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亚的木匣》课时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科利亚的木匣(二)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二)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二)教案教案首页小学三年教材版本人教版学段级上册第七单章节元执教教师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师教师姓名范附属小学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里亚是怎样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目标 2、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里亚是怎样挖木匣的,教学重点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1.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2.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周益萍课题名木匣科利亚的课时时第二课学科语文教具多媒体课件一、前提测评(大约五分钟)时间安排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大约二十分钟)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大约十分钟)四、总结全文(大约三分钟)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重点,教给学生学习提示,自读自悟,通过比较妈妈和科利亚的课后挖木匣的方法、结果的不同之处,碰撞出思维小结火花,产生质疑,从而解决疑问。

并通过画图的方式,有效地突破了本课重、难点。

备注教案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里亚是怎样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里亚是怎样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科利亚的木匣》,读题。

谁能用一句简单的话告诉大家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师板书: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2.引:我们知道由于战争原因,科利亚和家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所以他和妈妈就埋下了木匣。

如今,四年过去了,科利亚长大了,他们回到了家乡,他和妈妈是怎么挖木匣的?结果怎么样?他的故事又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科利亚的木匣课文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课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科利亚的木匣》课文教学2. 学科领域:语文3. 年级:小学四年级4. 课时:2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科利亚制作木匣的过程及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3)激发学生勇于创新、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科利亚制作木匣的过程及意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科利亚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情境。

2.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情感教育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关爱他人。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森林、小木屋、木匣等。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科利亚制作木匣的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科利亚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5. 拓展活动:(1)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角色。

(2)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科利亚,你会如何制作木匣?6. 小结与作业:(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述课文内容,运用生字词。

科利亚的木匣课文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课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文名称:《科利亚的木匣》2. 课时安排:2课时3. 年级:小学四年级4.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本文讲述了科利亚制作木匣的过程,以及他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生字词:匣、搁、琢磨、恍然大悟、迫不及待等。

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掌握科利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激发学生对科利亚制作木匣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学会生字词。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总结科利亚在制作木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生字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深入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深入理解科利亚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木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复述课文内容,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3. 思考: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科利亚制作木匣这样的问题吗?你是如何解决的?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利亚的木匣的制作过程及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科利亚的木匣的制作过程及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回答问题。

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科利亚的木匣的制作过程及意义。

4. 课文解析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科利亚的木匣的制作过程及意义。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制作属于自己的木匣,体验科利亚的制作过程。

3.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木匣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品质。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科利亚的木匣的制作过程及意义。

2. 拓展作业: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之处,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资源准备1. 课文文本:《科利亚的木匣》2. 多媒体课件:科利亚的木匣制作过程的图片、视频等3. 材料:木匣制作所需的材料(如木板、钉子、胶水等)4. 工具:锤子、螺丝刀、锯子等5. 评价表:课后评价表七、教学步骤详细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科利亚的木匣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通用14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通用1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多动脑筋,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根据思考、练习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练习用“仍然”“果然”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最后讲的话2.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事,往往有些小事能给人以启示。

《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就是围绕着一个小木匣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的而又给我们启发的小故事。

1.教师板书课题,问:谁的木匣?2.学生读课题。

二、学生读预习,按预习要求,自学生字1.学生读预习部分。

2.学生划出这部分的要求。

①自学生字词。

②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③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相同或相近的意思?3.自学生字。

本课生字只有5个,请同学们自己按拼音读一读,找出你认为最不好读的字音。

这5个生字分别属于哪种结构的字?填下列表格。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暂不回答)四、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②思考上面的问题。

学生读后回答: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过了4年,科利亚又重新把埋下的木匣挖了出来,他从中受到了启示。

五、教师带学生读课文练习2,明确分段依据(按“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将课文分成三段。

)教师板书。

六、学生默读,划分段落1.首先标出自然段。

2.读每个自然段,明确每段的意思。

《科利亚的木匣》 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1、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

《科利亚的木匣》 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1、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二)【学习目标】1、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

会写“挖、鞋”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课前准备】1、学生自读课文,对照课后生辽表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标好每个自然段的序号,记下自己的疑问。

2、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一曲节奏舒缓的乐曲。

3、用纸分别画一个5岁左右和9岁左右的“科利亚”的模样,剪下来准备板贴用。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科利亚的木匣》2、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

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3、板书课题,指导学习生字“匣”:读准音:联系木盒子识记形,了解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3、朗读展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4、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

5、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尝试帮助老师完成板书:()木匣→()木匣()6、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7、引导学生质疑。

