分析的四种方法一、指标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
是通过有关的指标对比来反映事物数量上差异和变化的方法。
有比较才能鉴别。
单独看一些指标,只能说明总体的某些数量特征,得不出什么结论性的认识;指标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可分为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分析。
静态比较是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指标比较,也叫横向比较;动态比较是同一总体条件不同时期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叫纵向比较。
这两种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
进行对比分析时,可以单独使用总量指标或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也可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对比。
比较的结果可用相对数,如百分数、倍数、系数等,也可用相差的绝对数和相关的百分点(每1%为一个百分点)来表示,即将对比的指标相减。
二、分组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是总体上的对比,但组成统计总体的各单位具有多种特征,这就使得在同一总体范围内的各单位之间产生了许多差别,统计分析不仅要对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还要深入总体的内部进行分组分析。
分组分析法就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要求,把所研究的总体按照一个或者几个标志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加以整理,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性。
统计分组法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值和划分各组界限。
三、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法, 时间数列是将同一指标在时间上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
时间数列可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平均数时间数列。
时间数列速度指标。
根据绝对数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动态分析法。
在统计分析中,如果只有孤立的一个时期指标值,是很难作出判断的。
如果编制了时间数列,就可以进行动态分析,反映其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进行动态分析,要注意数列中各个指标具有的可比性。
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分析和比较

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分析和比较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空气质量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相关数据,探讨国内外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政策与实践。
通过对比分析,本文旨在揭示国内外在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为提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本文还将探讨未来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挑战与机遇,以期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国内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分析在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标准,其编制和发布由我国环境保护部负责。
AQI采用了分级的方式,将空气质量分为六级,从优到差分别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
这种分级方式使得公众能更直观地了解当前空气质量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
但是,受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机动车数量增加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仍然不容乐观。
特别是北方地区的冬季,由于采暖期燃煤排放的增加,容易出现重度污染甚至严重污染的情况。
从AQI的具体数据来看,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在良到轻度污染之间波动。
其中,一些经济发达、工业集中的城市,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相对较高,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工业污染较少的地区,如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则相对较低,优良天气占比较高。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等。
公众也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如减少私家车使用、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出行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和公众的参与,共同推动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第八章 对比分析与统计指数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某企业计划要求本月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率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5%,实际降低了%,则该项计划的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d )。
a. %b. %c. %d. %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b )。
a..产值利润率b.基尼系数c. 恩格尔系数d.人均消费支出3.编制综合指数时,应固定的因素是(c )。
a .指数化指标 b.个体指数 c.同度量因素 d.被测定的因素4.指出下列哪一个数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恒等于综合指数形式的拉氏数量指标指数(c )。
a .1010p q p q k q ∑∑;b.1111p q p q k q ∑∑;c.000p q p q k q ∑∑; d.101p q p q k q ∑∑5.之所以称为同度量因素,是因为:(a )。
a. 它可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b. 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c. 是我们所要测定的那个因素;d. 它必须固定在相同的时期。
