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亚的木匣》课时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利亚的木匣》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躲避、法西斯”等词语。练习用“仍然、果然”造句。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2.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用比较阅读和读读画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示。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投影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1.激趣:昨天,老师叫同学们把小时候的照片找出来,都带来了吗?(学生互相看照片)你们说说现在的你和小时候的你相比有什么变化?(学生交流)是啊,人在变,周围的一切也都在起变化。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的小主人公就是从自己所做的一件事情中明白这个道理的。那么,他做了什么事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2.揭题:木匣是什么意思?(木盒子)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逐段指名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在读中相机指导读准下列字的读音:“匣”读xi2,不读ji2;“锯”读j),不读j@;“避”读b@,不读p@。

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分类指导。

(1)“苏联卫国战争”、“法西斯”、“喀山城”等词语由教师向学生介绍。

(2)学生互帮互学,理解“躲避”、“冰鞋”等词语。

3.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科利亚的木匣”这个题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4.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先写科利亚在战争开始时,刚学会数数,他把心爱的木匣埋在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再写四年后,他回到家,在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有挖到木匣。经过思考,后来在离家门口五

步远的地方挖到了木匣。最后写他从这件事中受到了启发。)5.学生细读课文,按照思考·练习2的提示将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分成三个部分。(文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是介绍“埋木匣”,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是介绍“挖木匣”,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写“得到启示”。)

6.围绕“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这三个小标题,可以提哪些问题?(谁埋、挖木匣?在什么时候埋、挖木匣?怎样埋、挖木匣?为什么要埋、挖木匣?)

三、了解“埋木匣”的过程。

1.自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想想科利亚和妈妈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画出表示时间、动作的词句。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在不同语句中比较。

写科利亚埋木匣的语句:“战争开始的时候”,“从家门口朝前走”,“他把一个木匣放进坑里”,“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

写妈妈埋木匣的语句:“妈妈把有些东西放进箱子里,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

(2)利用表格比较。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这篇课文在写法上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用了比较法。我们可以通过表格来比较,内容更清楚、明白。出示表格:

(3)在读中比较。

指导学生读好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在读中强调:“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了呢?”这句问句要读出问的语气。

教师可作示范。

四、概括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刚才同学们通过读书、讨论,读懂了这一部分,谁能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互说、互评。(战争开始时,妈妈在离家门口三十步远的地方埋下了箱子,科利亚在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埋下了木匣子。)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强调写好“匣、避”的结构。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感情朗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2.说一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了解“挖木匣”的过程。

1.教师提示:我们在学科利亚和妈妈“怎样埋木匣”的内容时用了什么方法?(比较法)同样,我们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画出写科利亚和妈妈挖东西的时间的重点语句。

(2)科利亚为什么开始找不到木匣,后来找到了?想一个方法告诉大家。

2.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1)他们是在法西斯被赶走以后挖埋藏的东西。从埋东西到挖东西经过了多长时间?(差不多四个年头)

写妈妈挖箱子的语句:“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

写科利亚挖木匣的语句:“科利亚也拿来铲子……动手挖起来……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科利亚走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2)科利亚为什么开始时找不到木匣子,后来找到了?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告诉大家原因。如:

线段图示法:四年前埋木匣时,科利亚还小,步子也小;挖木匣是在四年以后,科利亚已经九岁了,步子比那时大了一倍,所以这时挖木匣,量的步子不应该是十步,而应该是五步。

表演法:可以在班上邀请一个小个子同学扮演四年前的科利亚,邀请一个大个子同学扮演四年后的科利亚,把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情形表演出来,特别把“四年后,步子比原来大一倍,原来走十步,现在只要走五步”这个内容表演出来。

4.指导朗读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读中指导:不同的人物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妈妈找到箱子时高兴的神情要通过读体现出来;小伙伴们嘲笑科利亚的语气要读出来;科利亚通过思考找到原因时的高兴劲要读出来。

(2)再读评议。

5.学完这一部分,你们能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吗?(四年后,妈妈和科利亚去挖埋藏在地下的东西。妈妈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到了箱子;科利亚开始朝前走十步,没挖到匣子,后来,他朝前走五步,挖到了匣子。)

三、理解科利亚受到的启发。

1.读科利亚最后说的话。(出示句子)

2.画出这段最关键的一句话。(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这句话的意思是: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可以让学生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从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这件事中想到了什么?

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认识。如,时间一天天过去,自己一天天长大,不光个头越长越高,而且学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只有抓紧时间,刻苦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如《刻舟求剑》,进一步体会情况变了,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