三、精读感悟,明白道理1、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⑴教师指导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

学生找出句子读: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教师结合生字的学习,启发学生读的时候注意突出“各种各样、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其他小玩意儿”这些词语。

⑵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⑶教师引读: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学生接读第三自然段。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埋木匣的过程以及木匣对他的意义;(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3)学会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身边的朋友;(2)懂得感恩,学会珍惜别人的付出;(3)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及其意义;3.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及其意义;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3. 学会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1. 课文原文;2. 生字词卡片;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标记;(2)让学生结合课后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他埋木匣的过程是怎样的?木匣对他有什么意义?(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

4. 精讲细练:(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理解程度;(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指导;(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身边的朋友;(3)懂得感恩,学会珍惜别人的付出。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短文。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四次数木匣数目的不同心情;(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匣子”、“数目”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利亚的心情变化;(2)学会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方式表现自己的心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生活;(2)学会关爱他人,体会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1. 体会科利亚四次数木匣数目的不同心情;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匣子”、“数目”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的心情变化;2. 学会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方式表现自己的心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2. 生字卡片;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科利亚的木匣》,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习兴趣;(2)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科利亚为什么要数木匣?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科利亚的心情变化;(4)讨论:科利亚四次数木匣数目的心情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示范;(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科利亚的心情变化原因;(2)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时间。

5.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分享的快乐;(3)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学习、生活时间?六、教学延伸:1.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生活的心得体会;3.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围绕“珍惜时间、关爱他人”的主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精神;3. 注重课后延伸,将课堂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6《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之2完整篇.doc

26《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之2完整篇.doc

26《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之二-1、使学生从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培养他们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体会课文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练习用仍然虽然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柯里亚最后讲的话。

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哪些写得真实、具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二、预习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他们做了哪些事?三、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

2、指名回答预习中的问题。

四、结合课后第2题,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 3)写柯里亚埋木匣。

第二段(4 12)写柯里亚挖木匣。

第三段(13)写柯里亚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发。

五、讲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读后评议。

3、默读第一段,思考:(1)柯里亚埋木匣是在什么时候?那时他几岁?(2)柯里亚是怎样将木匣埋起来的?(3)柯里亚为什么把东西埋起来?妈妈埋的东西同柯里亚的有什么不同?4、讨论思考题,检查默读情况。

(1)讨论第1题,简介时代背景。

(2)讨论第2题,重点理解刚学只会两个词语。

(3)讨论第三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东西多不能都带走;受到妈妈埋东西的启示。

六、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提出默读思考题。

(1)他们什么时候挖埋藏的东西?从埋到挖经过了多长时间?(2)妈妈是怎样挖箱子的?结果怎样?(3)柯里亚开始是怎样挖的?结果怎样?后来为什么又挖着了?3、讨论思考题。

4、指导朗读第二段。

七、讲读第三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怎样理解柯里亚最后说的这段话?(年龄小,步子小;年龄大,步子也大。

)3、学生自己结合生活实际谈认识。

第二课时一、指名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课文写的是柯里亚埋木匣、挖木匣,为什么还要写妈妈埋木箱、挖木箱呢?2、课文为什么要写小伙伴们的话呢?三、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科利亚的木匣课文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课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科利亚的木匣课文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科利亚用木匣子传递情感的举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设置情景剧,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感恩的心态。

(3)引导学生懂得用行动传递情感,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体会科利亚用木匣子传递情感的举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课件:一个精美的木匣子。

(2)引导学生观察木匣子的外观,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科利亚要送出一个木匣子?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教师详细讲解科利亚送木匣子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科利亚关爱他人的品质。

(3)教师分析课文中所传递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友谊、感恩。

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情景剧,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2)各组依次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3)教师点评各组的表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布置作业:以“我心中的木匣子”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五、课后作业以“我心中的木匣子”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用到学到的生字词。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篇一:科利亚的木匣公开课教案26、科利亚的木匣(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前6个生字,能正确读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

4、初步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重难点: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

一、范读,激趣出示木匣图,问这是什么?(板书,解说匣;指名多人读),这木匣的主人是一位苏联国家的一个小男孩,他叫科利亚。

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讲发生在科利亚和木匣之间的故事,(出示课题)想听吗?师范读课文,在三四个地方停顿让学生猜猜内容。