6.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a ) a . 质量指标 b .数量指标 c .综合指标 d .相对指标7.空间价格指数一般可以采用( c )指数形式来编制。
a .拉氏指数 b.帕氏指数 c.马埃公式 d.平均指数二、问答题:1.报告期与基期相比,某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0%,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0%,试问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多少?解:(1+20%)/110%-100%=%-100%=%2.某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为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所耗能源的价格平均上升了20%,那么按去年同期的能源价格计算,该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应为多少?解:÷(1+20%)=24万元3.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与指数化指标有什么关系同度量因素为什么又称为权数它与平均指数中的权数是否一致解:(略)4.结构影响指数的数值越小,是否说明总体结构的变动程度越小?一般说来,当总体结构发生什么样的变动时,结构影响指数就会大于1。
财务分析技巧:指标、比率、趋势和对比分析

财务分析技巧:指标、比率、趋势和对比分析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对财务数据和信息的深入分析,帮助企业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风险状况。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财务分析技巧,包括指标、比率、趋势和对比分析。
一、指标分析指标分析是通过分析各项财务指标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常见的财务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指标。
1. 偿债能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用于衡量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
2. 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用于衡量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
3. 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等,用于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
4. 增长能力指标:包括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市场份额等,用于衡量企业的发展潜力。
二、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通过计算各种财务比率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常见的财务比率包括资产负债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等。
1. 资产负债表比率:包括资产周转率、负债权益比率等,用于衡量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和负债水平。
2. 现金流量比率:包括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量充足率等,用于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状况。
三、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通过分析企业各期的财务数据和信息,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常见的趋势分析方法包括比较图表、移动平均线、指数平滑等。
1. 比较图表:将各期的财务数据和信息绘制成图表,并比较各期的变化趋势。
2. 移动平均线:将各期的财务数据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计算平均值,并绘制成移动平均线,用于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
3. 指数平滑:对各期的财务数据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以消除短期波动的影响,更好地反映长期趋势。
四、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是通过将企业与竞争对手、行业平均水平等进行对比,了解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常见的对比分析方法包括定基对比、环比对比、标准差分析和差距分析等。
1. 定基对比:将企业各期的财务数据与某一固定基期进行对比,以反映企业的发展变化。
水平分析法与垂直分析法

水平分析法,指将反映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也就是会计报表信业各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水平分析法的基本要点:将报表资源中不同时期的同项数据进行对比。
Statements)和指数趋势分析(Index-number Teries)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上市公司两个年份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找出单个项目各年之间的不同,以便发现某种趋势。
在进行比较分析时,除了可以针对单个项目研究其趋势,还可以针对特定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揭示出隐藏的问题。
比如,如果发现销售增长10%时,销售成本增长了14%,也就是说成本比收入增加的更快,这与我们通常的假设是相悖的,我们通常假设,在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不变时,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同比例增长。
现在出现了这种差异,一般有三种可能:一是产品价格下降,二是原材料价格上升,三是生产效率降低。
要确定具体的原因,,这就需要借助其他方法和资料作进一步的分析。
2、指数趋势分析当需要比较三年以上的财务报表时,比较分析法就变得很麻烦,于是就产生了指数趋势分析法,指数趋势分析的具体方法是,在分析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时,以其中一年的数据为基期数据(通常是以最早的年份为基期),将基期的数据值定为100,其他各年的数据转换为基期数据的百分数,然后比较分析相对数的大小,得出有关项目的趋势。
当使用指数时要注意的是由指数得到的百分比的变化趋势都是以基期为参考,是相对数的比较,好处就是可以观察多个期间数值的变化,得出一段时间内数值变化的趋势。
如果将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在内,将指数除以通货膨胀率,就得到去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金额的实际变化,更能说明问题。
这个方法在用过去的趋势对将来的数值进行推测时是有用的,还可以观察数值变化的幅度,找出重要的变化,为下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
编辑本段水平分析法的相关要点水平分析法所进行的对比,一般而言,不是指单指标对比,而是对反映某方面情况的报表的全面、综合对比分析。
统计分析的四种方法