(1)猜猜木匣里有什么好玩的东西?练读:冰鞋、斧头(轻声)、手锯、小玩意儿(儿化)(看来科利亚挺喜欢木工的。

)(2)为什么会把木匣埋起来?(联系开头“战争开始时”。

讲述背景,联系日本法西斯,抗日战争。

)(3)为什么科利亚会挖不到木匣呢?(4)找到木匣后,科里亚会说什么?二、初读,感知1、你们想读吗?请把书翻到103页,认真的读课文,标出序号,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好后想想课文围绕科利亚和木匣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自读要求)2、读生字新词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埋、挖(师范写生书空))三、研读,感悟(一)研读埋木匣部分1、认真读读一、二两段,用横线画出科利亚怎么埋木匣的句子。

2、汇报出示,圈出动词。

3、谁也来学科利亚把木匣子埋起来的过程演一演。

(师读)看了这么多动作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科利亚?(预设:为什么要数十步?为什么要踩实?为什么要撒沙?)师小结:噢,原来是这样啊!小科利亚多么——4、把三句话连起来读读,读出科利亚埋木匣时的认真劲儿。

(有时间先练读,再指名读,师评:听着你的读,我仿佛看到了科利亚在认真地埋木匣;科利亚埋木匣时还太急促了点哦!)过渡:就这样科利亚把木匣埋在了地里,也把秘密藏在了心里,跟着妈妈去了喀山,他多么盼望早点回到家乡,又见到心爱的木匣,四年过去了,法西斯终于被赶走了,回到家乡,他迫不及待的要做什么?(二)研读埋木匣部分1、快速读,找找挖木匣的部分,用波浪线画出来。

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鸟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鸟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精品教案教学设计鸟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413段,了解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理解开始挖不出的原因,体会科利亚的聪明。

(2)理解最后一段中科利亚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了解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利亚一起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变化。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尤其是最后一段,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生答,师板书: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像这样的写作顺序叫做时间顺序或者称为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2.指名上台画图,说说科利亚是怎样埋下木匣子的?图略二、读中求悟,学习412段。

1、自由读文,小组学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A、我读懂了科利亚回来时已经大了四岁。

B、我知道妈妈量了三十步,挖出了以前埋下的箱子。

C、我明白了科利亚开始挖不出木匣子是因为他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当初的十步,现在只要五步。

D、我觉得科利亚很聪明。

......(当出现类似答案C的回答时,可让他上台借助埋木匣的图,再画图,并做说明。

)3、教师小结: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回答也很精彩,科利亚经过动脑认识到挖不到木匣的原因是自己长大了,按原来的步子已经找不到木匣了。

以前走十步埋下的木匣子现在只需要走五步就能挖到了。

4、师质疑:为什么妈妈能按原来埋木匣的步子挖到木匣子呢?5、大家来读一读412自然段,你觉得应该怎样读?(1)自由读喜欢的段落,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请他给你评一评,提提意见。

(2)把你喜欢的语句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等一会儿起来评一评。

6、引导读12段,/article/你觉得这段中的果然是什么意思?(和猜想的一样)可以换个词儿吗?(真的)换成真的读一读,体会一下意思有无变化。

《科利亚的木匣》小学语文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小学语文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善于观察、勇于尝试的品质。

3.2教育学生要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科利亚的品质。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1.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1.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张森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森林中的动植物。

2.课文阅读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书写。

3.2学生组内讨论,运用生字词造句。

4.课文分析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科利亚的品质,如勇敢、善良、聪明等。

5.课文寓意理解5.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

6.课堂活动6.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寓意,进行情景剧表演。

6.2教师评价各组的表演,给予鼓励和指导。

7.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评价。

8.作业布置8.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8.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生字词的复习和运用。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字词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

3.课堂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4.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和鼓励,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生运用生字词的能力。

3.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

4.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程度。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懂得珍惜友谊,学会与人相处。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

(2)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多媒体展示《科利亚的木匣》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汇报。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2)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友谊和助人的体会。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自选一个角度进行练笔。

3. 与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

4.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023科利亚的木匣教案5篇

2023科利亚的木匣教案5篇

2023科利亚的木匣教案5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篇1一、素质教学目标德育目标能从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的不同结果中,认识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应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做法解决问题。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如果……就”、“不光……还”等关联词语造句。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按课后练习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大意。

二、教学重点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这两点是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四、教学疑点1.课文写柯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关系?2.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后面又要写“科利亚只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子”?五、教具科利亚坦东西和挖东西时量步子的示意图。

六、教学方法导读法。

七、课时安排三课时。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审题1.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科利亚的木匣》。

(板书课题)2.科利亚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出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1.默读课文。

读完后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能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想想这个词语的意思。

3.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1.这篇课文写出了一件什么事?写出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认读“箱”、“倍”、数数(sh(sh))、德(进行字形分析)3.简介卫国战争。

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原苏联,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祖国而与德国法西斯进行的战争。

苏联人民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至1945年9月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学生标明自然段,朗读课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2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2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5一、复习导入1.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2.指名上台画图,说说科利亚是怎样埋下木匣子的?二、读中求悟,学习4~12节1.自由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允许讨论交流)2.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

生A:我读懂了科利亚回来时已经大四岁。

生B:我知道他们回到村里时,发现屋里的东西被法西斯抢走了,但以前留下的箱子和匣子都还在。

生C:妈妈量了三十步,挖出了以前埋下的箱子。

生D:我明白了科利亚起先挖不到木匣子时因为他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当初的十步,现在只要五步。

生E:我觉得科利亚很聪明。

……注意点:当出现类似生D的回答时,教师可让他上台借助木匣的图,示意说明。

3.教师小结:大家讨论得很热烈,科利亚经过动脑认识到挖不到木匣的原因是自己长大了,按原来的步子找不到木匣。

4.大家来读一读课文,说一说该怎么读。

生A:要体现科利亚起先挖不到时很着急,找到原因时开心的样子。

生B:要读出科利亚突然想通时的惊喜。

5.全班齐读,指导朗读。

三、借助朗读,理解第13节1.齐读第13节,引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2.交流汇报:帮科利亚把懂得的道理解释给全班同学听。

生A:科利亚懂得了世界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例子: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这些变化呢?4.师小结: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周围的一切都讲发生变化,遇事要勤动脑、多思考,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新事物。

可见,科利亚真是一个的孩子。

(机智、勇敢、爱动脑……)5.指导朗读。

四.作业尝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人教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科利亚的木匣埋木匣:四年前5岁步小十步挖木匣:四年后9岁步大五步受到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6[教材分析]《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科利亚五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2023年科利亚的木匣教案四篇_1

2023年科利亚的木匣教案四篇_1

2023年科利亚的木匣教案四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篇1教学课题:《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设计理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切实按照新课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营造赏识理念下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去探索、思考和感悟,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教学目标:1 了解科利亚怎样把木匣挖出来的过程,明白他能够挖出的原因,学习其爱动脑筋的精神。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知道“仍然”、“果然”的词义,会区分并能应用。

4 体会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明白其中的道理,能结合自身实际简单谈点认识。

教学重难点:1 了解科利亚开始没有挖出木匣后来又挖到的原因,体会最后一自然段的意思。

2 区分“仍然”和“果然”的词义,并能口头造句。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科利亚的木匣》。

(齐读课题两遍)孩子们,前面的学习让我们认识了聪明可爱的科利亚,他做了件什么事呀?(把自己心爱的小玩意装进了一个木匣,并且埋在了土里。

)他为什么要埋呢?(模仿妈妈)复习学过的句子,后来他们的木匣怎样了呢?今天就来了解吧。

二学习新课,读中感悟。

1学习4、5自然段(自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和同桌交流。

生答:他们在喀山生活了4年;科上了小学会数到100多了;法西斯抢走了东西,房子还在。

(齐读)2 学习6——12自然段(1)妈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指名读6、7段)妈妈怎么挖出木匣的`?(走了30步)这说明什么?书上的句子回答(算术真有用)因为她没有随便埋,所以还能找到。

齐读7自然段,读出什么语气?(高兴)(2)科利亚当初模仿妈妈埋的木匣。

那他又怎么做的?(女生读8自然段)他挖到了吗?(没有)齐读,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呢?(着急)读完了,你觉得哪个词特别能表现这种着急呢?(仍然)什么意思呀?(情况保持不变)说明他怎么也挖不到木匣。

(齐读最后一句)指名用“仍然”口头造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利亚的木匣》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躲避、法西斯”等词语。

练习用“仍然、果然”造句。

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2.朗读课文。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用比较阅读和读读画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示。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投影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1.激趣:昨天,老师叫同学们把小时候的照片找出来,都带来了吗?(学生互相看照片)你们说说现在的你和小时候的你相比有什么变化?(学生交流)是啊,人在变,周围的一切也都在起变化。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的小主人公就是从自己所做的一件事情中明白这个道理的。

那么,他做了什么事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2.揭题:木匣是什么意思?(木盒子)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逐段指名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在读中相机指导读准下列字的读音:“匣”读xi2,不读ji2;“锯”读j),不读j@;“避”读b@,不读p@。