统计分析的四种方法一、指标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
是通过有关的指标对比来反映事物数量上差异和变化的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单独看一些指标,只能说明总体的某些数量特征,得不出什么结论性的认识;指标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可分为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分析. 静态比较是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指标比较,也叫横向比较;动态比较是同一总体条件不同时期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叫纵向比较.这两种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
进行对比分析时,可以单独使用总量指标或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也可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对比。
比较的结果可用相对数,如百分数、倍数、系数等,也可用相差的绝对数和相关的百分点(每1%为一个百分点)来表示,即将对比的指标相减。
二、分组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是总体上的对比,但组成统计总体的各单位具有多种特征,这就使得在同一总体范围内的各单位之间产生了许多差别,统计分析不仅要对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还要深入总体的内部进行分组分析.分组分析法就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要求,把所研究的总体按照一个或者几个标志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加以整理,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性。
统计分组法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值和划分各组界限.三、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法, 时间数列是将同一指标在时间上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
时间数列可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平均数时间数列。
时间数列速度指标.根据绝对数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动态分析法.在统计分析中,如果只有孤立的一个时期指标值,是很难作出判断的。
如果编制了时间数列,就可以进行动态分析,反映其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动态分析,要注意数列中各个指标具有的可比性。
总体范围、指标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都应该前后一致。
时间间隔一般也要一致,但也可以根据研究目的,采取不同的间隔期,如按历史时期分。
比较分析法

3、反映本企业目标水平的目标 指标评价标准;比较分析法概述比较分析 法是财务报表分析 的基本方法之 一,是通过 某项财务指标与性 质相同的 指标评 价标准进行对比 ,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 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应用很广。
分类形式按比较对象按比较 对象的不同分为三种形式: 1、 绝对数比较分析。
通过编制 比较财务报表,将比较各期的报 表项目的数额予以并列,直接 观察每一项目的增减变化情况。
2、 绝对数增减变动分 析。
在比较财务报表绝对数的基础上增加绝对数增减金额一栏,计算比 较对象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差 额。
3、 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
在计 算增减变动额的同时计算变动百 分比,并列示于比较财务报表 中,以消除项目绝对规模因素的 影响,使报表使用者一目了然。
按比较标准按比较 标准不同分为三种形式:1、实际指标同计划 指标。
可以解释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异,了解该项指标的计 划或定额的完 成情况。
2、本期指标与上期 指标比较。
可以确定前后不同时期有关指标的变动情况,了1、 反映各类企业不 同时期内都普遍适用的公认指 标评价标准。
例如 :2 : 1的流 动比率和1 : 1的速动比率是典型的公认标 准,利用这些标准能借是企业短 期偿债能 力及财务风险的一般状况;2、 反映某行业水平的行业指标 评价标准,通过行业标准指标比较,有利于揭示 本企业在同行 业中所处的地位及存在的差距。
解企业的生产 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管理工作 3、本企业指标同国 内外先进企业指标推动本企业改 善经营管理。
注意事项应用比较 分析法对同一性质指标进行数量须在指标内容 、期间、计算口径、计价基础等评价标准常用的指 标评价标准有四类:的改进情况。
比较。
可以找出与先进企业之 间的差距, 比较时,要注意所用指标的 可比性,必方面一致。
4、反映本企业历史水平的历史指标评价标准,在财务分析中,可以运用历史标准,将期末与期初对比,本期与历史同期对比,以及本期于历史最好水平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及存在的差距。
曾五一《统计学导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 10-12章】【圣才出品】

q1 p1 106.5% ,销售量指数 q0 p0
q1 p1 106.5% ,故价格指数 q1 p0
q1 p1 106.5% 1 , q1 p0 106.5%
说明价格保持不变。
5 / 10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1.若依据相同资料,采用相同的加权(或不加权)方式编制平均指数,则应有( )。 A.算术平均指数≥几何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 B.几何平均指数≥算术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 C.调和平均指数≥几何平均指数≥算术平均指数 D.算术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几何平均指数 【答案】A
12.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答案】C 【解析】许多现象可以分解为两个因素的乘积,其一是数量指标,另一个则是质量指标。 因此,分析该现象总量的变动,就需要计算三个指数:总量指数、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 指数。为了保证指数体系的成立,两个因素指数的计算就必须一个采用拉氏公式一个采用帕 氏公式,即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实际分析中,比较常用的指数体系是, 数量指标指数用拉氏公式计算,质量指标指数用帕氏公式计算。
,
8.下列关于商品销售情况的指数中,属于商品价格指数的是( )。
A. p1q1 p0q1
B. p1q1 p0q0
C. p0q1 p0q0
D. p1q1 p1q0
【答案】A 【解析】B 项是销售额指数;C 项属于拉氏销售量指数;D 项属于帕氏销售量指数。
4 / 10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对比分析
二、对比分析指标的计算
(一)结构相对数 (二)比例相对数 (三)比较相对数 (四)强度相对数 (五)计划完成相对数