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分类指导。

(1)“苏联卫国战争”、“法西斯”、“喀山城”等词语由教师向学生介绍。

(2)学生互帮互学,理解“躲避”、“冰鞋”等词语。

3.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科利亚的木匣”这个题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4.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先写科利亚在战争开始时,刚学会数数,他把心爱的木匣埋在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

再写四年后,他回到家,在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有挖到木匣。

经过思考,后来在离家门口五
步远的地方挖到了木匣。

最后写他从这件事中受到了启发。

)5.学生细读课文,按照思考·练习2的提示将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分成三个部分。

(文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是介绍“埋木匣”,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是介绍“挖木匣”,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写“得到启示”。


6.围绕“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这三个小标题,可以提哪些问题?(谁埋、挖木匣?在什么时候埋、挖木匣?怎样埋、挖木匣?为什么要埋、挖木匣?)
三、了解“埋木匣”的过程。

1.自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想想科利亚和妈妈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

画出表示时间、动作的词句。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在不同语句中比较。

写科利亚埋木匣的语句:“战争开始的时候”,“从家门口朝前走”,“他把一个木匣放进坑里”,“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
写妈妈埋木匣的语句:“妈妈把有些东西放进箱子里,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


(2)利用表格比较。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这篇课文在写法上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用了比较法。

我们可以通过表格来比较,内容更清楚、明白。

出示表格:
(3)在读中比较。

指导学生读好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在读中强调:“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了呢?”这句问句要读出问的语气。

教师可作示范。

四、概括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刚才同学们通过读书、讨论,读懂了这一部分,谁能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互说、互评。

(战争开始时,妈妈在离家门口三十步远的地方埋下了箱子,科利亚在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埋下了木匣子。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强调写好“匣、避”的结构。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感情朗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2.说一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了解“挖木匣”的过程。

1.教师提示:我们在学科利亚和妈妈“怎样埋木匣”的内容时用了什么方法?(比较法)同样,我们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画出写科利亚和妈妈挖东西的时间的重点语句。

(2)科利亚为什么开始找不到木匣,后来找到了?想一个方法告诉大家。

2.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1)他们是在法西斯被赶走以后挖埋藏的东西。

从埋东西到挖东西经过了多长时间?(差不多四个年头)
写妈妈挖箱子的语句:“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


写科利亚挖木匣的语句:“科利亚也拿来铲子……动手挖起来……还没找到匣子。

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科利亚走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2)科利亚为什么开始时找不到木匣子,后来找到了?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告诉大家原因。

如:
线段图示法:四年前埋木匣时,科利亚还小,步子也小;挖木匣是在四年以后,科利亚已经九岁了,步子比那时大了一倍,所以这时挖木匣,量的步子不应该是十步,而应该是五步。

表演法:可以在班上邀请一个小个子同学扮演四年前的科利亚,邀请一个大个子同学扮演四年后的科利亚,把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情形表演出来,特别把“四年后,步子比原来大一倍,原来走十步,现在只要走五步”这个内容表演出来。

4.指导朗读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

读中指导:不同的人物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妈妈找到箱子时高兴的神情要通过读体现出来;小伙伴们嘲笑科利亚的语气要读出来;科利亚通过思考找到原因时的高兴劲要读出来。

(2)再读评议。

5.学完这一部分,你们能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吗?(四年后,妈妈和科利亚去挖埋藏在地下的东西。

妈妈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到了箱子;科利亚开始朝前走十步,没挖到匣子,后来,他朝前走五步,挖到了匣子。


三、理解科利亚受到的启发。

1.读科利亚最后说的话。

(出示句子)
2.画出这段最关键的一句话。

(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这句话的意思是: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可以让学生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从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这件事中想到了什么?
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认识。

如,时间一天天过去,自己一天天长大,不光个头越长越高,而且学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只有抓紧时间,刻苦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如《刻舟求剑》,进一步体会情况变了,事物
也在变的道理。

……
四、回顾全文,概括主要内容。

1.同学们通过学习、讨论,读懂了每一部分的内容,现在请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和“得到启示”这样的线索,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口述、评议。

五、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3的题目。

(1)读题目。

(2)找出句子,读一读:①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②科利亚走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3)“仍然”可以换成哪些词?(依然、依旧、照样)
“果然”是什么意思?(预料与事实相符)
(4)选词填空。

(出示投影题)
①天气预报说今天会下雨,到了中午,()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②吃完晚饭,小军跟往日一样,()在院子里与同伴交流最近借阅的新书。

(5)依照例句,用“仍然”和“果然”说一句通顺、完整的句子。

2.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