第二节 指数的概念和种类
(二)平均指标动的两因素分析
• 指数因素分析法还适用于对平均指标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在总体分组的情 况下,平均指标数值的大小既受变量水平x的影响,又受总体结构的影响,如平均 工资的变动,可能是由于工资水平的变动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工资水平不同的 职工所占比重的变动引起的。进行平均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就是要分别计 算上述两个因素的变动对总体平均数变动的影响程度。
第五节 指数因素分析
三、多因素指数分析
(一)总量指标变动的多因素分析
• 总量指标的变动有时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这样指数体系就要求由更 多反映因素变动的指数来构成。影响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越多,分析过程就越 复杂,但基本原理与两因素分析法基本相同。但要注意以下两点:(1)在排列指 标时要将数量指标排在前。(2)在对总量指标进行分解时,要考虑各因素的衔接, 以确保相邻因素的乘积都应该具有实际经济意义。
• 用平均指数法计算总指数的思路很好理解:总指数是反映总体的平均变动状况, 而总体的变动是由许许多多个体的变动组成的,因此,总指数可以由反映个体变 动状况的个体指数平均得到。
第四节 平均指数
二、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利用了计算形式,数量指标的平均指数一般以个体指数作 为变量,以基期的总值资料作为权数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
• 生产指数的编制方法有多种,以往我国采用的是固定加权综合指数法,即通过计 算各种工业产品的不变价格产值来加以编制的。
• 帕氏指数由德国经济统计学家帕舍(H.Paasche)在1874年提出,该指数将同度 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水平上。
第三节 综合指数
三、其他形式的综合指数
(一)马埃指数 (二)费雪指数 (三)杨格指数
第四节 平均指数
一、平均指数的编制原理
• 平均指数也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之一,与综合指数不同的是,编制平均指数的基 本方式是“先对比,后平均”。也就是说,首先计算各个个别现象的个体指 数:kq=或kp=,然后再对个体指数赋予一定的权数加以平均得到总指数。
第三节 综合指数
一、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
• 综合指数是通过“先综合,后对比”的方式编制得到的总指数。其基本原理是: 由于复杂现象总体的指数化指标通常是不能直接加总的,要使得不同度量的指 数化指标具有可加性,就必须寻找一个适当的媒介因素,即同度量因素;利用这 个同度量因素,将不同度量的指数化指标转换为具有相同度量的指标,从而解决 复杂现象总体内部指数化指标的加总综合问题。
一、统计指数的概念
• 统计指数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数是指一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 数量变动的相对数,包括一般相对数中的动态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和计划完成 相对数。狭义的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是用来说明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社 会经济现象综合变动程度的相对数。指数理论和分析方法通常指狭义的指数, 本章所要介绍的统计指数主要是指狭义的指数。
• 统计指数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和特点: • 第一,相对性。 • 第二,综合性。 • 第三,平均性。
第二节 指数的概念和种类
二、统计指数的种类
(一)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二)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 (三)动态指数与静态指数
第二节 指数的概念和种类
三、统计指数的作用
(一)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方向及程度 (二)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变动中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实际效果 (三)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 (四)分析研究复杂经济现象总体的长期变化趋势
第十章 对比分析与指数分析
1 对比分析
2 指数的概念和种类
3 综合指数
目
4 平均指数
录 5 指数因素分析
6 几种常见的经济指数
第一节 对比分析
一、对比分析的概念
• 对比分析就是利用有关的相对数指标来研究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 • 相对数是由现象间的数量对比得来,根据对比对象的不同,相对数可分为结构相
三、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利用了计算形式,一般以个体指数作为变量,以报告期的总 值资料作为权数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调和平均。
第五节 指数因素分析
一、指数体系的概念
• 指数体系是指数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一般来说,三个或三个以上在性质上相 互联系、在数量上存在一定关系的指数便构成指数体系。如销售额是商品销 售量和销售价格两个因素的乘积,相应地,形成销售额指数等于销售量指数和销 售价格指数乘积的指数体系,即可以从销售量和销售价格两个因素的变动入手, 研究销售额的总变动情况。
• 我们研究指数体系目的之一就是进行因素分析,即研究现象总体变动中各因素 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另外,还可以利用指数体系之间的数量关系来根据已知 的指数推算未知的指数。
第五节 指数因素分析
二、两因素指数分析
(一)总量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
• 进行总量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主要是考察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变动对总 量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测定它们的影响数值。
(二)利用平均指标指数的多因素分析
• 利用平均指标指数进行多因素分析主要是考察平均指标的变动对总体总量变 动的影响。如要对工资总额这个总量指标进行因素分析,可以把它分解为:工资 总额=平均工资×职工人数。
第六节 几种常见的经济指数
一、工业生产指数
• 工业生产指数是典型的数量指标指数,它概括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工业 产品产量的综合变动程度,是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指标。
• 为了单纯反映指数化指标的变动程度,在综合对比过程中把同度量因素的水平 加以固定,则最后得到的对比结果就反映了指数化指标的综合变动程度。用这 样的方法编制的总指数称为综合指数。
第三节 综合指数
二、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 拉氏指数由德国经济统计学家拉斯配雷斯(speyres)在1864年提出,该指 数的主要特点是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